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观后感
越王勾践历史那些事儿观后感800字

越王勾践历史那些事儿观后感春秋战国时期,吴国的强盛是因为有了伍子胥,伍子胥侍奉了两朝君王,帮助吴王治理朝政,建立了真正强大的吴国,吴越两国交战,所以吴国才战胜了越国。
越国失败的原因:一是国力不如吴国;二是越王发动了一场不合时宜的战争;三是没有听取范蠡军师的劝告(劝告是逆耳的)。
吴国战胜越国之后,伍子胥一直劝吴王杀掉越王勾践,以解除吴国的后患,吴王夫差总是听不进去,伍子胥设计想替吴国杀掉越王勾践,计划也屡屡受挫于吴王。
吴王决定讨伐齐国的时候,伍子胥一再提出反对意见,直言讨伐齐国之前一定要先灭了越国,并且以身家性命来劝诫吴王,声明吴国真正的敌人是越国,勾践一天不除,吴国的危险就存在一天。
这些建议都不和吴王的心思,吴王是根本听不进去的,时间长了,反而觉得伍子胥烦叨,碍手碍脚,于是终于找了一个借口杀掉了伍子胥。
伍子胥一死,吴王再也听不到相反的意见了,耳朵里听到的全是夸赞之词,顺心又顺耳,时间一长,吴王的自大就膨胀到了及至,认为自己就是天下老大了,可以向其它国家发号施令了,结果老大还没当上,就被越王勾践给灭了。
历史给我们的是沉痛的教训,一个国家的兴旺,当政者必须要听取两种不同的意见,特别是相反的意见。
当身边有两种相反的意见时,当政者可以从中辨别方向和好坏,两种相反意见可以使当政者保持清醒的头脑,时时事事都有警觉,自己也更有智慧;而当身边只有一种赞颂的声音时,当政者就会糊里糊涂地迷失方向,变的自大,变的无知,其结果就是衰败、灭亡。
吴王如此,商纣王何尝不是如此,楚霸王、隋文帝、宋徽宗等都是如此。
历史是这样,科学也是这样。
当只有地心学说的时候,科学停止不前,当日心学说和地心学说相互碰撞的时候,科学就在进步,就在发展;波动学说一统天下的时候,人们对波的认识是不完整的,当出现了新的粒子学说的时候,两种学说争论、碰撞,光的理论学说才向前发展了,建立了光的波粒二向性学说,科学又向前发展了一步。
这样例子举不胜举。
所以,一个国家和一个单位的当政者,还有个人都得从历史中汲取教训,牢牢记住:“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越王勾践》的观后感

《越王勾践》的观后感《越王勾践》的观后感《越王勾践》的观后感1“心在越,身在吴。
一卷书,半点残烛映茅庐。
不远处,一边莺歌燕舞;不远处,一边遍地哀哭。
……”每当这首荡气回肠的歌曲在我的耳畔响起,《越王勾践》这部电视剧中一个个人物就跃入脑海:范蠡的远见卓识、有勇有谋;西施的聪慧善良、以身许国;伍子胥的忠言逆耳、忠诚耿直;伯嚭的曲意迎逢、中饱私囊;……但我最欣赏的,还是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发愤图强的精神。
《越王勾践》为我们讲述了一段真实的故事:春秋战国时代,吴国打败了越国。
吴王夫差命令被打败了的越王勾践身着罪衣,为其死去的父母守墓和养马。
每当夫差乘车出游,令勾践手执鞭仗徒步跟随车子的左右,任凭吴人恶语讥讽,这时的勾践只得把羞恨埋藏在心中。
为了实现自己复国霸业,勾践放弃尊严,抓住一切机会讨好夫差。
他竟亲尝大便以取悦吴王为自己赢得机会,看着越王趴在吴王夫差的粪便旁,伸手蘸了一滴并放在嘴里咂了咂帮大王判断病因时,我惊呆了,这是怎样的一位英雄呀!我被勾践这种忍辱负重的精神给深深地感动了。
他从一个强势的国王变成一个奴隶,着粗衣,食粗粮,住陋室,还得忍受马夫们的嘲讽与谩骂,这种生活与原先的锦衣玉食一言九鼎有着天壤之别。
但他并没有因环境发生变化而消极、悲观,他忍受着常人都无法忍受的耻辱,苟且偷生,默默等待着最后一搏。
他并不因身处逆境而消沉,而,变成真正“奴颜卑膝”的人,从勾践身上,我看到了忍者的精神。
他是一个真正的强者。
《论语》里说“小不忍则乱大谋”。
韩信能忍胯下之辱终成一代名将;香港“李嘉诚”更是用一个“忍”创造了奇迹:忍出了财富势力:小时候他在舅舅的工厂打工,是忍;事业刚起步时卖塑料花,为积蓄能量,是忍;香港回归,逆流勇上,大胆进军楼市,是忍;用6个亿控股和黄60个亿的资本,更是忍出来的。
可在现代社会,在我们这些小公主小皇帝身上,却几乎看不到“忍”:饭菜不合口味,不吃,哪管他山珍海味,父母费尽心血;衣服不合心意,不穿,哪管他新衫旧履,花费几何;一句话听不下去,据“理”力争,更有甚者,拔拳相向,哪管他是亲是朋,金玉良言……就连我这个在老师父母心中很乖的孩子,稍不顺心也会怨声载道。
《越王勾践》的观后感范文1000字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观后感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观后感
这几个星期,我读了《春秋战国》这本书,了解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后,我十分震撼。
那时竟有那么多各国争霸而导致人们家破人亡的故事,其中也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
