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血液净化感染控制操作规程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血液净化是一种重要的医疗程序,用于清除身体中的废物和毒素,维持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
为了确保该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制定了一系列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以下是一个标准操作规程的示例,供参考。
一、操作前准备1. 确认患者的身份和医嘱,并核对血液净化操作的类型和相关的药物、治疗参数等。
2. 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释血液净化的目的和过程,获得患者的同意。
3. 检查设备的完整性和功能性,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并符合操作要求。
4. 准备所需的设备和物品,包括血滤器、导管、透析液、抗凝剂等。
5. 空气无菌操作,准备操作台和操作区域。
二、操作过程1. 患者准备a. 记录患者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基本生命体征。
b. 将患者置于舒适的姿势,准备适当的体位。
c. 检查患者的皮肤状况,确保无感染、创伤、水肿等情况。
d. 注射局部麻醉剂,清洁输血区域的皮肤。
2. 设备连接和引流a. 清洁和消毒导管和连接部位。
b. 连接输液管道,确保无气泡。
c. 在合适的压力下连接血滤器,确保连接紧密。
d. 开启适当的引流速率,注意监测患者的反应。
3. 透析液制备和监测a. 依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要求,准备透析液。
b. 确保透析液的温度、pH值、电解质浓度等符合医嘱。
c. 监测透析液的流速和质量,确保其稳定性和纯度。
4. 血液净化操作a. 根据医嘱,控制血滤器的滤过速率和抗凝剂的用量。
b. 注意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c. 定期监测患者的体重、血液压力、透析液和回吸液的流速等参数。
d. 与患者保持沟通,注意观察其症状和反应。
5. 操作完成及后续处理a. 操作完成后,关闭适当的引流和输液管道。
b. 从患者身上拆除导管和血滤器。
c. 清洁和消毒导管部位,避免感染。
d.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其他生命体征,观察其反应和状况。
e. 记录操作过程和结果,包括透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情况。
f. 整理设备和物品,并进行清洁和消毒。
血液透析室(中心)感染控制标准操作规程(2020年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血液透析室(中心)感染控制标准操作规程血液透析室(中心)是各种感染的高发场所。
感染是血液透析患者重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
防治血液透析患者传染病播散和感染性疾病是血液透析中心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最为重要的工作。
一、血液透析室(中心)感染控制的基本设施(一)基本设施1.血液透析室(中心)的结构和布局血液透析室(中心)应遵循环境卫生学和感染控制的原则,做到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功能流程合理,满足工作需要;区域划分应符合医源性感染控制要求。
清洁区域:治疗准备室、水处理间、清洁库房、配液间、复用后透析器储存间及医护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潜在感染风险区域:透析治疗室、专用手术室/操作室、接诊室/区及患者更衣室;污染区域:透析器复用间、污物处理室及洁具间。
进入潜在感染风险区域和/或污染区域的被污染物品,未经消毒不得返回清洁区域。
2.血液透析治疗室应合理设置供医务人员手卫生设备每个分隔透析治疗区域均应配置洗手池、非接触式水龙头、消毒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干手物品或设备等。
手卫生设备的位置和数量应满足工作和感染控制的需要3.透析治疗室每个血液透析床/椅间距不小于1m。
每1个透析单元应当有电源插座组、反渗水供给接口、透析废液排水接口等。
4.应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个人防护设备手套、口罩、工作服、防护面罩等。
5.透析治疗室应具备通风设施和/或空气消毒装置,光线充足、通风良好,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的Ⅲ类环境。
(二)传染病隔离治疗室/区1.具有传染性的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梅毒及艾滋病等血源性传染疾病患者,应在隔离透析治疗室/区进行专机血液透析,也可进行居家透析治疗。
(1)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患者,应在隔离透析治疗室/区进行血液透析:1)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HBsAg(+)或HBV-DNA(+)。
2)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HCV-RNA(+)。
2020年血液净化感染控制操作规程

❖ 3.在透析前准备中强调了对患者感染风险的告 知及定期接受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的要求;
