泰国民俗风情
泰国的特色文化和风情

泰国的特色文化和风情1、水灯节在泰国的传统节日中,每年的11月份都要举行“水灯节”,这是一个充分体现泰国青年男女旖旎恋情的节日。
因为每逢水灯节的夜晚,无论是城市或在乡镇,只要是濒临河港或湖边的地方,水面上都会飘满水灯,闪亮着一片烛光,辉映着青年男女们双双的幸福靓影,而一片花香和轻快抑扬的“放水灯”歌声中,构成一个欢乐的水灯节之夜。
2、三宝佛节泰国三大佛教节日之一。
每年泰历八月十五日,即泰国守夏节前一日,为“阿莎叻哈普差节”。
“阿莎叻哈普差”来自巴利文,意为“八月供养”之意。
泰国华人称该节日为“三宝节”,因这一天是佛祖成道后首次讲道的日子;有了第一个佛门弟子的日子;世上出现了第一个和尚的日子;也是佛教“三宝”(佛、法僧)都齐备的日子。
原先该节日不做仪式,1961年泰国僧伽(僧团)作出决定,要求佛教徒做仪式,并经政府得国王的同意定为佛教的重要节日。
3、九皇斋节九皇斋节是泰国传统节日之一。
在普吉岛上每年九、十月举行,一连庆祝九天。
普吉岛是泰国南部的一府,市区居民大多是福建后裔。
起源于十九世纪的福建闽南移民,一直流传至今,九皇斋节不再是专属汉人移民的节日,越来越多泰国人,也相信吃斋对身体是有益处的(小乘佛教不吃斋),在九皇斋节这段时间,也跟随汉人的道教信仰,一起吃斋拜拜,这个文化也扩及至全泰国,一起欢度九皇斋节。
那几天,寺庙中会举行仪式及游行活动,以彰显奉行禁欲主义及苦行主义者的功绩。
4、抬母猫求雨抬母猫求雨仪式是泰国中部和东北部的一种仪式。
如果到了农耕季节还迟迟不下雨的话,会使得水稻、果园的植物脱水并减少产量。
因此农民们就会举行抬母猫求雨仪式,因为大家都坚信举行仪式之后要不了多久,就会下雨。
5、抱佛潜水抱佛潜水是碧差汶府的习俗。
当地人信奉该府的守护神——由于佛像从寺里消失了两次,所以才有抱佛像潜柚木河的习俗,第一年在宫岛潜水,第二次在潜水,并流传至今。
潜水过后,碧差汶人就会纷纷跳入水中洗澡,或打水喝,因为他们觉得这样的水是神圣的。
泰国民俗风情

双喜纱圈
双喜纱圈,又叫“吉祥纱圈”,是用纱做的两个纱 圈,如同碗口大小,另有一条圣纱连接两纱圈和圣 水钵,再通向参加婚礼的每个和尚的手。双喜纱圈 要在行洒水礼前,由婚礼主持人或双方的长辈分别 戴在新郎新娘的头上。泰国人认为圣纱经和尚念过 经或符咒后,将产生一定的法力。按泰人习惯,如 果先脱新郎的纱圈,预示将来丈夫掌握家庭大权; 如果先脱新娘的,则妻子掌大权。
泰国民间 运动丰富 多彩,有 大象节中 的运动项 目、
民间运动
跑象拾物
古代象阵
大象跨人”
交通民俗
泰国交通驾驶靠左边行驶,与中国相反,逛街过
马路请先注意右边再看左边
渡船 渡船,又称渡轮,是航行于江河、湖 泊、海峡及岛屿之间的运输船舶,主 要用于载运旅客、货物、车辆和列车 渡过江河、湖泊、海峡。渡船是一种 短程运输船舶,它历史悠久,在世界 各地的许多地方可以看见它的身影
泰国民族服饰
泰国传统服饰,总的来说比较朴素,在乡村多以民族服 装为主。泰族男子的传统民族服装叫“绊尾幔”纱笼和 “帕农”纱笼。帕农是一种用布缠裹腰和双腿的服装。
游艺民俗
