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程原理-绪论
食品工程原理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ppt课件全篇

质量传递(mass transfer): 两相间物质的传递过程即为质量传递。凡是遵循传质基本规律的单元操作,到可以用质量传递的理论去研究。
食品工程原理
Principles of food Engineering
教材简介
学时安排
李云飞,葛克山主编,食品工程原理,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总学时:64计划学时
高福成。食品工程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姚玉英,黄凤廉,陈常贵等。化工原理,上下册,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王志魁。化工原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 [美]J 金克普利斯著,清华大学化工组译。传递过程与单元操作。1985。 华南工学院等。发酵工程与设备。北京:轻工业出版社。 姚玉英。化工原理例题与习题。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4.5 经济核算(economic evaluations)
食品工程原理—绪 论
绪论结束!
1.教材:李云飞,葛克山。《食品工程原理》,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2.主要参考书 [1] 无锡轻工学院等。《食品工程原理》上、下册,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5。
[2] 谭军。《食品工程原理实验讲义》,武汉:华中农业大学教务处,1992。 [3] 天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编,《化工原理》上、下册,北京:天津科技出版社1983。 [4] 上海化工学院等编,《化学工程》一、二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0。 [5]. 谭天恩等编,《化工原理》上、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4。 [6] Stanley E. Charm, The Fundamentals of Food Engineering. AVI Publishing inc 1978 [7] Dennis R.Heldman. Food Process Engineering. AVI Publishing Company inc:1981
食品工程原理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ppt课件

M0L0T0]=[1],称为无因次(dimensionless)。
.
食品工程原理—绪 论
单元操作与食品加工
奶粉生产工艺流程
原料乳验收
预处理
冷却与过筛
出粉
预热杀菌
真空浓缩
加糖 喷雾干燥
过滤
包装、检验
成品
.
工艺流程图
加工现场
编号
名称
冷冻盐水管 ⑴
道
⑵ 自来水管道
⑶ 蒸汽管道
⑷
贮罐
⑸
离心泵
⑹, 板式换热器
⒂
⑺
配料槽
⑻
均质机
两段板式换 ⑼
热器
升膜式蒸发 ⑽
器
⑾ 旋液分离器
乳品工程原理解析
食品工程原理—绪 论
作用
单元操作
涉及的传递理论
技术参数
提供冷却介质
流体输送
动量传递
−20℃
提供流动介质 提供加热介质 贮存牛奶与缓冲作用
输送牛奶
流体输送 流体输送
流体输送
动量传递 动量传递
动量传递
常温 180℃
冷却牛奶与加热空气
传热
热量传递
4℃
配料、混合与标准化 均质牛奶
搅拌 均质
动量传递 动量传递与质量传递
热量传递(heat transfer): 物体被加热或冷却的过程也称为物
体的传热过程。凡是遵循传热基本规律的单元操作,到可以用 热量传递的理论去研究。
质量传递(mass transfer): 两相间物质的传递过程即为质量传
食品工程原理(赵思明编)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绪论一、填空1、经济核算2、物料衡算、经济核算、能量核算、物系的平衡关系、传递速率3、液体输送、离心沉降、混合、热交换、蒸发、喷雾干燥二、简答1、在食品工程原理中,将这些用于食品生产工艺过程所共有的基本物理操作过程成为单元操作。
例如,奶粉的加工从原料乳的验收开始,需要经过预热杀菌、调配、真空浓缩、过滤、喷雾干燥等过程;再如,酱油的加工,也包含大豆的浸泡、加热、杀菌、过滤等工序,这两种产品的原料、产品形式、加工工艺都有较大的不同,但却包含了流体的输送、物质的分离、加热等相同的物理操作过程。
2、“三传理论”即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
(1)动量传递理论。
随着对单元操作的不断深入研究,人们认识到流体流动是一种动量传递现象,也就是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其内部发生动量传递。
所以凡是遵循流体流动基本规律的单元操作都可以用动量传递理论去研究。
(2)热量传递理论。
