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绣导游词

合集下载

湖南湘绣导游词

湖南湘绣导游词

湖南湘绣导游词我的家乡是湖南。

湖南最具特色的民间工艺是湘绣。

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绣品生动逼真、色彩鲜明、形神兼备、风格豪迈。

有一次,我偶然从书上看到一幅湘绣的图片,名叫《饮虎》。

只见图中的老虎尾巴摇得老高,粗犷的黄色皮毛中夹杂着一道道黑色的条纹,两只耳朵高高地竖着,眼神尖锐,警觉地盯着前方,两排牙齿紧咬着,四条腿轻轻地踏在地上,好像在慢慢地走动。

老虎身后的背景也非常美丽:森林间云雾缭绕,给人以一种神秘感;脚下的小溪潺潺流着,向远方蜿蜒隐去……因为图中的老虎正准备饮水,所以得名《饮虎》。

湘绣,真是“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啊!“以针代笔,以线晕色”是湘绣的独特技艺,绣品给人一种高贵而又脱俗的感觉。

湘绣,真是我们湖南人民的骄傲!家乡我爱你-作文我虽出生在台湾,但母亲的故乡却是在江苏。

对于这片与我也有血水情的土地,我一直是热爱的。

那里虽然不是我的出生地,但我对那里的感情却比我对出生地的感情更深厚。

我爱家乡的水,爱家乡的土,爱家乡的天空,更爱家乡的田园。

然而,在我心中挥之不去的,却是家乡的年。

每逢过年,家家户户贴上了红春联,老老少少穿上了红衣裳。

走到村口,一个火红的世界映入眼帘。

走进村里,就像置身于秋天的枫叶林,周围一片红火。

路上,人们走亲访友,四处串门,祝福声不绝口。

进了屋里,墙上的年画让人不觉耳目一新。

茶几上摆着可口的零食,每逢家中来了拜年的孩子,主人便笑眯眯地抓上一大把递过去,孩子脸上的笑容顿时就绽放出来。

大一点的孩子,手中便要攥着一盒鞭炮,一根火柴就点燃一圈摆好造型的鞭炮阵。

小一点的呢,想放又不敢,只好捂着耳朵在一旁凑热闹。

这时,大人们也提着一大串鞭炮出来了,拿着打火机一点,噼噼啪啪的声音就响出一阵浓浓的年味儿。

满村的红火,满村的热闹,满村,都是最最纯正的中国年味儿。

守岁那晚是要吃年夜饭的。

厨房中几个大人热热闹闹忙一阵儿,有时候小孩儿也去凑凑热闹。

湖南湘菜导游词

湖南湘菜导游词

湖南湘菜导游词湘菜作为湖南的传统菜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它凭借其丰富多样的口味和独特的烹饪工艺,成为中国八大菜系中的一员,并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湖南湘菜的独特之处。

第一站:岳麓山馆岳麓山馆是湖南湘菜的代表之一,凭借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优秀的烹饪技艺成为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

岳麓山馆的特色菜品有口味独特的“剁椒鱼头”、鲜嫩可口的“红烧狮子头”、色香味俱佳的“岳麓脆皮鲫鱼”等。

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正宗地道的湘菜,感受到湘菜独特的魅力。

第二站:湘绣斋湘绣斋是湖南湘菜的另一家知名餐厅,以其独特的湘菜口味和创意十足的菜品而闻名。

在湘绣斋,你可以品尝到令人垂涎欲滴的“干锅菜心”、香辣可口的“红烧鱼翅”、酸甜开胃的“剁椒脆皮猪肉”等。

这些菜品不仅色香味俱佳,而且烹饪过程中注重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让人回味无穷。