民俗:泰拳是泰国的国技, 泰拳比赛的场面既壮观又残酷。每场比 赛必须经过五个回合才分胜负;每一回 合三分钟,中间休息两分钟,如果一方 昏倒不醒,裁判数到10,仍起来就为失 败者。比赛的赛台约有八平方米,在赛 场中间,周围围着两根粗绳,四面是石 级式的座位,最前面的几排长椅子是两 名裁判员;一名计时员和医生的座位。 左边的乐队通常由三人组成,乐器有笛 子、鼓和钹。当乐手奏乐时,拳师们便 以严肃的态度步入比赛场内。在拳赛前 还要举行宗教仪式和表演他们的拜师规 矩,据说,如果两位拜式相同,就表示 双方同承一师,就不必比赛了。赛时拳 师解下头上束的“神带”,戴上橡皮手 套和保护下部的硬罩,不穿上衣,只穿 一条短裤,手走的腕部要缠上宽一寸的 长绷带。
泰国民俗风土人情

习俗
泰国各民族都有不同的仪式和礼节。朋友见面,双手合掌致意,合掌级别分四种:老百姓见国王,双手举过头顶;小辈见长辈,举到前额;平辈相见,举到鼻子以下;长辈见小辈,举到胸前即可。与别人谈话时不得戴墨镜,手势要适度,不许用手指着对方说话。泰国人民对王室很尊敬,身为游客也应入乡随俗,对他们的国王、王后、太子、公主等表示敬意,在电影院内播放国歌或国王的肖像在银幕出现时,也应起立。
凡接到邀请,一般不要拒绝,而应应邀前往,否则对方会认为你瞧不起他。当你进入别人住所时,不要踩在门槛上。作客不一定要带礼物,但是给主人送水果、鲜花(不能送康乃馨和万寿菊)或蛋糕则是完全可以接受的。适合送人的礼物是包装好的食用油、糖果或其他在百货大楼可以买到的食品。当你送给泰国人一件礼物时,对方不会当着你的面打开它。如果泰国人送给你一件礼物时,只向他们表示感谢,也不要打开,除非他们要求你们打开看看。大饭店和餐厅通常在账单上加收10%~15%的服务费,因此用不着再给服务人员小费了。但是作为惯例,多余和零钱要留在账上,但不要只留一铢钱,因为这是一种侮辱。
西方的贸易方式已为泰国普遍接受,因此贸易谈判宜按西方方式进行。当地进出口贸易以华商为主,泰商也日渐增多,但大多数做政府的生意。到泰国做生意的最好时间是11月到次年3月,不要安排在4月的宋干节和12月的圣诞节前后去旅行,那时大多数的商店都关门停业了。会面时衣着要整齐,与人见面要准备好名片,名片的一面要用泰文书写,发名片时要从地位高的人发起。合同应该用英文和当地文字(主要是泰文)书写。
泰国民俗风土人情
在泰国可以毫无拘束地自我介绍,或询问别人的姓名。在社交场合自我介绍比较通用。泰国人的称呼和中国汉族很近似,对长辈称伯伯、叔叔或大妈、婶婶、姑姑;对平辈称兄、姐、弟、妹;对儿童称小弟、小妹;对广大群众称乡亲、父老;最熟悉的人之间则称兄道弟。泰国人喜欢谈论他们的文化遗产。泰国人常常询问游客对泰国的观感,他们喜欢赞赏性的回答。要避免谈论敏感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毒品走私、地区政治、对泰国国王或王后的任何消极议论。
泰国的风土人情简介

泰国的风土人情简介泰国是一个富有魅力和独特风情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风土人情。
让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泰国的风土人情吧。
泰国的风土人情受到佛教的影响很深,佛教是泰国主要的宗教,也是泰国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泰国人民非常虔诚,每天都会去寺庙参拜和祈祷。
在寺庙里,你可以看到金碧辉煌的佛像和香火缭绕的场景,这是泰国独特的风景之一。