吴王阖闾因打败了楚国,又去攻打正在办丧事的越国,不料,却被越军打败,吴王也失去性命,咽了气。
吴王阖闾死后,夫差即位,说要打败越国。
494年,夫差率兵攻打越国,越国大臣劝勾践不要去作战,否则定然损失惨重。
勾践不同意,结果大败。
勾践带五千兵马逃到会稽时,被吴军团团围住。
越王勾践只好去讲和,当了奴仆。
为了早日复国,他带领300人进入吴国称臣,给吴国喂马。
一次,夫差病时,还亲自舔尝他的.大便。
于是,夫差不记杀父之仇,放虎归山。
勾践回国后,省吃俭用,军民一心,还与农民一起耕种、织布。
终于,在公元前478年,成功打败了吴军,成为了春秋时的最后一位霸主。
读了这样一个故事,我突然间清醒了,我明白了一个十分深刻的道理,只有肯吃苦耐劳,有坚定不移的决心,才能取得最后决定性的成功。
这也让我想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每次之前,我只是把老师说的背默任务完成好后,就开始万事大吉,一点点要复习的紧张感也没有,顶多是在妈妈的严逼下,好不容易稍微瞟几眼书本,就与妈妈报告说自己已复习完,保准考好,可每次一发考卷,不是基础题省题不清,就是差错太多,总考不好,可我想到勾践以后,一定会好好学习,让自己的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读后感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读后感看完关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后,我真是感慨万千啊!勾践,他本是一国之君,却遭受了巨大的失败。
被吴王夫差打败,那得多难受啊!这让他从高高在上的位置一下子跌入谷底。
但他没有放弃,这种精神就很让我钦佩。
你看啊,他在吴国为奴的日子里,受尽了屈辱。
这得需要多大的忍耐力啊!一般人估计早就崩溃了。
可他呢,还能默默忍受,想着有一天要复国。
我就在想,要是我处在他那个境地,我能做到吗?真的很难说。
而他回国后的做法更是让人惊叹。
卧薪尝胆这个事儿,听起来就很不容易。
每天睡在柴草上,还时不时尝尝苦胆的滋味,就是为了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曾经的耻辱。
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种身体上的磨练,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鞭策。
不过呢,我也在想,在这个过程中,他内心是不是也有过动摇呢?毕竟复国之路漫长又艰难。
也许他也有过无数个夜晚辗转反侧,怀疑自己到底能不能成功。
但他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这就很了不起。
他身边的那些臣子们也很值得一说。
像范蠡、文种,他们一直忠心耿耿地辅佐勾践。
一个君主能有这样的臣子,真的是很幸运的事情。
君臣一心,这种力量是很强大的。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我们现在的生活。
我们虽然不会有像勾践那样复国的使命,但是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啊。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被失败打击得一蹶不振。
但是勾践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再大的困难都有可能克服。
这个故事真的很值得我们去思考。
我想知道,你看了这个故事后会有同样的感受吗?如果还没看的话,真的推荐你去了解一下!这真的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力量的故事啊!。
越王勾践世家读后感

越王勾践世家读后感《越王勾践世家》是一部描写古越国历史的长篇小说,通过对越国历史的描述,展现了越王勾践在充满挑战和困难的时代里,如何带领越国人民奋起抗敌,最终夺回了失地,重建了越国的辉煌。
这部小说不仅描绘了古越国的兴衰,更是展现了越王勾践作为一位伟大的君主的智慧和胆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小说中,越王勾践被描绘成一个有着坚定意志和非凡智慧的君主。
在外敌入侵的时候,他不畏强敌,带领越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夺回了失地。
在内部治理上,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促进了越国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越王勾践的智慧和胆识,使得越国在当时的战乱时代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国家。
通过阅读《越王勾践世家》,我深深感受到了越王勾践作为一位伟大君主的非凡魅力。
