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维护生态平衡》教案精品版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维护生态平衡》》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维护生态平衡》》教学设计

《维护生态平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生态系统。

过程与方法: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难点: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三、教学准备:相关视频、图片资料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师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草原吗?那你告诉同学们,草原什么样?2、提供草原生态素材: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有关草原生态的图片,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大草原。

师PPT(草原植皮、动物等图片)二、探究草原的生态平衡1、看了美丽的草原以后,你有什么感受?2、草原上都有些什么动植物?(师:板书:草原上有:草、兔子、鹰、马、羊……)3、草原上的这些动植物之间有着怎样的食物关系呢?你能画出几条食物链吗?(生:在实验报告单上写出几条食物链)4、画完以后同小组同学交流,谁愿意把你画的食物链展示给全班同学。

(投影展示)5、现在我们以“草兔鹰”为例,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食物链的一个环节发生了变化,会发生什么现象?(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填写报告单)(1)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2)如果兔子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3)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6、推测:如果上面任何一种现象发生了,草原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7、刚才我们假想了草原上食物链的一个环节发生变化带来的连锁反应,这说明了什么呢?(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反馈汇报)8、思考:在现实生活中,草原上的动植物会无缘无故地减少吗?9、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这些动植物的减少,进而导致草原生态平衡的破坏呢?(让学生充分讨论后作出分析)三、认识沙尘暴生成的原因1、草原上出现的种种情形,都是人类的行为破坏的结果,这些行为会使草原出现什么情况?2、了解沙尘暴是什么?3、了解沙尘暴有什么危害?4、阅读教材上宁夏藤格里沙漠有关情况的介绍。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维护生态平衡》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维护生态平衡》教学设计

《生态平衡》教学设计【课型】新授课【导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

2、能够做一个生态瓶,研究生态平衡的问题。

3.知道生态平衡破坏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4.知道一些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危害行为。

5了解保护生态平衡的方法。

重难点:通过大量事例和探究破坏生态平衡的危害性,懂得维系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态瓶、收集到的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事例。

了解生态农业、蓝色农业等生态工程。

导入:请学生观察生态瓶,启发提问:你观察到生态瓶里有什么生物?不给小鱼喂食,小鱼能活吗?为什么?(能活,水草通过光合作用释放供小鱼呼吸的氧气,小鱼产生供水草生长的二氧化碳。

小鱼的粪便又为微生物提供了生长的条件。

小鱼的生长离不开水草、水、阳光、空气。

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叫做生态系统。

生态瓶自身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板书生态系统。

欣赏图片:森林里的生物和空气、阳光、水等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草原上的生物和环境之间同样也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师:看了图片你有何感受?(大自然美丽又和谐)生态系统内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就叫生态平衡。

板书课题:生态平衡。

师: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看后你了解到什么?(大自然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如果人为的破坏大自然长期形成的食物链中的某一环节,会发生什么现象?出示老鹰、兔子和草的食物关系图片,学生思考并讨论回答。

接着出示课本中的文字。

(自然界长期形成的事物链和食物网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些链、网中的任何环节遭到破坏,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

)学生读两遍。

师:日常生活中,生态平衡经常遭到人为的破坏。

下面我们根据课下预习的学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合作探究一的问题。

做好在班内展示的准备。

屏幕出示交流的要求。

达标检测1.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叫做()。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就叫做()。

五年级科学上册《维护生态平衡》教案设计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维护生态平衡》教案设计教科版

教案设计:五年级科学上册《维护生态平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知道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3. 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探究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生态平衡的概念及特点2. 生态系统中的相互依赖关系3. 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4. 保护生态平衡的方法与措施三、教学重点:1. 生态平衡的概念及特点2. 生态系统中的相互依赖关系四、教学难点:1. 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2. 保护生态平衡的方法与措施五、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2. 学生分组活动材料3. 相关阅读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出示生态系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2. 学生分享对生态平衡的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

二、探究生态平衡(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什么是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有什么特点?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讲解生态平衡的概念及特点。

3. 教师展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相互依赖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生态系统中的相互依赖关系。

三、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生态平衡?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讲解保护生态平衡的方法与措施。

四、实践与应用(10分钟)1. 教师出示相关阅读材料,引导学生阅读并总结材料内容。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保护生态平衡的理念?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生态平衡的概念及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生态系统中相互依赖关系的认识。