泰国人民喜欢热情好客,对待客人非常热情友好。
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商业场合,他们都会热情地招待客人,并尽力让客人感到舒适和满意。
他们会用美食和饮料招待客人,让客人感受到泰国独特的风味和文化。
泰国的美食也是其风土人情的一部分。
泰国菜以其浓郁的香料和独特的口味而闻名于世。
泰国人民喜欢吃辣,他们会在菜肴中加入各种辣椒和香料,让菜肴更加香辣可口。
泰国的招牌菜有泰式咖喱、冬阴功汤、泰式炒河粉等,这些美食都是泰国独有的特色菜肴。
泰国还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这也是泰国风土人情的一大特点。
泼水节是泰国最盛大的节日之一,人们会在节日里互相泼水,象征着洗去一年的晦气和开始新的一年。
泼水节期间,整个城市都会充满欢乐和喜庆的气氛,人们会穿上传统的泰国服装,跳舞、唱歌、玩耍。
泰国还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和手工艺品。
泰国的传统手工艺技术非常精湛,如丝织品、木雕、银器等。
你可以在泰国的市场上看到各种各样的手工艺品,它们都展示了泰国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传承。
总的来说,泰国的风土人情丰富多样,充满了独特的魅力。
无论是宗教信仰、热情好客、美食文化还是传统节日和艺术手工艺品,都展示了泰国人民的独特个性和对生活的热爱。
如果你有机会去泰国旅行,一定要细细品味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相信你会被它们深深吸引。
泰国民俗风情

佛教节日
万佛节(阴历三月十五日) 三宝节 守夏节
2、佛教礼仪
泰国有‘千佛之国’、‘黄袍佛国’ 之称。按照古老的习俗,男子成年后必 须削发为僧出家一次,国王也不例外。 僧侣有许多特权。许多家庭单有一间 房屋放置佛像和祭坛,供早晚膜拜。购 买佛饰时,不能说‘购买’,只能说 ‘求祖’。
佛教礼仪Βιβλιοθήκη 泰国美食
冬阴功汤(TomYam Kung) 脆米粉(mikrop) 泰式咖喱鸡(ChickenCurry) 椰汁鸡(Tom Kha Kai-鸡汤加柠檬与椰 奶) 辣牛肉沙律(Yam Nua)。
冬阴功汤
榴莲酥
4、婚姻礼仪
泰国各地有各种奇异婚俗。农村中青年 到十五六岁就可自由选择对象。正式结 婚后,男方要在女方家住上一段时间, 才可以搬到自己的新房去。如果家中只 有一个女儿,女婿就要永远成为岳父母 家成员。对已婚女子和未婚女子的服饰 要求有严格的规定,已婚女子穿有颜色 的套装,未婚女子穿白色的连衣裙装。
1、民间节日
2、佛教礼仪 3、饮食文化
4、婚姻礼仪
5、服装文化 6、礼节与禁忌
1、民间节日
宋干节:公历4月13日 至15日,‘宋干’是 求雨的意思,举行 ‘浴佛’庆典,人们 手持鲜花用香水洒于 佛身,互相泼水祝福, 迎吉祈雨。
水灯节
水灯节:泰历12月15日。当夜幕降临 时,身穿节日盛装的男女老幼拥到江河 两岸,漂放和观看水灯。
3、饮食文化
