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实验装置图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实验教材

化工原理实验教材

化工原理实验教材武汉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2003年目录实验一流体静力学演示实验 (1)实验二流体机械能转换实验——柏努利方程演示 (4)实验三雷诺数的测定与流型观察 (7)实验四管内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 (9)实验五离心泵性能实验——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 (12)试验六离心泵汽蚀、气缚的演示实验 (16)试验七传热实验 (19)试验八板式精馏塔的操作及塔板效率实验 (25)试验九吸收实验 (29)试验十填料塔流体力学特性实验 (34)试验十一板式塔演示实验 (37)试验十二干燥实验 (39)实验一流体静力学演示实验实验目的1.通过本实验的演示,加强对静力学概念的理解;2.掌握U型管压力计测量压力的使用方法;3.了解U型管压力计中不同指示液对读数的影响;基本原理⒈压力:流体垂直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压强,工业上习惯称为压力。

常用压力表所示读数,即表压力(表压),并非表内压力的实际值,即绝对压力(绝压),而是表内压力比表外大气压力高出的值。

两者关系为:表压= 绝压—大气压。

真空表的读数为大气压比所测压力的实际值高出的值,称为真空度(负压)。

两者关系为:真空度= 大气压—绝压。

2.U形管压差计:U形管压差计是利用流体静力学平衡原理测流体静压力的仪器,为连通器应用的实例之一。

其读数的方法以图3.1-a 和3.1- b两种情况为例:(a) (b)图1.1流体静力学平衡示意图图1.1— a 表示容器内为正压,其绝对压力gRP P a ρ+=图1.1— b 表示容器内为负压,其绝对压力gRP P a ρ-=其中:P ——绝对压力,2m N ;aP ——大气压,2m N ;gR ρ——表压,2m N ;ρ——指示液密度,3m kg ;R ——液位差,m ;g ——重力加速度,2s m .若将图示中指示液改为密度为a ρ 或b ρ 、c ρ…… 的液体,则有===c c b b a a R R R ρρρ……若已知a ρ,则可求出b ρ、c ρ……实验装置(如图1.2)图1.2 静力学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打开阀门D,使大、小水箱内压力等于大气压。

化工原理传热实验

化工原理传热实验

一、实验名称冷空气-蒸汽的对流传热实验二、实验目的(1)测定冷空气-蒸汽在套管换热器中的总传热系数K 。

(2)测定冷空气在光滑套管内的给热系数。

(3)测定冷空气在螺旋套管内的给热系数。

(4)比较冷空气在光滑套管内和螺旋套管内的传热性能,绘制Nu 与Re 之间的关系曲线。

(5)熟悉温度、流量等化工测试仪表的使用。

三、实验原理(1)冷空气-蒸汽的传热速率方程: m Q KA t =∆1212ln m t t t t t ∆-∆∆=∆∆21()v p Q q c t t ρ=-实验测得冷空气流量v q 、冷空气进出换热器的温度12t t 、;蒸汽在换热器内温度T ,可得K 。

(2)总热阻为1112211m bd d K h kd h d =++ 冷空气走管程,由于蒸汽2h 较大,k 较大,可忽略后两项,即1h K ≈。

(3)流体在圆形直管中强制对流时,'Re Pr mn Nu C =其中11h d Nu k =,Re du ρμ=,1Pr p c k μ=。

对冷空气而言,在较大温度范围内Pr 基本不变,取0.7;流体加热,0.4n =,可简化为Re mNu C =,改变流量,Re Nu 、改变,双对数坐标下作Re Nu 和关系是一条直线,拟合此直线方程,即为Re Nu 和的准数方程。

四、实验装置图及主要设备(包括名称、型号、规格)(1)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冷空气走管程):图1 对流传热实验装置示意图1-涡轮流量计;2,3,7,10-球阀;4,5,8,9,11,12,14,15,18,19-温度传感器;6-冷凝水收集杯;13-蒸汽发生器;16-闸阀;17-消音器;20-风机;1#,2#-换热器(2) 设备及仪表。