物体在加热或者冷却的过程中都伴随着热量的传递。
凡是遵循传热基本规律的单元操作都可以用热量传递的理论去研究。
(3)质量传递理论。
两相间物质的传递过程即为质量传递。
凡是遵循传质基本规律的单元操作都可以用质量传递的理论去研究。
例如,啤酒的灭菌(热量传递),麦芽的制备(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等。
三传理论是单元操作的理论基础,单元操作是三传理论具体应用。
3、单元操作中常用的基本概念有物料衡算、能量衡算、物系的平衡关系、传递速率和经济核算。
物料衡算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对于一个生产加工过程,输入的物料总量必定等于输出的物料总质量与积累物料质量之和。
能量衡算的依据是能量守恒定律,进入过程的热量等于离开的热量和热量损失之和。
平衡状态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现象。
平衡关系可用来判断过程能否进行,以及进行的方向和能达到的限度。
过程的传递速率是决定化工设备的重要因素,传递速率增大时,设备尺寸可以减小。
为生产定量的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设备,根据设备的型式和材料的不同,可以有若干设计方案。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 64 学时、4 学分其中实验学时: 0 学时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食品工程原理》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食品加工过程中各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主要设备构造和设计计算等内容,是进行食品机械、食品工艺与设备、食品工厂设计等后续课程实施的基础。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系统学习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工程概念和各单元操作原理,使学生了解食品加工过程中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掌握典型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为学习食品机械设备、食品工艺学及食品工厂设计等课程奠定工程技术理论基础。
课程的任务是研究和介绍食品工业生产中传递过程与主要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它们的内在规律、常用设备及过程计算方法,使学生掌握常用的工程方法,具备运用工程方法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传递过程及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学会运用其基本理论进行过程的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和设备选型配套设计计算等工程问题。
二、课程教学要求1.专业知识目标1.1 掌握食品加工过程中有关流体流动及输送机械、机械分离、传热、蒸发、制冷、蒸馏、干燥、结晶与膜分离等常见单元操作的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理解典型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主要性能参数及选型;1.2 掌握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的基本原理,运用这些理论并结合所学的物理、化学、数学和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研究食品加工过程中各种单元操作的内在规律和基本原理,能够根据生产上的具体要求对各单元操作进行初步的工艺计算和优化调节;1.3 了解简化模型法、当量法、因次分析法等工程上解决复杂问题的分析方法,正确查阅工程手册、国内外文献获取设计参数或者通过实验测取、生产现场查定相关数据,掌握食品加工过程中各种单元操作的物料和能量衡算计算方法,并能进行过程的选择、设备工艺尺寸的计算及设备的选型计算;1.4 了解食品加工过程中各单元操作典型设备的工作原理、影响因素、常见故障,理解控制传递速率的变化规律,并能够结合生产实际初步分析强化或者削弱过程传递的途径,提出消除故障或改进过程及设备的途径。
食品工程原理-绪论

直到19世纪末,才开始建立食品加工厂
我国近代食品工业的起步大概比西方国家迟100年
• 起步晚 • 发展慢 • 技术水平低 • 核心技术依靠进口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来食品工业的发展也非常迅 猛。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我国的食品工业发展科分为 三个阶段。
10
阶段1:平稳缓慢增长阶段(1952~1990年) • 劳动生产率比较低 • 技术依赖进口 • 食品消费以初级农产品为主 • 国家对食品工业的发展不够重视。