3. 学生对保护生态平衡的方法与措施的了解。

教科小学科学五上《1.8、维护生态平衡》word教案

教科小学科学五上《1.8、维护生态平衡》word教案

保护生态均衡【教课目标】科学看法:自然界里某一地域生计的生物一定形成一个均衡友善的整体,即生态系统 .过程与方法:应用解析推理等思想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由进行解析.感情、态度、价值观:认识到保护生态均衡的重要性.【教课要点】认识到保护生态均衡的重要性.【教课难点】应用解析推理等思想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由进行解析.【教课准备】采集有关沙尘暴的资料【教课过程】一、回顾知识,引入新课:1. 学生自己的话举例说明食品链、食品网、生态群落的含义.2. 说明:自然界里某一地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均衡友善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3.发问:假如生态系统中的某一个环节遇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会如何呢?二、草原的生态均衡:1.此刻让我们以草原为例来研究有关生态系统的均衡问题 . 草原上常有的生物有鹰、兔和草,那么,这三种生物之间的食品链是如何呢?(学生画出)2.假想一下:(1)假如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2)假如兔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3)假如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每个假想给学生充分的思虑时间,而后再发布建议.3. 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鹰、兔或许草减少呢?在书19 面表示出来 . (可启迪;为了经济发展,人们会采纳哪些手段. )三、是什么惹起了沙尘暴:1. 阅读书 20 面有关沙尘暴的资料 . 教师可进行合适的增补.2.指引学生解析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的原由,提示:(1)人类的哪些行为惹草拟原生态系统失衡?(2)这些行为的结果是什么?(3)最后结果是什么?3.小结:生态系统配合发展是不十分不易的,人类的很多行为都在破坏着大自然的生态均衡 .4.拓展:大家深入解析一下目前很多的做法,并谈论为了保护生态均衡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

五年级科学上册《维护生态平衡》教案设计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维护生态平衡》教案设计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维护生态平衡》教案设计(教科版)教学目标:1. 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知道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2. 认识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学会从自身做起,维护生态平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生态平衡的概念及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2. 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及如何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难点:1. 生态平衡的内在机制。

2.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维护生态平衡。

第一章:生态平衡的概念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理解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2. 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讨论生态系统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2. 讲解生态平衡的含义,解释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3. 分析实例,让学生感受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生态平衡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生态系统中生物相互依赖关系的认识。

第二章: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教学内容:1.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2. 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过程:1. 讨论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正面影响,如植树造林、保护野生动物等。

2.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负面影响,如污染、过度开发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日常生活做起,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影响的认知程度。

2. 学生对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态度。

第三章:观察生态平衡教学内容:1. 培养学生观察生态环境的能力,学会从身边发现生态平衡的例子。

2. 引导学生思考生态平衡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1. 布置观察任务: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生态环境,发现生态平衡的例子。

2. 分享观察成果,讨论生态平衡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最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维护生态平衡》教案.doc

最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维护生态平衡》教案.doc

维护生态平衡授课教师:王欣艳【科学探究】能够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认识草原上的生态平衡关系和沙尘暴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草原上的生态平衡关系和沙尘暴成因,知道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思想。

【科学知识】知道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形成,如果其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教学准备】有关草原和沙尘暴的图片、影视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出示天平、挑担、婴儿学走路、体育运动平衡木图片,这些照片有什么共同点?(都需要保持平衡)生活中,平衡无处不在,与我们息息相关。

那么生态系统需不需要保持平衡呢?一旦失衡,又会引发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讨有关生态平衡的问题。

板书课题:“生态平衡”。

(二)探究草原的生态平衡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大自然用它那神奇的手,为我们绘制出一幅幅美好和谐的画卷。

让我们一起走进草原。

出示多媒体:学生观赏草原。

看到这草原,你有何感受?——生交流2、在这样美丽的大草原上生活着许多动物,学生举例。

(出示草--兔--雄鹰图)绿草、野兔、老鹰他们之间有联系吗?3、看到这条食物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1)设想一下,如果鹰少了会怎样?(2)兔子少了会怎样?(3)绿草少了会怎样?(4)这都是为什么呢?4、刚才,我们假想了草原上许多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后果。

那么人类的什么行为会造成草原上鹰、兔、草的减少?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动物和绿草在减少吗?是谁使得他们的数量在减少?人类的什么行为会造成鹰、兔子的减少或草的减少呢?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播放视频——完成填空——教师小结——板书“维护”(三)认识沙尘暴生成的原因1、探究沙尘暴成因。

人类无视自然法则,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播放“沙尘暴”录像。

(1)你们看后:有什么感受?(2)是人类的哪些干扰引发了草原的生态失去平衡?(3)这些行为的后果是什么?(4)这些行为的最终结果又是什么?2、资料补充说明。

8.《维护生态平衡》教学设计5篇(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

8.《维护生态平衡》教学设计5篇(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

8.《维护生态平衡》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学生将把研究的视角推广到真实的大自然中,具体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推测草原上某种动植物增减后生态平衡状态的变化,建立生物群落的概念。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实验已经对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所了解,由此,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展示,让学生对被破坏了的生态环境与沙尘暴的危害有所直观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讨论展开激烈的争辩,说说各自的你能为我们的环境做些什么呢?学生集思广益答案丰富多彩!【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生态系统。

过程与方法: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沙尘暴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回顾知识,引入新课:1.学生自己的话举例说明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群落的含义。

2.说明: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3.提问:如果生态系统中的某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会怎样呢?二、草原的生态平衡:1.现在让我们以草原为例来研究有关生态系统的平衡问题。

草原上常见的生物有鹰、兔和草,那么,这三种生物之间的食物链是怎样呢?(学生画出)2.设想一下:(1)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2)如果兔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3)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每个设想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然后再发表意见。