设备:风机、蒸汽发生器、普通套管换热器、螺旋套管换热器、消音器。

仪表:气体涡轮流量计、差压变送器、温度变送器、温度控制器、无纸记录仪、液位计。

五、实验步骤(1)熟悉传热实验装置及仪表使用,检查设备,做好实验操作准备。

化工原理实验

化工原理实验

实验一 雷诺试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观察流体流动轨迹随流速的变化情况,通过转子流量计改变流量观察流体的流动型态,并对层流和湍流的现象进行比较;2、计算雷诺数并比较雷诺数值与流动型态的关系,确定临界雷诺准数。

二、实验原理雷诺实验揭示了重要的流体流动机理,当流体流速较小时,流体质点只沿流动方向作一维的运动,与其周围的流体间无宏观的混合即分层流动,这种流动形态称层流或滞流。

流体流速增大至一定程度后,流体质点除流动方向(沿管轴方向)上的流动外,还向其它方向作随机的运动,即存在流体质点的不规则的脉动,流体质点彼此混合并有旋涡生成,这种流动形态称湍流或紊流。

层流与湍流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流动型态。

除流速u 外,管径d ,流体粘度μ和密度ρ,对流动形态也有影响,雷诺将这些影响流体流动形态的因素用雷诺准数(或雷诺数) Re 表示。

即:μρdu =Re一般情况下: Re<2000 层流区 2000<Re<4000 过渡区 Re>4000 湍流区三、实验装置1.示踪剂瓶;2.稳压溢流水槽;3.试验导管;4.转子流量计;5.示踪剂调节阀;6.水流量调节阀;7.上水调节阀;8.放风阀图1 雷诺实验装置四、实验方法实验前准备工作:1.实验前,先用自来水充满稳压溢流水槽。