第三站:洞庭湖洞庭湖是湖南湖泊中最大的一座,也是湖南省的重要农业基地。

这里的湖水营养丰富,出产的鱼虾品种繁多,为湘菜提供了丰富的食材选择。

而湖边的小渔村也是湘菜的重要发源地,这里的餐厅以新鲜的湖鲜为主打菜品,口味清新、鲜嫩可口。

在这里品尝一道新鲜的烤鱼或者湘味小龙虾,绝对是一种享受。

第四站:湖南农家乐湖南农家乐是湘菜独特魅力的又一体现。

在这里,你可以不仅品尝到地道的湘菜美食,还能亲自动手制作湘菜。

在农家乐的厨房里,你可以学习到湘菜的制作工艺、调味方法,并亲手制作一道道美味的湘菜佳肴。

同时,农家乐的环境优雅,让你能够感受到湖南农村的宁静和美丽。

第五站:湖南名小吃街湖南湘菜文化的集中展示地就是湖南名小吃街了。

在这里,你可以一次尝遍湖南的各种特色小吃,如麻辣豆腐、臭豆腐、卤味、腊肉、米粉等等。

这些小吃不仅价格实惠,而且味道独特,将湖南的美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以上就是湖南湘菜的一些代表性景点和特色菜品的介绍。

湘菜以其独特的口味和精湛的烹饪工艺赢得了广大美食爱好者的喜爱。

希望通过这次导游,您对湖南湘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期待您能在湖南的美食之旅中尽情享受湘菜带来的美味和乐趣。

湘绣店铺宣传视频文案

湘绣店铺宣传视频文案

湘绣店铺宣传视频文案(背景音乐渐入)旁白:湖南绣艺,历史悠久,享誉中外。

千百年来,湘绣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精湛的技艺,闪耀在中国的刺绣艺术之巅。

今天,我们将带您走进湖南绣艺的世界,领略那一幅幅华美绝伦的绣品,聆听那一声声绣针婀娜的歌声。

(画面切换,展示湘绣店内的环境和产品)旁白:欢迎来到湘绣店铺,这里是湖南绣艺的殿堂,也是绣品爱好者的乐园。

从选材到制作,从创意到细节,我们都严格把关,追求完美。

店内琳琅满目的湘绣艺术品,各具风采,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和收藏家。

(画面切换,展示制作过程)旁白:湘绣的制作工艺追求精益求精,每一道工序都融入了艺人们对绣艺的执着和热爱。

选材环节,我们只选择最优质的丝线和织物,确保每一件绣品都能展现出最好的效果。

而制作过程中,我们更注重细节的刻画和纹样的表现,通过细致入微的刺绣,将图案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绣品上。

(画面切换,展示不同的湘绣风格)旁白:湘绣有着众多不同的风格,每一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代表性。

其中,精湛工艺的堆绣,以其细腻和立体感而著称。

而湘绣的湘绣、岳风格,则更注重线条和粗犷感的表现。

无论是何种风格,湘绣都将其独特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画面切换,展示湘绣的广泛应用)旁白:湘绣不仅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它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如婚庆、礼仪、装饰等领域。

无论是精美的绣花衣袍,还是华美的绣补被褥,湘绣都能为您的生活增添一份独特的风采。

(画面切换,展示湘绣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旁白:湘绣是湖南的骄傲,也是中国的文化瑰宝。

每一幅湘绣作品都蕴含着湖南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展现出湘南的山水风光,以及湘绣人的精神追求。

通过湘绣,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湖南的历史、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画面切换,展示顾客的反馈和推荐)旁白:感谢各位对湘绣的喜爱和支持,您的满意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在湘绣店铺,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让每一位顾客都能成为湘绣的传播者和忠实拥护者。

(画面切换,展示店铺信息和联系方式)旁白:湘绣店铺,让湖南绣艺的华丽绽放!如果您对湘绣感兴趣,想了解更多或购买我们的产品,请随时联系我们。

华人的名绣之湘绣源远流长

华人的名绣之湘绣源远流长

华人的名绣之湘绣源远流长
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刺绣琇工艺品的总称,是我国四大名(湘绣、苏绣、蜀绣、粤绣)之一。

现代意义上的湘绣主要是在湖南民间刺绣工艺的基础上,融人古代宫廷、士大夫闺阁绣的技艺与
某些形式,同时吸取了苏绣和粤绣及其他种的精华而发展起来的刺绣工艺品。

湘绣主要以纯丝、硬缎、软缎、透明纱和各种颜色的丝线、绒线绣制而成。

其构图严谨,色彩鲜明,各种针法富于表现力,通过丰富的色线和千变万化的针法,使出的人物、动物、山水、花鸟
等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

