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主城各大桥

合集下载

重庆马桑溪长江大桥

重庆马桑溪长江大桥
马桑溪长江大桥的顺利合龙,为上界高速公路今年底通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马桑溪长江大桥是重庆环线高速公路上的第二大控制工程,是从长江上游顺流进入重庆主城区的第一座标志性建筑,与大佛寺长江大桥遥相呼应。大桥长1104米,桥面宽30.6米,主塔高160余米,主跨为360米,为三跨双塔双索面斜拉桥,索塔采用倒Y型箱形断面,造型美观,线条简洁明快。
重庆马桑溪长江大桥采用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平等钢绞线斜拉索体系,造型美观,线条简洁明快,待装饰和灯饰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万里长江上的又一道壮丽景观。
该大桥于1998年10月开工,由重庆市渝通公路工程总公司和铁道部大桥局五处联合中标承建,合同工期为36个月,工程总造价1.6亿元。
马桑溪长江大桥的顺利合龙,为上界高速公路今年底通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重庆马桑溪长江大桥全长1104.23米,宽30.6米,系三跨双塔双索面漂浮体系斜拉桥。
重庆马桑溪长江大桥采用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平等钢绞线斜拉索体系,造型美观,线条简洁明快,待装饰和灯饰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万里长江上的又一道壮丽景观。
该大桥于1998年10月开工,由重庆市渝通公路工程总公司和铁道部大桥局五处联合中标承建,合同工期为36个月,工程总造价1.6亿元。
马桑溪长江大桥全长1104.23米,系三跨双塔双索面漂浮体系斜拉桥,采用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平等钢绞线斜拉索体系。
桥主跨360米,两边跨均为179米。主桥跨径组合:5m+179m+360m+179m+44m+8×40m。主桥桥宽30.6m,引桥桥宽29.6m。两个主桥墩均在水中,呈倒Y型。中间设1.5m的中央分隔带,车行道2×11.25m,两侧各有检修道1.5m。设计荷载:汽-超20,挂-120。

重庆长江大桥地图

重庆长江大桥地图

《重庆长江大桥地图》发布快来看看你走过几座
A-A+2014年8月21日06:41重庆晚报评论
重庆晚报讯“山城”、“江城”的地形地貌,造就了重庆“桥都”美誉。

据粗略估计,目前重庆全市的各种桥梁已超过一万座。

仅就长江大桥而言,在目前全国长江上已建设好的70多座大桥中,重庆就有32座,居长江流域各省市之最。

这32座各具风采的长江大桥,你走过几座?昨日,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重庆地理地图书店发布《重庆长江大桥地图》,拿着这份地图去走桥,去看看“桥都”的美吧。

主城有11座长江大桥
据地图编制方介绍,完全位于重庆主城九区境内的长江大桥有11座,包括鱼洞长江大桥、马桑溪长江大桥、李家沱长江大桥、鹅公岩长江大桥、菜园坝长江大桥、长江大桥复线桥、重庆长江大桥、东水门长江大桥、朝天门长江大桥、大佛寺长江大桥、鱼嘴长江大桥。

其中,东水门长江大桥是最近建成的一座,于今年3月通车。

此外,广阳岛大桥和南坪坝大桥,是连接长江南岸与广阳岛、南坪坝两座长江江心岛的大桥,桥在长江之上,却没有完全跨越长江。

因此,地图没有将它们纳入长江大桥之列。

公轨两用桥跑轻轨地铁
据介绍,重庆目前有5座公轨两用桥,分别是江津鼎山长江大桥、鱼洞长江大桥、菜园坝长江大桥、东水门长江大桥、朝天门长江大桥。

这些桥都是既跑汽车,也能跑轻轨、地铁。

还有四座铁路专用桥,分别是渝黔铁路重庆白沙沱长江大桥、渝怀铁路长寿长江大桥、渝利铁路涪陵韩家沱长江大桥、宜万铁路万州长江大桥。

以及六座高速专用桥,分别是外环江津长江大桥(绕城高速)、马桑溪长江大桥(内环快速路)、大佛寺长江大桥(内环快速路)、鱼嘴两江大桥(绕城高速)、涪陵青草背长江大桥(南涪高速)、忠州长江大桥(沪渝高速)。