❖ 4.规范了血液透析室(中心)各种物品的流动规 程,补充了治疗药品规范配置的原则;
❖ 5.修订了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生物污染的防控标 准;
2020版修订
八、院内感染和传染病上报
❖ (一)血液透析室(中心)发生院内感染的上报要求: ❖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 1、医疗机构经调查发生以下情形时当于12小时内
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 (1)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 (2)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 (3)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内容
一、血液透析室感染控制的基本设施 。 二、血液透析室(中心)感染控制的规章制度。 三、血液透析患者治疗前准备。 四、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规范化操作。 五、透析结束后的消毒 六、医疗污物及废物处理 七、感染控制监测。 八、院内感染和传染病上报 。 九、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和手卫规
范。
一、透析室基本设施
1、手卫生的时机 ❖ (1)接触患者前; ❖ (2)清洁、无菌操作前,包括进行侵入性操作前 ❖ (3)暴露患者体液风险后,包括接触患者黏膜、
破损皮肤或伤口、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伤口敷料等之后;
九、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和
手卫规范
❖ (4)接触患者后; ❖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包括接触患者周围的
手卫规范
4、不戴手套的时机 ❖ (1)透析前准备(透析机检测、安放及冲洗管路和透
析器); ❖ (2)测量患者血压等体检操作; ❖ (3)离开透析单元时,应脱下手套,并进行洗手或快
3545.2-2020血液净化治疗技术管理 第2部分 血液透析水处理系统的质量控制规范

ICS11.020C 50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DB 32/T 3545.2-2020血液净化治疗技术管理第2部分血液透析水处理系统质量控制规范Standards for blood purification therapyPart 2:Quality control standards of water treatment system for hemodialysis 2020 -07-14发布2020-08-14实施DB32/T 3545.2-2020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要求 (2)5 环境要求 (2)6 人员要求 (3)7 监测和维护 (3)8 消毒要求 (5)9 其他监测 (6)DB32/T 3545.2-2020前言DB32/T 3545《血液净化治疗技术管理》目前分为以下部分:——第1部分:血液净化治疗机构感染管理规范;——第2部分:血液透析水处理系统质量控制规范;——第3部分:血液净化治疗机构医护人员培训规程;——第4部分:血液净化治疗机构质量控制管理规范。
本部分为DB32/T 3545的第2部分。
本标准按照GB/T 1.1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江苏省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无锡市人民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南京鼓楼医院、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俊伟、庄冰、方丽、叶红、孙铸兴、戴厚永、蒋春明、郑东辉。
DB32/T 3545.2-2020血液净化治疗技术管理第2部分血液透析水处理系统质量控制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血液透析水处理系统的基本要求;环境、人员要求;监测和维护、消毒要求以及其他监测。
本标准适用于血液净化医疗机构。
1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血液净化中心感染控制制度

血液净化中心感染控制制度1.从事血液净化工作的人员应严格贯彻执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及《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有关规范。
2.成立感染控制组,由主任、护士长、技术人员等组成。
3.布局合理,血液净化中心应当分为辅助区域和工作区域。
辅助区域包括工作人员更衣室、办公室等。
工作区域包括透析治疗区、治疗室、水处理间、候诊区、接诊区、储存室、污物处理区、复用间。
4.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时,应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透析治疗区。
5.为防止交叉感染,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枕套等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更换,每次透析结束,对透析单元内所有的物品表面(如透析机外部、小桌板等)及地面进行擦洗消毒。
6.医务人员进入透析治疗区应当穿工作服、换工作鞋。
