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期末论文

合集下载

工业计量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工业计量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工业计量论文范文精选3篇计量经济学论文(一)内容提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20XX年各地工业总产值进行多因素分析,建立以工业总产值为被解释变量,以其它可能对工业总产值有明显影响的因素为解释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模型对工业总产值进行数量化分析,就当前形势下通过何种方式才能提高工业总产值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

SummryThispperminlybyChinin20XXtoroundindustriloutputformul ti-fctornlysis,estblishgrossvlueofindustriloutputwstheexpl ntoryvrible,Otherpossibletotheindustriloutputvluehsobvio usimpctonthevriblefctorstoexplinthemultiplelinerregressi onmodel,nduseofindustriloutputmodelforquntittivenlysis, onthecurrentsitutionbywhtmenscnimprovetheindustrilout putvlueofsomeofthedvicevilble.Keywords:IndustriloutputMultivritenlysisInputFixedssetsL borEconometrics(二)建立模型的步骤(1)建立模型1、解释变量的选择被解释变量,直接取工业总产值,用Y表示。

解释变量,即影响解释工业总产值的变量选取哪些呢?我们知道,对于影响产量的主要变量是投资(K),劳动(L)和技术进步(T),所以在我们选择工业总产值解释变量的时候应该含有K、L,但是由于技术进步(T)的数据我们不可得,所以我们无法将其列入模型中进行定量研究。

除了以上两个变量,我们还应该选择一个重要的变量,那就是固定资产,因为工业总产值中很大一部分是由大型工业产值组成的,这些工业的固定资产大小会对他们的产值产生重大影响,比如,一个大型工厂在以前用价值100万的旧生产线生产产品时,投入10万,产值是14万,后来引进新生产线,同样的投入和劳动,产值会是20万,这就表现出固定资产对工业总产值的影响。

计量经济学的结课论文

计量经济学的结课论文

计量经济学期末课程论文实验名称:影响中国税收收入的因素分析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时间:影响中国税收收入因素分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财政收支发生很大变化,中央和地方的税收收入1978年为519.28亿元,到2010年已经增长到73210.79亿元,33年间增长了141倍,平均每年增长4.3倍。

为了研究影响中国税收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分析中央和地方税收收入的增长规律,预测中国税收未来的增长趋势,需要建立计量经济模型。

影响中国税收收入增长的因素很多,但据分析最主要的因素主要有:(1)经济整体增长。

(2)公共财政的需求(3)物价水平(4)税收政策因素。

运用Eviews统计软件的逐步回归对数据进行线性拟合,经过各种参数检验以及模型筛选,得到最后符合要求的模型,本论文给出了实证分析的结论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字:中国税收收入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多重共线性异方差性自相关性研究主题:为了全面反映中国税收增长的全貌,选择包括中央和地方税收的国家财政收入中的各项税收(简称税收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反映国家税收的增长;解释变量设定为可观测的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商品零售物价指数等变量。

数据类型:时间序列数据数据频度:年起止时间:1978-2010主要研究方法:多元线性回归以及多重共线性、异方差、序列相关的检验与修正一、数据收集与模型的建立:(一)影响因素的分析1、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从宏观经济看,经济整体增长是税收增长的基本源泉。

2、财政支出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体,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保障的完善等都对公共财政提出要求,因此对预算支出所表现的公共财政的需求对当年的税收收入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

