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寓言成语故事:盲人摸象
成语盲人摸象的故事

成语盲人摸象的故事盲人摸象,比喻看问题总是以点代面、以偏概全。
寓言讽刺的对象是目光短浅的人。
出自《长阿含经》卷十九。
是个贬义词。
下面一起来看看关于这个成语的故事吧!盲人摸象在久远年代以前,有一个很有智慧的国王,名叫“镜面”。
在他的国家里,除了他一人信奉佛法的真理之外,臣民们却信仰那些旁门左道,就好像怀疑日月的光明,反而去相信萤火的微亮一样。
因此,这位国王常常感到很苦闷,他想:“我总得想出一个办法来教育他们,使他们舍邪归正才好!”有一天,国王突然召集他的臣子说:“你们去把国境内所有生下来就瞎了眼睛的人,找到宫里来吧!”于是这些臣子们便奉命分头在国内遍处找寻,隔了不多几天,臣子们都带着寻找到的瞎子回来了。
镜面王很高兴地说:“好极了,你们再去牵一头象,送到那些盲人那里去吧!”许多臣民听见了这个消息都十分奇怪,不知道国王今天将要做些什么事,因此,大家都争先恐后的赶来参观。
镜面王在心里暗暗地欢喜:“真好,今天该是教育他们的机会了。
”于是他便叫那些盲人去摸象的身体:有摸着象脚的,有摸着象尾的,有摸着象头的……。
国王便问他们:“你们看见了象没有?”盲人们争着说:“我们都看见了!”国王又问:“那么你们所看见的象是怎样的呢?”摸着象脚的盲人说:“王啊!象好像漆桶一样。
”摸着象尾的说:“不,它像扫帚!”摸着象腹的说:“像鼓呀!”摸着象背的说:“你们都错了!它像一个高高的茶几才对!”摸着象耳的盲人争着说:“像簸箕。
”摸着象头的说:“谁说像簸箕?它明明像一只笆斗呀!”摸着象牙的盲人说:“王啊!象实在和角一样,尖尖的。
”……因为他们生来从没有看见过象是什么样的动物,难怪他们所摸到的,想到的,都错了。
但是他们还是各执一词,在王的面前争论不休。
于是,镜面王哈哈大笑地说:“盲人呀,盲人!你们又何必争论是非呢?你们仅仅看到了一点,就认为自己是对了吗?唉!你们没有看见过象的全身,自以为是得到了象的全貌,就好比没有听见过佛法的人,自以为获得了真理一样。
成语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

成语盲⼈摸象的寓⾔故事 盲⼈摸象是中国成语中的⼀个,这个成语告诉我们看待事物不要只看到其中的⼀个部分,应该看到整体。
亲爱的⼩伙伴们,⼤家想知道盲⼈摸象成语背后有什么故事吗?下⾯⼩编给⼤家分享关于盲⼈摸象成语的寓⾔故事,我们⼀起来看⼀下吧~ 寓⾔故事:盲⼈摸象 从前,印度有⼀位国王,他养了许多⼤象.有⼀天,他正坐在⼤象⾝上游玩,忽然看见⼀群瞎⼦在路旁歇息,便命令他们⾛过来,问他们:"你们知道⼤象是什么样⼦吗?"瞎⼦们同声否认道:"陛下,我们不知道."国王笑道:"你们亲⾃⽤⼿摸⼀摸吧,然后向我报告." 瞎⼦们赶紧围着⼤象摸起来.过了⼀会⼉,他们开始向国王报告. 摸到象⽿朵的瞎⼦说:"⼤象同簸箕⼀样." 摸到象腿的瞎⼦说:"⼤象和柱⼦⼀样." 摸到象背的瞎⼦说:"⼤象好似⼀张床." 摸到象尾的瞎⼦说:"⼤象好似绳⼦." 国王听了哈哈⼤笑起来.原来他们把⾃⼰摸到的某⼀个部分误认为是全体。
盲⼈摸象成语解释 ⽐喻对事物只凭⽚⾯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的判断。
盲⼈摸象成语出处 《⼤般涅盘经》三⼆:“尔时⼤王,即唤众盲各各问⾔:‘汝见象耶?’众盲各⾔:‘我已得见。
’ 王⾔:‘象为何类?’其触⽛者即⾔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者⾔象如箕,其触头者⾔象如⽯,其触⿐者⾔象如杵,其触脚者⾔象如⽊⾅,其触脊者⾔象如床,其触腹者⾔象如瓮,其触尾者⾔象如绳。
” 盲⼈摸象启⽰ 认识⽚⾯。
“盲⼈摸象” 或“ 瞎⼦摸象”已成成语,意为由于只了解事物的局⾯,产⽣了认识上的⽚⾯性。
⼈们在评论⼀个⼈、⼀部电视剧或⼀种社会现象,往往因为只看到局部⽽下结论,便造成了⽚⾯性。
要避免这种现象,唯⼀的办法是多观察,多了解,不要轻易下结论。
盲人摸象成语故事

