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跑道面层施工方案及塑胶跑道检测标准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标准塑胶跑道工程施工方案

标准塑胶跑道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标准塑胶跑道工程施工项目,包括400米标准跑道、辅助区域及配套设施。

跑道面层采用国际田联认可的透气型塑胶跑道,具有优良的弹性、耐磨性、抗老化性和色彩稳定性。

工程位于某市体育运动中心,施工期间需保证运动场的正常使用。

二、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根据施工图纸及规范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组织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工艺和要求。

2. 施工现场准备:清理施工现场,排除杂物,保证施工场地平整、干净。

对施工区域进行封闭,避免非施工人员进入。

3. 材料准备:根据施工方案,提前准备所需材料,包括透气型塑胶跑道材料、辅料、施工设备等,确保材料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4. 人员准备:组织专业施工队伍,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三、施工流程1. 基础处理:对跑道基础进行检测和修补,确保基础平整、坚实、干净。

处理方法包括清除油污、污灰、凸状物等,对沥青层轮迹进行锤平和压平。

2. 基础复验:根据《田径设施标准手册》和相关规范标准,对已完工的基础进行测量、定位和质量验收,确保基础合格。

3. 铺设塑胶跑道底层:将透气型塑胶跑道底层材料按比例混合均匀,采用摊铺机进行铺设,确保底层平整、密实。

4. 铺设塑胶跑道面层:将透气型塑胶跑道面层材料按比例混合均匀,采用喷枪进行喷涂,确保面层均匀、厚度符合要求。

5. 接缝处理:对跑道接缝进行处理,确保接缝平整、牢固。

6. 硫化处理:采用专用设备对跑道进行硫化处理,提高跑道的弹性和耐磨性。

7. 验收合格:施工完毕后,组织验收,确保跑道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四、施工要求及质量保证1. 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

2. 材料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透气型塑胶跑道材料,确保材料质量。

3. 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环保。

4. 施工完毕后,进行验收,对不合格部位进行整改,确保跑道质量符合要求。

五、施工进度及工期保证1. 根据施工方案,编制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塑胶运动场 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塑胶运动场 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第八章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一、人造草坪的铺装工艺(一)、施工工艺流程:1、测画底线→2、草坪准备→3、草卷展开、修边→4、粘接接缝边→5、标志线的切割→6、粘接标志线→ 7、注石英砂→ 8、注橡胶颗粒(二)、施工技法:1、在进场施工前,对地基的平整度、坡度和表面观感进行检测,需要修整的提出修整措施和要求,在达到要求后,方可进场施工。

复核需施工场地的尺寸,是否和草坪订购图纸的要求吻合,清理场地,以使表面无石子等杂物。

如有条件的场地应尽量封场,避免在施工中由于非施工人员进入等原因,而影响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检查草卷是否符合订购合同的技术要求,各草卷尺寸及卷号是否和施工图纸相对应。

2、放线(测量),找出场地的中心点和两个半圆圆心,并根据此三个定位点放尺拉线,定出场地中线和边线交点,然后以勾股定理定出场地上各角点、线的准确位置,进而定出各功能点、线的位置;并用墨线或漆线弹出。

3、将草皮搬入场地沿横边方向摊开,并依次由纵边的一端向另一端推进,摊开时,尽量使织在草皮上的白划线处于功能线位置上,减少切割的数量。

4、将编织在草皮外沿且未能放置到功能线位置上的白色草线切下,放置一边待用,如果白划线是另外编织的,则必须以手工裁剪成12CM宽白划线条。

5、将绿色草皮各接缝处搭接2-3厘米,用裁草推刀从搭接处中央切开,使两边的草皮尽可能搭接紧凑,然后以裁纸刀进行修剪。

6、将20或30厘米宽的连接带沿草皮接缝处铺开,放入草皮下面,尽量使草皮的接缝位于连接带的中央(如果被雨水打湿,需晾晒半天使之干燥),然后将万能胶水用橡皮刮板均匀地涂刮在连接带上,再把两边的草皮拼合,胶粘于连接带上,并用橡胶锤捶打,务求使结合部分粘接紧密。

如果拉直后拼合处缝隙较大,可在此处隔2-5厘米割开一道,向接口处拉伸,以确保外形美观。

7、在草皮基本拼接完毕后,再次拉线定出各功能线、点的准确位置,以裁纸刀切开,抽出切下的草条,将连接带放入,刮涂胶水,把原先预备好的白色草线放回,胶结后,用橡胶锤反复捶打,务求连接部分黏结紧密。

