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摸象的励志故事 盲人摸象的故事
成语盲人摸象的故事

成语盲人摸象的故事盲人摸象,比喻看问题总是以点代面、以偏概全。
寓言讽刺的对象是目光短浅的人。
出自《长阿含经》卷十九。
是个贬义词。
下面一起来看看关于这个成语的故事吧!盲人摸象在久远年代以前,有一个很有智慧的国王,名叫“镜面”。
在他的国家里,除了他一人信奉佛法的真理之外,臣民们却信仰那些旁门左道,就好像怀疑日月的光明,反而去相信萤火的微亮一样。
因此,这位国王常常感到很苦闷,他想:“我总得想出一个办法来教育他们,使他们舍邪归正才好!”有一天,国王突然召集他的臣子说:“你们去把国境内所有生下来就瞎了眼睛的人,找到宫里来吧!”于是这些臣子们便奉命分头在国内遍处找寻,隔了不多几天,臣子们都带着寻找到的瞎子回来了。
镜面王很高兴地说:“好极了,你们再去牵一头象,送到那些盲人那里去吧!”许多臣民听见了这个消息都十分奇怪,不知道国王今天将要做些什么事,因此,大家都争先恐后的赶来参观。
镜面王在心里暗暗地欢喜:“真好,今天该是教育他们的机会了。
”于是他便叫那些盲人去摸象的身体:有摸着象脚的,有摸着象尾的,有摸着象头的……。
国王便问他们:“你们看见了象没有?”盲人们争着说:“我们都看见了!”国王又问:“那么你们所看见的象是怎样的呢?”摸着象脚的盲人说:“王啊!象好像漆桶一样。
”摸着象尾的说:“不,它像扫帚!”摸着象腹的说:“像鼓呀!”摸着象背的说:“你们都错了!它像一个高高的茶几才对!”摸着象耳的盲人争着说:“像簸箕。
”摸着象头的说:“谁说像簸箕?它明明像一只笆斗呀!”摸着象牙的盲人说:“王啊!象实在和角一样,尖尖的。
”……因为他们生来从没有看见过象是什么样的动物,难怪他们所摸到的,想到的,都错了。
但是他们还是各执一词,在王的面前争论不休。
于是,镜面王哈哈大笑地说:“盲人呀,盲人!你们又何必争论是非呢?你们仅仅看到了一点,就认为自己是对了吗?唉!你们没有看见过象的全身,自以为是得到了象的全貌,就好比没有听见过佛法的人,自以为获得了真理一样。
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精选6篇)

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精选6篇)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寓言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
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篇1有两个朋友,同住在一个村子,一个是盲人,一个是亮子。
有一次,两人结伴回家乡去。
半路上,两人吵了嘴。
于是就各走各的路。
亮子迈开大步向前奔去,还回过头来嘲笑盲人说:看你没有我照顾,单凭一根竹棍,什么时候才到得了家!盲人回答说:鱼有鱼路,虾有虾路,请放心,我的眼睛瞎,耳朵可不聋,只要一路上听从人家指点,总能回到家。
也许比你迟到几步,那也没什么!亮子走着走着,突然来到一家酒店,他酒瘾很大,就向店家要了一壶酒,正当壶底朝天,咕噜噜灌下喉咙的时候,店家忙说;这酒是名酒,叫做‘一壶睡三天’,你可不要一下子喝光啊!亮子自以为酒量大,什么一壶睡三天,全不相信,就一口气把满满一壶酒,灌进了肚子,不多一会,就象泥人一样醉倒了。
当他醒来时,已是第四天了。
他一睁开眼,想起赶路回家的事,就跳起身来,走出了店门,向前飞奔。
他跑了大半天,远远地看看,在离自己家门前不远的地方,走着一个撑竹棍的人。
仔细一看,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朋友那位盲人。
亮子急忙赶上去,一把握住盲人的手说:朋友,你长了翅膀?跑得好快呀?盲人慢慢地回答说;我单凭一根竹棍,快得了吗?可你怎么到这时才来?只怪我路上多喝了酒,醉倒了三天,耽误了赶路。
我也在那酒店里停留过,呵我听了店家的话,就没敢喝一滴酒。
我走时,你倒在床上,推也推不动,喊也喊不应,我是瞎了眼睛,可耳朵不聋。
你眼睛不瞎,耳朵却聋得厉害。
什么?亮子大叫,我这次不听人家的话,赶路落到你后面,可你怎么说我是聋子!我的耳朵一点也不聋。
俗语说得好:‘聋子的耳朵摆设’。
你呀!人家正确的意见,听不进去,不肯接受。
我说:你的耳朵,地地道道是个摆设!亮子听了盲人的话,连连点头说:对,对,我是个聋子。
【寓言故事】盲人摸象