盲人摸象成语故事在中国古代,有一个富商雇佣了一群盲人,让他们去摸一头大象,并描述大象的样子。
第一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他说,“大象就像一根柱子。
”第二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耳朵,他说,“大象就像一片扇子。
”第三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鼻子,他说,“大象就像一根长长的绳子。
”第四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背,他说,“大象就像一面墙。
”第五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他说,“大象就像一根绳子。
”第六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牙齿,他说,“大象就像一把剑。
”这些盲人争论不休,各执一词,互相不肯相信对方的描述。
这个故事就是中国古代的成语“盲人摸象”来源于此。
这个成语比喻只见一部分,不见全貌,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真相。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
比如,有的人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部分,就匆匆下结论,而忽略了整体的情况;有的人只听到了别人的一面之词,就轻易做出了判断,而忽略了事情的复杂性。
这些都是“盲人摸象”的表现。
在工作中,我们也要警惕“盲人摸象”的现象。
有时候,我们可能只看到了问题的表面,却没有深入去了解背后的原因;有时候,我们可能只听到了别人的抱怨,却没有去理解他们的苦衷。
这样做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而不是解决问题。
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盲人摸象”,而要努力去了解事物的全貌。
在面对问题时,要多方考虑,全面分析,不要轻易下结论;在面对人际关系时,要多沟通,多理解,不要轻易偏听偏信。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总之,成语“盲人摸象”告诉我们,要看清事物的全貌,要摒弃片面的看法,要学会全面思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更好地解决问题,更好地与人相处。
愿我们都能摒弃“盲人摸象”的习气,做一个明理、宽容、理性的人。
盲人摸象的典故

盲人摸象的典故盲人摸象,中国成语,比喻看问题总是以点代面、以偏概全。
寓言讽刺的对象是目光短浅的人。
出自《长阿含经》卷十九。
是个贬义词。
下面店铺给大家整理了盲人摸象的典故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盲人摸象的典故很久很久以前,印度有一位国王,他心地善良,很乐意帮助别人,对臣民们也是如此。
有一次,几个瞎子相携来到王宫求见国王。
国王问他们说:“有什么事我可以帮你们的吗?”瞎子们答道:“感谢国王陛下的仁慈。
我们天生就什么也看不见,听人家说,大象是一种个头巨大的动物,可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很是好奇,求陛下让我们亲手摸一摸象,也好知道象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国王欣然应允,就命令手下的大臣说:“你去牵一头大象来让这几个瞎子摸一摸,也好了结了他们的心愿。
”大臣遵命去了。
不一会儿,大臣便牵着大象回来了,“象来了,象来了,你们快过来摸吧!”于是,几个盲人高高兴兴地各自向大象走了过去。
大象实在太大了,他们几个人有的摸到了大象的鼻子,有的摸到了大象的耳朵,有的摸到了大象的牙齿,有的碰到了大象的身子,有的触到了大象的腿,还有的抓住了大象的尾巴。
他们都以为自己摸到的就是大象,仔仔细细地摸索和思量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他们都摸得差不多了寓言故事:盲人摸象寓言故事:盲人摸象。
国王问道:“现在你们明白大象是什么样子的了吗?”瞎子们齐声回答:“明白了!”国王说:“那你们都说说看。
”摸到象鼻子的人说:“大象又粗又长,就像一根管子。
”摸到象耳朵的人忙说:“不对不对,大象又宽又大又扁,像一把扇子。
”摸到象牙的人驳斥说:“哪里,大象像一根大萝卜!”摸到象身的人也说:“大象明明又厚又大,就像一堵墙一样嘛。
”摸到象腿的人也发表意见道:“我认为大象就像一根柱子。
”最后,抓到象尾巴的人慢条斯理地说:“你们都错了!依我看,大象又细又长,活像一条绳子寓言故事:盲人摸象文章寓言故事:盲人摸象。
”瞎子们谁也不服谁,都认为自己一定没错,就这样吵个没完。
我们认识事物,一定要从多个角度来多方面去考察,才能得到最全面的了解。
盲人摸象的故事