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

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

一、工程概况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是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主城区规划的十六座跨江特大桥梁之一,地处重庆市主城区中央商务区,位于重庆市朝天门港下游1.7公里处,西接江北区五里店立交,东接南岸区弹子石立交,是重庆主城区向外辐射的东西向快速干道。

正桥是由主桥和南北引桥组成的公轨两用桥。

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人群荷载4KN/m2、钢轮轨道车(P=140KN5个编组)。

主桥长932m,跨径组合190m+552m+190m的三跨连续中承式钢桁系杆拱桥,南北引桥长495m和314m均为双层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

主桥宽36.5m,上桥面为6车道,下桥面为双向轻轨主梁、两侧各2车道。

大桥工程概算23.1亿元,工程决算造价20.7亿元,全桥钢梁重4.7万吨。

二、主桥的设计创新1.主跨552m为当今世界已建成的跨度最大的拱桥。

由于航道、防洪要求,在航道中不允许设支墩,要满足上述要求的主跨最小设计跨径为552m,超过卢浦大桥成为世界上跨度最大拱桥。

大桥技术先进,受力复杂,首次在国内采用高强、厚板、变截面钢桁构件,首次在拱脚处采用超大型整体节点,使结构受力均匀合理。

大桥建设有利地推动了我国大跨度钢桁拱桥的技术进步。

2.145000KN的球型抗震支座,是目前已建成世界同类桥型承载力最大的球型支座。

大桥摒弃了一般拱桥在拱脚处固结和铰接的结构体系,而采用三跨连续梁受力体系,在拱脚处设置145000kN抗震球型支座。

体系传力明确,结构受力合理,安装架设工艺相对成熟,施工期间受力对结构成桥受力无影响,易于保证结构成桥线形和受力状态。

3.采用预应力复合结构体系传统的钢桁梁系杆拱桥均是采用钢制杆件作为承受水平推力的系杆,近年来我国建成大部分系杆拱桥采用高强度钢丝作为系杆。

经研究主桥下系杆采用预应力复合式系杆构造,即采用钢结构焊接型钢作系杆,并利用体外预应力技术,对钢系杆施加预应力以减少钢系杆内力,达到降低钢系杆结构自重的目的,此方式的最大优点是可将体外预应力束全部锚固在主桁平面中的节点范围内,与桁梁各杆件间的内力传递在节点内完成的原理相吻合,保证锚固点受力明确,构造简捷。

重庆主城各大桥

重庆主城各大桥

重庆主城各大桥重庆嘉陵江大桥(渝中区菜园坝、牛角沱往江北区华新街、观音桥)跨嘉陵江重庆嘉陵江大桥位于渝中区上清寺和江北区之间,名为牛角沱嘉陵江大桥,是重庆主城首座城市大桥,1958年12月开工,1966年1月竣工。

总长600.56 米,宽21.5 米。

桥型结构主桥为铆合钢桁架双悬臂桥,引桥为钢筋混凝土T 型梁。

三分之二的桥身为钢材,三分之一的桥身为钢筋混凝土。

牛角沱嘉陵江大桥的建成通车前后历经8年时间.重庆人克服了苏联专家撤走,克服了三年自然灾害等各方面的艰难困苦,才建成了这座大桥。

2002年1月,重庆与澳门的友谊之桥“渝澳大桥”建成通车,距牛角沱嘉陵江大桥约200 米左右,被称为“ 姊妹桥”。

同时,牛角沱嘉陵江大桥改为单向通行,仅供渝中区往江北区;从江北区往渝中区,则走渝澳大桥。

渝澳大桥(江北区观音桥、华新街往渝中区牛角沱、菜园坝、两路口)跨嘉陵江渝澳大桥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与江北区之间的嘉陵江上;是重庆与澳门的友谊之桥。