泰国人最爱吃的“咖喱饭”,不吃海参、牛肉。 “辣椒酱”是他们每餐必备的。 不喝热茶,而习惯把喝的茶里放冰块。 喝果汁时,总喜欢在里面加放点盐末。(气候炎 热) 饭后吃水果,在吃西瓜或菠萝时,不仅爱放些冰 块,而且也习惯蘸上些盐末或辣椒末一些吃,认 为这样吃起来显得别有风味。 早餐喜欢吃西餐,午餐和晚餐大多爱吃中餐。他 们用餐时,不习惯使用筷子,有的人爱用叉子和 勺,有的人乐于以手抓饭取食
泰国风土人情、当地民俗介绍

与别人谈话时不得戴墨镜,手势要适度,不许用手指着对方说话。从别人面前走过时(不管别人是坐着或站着),不能昂首挺胸,大摇大摆,必须躬着身子,表示不得已而为之的歉意。妇女从他人面前走过时,更应如此。学生从老师面前走过时,必须合十躬身。
接下来为您介绍下泰国的习俗禁忌:
在泰国的公众场合,不要做出有损风貌的举动,如拥抱、亲吻或握手,这被认为是不符合当地风俗的。另外,仅在某些海滩允许裸体晒日光浴,在其他地方,泰国人不喜欢这种行为,尽管未构成犯法,但是违背泰国人的佛教理念。
在泰国,婴儿落地,接生者只能用竹刀割断脐带,而不能用剪刀。婴儿出生后,把婴儿的胎盘放在瓦锅里,等孩子满月后才埋到屋后。初生的婴儿每日都得放到冷水中浸泡几次,直到他面白唇紫时,才抱起来,据说这样可以防止孩子得病。邻里亲友探望产妇时,不能谈论冷热、汗疹、生病和死亡等事情。
2、左手不净
泰国人认为人的右手清洁而左手不洁,左手只能用来拿一些不干净的东西。因此,重要东西用左手拿会招来嫌弃。左撇子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不注意,但在正式场合绝对不可以。在比较正式的场合,还要双手奉上,用左手则会被认为是鄙视他人。
3、脚掌不净
与左手一样,脚掌也被认为是不净的。在入坐时,应避免将脚放在桌子上。用脚尖撞人或指人都会被严厉地呵斥,也绝对不能把脚掌冲向佛。泰国人认为脚部是卑*的,只能用来走路,不能干其他事情,例如用脚踢门和用脚指东西等。坐着时,不要翘起脚和把脚底对着别人。妇女落座,要求更为严格,双腿必须并拢,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文明,缺乏教养。
泰国人不用红笔签名,因为泰国人死后,要在棺材口写上其姓氏,写时用的是红笔。在人经常走过的地方,如门口、房顶等禁止悬挂衣物,特别是裤衩和袜子之类。在一些农村里,忌赞美别人小孩子长得漂亮。不能拣水灯。泰国人在泰历的每年12月月圆时要举行水灯节,这是泰国最热闹的一个节日。在观看水灯时一定要注意,无论那水灯多么精致美丽,都绝对不能拣起来,否则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泰国风情民俗详细介绍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神秘的泰国民俗风情泰国有“佛教之国”、“白象之国”之称。
首都曼谷有“东方威尼斯”之称;在泰文里,曼谷具有“天使之城”的含义,但这只是简称,如将它的全称译为拉丁文,则一共有142个字母,是世界上名称最长的首都。
他们主要使用的语言有泰语、英语。
下面我将通过佛教、服饰、饮食文化、礼仪与禁忌、节日、民间运动、婚礼、游艺活动、工艺品、四通八达的交通、农业、居住民俗为大家讲解泰国首先,我们先来看看泰国的宗教民俗。
众所周知,泰国是一个信仰佛教的国度。
