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
重庆主城各大桥

重庆主城各大桥重庆嘉陵江大桥(渝中区菜园坝、牛角沱往江北区华新街、观音桥)跨嘉陵江重庆嘉陵江大桥位于渝中区上清寺和江北区之间,名为牛角沱嘉陵江大桥,是重庆主城首座城市大桥,1958年12月开工,1966年1月竣工。
总长600.56米,宽21.5米。
桥型结构主桥为铆合钢桁架双悬臂桥,引桥为钢筋混凝土T型梁。
三分之二的桥身为钢材,三分之一的桥身为钢筋混凝土。
牛角沱嘉陵江大桥的建成通车前后历经8年时间.重庆人克服了苏联专家撤走,克服了三年自然灾害等各方面的艰难困苦,才建成了这座大桥。
2002年1月,重庆与澳门的友谊之桥“渝澳大桥”建成通车,距牛角沱嘉陵江大桥约200米左右,被称为“姊妹桥”。
同时,牛角沱嘉陵江大桥改为单向通行,仅供渝中区往江北区;从江北区往渝中区,则走渝澳大桥。
渝澳大桥(江北区观音桥、华新街往渝中区牛角沱、菜园坝、两路口)跨嘉陵江渝澳大桥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与江北区之间的嘉陵江上;是重庆与澳门的友谊之桥。
为迎接澳门回归,于1999年12月16日奠基,一期工程于2001年年底建成通车。
复线桥由主桥、主引桥、左、右引桥、牛角沱匝道桥、北引道五部分组成。
重庆渝澳大桥南起渝中区牛角沱,北接江北区董家溪,位于嘉陵江牛角沱大桥上游200米,与嘉陵江牛角沱大桥组成单向过江桥梁。
桥型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
全桥长1458.312米,主跨160米,主桥跨径组合:96米+160米+96米,引桥为斜腹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长1106.312米。
主桥宽17.5米。
车行道16米,检修道2×0.75米,北主引桥宽17.5至25.75米,左右引桥宽13米。
桥下通航净高28米,桥面标高220.39米。
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
1999年12月16日开工,2002年1月11日竣工。
菜园坝长江大桥(南岸区与渝中区)跨长江我国在重庆建设一座世界级大桥---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位于重庆两路口到南坪之间大江之上。
2003年2月5日正式开工。
菜园坝大桥工程简介

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工程资料一、工程简介一、工程名称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工程二、工程建设必要性及意义2.1建设的必要性重庆市直辖以后,随着国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主城区道路状况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如道路结构的失衡、道路容量不足、交通阻塞点多、主城区中心道路扩容余地不大、缺乏相应配套的道路设施、因道路坡度较大而影响车辆运行的舒适度及安全性、交通流量的运行分配及交通方式单一等。
现有的石板坡长江大桥是连接渝中区、江北区、南岸区的主要交通动脉,设计流量仅为30000辆/日,而目前实测流量为75000辆/日,其服务水平太低,已经成为渝中区和南岸区对外交通的瓶颈。
在菜园坝地区修建一座长江大桥,分担从渝澳大桥至长江大桥以南地区的车流量,彻底解决渝中区、江北区、南岸区、巴南区等区域的交通拥挤问题,并籍此有效地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越加显得迫切和必要。
2.2工程建设的意义该项目作为城市发展所必需的市政工程,属于社会公益性项目,是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工程之一。
建成后对于实现“半小时主城”目标、改善投资环境、塑造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城市的形象等有着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改善了城市交通条件。
菜园坝大桥北岸为渝中区的繁华商业区及重要交通枢纽,南岸为我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岸建成的交通道路网较发达,通过本项目建设,可将两岸路网连为一体,改善了城市的交通条件。