12
阶段3:食品工业飞速发展阶段(2003年-现在)
• 国家重视,大力支持重点技术研发。 • 年均增速20%以上。 • 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缩小,部分领域接近国际先进,
个别领域达到领先。 • 整体水平仍然较低,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国
内市场广阔,发展空间巨大。
中国食品工业发展迅速:已建成了包括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 料制造业和烟草加工业等四大类、62个小类的现代食品工业体系。
➢ 2005年世界食品工业销售额约4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占25 、
欧洲占20 、日本占10 ;
➢ 美国、法国、荷兰、日本等国的食品工业产值均居制造业
之 首,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巴西的橙汁加工业
产业状况:
➢ 巴西是南美最大的甜橙种植园、全球最大的橙汁加工国。 ➢ 橙汁出口量占全球橙汁出口量50%,其中冷冻浓缩橙汁出口
杀 菌的基本方法,1829年世界上建成第一个罐头厂; ➢ 1872年美国发明喷雾式奶粉生产工艺,1885年乳品已工业
化 生产。
1.2、国外的食品工业
国际食品工业状况:世界经济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农
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均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 将现 代新的科学技术引入食品工业领域,建立了现代化 的食品工 业体系; 食品加工的范围和深度不断扩展,利用的科学技术也越来 越先进。
1.食 品 工 程 原 理 课 件:绪论

5 −4 2 2
(Pa = 1.0133 × 10 N/m )
2
例 0-2 经验公式换算:水蒸气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 - 经验公式换算:
1.46 × 10 × T D= P (T + 441 )
−4 2.5
( ft 2 /h ) 1o R = (1/1.8)K
在工程上当压力和温度变化率较小(压强变 在工程上当压力和温度变化率较小( 可将气体当作不可压缩流体 不可压缩流体来处 化≤20%)时,可将气体当作不可压缩流体来处 ) 理;当气体的压力不太高,温度又不太低时,可 当气体的压力不太高,温度又不太低时, 近似地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来计算气体的密度 近似地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来计算气体的密度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4
2 .5
整理得
′ )2 .5 9 .20 × 10 × (T D′ = (m 2 /s ) P ′(T ′ + 245 )
四、量纲(因次) 量纲(因次)
量纲:表示物理量中各基本物理量的度量。 量纲:表示物理量中各基本物理量的度量。 表示各基本物理量的符号及其次方)。 (表示各基本物理量的符号及其次方)。 食品工程中常用的五个基本量的量纲为: 食品工程中常用的五个基本量的量纲为: 五个基本量的量纲为 长度[ L ] 长度[ 质量[ M ] 质量[ 时间[ T ] 时间[ 温度[θ ] 温度[
m pV = RT Mρ =1ຫໍສະໝຸດ pM RT1-1 -
1
ρm
wi = Σ ρ i
ρm
wi 1 = Σ ρ 1− ε i
3、流体静压强 、 压 力 ——垂直作用于流体任意微元表面上的力 垂直作用于流体任意微元表面上的力 静压强 ——垂直作用于流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垂直作用于流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期末复习

用刮板式换热器冷却苹果酱, 例17用刮板式换热器冷却苹果酱,苹果酱质量流 用刮板式换热器冷却苹果酱 量为50 量为 kg/h,比热容为 ,比热容为3187J/kgK,进口温度为 , 80℃,出口温度为 ℃。套管环隙逆流通冷水, ℃ 出口温度为20℃ 套管环隙逆流通冷水, 出口温度为 比热容为4186J/kgK,入口温度为 ℃,出口温 比热容为 ,入口温度为10℃ 度为17℃ 传热系数K为 度为 ℃。传热系数 为568W/m2K。求需要的 。 冷却水流量; 冷却水流量;与并流进行换热平均温差及换热 面积比较。( 。(答 冷却水流量326kg/h; 逆流 面积比较。(答: 冷却水流量 △tm =28.8℃,换热面积0.162m2;△tm=21.3℃, ℃ 换热面积 ℃ 换热面积0.22m2) 换热面积
有一真空转筒过滤机, 例14有一真空转筒过滤机,每分钟转 周,每小时可得滤液 3. 有一真空转筒过滤机 每分钟转2周 每小时可得滤液4m 若滤布阻力忽略不计,转鼓真空度不变,问每小时要获得5m 若滤布阻力忽略不计,转鼓真空度不变,问每小时要获得 3 滤液,转鼓每分钟应转几周? 滤液,转鼓每分钟应转几周?此时转鼓表面的滤饼厚度为原 来的几倍? 来的几倍?