将适量示踪剂(红墨水)加入贮瓶内备用,并排尽贮瓶与针头之间管路内的空气。

2.实验前,先对转子流量计进行标定,作好流量标定曲线。

3.用温度计测定水温。

实验操作步骤:(一)、先做演示实验,观察滞流与湍流时流速分布曲线形态。

1、在玻璃管中流体为静止状态下迅速加入墨水,让墨水将指针附近2-3厘米的水层染上颜色,然后停止加入墨水。

2、慢慢打开水流量阀,并逐渐加大流量至一定的值后,观察墨水随流体流动形成的流速分布曲线形态。

(二)、确定不同流动形态下的临界雷诺准数。

1、打开水源上水阀使高位槽保持少量的溢流,维持高位槽液面稳定,以保证实验具有稳定的压头。

化工原理实验装置图

化工原理实验装置图

2.二氧化碳吸收与解吸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见图四)图四二氧化碳吸收与解吸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1- CO2流量计;2- CO2瓶减压阀;3- CO2钢瓶;4-吸收用空气流量计;5- 吸收用气泵;6、8-喷头; 7、19- 水箱放水阀;9- 解吸塔;10- 解吸塔塔底取样阀;11- 解吸液储槽;12、15- U型管液柱压强计;13- 吸收液流量计;14-解吸液液泵;16- 吸收液储槽;17- 吸收塔;18- 吸收塔塔底取样阀;20- 解吸液流量计;21- 吸收液液泵;22-空气流量计;23- 空气旁通阀;24- 风机2.离心泵性能测定流程示意图见图一、仪表面板示意图见图二:图一离心泵性能测定流程示意图1-水箱;2-泵入口真空表控制阀;3-离心泵;4-流量调节阀;5-泵出口压力表控制阀;6-泵入口真空表;7-泵出口压力表;8-涡轮流量计;9-灌泵入口; 10-灌水控制阀门;11-排水阀;12-底阀图二设备面板示意图四、实验装置的基本情况1.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如图一所示):图-1 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1-调速器;2-电动搅拌器;3、5、6、7、9、16-阀门;4-虑浆槽;8-压力表;10-泥浆泵;11-后滤液入口阀;12-前滤液入口阀;13-后滤液出口阀;14-前滤液出口阀; 15-滤液槽; 17-过滤机组;18-压紧装置;19-反洗水箱;1.实验设备流程图(如图一所示):图一精馏实验装置流程图1-储料罐;2-进料泵;3-放料阀;4-料液循环阀;5-直接进料阀;6-间接进料阀;7-流量计;8-高位槽;9-玻璃观察段;10-精馏塔;11-塔釜取样阀;12-釜液放空阀;13-塔顶冷凝器;14回流比控制器;15-塔顶取样阀;16-塔顶液回收罐;17-放空阀;18-塔釜出料阀;19-塔釜储料罐;20-塔釜冷凝器;21-第六块板进料阀;22-第七块板进料阀;23-第八块板进料阀;T1-T12-温度测点3.洞道式干燥器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见图一)图一洞道式干燥器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1-废气排出阀;2-废气循环阀;3-空气进气阀;4-洞道干燥器;5-风机;6-干燥物料;7-重量传感器;8-干球温度计;9-孔板流量计;10-湿球温度计;11-空气进口温度计;12-加热器;13-干球温度显示控制仪表;14-湿球温度显示仪表;15-进口温度显示仪表;16-流量压差显示仪表;17-重量显示仪表;。

化工原理实验流程图MicrosoftWord文档

化工原理实验流程图MicrosoftWord文档

氟塑料驱动泵一台
直流电机一台
筛板 20块
实验装置流程X1
1.塔身主要参数:塔釜:Φ250x340x3mm 材质:不锈钢塔径:Φ50mm
2.塔节:Φ57x
3.5mm(其中三节为玻璃) 材质:不锈钢(包括法兰)
3.塔板结构:踏板厚度:δ=1mm 不锈钢板间距:HT=100mm 孔径:
do=2mm 孔数:29孔与25孔二种
8
实验装置流程
1.二氧化碳钢瓶
2.减压阀
3.二氧化碳流量计
4.填料塔
5.滴定计量球
6.压差计
7.水流量计
8.高位水槽
1.实验主体为一内径为50mm的玻璃柱。

填料高度为300mm,内装Φ5mm球形玻璃填料。

2.吸收质为纯二氧化碳,由钢瓶经减压阀调节到转子流量计进入塔底。

实验装置流程
1.除尘器(袋滤器)
2.干燥塔塔体
3.加水器
4.气体转子流量计
5.流量调节阀
6.温度计
7.温度计
8.固体物料取样器
9.试验用于干燥物料10.压差计11.电加热器。

化工原理实验——干燥曲线及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

化工原理实验——干燥曲线及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

实验十干燥曲线及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一、实验装置干燥器类型:洞道;洞道截面积:1# A=× = 0.0221m2、2# A=× = 0.030m2加热功率:500w—1500w;空气流量:1-5m3/min;干燥温度:40--120℃孔板流量计:孔流系数C0=,孔板孔径d0=( m)重量传感器显示仪:量程(0-200g),精度级;干球温度计、湿球温度计显示仪:量程(0-150℃),精度级;孔板流量计处温度计显示仪:量程(-50-150℃),精度级;孔板流量计压差变送器和显示仪:量程(0-10KPa),精度级;图10-1 洞道干燥实验流程示意图1.中压风机;2.孔板流量计;3. 空气进口温度计;4.重量传感器;5.被干燥物料;6.加热器;7.干球温度计;8.湿球温度计;9.洞道干燥器;10.废气排出阀;11.废气循环阀;12.新鲜空气进气阀;13.干球温度显示控制仪表;14.湿球温度显示仪表; 15.进口温度显示仪表;16.流量压差显示仪表;17.重量显示仪表;18.压力变送器。

