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厂仓库盘点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仓库作业指导书

仓库作业指导书

仓库作业指导书一、引言仓库作业是指在仓库中对货物进行接收、存储、拣选、包装、装载和发运等一系列操作的过程。

本指导书旨在为仓库作业人员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导,确保仓库作业流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二、仓库作业流程1. 货物接收a. 接收货物前,仓库作业人员应仔细核对货物的数量、规格、质量等信息,并记录在接收表格中。

b. 对于易碎或有特殊要求的货物,应特别注意包装和搬运过程,确保货物完好无损。

c. 接收完货物后,及时将货物放置在指定的存储区域,并进行标记和记录。

2. 货物存储a. 仓库作业人员应根据货物的性质、规格和存储要求,将货物放置在相应的存储区域,并确保货物摆放整齐、稳定、易于取用。

b. 对于需要特殊环境条件的货物,如温度、湿度等要求,应在存储区域内提供相应的设施和监控措施。

c. 对于不同类型的货物,应采取合适的存储方式,如按批次、按货架、按库位等进行管理。

3. 货物拣选a. 根据订单或需求,仓库作业人员应准确无误地拣选出所需的货物,并进行标记和记录。

b. 在拣选过程中,应注意货物的正确性、完整性和无损坏,如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c. 对于大型或重量较大的货物,应使用合适的搬运设备和工具,确保安全和高效。

4. 货物包装a. 根据货物的性质和运输要求,仓库作业人员应进行适当的包装,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b. 对于易碎或有特殊要求的货物,应采取额外的保护措施,如使用缓冲材料、加固包装等。

c. 包装完成后,应进行标记和记录,确保货物能够被正确识别和追踪。

5. 货物装载和发运a. 根据运输方式和要求,仓库作业人员应将包装好的货物装载到相应的运输工具上。

b. 在装载过程中,应注意货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货物不会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损坏。

c. 装载完成后,应进行最后的检查和确认,并记录相关信息,以便跟踪货物的运输情况。

三、仓库作业安全注意事项1. 仓库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仓库的安全操作规程,如穿戴安全帽、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具。

仓库作业指导书

仓库作业指导书

仓库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仓库作业是指在仓库中进行货物的收发、储存、配送等一系列操作的过程。

为了确保仓库作业的高效、准确和安全,制定一份仓库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规范,以确保仓库作业的顺利进行。

二、仓库作业流程1. 货物收发1.1 收货1.1.1 接收货物前,需要核对货物的数量、规格、质量等信息,并记录在收货记录表中。

1.1.2 使用叉车或者手推车等工具将货物搬运到指定的存放位置。

注意货物的摆放要整齐、稳固,避免交叉堆放和挤压。

1.1.3 收货完成后,及时更新库存系统中的货物信息,并将收货记录表归档。

1.2 发货1.2.1 根据客户定单,核对货物的数量、规格、质量等信息,并记录在发货记录表中。

1.2.2 使用叉车或者手推车等工具将货物从指定位置搬运到发货区域。

1.2.3 将货物装车,并确保货物的固定和保护,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受损。

1.2.4 发货完成后,及时更新库存系统中的货物信息,并将发货记录表归档。

2. 货物储存2.1 存储区域划分2.1.1 根据货物的特性和储存要求,将仓库划分为不同的存储区域,如常温区、冷藏区、危(wei)险品区等。

2.1.2 在每一个存储区域内设置标识牌或者标志,明确区分不同的货物类型和存储规则。

2.2 货物摆放2.2.1 按照货物的属性和特性,采用合适的储存方式和工具进行货物的摆放,如货架、堆垛机等。

2.2.2 货物的摆放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确保存储时间较长的货物先出库。

2.2.3 不同货物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隔,避免相互干扰或者交叉污染。

2.3 货物保护2.3.1 对易碎、易腐烂、危(wei)险品等特殊货物,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包装、防潮、防火等。

2.3.2 定期检查货物的存放状态,确保货物的完好无损,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2.3.3 对于长期不使用的货物,应定期进行翻动、通风等操作,确保货物的质量和安全。

3. 货物配送3.1 定单处理3.1.1 接收客户定单后,核对定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及时录入系统。

仓库作业指导书

仓库作业指导书

仓库作业指导书一、引言仓库作业是指对仓库内的物品进行接收、存储、分拣、出库等一系列操作的过程。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仓库作业指导,确保仓库作业的高效、准确和安全。