他的智慧和胆识,让我对古代历史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在这部小说中,越王勾践的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勇气和智慧,成为了我学习的榜样。
除此之外,通过阅读《越王勾践世家》,我也对古越国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对古越国的历史进行了生动的描绘,让我对古代历史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通过对越国历史的了解,我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历史的重要性,以及一个伟大君主对一个国家的意义。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越王勾践世家》,我不仅对古越国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越王勾践这位伟大君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他的智慧和胆识,以及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描写古代历史的作品,更是一部展现人性与智慧的伟大作品。
通过这部小说,我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历史的重要性,以及一个伟大君主对一个国家的意义。
越王勾践观后感800字

越王勾践观后感800字吴国战胜越国之后,伍子胥始终劝吴王杀掉越王勾践,以解除吴国的后患,吴王夫差总是听不进去,伍子胥设计想替吴国杀掉越王勾践,打算也屡屡受挫于吴王。
吴王确定讨伐齐国的时候,伍子胥一再提出反对看法,直言讨伐齐国之前肯定要先灭了越国,并且以身家性命来劝诫吴王,声明吴国真正的敌人是越国,勾践一天不除,吴国的危急就存在一天。
这些建议都不和吴王的心思,吴王是根本听不进去的,时间长了,反而觉得伍子胥烦叨,碍手碍脚,于是最终找了一个借口杀掉了伍子胥。
伍子胥一死,吴王再也听不到相反的看法了,耳朵里听到的全是夸赞之词,顺心又顺耳,时间一长,吴王的自大就膨胀到了及至,认为自己就是天下老大了,可以向其它国家发号施令了,结果老大还没当上,就被越王勾践给灭了。
历史给我们的是沉痛的教训,一个国家的兴盛,当政者必需要听取两种不同的看法,特殊是相反的看法。
当身边有两种相反的看法时,当政者可以从中区分方向和好坏,两种相反看法可以使当政者保持糊涂的头脑,时时事事都有警觉,自己也更有才智;而当身边只有一种赞颂的声音时,当政者就会糊里糊涂地迷失方向,变的自大,变的无知,其结果就是衰败、灭亡。
吴王如此,商纣王何尝不是如此,楚霸王、隋文帝、宋徽宗等都是如此。
历史是这样,科学也是这样。
当只有地心学说的时候,科学停止不前,当日心学说和地心学说互相碰撞的.时候,科学就在进步,就在进展;波动学说一统天下的时候,人们对波的熟悉是不完好的,当消失了新的粒子学说的时候,两种学说争辩、碰撞,光的理论学说才向前进展了,建立了光的波粒二向性学说,科学又向前进展了一步。
这样例子举不胜举。
所以,一个国家和一个单位的当政者,还有个人都得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牢牢记住:“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要进步肯定要听到相反的看法,要虚心听取相反的看法。
“对三峡工程奉献最大的是那些提反对看法的人,是他们让我们少犯了许多错误。
”评论如是说。
《越王勾践》观后感_小学作文

《越王勾践》观后感
本文是关于小学作文的《越王勾践》观后感,感谢您的阅读!
越王勾践-十年卧薪尝胆,十年小心翼翼,含辛茹苦,历经磨难和凌辱。
终于在最后打败了吴王夫差,做了吴和越的王。
他的经历也被后世赞为美谈。
可是我却不认为。
,理由如下:
1.勾践是在吴王夫差举兵北上的时候,偷袭了吴王的空虚的后方。
且是在吴王信任的情况下突然发兵的。
2.虽然说夫差刚擒获勾践的时候,是待他刻薄了些。
可是那是因为杀父之仇。
过了三年之后,吴王夫差待他还是挺好的。
其实这段我本来想说勾践不过是个不仁不义之徒罢了。
可是又忽然想起,不知道何为仁义。
春秋战国都是世界大乱的时候。
也就无所谓“仁”“义”了。
人不是常说嘛,胜者王侯败者贼。
呵呵。
可是仁义有是甚么呢?不过是人缚束自己的锁链罢了。
不过是儒家为了政权抹杀人的意志的说辞罢了。
再说战乱的时候还讲甚么仁义啊。
怪也只能怪夫差的命不好了。
碰见了西施这样的美色,又有了伯鼙这样的佞臣。
他也是活该啊。
当初他要是杀了勾践,历史就得改写了。
哈哈。
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的。
功成者被人颂扬,功败者被人唾骂。
理所当然的夫差成了一个只顾美色,好大喜功、误国误政的昏君了。
呵呵。
可能勾践的唯一的可取之处就是他卧薪尝胆的精神吧。
《越王勾践》观后感通用5篇