佛教在泰国的地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任何冒渎的行为均可能会遭受到拘禁,即使对于外国游客也是同样的。
那我们先来了解佛教的传入。
佛教传入东南亚,最早的地区应在今日下缅甸之卑谬或泰国中部之佛统。
古代东南亚佛教,小乘和大乘彼此兴废交替,以南传上座部势力较大。
西元七世纪末,下缅甸、泰国中部信仰上座部;爪哇、苏门答腊则在婆罗门教支配下。
十二世纪,锡兰大力改革佛教,统归为大寺之上座部佛教。
此后二百年,缅甸、泰国、高棉、寮国均弘扬以锡兰为传承之上座部佛教。
唯有越南自古受中国文化薰陶,受传大乘佛教。
至于马来西亚、爪哇、苏门答腊则始终婆罗门教、大乘、小乘佛教并行,迄十三世纪,阿拉伯回教文化传入后,传统宗教亦随之覆灭。
了解了佛教的传入,那我们来关注一下佛教的禁忌。
不能手指僧侣,不能接触(身体)僧侣。
尤其女性不许与僧侣握手,在汽车上不许与僧侣邻坐,即使是僧侣主动前来打招呼(外国女性常遇到)也应礼貌地拉开距离。
请记住:入乡随俗。
女士若想将东西奉给僧侣,宜托男士转交,如果要亲手赠送,那么僧侣便会张开一块黄袍或手巾,承接该女士交来的东西,过程中僧侣是不容许碰触女性的。
每尊佛像,无论大小或是否损坏,都是神圣的,绝对不可爬上佛像拍照,或对佛像作出有损尊敬的举动。
遇见托钵化缘的和尚,千万不能送现金,因为这是破坏僧侣戒律的行为。
泰国男子满20岁后,都要出家一次,当3个月的僧侣,国王也不例外,否则会被人看不起。
泰国的水灯节

泰国的水灯节泰国的水灯节是一项古老而盛大的传统庆典,每年在泰历十二月的满月夜举行。
这个节日也被称为“洛伊克拉顺节”,在泰语中意为“漂浮灯篮”的意思。
水灯节是泰国人民表达感恩之情,祈愿灾难远离,家庭幸福的重要庆典。
在泰国的水灯节,成千上万的人们聚集在河岸,湖泊和其他水域的边缘,准备张贴装饰精美的灯篮。
这些灯篮通常由纺织品制成,装饰有花朵、缀满灯泡的花环和各种饰物。
每一个灯篮都象征着家庭的幸福和吉祥。
节日正式开始时,人们将自己的祈愿写在小而美丽的纸片上,然后放在灯篮上。
这些祈愿可以是健康,财富,幸福和和平等等。
之后,人们谨慎地点燃灯篮内的蜡烛,希望通过这一神圣仪式,他们的祈愿能够得到实现。
随着蜡烛的点燃,灯篮内的火焰闪烁,给夜空增添了一缕温暖和光辉。
接下来,在泰国的水灯节,人们慢慢地将装饰有祈愿的灯篮放入水中,让它们随着水流漂向远方。
这一仪式象征着将烦恼,不幸和灾难远离,同时为来年带来好运和美好的未来。
除了灯篮,泰国的水灯节还包括其他形式的庆祝活动。
人们会聚集在一起,共同品尝美食,观看精彩的文艺表演以及戏剧表演。
此外,许多地方还会举行盛大的烟花表演,照亮夜空,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泰国的水灯节不仅吸引了本国居民,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人们纷纷慕名而来,目睹这一令人叹为观止的庆典。
在水灯节期间,泰国的各个城市和地区都会举办各种独特的活动,以展示泰国的文化遗产和民俗风情。
总之,泰国的水灯节是一个庄严而独特的庆典,展示了泰国人民的传统和文化。
通过这一节日的庆祝,人们向上天祈祷,表达感恩之情,并希望过去的不幸和困境远离,并迎接未来的幸福和繁荣。