二、仓库接收作业1. 接收物品- 确保接收区域整洁有序,方便物品的检查和记录。

- 按照物品清单逐一核对接收的物品,确保数量和品质与订单一致。

- 检查物品的包装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记录并与供应商联系。

2. 记录信息- 使用电脑或纸质记录接收的物品信息,包括物品名称、规格、数量、批次等。

- 确保记录的准确性,避免信息错误导致后续问题。

三、仓库存储作业1. 确定存储位置- 根据物品的特性和存储要求,合理划分仓库区域。

- 对不同类型的物品进行分类存放,如将易碎品、危险品、温度敏感品等分开存储。

2. 标记和标识- 对存储区域进行标记和标识,方便员工快速找到所需物品。

- 使用标识牌、条码或RFID等技术,确保物品的追踪和管理。

3. 储存顺序- 根据物品的使用频率和过期日期等因素,合理安排物品的存放顺序。

- 采用先进先出(FIFO)原则,确保物品能够及时出库,避免过期损失。

四、仓库分拣作业1. 分拣准备- 根据订单和出库需求,准备分拣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 确保分拣区域的清洁和整洁,避免物品混乱和错乱。

2. 分拣流程- 根据订单要求,将仓库中的物品按照数量和规格进行分拣。

- 使用合适的容器或包装材料,确保物品在分拣过程中不受损。

3. 分拣质量控制- 对分拣好的物品进行质量检查,确保物品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 如有问题或差错,及时进行纠正和记录,避免对后续作业造成影响。

五、仓库出库作业1. 出库需求确认- 根据客户订单或内部需求,确认出库物品的种类、数量和交货日期。

- 确保出库操作的准确性,避免发生错发或漏发等问题。

2. 出库操作- 根据出库需求,从仓库中取出相应的物品。

- 使用合适的包装材料对物品进行包装,确保物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

3. 出库记录- 使用电脑或纸质记录出库的物品信息,包括物品名称、规格、数量、客户信息等。

仓库作业指导书

仓库作业指导书

仓库作业指导书标题:仓库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仓库作业是指在仓库中进行各种物流操作和管理的工作。

为了提高仓库作业的效率和准确性,制定一本仓库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仓库作业的指导原则和操作流程。

一、仓库布局与规划1.1 仓库布局:合理规划仓库内部的空间布局,包括货架摆放、货物分区、通道设置等。

确保货物的存放和取出能够高效便捷。

1.2 安全设施:设置合适的安全设施,如防火设备、紧急出口、安全警示标识等,确保仓库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

1.3 环境控制:根据货物的特性,进行仓库内的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控制,确保货物的质量和保存期限。

二、货物入库管理2.1 收货验收:对进入仓库的货物进行验收,核对数量、质量、规格等信息,并及时记录入库。

2.2 货物标识:为每一个入库的货物进行标识,包括货物名称、批次、生产日期等,以便后续的仓储管理和出库操作。

2.3 货物上架:根据货物的特性和仓库布局,将货物放置到合适的位置,并进行分类、分区管理,方便后续的库存查找和管理。

三、货物出库管理3.1 出库申请:根据客户需求或者销售定单,进行出库申请,明确货物的种类、数量和出库时间等信息。

3.2 拣货作业:根据出库申请,到仓库中找到对应的货物,并按照客户要求进行拣货,确保正确的货物被发出。

3.3 出库记录:在货物出库后,及时记录出库信息,包括货物名称、数量、出库时间等,以便后续的库存管理和统计分析。

四、库存管理4.1 盘点作业:定期对仓库内的货物进行盘点,核对库存数量与实际情况是否一致,并及时调整库存记录。

4.2 库存分类:按照货物的特性和销售情况,对库存进行分类管理,如ABC分类法,确保高销售频率的货物能够得到更好的管理。

4.3 库存优化:根据库存情况和销售需求,进行库存优化,包括及时处理滞销品、合理补货、控制库存周转率等,以减少库存成本和提高资金利用率。

五、仓库作业绩效评估5.1 指标设定:制定适合仓库作业的绩效评估指标,如准确率、效率、客户满意度等,以衡量仓库作业的质量和效果。

仓库作业指导书

仓库作业指导书

仓库作业指导书一、仓库作业简介仓库作业是指对仓库内物品的收、发、储、运等作业过程的管理和操作。

合理的仓库作业流程和方法能够提高作业效率和减少错误率,确保物品的安全储存和及时交付。

二、仓库作业流程1. 操作前的准备在进行仓库作业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检查并确保仓库内的设备和工具正常工作。