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治疗或者护理操作时应当按照医疗护理常规和诊疗规范,在诊疗过程中应当实施标准预防,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
7.乙型和丙型肝炎患者必须分区分机进行隔离透析,并配备专门的透析操作用品车,护理人员相对固定。
8.建立严格的接诊制度,新入血液透析患者要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查。
对于HBsAg、HBsAb及HBcAb均阴性的患者建议给予乙肝疫苗的接种。
对于HBV抗原阳性患者应进一步行HBV-D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对于HCV抗体阳性的患者,应进一步行HCV-R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
至少每6个月复查乙肝和丙肝病毒标志,每年复查梅毒和HIV感染指标。
9.治疗室和透析室应当保持空气清新,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空气培养细菌数应<500cfu/m3。
10.透析单元内物品表面细菌数<10cfu/cm2。
明显被污染的表面应使用含有至少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
11.水处理机每2月清洗一次,清洗完毕后用高效消毒剂消毒,每次冲洗后用试纸检测残余消毒液。
12.透析用水细菌培养应每月1次,要求细菌数≤100cfu/ml,采样部位为反渗水输水管路的末端,每台透析机至少每年检测1次。
血液净化中心感染控制措施

擦拭机器时应注意的细节(费森机)
血液透析机的清洁与消毒
机器内部消毒:
1、每次透析结束后,按照透析机使用说明书要求对机器内部管路进 行消毒
2 、必须使用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消毒液或具有所在地省级 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或备案的消毒液商品。
3 、采用中心供液自动透析系统、无透析液内部管路的透析机,可自 动冲洗后开始下次透析,无需进行机器内部管路消毒;但每日透析 结束后应进行透析系统的整体消毒,并做好消毒工作的记录。
感染防控管理
感染控制监测 阳转患者
感染防控管理
感染控制监测
疫苗接种
感染控制监测(2021)
监测项目
细菌
透析用水
透析液
置换液
内毒素
透析用水
透析液 置换液 透析用化学污染物 物体表面 医务人员手
透析室/治疗室/水处理间空气
监测频率
1月/次 1月/次
1月/次
1次/3月 1次/3月 1次/3月 1次/年 1次/月 1次/月 1次/月
THANKS
4、透析过程中如发生透析器破膜或传感器渗漏,应在透析结束时立 即进行透析机消毒,传感器渗漏至根部时应更换透析机内部传感器, 经处理后的透析机方可再次使
医疗废物的处理
1、透析废水应排入医疗污水系统。
2、废弃的一次性物品具体处理方法参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 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
(1)正确放置锐器、生活垃圾、医疗垃圾。
排泄物、伤口敷料后;触摸被污染的物品后。
感染防控管理
感染控制监测
透析患者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监测
分机、分区治疗:乙肝、丙肝、
梅毒、艾滋病毒感染的患者应
当分别在各自隔离透析治疗间 或者隔离透析治疗区进行专机
血液净化临床操作规程

血液净化临床操作规程血液净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重症胰腺炎、脓毒症、药物或毒物中毒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
为确保血液净化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规程旨在详细阐述血液净化的临床操作标准,包括术前准备、设备使用、操作过程、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等方面。
一、术前准备与评估1.患者评估在血液净化治疗前,需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等基本信息,以及肝肾功能、电解质平衡、凝血功能等生化指标。
同时,需排除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传染病,评估患者风险等级,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2.设备与材料准备确保血液净化设备(如血液透析机、血液灌流机、血浆分离器等)性能良好,操作便捷。
透析器、滤器、管路等耗材应选用符合标准、无致热源的产品。
此外,还需准备抗凝剂、生理盐水、葡萄糖等必需药品,以及无菌敷料、消毒用品、止血带等辅助材料。
3.知情同意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血液净化治疗的目的、风险、术后注意事项等,并取得书面同意。
对于合并特殊感染(如乙肝、丙肝等)的患者,需特别说明感染控制措施,确保患者及家属充分理解并同意治疗方案。
二、血管通路的建立与管理血管通路是血液净化治疗的关键环节,常用的血管通路包括中心静脉临时导管置管术、中心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术、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及移植血管搭桥造瘘术等。
1.中心静脉临时导管置管术适应证:急性肾损伤、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需急诊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等。
