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作业答案2

合集下载

(整理)第十章电解与极化作用练习题与答案(2)

(整理)第十章电解与极化作用练习题与答案(2)

第10章电解与极化作用练习题二、单选题:1.298K,p下,试图电解HCl溶液(a = 1)制备H2和Cl2,若以Pt作电极,当电极上有气泡产生时,外加电压与电极电位关系:(A)V(外) = φ(Cl-/Cl2) -φ(H+/H2) ;(B)V(外)>φ(Cl-/Cl2)-φ(H+/H2) ;(C) V(外)≥φ(Cl2,析) -φ(H2,析) ;(D)V(外)≥φ(Cl-/Cl2) -φ(H+/H2) 。

2.25℃时,用Pt作电极电解a(H+) = 1的H2SO4溶液,当i = 52 ×10-4A·cm-2时,2Hη= 0,2Oη= 0.487V. 已知φ(O2/H2O) = 1.229V,那么分解电压是:(A) 0.742 V ;(B) 1.315 V ;(C) 1.216 V ;(D) 1.716 V 。

3.下列两图的四条极化曲线中分别代表原电池的阴极极化曲线和电解池的阳极极化曲线的是:(A) 1、4;(B) 1、3;(C) 2、3;(D) 2、4。

8.在极化曲线的测定中,参比电极的作用是:(A) 与待测电极构成闭合回路,使电流通过电解池;(B) 作为理想的极化电极;(C) 具有较小的交换电流密度和良好的电势稳定性;(D) 近似为理想不极化电极,与被测电极构成可逆原电池 .10.分别用(1)铂黑电极,(2)光亮铂电极,(3)铁电极,(4)汞电极,电解硫酸溶液,若电极极片的大小和外加电压相同,则反应速度次序是:(A) (4) > (3) > (2) > (1) ;(B) (2) > (1) > (3) > (4) ;(C) (1) > (2) > (3) > (4) ;(D) (4) > (2) > (3) > (1) 。

12.当原电池放电,在外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时,其电极电势的变化规律是:(A) 负极电势高于正极电势;(B) 阳极电势高于阴极电势;(C) 正极可逆电势比不可逆电势更正;(D) 阴极不可逆电势比可逆电势更正。

大学物理第十章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第十章课后习题答案

10.1 解:O O B B B B 出圆弧进++=0其中两直线电流在O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0,1/4圆电流在O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大小为R IRIB B O 841200μμ=⨯==圆弧。

10.2解:d b c a B B B B B +++=中心如图a I a I B B a πμπμ0022/22224)45cos 22===︒(中心过中心平行于ad (如图竖直向上)。

10.3 解:1PI 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大小为d I πμ2102PI B方向纸面向右,大小为d I πμ220 21PI PI P B B B +=T I I d d I d I B B B PI PI P 52221022021022102.72)2()2(21-⨯=+=+=+=πμπμπμ方向在过P 垂直于1I 的平面内与2PI B 夹α角︒===--7.33)32()(1121tna B B tna PI PI α10.4解:两线圈在P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方向都在两圆心的连线上指向小圆(向左)}])([])([{22322122223221211021x b R R I x b R R I B B B PR PR P -++++=+=μ10.5 解:a bc d2I P 2PIra Idy r dya I rdI B d πμπμπμ422200===20044cos r a Iydyr y r a Idy dB dB x πμπμα=== 20044sin r a Ixdyr x r a Idy dB dB y πμπμα===由对称性可知⎰==0x Px dB Bx a a I x a x a a I x y x a Ix y x dy a Ix y x a Ixdy r a Ixdy dB B aaa aa a aa y Py 101101022022020tan 2)tan (tan 4]tan 144)(44--------=--==+=+===⎰⎰⎰⎰πμπμπμπμπμπμ10.6解:对于无限大平面载流导体板,即上题结果中a x <<,2π=x a arctgi u a I u B 00214==∴(i 为电流密度)(1) 在两面之间1i 产生的磁感强度大小为10121i u 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人教版)第十章 《浮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二)

(人教版)第十章 《浮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二)