已知水在管中流动。 例6已知水在管中流动。在截面 处的流速为 已知水在管中流动 在截面1处的流速为 0.5m/s。管内径为 。管内径为0.2m,由于水的压力产生 , 水柱高为1m;在截面2处管内径为 处管内径为0.1m。试 水柱高为 ;在截面 处管内径为 。 计算在截面1、2处产生水柱高度差 为多少? 计算在截面 、 处产生水柱高度差h为多少? 处产生水柱高度差 为多少 忽略水由1到 处的能量损失 处的能量损失) (忽略水由 到2处的能量损失)
例19有一蒸汽管外径为 mm,管外包有两层保温材料, 有一蒸汽管外径为25 ,管外包有两层保温材料, 有一蒸汽管外径为 每层厚均为25 每层厚均为 mm。外层与内层保温材料的热导率之比 。 为5,此时的热损失为 。今将内、外两层材料互换位置, ,此时的热损失为Q。今将内、外两层材料互换位置, 且设管外壁与外层保温层外表面的温度均不变, 且设管外壁与外层保温层外表面的温度均不变,则热 损失为Q′, 损失为 ,求Q′Q,说明何种材料放在里层为好。 ,说明何种材料放在里层为好。
《食品工程原理》

大家好
6
④化学工程原理 ●研究对象 传递过程(包括单元操作的过程和设备)。 ●研究内容 单元操作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相互关系和应用。 ●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方法,即经验的方法。 数学模型方法,即半理论半经验的方法。
● 通过研究回答工业应用中提出的问题: ⑴ 如何根据各单元操作特点,进行“过程和设备”的选择,以适应指定物系的特征,经济而有效地满足工艺要求。 ⑵ 如何进行过程的计算和设备的设计。 ⑶ 如何进行操作和调节以适应生产的不同要求。在操作发生故障时如何寻找故障的缘由。
大家好
17
5、运动的描述方法 ①拉格朗日法: 描述同一质点在不同时刻的状态。 (物理学中考察单个固体质点时用) ②欧拉法:描述空间各点的状态及其与时间的关系。 (考察定态流体流动时常用)
食品工程原理
大家好
1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第二节 单位和单位制 第三节 混合物浓度的表示方法 第四节 单元操作常用的基本概念
大家好
2
第一节 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②单元操作 生产过程 →化学反应过程 + 物理加工过程 ↓(归纳) 基本操作过程 ↓ 单元操作
大家好
13
第三节 混合物浓度的表示方法
一、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分数 1、物质的量浓度(简称物质的浓度,也称摩尔浓度,单位kmol/m3) 2、物质的量分数(摩尔分数) 二、物质的质量浓度与质量分数 1、质量浓度(也称密度) 2、质量分数三、摩尔比与质量比
大家好
14
第四节 单元操作常用的基本概念
常用单元操作: 流体的流动和输送、传热 、沉降与过滤、干燥、蒸馏、吸收、萃取等。
按过程的物理本质分: 动量传递过程(单相或多相流动)、热量传递过程和物质传递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述三种理论,我们称之为“三传理论”。
8
举例:
全脂乳粉生产的工艺流程
F≥12%
80~85℃,30s
F≥40~45%
空气温度180~200 ℃, 9 牛乳温度40~45℃
果 汁 生 产 工 艺 流 程 图
2、三传理论
动量传递(momentum transfer):
流体流动时,其内部伴随着动量传递,故流体流动过 程也称为动量传递过程。凡遵循流体流动基本规律的单元 操作均可用动量传递理论研究
15℃ 水 c2 qm2 20 ℃ 25℃
番茄酱 qm1=100kg/h 90℃, w=40%, c1
以0℃作温度基准 进入系统的热流量 离开系统的热流量:
1 qm1c1 90 qm 2c2 15
பைடு நூலகம்2 qm1c1 20 qm2c2 25
21
因过程在系统中无积累热量,故
有些单元操作都会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传递 理论。
12
茶饮料生产工艺流程
13
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
食品工程原理中讨论每种单元操作的基本原 理时,都包括过程的平衡关系和过程的速率两个 方面。
过程推动力 过程速率 过程阻力
在过程的平衡关系研究中,常需作 物料衡算(material balance) 能量衡算 (energy balance)
混 配
雪利酒 100kg(ms) 酒精16% 糖3%
以产品雪利酒的量ms=100kg作计算基准。
17
总物料衡算:ma+ mb+ mc=100kg 对酒精的物料衡算: 0.146ma + 0.167mb + 0.170mc=0.16*100 对糖的物料衡算: 0.002ma + 0.01mb + 0.12mc=0.03*100 将式(1)、(2)、(3)联立可解得: ma=36.8kg; mb=42.4kg; mc=20.8kg.