操作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颈内静脉、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入双腔或三腔导管。
注意操作过程需严格无菌,避免感染。
监测与维护:置管后需定期检查导管功能,确保血流通畅,及时发现并处理导管相关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等。
2.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适应证:长期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
操作方法:在局部麻醉下,将患者前臂的动脉与邻近的静脉吻合,形成动静脉内瘘。
术后需定期随访,监测内瘘成熟情况。
血液净化操作规程

血液净化操作规程血液净化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用于去除体内的废物、毒素以及过剩的液体,维持体内环境的平衡。
为了确保血液净化的安全和有效性,以下是血液净化操作的规程:一、操作准备1. 准备血液净化设备,包括透析机、滤器、血液管路等。
2. 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如有损坏或故障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3. 清洁操作区域,并消毒操作台和手术器械。
4. 穿戴专业的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二、患者准备1. 确认患者身份和治疗方案。
2. 向患者解释血液净化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反应。
3. 测量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并记录。
三、血液管路建立1. 根据透析方案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包括静脉留置针、动静脉短路或血管内瘘等。
2. 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和引流点,并进行局部消毒。
3. 插入导管或针头,并固定好。
四、透析过程1. 将血液管路与透析机连接,并按照机器的操作指南进行设置。
2. 确认设备和管路的连接是否牢固,并检查血液流量是否正常。
3. 根据透析方案控制透析溶液的成分和流速。
4. 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
5. 定期调整透析参数,滤过率和曝光浓度等。
6. 定期更换滤器和血液管路,防止二次感染的发生。
五、结束净化1. 根据治疗方案确定透析时间,通常为3-4小时。
2. 透析结束后,逐渐关闭透析机的泵浦和泵控制器,避免压力突然下降。
3. 断开血液管路,将导管或针头拔出,进行局部止血。
4. 清洁和消毒操作区域,并将用过的物品进行妥善处理。
5. 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和透析参数,并与其他医护人员交流。
六、患者护理1.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2. 观察患者的反应和不适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等。
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 注意患者的液体平衡,避免过度脱水或液体过多。
4. 定期检查患者的血液和透析装置,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血液净化是一项复杂的治疗过程,需要医护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透析结束后的消毒
? 5、每次透析结束后,按照透析机使用说明要对机 器内部管路进行消毒。
? 6、透析过程中如发生透析器破膜应在透析结束时 立即进行透析机消毒。
? 7、按照水处理系统的使用说明书要求,定期对水 处理系统进行冲洗消毒。
五、透析结束后的消毒
一、透析室基本设施
? (二)传染病隔离治疗区 (3)物品的流动应分别从:清洁区→半污染区→普
通透析治疗区→丙型病毒性肝炎隔离治疗区→乙型 病毒性肝炎隔离治疗区。 ? 隔离透析治疗区的护理人员相对固定,同一班次的 护理人员不能交叉管理传染病离透析治疗区和普通 透析治疗区的透析患者;
一、透析室基本设施
一、透析室基本设施
(一)布局合理 ? 清洁区域、潜在感染风险区域,污染区域分开 。 ? 清洁区域:医护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水处理间、
配液间、清洁库房、治疗准备室; ? 潜在感染风险区域 :透析室、接诊室,患者更衣室 ? 污染区域:污物处置室、 洁具间。 血液透析室物品的流动应从清洁区→潜在感染风险区
内容
一、血液透析室感染控制的基本设施 。 二、血液透析室(中心)感染控制的规章制度。 三、血液透析患者治疗前准备。 四、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规范化操作 。 五、透析结束后的消毒 六、医疗污物及废物处理 七、感染控制监测。 八、院内感染和传染病上报 。 九、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和手卫规
范。
须在透析准备室针对每位患者进行配制。 ? (2)配置后的药品直接送至每位患者的透析单元,标
识清楚,一人一用。已经进入透析治疗区的药品不 可返回进入透析准备室。
五、透析结束后的消毒
? 1、每班次透析结束后,透析治疗区应通风,保持空气清 新。每日透析结束后应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