- 检查仓库内的货物、标识及存储区域的状态,确保一切就绪。

- 根据作业任务和需求,准备所需的物料和工具。

2. 收货作业- 当收到货物时,仓库工作人员应核对货物的数量和品质,并比对相关文件和标识。

- 使用适当的装卸工具和设备将货物妥善地放置在存储区域内。

- 在仓库管理系统中更新货物信息并进行库存记录。

3. 储存作业- 将货物按照规定的存储要求放置在指定的货架或储物柜中。

- 在货物上贴上正确的标识,包括货物名称、批次号、储存位置等信息。

- 维护仓库内的整洁和清理,并确保货架和通道的畅通。

4. 出货作业- 根据客户订单和需求,及时安排出货。

- 核对货物的品名、数量和质量,确保准确无误。

- 根据出货要求,使用合适的包装材料和方法,保护货物免受损坏。

- 更新仓库管理系统中的库存记录,并进行必要的出货报表。

5. 盘点作业- 定期进行仓库的库存盘点,确保库存信息的准确性。

- 使用准确的计数工具和方法,逐一核对库存物品。

- 针对盘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更新库存记录。

6. 运输作业- 根据运输需求,合理安排装车计划,确保货物按时发出。

- 根据货物的特性和要求,选择适当的运输工具和包装。

- 及时跟踪运输情况,确保货物能够安全到达目的地。

三、仓库作业操作要点1. 安全第一在进行仓库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安全规范,佩戴必要的安全装备,如头盔、手套等。

确保货物的搬运和储存过程中不对人员和物品造成伤害或损害。

2. 标识管理在仓库作业中,合理利用标识和标牌能够提高作业效率和减少错误率。

- 对仓库的分区、存储架等进行标识,便于迅速找到需要的货物。

仓库作业指导书

仓库作业指导书

仓库作业指导书一、目的和背景仓库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仓库作业的高效性和准确性,提供给仓库员工详细的作业流程和操作规范。

本指导书适用于所有仓库作业,包括货物的接收、存储、配送和库存管理等环节。

通过遵循本指导书,能够确保仓库作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和损失。

二、仓库作业流程1. 货物接收1.1 接收货物前,仓库人员应核对货物清单和送货单,确保货物的数量、品种和质量与订单一致。

1.2 检查货物的包装是否完好,如有破损或异常情况,应立即与供应商联系并记录。

1.3 使用合适的设备和工具,将货物移至指定的存储区域,并按照货物属性进行分类和标记。

1.4 在仓库管理系统中更新货物信息,包括货物的入库时间、数量、存放位置等。

2. 货物存储2.1 仓库人员应根据货物的属性和特性,选择合适的存储方式和设备,确保货物的安全和保存质量。

2.2 按照仓库管理系统的指示,将货物存放在指定的货架、货位或储存区域,并做好相应的标记。

2.3 定期检查货物的存放状态,确保货物没有受到损坏或污染,如有问题应及时处理并记录。

3. 货物配送3.1 根据客户订单和出库指示,仓库人员应按照先进先出(FIFO)原则,选择合适的货物进行配送。

3.2 检查货物的数量和品质,确保与订单一致,并记录配送的时间和相关信息。

3.3 使用合适的运输工具和设备,将货物安全地送达客户指定的地点,并确保货物交接完好无损。

3.4 在仓库管理系统中更新货物信息,包括货物的出库时间、数量、配送目的地等。

4. 库存管理4.1 定期进行库存盘点,确保库存数量与系统记录一致,如有差异应及时调查原因并进行调整。

4.2 根据货物的属性和特性,制定合理的库存管理策略,包括安全库存、补货周期等。

4.3 及时处理过期、损坏或滞销的货物,减少库存积压和损失。

4.4 定期分析库存数据,提供给相关部门或管理层决策参考,以优化仓库运营和供应链管理。

三、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1. 仓库人员应穿戴合适的工作服和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手套、防护眼镜等。

仓库作业指导书

仓库作业指导书

仓库作业指导书一、指导原则在进行仓库作业时,我们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 保持仓库整洁,确保货物安全存放;2. 高效运转,提高作业效率;3. 优化仓储布局,提升空间利用率;4. 严格执行标准作业流程,确保作业准确无误。