塑胶跑道施工方案(1)

塑胶跑道施工方案(1)

塑胶跑道施工方案(1)
1. 介绍
塑胶跑道被广泛应用于田径运动场馆,具有良好的弹性、耐磨、防滑等特点,是目前运动场馆跑道铺装的主流选择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塑胶跑道施工的方案。

2. 材料准备
•塑胶跑道面层材料
•预制橡胶颗粒
•基层材料
•底胶
•粘合剂
•边线材料
3. 施工步骤
3.1 基础处理
1.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确保基础平整无碎石和杂物。

2.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基础层的铺设,确保基础层平整、坚实。

3.2 铺设底胶
1.将底胶均匀涂刷在基础层上,确保粘接牢固。

2.待底胶稍干后,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3.3 铺设橡胶颗粒
1.以机械设备将预制橡胶颗粒均匀撒布在铺设底胶的基础上。

2.用专用工具将橡胶颗粒压实、整平,确保厚度均匀。

3.4 铺设面层
1.将塑胶跑道面层材料均匀涂抹在已铺设橡胶颗粒的基础上。

2.用专用工具将面层材料进行整平、压实处理。

3.5 边线处理
1.根据标准要求,在塑胶跑道上标定出边线位置。

2.使用专用材料进行边线的绘制,确保线条清晰、规范。

4. 施工注意事项
1.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环境温度和潮湿度,避免在恶劣气候下施工。

2.操作人员要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具,注意施工安全。

3.施工结束后,需要等待一定时间进行固化,切勿过早使用。

5. 结语
通过以上的施工方案,可以保证塑胶跑道施工的质量和效果。

在实际操作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步骤和注意事项来进行,确保施工顺利完成并达到预期效果。

塑胶跑道面层施工方案及方法

塑胶跑道面层施工方案及方法

塑胶跑道面层施工方案及方法1.材料准备-胶粒:选择质量好、颜色鲜艳的塑胶胶粒,根据使用需求选择不同硬度等级的胶粒。

-网格布:选用耐磨性好、防水性能优异的网格布,用于胶粒的固定和加强。

-粘合剂:根据胶粒的类型和材质选择相应的粘合剂。

-其他工具:包括滚筒、扫把、刮刀、胶粘器等。

2.准备工作-清理场地:将施工场地进行必要的清理,清除杂物和尘土,确保地面平整。

-测量场地:对施工场地进行精确测量,并根据实际尺寸进行标线,确定施工范围。

-水泥基层施工:如果地面为水泥基层,需要进行水泥基层的施工,确保地面平整、坚实。

3.网格布施工-铺设网格布:将网格布按照场地尺寸剪裁成合适的大小,然后铺设在场地上,并用钉子、胶水等固定在地面上。

确保网格布平整牢固。

4.胶粒铺装-胶粒调制:按照胶粒的使用说明将胶粒和粘合剂进行充分搅拌,确保混合均匀。

-胶粒铺装:将胶粒均匀地撒在网格布上,利用滚筒和扫把将胶粒均匀压实,确保胶粒与网格布紧密结合,并形成平整的面层。

5.养护保养-养护时间:根据粘合剂的使用说明,确定面层的养护时间。

通常情况下,养护时间为24-48小时。

-养护措施:避免强烈阳光直射、大雨水浸、锐器刮割等对面层的损害。

在养护期内,定期检查面层状况,并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

总结:塑胶跑道面层施工需要严格按照材料的使用说明和施工工艺进行操作。

在施工前需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清理场地、测量场地、水泥基层施工等。

在铺装胶粒前需先铺设网格布,然后将胶粒铺装在网格布上。

最后,按照粘合剂的使用说明进行养护保养。

只有合理的施工和养护方法,才能确保塑胶跑道面层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全塑形自结纹塑胶跑道施工方法,及检测标准

全塑形自结纹塑胶跑道施工方法,及检测标准

全塑形自结纹塑胶跑道是一种新型的跑道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广泛应用于学校、体育场馆等场所。