为迎接澳门回归,于1999年12月16日奠基,一期工程于2001年年底建成通车。

复线桥由主桥、主引桥、左、右引桥、牛角沱匝道桥、北引道五部分组成。

重庆渝澳大桥南起渝中区牛角沱,北接江北区董家溪,位于嘉陵江牛角沱大桥上游200 米,与嘉陵江牛角沱大桥组成单向过江桥梁。

桥型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

全桥长1458.312 米,主跨160 米,主桥跨径组合:96米+160 米+96 米,引桥为斜腹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长1106.312 米。

主桥宽17.5 米。

车行道16米,检修道2X 0.75米,北主引桥宽17.5至25.75米,左右引桥宽13 米。

桥下通航净高28 米,桥面标高220.39 米。

总投资10 亿元人民币。

1999年12月16 日开工,2002年1 月11 日竣工。

菜园坝长江大桥(南岸区与渝中区)跨长江我国在重庆建设一座世界级大桥--- 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位于重庆两路口到南坪之间大江之上。

重庆双碑大桥主桥斜拉桥设计

重庆双碑大桥主桥斜拉桥设计

文章编号:1003-4722(2010)05-0035-04重庆双碑大桥主桥斜拉桥设计曹洪武(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50)摘 要:重庆双碑大桥主桥为主跨330m的高、低塔中央索面混凝土曲线斜拉桥。

主梁采用单箱三室混凝土结构。

桥塔采用独柱式,低塔边跨侧位于曲线上,为减少索的横向分力对结构的影响,靠曲线外侧布置竖向预应力钢绞线束。

斜拉索采用高强低松弛镀锌钢绞线索。

结合地质情况,高塔墩采用24根 2.5m钻孔灌注桩基础;低塔墩采用明挖扩大基础。

高、低塔均采用塔、墩、梁固结体系。

为减少塔根弯矩,下塔墩中间设20cm的竖缝;通过优化桥塔尺寸,有效控制了主梁横向扭转角和桥塔横向位移。

高塔墩基础采用双壁钢围堰法施工,低塔墩基础采用围堰或筑岛辅助施工;主梁7m标准节段采用前支点挂篮现浇施工。

关键词:斜拉桥;桥塔;混凝土梁;结构设计;桥梁设计中图分类号:U442.5;U448.27文献标志码:ADesign of Cable Stayed Bridge for Main Bridgeof Shuangbei Bridge in ChongqingCAOHong wu(China Railw ay M ajor Br idg e Reconnaissance&Desig n Institute Co.,L td.,W uhan430050,China)Abstract:The main bridge of the Shuangbei Bridg e in Cho ng qing is a central cable plane con crete curved girder cable stayed bridge w ith a main span330m and w ith unequal heig ht pylons.The main g ir der o f the bridg e is a3 cell sing le box concrete structure.T he py lons are the single column ones,o f which the part of the low py lon on the side span is on curved line.T o m inimize the influence of tr ansv er se co mpo nent of stay cables on the structure,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curved line,the vertical prestr essing strands ar e arranged.The stay cables are used w ith the low relax atio n hig h strength galv anized steel strands.In view of the g eolog ic conditio ns at the bridge site,the fo undation for the high pylo n pier is provided w ith24no s.of 2.5m bor ed piles while that for the lo w pylon pier w ith the o pen excav ated spread foundation and bo th the high and low py lons are designed as a rigid fix ity sy stem o f pylo n,girder and pier.To reduce the bending mo m ent in a py lon fo oting,the20cm lo ng vertical joint is set in the middle of the low er part of the py lon and through o ptimization of dim ensio ns of the pylon,the transverse to rsional ang le of the main girder and the transverse displacement of the py lon are effectiv ely controlled.The founda tion fo r the hig h pylo n is constructed by the do uble w all steel cofferdam while that for the low py lo n is constructed by the aid o f the cofferdam or the artificial island.The7m long standard seg m ents of the m ain girder is constructed by the cast in situ method by the fr ont suppo rt form tr av elers.Key words:cable stayed bridg e;py lon;concrete g ir der;structur al desig n;bridg e desig n收稿日期:2010-06-01作者简介:曹洪武(1974-),男,高级工程师,1995年毕业于长沙铁道学院铁道工程专业,工学学士,2007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桥梁工程专业,工程硕士(caohw@)。