公共财政需求的数据较难得,但它与财政支出密切相关,所以选择财政支出作为公共财政需求的代表。

计量经济学期末课程论文范文2

计量经济学期末课程论文范文2

计量经济学期末课程论文范文2《经济学方法论》课程论文评阅表09040130 学号班级 09经一姓名成会论文题目 GDP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评分依据评分标准得分结构严谨、逻辑严密、层次清晰(35-40)结构合理、符合逻辑、层次分明(30-34分) 结构结构基本合理、层次比较清晰、文理通顺(17-29分) (40分)有不合理部分、逻辑性不强(9-16分)结构混乱、文不对题、或有抄袭现象(0-8分)见解独特、对问题分析透彻、且非常全面(40-45分)有自主的见解,对问题的分析比较深入全面(35-39分) 深度和广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分析的深度、广度一般(20-34分) 度(45分)分析比较深入全面(11-19分)对问题的分析既无深度,又无广度(0-10分)格式完全符合规范,字数在1200以上(12-15分)格式比较符合规范字数在1000以上(8-11分) 规范化(15分) 格式基本符合规范,但有个别地方不合规(4-7分)格式完全不规范或字数严重不足(0-3分)总分(100分)教师签名________1目录1、摘要...................................................................... .12、关键词 (1)3、文献综述 (1)(一)经济增长理论 (1)(二)影响因素的分析 (1)4、数据收集与模型的建立 (2)(一)数据收集 (2)(二)模型设计 (2)5、模型估计和检验 (2)(一)模型初始估计...................................................................... (3)(二)多重共线性检验...................................................................... .. (4)(三)异方差检验...................................................................... . (5)(四)序列相关检验...................................................................... (5)(五)Granger因果检验...................................................................... . (6)(六)显著性和拟合优度检验 (6)6、结论分析和政策建议 (6)(一)主要结论 (6)1、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动力 (6)2、劳动力对GDP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微不足道 (6)3、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6)(二)政策建议...................................................................... (7)7、参考文献 (7)2GDP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年平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接近10%。

计量技术论文范文3篇

计量技术论文范文3篇

计量技术论⽂范⽂3篇计量⾏业及计量技术论⽂1我国计量⾏业及计量技术机构现状总体来讲,我国的计量⾏业还很落后,⾃1986年计量法颁布以来所有的计量⼯作基本都是由国家设⽴的计量检定机构开展的。

我国计量检定机构共有4级:国家级计量检定机构;省级计量检定机构;市级计量检定机构;县级计量检定机构。

以辽宁省抚顺市为例,抚顺市共有市级计量检定机构1个,县级计量检定机构3个。

计量⼯作有成本⾼、技术含量⾼的特点,县级计量检定机构由于客户少收⼊少,导致没有⾜够的资⾦投⼊,使其很难独⽴运⾏,很多时候要依赖于市级计量检定机构。

另⼀⽅⾯,由于市场上没有有资质的第三⽅校准机构,市级计量检定机构⼜承担了抚顺市境内⼤量⼯业企业的计量校准⼯作。

从技术上来看,计量校准还没被基层的⼯作⼈员正确的认识,很多企业相关技术⼈员甚⾄检定机构的技术⼈员都认为当检定某项不合格时,为了获得有效的证书才进⾏校准,⽽对校准证书中给出的不确定度也没有基本概念,很难想象⼀个计量员不懂不确定度的企业能⽣产出⾼质量的产品。

当企业了解了校准的意义并能根据⾃⾝的需求主动寻求相关服务时,企业的⽣产质量才能够提⾼。

2辽宁省计量体系及技术机构改⾰的探讨2014年新版的《计量法》已经明确了校准⾏为的法律地位,并允许市场上出现第三⽅的校准机构,然⽽在垄断多年的计量⾏业,其他资本的介⼊相对困难,改⾰需从内部进⾏。

以辽宁省为例,应像上述所说那些发达国家的计量技术机构转变,明确各级计量检定机构的职能和设置,准确拆分省级及市级计量检定机构,变县级计量检定机构为市级计量检定机构的派出单位。

开展强制检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由省级计量检定机构、市级计量检定机构及其派出机构构成。

