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三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2014年黑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答案1. B(偷换概念,“承担着对本家族成员的社会保障功能”的是“家族组织”)2. A(理解不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阶段全国人民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两者互为补充,各有侧重”错误)3. B(递进反了)4. C (第:宅第,家)5. A(今天命已定,谁复敢有异心,陛下何为出此言耶?)6. D (威武郡王是石守信死后追封的,活着的时候并没有得到这个封号)7.(1)(6分)人生(短暂),如同白驹过隙(或译为:光阴易逝),不如多积攒些金子,多买些田产和房子来留给子孙。
让歌童唱歌,让舞女跳舞来终了余生。
(市:买;1分。
遗:馈赠,赠予,1分。
歌:让……唱歌;1分。
舞:让……跳舞;1分。
句意2分)(2)(4分)陛下想到这些,(真是)所说的使死去的活了过来,使骨头上长出了肉。
(生:使……活;1分。
肉:使……长肉;1分。
句意2分)8.前四句表达了作者的离愁别绪。
(2分)一、二句写离别的时间、地点,“秋”“夜”体现出悲凉的意味,为全曲定下情感基调。
(2分)三、四句用永无中止的江潮、重叠连绵的山峦等表现作者汹涌澎湃却无法排遣的离愁别绪。
(2分)9.①寓情于景,哀景抒哀情。
(1分)通过写寒雁的到来、芙蓉花的凋谢、秋雨的清冷和油灯的昏黄,表现了作者悲凉的情怀。
(2分)②渲染烘托。
(1分)用“冷雨”“青灯”烘托出秋夜书斋的凄清冷寂。
(1分)(答其他手法言之成理亦可得分)【译文】钱塘江边,吴山脚下,正值清秋之夜。
离愁随江奔涌去,别恨似吴山重重叠叠。
北雁南来,荷花凋谢。
清冷的秋雨,灯盏的青光,更增添了书斋的凄凉、寂寞,怕离别却又这么早就离别。
今晚且图一醉,既然明朝终将离去,还是忍耐一些。
【鉴赏】“浙江秋,吴山夜”,清秋的美景被作者剪裁入曲,别有一番滋味。
“愁随潮去,恨与山叠”,愁,如钱塘之潮,恨,似吴山之峰,重重叠叠。
潮去,极具汹涌之感;山叠,极写沉重之感。
这一动一静,便状出了心头汹涌澎湃却无法排遣的愁恨,极为警策。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第一学段(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第一学段(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题号在各题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无破损。
一、基础知识(24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3分)A.翁牖绳枢萧瑟沧凉乖张放涎因利趁便B.阴谋鬼计沸反盈天轻拢慢稔鸡豚狗彘C.弩马十驾百无聊赖呕哑嘲哳度长挈大D.面面相觑自名得意穿流不息扪参厉井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我校三月份举行的“我为语文狂”大赛初赛中,某班的“语文狂人”纵横捭阖....,所向披靡,以绝对优势晋级决赛。
B.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
C.很多时候回头看看自己,我们会悲哀地发现自己也正做着类似的事情,好点儿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自取其辱罢了。
D.世界卫生组织针对口腔卫生提出了“8020”主张,即在80岁的时候还拥有20颗牙齿,随着人们对口腔卫生的重视,这并非不经之谈....。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15年的创作历程,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尽管自己始终在语言文字方面精益求精,但我创作的活力之源却是与多年的生活积淀分不开的。
B.参加世界杯预选赛的选手们十分清楚,一场球的输赢,不仅关系到祖国的荣誉,而且关系到个人的尊严。
C.面对大学校园信仰缺失、开口闭口“股票”“金钱”,纪宝成指出:大学只有保持宁静,才能以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引领社会进步。
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三第一次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测试语文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无破损。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科举也有“特招”廖保平中国每年无论中考还是高考,教育局或是高校都会公布年度艺体特长生招生计划和方案,要招多少,怎么招,考什么内容,怎么考等等,每年都会累坏一批特长生和他们的家长。