二、入库作业1. 货物验收- 与送货单核对货物数量和规格;- 检查货物是否有损坏或破损;- 确认货物与送货单一致后,进行签收并存档。

2. 货物上架- 根据仓库布局和货物属性,决定货物的存储位置;- 通过扫描架位上方的条码,确认货物摆放正确;- 在货物上架完成后,及时更新仓库管理系统中的库位信息。

三、出库作业1. 出库申请- 根据客户需求或销售订单,提交出库申请;- 需明确货物的出库数量和规格。

2. 货物拣选- 根据拣货单,到指定的库位上拣选货物;- 拣选过程中,需要保持货物的正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3. 货物装载及发运- 确认货物无误后,进行装载;- 按照运输方式和目的地,安排适当的运输工具和方法; - 需要注意货物的包装和固定,确保发运过程中的安全。

四、移库作业1. 移库计划- 根据仓库存储情况和货物属性,制定有效的移库计划; - 需要确保移库过程中的货物安全和作业效率。

2. 货物移动- 准备好所需的搬运工具,并保持良好状态;- 货物移动过程中,需要小心操作,防止损坏或丢失。

3. 库位更新- 移库完成后,及时更新仓库管理系统中的库位信息;- 验证新库位是否与系统记录一致。

五、库存管理1. 盘点- 周期性进行库存盘点,以确保库存数据准确无误;- 盘点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作业流程进行操作。

2. 异常处理- 发现库存异常时,及时核对物料进出记录;- 对于长期滞留或过期的物料,需及时采取合适的措施解决。

3. 库存调整- 需要进行库存调整时,确保与相关部门沟通一致;- 调整后,及时更新仓库管理系统中的库存数。

六、安全措施1. 工作人员安全- 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帽、手套等;- 给予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盘点作业指导书-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盘点工作流程