派出机构负责本县内量⼤⾯⼴的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落实情况,市级计量检定机构制定检定周期,实施强制检定,履⾏政府委托的相关任务,省级计量检定机构向市级计量检定机构开展计量标准的强制检定,并对其进⾏技术指导,同时负责⼀些精确度⾼、技术含量⾼的强制检定。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计量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是经济学实证分析的重要方法与工具。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范文一: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教学设计摘要:课程论文是计量经济学课程应用性教学的有效手段,但在教学实践中如果设计不好,课程论文教学会因为网络抄袭和同质化现象达不到教学的目的。

为此,文章从论文课时设计、选题设计、内容设计和辅助教学手段设计几个方面提出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教学的具体设计思路,以期为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应用性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以及教学效果的提高提供新的认识。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教学设计1课程论文是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有效手段作为经济学实证经验分析的一门重要方法类课程,计量经济学是各国高校经济类专业的三大核心课程之一。

作为一门集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三者于一身的应用性理论方法,计量经济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经济理论作为理论模型设定的依据,更需要学会应用数学、统计学方法和计算机工具去估计和检验模型,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和理论检验。

所以对于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只是手段,最终目的应该是教会学生应用理论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的经济问题。

为了方法应用的教学目的,在本科学习阶段除了对计量经济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外,还需辅以其它的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方法应用的理解,常用的教学手段是案例分析和实验教学[1-2]。

虽然案例分析和实验教学能够对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应用有所帮助,但这两种教学手段还并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方法的应用。

因为要用计量经济方法进行实证分析除了理解方法的含义和应用步骤以及熟悉软件的操作外,还包含更多的内容。

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的完整框架是:关于经济活动的观察(行为分析)→关于经济理论的抽象(理论假说)→建立总体回归模型→获取样本观测数据→估计模型→检验模型→应用模型[3]。

在这个研究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什么样的选题适合做实证分析、变量如何选取、数据的可获得性怎么样、该如何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实证结果跟预想结论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下怎么办、如何从实证分析结果中提炼出有价值的观点、规范的实证分析论文如何撰写,等等。

关于计量的论文参考

关于计量的论文参考

计量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石计量,古称度量衡,现代社会将其定义为“实现单位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它是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技术规范和行为准则。

伴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计量已经从古代的度量衡发展到几何量、热学、力学、电磁、无线电、时间频率、光学、声学、电离辐射和化学等十大计量,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防安全的重要技术支撑。

纵观历史,计量从来都是统一管理国家、维持国家秩序的重要手段。

中国古代历朝更替,必重整度量衡。

可以说,度量衡的统一是国家统一的重要标志。

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公布,标志着中国计量工作从行政管理走向法治管理,并逐渐与国际接轨。

如今,计量已经被赋予新的内涵和使命,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计量是保障经济正常运转的技术手段。

在经济交往中,超过80%的贸易必须经过计量才能实现,工业化国家的测量活动对其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达4%—6%。

计量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是工业生产的“眼睛”,工业发达国家把计量检测、原材料和工艺装备列为现代工业生产的三大支柱。

计量是科学技术的基础,没有计量就没有科学。

历史上三次技术革命都是以计量测试技术突破为前提。

计量精度的每一次提高,都给相关领域的测量、科学仪器的进步以及技术创新以极大的推动力量。

同样,未来的技术革命无论是信息技术还是新能源技术或生物技术,都必须依赖于计量测试技术的发展。

由此可见,在构成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三大要素中——经济基础、企业管理、科技创新,都以计量作为基础支撑,都以计量的发展进步作为技术引领。

可以说,计量的水平直接影响经济发展水平、企业管理水平以及科技创新水平,反映了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水平。

因此,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世界上包括美国、欧盟和日本在内的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加大了对计量科学研究的投入,以切实保证并有效提高本国计量科技的支撑能力,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

计量专业毕业论文(5篇)

计量专业毕业论文(5篇)

计量专业毕业论文(5篇)第一篇:计量专业毕业论文计量专业的研究是促进计量学科不断发展的关键。

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计量专业毕业论文,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计量专业毕业论文一摘要:用电稽查工作在供电企业运营中是极为重要的工作环节。