无论你是当地居民还是游客,水灯节都将给你带来一份难忘的经历和美好的回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常礼仪
习惯以先生小姐称呼,常为表友善和亲近,不习惯 称呼其姓,而习惯称呼其名。泰国人颇有涵养,讲 究温、良、恭、俭、让,讲话轻声细语,举止温文 尔雅。
合十礼
泰国人见面时一般不握手,而是行合十礼。 行礼时双手合掌,十指并拢,置于胸前,手 掌尖对鼻尖,微微低头。晚辈见长辈时双手 举至眼部,平辈相见举到鼻部,长辈对晚辈 还礼时至胸前。
民间运动
泰国民间运动丰富多彩,有大象节中的运动 项目、泰拳等等。
泰拳
泰拳(泰语:มวยไทย;拉丁转写:Muay Thai) 何谓泰拳?有关泰拳的文献越来越多地见诸 武术刊物或泰国风土游记中。此类文章大部 分试图介绍、评述泰拳技术或特色,遗憾的 是,只能勾绘出泰拳轮廓。部分所谓专家, 只顾其外表形态,不谙其精妙之处,另一部 分则大力描绘其原始、粗野或灰暗的一面。
返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民俗
民俗:泰拳是泰国的国技,亦是一项十分吸引人的活动,电视 台每天都要播映泰拳比赛的录像。每逢周末,大大小小的拳 击场都要举行泰拳比赛,男女老幼只要有机会,都如醉如痴 涌到拳场观战。 泰拳比赛的场面既壮观又残酷。每场比赛必须经过五个回合 才分胜负;每一回合三分钟,中间休息两分钟,如果一方昏 倒不醒,裁判数到10,仍起来就为失败者。比赛的赛台约有 八平方米,在赛场中间,周围围着两根粗绳,四面是石级式 的座位,最前面的几排长椅子是两名裁判员;一名计时员和 医生的座位。左边的乐队通常由三人组成,乐器有笛子、鼓 和钹。当乐手奏乐时,拳师们便以严肃的态度步入比赛场内。 在拳赛前还要举行宗教仪式和表演他们的拜师规矩,据说, 如果两位拜式相同,就表示双方同承一师,就不必比赛了。 赛时拳师解下头上束的“神带”,戴上橡皮手套和保护下部 的硬罩,不穿上衣,只穿一条短裤,手走的腕部要缠上宽一 寸的长绷带。
民 间 活 动 : 泰 拳
佛教
佛教传入东南亚,最早的地区应在今日 下缅甸之卑谬或泰国中部之佛统。古代 东南亚佛教,小乘和大乘彼此兴废交替, 以南传上座部势力较大。西元七世纪末, 下缅甸、泰国中部信仰上座部;爪哇、 苏门答腊则在婆罗门教支配下。十二世 纪,锡兰大力改革佛教,统归为大寺之 上座部佛教。此后二百年,缅甸、泰国、 高棉、寮国均弘扬以锡兰为传承之上座 部佛教。唯有越南自古受中国文化薰陶, 受传大乘佛教。至于马来西亚、爪哇、 苏门答腊则始终婆罗门教、大乘、小乘 佛教并行,迄十三世纪,阿拉伯回教文 化传入后,传统宗教亦随之覆灭。
佛教历史
素可泰王朝初期的佛教兼扬上座部与大乘,第五代的立 泰王精通内外典,著作《三界论》,详细论述佛教的宇 宙观与人生观,又领导铸造佛像,就是现今供奉在彭世 洛府大舍利寺的清那叻铜佛,与曼谷善见寺的大铜佛。 十四世纪中叶,大城王朝取代素可泰王朝,曾兴建佛陀 最胜寺、巴考寺;怛莱洛迦王更将旧王宫改为佛寺,命 名为最胜遍知寺;拉玛铁波底二世更敕造十六公尺高的 大佛;颂昙王少年时曾出家,法名净法,曾下令在 一 七六七年,皇室倾轧,内乱频仍,缅甸乘机入侵,后由 汉人郑信光复,建立吞武里王朝,但只维持了十五年就 发生叛乱,郑信的部将昭披耶查克里,乘机杀害郑信, 开创曼谷王朝。