重庆东水门长江大桥

重庆东水门长江大桥

重庆东水门长江大桥重庆东水门长江大桥,是位于中国重庆市的一座的公路与轨道交通两用斜拉桥,跨越长江,距上游石板坡长江大桥和下游朝天门长江大桥的距离均为约3.35公里,连接渝中区和南岸区,是渝中半岛朝天门地区的第一座跨江大桥,与千厮门嘉陵江大桥合称两江大桥。

大桥设计为双塔单索面部分斜拉桥,全长1,124.947米,桥面总宽24米,主跨445米。

双主塔的塔柱设计为圆润的天梭造型,其中南塔总高172.61米,北塔总高162.49米。

大桥分上下双层布设桥面,上层桥面为双向四车道公路(城市次干道),下层桥面为双线轨道交通,预留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通过。

大桥主塔基础工程于2009年12月29日开工,2014年3月31日正式通车。

简述东水门长江大桥为世界首次采用索锚梁固结构的大桥,索塔锚吨位、斜拉索吨位均为世界之最,主桥塔下大吨位支座系世界首次采用牛腿支撑方式,该大桥修建刷新了多项中国桥梁纪录。

重庆市是中国西部著名的山水之城,坐拥长江三峡中的两峡。

长江、嘉陵江环绕重庆主城并交汇于此,形成两江四岸独特的城市格局。

东水门长江大桥为双塔单索面部分斜拉梁桥,主塔基础工程于2009年12月29日开工,全长1124.947米,桥身为三跨布局,主跨445米,同类桥型跨径世界第一,桥面总宽24米。

大桥采用双主塔设计,塔柱为圆润的天梭造型,其中南塔总高172.61米,北塔总高162.49米,大桥上下双层布设桥面,上层桥面为双向四车道汽车交通,下层桥面为双线轨道交通。

东水门长江大桥通车标志着重庆主城核心区增添了又一条跨越长江的快捷通道,将缩短南岸区弹子石CBD与渝中区解放碑CBD之间的距离,对城市发展具有较大带动作用。

为了城市景观通透,东水门大桥采用了稀索方案,全桥仅有36根斜拉索,单根拉索为139股,斜拉索钢绞线约980吨,为世界之最。

东水门大桥还设计了较高的通航净空,长江上的万吨级船队可从桥下自如通过。

该桥创下了六项世界纪录:同类桥型跨径世界第一;索梁锚固形式为世界首创;索塔锚吨位世界第一;拉索为139根平行钢绞线,拉索吨位创世界之最;主塔采用空间曲面构造形式,外轮廓为天梭造型,具有独创景观效果;主桥塔下大吨位支座采用牛腿支撑方式创世界之最。

重庆嘉悦大桥主桥施工图设计说明——注意规范更新

重庆嘉悦大桥主桥施工图设计说明——注意规范更新

重庆嘉悦大桥工程主桥施工图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重庆嘉悦大桥工程地处重庆市城市道路快速主干道的一横线上,嘉悦大桥主桥西接北碚蔡家组团,东侧与悦来组团相连,是连接北碚蔡家组团与渝北悦来片区以及主城各区的重要交通要道,是跨越嘉陵江的重要节点工程。

嘉悦大桥主桥为跨嘉陵江特大桥,采用双塔双索面矮塔斜拉桥+连续刚构+连续梁组合结构形式,跨径布置为66+75+75+145+250+145米,桥梁全长774米,桥宽28米,双向六车道设计。