供电企业需要以用电稽查来维护良好的供电秩序,对用电过程进行监督管理,防治偷漏电情况发生。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经济增长推动了用电量的增加,偷电的情况较之以往更多也更有技术性。

供电企业需要将电能计量技术运用于用电稽查工作当中,提高营销人员的技术能力,避免点电量流失。

关键词:电能计量;用电稽查;应用随着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你,对于电能的需求量不断提升,也让能源紧缺成为了当前国民都非常重视的问题。

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电力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电力企业要加强电能计量技术在用电稽查工作中的运用,防止偷电行为发生,改善电力营销工作中存在的漏洞,保证用电稽查科学合理,准确度高。

一、电能计量技术的涵义电能计量技术的发展关系到电力生产,营销以及整个电网顺利运行,是电力企业要不断提升的重要技术环节。

从电力企业发电到电网传输,到人们生产生活用电,各个环节都需要运用到电能计量技术,保证电能准确测量。

电能计量技术目前已经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了数字化测量,并且可以通过设备进行远程控制。

在当前科技发展的支持下,电能计量技术的精准度较高,灵敏度提高,测量稳定性也不断加强。

过去的电能计量工作,由人工进行,人为因素干扰较多,运用远程控制技术之后,能够集中搜集电表数据,有效防止偷电行为。

在用电稽查工作中,电能计量技术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数字化技术保证了电能计量技术的可靠性,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电能计量,保证了用电稽查准确度高;其次是运用远程控制技术帮助用电稽查,抄表不再需要人工进行,后方监督即可,迅速发现违章用电行为并进行定位和纠正。

二、当前用电稽查工作常见的问题电力企业要加强用电管理工作,采用用电稽查保证生产生活用电的有序进行,减少资源浪费,保障用电安全,对于违法用电行为及时查明处理,促进用电工作的正常有序,合理进行。

计量地理学期末论文

计量地理学期末论文

计量地理学期末论文引言计量地理学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地理现象及其空间分布背后的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

通过计量地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地理现象的规律性和趋势,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地球上的各种现象。

本文将探讨计量地理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并且介绍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

计量地理学的基本概念计量地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结合了地理学、统计学和数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用于研究地理现象的数量性质和空间分布规律。

它使用数学和统计模型来分析和解释地理现象。

计量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 - 空间位置:地理现象在地球上的位置和空间分布。

- 数量特征:地理现象的数量性质,如面积、人口密度、温度等。

- 空间关联:地理现象之间的空间关系和相互影响。

- 空间模式: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和趋势。

计量地理学的方法计量地理学使用各种方法和技术来分析和解释地理现象。

其中一些常用的方法包括: 1. 统计分析:通过收集和分析地理数据,使用统计方法来描述和解释地理现象的数量特征和空间关联。

2. 空间插值:通过已知的数据点来推测未知位置的数据值,常用于生成地理现象的连续空间分布图。

3. 空间回归:使用统计方法来分析地理现象和其他变量之间的空间关系,以进一步理解地理现象的成因和规律。

4. 空间聚类:通过聚类分析方法来识别空间上相近的地理现象,以便于研究地理现象的空间模式和趋势。

5. 空间可视化:使用地图和图表等可视化技术来展示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以便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传达地理信息。

计量地理学的应用计量地理学可以应用于各种地理现象的研究和分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 1. 城市规划:计量地理学可以用于分析城市的人口分布、交通流动、土地利用等,以帮助规划部门做出科学决策。

2. 环境研究:计量地理学可以用于分析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地理现象,以帮助环保部门制定政策和采取措施。

3. 经济地理学:计量地理学可以用于分析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和趋势,以指导经济政策的制定和产业布局的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期末论文题目: 预期收入对居民个人消费的影响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组长:陈灵41030025**:***41030024刘智慧41030027陈晓41030029汪霖宜41030030预期收入对居民个人消费的影响一、选题意义在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快发展和转型步伐,壮大经济总量,做大“蛋糕”,做好“蛋糕”,分好“蛋糕”,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努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的今天,居民消费水平日益被人关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收入状况有了很大改善,消费支出也随之上升。