2)本项目的建成将带动渝中区、南岸区和江北区的建设和发展,促进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特别是铜元局片区),带动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发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项目的建成将使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4)该项目的建成将带动渝中区、南岸区和江北区以及整个重庆市旅游资源及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工程简介3.1工程城市交通地位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工程是1996年国务院批准的重庆总体规划中的主城区的一座特大桥梁,同时也是主城区规划中又一条南北大通道上的关键工程。
菜园坝长江大桥健康监测系统

菜园坝长江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介绍编写:审核:批准:重庆亚派桥梁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2010年03月目录一、系统概述 (1)二、硬件子系统介绍 (2)1.静态应变监测子系统 (2)2.动态应变监测子系统 (3)3.索力监测子系统 (3)4.振动监测子系统 (4)5.挠度监测子系统 (4)6.伸缩缝位移监测子系统 (5)7.温度监测子系统 (5)8.三维变形监测子系统 (6)三、软件子系统介绍 (6)1.数据采集子系统 (7)2.数据库管理子系统 (7)3.健康评估子系统 (8)3.1健康评估子系统的组成 (8)3.2健康评估子系统的功能 (8)四、系统运行状况 (10)一、系统概述菜园坝长江大桥健康监测系统针对该桥独特的中承式无推力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结构,重点围绕Y构、系杆、支点吊索、主梁及主拱等关键部位,量身设计、定制开发了包括全桥挠度、静态应变、伸缩缝位移、温度、支点吊索索力、系杆索力、三维变形等静态参数测试系统以及动态应变、振动动态参数测试系统等九个子系统、三百余个监测点、两个现场监测站、一个监控中心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
该系统实现了结构状态参数的实时采集、处理、传输、数据的分析、计算和评估,并每日自动生成评估报告,以三维动画显示桥梁结构的安全状况。
图表1为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组成图。
图表1 菜园坝长江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组成图在9个硬件子系统中,动态应变监测子系统用以监测门撑、拱肋和主梁的实时动态应变;静态应变监测子系统用以监测桥墩、Y构和前次横梁的长期静态应变;吊杆索力监测子系统用以监测吊杆承受的拉力;系杆索力监测子系统用以监测系杆承受的拉力;振动监测子系统用以监测钢桁梁和Y构的振动;挠度监测子系统用以监测主梁的挠度和线形变化;伸缩缝位移监测子系统用以监测主梁伸缩缝、桥面与Y构后悬臂交接处的纵向和横向位移;温度监测子系统用以监测桥墩、Y构、门撑和主梁的温度;三维变形监测子系统用以监测桥墩、Y构、拱肋和主梁的三维变形。
路桥认知实习重庆五大名桥简介

认知五大桥重庆李家沱长江大桥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和巴南区之间,大桥南岸为李家沱工业区(巴南区),北岸为九龙坡区。
主孔全长1288m,跨径组合为:过渡孔(53m)+主孔(169m+444m+169m)+过渡孔(53m)+南引桥(8x50m),桥面宽度为4车道(中间设置分隔带),宽24m。
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拉索设在上部结构两侧形成两个对称索面(又叫双索面)的斜拉桥。
该桥结构体系为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塔、墩固结。
主梁为纵向悬浮体系,塔梁交叉处设置横向限位装置,在过渡孔于北台及南引桥结合处设置大位移量伸缩缝。
主梁采用扁平的实心双主梁断面,主梁肋高2.5m,宽1.7m。
横梁间距为4.5m,设置横向预应力钢束。
主梁在中跨的中间部分及边跨的部分区段设置有纵向预应力钢束,采用OVM锚具及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