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及答案(二)泰安一中吕学文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4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作用B.只有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才受浮力作用C.在液体表面上,一部分浸入液体内部,或全部浸入液体内部的物体都受浮力作用D.物体在液体中浸没得越深,所受浮力越大2.分别挂在两个弹簧测力计上的小球甲和乙,当它们完全浸入水中时,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少相同的数值,则这两个球必须具有相同的()A.密度B.体积C.质量D.重力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积相同的物体放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B.质量相等的物体放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C.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的物体受到该液体的浮力相等D.密度越大的物体放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4.在两个弹簧测力计上,两测力计的读数相等,现将两个金属球都浸没在水中,则()A.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一样大B.挂铜块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C.挂铁块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D.无法确定5.下列说法中哪一句是正确的?()A.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B.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在液体中的重力C.当浮力等于物重时,物体一定漂浮在液面D.用密度计测量不同液体的密度,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相等.6.把一实心金属球放入某种液体,它一直沉到底部,这是因为()A.金属球不受到浮力B.金属球所受的重力大C.金属球所受的重力大于它所受到的浮力D.金属球所受到的浮力大于它所受到的重力7.一个实心铝球和一个实心铜球分别挂在天平横梁的左、右两个钩上(天平的两盘已拿掉),横梁正好平衡,现在把两球同时浸没在水中,则()A.天平横梁仍保持平衡B.天平横梁左端下沉C.天平横梁左端上翘D.两球体积未知,无法判断8.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的大小跟()A.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在关B.物体的体积和物体的密度在关C.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和物体的形状有关D.物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9.质量为1kg、密度为0.4╳103kg/m3的木块,在水中静止后所受浮力是()A.1kgB.2.5kgC.9.8ND.24.5N10.体积相同的铁块和木块,将它们浸没在水中后放手,木块上浮,铁块下沉,下列判断中哪一句是正确的?()A.木块露出水面前,木块和铁块受到的浮力一样大B.木块露出水面后,木块受到的浮力比铁块大C.木块露出水面后,木块和铁块受到的浮力一样大D.木块露出水面前,木块受到的浮力比铁块大11.一只新鲜鸡蛋,沉没在盛有水的烧杯里,要使鸡蛋离开杯底,可采取的方法有()A.加热B.加盐C.加酒精D.加水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浮在水面上的铁球一定是空心的B. 悬浮在水中的铁球一定是空心的C. 沉在水底的铁球一定是实心的D. 沉在水底的铁球可能是空心也可能是实心的13.如图所示的密度计放入甲、乙、丙三种液体中,液面分别在A、B、C三个刻度处,则三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为()A. 甲> 乙> 丙B. 甲< 乙< 丙C. 丙> 甲> 乙D. 乙> 甲> 丙14.把一木块分别放入水、煤油和硫酸中(硫酸> 水> 煤油)平衡时,木块浸入液体中的体积()A. 在水中最大B. 在煤油中最大C. 在硫酸中最大D. 都一样15.装满货物的轮船从大海驶向内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轮船所受的浮力变大B. 轮船所受的重力变大C. 轮船排开液体的体积减小D. 轮船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16.质量相同的实心钢球和实心铅球投入同种液体后,所受的浮力大小相等,这种液体一定是()A. 水B. 酒精C. 水银D. 盐水17.一均匀实心物体恰能悬浮在水中,如果把它截去一半,则另一半将()A. 上浮B. 悬浮C. 下沉D. 漂浮18.体积相等的实心铅块、铁块和木块,抛入水池中,待它门静止后,所受的浮力是()A. 铅块受到的浮力最小B. 铁块受到的浮力最小C. 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小D. 它们所受的浮力一样大19木块下面悬挂一块金属块,木块仍浮在水面,下面哪种说法正确()A. 木块的重力等于木块的浮力B. 金属块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C. 金属块和木块的重力等于它们受到的浮力D. 金属块的重力一定大于木快的重力20.同一木球漂浮在不同液体表面上,那么()A.没入液面以下体积较多者,受到的浮力较大B.露在液面上体积较多者,受到的浮力较大C.在两种液体中,无论没入液面以下,或者露在液面以上的体积多还是少,所受浮力一样大D.不知木球是实心还是空心,无法判断21.乒乓球在水底放手后上升到水面的全过程中,浮力的变化情况是()A.始终不变B.一直是逐渐减小C.先变小,露出液面后不再改变D.先不变,露出液面以后变小22.一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若把它全部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A.金属块所受到的重力B.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C.金属块所受重力和浮力之差D.金属块所受重力和浮力之和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3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不要写出演算过程。

机械原理课后答案第十章作业

机械原理课后答案第十章作业

2)当刚好能连续传动时
εα= [z1(tanαa1-tanα′)+z2 (tanαa2 - tanα′)] /(2π)
= [19(tan31.77°-tanα′) +42 (tan26.23°-tanα′)] /(2π) =1 解得:α′=23.229° a′= a cosα/ cosα′= m ( z1+z2) cosα/(2cosα′) =5×( 19+42) cos20°/ (2cos23.229°) =155.945(mm) r1′= r1 cosα/ cosα′= m z1cosα/(2cosα′) =5×19cos20°/ (2cos23.229°) =48.573(mm) r2′= a′- r1′= 155.945 - 48.573 = 107.372(mm)
3)计算几何尺寸 分度圆分离系数:y = (a′-a) / m = 1 齿顶高变动系数:ζ= x1 + x2 - y =0.249 齿 顶 高: ha1 = ha2 = ( ha* + x - ζ ) m= 13.755(mm) 齿 根 高: hf1 = hf2 = ( ha* + c* - x) m = 6.255(mm) 分 度 圆 直 径: d1 = d2 = m z1 = 120 (mm) 齿 顶 圆 直 径: da1= da2= d1 +2ha1= 147.51 (mm) 齿 根 圆 直 径: df1= df2= d1 - 2hf1= 107.49 (mm) 基 圆 直 径: db1 = db2 = d1 cosα= 112.763(mm) 分 度 圆 齿 厚: s1= s2 = (π/2 + 2 x tanα) m = 20.254 (mm)
解:1)

第十章--企业清算与重组会计习题2学习资料

第十章--企业清算与重组会计习题2学习资料

第十章企业清算与重组会计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破产债务内容的是()。

A.担保债务B.非担保债务C.抵消债务D.受托债务2.破产企业的下列资产不属于破产资产内容的是()。

A.破产宣告前购入的存货B.已抵押的固定资产C.宣告破产后收回的应收账款D.未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3.破产企业对于应支付给社会保障部门的破产安置费用,应确认为()。

A.其他债务B.优先清偿债务C.受托债务D.破产债务4.破产企业担保资产的价值低于担保债务而未受清偿的部分应确认为()。

A.普通债务B.优先清偿债务C.保证债务D.破产债务5.下列内容中属于破产资产的是()。

A.已批准行使抵消权的应收账款B.担保资产大于担保债务的差额C.受托加工的存货D.工会财产6.公司解体的实质是指()消失的法律行为。

A.自然人资格B.公司法人资格C.公司会计主体D.公司会计个体7.在清算期间,公司的权限仅限于清算范围内,凡以营业为前提的一切法律规定都不再适用,公司及其职能部门的原有地位要由()所取代。

A.清算组B.公司上级主管部门C.法院D.工商局8.从各国法律来看,由债权人提出破产申请,一般叫()。

A.非限制性破产申请B.自愿破产申请C.破产申请D.强制破产申请9.破产清算组工作人员的酬金及劳务费应计入(),在破产财产中拨付。

A.清算損益B.管理费用C.清算费用D.工资费用10.债务人的负债总额大于其资产总额,因其资不抵债而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的情况,一般称其破产为()。

A.形式上破产B.事实上破产C.法律上破产D.强制性破产11.债务人的资产虽然大于其负债总额,但因偿债所需资金不足,必须变卖其资产偿债而导致的破产,一般叫做()。