人的天分禀赋是有差异的,特长生有某方面突出于常人的兴趣与偏好,经过学习有可能成为某方面的杰出人才,所以学校教育中专门为特长生留有一席之地是有道理的。
不光现代教育如此,中国古代教育也对特长生另加对待。
隋唐时期,中国考试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革,将此前的“察举制”改为“科举制”,分科考试,分科举人,这本身就有点针对不同人才进行不同的考试录取的味道。
在唐代,常科考试之外设有“制科考试”。
所谓“制科”,是有别于定期考试的不定期科举考试,又叫特科、制举,目的是防止常科考试埋没特长生,选拔“非长之才”,以弥补常科的缺陷和遗憾。
据《云梦漫钞》记载,高宗李治在位时唐朝始设制科,显庆三年(658年)始有“志烈秋霜科”,诗人韩思彦考中该科。
之后,武则天又对制科考试作了调整,要求进行殿试,加试策文三篇。
当然也有因国家有特殊人才需求而进行的“制科”。
比如国家打仗急需军事人才,就设“足安边科”,选拔有特别军事才能的人;国家需要有音乐特长的人,就设“才膺管乐科”,选择能吹拉弹唱的文艺尖子。
在史籍中,可发现“制科”的名目极多,诸如直言极谏科、文辞雅丽科、博学宏词科等等。
[推荐学习]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
![[推荐学习]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https://img.taocdn.com/s3/m/997bd31687c24028905fc32e.png)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4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2014年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A原文“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缺点”中的“它们”仅指古代中国人曾利用过的甲骨、金石等材料。
2.B“整理出《古本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书”的不是不(fǒu)准。
3.C 原文“‘版’(木牍)便是政府登录土地人口用的,可以画‘土地四至图’和刻制‘家族谱系表’”,在木牍上录文记事,不能成为当时的日常活动。
4.C殷,深深5. D(①为其劝谏太子登基的话语,③是说其的俸禄,不合题意。
)6.C“以致百姓怨声载道”原文未有提及。
7. ⑴等到王鉷获罪被杀,当时宰相李林甫正窃取国家权力,人们都惧怕他,王鉷的僚属数百人,都不敢登王鉷之门。
(译出大意给2分,“得罪”、“窃”、“窥”每译对一处给1分。
)⑵元载任新平县尉时,王鉷把他征用到部下,裴冕曾经引荐他,元载很感激裴冕。
(译出大意给2分,“辟”、“引”、“德”每译对一处给1分。
)8.词的上片描绘了一个遭遇不幸、屈居檐下,任鸟雀相触、霜欺雨打的悲凉形象。
(3分)作者把檐下随风摆动的铁马看成“无成”的赤兔、“不逝”的乌骓,创业无成,抱恨无穷,不幸屈居檐下,鸟雀可以任意触犯,霜雪可以任意欺凌,风雨可以任意吹打。
(2分)9.对比,作者以铁马往日的经历(“战场猛气,矜蹴踏”)和当前的境况(“踠霜蹄、寄人篱下”“潦倒馀生,尽闲身、蛛丝同挂”)作对比,突出了铁马的悲惨处境。
(2分)作者借铁马表现了穷途失意(寄人篱下)、不受重用(怀才不遇)的辛酸和愤慨,(2分)也表现了作者自伤流落潦倒的同时,猛气仍在、壮心不已。
(2分)10(1)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2)波澜不惊,上下天光(3)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11.(1)C(3分),A (2分),B(1分)(B项主要目的是使文戈冷漠的外表与内心的波澜形成对比,表现文戈复杂而又矛盾的内心世界。
D项没有人与景的对比。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语文试题(扫描版,答案文档版)

2014年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1.A原文“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缺点”中的“它们”仅指古代中国人曾利用过的甲骨、金石等材料。
2.B“整理出《古本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书”的不是不(fǒu)准。
3.C 原文“‘版’(木牍)便是政府登录土地人口用的,可以画‘土地四至图’和刻制‘家族谱系表’”,在木牍上录文记事,不能成为当时的日常活动。
4.C殷王王王得罪窃元载新平县尉王辟引德战场猛气,矜蹴踏霜蹄寄人篱下 潦倒生,闲身蛛丝同挂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波澜不惊上下天光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先从我遇到一个姑娘听到这个故事说起,远远道来,不着边际。