本文将介绍全塑形自结纹塑胶跑道的施工方法和检测标准。

一、施工方法1. 地面处理在进行全塑形自结纹塑胶跑道施工前,首先需要对地面进行处理。

地面应平整、结实、无渗水,表面应无砂浆、油污和松散物。

如地面有裂缝,需进行修补处理。

2. 基层施工基层施工采用专用的基层胶粘剂,将塑胶底层铺设在地面上,并在其表面刮平,使其与地面紧密结合,确保牢固性和平整度。

3. 形自结纹施工形自结纹是全塑形自结纹塑胶跑道的一大特色,它可以有效增加跑道的抗滑性和耐磨性。

在施工形自结纹时,首先按照设计要求将型板放置在基层上,然后倒入混凝土,并通过振捣和压光等工艺,使其形成坚实的自结纹。

4. 表层施工最后进行表层的施工,采用专用的塑胶颗粒和胶水进行铺装,在保证厚度和平整度的前提下,进行压光和抛光,确保跑道表面光滑、耐磨,并具有良好的弹性。

二、检测标准1. 厚度检测全塑形自结纹塑胶跑道的厚度是直接关系到其使用寿命和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于塑胶跑道的厚度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测量,确保达标。

2. 强度检测跑道的强度是保证其使用寿命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需进行相关的强度检测,以确保其满足使用要求。

3. 平整度检测跑道的平整度直接关系到运动员的比赛效果和安全性,需要进行平整度检测,保证跑道表面平整度符合要求。

4. 摩擦系数检测摩擦系数是影响跑道抗滑性的重要因素,需要进行摩擦系数检测,以确保跑道具有良好的抗滑性。

5. 耐磨性检测跑道的耐磨性是衡量其使用寿命和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需要进行耐磨性检测,以确保其耐磨性符合要求。

全塑形自结纹塑胶跑道的施工方法和检测标准直接关系到跑道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因此在施工和检测过程中需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确保跑道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要求。

全塑形自结纹塑胶跑道施工方法及检测标准是保证跑道质量和性能的重要依据,下面将进一步介绍全塑形自结纹塑胶跑道施工中需要注意的技术细节和关键环节,并深入探讨跑道的使用性能和维护保养。

聚氨酯塑胶(PU)全塑型跑道面层施工方案

聚氨酯塑胶(PU)全塑型跑道面层施工方案

聚氨酯塑胶(PU)全塑型跑道面层施工方案1、基础处理:1.1、水泥基础:先清洁施工面,然后用清水湿润基面,用5%左右的稀盐酸泼洒并洗刷水泥基面,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观察存留水迹,对基面进行平整度和坡度的检验,用记号笔圈划出积水处。

清洗干燥后基面应无白色粉化物及浮尘物。

1.2、沥青基础:将表面的尘土杂物清理干净。

2、封底处理:2.1、水泥基础:待施工基层干燥后用滚筒将底漆材料均匀地滚涂在水泥基面上,起到封闭水泥基面的隙孔,提高塑胶层与水泥基面的粘结强度的作用,使之不易脱层和产生气泡。

如有部分地面吸料较明显的要重复滚涂一至两遍。

待底漆层干固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2.2、沥青基础:将水性填补乳液、水泥、石英砂按施工比例(1:2:2)进行调合,根据施工时的气温,确定稀释用水量,再加入纤维素侵泡液进行充分搅拌,使用刮耙刮平,将沥青缝隙填平。

可防止聚氨酯胶液流到缝隙里面造成浪费,且可阻挡沥青中的有害物质渗透到塑胶面层中。

3、聚氨酯塑胶(PU)弹性层:3.1、材料:塑胶跑道弹性胶是由甲组、底红按配比组成。

甲乙组质量比为1:4塑胶跑道面层材料由跑道面胶同EPDM颗粒组成质量比为1.2:1.23.2、施工准备:3.2.1、搅拌场所须先铺一层彩条塑料布,以确保地面整洁。

3.2.2、材料启用时,封盖须先清洁干净。

3.3、施工工艺:3.3.1、塑胶弹性层:按比例往搅拌机倒材料应先倒甲组(透明液状物),接着倒乙组(色彩液状),加入适量的催化剂。

搅拌时搅拌机应正反互转,使材料充分搅拌,搅拌均匀后用专用工具按施工要求厚度将混合料刮平,局部人工找平,施工完第二天固化后清理接边,接边要平整,铺设好后场地要平整,如局部不平处,用胶液找平。