A.形式上破产B.事实上破产C.法律上破产D.强制性破产二、多项选择题1.公司解体的原因主要有()。

A.公司成立期满,自行解体B.公司无存在的必要时的解体C.股东会议决定解体D.公司被依法撤销,强制解体E.公司因无力偿还债务,破产解体2.从公司解体的情况来看,公司解体的形式可分为()。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 第十章综合测试(二)附答案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 第十章综合测试(二)附答案

第十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有关机械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有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就改变B.在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的木块的动能变大C.推出的铅球在下落过程中增加的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来的D.如果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不变,则物体的机械能不变2.90℃的水全部变成125℃的水蒸气,则()A.这些水蒸气的内能比水的小B.液态水分子间距比气态水分子的大C.水蒸气只能通过热传递途径变为水D.水分子在125℃时比90℃时热运动更激烈3.对下列常见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A.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B.围火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C.雾霾弥漫,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雪花纷飞,是因为分子之间有排斥力作用4.(2017·浙江舟山)下列各项都能使如图瓶内铁屑内能增加,其中属于做功的是()A.不断晃动瓶子B.用酒精灯加热C.用手焐瓶子D.在烈日下照射5.下列关于功和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能够做功,就是说它具有能B.物体具有能,它一定在做功C.一定质量的物体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D.一定质量的物体位置越高,它的重力势能越大6.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甲物体温度升高20℃时吸收的热量恰好等于乙物体温度升高40℃时吸收的热量,则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A.1:2B.2:1C.1:4D.4:17.汽油机是由四个冲程不断循环而工作的,图中表示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A B C D8.南极“万年冰”中含有很多压缩气泡,科考队员取一小块放入盛有酒的杯中,冰块会在酒面上飘来飘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冰块熔化,气泡破裂,使冰块飘来飘去B .冰块吸热,内能增加,使冰块飘来飘去C .冰块熔化,气泡破裂,气泡中气体的内能减少D .冰块吸热,酒水放热,酒的内能减少9.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加热,每隔1min 记录一次数据,如表所示,则该液体的比热容为( )A .30.910J )/(kg ⨯⋅℃B .31.810J )/(kg ⨯⋅℃C .33.610J )/(kg ⨯⋅℃D .31.210J )/(kg ⨯⋅℃10.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运动速度、物体的温度和物质状态都有关系B .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越多的热值越大C .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放出相同热量时煤油温度降低得多D .内能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转移 二、填空题(14小题2分,其余每空2分,共26分)11.在封闭的场所里,只要有人吸烟,场所内的其他人就会闻到烟味,从而损害他人健康.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场所里烟雾弥漫属于________现象,这个现象表明________。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第十章《二元一次方程组》难题训练(2)(含解析答案)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第十章《二元一次方程组》难题训练(2)(含解析答案)

七下第十章《二元一次方程组》难题训练(2)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 为奖励消防演练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同学,某校决定用1200元购买篮球和排球,其中篮球每个120元,排球每个90元,在购买资金恰好用尽的情况下,购买方案有( )A. 4种B. 3种C. 2种D. 1种2. 甲、乙二人跑步,如果甲让乙先跑10米,甲跑5秒就可追上乙;如果甲让乙先跑2秒钟,那么甲跑4秒钟就能追上乙,若设甲、乙每秒种分别跑x ,y 米,可列方程组为( )A. {5x =5y +104x −2=4y B. {5x +10=5y4x −4y =2 C. {5(x −y)=104(x −y)=2xD. {5x −5y =104(x −y)=2y3. 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x +3y =4−a x −5y =3a,给出下列结论:①{x =5y =−1是方程组的解;②无论a 取何值,x ,y 的值都不可能互为相反数; ③当a =1时,方程组的解也是方程x +y =4−a 的解; ④x ,y 的值都为自然数的解有4对。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 3个B. 2个C. 1个D. 4个4. 若x |k|+ky =2+y 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则k 的值为( )A. 1B. −1C. 1或−1D. 05. 方程|x −2y −3|+|x +y +1|=1的整数解的个数是(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6. 某风景点有二人座、三人座、四人座的三种游船供游客租住,某旅行团20人准备同时租用这三种游船共7艘,且每艘游船都坐满,那么租船方案有( )A. 4种B. 3种C. 2种D. 1种7. 已知m 为正整数,且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mx +2y =103x −2y =2有整数解,则m 2的值为( )A. 9B. 1,9C. 0,1,81D. 1,81二、填空题8. 已知x =3+t,y =3−t ,用x 的代数式表示y 为 .9. 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盒身25个,或制盒底40个,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罐头盒.现有6张白铁皮.若用x 张制盒身,y 张制盒底可以使盒身与盒底配套,那么可列方程组为:______________.10. 已知x ,y 取0,1,2,3,…,9中的数,且3x −4y =11,则2x +3y =________. 11. 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一艘轮船往返两地,顺流用4小时,逆流用5小时.设这艘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 千米/小时,水流速度为y 千米/小时,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已知{x =a y =b 是方程组{2x +y =−33x −2y =7的解,则5a −b 的值是_____.13. 爸爸开车带着小明在公路上匀速行驶,小明每隔一段时间看到的里程碑上的数如下:则9:00时看到的两位数是_____________14. 解关于x ,y 的方程组时,可以用①×2−②消去未知数x ,也可以用①×4+②×3消去未知数y ,试求a +b 的值为___________.15. 定义运算“∗”,规定x ∗y =ax 2+by ,其中a 、b 为常数,且1∗2=5,2∗1=6,则2∗3=________. 16. 现有八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如图1、2所示的图形,在拼图2时,中间留下了一个边长为2的小正方形,则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是 .三、解答题17.小颖解方程组{ax+2y=7cx−dy=4,时,把a看错后得到的解是{x=5y=1,而正确解是{x=3y=−1.请你帮小颖写出原来的方程组.18.在矩形ABCD中,放入六个形状、大小相同的长方形,所标尺寸如图所示,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9.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某市政府筹集了抗旱必需物资120吨打算运往灾区,现有甲、乙、丙三种车型供选择,每辆车的运载能力和运费如下表所示:(假设每辆车均满载)车型甲乙丙汽车运载量(吨/辆)5810汽车运费(元/辆)400500600(1)若全部物资都用甲、乙两种车型来运送,需运费8200元,问分别需甲、乙两种车型各几辆?(2)为了节约运费,该市政府可以决定甲、乙、丙三种车型参与运送,已知它们的总辆数为16辆,你能通过列方程(组)的方法分别求出几种车型的辆数吗?(3)求出哪种方案的运费最省?最省是多少元.20. 阅读下列材料:问题:某饭店工作人员第一次买了13只鸡、5只鸭、9只鹅共用了925元.第二次买了2只鸡、4只鸭、3只鹅共用了320元,试问第三次买了鸡、鸭、鹅各一只共需多少元?(假定三次购买鸡、鸭、鹅的单价不变)解:设鸡、鸭、鹅的单价分别为x ,y ,z 元.依题意,得{13x +5y +9z =9252x +4y +3z =320 上述方程组可变形为{5(x +y +z)+4(2x +z)=9254(x +y +z)−(2x +z)=320设x +y +z =a ,2x +z =b ,上述方程组可化为①+4×②得:a =________,即x +y +z =________. 答:第三次买鸡、鸭、鹅各一只共需________元. 阅读后,细心的你.可以解决下列问题:(1)选择题:上述材料中的解答过程运用了________思想方法来指导解题. A .整体B.数形结合C.分类讨论(2)某校体育组购买体育用品甲、乙、丙、丁的件数和用钱金额如下表:品名次数甲 乙 丙 丁 用钱金额(元)第一次购买件数 5 4 3 1 1882 第二次购买件数97512764那么购买每种体育用品各一件共需多少元?21.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某铁件加工厂用如图1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铁片(长方形的宽与正方形的边长相等)加工成如图2的竖式与横式两种无盖的长方体铁容器.(加工时接缝材料不计)(1)如果加工无盖竖式铁容器与无盖横式铁容器各1个,则共需要长方形铁片_____张,正方形铁片_____张;(2)现有长方形铁片2014张,正方形铁片1176张,如果加工成这两种铁容器,刚好铁片全部用完,那加工的竖式铁容器、横式铁容器各有多少个?(3)把长方体铁容器加盖可以加工成为铁盒。