? 2、每班次透析结束后,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枕套等 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更换。
三、血液透析患者治疗前准备
? 常规筛查感染病人:首次透析患者或其它中心转入 患者必须在治疗前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 感染相关检查:保留原始记录,登记患者检查结果
? 签署透析治疗和 /或透析器复用知情同意书 ? 建立患者档案,排班表,病历,相关文件应有乙肝
丙肝患者明确标识
四、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规范化操作
血液净化感染控 制操作规程
诏安总医院
院感科 沈瑞芬
前言
? 血透室院内感染事件:2019年5月份江苏省东 台市人民医院近期发生69名血透患者感染丙肝 病毒的恶性事件。
? 血液透析不良反应:心脏骤停、脑出血、空气 栓塞、溶血……。
? 2010版
2020版
2020版修订
? 1.明确了传染性疾病隔离区透析的患者标准以 及解除隔离区透析的方案,补充了结核等呼 吸道传染病隔离透析的原则;
? 1、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应当严格限制非工作 人员进入透析治疗区。
? 2、以中心静脉导管或移植物做为血管通路的患者 ,血管通路的连接和断开均应进行无菌操作。
? 3、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 器具一
? 4、治疗药品配制: ? (1)治程中所需的肝素溶液、铁剂等药品的配置,必
→污染区,不得逆向流动;
一、透析室基本设施
? (二)传染病隔离治疗区:
? (1)具有传染性的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 炎、梅毒及艾滋病等血源性传染疾病患者,应在隔 离透析治疗区进行专机血液透析治疗。
? (2)、传染病隔离区应配备专用透析操作用品治疗 车且不能在隔离透析治疗区和普通透析治疗区交叉 使用,隔离区的物品如病历、血压计、听诊器、治 疗车、机器等应有明确标示 。
? 6.新增了院内感染和传染病上报的要求; ? 7.强调了医护人员定期体检、需要人员注射疫苗以
及隔离区个人防护,修订了被 HBV或HCV阳性患者 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的处理方法; ? 8.明确了医护人员戴手套和不戴手套的时机以及选 择不同类型手套标准,强调了以中心静脉导管或移 植物导管作为血管通路患者,血管通路连接和断开 均应进行无菌操作。
? (二)传染病隔离治疗区
? (4)呼吸道传染病疫期内,透析前应检测患者体 温,可疑和确诊患者应在呼吸道隔离病房接受透析 治疗。
二、血透室感染控制的规章制度
? 依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15982)、 ?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卫生部令第 48号) ?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380号) ?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313-2019)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
管理办法》 (卫生部令第 37号) ? 《丙型肝炎病毒 (BCV-RMA) 检测结果转阴患者
血液透析管理方案》(国卫办医函 [201810号00)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国家法律、
法规
二、血透室感染控制的规章制度
相关的规章制度至少包括: ? 1、血液透析室(中心)感染防控的组织机构和全员培训制度 ? 2、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制度 ? 3、医院感染控制及消毒隔离制度 ? 4、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 ? 5、传染病患者隔离制度 ? 6、传染病新发、播散报告制度 ? 7、设备设施及一次性物品的管理制度 ? 8、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 ? 9、库房管理制度 ? 10、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 11、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 2.细化了血液透析室(中心)感染控制的规章制 度和全员培训的要求;
? 3.在透析前准备中强调了对患者感染风险的告 知及定期接受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的要求;
? 4.规范了血液透析室(中心)各种物品的流动规 程,补充了治疗药品规范配置的原则;
? 5.修订了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生物污染的防控标 准;
2020版修订
? 3、每次透析结束后,应对透析单元内所有的物品表面(如 透析机外部、透析床、小桌板等)及地面进行清洁消毒。 对有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污染的区域(地面、墙面),按要 求使用消毒液擦拭。
? 4、采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对透析 机外部等物品表面擦拭消毒;如果有血液污染,应立即 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一次性使用布巾擦拭后,再用 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