【寓言故事】盲人摸象
从前有一群盲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大象,只听说过大象很大。
一天,他们听说有一头大象来到了村子里,大家都对大象充满了好奇和想象。
于是,他们决定去摸摸大象,以便能够了解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
盲人们来到大象身边,每个人都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
第一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他觉得大象就像一根柱子一样高大有力。
每个人都很满意自己的发现,他们开始讨论大象的样子。
第二个盲人坚持认为大象是一面墙壁,因为他只摸到了大象的身体。
他们不断争辩,每个人都相信自己的摸到的一部分就是大象的真实样子。
这时,一个有眼睛的人从远处走来,他听到了他们的争论。
这个有眼睛的人静静地聆听了他们的描述,然后带领他们走到大象的身边。
当盲人们开始摸摸大象的时候,他们全都被大象的真实样子震撼了。
他们终于意识到,每个人摸到的只是大象的一部分,而不是整体。
通过互相交流,他们终于得知大象的全貌。
他们深深感到,只有通过共享和沟通,才能够更好地了解事物的全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看法。
只有通过相互交流和了解,我们才能够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
否则,我们只能局限在自己的狭隘观点中,无法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质。
所以,我们应该像这群盲人一样,不断学习和探索,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世界。
【寓言故事】盲人摸象

【寓言故事】盲人摸象
从前有一群盲人,他们听说过大象这种动物,但是从未真正见过。
一天,有人告诉他们,在村子的广场上有一只大象,他们决定一起去摸摸看。
于是,他们相互搀扶着走到了广场上。
第一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他觉得大象就像一根柱子,非常坚硬。
他兴奋地说:“大象就像一根树柱子一样!”
他们互相分享自己摸到的感受,但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自己摸到的部分就是大象的真正面貌。
他们开始争论起来,争吵声渐渐大了起来。
这时,一个聋哑人路过广场,他看到盲人们在争论什么,就好奇地走过去。
聋哑人看到大象,立刻明白了他们的争论发生的原因。
他知道,每个盲人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他们没有整体的认识。
于是,聋哑人决定帮助他们理解大象的真实面貌。
聋哑人让每个盲人把手伸出来,然后他把每个盲人的手牵在一起,形成一个圆环,把盲人们团团围住。
然后,聋哑人带着他们绕着大象走了一圈,让每个盲人的手摸到了大象的各个部分。
当盲人们回到原点时,他们已经完全改变了观点。
他们不再争论,而是欣喜地发现,大象是由一根树柱子、一条大龙、一把扇子、一面墙、一根绳子和一座山组成的。
盲人们终于明白,只有通过互相合作,分享彼此的发现,才能够获得更全面、更完整的认识。
从此以后,盲人们在争论问题时,会先试着倾听他人的观点,并且愿意向别人求助和分享自己的想法。
他们也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人们只有通过团结合作,才能够获得更大的成功。
成语故事 盲人摸象