昭披耶查克里就是现今泰国王室之祖拉 玛一世(一七八二至一八○九在位)。拉马一世曾校订 三藏,改革僧团;拉玛三世(一八二四至一八五一在位) 谕令翻译三藏及特别论典为泰文;他的弟弟是四世(一 八五一至一八六八),曾出家二十七年,法号金刚智, 提倡严格持戒,创立法宗派,原有的众多僧侣就称为大 宗派,泰国僧团自此分成两派,流传至今;五世朱拉隆 功王(一八六八至一九一○)以泰文刊行巴利语圣典, 创建大舍利寺学院为高级巴利文研究中心,皇冕学院为 高级佛学研究中心,并发行《法眼杂志》迄今,是泰国 佛教流通最久的刊物;拉玛六世(一九一○至一九二五 在位)着有《佛陀觉悟什么》、《东方犹太》等书;拉 玛七世(一九二五至一九三四在位)改编巴利三藏,成 为泰国现行最完备、最新编的巴利三藏;拉玛八世(一 九三四至一九四六在位)时,佛教僧伽组织曾仿照国会 形式,僧王为最高领袖,下设僧伽部长、僧伽议会、僧 伽法庭。拉玛四世到六世期间所修建的佛统大塔,高约 一二○余公尺,周围二四○公尺,为泰国最大的佛塔。
社交礼仪
泰国人多信佛教, 恪守教义很强调; 尤为头部更注重, 碰摸会把人惹恼; 信仰忌讳繁又多, 文明举止最重要; “好客”民族有传统, 事事处处讲礼貌; 约会特别守信义, 礼节礼仪颇周到。
泰国民族服饰
筒裙
颜色与泰国
泰国人喜爱红、黄色,禁忌褐色。 习惯用颜色表示不同日期:星期日 为红色,星期一为黄色,星期二为 粉红色,星期三为绿色,星期四为 橙色,星期五为淡蓝色,星期六为 紫红色。 过去白色用于丧事,现在改为黑色 。 泰国的国旗由红、白、蓝三色构成 。红色代表民族和象征各族人民的 力量与献身精神。白色代表宗教, 象征宗教的纯洁。泰国是君主立宪 国家,国王是至高无上的,蓝色代 表王室。蓝色居中象征王室在各族 人民和纯洁的宗教之中。
返回
全国共有30多个民族。泰族为主要民族, 占人口总数的40%,其余为老挝族,华族, 马来族,高棉族,和苗、瑶、桂、汶、克伦、 掸、塞芒、沙盖等山地民族。泰语为国语。 94%的居民信仰佛教,马来族信奉伊斯兰教, 还有少数信奉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和锡 克教。华人是泰国的一个重要族群,约有 7,300,000(2003年)人,占总人口的12%. 主要信仰汉传佛教、道教、儒教。
风俗
1、泰国人非常尊重国王和王室成员。不要随便谈论或议论王室。遇有王室 成员出席的场合,态度要恭敬。 2、佛教是泰国的国教,因此佛像无论大小都要尊重,切勿攀爬。对僧侣应 礼让,但不要直接给钱。女性不能碰触僧侣,如需奉送物品,应请男士代劳, 或直接放在桌上。到寺庙参观着装应整齐,不要穿短裤、短裙和无袖上装,进 入主殿要脱鞋。 3、泰国人视头部为神圣之地,因此不要随便触摸别人的头部。不要用脚指 人或物,特别是脚底不要直冲着佛像。 也不要用脚开门关门。 递东西时用右手, 不宜用左手。 4、公共场合男女不应过分亲热。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泰国男女在公共场合 边手牵手的都很少。 5、泰国人大多彬彬有礼,很难看到有人大声喧哗或者吵架,因此说话时应 压低嗓门,无论发生了什么,不要当众发脾气。 6、泰国禁赌,即使在酒店房间里也不要打牌或打麻将。 7、泰国人非常爱清洁,随地吐痰、扔东西被认为是非常缺乏教养的行为。 泰国人还非常注重卫生间的整洁,因此无论外出还是在酒店,都应注意保持清 洁。 8、泰国是微笑的国度,人民热情善良,乐于助人。因此到泰国后,尽管放 心大胆与泰国人交谈,这也是了解泰国文化的一种方式。遇有困难,也不必迟 疑,尽管求助。