但由于近两年来的通货膨胀状况的出现,CPI的上涨,居民的生活质量也难免有所下降。

发展经济就应该紧紧抓住消费,而消费水平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只有正确捕捉到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不足,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居民消费水平是指居民在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消费过程中,对满足人们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方面所达到的程度。

通过消费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数量和质量反映出来。

一个国家居民的消费状况从侧面反映了该国的整体经济水平以及社会福利的大小,体现着一个国家的质量。

现实中有许多因素影响着居民的消费水平,如收入水平、物价水平(CPI)、GDP、利率水平、储蓄率、消费者偏好、社会文化等等。

而我们小组主要研究对象为预期收入对个人居民消费的影响,因为收入影响消费这个是众人皆知的事实,我们想通过数据探究和证明预期收入是否影响个人居民消费以及它影响的大小。

当经济增长带来收入的预期增长时,例如国家决定增长工资收入时,我们可以估计此时消费受到的影响,从而考察整个国民经济变化过程。

二、影响消费的因素我们首要考虑到的消费影响因素有收入水平、物价水平(CPI)、GDP、利率水平、储蓄率、PPI、PMI。

收入是指某一个体,包括个人或者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转让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居民个人收入对消费水平影响较大。

一般的,个人收入水平较高,他就会因为收入较高而增加消费,消费水平也就相应较高。

二者呈现正相关关系。

所以我们考虑第一个解释变量为个人实际收入水平。

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一般的,某地区CPI物价指数较高,居民就会由于物价过高而减少消费,消费水平就会较低。

二者呈现负相关关系。

因此,我们考虑第二个解释变量为CPI。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而GDP分为用实际市场价格衡量的名义GDP和按固定价格或不变价格来进行统计的实际GDP。

其中实际GDP的各种变动被广泛地用来衡量产出的水平和波动。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GDP水平越高,相应消费水平也就会更高。

因此,我们考虑第三个解释变量为实际GDP。

利率水平即银行平均每年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储蓄率指个人可支配收入总额中储蓄所占的百分比。

储蓄率和居民本身的收入呈现强相关关系。

由于之前已经考虑收入的影响,因此不再重复赘述考虑储蓄率的影响。

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PPI)亦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是一个用来衡量制造商出厂价的平均变化的指数。

采购经理指数(PMI)是一个综合指数,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由五个扩散指数即新订单指数(简称订单)、生产指数(简称生产)、从业人员指数(简称雇员)、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简称配送)、主要原材料库存指数(简称存货)加权而成。

这两个指数计算较为麻烦,数据难以寻找,而且从我国实际经济情况出发,它们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很小,因此在本文中不予考虑。

综上所述,由于样本数据的可收集性及我国现在的经济状况,我就仅从以下几个因素着手分析。

从居民角度来看,居民的个人可支配收入影响着其消费性支出的高低;而从整个社会经济环境来看,CPI指数和实际GDP同样影响着居民的消费支出。

值得提出的是,为了保持数值一致,我们采用的CPI,实际GDP和实际收入均是根据CPI基期为1985年的100进行调整过后的。

这样的数据保持了统一,符合计量经济学进行分析的前提要求。

三、选择影响因素以及数据来源我们模型最终选择解释变量为实际收入,实际GDP,CPI。

因为生产者物价指数和采购经理指数和GDP都高度相关,PPI还是GDP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就选择使实际GDP。

而把利率剔除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为它和收入相关,从理论本身上来说收入就是影响消费最大的原因,所以可以将其不考虑在内。