3.3.2、面胶因长期固定方式陈放会形成部分沉降,在使用前将每桶材料必须倒置及滚动,使其桶内材料混合均匀。

跑道面胶是双组份材料,A料与B料混合使用,按重量配比A:B=1:1,用电动搅拌机充分搅拌均匀,再根据施工环境温度及湿度酌情按A料及B料混合总重量的0.5-1%加入本公司专业配套催化剂,充分搅拌均匀后,再加入适量EPDM橡胶颗粒+ EPDM橡胶粉(按重量配比跑道面胶混合料:EPDM橡胶粒:EPDM橡胶粉=1: 1:0.2)搅拌均匀即可喷涂施工,通常喷涂二遍,第二遍按照第一遍喷涂顺序的反方向喷涂,喷涂时第1、2道及起点喷厚些。

塑胶跑道施工方案

塑胶跑道施工方案

塑胶跑道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计划在XX学校内建设一条标准的400米塑胶跑道,包括跑道本体、跳高区、标枪区等附属设施。

跑道宽度为1.22米,总面积约8700平方米。

二、施工准备
1. 材料准备:确保所有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包括聚氨酯预聚体、EDM颗粒、胶水等。

2. 工具准备:准备摊铺机、搅拌机、打磨机、切割机等专业设备。

3. 现场准备:清理场地,保持干燥、平整,并进行基础处理。

三、施工流程
1. 基础处理:对基础进行打磨、清洁,确保无油污、灰尘等杂质。

2. 铺设底层:使用摊铺机均匀铺设底层材料,厚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3. 铺设面层:在底层固化后,铺设面层材料,注意跑道的平整度和厚度。

4. 划线定位:按照标准尺寸进行划线,确保线条清晰、准确。

5. 检验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平整度、厚度、硬度等指标。

四、质量控制
1. 材料控制:所有材料必须有合格证明,严格按照比例调配。

2. 施工控制:施工过程中,监控每一步骤的质量,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3. 环境控制:施工期间,应注意天气变化,避免雨天和高温天气施工。

五、安全措施
1. 人员培训: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2. 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志,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

3.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确保遇到紧急情况能够及时处理。

六、后期维护
1. 日常清洁:定期清扫跑道表面,保持干净整洁。

2. 定期检查:定期对跑道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3. 保养维护:根据使用情况,适时进行专业的保养和维护。

塑胶跑道施工方案(4)

塑胶跑道施工方案(4)

塑胶跑道施工方案(4)
一、背景介绍
塑胶跑道是一种适用于田径运动场馆的跑道材料,具有耐磨、防滑、减震等特点。

本文将介绍塑胶跑道的施工方案。

二、施工准备
1. 材料准备
•塑胶跑道材料
•底层材料
•粘合剂
•涂料
2. 工具准备
•平整机
•搅拌器
•刷子
•滚筒
三、施工步骤
1. 场地准备
1.清理施工场地,确保场地平整、无碎石、无杂物。

2.根据设计要求布置辅助线。

2. 底层施工
1.铺设底层材料,利用平整机进行压实,确保底层平整牢固。

2.涂抹粘合剂,增加与塑胶跑道材料之间的粘合力。

3. 塑胶跑道施工
1.将塑胶跑道材料按设计要求铺设于底层之上。

2.使用搅拌器搅拌并均匀涂抹涂料在塑胶跑道表面。

3.利用刷子、滚筒等工具对涂料进行均匀处理,确保整个跑道表面光滑
均匀。

4. 检查验收
1.检查塑胶跑道施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进行初步验收,对施工质量进行评估。

四、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过程中注意防止降水,避免雨水对施工工艺的影响。

2.施工人员需佩戴相应的劳动防护装备,确保施工安全。

五、施工后维护
1.定期检查塑胶跑道的使用情况,及时修补损坏部分。

2.避免尖锐物体划伤跑道表面,保持跑道的整洁。

六、总结
通过本文介绍,可知塑胶跑道施工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以确保跑道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只有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控每个细节,才能最终呈现出优质的塑胶跑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胶跑道面层施工方案及塑胶跑道检测标准施工方案
一、清洗场地
沥青砼施工完毕,自然养护28天后,用高压水枪清洗干净沥青表面灰尘,并放水检测场地是否积水,积水处用粉笔记录下来,并用塑胶填补平整,直至不积水为止。