《越王勾践》观后感通用5篇《越王勾践》观后感 1电视剧《越王句践》讲的是越王句践卧薪尝胆,强兵复国的故事。
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们绍兴。
很久很久以前,越王句践被吴王夫差打败。
句践被迫在吴国当了人质,做马夫,干重活,被人打,被人骂,吃尽了许多许多的'苦,但他内心很坚强。
三年后,句践回到越国,发誓一定要复国。
他造了一个山洞,在床前吊一颗苦胆,每天起床前都要尝一尝,想起自己在吴国受尽的苦。
他和文种、范蠡齐心协力发展国家,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强大起来了。
后来,句践再次出兵打吴国,这次越王终于胜利了,吴王被迫自杀。
越王句践虽然失败在先,但他自信、勇敢,不折不挠,最后胜利了。
而吴王尽管胜利在前,但他放松警惕,没听相国伍子胥的话,最后失败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强大与弱小是可以转换的,成攻与失败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成功了,不要像吴王那样放松自我;失败了,却要像越王一样,面对困难不灰心,坚强自信,努力奋斗。
《越王勾践》观后感 2春秋末年,吴国和越国因战争结下仇怨。
吴王夫差为父报仇,在伍子青的辅佐下勤政练兵。
大兵压境,越国危在旦夕,范a提出降吴的主张。
为保留一线复国的机会,勾践接受了范鑫的意见,降吴为奴。
勾践从此为吴王养马、拉车,为了复国的大志受尽屈辱,苟且偷生中,默默等待着。
伍子青认为不杀勾践必留后患,夫差却不以为然。
夫差以为一个亡国的奴隶,是翻不起什么大浪来的。
伍子青劝说吴王,切不可相信勾践。
但勾践的谨慎行事,使吴王渐渐放松了警惕,伍子骨的所有劝告也被他当做耳边风。
勾践和范蠢在暗中逐渐得到了好机会,并被夫差准予回越国。
回国后勾践仍然谨慎从事,一点一滴地积蓄力量,休养生息。
伍子青一再阻拦意欲北进做霸主的吴王,最终却被夫差一剑赐死。
吴国实力顿时削弱。
勾践终于得到了机会,举兵复国。
越王勾践,终于历经数十年的卧薪尝胆,实现了复国的宏愿。
这是一部名为《越王勾践》的电视连续剧,由张敬编剧,黄健中、元彬、延艺导片,陈宝国主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越王勾践》观后感
我的家乡在历史悠久的绍兴,这里有传说中的越王台,从小我们就知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心中对越王充满了好奇心,越王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前段时间听说《越王勾践》在绍兴已经拍摄成功了,而且马上就要上映了,我高兴得不得了,想:我马上就能解开心中的问题了!每天当“心在越,身在吴,一卷书,半点残烛映茅庐,……”这首歌起,电视机前的我早已坐好,认认真真地等待《越王勾践》的开始。
春秋时期,有两个邻国――吴国和越国,两国经常发生战争。
一次战争中越国被吴国打败。
越王勾践被抓去吴国做奴隶,三年来为吴王养马、拉车、尝苦胆、睡草堆,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受尽了吴王的污辱与折磨。
可是就是这样,他的内心始终没有放弃复国的大志。
为了实现自己的计划,他苟且偷生,忍辱负重,等待时机的到来,最后终于得到了吴王的信任让他回国。
回国后,勾践积蓄力量,休养生息,富国强兵,而吴王夫差以为勾践已归顺于自己了,放松了戒备,也听不进伍子胥的劝告,十年后,越国大军包围了姑苏城,战胜了吴国,勾践成了吴越两国的霸主。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吴王是个骄傲自满和自以为是的人,不能采纳大臣的意见,一个国家的兴旺,必须要听取两种不同的意见,特别是相反的意见。
它可以使人保持清醒的头脑,时时事事都有警觉,自己也就会更有智慧,不然就会糊里糊涂地迷失方
向,变的自大,变的无知,结果就只有衰败、灭亡。
吴王就是如此,历史上的商纣王、楚霸王、隋文帝、宋徽宗也是如此。
而越国能从战败受辱变成强大有力,最终取胜,靠的是勾践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而他之所以能够坚持是因为他的身后有千千万万的越国百姓,那是他的责任。
设想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在他身处逆境时怎么能够坚持,只要放弃一点点那就意味着失败,他又怎么能担起国家、民族的责任呢。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身上承担着祖国的未来和前途的责任,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想到自己身上的责任,我们要学习勾践的精神和毅力,要坚持到底,永不放弃,这样,才能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