初中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章末小测验及答案2.docx

初中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章末小测验及答案2.docx

第十章章末卷2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30 分)1.( 2015?淄博)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完整同样的容器,甲容器内盛有适当的 A 液体,乙容器内盛有适当的 B 液体.将同一个苹果先后放入甲、状况及液体的深度以下图.对图中情形剖析正确的选项是(乙两个容器中,苹果静止后的浮沉)A.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盛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B.苹果排开 A 液体的重力小于苹果排开 B 液体的重力C. A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 B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D.苹果在 A 液体中遇到的浮力大于苹果在 B 液体中遇到的浮力【考点】8S: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83:压强盛小比较.【难度】中等【剖析】依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二者所受浮力关系和液体密度关系,再依据p=ρgh判断对杯底的压强关系.因为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容器中液体的重力之和,则依据F=G=ρgV 得出液体重力的大小;最后依据p=即可比较得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盛小关系.【解答】解:因为苹果在 A 液体中飘荡,所以苹果的密度小于 A 液体的密度;因为苹果在B 液体中悬浮,所以苹果的密度等于 B 液体的密度.所以 A 液体的密度大于 B 液体的密度,A、因为甲、乙两个完整同样的容器,AB 液面同样,体积同样, A 的密度大于 B 的密度,所以 A 液体重力大于 B 液体重力,因为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容器中液体的重力之和,则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依据p=即可比较得出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盛;故 A 正确;B、苹果在 A 液体中飘荡,苹果遇到的浮力等于苹果的重力;苹果在 B 液体中悬浮,苹果受到的浮力也等于苹果的重力;所以在 A 和 B 液体中苹果所受浮力相等,依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苹果排开 A 液体的重力等于苹果排开 B 液体的重力,故 B 错误;C、放入苹果后,液面等高, A 的密度大于 B 的密度,由p=ρ gh可知:甲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盛,故 C 错误;D、苹果在 A 液体中飘荡,苹果遇到的浮力等于苹果的重力;苹果在 B 液体中悬浮,苹果受到的浮力也等于苹果的重力;所以在 A 和 B 液体中苹果所受浮力相等;故 D 错误.应选 A.【评论】本题主要考察压力、压强的比较和浮沉条件的应用,必定要掌握物体浮沉状况与密度的关系.同时要搞清不一样状态下(飘荡、悬浮)物体所受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关系.2.( 2013?广元)一长方体铁块按以下图,从下表面与液面刚才接触处下放至图中虚线位置.能大概反应铁块降落过程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F 浮与铁块下表面浸入液体深度h 深关系的图象是()A.B.C.D.【考点】 8O:阿基米德原理.【难度】中等.【剖析】第一我们要学会剖析图象,知道一个物理量跟着此外的一个物理量如何变化, A 图说明浮力随深度增添而减小, B 图说明开始浮力随深度的增添而增大、此后与深度没关,c 图说明浮力先不变再变大, D 图说明浮力随深度增添而增大;而后,依据我们所学过阿基米德原理F浮=ρ v排g,我们知道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液体浸入液体体积的大小有关,与物体淹没在水中的深度没关.我们必定要注意是“淹没”,当物体从开始浸入水中到完整浸入水中即淹没的过程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在渐渐变大,液体密度不变,所以浮力是变大的.而当物体淹没此后,再向水中下沉的时候,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再发生变化,所以浮力是不变的.【解答】解:当物体从开始浸入水中到完整浸入水中即淹没的过程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在渐渐变大,液体密度不变,因为F 浮=ρ液 V 排 g,所以物体遇到的浮力变大;而当物体淹没此后,再向水中下沉的时候,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再发生变化,所以物体遇到的浮力不变.由此可知物体遇到的浮力先变大后不变.应选 B.【评论】本题主要考察的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能确立物体淹没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是本题的重点.3.( 2013?无锡)先将盛有适当水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将系有细线的铁块慢慢浸入水中.小明察看了铁块刚开始浸入水中到完整淹没在水中(以下图)的实验现象,并对一些物理量做出了以下判断:①铁块遇到的浮力变大;②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③桌面遇到的压力变大;④桌面遇到的压强不变.此中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考点】 8O:阿基米德原理;83:压强盛小比较;88:液体的压强的特色.【难度】中等.【剖析】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桌面遇到的压力等于重力和拉力的协力;依据 p=判断桌面遇到压强的变化.【解答】解:①依据题意可知,铁块排开液体的体积愈来愈大,所以遇到的浮力变大;②铁块排开液体的体积愈来愈大,说明水的深度愈来愈大,由p=ρgh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③铁块刚开始浸入水中到完整淹没在水中的过程中,弹簧对铁块的拉力愈来愈小,则重力和拉力之差将变大,故桌面遇到的压力变大;④因为桌面遇到的压力变大,受力面积不变,由p=可知,桌面遇到的压强变大.故①③正确.应选: B.【评论】本题考察阿基米德原理、压强盛小比较和液体压强的特色,难度不大.4.( 2013?自贡)小张看到鸡蛋浮在盐水面上,以下图,他沿杯璧迟缓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在此过程中鸡蛋遇到的浮力 F 随时间 t 的变化图象可能是图中的()A.B.C.D.【考点】 8P:浮力大小的计算;8S: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难度】中等【剖析】鸡蛋飘荡在水面上,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逐渐加入清水,盐水的密度减小,当鸡蛋密度与盐水密度同样时,鸡蛋悬浮,浮力还等于鸡蛋的重力,跟着清水的渐渐加入,盐水的密度渐渐减小,鸡蛋渐渐降落,当完整淹没后鸡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依据浮力公式可知鸡蛋所受浮力渐渐减小.