后说三个小伙子与三个姑娘乘公共汽车去海边,更是山重水复,七弯八绕。
树上挂满了黄手帕——二十条,三十条,也许有几百条 (每点2分,答出4点即可得满分) 12.(1)C、E。
选C给3分,选E给2分,选D给1分。
A不能被世人理解,在文中没有依据。
B文中写到早年学书经历似乎跟常人无异。
D他说的话体现了他的达观和童真,以及对学术的热爱。
(2)①家族影响,首富的地位和书香门第的氛围帮助他在阅读和书画方面打下坚实基础。
②天赋大异常人。
③对前人书画艺术有极高观察力和转化能力。
④有一颗探索世界的不知疲倦的童心。
⑤以书画调剂生活的书写情怀。
⑥顽强的毅力和执着。
(3)①通过别人的评价,侧面表现饶宗颐的崇高地位和旷世才华。
②因为评价者本身也很有地位,所以他们的评价能增加传记的说服力。
③引发读者兴趣,让读者很想了解这样的优秀人物是怎样成就自我的。
(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4) ①只有广泛涉猎,博采众长,才可能达到学问的高境界。
②饶宗颐遍临经典,博学诸家,转益多师,书写技巧得到锤炼和升华,书法视野得到开拓,书法学养得以深厚。
③结合自己的学术实践和思考对传统书法及其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留下了精辟的理论,“学书十要”发人深省。
④在我们平常的学习中,我们也应该涉猎多方面的知识,丰富自己,开阔自己的思路。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5届高三上第一次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哈三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测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神话‚是人类心理在最基层水平上的象征和形象的表现‛,西方神话学理论认为,神话中最早出现的是创世神话,这是神话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这个时期人尚未完全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自我意识刚刚萌芽,与客观世界混沌为一的动物意识还占着上风,主宰着人类。
英雄神话的产生是神话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在英雄神话中,世界作为宇宙的中心,而人则处于世界的中心‛。
可以看出,有些西方神话学理论对于神话的分类,主要不是根据神话的内容,而是根据神话所体现的人类意识和精神的成长历程,也就是根据神话所蕴含的哲学观念。
这种植根于以希腊神话为代表的西方神话和历史文化土壤中的西方神话理论,未必适用于中国神话。
产生于自然崇拜观念基础上的希腊神话,其新神、旧神之间不但界限清楚,而且由于自然崇拜观念的统一性,具有一个内在统一的普遍的神系以及处于神系统治地位的主神。
具有内在统一性和系统性的神话便于容纳和展示系统的东西,所以,人类意识和精神的发展能够在其中比较清晰地反映出来。
正因为如此,希腊神话在被哲学家、思想家批判、扬弃之后,才能被希腊哲学吸收,成为希腊精神的原型。
与希腊神话不同,主要是产生于祖先崇拜观念基础上的中国神话,不但新神、旧神之间的界限不清楚,而且由于祖先崇拜所崇拜的对象不同,所以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内在统一的普遍的神系以及处于核心地位上的主神。
黑龙江哈三中2014高三上第三次验收试卷-语文.

哈三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学年第三次验收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文化是中国教育的历史基础程方平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进入21世纪,在全球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本土传统文化的价值进一步凸现,成为构建各国教育特色的重要基础。
此时适逢中国近代教育走过百年历程,如何传承与发展本土文化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相关的理论争鸣与各类尝试风起云涌,对此需要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来规范和引领未来的教育发展,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的教育体系,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奠定重要的历史基础。