盲人摸象的故事下面来讲讲盲人摸象的故事,这个成语故事是说有一群盲人一起来认识大象是个什么东西。
盲人当然要用摸的了,可是大象太大,所以他们得出的结论也五花八门。
佛经寓言《涅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几个盲人一直想知道大象长的是什么样子。
一天,他们听说街上来了一头大象。
于是他们请求赶象人停一停,让他们摸一摸大象。
一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长牙,他说,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根大萝卜;另一个盲人听说后也上前摸,他摸到了大象的耳朵,又大又扁,正像一个大簸箕;第三个人摸的是大象的头,圆圆硬硬像块大石头;第四个人摸着大象的鼻子,说大象明明就像一根长木头;第五个人摸到了象腿,说大象像个舂米用的石臼;还有一个摸到脊背,就说大象像一张床。
后两个盲人分别摸到了肚子和尾巴,于是这个说大象像水缸,那个说大象像条绳子。
其实他们谁也没有说对。
这就是成语盲人摸象的故事了。
后来,人们就用这个词来形容对事物只通过片面了解就下结论的现象。
飞鸽传书飞鸽传书与鸿雁传书是一个意思,就是古人之间联系的一种方法,将信件系在鸽子的脚上然后传递给要传递的人.古代通信不方便,所以聪明的人利用鸽子会飞且飞得比较快、会辨认方向等多方面优点,驯化了鸽子,用以提高送信的速度。
通常来讲,鸟类本身会认回家的路,就像倦鸟归巢一样,古人所用的飞鸽传书是,例如我跟你是朋友,我跟你当然住在同一个地方,后来我要去别的地方了,我就带着家乡的鸽子离乡背井,有天我有事情要联络你,我就把字条放在鸽子脚上一种专门放信的东西的里面,再把鸽子放出去,鸽子就会飞到家乡去,你就会发现那只鸽子和我的信,雁子也是,她们都是利用鸟类的习性。
公元前3000年左右,埃及人就开始用鸽子传递书信了。
我国也是养鸽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隋唐时期,在我国南方广州等地,已开始用鸽子通信。
盲人摸象文言文

盲人摸象文言文
摘要:
1.盲人摸象的故事背景
2.盲人摸象的寓意
3.盲人摸象的启示
正文:
盲人摸象这个故事起源于古代印度,原文是梵文,后来被翻译成中文,成为我们熟知的故事。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有四个盲人想要了解大象的样子,但由于他们都是盲人,无法看到大象的全貌,只能通过触摸来感受。
第一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鼻子,他觉得大象像一条长长的蛇。
第二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耳朵,他认为大象像一把大大的扇子。
第三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他觉得大象像一棵树。
第四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身体,他认为大象像一堵墙。
他们都认为自己摸到的那一部分就是大象的全貌,因此争论不休。
这个故事的寓意在于,我们不能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就自以为是地认为了解了事物的全貌。
我们要拓宽视野,全面了解事物,才能避免陷入盲人摸象的困境。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在认知事物时,不能只看到局部,而忽视了整体。
我们要把握事物的全貌,才能更准确地了解事物。
同时,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我们要尊重他人的观点,不要因为自己了解一部分事物,就否定他人的认知。
【寓言故事】盲人摸象