【解答】解:鸡蛋飘荡和悬浮时所受浮力不变,等于鸡蛋的重力,鸡蛋完整淹没后跟着盐水密度减小,但鸡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依据公式 F 浮=ρgV排可知鸡蛋所受浮力渐渐减小,但盐水密度的减小不是平均变化的,故 A 错误, D 正确;而 B 答案是浮力开始不变,再渐渐增大,故 B 错误;鸡蛋所受浮力从飘荡到刚在盐水中悬浮的过程中,浮力是不变的,故 C 错误.应选 D.【评论】本题考察浮力公式的应用和物体的沉浮条件,重点知道物体飘荡或悬浮时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时物领会下沉,影响浮力的要素有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本题考察的是液体密度对物体所受浮力的影响.5.( 2013?云南)“辽宁舰”航母已正式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系列,其满载时排水量(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为 6.75 万吨,则满载时其遇到的浮力为()A.6.75× 108N B. 6.75× 107N C. 6.75× 104N D. 6.75× 103N 【考点】8P:浮力大小的计算.【难度】中等.【剖析】知道航母满载排水量(排开水的质量),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该舰满载时所受浮力.【解答】解:该舰满载时所受浮力:F 浮 =G 排 =m 排 g=6.75× 107kg× 10N/kg=6.75 × 108N;应选 A.【评论】本题考察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同时考察了飘荡时物体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关系.6.( 2013?镇江)如图 1 所示,边长为10cm 的立方体木块 A 经过细线与圆柱形容器底部相连,容器中液面与 A 上表面齐平.从翻开容器底部的抽液机匀速向外排液开始计时,细线中拉力 F随时间 t 的变化图象如图 2 所示.木块密度ρ=0.5× 103kg/m 3,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 2,g=10N/kg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跟着液体的排出,木块遇到的浮力不停减小B.容器中的液体是酒精C.抽液机每秒钟排出液体的质量是10gD.第 30s 时,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是2cm【考点】 8Q:浮力的利用;2A :密度的计算;69: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难度】中等.【剖析】 A、依据浮力公式 F 浮=ρ液 gV 排进行判断;B、依据木块完整淹没时,F=F浮﹣G 联合图象数据得出液体的密度.此中 F 是细绳对木块的拉力,求出 F 浮,从而求出液体的密度;C、依据题意对木块进行受力剖析,当木块恰巧飘荡时,其受细绳的拉力为零.依据此计算出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从而得出结果;D、依据抽水速度,得出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解答】解: A、由图 2 知,整个过程中拉力减小,所以开始浮力减小,当拉力为零时,此时物体飘荡,在液体排出过程中,浮力不再变化,所以 A 错误;B、由图 1 知,此时木块受向上的浮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及拉力作用,由图象知,当物体完整淹没时,此时细绳的拉力为 5N .G=mg=ρ Vg=0.5×103kg/m 3× 10N/kg×( 0.1m)3 =5NF 浮 =G+F=5N+5N=10N由 F 浮 =ρ液 gV 排得,ρ液===1× 103kg/m 3所以此液体为水.所以 B 错误;C、当木块恰巧飘荡时, F 浮 =G则ρ水 gV 排=ρgV得 V 排= V=0.5×10 3m3﹣所以排出水的体积为:V=( S﹣ S) h=( 200﹣ 100)×× 10× 10﹣ 6 3=0.5× 10﹣3m3容木露mm=ρ水 V=103kg/m 3× 5× 10﹣4m3=0.5kg所以每秒抽出水的质量为:m′==0.01kg/s=10g/s ,所以 C 正确;D、第30s 抽出水的质量为:m=10g/s × 30s=300g=0.3kg体积为V===3× 10﹣ 4m3=300cm3木块露出水的高度h===3cm,所以 D 错误.应选 C.【评论】本题考察了有关浮力的计算,波及到了密度、受力剖析的应用,解决本题的重点是能从图象中得出有关信息,是一道难度较大的题目.7.( 2013?牡丹江)生物学中也包含了很多物理知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鱼在水中是靠改变自重来实现浮沉的B.鱼的表面有黏液能够减小水的阻力C.鱼行进的施力物体是水D.鱼摆尾前行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互相的【考点】 8S: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6I:力作用的互相性;7I: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难度】中等.【剖析】 A、鱼的浮沉靠的是鱼鳔,经过改变鱼鳔的体积改变鱼所受的浮力;B、鱼的表面有黏液有润滑作用,能够减小水的阻力;CD、依据力的作用的互相性判断.【解答】解: A、鱼经过鱼鳔改变体积,改变所受浮力实现浮沉,所以 A 错误;B、鱼的表面有黏液,使其表面变得圆滑,能够减小水的阻力, B 正确;C、鱼行进第一靠鱼鳍向后拨水,水给鱼一个向前的反作使劲,所以鱼向行进,所以D、由 C知,鱼行进是靠水给鱼的反作使劲,所以 D 正确;C 正确;应选A.【评论】本题经过鱼的特色考察了物体的浮沉条件、力的作用的互相性及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8.( 2013?南宁) 2013 年 5 月 31 日,我区首艘千吨级维权执法专用海监船“中国海监1118 ”号在梧州顺利下水,这将加强海监队伍在北部湾海疆的执法能力.当海监船从河里驶入海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船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B.船体下沉一些C.船所受的浮力小于重力D.船体上调一些【考点】 8S: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难度】中等.【剖析】据物体飘荡在液体中时,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就能判断出轮船在河里与海里时的浮力变化状况;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当物体所受浮力不变时,V 排与液体的密度成反比.【解答】解: A、船在河里与海里都处于飘荡状态,浮力等于重力,重力不变,所以浮力也不变, A 错误;B、由 F浮=ρ gV 可知,浮力不变,从河里到海里时,水的密度变大了,所以V排变小了,所排以船体上调一些, B 错误;C、由 A 中剖析得, C 错误;D、由 B 中剖析得, D 正确.应选 D.【评论】本题波及到飘荡的特色和阿基米德原理,应当深刻理解飘荡时浮力等于物重这一特点,属于基础题,但也属于易错题.9.( 2012?山西)水平桌面上的烧杯内装有必定量的水,轻轻放入一个小球后,从烧杯中溢出 100g 的水,则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g=10N/kg)A.小球所受浮力可能等于1N B.水对烧杯的压强必定增大C.小球的质量可能小于100g D.小球的体积必定等于100cm 3【考点】 8O:阿基米德原理;23:质量的估测;89:液体的压强的计算.【难度】中等.【剖析】( 1)假定烧杯本来装满水,放入小球后知道排开水的质量,能够求出小球遇到的浮力,假如小球飘荡能够求出小球的质量;水深不变,利用液体压强公式剖析水对烧杯底的压强变化;(2)假定烧杯本来装满水,放入小球后知道排开水的质量,能够求出小球遇到的浮力,如果小球下沉小球的质量将比排开水的质量大;水深不变,利用液体压强公式剖析水对烧杯底的压强变化;(3)假定烧杯本来没有装满水,排开水的质量比100g 大,其余物理量将发生变化.