中国教育尊重传统,不仅在思想和精神领域重视“道统”,各行各业的人才培养和标准规范都非常关注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然而,自百年前开始,在西方模式和标准的影响下,我们的教育缺少自信,我们以往用于反思和自省的自我批评变成了盲目和全盘自我否定的依据。
历经1300年探索实践的科举制度,就有许多可资借鉴的遗产。
国外的研究与实践非常认同中国的科举对文官制度的影响,认为这是中国在制度文明上对世界的重大贡献,体现了人才评价选拔方面最公平合理的实践探索。
再从中小学的语文、数学教学来看,中国的传统教育在形式、内容、方法、观念和评价等方面,相对于源自西方的各类教学法,许多方面更适合于中国学生及中国知识的具体情况。
百年来的教育实践证明,中国的传统教育绝非可以简单地用机械灌输来概括,中国历史上人才辈出亦是与中国教育的传统息息相关。
在中国教育传统的思想与实践中,不仅有“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知行合一”、“活到老,学到老”等与西方教育源流和现代教育理念相似、相通的原创教育思想,也有独具特色的家学、书院、师徒制、耕读习俗、学术争鸣、树立思想流派的传统等。
中国教育传统中永恒的、富有创新潜力的价值早已受到国外思想家、教育家的深切关注,不仅数百年前影响了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近年来创立“多元智能”理论的哈佛教授加德纳也多次强调他的思想曾借鉴了中国的教育传统。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扫描版)

哈三中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学年第一模块语文答案1、C(表意绝对,无中生有)2、B(因果颠倒)3、B(绝对化)4、C(穷:困厄)5、A6、C(颜回的回答并未质疑孔子道,也未曾遭到孔子的批评)7、(1)君子能固守困厄而不动摇,小人困厄就胡作非为了。
(“固”、“斯”、“滥”各1分,句意通顺2分。
)(2)如今你不修明你奉行的学说却去追求被世人收容。
赐,你的志向太不远了!(“修”、“为”、“而”各1分,句意通顺2分。
)8、一位凄凉孤寂、青春虚度又善良美貌的宫女。
(2分)“媚眼”表现少女的美貌,(1分)身在禁宫,与世隔绝。
“唯看”体现出女子的孤寂,凄凉,只有枝头的一窝栖止的飞鸟才可以陪伴她。
(2分)“斜拔”“剔开”“救”一系列的动作体现出少女的善良,不忍心飞蛾扑火死去。
(1分)9、借景抒情:借守备森严的宫门,种植在宫中的树木,烘托出了宫禁森严、重门深闭的环境气氛。
(2分)借“月”,点明时间,烘托了暗淡朦胧之感。
(1分)抒发了在月下伫立凝望之人的百无聊赖,寂寞凄冷。
又从“月痕过”暗示了光阴的流逝,青春的虚度。
(2分)10、(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2)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3)聊乘化以归尽(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11、(1)①通过关友惠的话,肯定了段文杰在对敦煌艺术的保护及研究中取得的突出成就和做出的巨大贡献。
(2分)②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2分)(2)①临摹的壁画多,面积大,在敦煌莫高窟个人临摹史上创下了第一;②提出了敦煌壁画临摹的指导原则;③对莫高窟洞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编号、测量和内容调查,做的洞窟编号被认为是最完整和科学的(创立了“洞窟编号法”);④主持了敦煌壁画临摹史上第一座整窟原大壁画现状临摹;⑤写出了《敦煌服饰》这一重要学术专著;⑥提出了敦煌艺术是中国式佛教艺术的观点。
(每点1分,共6分)(3)①有远大的理想,执着坚定。
段文杰毕业后义无反顾地来到敦煌,一头扎进壁画临摹中,忘记了敦煌生活的艰辛,为敦煌艺术的保护及研究奉献了一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三中2014—2015学年度
高三第一次测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 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
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神话“是人类心理在最基层水平上的象征和形象的表现”,西方神话学理论认为,神话中最早出现的是创世神话,这是神话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这个时期人尚未完全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自我意识刚刚萌芽,与客观世界混沌为一的动物意识还占着上风,主宰着人类。
英雄神话的产生是神话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在英雄神话中,世界作为宇宙的中心,而人则处于世界的中心”。