无论平绣、织绣、网绣、结绣、打籽绣、剪绒绣、乱针绣等都充分发挥针法的表现力,注重精细
入微地刻画物象的外形和内质。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湘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它强调写实,质朴而优美,形象生动,结构上虚实结合,巧妙地将我国传统的绘画、刺绣、诗词、书法、金、石各种艺术融为一体,表现出不凡的品质。

这是一种令人叹为观止的工艺创造,它一针一线所刺绣的,是文化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智慧与
技巧的相得益彰。

在历史绵长的流变中,湘绣如一朵色彩丰富的奇葩,呈现出一派巧夺天工的斑斓景致。

保护和传承湘绣艺术的时代价值

保护和传承湘绣艺术的时代价值

保护和传承湘绣艺术的时代价值1. 介绍湘绣艺术的历史和发展湘绣是我国传统刺绣中的一种,起源于湖南地区。

湘绣以其精美细致、色彩鲜艳、图案多样而著称,被誉为我国四大名绣之一。

湘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至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是我国刺绣艺术的瑰宝之一。

2. 湘绣艺术的特点和技艺湘绣不仅在图案设计上独具匠心,而且在技艺上也十分考究。

湘绣的特点是绣工精细、针法细密、线条流畅,能够表现出丰富的色彩和立体感。

湘绣的传统技艺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磨练,绣工们需要具备精湛的手艺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

3. 湘绣艺术的时代价值湘绣作为我国传统手工艺的代表之一,其时代价值十分突出。

湘绣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湘绣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代表着我国古代文化的辉煌成就。

湘绣还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可以带动当地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

4. 如何保护和传承湘绣艺术为了保护和传承湘绣艺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保护湘绣的知识产权,禁止侵犯湘绣艺术的行为。

(2)加大对湘绣艺术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通过举办湘绣艺术展览、出版湘绣艺术专著等方式,增强民众对湘绣艺术的了解和认同,激发社会对湘绣的热情。

(3)加强湘绣艺术的教育和培训。

推动湘绣艺术的传统技艺学习和传承,在学校教育、职业培训等方面加大投入,培养一批批优秀的湘绣绣工和设计师。

(4)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市场监管。

严格打击假冒伪劣湘绣产品,保护湘绣的市场秩序,维护湘绣产业的正常发展。

5. 结语湘绣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手工艺的瑰宝,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经济价值。

保护和传承湘绣艺术不仅是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为了促进湘绣产业的发展,为民族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我们应当共同努力,加大对湘绣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力度,让湘绣艺术继续为世人所珍爱和传承。

湘绣的历史和发展

湘绣的历史和发展

湘绣的历史和发展
湘绣是中国传统的刺绣技艺之一,起源于湖南省,历史悠久,并在经
历了长期的发展与演变后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下面将详细介绍湘绣的历史
和发展。

清代是湘绣的黄金时期,绣工数量激增,技艺日趋成熟。

清朝时期,
湘绣还受到宫廷的赏识,经常被选入宫廷中的画像和装饰品。

同时,湘绣
也逐渐走出宫廷,流传到民间,并成为富户和地方政府官员们最爱的礼物。

湘绣的发展离不开技艺的创新和创造。

在绣艺技术上,湘绣最大的创
新是描绣和柳钉绣。

描绣是湘绣中的一种工艺,将绣线铺在设计稿上模仿
描绘图案,然后再进行刺绣。

描绣的出现使绣工可以更快速地完成绣制,
从而提高了效率。

柳钉绣则是湘绣中的一种特殊工艺,采用柳钉代替传统
的针线,使得绣制更加灵活多样。

如今,湘绣已经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独特的技艺和精湛的工
艺使之成为了中国刺绣艺术中的瑰宝。

湘绣不仅在国内享有盛名,还在国
际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许多湘绣作品先后参加过国际刺绣博览会和艺术
展览,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

总而言之,湘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湘绣不仅技艺精湛,而且设计图案丰富多样,具
有浓郁的湖南文化特色。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湘绣的创新发展
无疑会继续推动湘绣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湘绣介绍_精品文档

湘绣介绍_精品文档

湘绣介绍湘绣是中国传统的绣艺之一,起源于湖南省。

它在中国绣艺中独具特色,以其精湛的绣技和华美的花纹而闻名于世。

湘绣不仅是一种手工艺,更是一种传承着中国优秀文化的艺术形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湘绣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历史背景、技艺特点和发展现状。