【解答】解:( 1)假定烧杯本来装满水,小球飘荡在水面上,小球所受浮力:F 浮 =G 排 =m 排 g=0.1kg× 10N/kg=1N ,∵F浮 =G 排 =m 排 g=G 球=m 球 g,小球的质量:m 球 =m 排=100g,排开水的体积:v 排 ===100cm3<v.球放入小球后水深不变,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2)假定烧杯本来装满水,小球沉入水底,小球所受浮力:F 浮 =G 排 =m 排 g=0.1kg× 10N/kg=1N ,∵F浮 =G 排 =m 排 g<G 球 =m 球 g,小球的质量:m 球> m 排 =100g,排开水的体积:v′排═==100cm3=v 球.放入小球后水深不变,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3)假定烧杯本来没有装满水,排开水的质量比100g 大,小球遇到的浮力、小球的质量和体积、容器底遇到的压强都要变大.应选 A.【评论】本题因条件不明确,剖析起来很复杂,灵巧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是重点.10.( 2012?安顺)某地在江面上修筑一座大桥,如图中甲是使用吊车向江底投放长方形石料的表示图.在整个投放过程中,石料以恒定速度降落.乙是钢绳的拉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t=0 时辰吊车开始下放石料,忽视水的摩擦阻力.则象(从开始投放到石料恰巧接触湖底前)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石料在t=20s 时开始浸入水中B.石料的重力是1400NC.石料遇到的浮力一直是500ND.石料完整淹没水后钢绳的拉力为900N【考点】 8O:阿基米德原理;6W:力的合成与应用.【难度】中等.【剖析】图象能够分红三个过程剖析:①前 20s,钢绳的拉力不变,等于物体的重力,此时物体在水面以上;②中间 10s,钢绳的拉力减小,物体从与水面接触到完整淹没;③最后 90s,钢绳的拉力不变,此时物体完整淹没在水中.【解答】解:A、由图象能够看出,物体在第20s 开始浸入水中.此选项正确,不切合题意;B、在前20s,物体的重力等于遇到的拉力为1400N.此选项正确,不切合题意;C、在第 20s~ 30s 的过程中,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不停增大,由公式 F浮=ρ gV排知,浮力不停液增大.此选项错误,切合题意;D、石料完整淹没后,浮力不变,钢绳的拉力不变,一直为 900N.此选项正确,不切合题意.应选 C.【评论】将物理规律或数据以表格或函数图象的形式表现,表现了数学学科的工具性,也考查了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向来是物理命题的热门.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44分)11.( 2013?乐山)以下图,把一木块放入水中,静止时木块有的体积浸入水中,木块的密度为0.6×103 kg/m 3;假如把该木块放入密度为0.8× 103kg/m 3的酒精中,静止时,如图所示.那么该木块下表面遇到水的压强p 水与遇到酒精的压强 p 酒的关系为 p 水等于 p 酒(填“大于”、“等于”、“小于”).【考点】 8S: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83:压强盛小比较;8O:阿基米德原理.【难度】中等.【剖析】( 1)依据木块飘荡时,浮力等于重力,用密度和体积表示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即可求出木块的密度;(2)浮力产生的实质是物体上下表面遇到的压力差.【解答】解:( 1)因为木块飘荡所以 F 浮=Gρ水 g×v 木=ρ木 gv 木33;木水33ρ =ρ =× 10 kg/m =0.6× 10 kg/m(2)依据图示可知,木块在水中和在酒精中都处于飘荡状态,浮力等于重力;依据浮力产生的实质可知,浮力等于水或酒精对木块下表面的压力,因为木块的重力不变,由p= 可得 p 水=p 酒.故答案为: 0.6× 103;等于.【评论】本题考察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飘荡条件和浮力产生的实质,重点是知道浮力等于物体上下表面遇到的压力差.12.( 2013?郴州)小明发现妈妈在腌制萝卜块时,新鲜的萝卜块在盐水中是飘荡的,浸泡几日后,本来飘荡的萝卜块又沉在了容器底.他与几位同学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提出以下猜想:猜想1:可能是因为水的蒸发,盐水密度增大,致使萝卜块下沉;猜想2:可能是浸泡几日后,萝卜块质量变大,致使萝卜块下沉;猜想 3:可能是浸泡几日后,萝卜块体积变小,致使萝卜块下沉.经过一番议论后,他们立刻否认了猜想1,你以为他们否认的原由是假如盐水的密度增大,萝卜块将会上调而不会下沉,与现象不符.接着他们就猜想 2 和猜想 3 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①取三块新鲜的萝卜块,编上编号A、 B、 C,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体积;②配制一大杯盐水;③将三块萝卜块放在盐水中,开初处于飘荡状态.几日后,发现萝卜块沉底后将其捞出擦干,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并记录实验数据以下表.萝卜块编号质量 /g体积 /cm 3放入盐水前放入盐水后放入盐水前放入盐水后A63.658.254.848.5B47.342.542.235.4C79.369.870.858.2请剖析上表实验数据可知:(1)猜想 2 是错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2)有同学以为猜想 3 是正确的,他以为萝卜块体积变小,浮力变小,致使萝卜块下沉.但也有同学以为这类剖析错误的,原由是萝卜块的质量也会减少.(3)综合剖析上表数据,致使萝卜块下沉的原由是萝卜块的密度增大,大于盐水的密度,致使重力大于浮力,萝卜块下沉.【考点】 8S: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难度】中等【剖析】依据浮力大小的影响要素进行剖析,若液体密度变大,则萝卜所受浮力变大;(1)依据表格中萝卜质量的变化联合猜想 2 得出结论;(2)物体的浮沉是由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共同决定的,不仅与物体遇到的浮力有关;(3)依据表格中数据得出放入盐水前和放入盐水后的密度关系得出结论.【解答】解:假如盐水的密度增大,依据影响浮力的要素,则萝卜遇到的浮力增大,萝卜应该上调,与现象不符,所以否认了猜想1;(1)依据表格中数据,放入盐水后萝卜的质量减小,所以猜想 2 错误;(2)依据数据,萝卜的质量和体积同时发生了变化,所以不可以得出浮力与体积的关系;(3)依据表格中数据知,萝卜的体积变小,其质量也变小,而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即密度变大了,大于盐水的密度,则其重力会大于排开同体积盐水的重力,即重力大于浮力,所以会下沉.故答案为:假如盐水的密度增大,萝卜块将会上调而不会下沉,与现象不符;( 1)错误;( 2)萝卜块的质量也会减少;(3)萝卜块的密度增大,大于盐水的密度,致使重力大于浮力,萝卜块下沉.【评论】本题考察了有关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及对有关现象的剖析,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重力和浮力的关系,同时也可依据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来判断其沉浮.13.( 2013?安徽) 2013 年 5 月,象征“和平、友善和快乐”的巨大黄鸭在香港与旅客会面,图为大黄鸭浮在海面上的情形.它的质量约为600kg,海水的密度取 1.0× 103kg/m 3,它浸在水中的体积约为0.6m3.【考点】 8S: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8O:阿基米德原理.