主塔呈花瓶形,塔全高141.5m,塔身为矩形空心断面。
拉索采用扇形双索面布置,梁上索距为9m,在塔上采用不等距排列,索距1.5~1.6m。
每个索面中有24对斜拉索。
锚具采用LM7型冷铸锚锚具。
主桥两个主墩基础根据地形及地质条件并结合施工难易程度作了不同的处理。
#2墩采用Φ2.6~3.2m的变截面挖孔桩基础,#3墩采用沉井基础。
该桥于1991年11月开始基础施工。
预计1995年底建成。
已于1997年建成。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设计,重庆市桥梁工程公司施工。
重庆峨公岩大桥(双斜拉悬索桥):重庆长江鹅公岩大桥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长江九龙滩,与从菜园坝出来的九龙铁路车站和九龙港相邻。
于1997年12月开工,总投资概算为14.1亿元人民币。
该大桥全长7.27公里,其中正桥长1420米,主桥长1020米,主跨600米。
该桥桥型为门型双塔柱悬索桥,主塔高163.9米。
高耸的门型双塔成为重庆市的又一大景观。
2000年建成通车。
2000年12月,鹅公岩大桥作为主城的首座双斜拉悬索桥竣工通车,大桥悬索漆上了漂亮的朱红色,被市民誉为“主城最美大桥”。
中国十大知名新建桥梁

东海大桥――中国第一座外海跨海大桥
东海大桥起始于上海南汇区 芦潮港,南跨杭州湾北部海 域,直达浙江嵊泗县小洋山 岛。全长32.5公里的东海大 桥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洋山深水港工程的一个组成 部分,被上海市政府列为 “一号工程”。东海大桥工 程2002年6月26日正式开工 建设,历经35个月的艰苦施 工,于2005年5月25日实现 结构贯通。东海大桥工程是 我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跨 海大桥。
杭州湾大桥――世界第一跨海大桥
位于江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 海域的跨海大桥,它北起浙江嘉兴市海盐郑家 埭,南至宁波市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是 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2007年6月26日全桥 贯通,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苏省东部的 南通市和苏州(常熟)市之间
东海大桥――中国第一座外海跨海大桥
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 世界第一座公路轻轨两用城市大桥
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2003年12月28日动工, 起于原富安百货大厦前面的中山三路,经建新 坡、菜园坝外滩商城、长滨路及珊瑚公园后跨 越长江,最后到达终点大石路立交,路线全长 4公里。其中主桥全长1866米,为两层设计, 上面为双向6车道;下面为轻轨3号线通道,是 改善重庆市主城区南北大通道交通的关键性工 程。2007年10月29日正式通车。菜园坝长江 大桥创下了三项世界第一:钢箱拱梁跨距420 米,为世界第一长;是世界第一座公路轻轨两 用城市大桥;也是世界第一座采用缆索吊机安 装的大桥。
东海大桥――中国第一座外海跨海大桥
东海大桥起始于上海南汇区芦潮港,南跨杭州 湾北部海域,直达浙江嵊泗县小洋山岛。全长 32.5公里的东海大桥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洋山深水港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被上海市政 府列为“一号工程”。东海大桥工程2002年6 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历经35个月的艰苦施工, 于2005年5月25日实现结构贯通。东海大桥工 程是我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跨海大桥。
重庆菜园坝大桥

--重庆菜园坝大桥建设纪实国内第一也是世界第一的重庆菜园坝大桥420吨缆索吊机试吊成功的时刻,我们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为攻克菜园坝长江大桥的技术难关和为菜园坝大桥缆索吊机安全度过洪水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们。