二、支模
先用钢卷尺与经纬仪准确放出支模线,并使支模线为跑道中线,模与模之间间距为2.44米(两条道宽)。

然后用11MM模条根据支模线准确支出模框,支模主要是为保证塑胶面层施工厚度(13MM)与平整度。

三、铺设塑胶面层
1、施工前地面水份测定:晴天时用胶带四周粘透明薄腊于地面。

待2一4小时后,内部若有结露现象则不可施工,只有在测量地面含水率达8%以下,方可铺设塑胶面层。

2、材料的混合搅拌:
a、搅拌场所先用胶面铺热垫以确保地面整洁;
b、材料启用时,封盖外沿需先清洁干净;
c、材料甲组与乙组按规定的重量比例倒入搅拌桶,再加入20%的黑胶粒,并加入一定量的固化剂。

搅拌机应上下左右移动,使材料充分搅拌混合,但应避免空气压入。

d、倒材料时应直接倒入搅拌桶中央,勿沿桶边倾倒,以免桶边材料不能完全混合均匀。

3、塑胶面层铺设,将搅拌好的材料倒入模框,技术员用乔尺紧压模条,将浆料刮平,并修整齐模边,待约15分钟后,面洒胶粒,待塑胶固化后,用专用吸粒机吸收多余胶粒。

四、喷面漆塑胶粒吸干净后,用专用喷枪在塑胶面上均匀喷洒一层保护漆,此漆为进口面漆,具有防静电功能、喷完后场地干净不易脱粒、容易清洗的特点。

使塑胶面色泽一致,提高塑胶面层使用寿命的作用。

五、塑胶篮、排球场面层施工
1、确定施工层数及每层的施工厚度
根据设计要注PU塑胶厚度为13MM,经综合考虑,采用分两层施工,第一层厚度为10MM,并在浆料中加入15%的填充黑颗粒,层厚度为3MM,采用纯PU浆料。

2、材料的配制及混合搅拌
a、搅拌场所先用胶布铺垫以确保地面整洁;
b、材料启用时封盖外沿需先清洁干净;
c、材料甲组与乙组按规定的重量比例倒入搅拌桶,再加入15%的填充黑胶粒(纯PU无须),加入一定量的因化剂。

搅拌时,搅拌机应上下左右移动,使材料充分搅拌混合,但应避免空气介入,导致产生过多的汽泡,为使搅拌均匀,每次搅拌时间应在2分钟以上。

d、倒材料时应直接倒入搅拌桶中央,勿沿桶边倾倒,以免桶边材料不能完全混合均匀。

3、铺设底层PU塑胶,在铺胶前先按所铺设的厚度调整专用耙
子的螺丝,混合的浆料均匀耙开,并有专人随时检测浆料厚度及时将厚度反应给拿耙人员及时调整耙子的调动螺丝以保证摊铺厚度。

同时有修边人员进行修平。

施工完成底层,等固化后再洒水检验场的平整度,如有积水,应及时补平,以保证做完面层不积水。

4、铺设纯PU塑胶面层,面层的铺设要求高于底层,将混合好的纯PU直接倒在底层上,然后用耙子均匀耙平,并随时检测厚度,及时调整耙子的调动螺丝,修边人员及时将边修平,消泡人员用专用消泡剂及时将产生的汽泡消除(此工序很关键,须消泡人员仔细消除产生的每个汽泡),同时特别注意桶料倒入时间间隔,不至于出现第一桶料已半固化状态而另一桶料还未倒,从而引起的施工接缝,以保证施工完后的面层平整一致。

六、画跑道线
遵照国际田联标准,用钢卷尺、经纬仪准确放出路道线,各运动项目标志线,用专用喷线盒菊花牌白色油漆,并使线宽一致,无虚边。

塑胶跑道验收标准
1、塑胶面层的特殊要求:
(1)平整度3米直尺±3MM,横向坡度不大于1/100,斜度向内纵向不大于1/1000;
(2)有一定的物理性能;
(3)塑胶面的基层不透水,以免温气上升而影响塑胶与沥青层的附着力;
2、使用标准:
GB/T531 橡胶邵A硬度试验方法;
GB/T1681 硫化橡胶回弹性的测定;
GB2941 橡胶度样环境调节和试验的标准温度,温度及时间;
GB9866 硫化橡胶样品和试样的制备;
GB10111 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
GB10633 钢卷尺;
GB/T10654 高聚物与孔弹性材料拉但强度和扯断伸长率的测定。