【难度】中等F 浮 =G,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剖析】已知大黄鸭的质量可求的其重力,依据飘荡条件求出的推导公式求排开水的体积.【解答】解:大黄鸭的重力G=mg=600kg× 9.8N/kg=5880N ,∵大黄鸭浮在海面上,∴大黄鸭遇到的浮力 F 浮=G=5880N,∵F 浮 =ρ海水 gV 排,∴浸在水中的体积V 排 ===0.6m 3.故答案为: 0.6.【评论】本题考察了学生对物体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公式及推导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综合性强,有难度.14.(2012?茂名)一个重30N、体积为 0.002m 3的物体用绳索悬挂着,以下图.现将物体淹没在烧杯的水中,物体遇到的浮力是 20 N( g 取 10N/kg ).物体浸入水后,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开释绳索后,物体将下沉.【考点】 8O:阿基米德原理;89:液体的压强的计算;8S: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难度】中等.【剖析】( 1)物体淹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物体遇到的浮力;(2)物体浸入水后,排开必定体积的水,使烧杯内水深 h 增大,依据液体压强公式 p=ρgh 判断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化;(3)比较物体淹没在水中遇到的浮力和重力大小关系,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确立物体状态.【解答】解:(1) V 排 =V=0.002m3,物体所受的浮力:F 浮 =ρ水 gV 排 =1.0×103kg/m 3×10N/kg × 0.002m 3=20N;(2)物体浸入水后,烧杯内水深h 增大,由公式 p=ρgh可知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3)∵物体淹没在水中, G=30N, F 浮=20N,∴F浮<G,∴开释绳索后,物体将下沉.故答案为: 20;增大;下沉.【评论】本题考察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虽知识点多,但都属于基础,难度不大.15.( 2012?黑龙江)如图实验中,假如开始水桶中装满了水,按下饮料罐后水会溢出,越向越大.假如溢出了100cm 3的水,下按饮料罐,桶中溢出的水也越多,饮料罐遇到的浮力那么饮料罐所遇到的浮力为1N.( g 取 10N/kg )【考点】 8O:阿基米德原理.【难度】中等.【剖析】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遇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②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遇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的液体遇到的重力.【解答】解:①水桶中装满了水,按下饮料罐后水会溢出,越向下按饮料罐,饮料罐排开水的体积越大,由公式 F 浮=ρ液 gV 排知,遇到的浮力越大.②饮料罐遇到的浮力为 F 浮=G 排 =m 排 g=ρ水 gV 排 =1.0× 103kg/m 3× 10N/kg × 10﹣4m3=1N.故答案为:浮力;1.【评论】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剖析浮力问题时,一般先要明确物体所在的地点,以确立排开液体的体积与物体体积的关系.16.( 2012?昆明)以下图,某实验小组用水、刻度尺、弹簧测力计和圆柱体研究浮力与深度的关系.他们分别记录了不一样状况下弹簧测力计的大小(如表所示),表中 h 表示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h/m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120.16 F/N10.09.59.08.58.07.57.0 6.5 6.0 6.0 6.0(1)当 h=0.05m 时,圆柱体受的浮力是 2.5N;(2)圆柱体完整没人水中前,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F 与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 的关系F= 10N﹣ 50N/m × h( h≤ 0.08m).【考点】 8O:阿基米德原理;6W:力的合成与应用.【难度】中等.【剖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当 h=0 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即圆柱体重力为10N;当 h=0.05m 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5N,则 F 浮=G﹣ F 示;(2)从表中能够看出,当圆柱体下表面所处深处达8cm 时,深度增添,浮力不再改变,此时圆柱体已开始完整淹没.而我们要剖析的则是在其完整淹没前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F 与浸入水中深度的关系;求出h=0.01m、 0.02m、 0.03m 、 0.04m 、 0.05m、 0.06m 、0.07m 、 0.08m 时圆柱体遇到的浮力,剖析出淹没前所受浮力与浸入水中深度的关系,从而依据 F 浮 =G﹣ F 示得出淹没前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F 与浸入水中深度的关系.【解答】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圆柱体重力G=10N;当 h=0.05m 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5N,此时 F 浮=G﹣ F 示 =10N﹣ 7.5N=2.5N;(2)圆柱体浸入深度达0.08m 后,其浮力不再改变,可见圆柱体的高为0.08m ,∵F浮=G﹣F 示,∴当 h=0.01m 、0.02m、0.03m、 0.04m、0.05m、0.06m0.07m0.08m 时圆柱体遇到的浮力为F 浮 =0.5N、 1N、1.5N 、2N、2.5N、 3N、 3.5N、 4N,所以,对前面的有效数据进行剖析可得:====== ===50N/m ,即:=50N/m ,∴F示 =G﹣50N/m × h=10N﹣ 50N/m × h( h≤0.08m ).故答案为: 2.5; 10N﹣ 50N/m × h( h≤ 0.08m).【评论】本题中第二问是难点,直接找淹没前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浸入水中深度的关系有难度,利用 F 浮=G﹣ F 示求浮力,要先找出浮力大小与圆柱体浸入水中深度的变化规律,再确立淹没前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浸入水中深度的关系.17.( 2012?济宁)某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以下图,由该物质组成的体积为40cm3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静止后遇到的浮力是0.32 N.( g 取 10N/kg)【考点】 8S: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8O:阿基米德原理;8P:浮力大小的计算.【难度】中等.【剖析】先假定该物体完整淹没,依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物体遇到的浮力,而后依据图象读出对应的质量并依据G=mg 求出重力,比较二者的大小判断物体上调、最后飘荡,最后依据物体飘荡的条件得出遇到的浮力.【解答】解:假定该物体完整淹没,则V 排 =V=40cm3=4×10﹣ 5m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作业答案2
10-27 电量q 均匀分布在长为2l 的细杆上,求在杆外延长线上与杆端距离为a 的点P 的电势(以无穷远为零电势点)。