本次设计为重庆嘉悦大桥工程主桥部分的施工图设计,设计桩号范围为K21+282.92~K22+057(一横线里程)之间,即长约774m范围的桥梁工程设计。

二、设计依据(1)林同棪国际(重庆)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与重庆市地产集团签订的重庆嘉悦大桥工程设计合同.(2)林同棪国际(重庆)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的《悦来嘉陵江大桥工程初步设计》文件(2006.9)(3)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嘉陵江嘉悦大桥正桥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渝建初设(2006)233号(2006。

11.16)(4)林同棪国际(重庆)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的《悦来嘉陵江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6.5)(5)《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悦来嘉陵江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渝发改投[2006]704号)(6)林同棪国际(重庆)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的《悦来嘉陵江大桥工程方案设计》(2006。

5)(7)《重庆市规划局关于悦来大桥桥型的函》(重庆市规划局渝规市政字[2006]32号)重庆嘉悦大桥(8)《重庆市规划局关于嘉悦大桥有关事宜的复函》(重庆市规划局渝规市政字[2006]20号)(9)《重庆市水务集团关于〈同步设计与实施嘉悦大桥管线工程的通知〉的回函》(重庆市水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渝水务函[2006]7号)(10)《重庆市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备案登记表》(重庆市地勘局南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2006。

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

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

第一节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一、简介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地处重庆市主城区,北接渝中区菜园坝和中山三路,南接南岸区南坪地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公共交通和城市轻轨两用大跨径拱桥。

菜园坝长江大桥于2003年2月5日正式开工,在2007年10月29日建成通车。

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主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Y形刚构与提篮式钢箱系杆拱、钢桁梁的组合结构,为特大公轨两用无推力式钢箱中承系杆拱桥,也是典型的混合式桥梁,这种结构形式不仅在我国绝无仅有,而且在世界桥梁中也具有独特的地位。

全桥跨径为88m+102m+420m+102m+88m,总长800m,其主跨跨度居世界系杆拱桥之首。

主桥设六线行车道、双线城市轻轨、双侧人行道。

六车道及双侧人行道设在上层正交异性板体系桥面,双线轻轨设在下层纵横梁体系,构成双层特大公轨两用桥。

图2 菜园坝长江大桥实景二、设计计术标准与设计荷载菜园坝长江大桥主桥主要设计技术标准如下:(1)设计基准年限:100年;(2)道路等级:I级;(3)行车速度:公路车辆v=60km/h;轨道交通v'=75km/h;通行能力50000辆/日;(4)桥面宽度:桥面净宽B=2.5+12.25+1.0+12.25+2.5=30.5m;轨道交通下层通行,净宽B'=8.6m;(5)桥面纵坡、横坡:桥面纵坡O.59%,桥面横坡2%;(6)道路净空高度:>5m;(7)设计洪水频率:l/300:(8)设计通航净空: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为189.33m;通航净空三峡工程蓄水前不小于385m 三峡工程蓄水后不小于375m;(9)荷载标准:可变荷载:汽车荷载:城A级;轨道交通荷载:跨座式单轨列车352t;人群荷载:2.4kN/m2;设计风速:桥位区地面以上20m高度处,频率1%的10分钟平均风速为26.7m/s;温度效应:桥址处平均温度18.3℃,结构设计合拢温度为18-35 ℃;钢结构体系升温24.2℃,体系降温36.8℃;混凝土结构体系升温10.60℃,体系降温12.6℃;偶然荷载:地震荷载: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结构物按Ⅶ度设防;船舶撞击力:按国家I一(2)级航道进行设计,刚构基础横桥向(顺水流)采用1400KN,顺桥向采用1100KN春播撞击力进行验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主城各大桥重庆嘉陵江大桥(渝中区菜园坝、牛角沱往江北区华新街、观音桥)跨嘉陵江重庆嘉陵江大桥位于渝中区上清寺和江北区之间,名为牛角沱嘉陵江大桥,是重庆主城首座城市大桥,1958年12月开工,1966年1月竣工。