湘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23年的三国时期。

这个时期,湖南地区的绣艺已经相当发达。

然而,湘绣的真正兴起要追溯到南宋时期。

在那个时期,湖南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绣艺师,并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流传。

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湘绣逐渐独立成为一种独特的绣艺,其技法和风格也逐渐形成。

湘绣的技艺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纹样设计、线迹运用和用色搭配方面。

湘绣的纹样设计多以花鸟、山水、人物等为主题,体现出湖南地区的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

线迹运用上,湘绣注重刺绣线的粗细和密度,线迹要求流畅自然,充满生动感。

在用色搭配上,湘绣以骨灰色、墨绿色和湖蓝色为主,配以明亮的红色、黄色和粉色,呈现出鲜明的对比效果。

湘绣的工艺复杂,需要多种绣针和绣线的运用。

绣针有别针、丝线针、银针等多种形状和功用。

绣线则包括丝线、金线、银线等多种材质,不同的线材适用于不同的绣法和花样。

湘绣还将学习其他绣法的优点,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绣法体系。

比如,湘绣的“缕”。

湘绣的“缕”是湖南绣艺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是指将绣线分成多股,经过拉扯和拧紧后绣制在绣布上,以形成立体效果。

湘绣的“缕”技法在整个绣制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得绣花更加丰满、立体,给人带来更真实的触感。

近年来,湘绣在创新和发展上取得了重要成果。

随着科技的进步,湘绣与电子技术、机械制造等领域相结合,推动了湘绣的现代化发展。

湘绣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绣制传统的花鸟图案和服装,而是开始涉足到家居用品、工艺品和时尚配饰等领域。

湘绣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艺术形式,展现了湘南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

湘绣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承载了湖南地区的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

它以其精湛的绣艺、华美的花纹和独特的技艺吸引了众多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湘绣的简介

湘绣的简介

湘绣湘”是湖南的简称,湘绣,顾名思义,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带有鲜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绣产品的总称,它起源于湖南的民间刺绣,吸取了苏绣和粤绣的优点而发展起来,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湘绣不仅是湖南的地方特产,同时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哦!*湘绣是怎么起源的?湘绣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从长沙战国楚墓和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大量绣品中,可以窥见当时湖南地方刺绣技艺已经达到令人惊讶的高度。

1958年,在长沙楚墓中发现的龙凤图案绣品图案之精美,绣工针法之细腻,早为世人叹而观止。

19世纪末,绣工胡莲仙的儿子吴汉臣在长沙开设第一家自绣自销的“吴彩霞绣坊”在湖南民间刺绣基础上吸收“苏绣”、“广绣”之优点,渐渐湘绣针法以参针为其特色。

“参针”也称“乱插针”,与齐针相对应。

可表现物象的立体形态和晕染效果。

*湘绣有什么特色?湘绣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形象生动、逼真,质感强烈,它是以画稿为蓝本,“以针代笔”“以线晕色”,在刻意追求画稿原貌的基础_上,进行艺术再创造。

故其独特技艺,尽在“施针用线”之中。

湘绣针法多变,以掺针为主,并根据表现不同物象、不同部位自然纹理的不同要求,发展为70多种针法。

线色万千,根据各种不同画稿的题材,运用各种不同的针法,选配各种不同色阶的绣线丝线或绒线,凭借针法的特殊表现力和绣线的光泽作用,使绣制出来的物象,不但保存着画稿原有的笔墨神韵,而且通过刺绣工艺,增添了物象的真实性和立体感,起到了一般绘画所不及的艺术效果。

以致湘绣独成一派,到清末“湘绣盛行,超越苏绣,已不沿顾绣之名。

法在改蓝本、染色丝,非复故步矣”。

*湘绣都绣些什么题材?湘绣的主要品种有:花鸟、山水、风景、人物、肖像、走兽、条屏、册页、被面、绣衣、围巾、手帕、披巾以及双面绣、双面异绣、双面全异绣、大型精雕精绣座屏、挂屏等等。

湘绣常用的形象,在花卉中比如牡丹、月季、茶花等;鸟类比如凤凰、孔雀、锦鸡、丹顶鹤等;走兽有狮子、虎、马、鹿、猫、狗、松鼠、熊猫等;还有人物、山水、小花草、金鱼、蝴蝶、书法等无不可绣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湘绣导游词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到湘绣之乡旅游。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和使用纺织品的国家之一,素以“丝绸之国”闻名。