1
学委寄语
• 大家好,这是我第三个学 期当学习委员了,很谢谢 大家的配合,今后我将更 好的为大家服务,以下是 绪论的ppt,大家有空可 以观看,谢谢大家,讲课 事宜,另行安排。——白 宇仁
课程简介
性质
基础 内容 任务
工程性、实践性强 专业基础课 具有桥梁作用
高等数学、 物理化学、 机械制图等
qm 2 qm1
1
2
,则
70c1 10c 2
水的比热容为 c2 4186 J/(kg· K),而番茄酱的比热容要由 其中固形物的比热容和水的比热容按照上述计算。若食品中 非脂肪成分的比热容取837 J/(kg· K),则番茄酱的比热容: c1 4186 0.6 837 0.4 2846 J/(kg· K)
热量传递(hear transfer):
物料的加热或冷却过程也称为物体的传热过程。凡遵 循传热基本理论的单元操作均可用热量传递理论研究。
质量传递(mass transfer):
两相间的传递过程称为质量传递。凡遵循传质基本理 论规律的单元操作均可用质量传递理论研究。
11
单元操作与三传理论的关系
单元操作和三传理论都是食品工程技术的理论 和实践基础。 三传理论是单元操作的理论基础;单元操作是 三传理论在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3
760mmHg
本节小结
1.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内容、特点、任务; 2.理解和掌握:
单元操作、三传理论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单元 操作中常见基本概念(物料衡算、能量守恒);
单位的正确使用、单位换算。(见压缩包有绪论总
结)
27
19
能量衡算
常作的是热量衡算
物料被加热或冷却,焓变:
ΔH m c p dT
T1
T2
可将定压热容cp视为常量,则
ΔH mc p (T2 T1 )
若物料是混合物,其定压热容:
c p c pi w i
i
此式对具体食品物料有具体形式
例2 番茄酱的冷却,将固形物含量为40%的番 茄酱以100kg/h的流量输入冷却器,使其由 90℃有冷却到20℃,隔着金属壁冷却用水由 15℃升至25℃,求冷却水的流量。 解:画出过程框图
“三传理论” “单元操作”
(见压缩包有《食品工程原理》pdf版)
设计:选择设 开发、设计、 操 备的型号及主 作:如何进 操作、强化 强 开发:选择合适的 要尺寸(根据 行操作和调节 化:改造现有的 过程及设备(按经 工艺对设备的 以适应生产的 生产过程和设备以 济合理性、技术可 要求) 不同要求 提高效率(包括增 行性、污染小、能 教材:马云飞,葛克山.《食品工程原理》,中国农业出版社 产、降耗、节能) 耗低)
3
参 考 书
杨同舟.食品工程原理,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
高福成. 食品工程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冯骉. 食品工程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图书馆有) 姚玉英,黄凤廉,陈常贵等. 化工原理,上下册,天津:科学技术出
版社,1999
赵思明,熊善柏,林向东等.食品工程原理,科学出版社,2009 参考书: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化工原理例题与习题。(见压缩包) 王志魁,刘丽英。化工原理(第四版)。2010 小贴士:因为食品工程原理和化工原理在内容方面基本 相同,大家想深入学习,可多看一下化工原理的书(推 荐王志魁、姚玉英版的),有高中黄亚东版的食品工程 原理也可多看一下。
4
食品是什么?