盘点作业指导书-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盘点工作流程

修订记录: 日期/版本 REV
第一次修改:
///
第二次修改:
///
第三次修改:
///
第四次修改:
///
操作流程
制定/日期
责任部门
1/2
审核/日期
作业重点说明
核准/日期
相关表单
精品文档可下载编辑盘点方案 NhomakorabeaOK
召开盘点商讨会 议
OK
成立盘点工程或 区O域K 责任小组
OK
盘点具体事项支 配公OK 告
OK
责任部门实施初
凡于盘点时存放于仓库〔仓库、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辅料,办公用品〕等物品均属之。 3. 权责:
3.1 仓库:负责存放于仓库的生产性物料、半成品、成品、辅料,办公用品等物品的盘点及管理工作,并记 录及汇总盘点数据。
3.2 PMC 部:负责仓库盘点的协调及盘点数据的核查工作。 3.3 财务部:负责仓库盘点物品的抽盘及后续账务工作。 3.4 相关部门:帮助仓库盘点前的预备及盘点期间的配合工作。 4. 仓库盘点作业: 4.1 仓库于每月底盘点前五个工作日发出通知知会 PMC、生产部、财务部、选购部、等相关部门做好相关之
预备工作。 4.1.1PMC:将盘点当日的《生产日报表》、《生产领料单》于盘点前一个工作日发出,防止盘点当日插 单生产。作好出货支配,尽量掌握于盘点当日不发货,作好支配,盘点当日不接受退货及 退料。 4.1.2 生产部:盘点前两天生产部把要领要退的物料全部清完。盘点期间仓库不发料。 4.1.3 仓库:清退仓存之不良物料,清理仓内各物料、半成品、产成品,辅料,办公用品及其他物品, 并核对卡、帐及实物数量,找出差异原因,准时更正。 4.1.4 选购部:通知供给商提早或推迟交货日期。 4.1.5 品质部:在盘点当日前将全部来料给出判定结果。 4.1.6 财务部:作好抽盘人员的支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4.2首先加工厂仓库人员对年终盘点应反复现场进行静态实物核对实盘,原材料仓各库存品名无
论尾数多少将进行人工仔细清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识状态明了、书写是否清晰明确;零星尾数按要求保证包
装完好无损。确认无误后填写《盘点标签》;盘点标签须规范填写品名、编号、规格、数量、单
位、存放区域、盘点人、复点数量、异常情况需在备注说明原因。
库是否具备足够的安全防范设施,存货是否已处于静态状态、规范存放。
6.4.7由财务、审计等主导部门组成的监督盘点小组对各仓库存原材料、产成品、备品等进行逐一
核点,期间确认每个独立包装无误后,财务现场执盘人员在《盘点标签》上确认数量并签名等。
在盘点过程中发现的异常,仓库主导人员应全场跟踪且细心为其解释清楚原因,并提供相关单
上报加工厂经理处理。
6.4.9确认盘点标签或相关表单无误后,现场盘点人员对相应盘点表单进行分发整理归档;同时知
会相关部门可以进行领用、供货运作等正常账务处理。
7.0相关表单
7.1
《成品仓盘点报表》JDB/OEM-MM-RE-80A-WH
7.2《原料仓盘点报表》JDB/OEM-MM-RE-79A-WH
核对是否与财务明细及资产编号一致,如发现异常,应及时上报加工厂经理处理,经核对确认
无误后,规范填写《盘点标签》并粘贴。
6.4.5仓库负责人员应对各仓盘点实物进行卫生清扫,保持干净、规范储存、标识清楚、防护到
位、库存数据精确掌控,状态清洗正确。
6.4.6年终盘点各仓工作准备一切就绪后,盘点人员到达盘点现场,对盘点现场实施观察,察看仓
1.0目的
规范仓库日常运作,确保帐实相符、帐帐相符,保障公司财产安全、排除流失风险等。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昆明加工厂仓库。
3.0术语(无)
4.0职责:
4.1仓务部:负责所有库存原材料、产成品、备品等各类资产帐与实物的核对工作,并协助财务处理
盘点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且解释盘点差异的原因。
4.2财务部:负责复核单据、监督盘点,编报差异分析等确认各类盘点报表。
6.3月盘
6.3.1接各归属工厂财务部电邮形式通知月结与盘点事宜。仓库每月在日、周的定期清盘基础上,
应对现有库存的原材料、产成品、备品等各类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盘点,不同状态的原材料和
产成品应与报表及K3/SAP系统中数据应保持一致,如发现异常,及时查明差异原因并处理。同
时制作《成品仓盘点报表》、《原材料仓盘点报表》等。
据凭证。
6.4.8现场盘点结束后,对所属仓的同一品名、规格、状态的实盘库存数或盘点标签上的数据进行
统计加总,将加总后的资料和数量与报表、K3/SAP导出数据核对,经核对无误后由现场盘点人
员确认盘点表(包括《成品仓盘点报表》、《原材料仓盘点报表》、《固定资产盘点表》、《费用化
资产盘点表》等)上的所有库存数量且签名等;如出现异常数据,需及时有效进行跟踪修正或
7.3《固定资产盘点表》JDB-RE-FIN-11A
7.4《费用化资产盘点表》JDB-RE-FIN-12A
7.5《盘点标签》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6.3.2以仓库主管主导的月度盘点经初盘、复盘确认无误后,必须经加工厂经理审核,并将月盘点
表发送给相关人员。
6.4年盘
6.4.1每年12月底,由财务、审计等部门组成的监督盘点小组,并在盘点前三周左右以电邮形式知
会各加工厂存货盘点程序等事宜,内容为对加工厂现有库存原材料、产成品等进行实地百分之
百全盘,备品以抽盘形式操作进行。
4.3其它部门:协助和配合盘点工作。
5.0工作流程图(无)
6.0内容及要求
6.1日盘
6.1.1仓管员每日对出入单据数量进行仔细核对,对常态化使用的原材料、产成品等盘点,做到日清
日结,保证账实相符。
6.2周盘
6.2.1仓库每周利用生产CIP时间,安排人员对静态及部分动态的原材料、浓缩汁包材、产成品、
备品等各类固定资产进行盘点,确保库存数据真实有效;如有异常及时报告主管处理并跟进。
6.4.3产成品仓主管人员应对现有库存各类不同状态的产品进行多次实地清盘,要求产品摆放整齐、
标识清楚、书写清晰明确,对实物与报表及K3数据等储存状态一致。确认无误后,安排仓管员
粘贴好《盘点标签》,并按照《盘点标签》的要求规范认真填写清楚、正确明了。
6.4.4备品仓相关负责人员对现有库存的易耗品、费用化资产、固定资产等有关实物进行实盘,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