可以看出,有些西方神话学理论对于神话的分类,主要不是根据神话的内容,而是根据神话所体现的人类意识和精神的成长历程,也就是根据神话所蕴含的哲学观念。
这种植根于以希腊神话为代表的西方神话和历史文化土壤中的西方神话理论,未必适用于中国神话。
产生于自然崇拜观念基础上的希腊神话,其新神、旧神之间不但界限清楚,而且由于自然崇拜观念的统一性,具有一个内在统一的普遍的神系以及处于神系统治地位的主神。
具有内在统一性和系统性的神话便于容纳和展示系统的东西,所以,人类意识和精神的发展能够在其中比较清晰地反映出来。
正因为如此,希腊神话在被哲学家、思想家批判、扬弃之后,才能被希腊哲学吸收,成为希腊精神的原型。
与希腊神话不同,主要是产生于祖先崇拜观念基础上的中国神话,不但新神、旧神之间的界限不清楚,而且由于祖先崇拜所崇拜的对象不同,所以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内在统一的普遍的神系以及处于核心地位上的主神。
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道路与古希腊根本不同。
夏、商、周三个王朝的前身分别是以原始氏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夏部族、商部族和周部族。
他们各自生息、发展于一隅,后来才先后入主中原,成为天下的共主。
地位虽然变了,但是,在统治阶级内部仍然保持着原先的那种血缘亲族关系。
不同血缘、不同祖先的夏、商、周三朝不但在政治上相互排斥,而且在文化上也难于相容。
一旦推翻旧王朝,前朝一切统统废弃,一切重新开始。
各部族内部都盛行祖先崇拜,但只崇拜和神化自己部族的祖先,而排斥和贬抑其他部族的祖先。
夏、商、周各有自己祖先的神话,但彼此却不能继承和发展,前一个朝代的神话在后一个朝代得不到重视和继续加工的机会。
这样一来以前的神话不但得不到提高和发展,而且十分容易散佚。
祖先崇拜和部族利益在文化上的排他性严重地抑制了我国神话发展和提
高,使之得不到像希腊神话那样反复加工的经历;同时,由于每个部族各搞自己一套神话,并按自己祖先神话的世系编排诸神的世系和辈份,因而最终未能形成各部族统一的神话和相应的神系,以及贯穿全部神话并统率众神的主神。
后来,这些神话未及进一步被加工和系统化,神话历史化的风暴便向它们袭来,使那些具有超自然神奇能力的神祗,逐渐演变成体现历史因果关系的先王和圣哲。
诸神既然已经被从天上请到地上,定格于人间,那么,渊源于原始时代的神话的发展也只能就此停止。
(节选自《文艺研究》) 1.下列关于希腊神话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希腊神话是人类心理的一种表现,其发展有阶段性特点。
最早出现的是创世神话,随着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又出现了英雄神话。
B.希腊神话是西方神话的代表,西方神话研究理论根植于西方神话和西方历史文化土壤中,未必适用于中国神话的研究。
C.希腊神话产生的基础是人类的自然崇拜观念,这种自然崇拜观念的统一性使得希腊神话具有内在统一性和系统性。
D.希腊神话能够比较清晰地反映出人类意识和精神的发展,所以在它的基础之上产生了希腊哲学,希腊神话也最终成为希腊精神的原型。
2.关于中国神话,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神话产生的基础是祖先崇拜观念, 新神、旧神之间的界限不清楚,这点与希腊神话很不相同。
B.中国神话因为古代不同的部族崇拜的祖先不同,所以始终没有形成神系以及主神的结构。
C.中国神话中一些神明从属关系不明,可能因为他们原本就分属于不同的部族。
D.中国上古神话难以进行系统地整合,缺少后世反复加工的经历,而且还受到历史化的改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希腊神话是随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成长而不断发展的,其中蕴含了古希腊人的部分哲学观念。
B.因为希腊神话具有内在统一性和系统性,便于容纳和展示系统的东西,所以最终能够被后人反复加工。
C.夏、商、周三朝都有国家政权与家族统治相叠合的特征,他们的王朝在政治、文化上相互对立排斥。
D.中国神话内在统一的神系及核心主神的不确定性,使得中华民族的意识和精神也难以得到清晰地反映。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丁宝桢,字稚璜,贵州平远人。
咸丰三年进士,选庶吉士。
母丧里居,遵义杨隆喜反,斥家财募壮士八百捍乡里。
服阕,会苗、教蜂起,巡抚蒋霨远奏留军,特旨授编修,增募至四千人,复平越、独山诸城。
十年,除知岳州府,始罢遣所募兵。
亏饷巨万,乃陈五百金案上,语众曰:“与诸君共事久,今库馈诎.,徒手归,奈何?”众泣曰:“公毁家纾难,我等敢他求乎?”遂去。
同治二年,擢山东按察使。
会僧格林沁治兵鲁、豫间,令击河北宋景诗。
旋劾其擅议招抚,部议降三级。
又明年,迁布政使。
僧格林沁战殁曹州,坐法再干.议,皆得恩旨留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