国王叹了一口气,对大臣们说∶"他们每 个人都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却认为 了解了大象的全貌。这就像你们平时, 只了解一些片面的东西,就觉得自己已 经知道了事情的全部。" 原来,这才是国王让盲人们摸大象的真 正原因!
现在,人们就用成语"盲人摸象"比 喻对事物了解不够全面,就胡乱地 猜测,固执地认为自己是对的。
盲人们听国王说完后, 开始认认真真地摸起 大象来。
有的人摸鼻子, 有的人摸耳朵, 有的人摸肚子, 还有的人抱住了
大象的腿……..
过了一会儿,国王问他们∶"你 们知道大象长什么样子了吗?" "知道了!"盲人们回答。 "那你们就告诉大家,大象长什 么样子吧!
其中一个盲人抢先说 道∶"我先说!大象就像一 根会动的大萝卜!"
盲人摸象
很久以前,有一位国王整天闷闷不乐。 他觉得大臣们常常各自揪住问题的一 个方面,固执己见,争论不休。 一天,他对一个大臣说∶"你去找几个 盲人,然后把他们都带到城中的广场 上。"
第二天,大臣把五个盲人带到了广场 中央。国王对侍卫说∶"把准备好的大 象牵过来。"大家十分奇怪,不知道国 王想干什么。国王对站在大象旁边的 盲人们说∶"现在你们身边有一头大象, 你们来摸一摸,然后告诉大家大象是 什么样子的。"
大象怎么会像萝卜呢?明 明就像一把大蒲扇嘛!"旁
边的盲人反驳道。
"不对不对,大象明明就像 一堵墙!"第三个盲人急了, 他不放心地又摸了摸大象 的身体,坚定地说。
第四个盲人摇了摇头, 连忙说道∶"唉,你们 都错啦,大象明明就 像一根柱子嘛!"
成语故事盲人摸象

成语故事盲人摸象在中国古代,有一个成语叫做“盲人摸象”。
这个成语源自于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盲人摸象,是说一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不同部位,但由于他只能凭借手上的感觉来认识大象,因此他对大象的认识是片面的、不完整的。
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部分,就以为自己掌握了整个事物的真相。
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有一天,一群盲人听说了国王赐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去摸大象。
盲人们非常兴奋,他们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知道大象的真实面貌。
于是,他们来到了国王的宫殿,摸上了大象。
第一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他觉得大象就像一根柱子,又粗又硬。
于是他说,“大象就像一根柱子。
”。
第二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耳朵,他觉得大象就像一把扇子,又大又薄。
于是他说,“大象就像一把扇子。
”。
第三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鼻子,他觉得大象就像一根绳子,又长又粗。
于是他说,“大象就像一根绳子。
”。
第四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他觉得大象就像一根鞭子,又长又细。
于是他说,“大象就像一根鞭子。
”。
第五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身体,他觉得大象就像一面墙,又宽又平。
于是他说,“大象就像一面墙。
”。
第六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牙齿,他觉得大象就像一把剑,又锋利又坚硬。
于是他说,“大象就像一把剑。
”。
这时,盲人们开始争论起来,每个人都坚持自己摸到的部位就是大象的真实面貌。
他们互相指责对方的愚昧无知,却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一样的。
国王看到了这一幕,他笑着对盲人们说,“你们都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但却没有摸到大象的全部。
大象不仅仅是你们所摸到的那一部分,而是所有部分的综合。
只有当你们把所有部分都摸到了,才能真正了解大象的全貌。
”。
盲人们听了国王的话,恍然大悟。
他们明白了自己的局限性,也明白了“盲人摸象”的含义。
他们意识到,只有通过多方面的了解和观察,才能得出一个全面、准确的结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一部分,很难得到事物的全貌。
盲人摸象的成语故事

盲人摸象的成语故事
盲人摸象是一个典故,讲述的是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要意思是指人们就事论事,不能从一个局部了解到整体,而应该从整体角度理解问题。
据说很久以前,有一群盲人想要了解大象的样子,他们来到了一个大象园。
他们一个一个地摸索着大象,想要从大象身上了解它的真正面貌。
其中一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他认为大象就像一根柱子,粗壮有力;另一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耳朵,他认为大象像一片大风扇,可以给人带来清凉;还有一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他认为大象像一根鞭子,可以用来鞭打东西。
由于每个盲人摸到的都是大象的不同部位,因此每个人的理解和认识都不同。
最后,他们互相争论不休,甚至打了起来。
然而,他们都没有意识到,他们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缺少了整体的认识。
这个成语的意义是:一个人只从一个角度来看待一个问题,往往会得出片面、不全面的结论。
如果想要得出真正的结论,就应该全面地了解和考虑,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现代社会中,盲人摸象的成语故事仍然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在处理问题时,我们不应该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应该多方面考虑,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视野和认知范围。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做出正确的决策。
盲人摸象故事