总长600.56米,宽21.5米。

桥型结构主桥为铆合钢桁架双悬臂桥,引桥为钢筋混凝土T型梁。

三分之二的桥身为钢材,三分之一的桥身为钢筋混凝土。

牛角沱嘉陵江大桥的建成通车前后历经8年时间.重庆人克服了苏联专家撤走,克服了三年自然灾害等各方面的艰难困苦,才建成了这座大桥。

2002年1月,重庆与澳门的友谊之桥“渝澳大桥”建成通车,距牛角沱嘉陵江大桥约200米左右,被称为“姊妹桥”。

同时,牛角沱嘉陵江大桥改为单向通行,仅供渝中区往江北区;从江北区往渝中区,则走渝澳大桥。

渝澳大桥(江北区观音桥、华新街往渝中区牛角沱、菜园坝、两路口)跨嘉陵江渝澳大桥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与江北区之间的嘉陵江上;是重庆与澳门的友谊之桥。

为迎接澳门回归,于1999年12月16日奠基,一期工程于2001年年底建成通车。

复线桥由主桥、主引桥、左、右引桥、牛角沱匝道桥、北引道五部分组成。

重庆渝澳大桥南起渝中区牛角沱,北接江北区董家溪,位于嘉陵江牛角沱大桥上游200米,与嘉陵江牛角沱大桥组成单向过江桥梁。

桥型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

全桥长1458.312米,主跨160米,主桥跨径组合:96米+160米+96米,引桥为斜腹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长1106.312米。

主桥宽17.5米。

车行道16米,检修道2×0.75米,北主引桥宽17.5至25.75米,左右引桥宽13米。

桥下通航净高28米,桥面标高220.39米。

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

1999年12月16日开工,2002年1月11日竣工。

菜园坝长江大桥(南岸区与渝中区)跨长江我国在重庆建设一座世界级大桥---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位于重庆两路口到南坪之间大江之上。

2003年2月5日正式开工。

2007年10月29日下午通车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又名珊瑚长江大桥),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公共交通和城市轻轨两用大跨径拱桥,主跨420米,为中国第二大跨度拱桥,钢结构总重18000吨。

该桥结构形式采用中承式无推力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是集钢管拱、钢箱梁、钢桁梁各种新型桥梁结构形式和科技成果于一身的现代化桥梁,这种结构形式不仅在我国绝无仅有,而且在世界桥梁中也具有独特的地位。

菜园坝长江大桥创下了三项世界第一:钢箱拱梁跨距420米,为世界第一长;是世界第一座公路轻轨两用城市大桥;也是世界第一座采用缆索吊机安装的大桥。

此外,该大桥建设采用了缆索吊装系统施工工艺,在国内桥梁建设史上开创了三个第一:塔吊最高(202米)、跨度最大(420米)、起吊最重(420吨)。

重庆长江大桥(渝中区石板坡到南岸区会展中心)跨长江重庆长江大桥于1980年7月1日建成通车。

主跨度174米。

由上海市政设计院设计、重庆市桥梁工程公司施工。

重庆长江大桥横跨长江风姿雄伟,已成为重庆的著名景点之一。

重庆长江大桥修建于1980年,主跨度174米,属于T型刚构桥。

重庆长江大桥又名石板坡长江大桥,位于重庆渝中区石板坡和南岸区黄葛渡立交之间。

大桥于1977年11月26日动工兴建,1980年7月1日建成通车,比计划提前6个月完工。

它跨越长江,北连南区干道,直通重庆火车站和朝天门港区;南接川黔公路。

全长1120米(包括桥台架空部分),北引道长496米,南引道长1725米,其中南桥头设有双孔隧道一座,2003年隧道拆除,并新建了南桥头立交。

南引道末端和北引道路交叉口均采用半立交,正桥7墩2台,共8孔长311米。

主跨度174米,属于T型刚构桥。

该桥由上海市政设计院设计、重庆市桥梁工程公司施工。

重庆长江大桥复线桥(南岸区会展中心到渝中区石板坡)跨长江2006年09月25日,重庆长江大桥复线桥正式建成通车,这将极大缓解渝中半岛至南岸区的交通压力。

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重庆长江大桥是连接渝中半岛和南岸区以及长江南北两岸省区市的一条重要交通要道,也是重庆通往我国南方的一条重要出口通道。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重庆市政府决定修建长江大桥复线桥。