第二个理由为,在我们加入利率之后,进行回归分析时,发现异方差和自相关无法解决,使模型出现了问题,所以决定删除。

第一个理由较为牵强,但考虑到模型的正确性,我们觉得割舍掉利率这个变量。

于是我们的模型解释变量为实际收入,实际GDP,CPI。

本次回归所用的数据来源为统计年鉴上1985年到2011年的居民个人消费水平,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名义GDP(已将其以1985年为基期转换为实际GDP),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已将其以1985年为基期转换为实际CPI)。

本次回归:Y:居民个人消费,X1个人可支配收入,X2:cpi,X3 :实际gdp四、对选定因素进行定阶经典时间序列分析和回归分析有许多假设前提,如序列平稳性、正态性等,如果直接将经济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用于经济分析,实际上包含了这些假定。

在这些假定成立的条件下,进行计量经济学检验才具有较高的可靠度。

但是大多数经济时间序列是非平稳性的,如果直接将非平稳时间序列进行回归分析,则可能会带来不良后果,如伪回归问题:变量间本来不存在有意义的关系,但回归结果却得出存在有意义关系错误结论。

所以在我们小组对数据进行回归之前,先对序列的平稳性做检验,并且使它们平稳。

对被解释变量LNY进行ADF检验,如下图所示Null Hypothesis: LNY has a unit rootExogenous: Constant, Linear TrendLag Length: 2 (Automatic based on SIC, MAXLAG=6)t-Statistic Prob.*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statistic -2.647280 0.2647Test critical values: 1% level -4.3943095% level -3.61219910% level -3.243079*MacKinnon (1996) one-sided p-values.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EquationDependent Variable: D(LN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06/22/13 Time: 21:43Sample (adjusted): 1988 2011Included observations: 24 after adjustments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LNY(-1) -0.288371 0.108931 -2.647280 0.0159 D(LNY(-1)) 0.421614 0.194716 2.165270 0.0433 D(LNY(-2)) 0.235749 0.208151 1.132588 0.2715C 1.949811 0.704513 2.767602 0.0123@TREND(1985) 0.033707 0.013170 2.559424 0.0192R-squared 0.387248 Mean dependent var 0.127252 Adjusted R-squared 0.258247 S.D. dependent var 0.071838 S.E. of regression 0.061870 Akaike info criterion -2.544499 Sum squared resid 0.072731 Schwarz criterion -2.299071 Log likelihood 35.53399 Hannan-Quinn criter. -2.479387 F-statistic 3.001909 Durbin-Watson stat 1.804848 Prob(F-statistic) 0.044601DlnyNull Hypothesis: D(LNY) has a unit rootExogenous: ConstantLag Length: 0 (Automatic based on SIC, MAXLAG=6)t-Statistic Prob.*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statistic -3.261966 0.0280 Test critical values: 1% level -3.7240705% level -2.98622510% level -2.632604*MacKinnon (1996) one-sided p-values.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EquationDependent Variable: D(LNY,2)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06/22/13 Time: 21:44Sample (adjusted): 1987 2011Included observations: 25 after adjustments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D(LNY(-1)) -0.624468 0.191439 -3.261966 0.0034C 0.078127 0.027909 2.799318 0.0102R-squared 0.316299 Mean dependent var -0.001851Adjusted R-squared 0.286573 S.D. dependent var 0.078930S.E. of regression 0.066668 Akaike info criterion -2.501561Sum squared resid 0.102227 Schwarz criterion -2.404051Log likelihood 33.26951 Hannan-Quinn criter. -2.474516F-statistic 10.64042 Durbin-Watson stat 1.980626Prob(F-statistic) 0.003430我们对y进行ADF检验发现Y不是平稳的,并且也不是一阶单整和二阶单整,于是我们将Y变为了lny,即变化为居民个人消费的弹性,由上可以看出lny为一阶单整,照此办法我们队X2做了ADF检验,发现它也为一阶单整,我们依次做了X3的平稳性ADF检验,发现它不是一阶单整,而如果我们要用他们进行回归分析,则有可能得到伪回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