3.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鹰、兔或者草减少呢?在书19面表示出来。

(可启发;为了经济发展,人们会采取哪些手段。

)三、是什么引起了沙尘暴:1.阅读书20面有关沙尘暴的资料。

教师可进行适当的补充。

2.引导学生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提示:(1)人类的哪些行为引起草原生态系统失衡?(2)这些行为的后果是什么?(3)最终结果是什么?3.小结:生态系统配合发展是不十分不易的,人类的许多行为都在破坏着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五年级科学上册《维护生态平衡》教案设计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维护生态平衡》教案设计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维护生态平衡》教案设计(教科版)教学目标:1. 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认识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关系。

2. 学会从身边的事例中分析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3. 掌握维护生态平衡的方法,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生态平衡的概念及重要性。

2. 维护生态平衡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生态平衡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关系。

2.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维护生态平衡。

第一章:生态平衡的概念1.1 教学内容:介绍生态平衡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1.2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生态平衡的理解。

1.3 教学活动:a) 教师出示生态平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b)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生态平衡的特点和意义。

c)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讲解生态平衡的概念。

第二章:生态平衡的重要性2.1 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对人类和地球的意义。

2.2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感受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3 教学活动:a) 教师出示生态环境破坏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其原因和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b)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生态平衡被破坏后的危害。

c)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强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第三章:生态平衡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关系3.1 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关系。

3.2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法,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感受生态平衡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关系。

3.3 教学活动:a)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生态平衡实验,如“食物链”实验,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

b)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实验中发现的生态平衡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关系。

c)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讲解生态平衡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维护生态平衡》教案精品

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生态系统。

过程与方法: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
制作相关内容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图片,学生观察。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段有关草原图片,让我们一起走进草原。

2、学生结合图片说出图中的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群落。

师:看了美丽的草原以后,有什么感受?
师:草原上都有些什么动植物?
(师:板书:草、兔子、鹰、狐狸、狼、山羊)
师:看到草原上的动植物,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进行汇报交流。

生:我想到草原上的动植物都是互相依存的。

师:同学知道的真多,想研究的问题也很多,你能画出草原上的几条食物链吗?
(生:在实验报告单上写出几条食物链)
师:谁能把你写的食物链展示给大家看?
学生展示
3、说明: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师:草原之所以美,就是因为草原上的生物都存在着这种互相依存的关系。

看到这些食物链你们想到了什么问题?
师:假如食物链中的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会发生什么情况?
4、提问:如果生态系统中的某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会怎样呢?
二、草原的生态平衡:
1、现在让我们以草原为例来研究有关生态系统的平衡问题。

草原上常见的生物有鹰、兔和草,那么,这三种生物之间的食物链是怎样呢?
2.设想一下:
(1)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2)如果兔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3)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3、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鹰、兔或者草减少?小组内讨论汇报
4、用课件展示答案。

三、认识沙尘暴生成的原因
1、师:草原上出现的种种情形,都是人类破坏的结果,人类长时间地破坏草原,草原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会出现草原荒漠化。

生:会发生沙尘暴。

师:什么叫沙尘暴?
生:……
师:你们见过沙尘暴没有?
生:见过。

师:请你描述一下沙尘暴。

(生:描述沙尘暴的状态。


生: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师:这位同学了解的信息真多,我们一起去感受沙尘暴。

2、播放沙尘暴的课件。

3、师:看到了沙尘暴,你想说什么?
4、师:沙尘暴一般发生在我国的什么地区?
师:一起观看大屏幕了解一下:
(演示沙尘暴)
(了解我国北方的一块半干旱宁夏腾格里沙漠,以及沙漠的形成和沙尘暴的多发地区。


7、播放有关宁夏腾格里沙漠的文字记载。

8、小组分析、讨论:为什么宁夏腾格里沙漠会发生沙尘暴?汇报交流
9、引发学生深思沙尘暴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师: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利用或掠夺性利用,例如盲目开荒、滥砍森林、水面过围、草原超载等,都会使环境质量恶化,产生近期或远期效应,使生态平衡失调。

人类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必定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沙尘暴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最终结果是什么?
10、小组讨论如何改变现状?
师: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主人,我们应该怎样改变这种状况?
师小结。

四、拓展:讨论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师:在人类无节制的破坏活动后,草原的生态就会被破坏失去平衡,进而,草原的环境就会恶化,荒漠化,沙漠化,从而引发沙尘暴。

在大自然的哭泣面前,我们知道了对大自然所造成的伤痛,并反思自己的行为,弥补自己的过失。

那要想让沙尘暴不再肆虐,还大自然蓝天碧水,让美丽的草原永远展现在我们的眼中,而不是存留在我们心中,我们该怎么做呢?
师生共同探究维护草原生态平衡和治理沙尘暴的方法,并了解我们政府为防沙治沙做的努力。

课件展示从中认识破坏容易治理难
五、课堂延伸、亲历实践
思索:同学们,在维护大自然生态平衡的活动中,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我们该怎么做呢?(赵王河生态实践调查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