我国南部广大地区自古就盛产蚕丝,促进了刺绣、织锦工艺的发展。

刺绣俗称“绣花”,就是在已加工好的织物上,以针引线,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针刺,通过运针将绣线组织成各种图案和色彩的一种技艺。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丝绸的国家之一,并在久远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服饰文化。

因此,丝绸服装在世界服饰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被世人誉为“衣冠王朝”。

古代达官贵人为了显示其富贵和地位,往往喜欢在丝绸上绣各种精美图案,利用刺绣来装饰衣、裙、衾、枕等生活用品,美化生活,创造美的奇葩。

比如皇帝绣龙、皇后绣凤、文官绣鹤、武官绣虎等。

刺绣分为多种流派,而各种流派又形成了不同的风格。

苏绣以光线明暗强烈、富有立体感而见长;蜀绣针法丰富,运针上,粗细对比强烈;粤绣以用线多样等特点而闻名;而湘绣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过各辈刺绣艺人的辛勤创造和许多优秀画家以及历代宫廷皇室的极力推崇,充分吸收楚绣和汉绣神奇浪漫的艺术特征,以及宋明时期的写实风格,逐渐培养了自己质朴而优美的艺术风格。

它以画稿为蓝图,经过艺人“以针当笔、以纤素为纸、以线晕色”的艺术再创造后,不仅保留了原画的笔墨神韵,而且达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艺术效果。

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充分发挥针法的表现力,精细入微地刻画物象外形内质,色彩鲜艳,形象逼真,构图章法严谨,画面质感强,有“远观气势宏伟,近看出神入化”的艺术效果。

湘绣,即湖南手工刺绣,是湖南人民创造的一种卓越的手工艺品,它是在湖南民间刺绣的基础上吸取了多个绣种的优点而发展起来的,具有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湘绣就是封建朝廷的受宠贡品。

从长沙楚墓中发现的龙凤图案绣品来看,是在极细密的丝绢上运用连环针刺绣而成的,其针脚整齐、绣工精细,图案生动活泼令人赞叹不已。

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出土的17大箱150余件各种华贵纺织品和绣有精美的龙凤、飞燕怪兽、祥云卷草等充满着浓厚的楚地巫风的服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汉时期的湘绣工艺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至清,湖南刺绣盛行,据清同治《长沙县志》载:“‘省会之区’,妇女工刺绣者多,大家巨族或以锦钿相尚。

”但此时的刺绣,只限于自绣自用。

除一部分官僚地主家庭的“大家闺秀”以刺绣来消磨时光和炫耀豪华外,一般的贫苦妇女大多惯于利用农闲时节或劳动余暇,绣制一些实用美观的物品来美化生活。

至清晚期,湖南刺绣遍及城乡。

处处可见“母女相传,邻亲相授”的传艺学艺生动场面,特别是长沙一带,湘绣成为家家户户的农村副业,开始把绣花作为谋生的一种手段。

这时,一个叫胡莲仙(1832~1899年,湘阴人,中年寡居)的女人,不仅绣艺超群,还在长沙尚德街开了一家吴彩霞绣庄,这是湘绣史上的第一家绣庄,深居闺阁的湘绣从此走入市场,“湘绣”才成为一个专门称谓。

宁乡的著名画家杨世焯开馆传艺、办绣庄,把中国绘画的优秀传统移植到刺绣上,使湘绣高雅起来。

一些著名的绣女,如神针肖咏霞、柳敏姑、杨佩珍、廖家惠等如群星璀璨,使湘绣在四大名绣中脱颖而出。

此后,湘绣在技艺上不断提高,并成为蜚声中外的刺绣名品。

到了20世纪上半叶,湘绣的艺术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表现手段更加丰富而细腻,名家名作不断涌现,湘绣人物“惟妙惟肖”;而写意山水,则更是“色格簪花,迹灭针绒”。