【寓言故事】盲人摸象
从前有一个盲人,他从来没有见过大象,只听说过大象的形状和特点。
有一天,他听人说有一头大象来到了村子里,他非常想摸摸看大象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盲人就跑去找大象,当他来到大象跟前,就伸出手去摸大象。
他先摸到了大象的腿,觉得大象就像是一根柱子一样,又粗又硬。
盲人说:“啊,大象就像是一根柱子,非常结实。
”
然后盲人又摸到了大象的鼻子,觉得鼻子又长又细又灵活。
盲人说:“哦,大象就像是一根长长的绳子,非常有弹性。
”
当盲人摸完了大象,他心中充满了惊喜和愉悦,他觉得大象是个非常奇妙的动物,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特点,而且都非常有用。
他回到村子里,告诉大家他摸到了大象,描述了大象的各个部位的特点,大家都被他的描述所吸引,也对大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都有着多种多样的特点,只有通过了解和体验,才能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避免一知半解。
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我们需要多角度地去看待事物,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世界。
盲人摸象的故事

盲人摸象的故事盲人摸象的故事导语:盲人摸象,寓言讽刺的对象是目光短浅的人。
出自《长阿含经》卷十九。
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汉字】盲人摸象【拼音】máng rén mō xiàng【基本释义】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贬义【出处】出自《大般涅盘经》三二:“尔时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汝见象耶?’众盲各言:‘我已得见。
’……”【近义词】管中窥豹、坐井观天、以偏概全【反义词】洞察一切、仰视观察、了如指掌【成语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印度有一位国王,他心地善良,很乐意帮助别人,对臣民们也是如此。
有一次,几个瞎子相携来到王宫求见国王。
国王问他们说:“有什么事我可以帮你们的吗?”瞎子们答道:“感谢国王陛下的仁慈。
我们天生就什么也看不见,听人家说,大象是一种个头巨大的动物,可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很是好奇,求陛下让我们亲手摸一摸象,也好知道象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国王欣然应允,就命令手下的大臣说:“你去牵一头大象来让这几个瞎子摸一摸,也好了结了他们的心愿。
”大臣遵命去了。
不一会儿,大臣便牵着大象回来了,“象来了,象来了,你们快过来摸吧!”于是,几个盲人高高兴兴地各自向大象走了过去。
大象实在太大了,他们几个人有的摸到了大象的鼻子,有的摸到了大象的'耳朵,有的摸到了大象的牙齿,有的碰到了大象的身子,有的触到了大象的腿,还有的抓住了大象的尾巴。
他们都以为自己摸到的就是大象,仔仔细细地摸索和思量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他们都摸得差不多了。
国王问道:“现在你们明白大象是什么样子的了吗?”瞎子们齐声回答:“明白了!”国王说:“那你们都说说看。
”摸到象鼻子的人说:“大象又粗又长,就像一根管子。
”摸到象耳朵的人忙说:“不对不对,大象又宽又大又扁,像一把扇子。
”摸到象牙的人驳斥说:“哪里,大象像一根大萝卜!”摸到象身的人也说:“大象明明又厚又大,就像一堵墙一样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寓言成语故事:盲人摸象
导读:本文经典寓言成语故事:盲人摸象,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大街上有人牵过一头大象。
四个瞎子听见了,都想知道这奇怪的野兽是个什么样儿。
可是他们看不见,只好用手摸。
有个瞎子摸到了大象的长牙齿。
他说:“我知道了,原来大象就跟又粗又长的萝卜一个样儿。
”另一个瞎子摸到了大象的大耳朵。
他说:“不,大象就跟大簸箕一个样儿。
”第三个瞎子摸到了大象的腿。
他说:“不像簸箕,也不像萝卜,大象就跟舂[chōng]米的木棒一个样儿,不过粗一点儿罢了。
”第四个瞎子摸到了大象的尾巴。
他说:“你们都错了,大象就像一根绳儿。
”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儿的呢?四个瞎子争了半天,结果还没弄清楚。
“盲人摸象”和“瞎子摸象”都是从这个故事来的。
有人观察事物,只看到了事物的一小部分,就自以为看到了整个事物,可以说他是“盲人摸象”或“瞎子摸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