工程于2003年12月底正式开工建设,桥长1103.5米,宽19米,单向四车道,主跨长330米。

重庆长江大桥复线桥于2006年09月25日正式建成通车。

黄花园大桥(渝中区与江北区)跨嘉陵江重庆黄花园大桥,位于重庆市主城区嘉陵江上,连接渝中区黄花园和江北区廖家台,主桥长1208米,双向六车道,于1996年12月26日开工,1999年年底竣工。

该桥是重庆市中环干道的一项关键工程,它的建成极大缓解了牛角沱嘉陵江大桥、以及观音桥地区的交通堵塞,并促进了主城几区,尤其是江北区的经济发展。

黄花园大桥,连接重庆渝中区和江北区,打通了江北、渝中、南岸三地。

它的建成通车完成了重庆中环路上的关键一环,使两江、四岸、三区紧密连成一片。

“铁龙卧波气如虹,天堑从此变通途”就对此座大桥的恰当描述。

黄花园大桥是重庆直辖后主城兴建的第一座桥,以此为起点,之后重庆的桥梁建设不断提速。

“半小时主城”和“8小时重庆”系统工程,催生了渝澳嘉陵江大桥、大佛寺长江大桥、马桑溪长江大桥等一批桥梁。

黄花园大桥采取的BOT模式(build-operate-transfer模式的简称,实际上就建造,运营,转让。

是一些项目融资的建设的方式,建成后,建筑方可运营以收回成本和应有盈利为回报),很好的解决了大桥建设的14.6亿资金投入问题,也为重庆后面的桥梁建设提供了一套成功的操作模式,为重庆成为“桥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千厮门大桥(渝中区与江北区)跨嘉陵江重庆千厮门嘉陵江大桥长约878m,起于重庆市渝中区,在洪崖洞旁跨越嘉陵江到达江北区江北城,并在渝中半岛通过连接隧道与东水门长江大桥北岸桥台相接。

工程已于2009年底动工修建,预计将在2014年7月竣工通车。

项目起于洪崖洞与南国丽景间的沧白路,跨越嘉陵江止于江北城金沙路。

与东水门长江大桥一起组成密切联系重庆市中央商务区(CBD)三个区域南岸区弹子石、渝中区解放碑、江北区江北城“两江三地”的重要纽带,同时也是轨道交通6号线的过江载体;上层为双向4车道城市道路,下层为双向轨道交通。

重庆市两江大桥之一的千厮门嘉陵江大桥主塔基础工程于2010年9月30日上午8时完成了最后一盘承台砼浇筑施工,宣告重庆千厮门嘉陵江大桥主塔基础工程施工任务全部圆满结束,实际工期比合同工期提前了三个月,向国庆61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东水门大桥(渝中区与南岸区)跨长江东水门大桥,位于重庆市,东水门大桥连接渝中与南岸两地,大桥定位为城市次干道,车速40公里/小时;轨道设计时速60公里,为钢桁架梁斜拉桥,主跨520米,桥面宽21米,全长1000米,大桥为公路轨道两用,于2014年3月31日建成通车,轨道交通6号线将从桥上穿过。

2013年2月4日,连接长江南北两岸的重庆东水门长江大桥最后一根钢梁吊装就位,标志着大桥桥梁主体正式合龙,为年底竣工通车奠定了基础。

重庆东水门长江大桥横跨重庆市渝中区、南岸区,为钢桁架梁斜拉桥,主跨520米,桥面宽21米,全长1000米,投建金额约为16.8亿元。

该工程2009年开工建设,预计2013年底建成。

东水门大桥为规划的城市轨道交通6号线及城市道路共用桥梁。

东水门大桥定位为城市次干道,车速40公里/小时;轨道设计时速60公里,为钢桁架梁斜拉桥,主跨520米,桥面宽21米,全长1000米。

桥梁景观要求高,各项费用较高。

据估算,东水门大桥投建金额为16.8亿元。

朝天门长江大桥(江北区与南岸区)跨长江朝天门长江大桥位于长江上游重庆主城区,西连江北青草坝,东接南岸王家沱,主跨长552米,全长1741米,若含前后引桥段则长达4881米,主跨为世界跨径最大的拱桥,超越上海的卢浦大桥。