这些“绝针之作”均出自于湘绣艺人的“神手”,曾名噪一时,受到国内外人士的赞誉。

到今天已形成了一种魅力独特,与“苏绣”,“蜀绣”、“粤绣”并称的中国四大名绣。

早先的湘绣是以中国画为基础的,其间又掺和了中国文化精髓:诗、词、书、印、染等,再经过心灵手巧的湘女剖线飞针而成。

湘绣体现的题材形象、生动、逼真,质感强烈,色泽鲜明。

它刻意追求的不是一般刺绣品的装饰性效果或照片写真的效果,而是根据不同题材和形象的需要,恰当运用丰富多变的针法和绣法,在写实的基础上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强调针法、绣法等各种工艺因素的综合运用,对比统一,因此绣品具有风貌多样的艺术特色。

使湘绣博得“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美誉。

中国以“丝绸”闻名世界,而在丝绸上穿针引线的湘绣,也同样传播着中国的美名。

湘绣针法考究,它依据画稿中的不同对象,采用不同针法,再配以粗、细、浓、淡的各色丝绒线,生动地表现出各种物象,尤其特别适宜表现狮、虎的凶猛性格和神态。

狮、虎眼睛的绣法更是精细。

一只眼睛,要用黑、白、暗绿、棕、蓝、黄等八九种颜色,而以黄色为主,使色调浓淡混合,运用丝线的光泽反射,使眼睛晶体透明,闪闪发光,既有绘画之笔墨神韵,又有刺绣的特有表现力。

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研究出的刺绣新工艺“双面全异绣”,将湘绣艺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被人们称之为“超级绣品”。

根据白居易《长恨歌》诗意绣制的《杨玉环》便是“双面全异绣”的代表作。

一幅《狮虎》座屏绣品的一面是一只仰天长啸的上山虎,而另一面是一只低首夜行的下山狮,一上一下,正面的虎头转到反面变成了狮尾,两面的形象迥然不同,令人瞠目。

又如湘绣艺人采用传统的掺针、平针、游针等针法,绣制的《花木兰》绣屏。

取材于《木兰词》中的名句。

在绣品的一面是女扮男装,全衣铁甲的花木兰的威武形象,生动地体现了“万里赴戎机……寒光照铁衣”的诗意;而在绣品的另一面却是花木兰“脱去战时袍”,身着女儿装“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少女娇态。

一面戎装,一面红装,其构思之巧妙,绣艺之精湛,堪称巧夺天工,令人拍案叫绝。

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面十分简要地概括出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凯旋的动人故事内容,将诗情画意融为一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从而,使湘绣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湘绣2000多年的历史,让人们记住的不仅仅是民间刺绣的传统与风格,还有它在国内外舞台上的魅力。

1910年在南洋劝业会上被誉为“浑笔墨于无痕”,“色格簪花,迹灭针线”。

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国际博览会上,沮绣出尽风头,载誉而归。

长沙锦花丽绣庄送展的一幅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半身湘绣像,引起轰动,该绣像现藏于芝加哥亚历山大博物馆。

1935年的一份《西湖博览会总报告书》“绣品”一节中,一半篇幅论及湘绣品。

20世纪30年代,湘绣产值最高达80万银元,国外销售量达到全部销量的三分之一,“湘绣甲天下”。

解放后的数十年间,湘绣取得长足发展,以独特风格和高超绣艺傲立于“四大名绣”之列,成为湖南乃至国家的“艺术名片”。

湘绣出口产值最高年份达到500万美元。

湘绣先后参加过日本、巴拿马、美国等地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多次获得优胜奖,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

的确,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湘绣现已逐步演变成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著名刺绣工艺体系。

在每一件令人啧啧称奇的湘绣作品背后,闪烁的是湖湘子弟过人的艺术智慧。

在长沙湖南湘绣博物馆里,1200余件馆藏精品,向世人展示着湘绣悠久的历史和无与伦比的高超技艺,展品生动地再现了湘绣工艺的演变和先辈艺人独特的刺绣风格,形象地介绍了湘绣发展的历程和当代精美绝伦的继承与创新。

这些优秀的作品中,既有被入选中国工艺美术的国家珍品;也有被作为国礼赠送国外政要首脑的精品。

20世纪80年代,湘绣在其重要的领军人物杨应修、黄淬锋、余振辉等著名艺人带领下,借助“思维大于技巧”的思想,以纤毫毕现、神气逼真的狮虎和奇妙的双面绣以及双面异形绣,再次给湘绣增辉,登上了发展巅峰。