• 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 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 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 目的的物品。食品是满足人类各种营 养需求、嗜好和保障人体健康的基本 物质。
补充 派类食品:指溶点为体温,入口即化的食品。
绪
• • • •
论
• 1 食品加工过程及单元操作
食品工业: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将自然界的各种物质 加工成生活资料的工业。 食品生产 :(1) 化学反应过程:如食品风味的形成 (2) 物理加工过程 不同食品的生产过程使用各种物理加工过程,根据他 们的操作原理,可以归结为数个应用广泛的基本操作过程 ,如流体输送、搅拌、沉降、过滤、热交换、制冷、蒸发 、结晶、吸收、蒸馏、粉碎、乳化萃取、吸附、干燥等。 这些基本的物理过程称为单元操作。
16
例1 雪利酒的配制,以下列a、b、c三种原料 酒配制含酒精16.0%、糖3.0%的雪利酒。
含酒精(%) 含 糖(%) a 14.6 0.2 b 16.7 1.0 c 17.0 12.0
解:
a, ma, kg 酒精14.6% 糖0.2% b, mb, kg 酒精16.7% 糖1.0% c, mc, kg 酒精17% 糖12%
1、物料衡算(material balance)
物料衡算(material balance)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进入与离开某一化工过程 的物料质量之差,等于该过程中累积的物料质量,即 对于连续操作的过程,若各物理量不随时间改变,即 处于稳定操作状态时,过程中不应有物料的积累,则 物料衡算关系为: 输入量-输出量=累积量 输入量=输出量 用物料衡算式可由过程的已知量求出未知量。
•
单元操作的特点
单元操作的应用及特点:
若干个单元操作串联起来组成一个工艺过
程。
均为物理性操作,只改变物料的状态或其 物理性质,不改变其化学性质。
同一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会饱含多个相同 的的单元操作。
单元操作用于不同的生产过程其基本原理 相同,进行该操作的设备也可以通用。
7
单元操作的分类
15
物料衡算的步骤:
1)画出过程框图,用进入箭头表示输入的物料,用引出箭 头表示输出的物料。在每个箭头上标出物料的名称,物料量, 成分含量,温度,密度等。所有数据都标在图上。
2)选择计算基准。多数情况下,图中给出一种物料的量,
可以以它作为计算基准。否则,可指定一种物料量为100kg 作基准。
3)作物料衡算。衡算可以是对总量的,也可对某种成分的。
单元操作按其理论基础可分为下列三类: (1)流体流动过程(fluid flow process):包括流体输送、搅 拌、沉降、过滤等。 (2)传热过程(heat transfer process ):包括热交换、蒸发
等。
(3)传质过程(mass transfer process ):包括吸收、蒸馏、 萃取、吸附、干燥等。 上述三个过程包含了三种理论,我们称之为“三传理论”。
18
2、能量衡算(energy balance)
能量以各种形式存在,如机械能、热能、 电磁能、化学能、原子能等。
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本课程所用到的能量主要有机械能和热能。 能量衡算的依据是能量守恒定律。 热量衡算的步骤与物料衡算的基本相同。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 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 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因此,冷却水的流量
qm 2
70 2846 100 476 10 4186
kg/h
22
单位与单位换算
基本单位: 选择几个独立的物理量,根据方便的原则 规定出它们的单位,这些物理量的单位称为基 本单位。 导出单位: 根据基本物理方程由基本单位导出,并给 予专有名称的单位。
23
2、单位制单位换算(举例)
1 atm 101325 N/m
2
101325 kgf/cm 4 9.81 10
2
1.033 kgf/cm2
1.033 at
101325 1 atm 3 mH 2 O 10 9.81
10.33 mH2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