那是一个英雄的集体,他们之中,有大桥局集团科研、设计、制造、施工方面的老专家和小青年,有总经理和普通职工。
他们攻克了天下第一难的菜园坝大桥技术难关并战胜特大洪水的袭击,用行动绘出一幅大桥人的群英谱。
攻关篇天下第一难菜园坝大桥由菜园坝大桥主桥、北引桥和菜园坝立交桥组成。
大桥全长4公里,主桥为我国第一座特大公路轨道两用Y构系钢拱桥。
钢箱梁上为6车道汽车道,下边为两车道轻轨车道。
大桥主跨420米,两边各有102米、88米的侧跨。
它不仅在国内、国外的同类型桥梁中跨度位居第一,在技术难度上也可算天下第一。
工程界认为组合结构是复杂的。
重庆菜园坝大桥采用三重组合结构。
主桥采用刚构与提篮式钢箱系杆拱组合、钢箱拱与钢桁梁组合、钢桁梁又与正交异型板桥面板组合。
通俗地说,就是钢箱拱接在混凝土的Y构斜腿上,钢桁梁挂在钢箱拱上;16米一个节段钢桁梁,在工厂制造时就焊上正交异形板桥面板,每节段重达300多吨。
它还引进了国内从没有过的设计理念:设计只管大桥结构本身的安全,不管施工工艺,不管你能不能做出来。
他们的设计在某种意义上被称为“空中楼阁”。
一是主桥墩上大悬臂的Y构混凝土,呈复杂的空间结构向上向内变截面延伸,混凝土Y构向主跨伸出78米,向外侧伸出102米。
设计要求长100多米,2000多方、重达8000多吨的混凝土Y构斜腿一次灌注。
如果在地面上,这些要求是可行的,可是这是在长江上的百米高空中,要在江面上搭起支撑这些重物的支架,要多少钢材?设计指导意见为8000吨,但要按其设计的满铺支架计算,8000的后边还要加个0。
还不要说长江的航道不能堵塞、阻断。
二是钢箱拱与混凝土的Y构固结,对Y构和钢箱梁精度要求极高,在420米的跨度中,差几毫米就难以合龙,对施工要求极高。
菜园坝长江大桥作文

菜园坝长江大桥作文你知道重庆的菜园坝长江大桥吗?那可真是个超级厉害又特别有趣的大桥呢!我第一次看到菜园坝长江大桥的时候,就被它独特的造型给惊到了。
它就像一条巨大的彩虹横跨在长江之上,不过这个彩虹可没有那么弯弯扭扭,而是有着一种独特的几何美感。
桥身是那种明亮的颜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好像在骄傲地向所有人展示自己的风采。
从远处看,它的桥塔像是两个巨大的三角形,稳稳地立在江面上,就像两个忠诚的卫士守护着长江。
这桥塔还有点像那种超级英雄的标志,充满了力量感。
每次我经过的时候,都感觉自己像是走进了一个科幻电影的场景里,说不定下一秒就会有个超级英雄从桥塔上飞下来呢!走上大桥,那感觉就更棒了。
桥上的车道宽敞得很,车辆在上面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我有时候就会想,这些车是不是也像我一样,对这座桥充满了喜爱呢?它们在桥上跑得可欢快了,就像一群小蚂蚁在彩虹上忙碌地搬家一样。
桥的两边有栏杆,栏杆的设计也很贴心,既保证了安全,又不会挡住你看风景的视线。
站在桥上往下看,长江水浩浩荡荡地流淌着,就像一条巨龙蜿蜒前行。
那江水的颜色有时候是浑浊的土黄色,有时候又会在阳光的照耀下泛出一些金色的光芒,真是变幻无穷。
而且呀,菜园坝长江大桥可不仅仅是一座交通桥呢。
它就像是一个大明星,周围总是围绕着很多人。
桥下面有江边步道,经常会有市民在那里散步、遛狗或者锻炼身体。
我就看到过一个大爷,牵着他那只毛茸茸的小狗,慢悠悠地走着,一边走还一边和小狗聊天,好像在给小狗介绍这座大桥的厉害之处呢。
还有一些年轻人,会在步道上跑步,他们跑起来的时候,感觉就像是和长江水在比赛,看谁跑得更快。
到了晚上,菜园坝长江大桥就像是换了一身衣服,变成了一个璀璨的明珠。
桥上的灯光一盏一盏地亮起来,照亮了整个桥身,也照亮了长江的一部分。
灯光倒映在江水里,就像水里也有一座一模一样的大桥,只不过这个水里的大桥是波光粼粼的,像是用星星拼成的一样。
这时候,江边就会有很多人在那里拍照留念,大家都想把这美丽的夜景带回家。
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

第一节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一、简介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地处重庆市主城区,北接渝中区菜园坝和中山三路,南接南岸区南坪地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公共交通和城市轻轨两用大跨径拱桥。
菜园坝长江大桥于2003年2月5日正式开工,在2007年10月29日建成通车。