1985年入选国家珍品、永藏中国工艺美术馆的《雄狮》、《饮虎》,就是工艺美术大师刘爱云的得意之作,为了将狮虎的形态绣得逼真,她整整在动物园待了一个月,将狮虎的威风霸气、骨骼肌肉的纹路观察得仔仔细细,并采用鬅毛针刺绣法来表现狮虎形态。

所谓鬅,就是头发松散的意思,绣件中狮子、老虎的毛路如果能够体现“鬅”的效果,绣品便立即有了动感。

狮虎的绣品,除正确运用鬃毛针以外,还要用多种针法表现不同部位。

如眼睛、胸毛、边毛,分别要用旋游针、绒毛针、毛针等针法,那些颜色极其丰富;变化很微妙的地方,就采用浓淡粗细的各色丝绒,经过层层加绣,用针法、色彩将老虎、狮子鬅毛表现得光泽柔软,色彩斑斓。

为了表现虎眼的神采,她采用10多种彩线、其中每种彩线色阶加起来有25种之多,以旋游针法入绣,利用丝线反光,使虎眼产生一种旋动感,无论人站在何处,怒目圆睁的虎眼都紧紧相随,咄咄逼人。

为了制作精品,她一件作品一绣就是15年,被传为佳话。

1981年,被誉为“超级绣品”的《杨玉环》,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技术展览会”的展品,送往国外展览。

为表现杨玉环穿的薄罗裙,在透明鲛绡上运用了丰富多彩的针法:盘游针绣头发,牵游针绣帷幕,交叉针绣地毯。

一件薄纱衣,经用虚针刺绣,轻飘透明,质感很强;为细腻刻画杨玉环柔美的面容和笑颜欲开的神态,用的丝线之细仅及头发丝的四分之一。

大型双面绣屏《唐人打马球》,4匹唐马用6~8根丝线扭结平织,形成大方格纹理,然后用平绣绣出飘逸的勾勒线条。

古朴典雅的图饰,工艺装饰效果非常鲜明。

这种设计使得单一文入画风走向了豁达宏大的装饰气派,为刺绣工艺多种装饰针法的运用提供了用武之地。

1986年入选工艺美术国家珍品的湘绣双面全异绣《望月》,表现的意境是李白名诗《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整幅绣品的艺术巧思与工艺绝技达到了近乎完美的统一。

刺绣面料一反传统,采用墨绿色特立纶,透明虚薄,特具空朦感,多种蓝绿色调绣线反射出的冷丝光,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深秋夜月,玉阶白露侵入的意境。

而直接在绣面上用横丝线等距离牵钉的门帘,不啻编织轻巧精细的立体工艺品,更具真情实感。

这些材质的巧妙利用,达到了任何绘画颜色或别种工艺材质难以达到的效果。

作品用疏密不同的牵游针刺绣的人物轻纱薄罗、披巾广袖,层叠相交;有的多达四五层,层层透明,隐隐透出画里人体身段与肌肤,玲珑剔透。

人物头部正反两面,一面黑发似瀑,一面花颜如雪,由于全异绣的刺绣丝线,细于头发直径的四分之一,线头隐入绣件另一面,其线段不长于五分之一毫米,成为极微小的点状,黑白叠绣千针万线而不露一丝端倪。

在绣艺上达到绣画合一、迹灭针线,将传统绣艺的高超精巧发展到新的高峰,同时也使各个绣种之间的实际差别缩小到只有内行才能分辨的程度。

1993年,大幅湘绣作品《群仙祝寿图》集湘绣艺术之大成,这幅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绣品选材于清代著名画家任伯年的同名原作,由12幅通屏组成,整幅作品高2. 08米,长8.8米,为迄今为止中国绣史上最大幅双面绣,这标志着以长沙为中心的湘绣艺术又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大型湘绣双面座屏礼品《百鸟朝风·洞庭春色》在香港回归典礼上得到中外来宾的高度赞扬和齐口好评,为20世纪的湘绣艺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2002年2月22日布什即将结束访华之际,江泽民在中南海住所亲手将一帧凝结着中美友谊的“布什总统全家福”绣像送交给布什总统夫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