盲人摸象故事在古代中国,有一个盲人听说过大象这种动物,但却从未亲眼见过。
有一天,他听说有人带来了一头大象,于是他非常兴奋地赶去触摸这个神奇的动物。
当他走近大象时,他伸出手去摸索着,他摸到了大象的腿,他觉得大象就像是一根粗大的柱子。
于是他高兴地说,“啊,大象就像是一根柱子!”然后他又摸到了大象的腰部,他觉得大象就像是一条宽阔的带子。
于是他又高兴地说,“啊,大象就像是一条宽阔的带子!”接着他又摸到了大象的鼻子,他觉得大象就像是一根粗大的管子。
于是他又高兴地说,“啊,大象就像是一根粗大的管子!”最后,他又摸到了大象的耳朵,他觉得大象就像是一把大扇子。
于是他又高兴地说,“啊,大象就像是一把大扇子!”。
正当他得意忘形的时候,却被旁边的人嘲笑了起来。
他们告诉他,大象不仅仅是他所触摸到的那一部分,而是由腿、腰、鼻子、耳朵等部分组成的整体。
盲人听了之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大象是一个整体,不可能仅仅通过摸索其中的一部分就能完全了解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局限的。
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他们只看到了事物的一部分,却忽略了整体。
这就导致了对事物的误解和偏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
有些人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却忽略了其他方面;有些人只听到了别人的一句话,却忽略了整个语境。
这样就容易造成误解和矛盾。
因此,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一定要全面地、客观地去了解,不能片面地、主观地去判断。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事物,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更好地解决问题。
盲人摸象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摒弃主观偏见,要善于换位思考,要善于全面观察,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更好地提高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盲人摸象的励志故事盲人摸象的故事
从前,印度有位心地善良的国王,对臣民非常仁慈,总是尽力满足子民的要求。
一次,几个盲人相互搀扶着来到王宫求见国王,想请国王满足他们一个愿望。
国王问他们:“你们的愿望是什么?”盲人们答道:“国王陛下,听别人说,大象是一种非常巨大的动物,我们从来都没有见过,求陛下让我们亲手摸一摸象,也好知道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
国王欣然答应了,命大臣牵来一头大象。
几个盲人被人扶着向大象走过去。
大象非常高大,他们几个人有的摸到了大象的鼻子,有的摸到了大象的耳朵,有的摸到了象牙,有的碰到了大象的身体,有的触到了大象的腿,还有的抓住了大象的尾巴,但是他们都以为自己摸到的就是整个大象。
等到他们都摸得差不多了,国王问道:“你们现在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了吗?”盲人们齐声回答:“知道了!”国王让他们描述一下大象的模样。
摸到象鼻的人说大象又粗又长,就像一根管子。
摸到象耳朵的人说大象又宽又大又扁,像一把扇子。
摸到象牙的人驳斥前两个人的观点,说大象像一根大萝卜。
摸到象身的人说大象明明又厚又大,就跟一堵墙一样。
摸到象腿的人也发表意见说,大象就像一根柱子。
最后,抓到象尾巴的人慢条斯理地否定所有人的看法,他认为大象又细又长,活像一条绳子。
盲人们谁也不服谁,都认为自己的观点正确,就这样争吵不休。
盲人们都只从自己的角度摸象,得出的结论千差万别。
认识事物,我们一定要从多角度、
多方面去考察,才能得到最全面的结论。
如果只看局部就以为自己将一切谙熟于心,不免会闹出“盲人摸象”这样的笑话。
看问题、做事情不能只看一面,而忽视问题或事情的其他方面。
因为片面地看问题,是无法看到事物的全貌的,甚至对理解这个事物产生偏颇。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