[解] 取如图所示的电荷元d q ,x l q q d 2d =,它在P 点产生的电势为
()()x a l x l q x a l q u -+=-+=2d 82d 41d 00πεπε 则整个带电直线在P 点产生的电势为
()a a l l q x a l x l q x a l x l q U l +=-+=-+=⎰⎰2ln 82d 82d 802000πεπεπε
10-30 一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圆盘,面电荷密度为σ。

设无穷远处为零电势参考点,求圆盘中心点O 处的电势。

[解] 把带电圆盘视为无数个不同半径的圆环。

圆盘中心点O 处的电势等于这些带电圆环在该点产生的电势的叠加。

取半径为r ,宽度为d r 的圆环,其上所带电量为r r q d 2d πσ=。

它在O 点产生的电势为 r r q u d 241d 41
d 00πσπεπε== 则整个带电薄圆盘在P 点产生的电势为 R r u U R 0002d 241d εσπσπε===⎰⎰
10-32 图示为两个半径均为R 的非导体球壳,表面上均匀带电,带电量分别为+Q 和-Q ,两球心相距离为d (d >>2R )。

求两求心间的电势差。

[解] 设带正电的球壳中心的电势为1U ,带负电的为2U 。

根据电势叠加原理有
d Q R Q U 00144πεπε-= d Q R Q U 00244πεπε+-= 两球心间的电势差 ⎪⎭⎫ ⎝⎛-=-=-=d R Q d Q
R Q U U U 112220002112πεπεπε 10-36 电荷面密度分别为+σ和-σ的两块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处于与平面垂直
的x 轴上的-a 和+a 的位置上。

设坐标原点O 处的电势为零,试求空间的电势分
布并画出其曲线。

[解] 无限大带电平板外场强的大小为02εσ=
E
()()()⎪⎪⎪⎩⎪⎪⎪⎨⎧-=⋅+⋅=>-==⋅=≤≤-=⋅+⋅=-<=⎰⎰⎰⎰⎰⎰--001300100012d d 0d d d d 0εσεσεσεσa U a x x r E U a x a a U a x E a a x x a a x l E l E l E l E l E 因此因此因此
P
dq
O
电势分布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