该桥是重庆主城区的第8座跨江桥梁,于2006年3月动工,并于2009年4月29日通车。

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看起来都很宏伟壮观!该桥原名“王家沱长江大桥”,后相继改名红岩长江大桥,朝天门长江大桥。

曾决定将规划拟建的王家沱长江大桥命名为红岩长江大桥,但有干部群众认为,该桥距红岩村较远,命名为红岩长江大桥容易使人们在区位概念上产生混淆。

后采用影响较大、距王家沱较近的历史传承地“朝天门”来更名已命名的红岩长江大桥。

有市民质疑其实际位置离朝天门位置超过2公里,且并无一段位于朝天门地区,命名牵强,名不副实。

虽然名叫“朝天门大桥”,但大桥的实际位置是在离朝天门还有1.7公里的溉澜溪青草坪。

朝天门大桥从设计之初就定位为重庆的江上门户。

“方案最终选定了简洁大气的钢桁架拱桥形式”,项目部负责人说,大桥只有两座主墩,主跨达552米,比世界著名拱桥———澳大利亚悉尼大桥的主跨还要长,成为“世界第一拱桥”。

解放碑和朝天门,这两张重庆的城市名片,也在大桥上实现了巧妙的融合。

“大桥的两个主墩,被设计成解放碑的样子,一剖两半,分成四个柱子,托起大桥。

”项目部负责人说。

打破惯例一座桥用三种钢材“这种拱桥施工难度最大在于钢结构部分。

我们采用组合式系杆,少用钢1000余吨,不但省了钱,还为大桥减轻了重量。

”段雪炜说。

段雪炜介绍,这座桥打破了国际惯例一座桥梁用一种钢材的做法,而是使用了三种钢材。

他称,由于桥的各个连接点之间承受的力量存在悬殊,大的几千上万吨,小的不到百吨,所以此桥使用了强度不一的Q420、Q370和Q345QD钢材。

他还介绍,拱桥的弧形流畅,但设计和施工难度都大,比如“拱”合龙后,他们设计了一个临时的系杆,拉力达5万吨,全靠它把47500吨钢梁“稳起”,便于安装“拱”。

大佛寺长江大桥(江北区与南岸区内环快速路)跨长江大佛寺长江大桥是渝黔高速公路跨越长江的一座特大桥梁。

位于重庆市朝天门码头下游约五公里处,是国家重点工程渝黔高速公路上最重要的控制性工程,于1997年11月开工建设,2002年1月建成通车。

施工规模及施工难度均居国内同类型桥梁前列。

大佛寺长江大桥是国家重点工程渝黔高速公路上最重要的控制性工程,重庆大佛寺长江大桥位于重庆市朝天门码头下游约五公里处,于1997年11月开工建设,2002年1月建成通车。

大桥造价2亿余元,由重庆交科院独立承担设计任务,总设计师为刘毓湘教授、高级工程师。

该桥总长1168m,桥面宽30.6米,双向六车道。

主桥为跨径198+450+198m双塔双索面斜拉桥。

主墩塔最大高度206.68m,大桥主跨450米,每塔双面55对斜拉索,索距8.1m(边支座处除外),斜拉索倾斜角范围(27°16′~80°27'),均居全国同类型桥梁之首。

大佛寺大桥为双塔双索面飘浮体系预应力砼斜拉桥,总长1168m,大桥主跨450米,每塔双面55对斜拉索,索距8.1m(边支座处除外),斜拉索倾斜角范围(27°16′~80°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