3、技术要求:
(1)外观与尺寸
a、外观:无裂痕或分层现象,防滑层与底胶层粘合牢固。

b、标志线:标导线清晰,不反光,无明显虚边,与面层粘合牢固。

多标志线位置距终点线间的距离长度不允许出现负差,其正差应小于1/1000。

C、平整度合格率:塑胶跑道平整度合格率不小于85%。

d、厚度:用于比赛的塑胶跑道的厚度不小于13MM。

e、坡度:塑胶跑道的横向坡度不小于1:100,纵向坡度不大于1:1000。

(2)物理机械性能:
4、度验方法:
(1)平整合格率的测定:
a、仪器:3M直尺:尺长精度为±3MM,尺的底面平直无陷。

赛尺:
0~25MM,精度为±1MM。

经纬仪:精度±211。

b、测理步骤:
以塑胶跑道的曲直分界线为界、直道沿横向纵向复3M标一个点,赛道以圆心为圆心,用经纬仪与50做一放射状线,沿放射状线复3M 标一个点。

将3M直尺轻放于任何相邻两个点间,用赛尺测量最大局部凹陷不超过4MM再将1MM直尺轻放于任意两点中部,用赛尺测量量大局部凹陷不超过3MM,即为合格点,复组测量总测量点数不应少于40个。

C、结果计算:
P(%)= R1/ R2×100
式中:P——平整度合格率(%)
P1——合格点数
P2——总测量点数
(2)厚度的测量
a、仪器:游标卡尺或厚计,精度0.01MM。

b、测量步骤:在塑胶跑道上挖出一个直径为10~25MM的试样,按照GB9865中4.8条规定的砂轮研磨试样的上、下表面直至磨出的面积大约占试样研磨面积的50%,然后用游标卡尺或厚度计从三个不同角度测量试样上下表面的厚度,精确到0.01MM。

c、测量结果:测量结果取三个测量值的中值,并保留一位小数。

(3)长度的测量:
在直道上的跑道长度用精度不底于±10MM/KM的测距仪或符合GB10633的1级卷尺测量,当用钢尺测量时,应按钢尺的全尺长校正值及温度系数对钢尺显示值进行调整,包括弯道的距离长度,弯道部分长度,应将长度值换算成以半圆圆心为圆心的该长度所对的圆心角角度值,再用精度不低于±2的红纬仪测量。

(4)坡度步骤:
塑胶跑道曲直分界线始,直道高10M标一组点,弯道以圆心点为圆心度150标一组点,该组点包括第1道内沿和第8道外沿两点,用水准仪测量该点的标高,并计算该组两点的交差和第2道及第8道同道上相邻两点的交差。

结果计算:
P1 = h1 / L1 P2 = h2 / L2
式中P1——横向坡度P2——纵向坡度
h1——该组两点的交差点h2——同道上相邻两点的交差(5)硬度的测定:
在样品中部距样品边沿不少于50MM的区域内裁取试样,试样厚度为12.0±0.5MM,边长为50±0.5MM的正方形该度验不少于3个。

(6)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的测定:
拉伸速度为100±10MM/MM,平行测定的两上结果之差,拉伸强度不大于0.2Mpa,拉断伸长率不大于20%。

(7)回弹值的测定:
平行测定的两个结果值不大于4%。

(8)压缩复原率的测定:对试样进行压缩变形试验,在自然状态下恢复3MM后,试样在压缩前原的厚度之比按GB2941规定。

5、检验规则:
(1)生产厂应保证产品质量,该批产品均应附有产品合格证书和产品说明。

(2)组批和抽样:
检验时以该项塑胶跑道工程为一批,该批均应进行外观尺寸检验和物理机械性能检验,按规定取样,该块试样均应进行测试,结果取某算术平均值。

A、以施工时该一次混合料量为一抽样单元,按下表规格及数量,随机地按施工顺序与施工平行抽取,样品在现场条件下停放时间不得少于40小时。

B、样品应用塑料袋包装,并置于阴凉干燥处,包装上须注明工程名称,取样部位,现场气候条件,取样人及有关特殊说明。

C、样品固化14天以上方可进行测试,也可在实验室进行加速固化,样品有效期为六个月。

D、必要时,要以直接在竣工后的塑胶跑道挖取样品,抽样时以30M3为一抽样单元,按GB10111获得随机数,再按预先规定和顺序确定抽样点。

6、不合格判定:
当检验结果有一项不符合规定,应另行双倍取样进行检验,其算术平均值仍不符合规定,则判该掇塑胶跑道不合格。

7、使用、保养、维修:
(1)在具备适当排水设施的情况下,可全天候使用。

(2)应按其使用范围合理使用,要保持清洁,避免长期荷重,避免机械冲击和磨擦,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3)维修应由专业施工队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