泰人的婚礼中,先后要举行戴双喜纱圈、 洒水、拜祖宗神灵、铺床、守新房和入洞 房等仪式,整个婚礼才算结束。
婚礼习俗
重要节日
鬼节:泰国的鬼节每年都于六月中旬在黎 府举行,非常受当地人民的重视,主要是 向上天祈求风调雨顺,希望来年稻米丰收。
习俗禁忌
门坎忌 到泰国朋友家中做客,进门时要小心跨过 门坎,万万不可踩着人家的门坎。泰国人认为门坎 下住着神灵,断不可冒犯。
返回
国旗—三色旗
1917年10月28日, 国王拉玛六世设计; 红色代表民族和象征各族人民 的力量与献身精神; 白色代表宗教,象征宗教的纯 洁 蓝色代表王室,蓝色居中象征 王室在各族人民和纯洁的宗教 之中,泰国是君主立宪政体国 家,国王是至高无上的。
返回
国徽—"Garuda"(伽楼罗,揭路荼)
红色忌 在泰国,人们用红笔将死者的姓名写在棺 木上。因此,泰国人忌用红笔签名,认为红色是不 吉利的。
国家禁忌(十大“忌”)
门坎忌:拜访他人,进家门时不得触碰门坎。 头部忌:不得摸泰国人的头,特别是小孩的头。传递物品时也切忌不 要越过他人的头顶。 红色忌:红色在泰国不受欢迎。 龟鹤忌:龟和鹤(代表色情)在泰国不受欢迎。 发怒忌:不得在公开场合发怒(法律禁止)。 花 忌:茉莉花(泰语中与伤心发音相似)。 言语忌:不能议论国王和王室,不能非议佛教。 感情忌:公开男女之间的爱恋之意会遭到非议。 左手忌:左手递东西给他人是鄙视他人的行为。 佛家忌:女性触碰僧侣是不吉利的行为。
泰国民俗风情
佛教 服饰 泰国民族特色 礼仪婚礼与禁忌 节日与民间运动
概况(自由之地、微笑国
度)
全称:泰王国 泰国位于东南亚,东临老挝和柬埔寨,南面是暹罗湾 和马来西亚,西接缅甸和安达海,原名暹罗。 国土面积:约514,000平方公里 泰国人将自己国家的疆域比作大象的头部,北部为"象 冠",东北为"象耳",暹罗湾为"象口",南方为"象鼻"。 人口:约6387万(2010),多分布于中部河谷和 平原地区,而西部和北部则人烟稀少。其中泰族占 人口总数40%, 佬族占35%,华人占10%,马来 族占3.5%,此外还有苗/瑶/桂/汶/克伦/掸等山 地民族。 泰国国花为睡莲,国树为桂树。 泰语为泰国国语,佛教为泰国国教,其首都 位于曼谷。
介绍:
泰国国徽是一个极富宗教神秘 色彩的图腾图案。 深红色的大鹏鸟,鸟背上蹲坐 着那莱王。 泰国民间传说中鹰面人身的神 灵。
象征:
“受皇室任命、指派”
返回
语言(泰语)
旧称暹罗语(Siamese),泰国的官方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 语支。 有中部、北部、东北部和南部等4个方言区。 曼谷话是泰语的标准语。 泰语中吸收了大量的梵语、巴利语和相当数量的孟语、高棉语、汉语 、马来语和英语词汇。 泰语是一种分析型、孤立型语言,基本词汇以单音节词居多,不同的 声调有区分词汇和语法的作用。 附: 泰国万能问好语:萨瓦迪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