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主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Y形刚构与提篮式钢箱系杆拱、钢桁梁的组合结构,为特大公轨两用无推力式钢箱中承系杆拱桥,也是典型的混合式桥梁,这种结构形式不仅在我国绝无仅有,而且在世界桥梁中也具有独特的地位。
全桥跨径为88m+102m+420m+102m+88m,总长800m,其主跨跨度居世界系杆拱桥之首。
主桥设六线行车道、双线城市轻轨、双侧人行道。
六车道及双侧人行道设在上层正交异性板体系桥面,双线轻轨设在下层纵横梁体系,构成双层特大公轨两用桥。
图2 菜园坝长江大桥实景二、设计计术标准与设计荷载菜园坝长江大桥主桥主要设计技术标准如下:(1)设计基准年限:100年;(2)道路等级:I级;(3)行车速度:公路车辆v=60km/h;轨道交通v'=75km/h;通行能力50000辆/日;(4)桥面宽度:桥面净宽B=2.5+12.25+1.0+12.25+2.5=30.5m;轨道交通下层通行,净宽B'=8.6m;(5)桥面纵坡、横坡:桥面纵坡O.59%,桥面横坡2%;(6)道路净空高度:>5m;(7)设计洪水频率:l/300:(8)设计通航净空: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为189.33m;通航净空三峡工程蓄水前不小于385m 三峡工程蓄水后不小于375m;(9)荷载标准:可变荷载:汽车荷载:城A级;轨道交通荷载:跨座式单轨列车352t;人群荷载:2.4kN/m2;设计风速:桥位区地面以上20m高度处,频率1%的10分钟平均风速为26.7m/s;温度效应:桥址处平均温度18.3℃,结构设计合拢温度为18-35 ℃;钢结构体系升温24.2℃,体系降温36.8℃;混凝土结构体系升温10.60℃,体系降温12.6℃;偶然荷载:地震荷载: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结构物按Ⅶ度设防;船舶撞击力:按国家I一(2)级航道进行设计,刚构基础横桥向(顺水流)采用1400KN,顺桥向采用1100KN春播撞击力进行验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
一、工程概况
菜园坝长江大桥是国内最大的公共交通和城市轻轨两用大桥,属特大公轨两用无推力刚构一系杆拱桥.大桥全长1866m,其中主桥长800m,北引桥长886m,南引桥长180m,主桥420m主跨居世界公轨两用系杆拱桥之首。
主桥设计为两层,上层为双向六车道,下层为轻轨。
主桥主体结构体系包括南北两侧的边跨预应力Y型刚构、中跨320m钢箱提篮拱和800m连续正交异形板组合钢桁梁等子结构,Y型刚构与钢箱拱通过系杆连接成420m跨的系杆拱,正交异形板连续钢桁梁将活载传递到刚构和拱结构之上,形成了多种结构体系的组合,该结构体系在国内系首次采用,结构受力复杂,体系转换频繁。
二、科技创新与新技术应用
1、设计:首创刚构一系杆拱组合结构体系。
这一开拓性刚构一系杆拱组合结构体系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混凝土具有耐久、抗压、经济以及钢具有轻质、高强的特性,是“经济一美观”的理念与“安全一实用”原则统一的实现。
2、施工:
(1)首次采用大型结构智能化主动控制体系。
采用了分次张拉的施工工艺,实现系杆拱桥系杆索的可视、可检、可调、可换,确保大桥重要构件的耐久性。
(2)国内首创的斜拉扣挂法进行钢箱提篮拱单榀节段安装新技术。
解决了钢拱肋节段空间对接、特殊条件下双榀安装受预拼场地限制,运输受通航条件限制等难题,实现了三维立体拱肋的高精度安装定位和合龙。
(3)首次应用钢桁梁整体节段架设方法。
实现了钢桁梁制造、组拼工厂化,运输、吊装整体化的施工工艺。
(4)预应力混凝土Y型刚构为三维空间非对称变截面薄壁箱形结构.采用支架法悬臂现浇施工技术、悬臂现浇节段吊挂施工和底模侧模一体化整体模板拖拉技术.成功地解决了特殊预应力混凝土Y型刚构施工的难题。
(5)研发的缆吊系统,其塔高152m,起吊高度达202m,跨度420m,缆索承受集中荷载达420t,规模和起吊能力居全国之最。
提出了多跨缆索吊机承重索的非线性数值计算方法,改善了主索非线性控制技术。
缆索塔架铰接于扣索塔架顶,应用双塔架缆风串联平衡稳定技术,不仅解决了缆风索布设的难题,而且节省了缆风绳,确保塔偏满足设计要求。
采用倾斜组合钢管结构,保护水中主缆,解决了主缆在水流作用下的疲劳问题。
三、获奖单位
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林同梭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重庆市勘测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