二、物料物料:毛毡;干燥面积:S=**2=(m2)(以实验室现场提供为准)。

绝干物料量(g):1# G C=,2# G C=(以实验室现场提供为准)。

三、操作方法⒈ 将干燥物料(毛粘)放入水中浸湿,向湿球温度计的附加蓄水池内补充适量的水, 使池内水面上升至适当位置。

⒉ 调节送风机吸入口的蝶阀12到全开的位置后,按下电源的绿色按钮,再按风机按钮,启动风机。

⒊ 用废气排出阀10和废气循环阀11调节到指定的流量后,开启加热电源。

在智能仪表中设定干球温度,仪表自动调节到指定的温度。

干球温度设定方法:第一套:长按——增大,设定好数值后,按键确定。

第二套:/减小,设定好后,自动确认。

⒋ 干燥器的流量和干球温度恒定达5分钟之后,既可开始实验。

此时,读取数字显示仪的读数作为试样支撑架的重量。

⒌ 将被干燥物料(毛粘)从水中取出,控去浮挂在其表面上的水分(最好挤去所含的水分,以免干燥时间过长),将支架从干燥器内取出,将被干燥物料夹好。

传热实验(化工原理实验)

传热实验(化工原理实验)

传热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套管换热器、列管换热器的结构及操作方法;2、通过对套管换热器空气-水蒸汽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掌握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方法;3、确定套管传热管强化前后内管中空气的强制湍流换热关联式,并比较强化传热前后的效果;4、通过对列管换热器传热性能实验研究,掌握总传热系数K 的测定方法,并对变换面积前后换热性能进行比较。

二、实验原理1、普通套管换热器传热系数测定及准数关联式的确定:(1)对流传热系数i α的测定:对流传热系数i α可以根据牛顿冷却定律,通过实验来测定。

i i i mQ S t α=⨯⨯∆(1)i i m iQ t S α=∆⨯(2)式中:i α—管内流体对流传热系数,W/(m 2·℃);i Q —管内传热速率,W ;i S —管内换热面积,m 2;m t ∆—壁面与主流体间的温度差,℃。

平均温度差由下式确定:m w t t t∆=-(3)式中:t —冷流体的入口、出口平均温度,℃;w t —壁面平均温度,℃。

因为换热器内管为紫铜管,其导热系数很大,且管壁很薄,故认为内壁温度、外壁温度和壁面平均温度近似相等,w t 用来表示,由于管外使用蒸汽,所以w t 近似等于热流体的平均温度。

管内换热面积:i i iS d L π=(4)式中:i d —内管管内径,m ;i L —传热管测量段的实际长度,m 。

由热量衡算式:21()i i pi i i Q W c t t =-(5)其中质量流量由下式求得:3600i i i V W ρ=(6)式中:i V —冷流体在套管内的平均体积流量,m 3/h ;pi c —冷流体的定压比热,kJ/(kg·℃);i ρ—冷流体的密度,kg/m 3;pi c 和i ρ可根据定性温度查得,122i i m t t t +=为m 冷流体进出口平均温度;1i t 、2i t 、w t 、i V 可采取一定的测量手段得到。

(2)对流传热系数准数关联式的实验确定:流体在管内作强制湍流,被加热状态,准数关联式的形式为:m ni i i Nu ARe Pr =(7)其中:i i i i d Nu αλ=,i i i i i u d Re ρμ=,pi i i ic Pr μλ=。

化工原理实验指导书

化工原理实验指导书

化工原理实验指导书化学与化学工程系化学工程教研室2012.09目录实验一雷诺实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二柏努利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三流体流动阻力测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四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五对流给热系数测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六填料吸收塔传质系数测定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七筛板精馏塔系统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八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九转盘萃取塔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十膜分离实验装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一 雷诺实验一、实验目的1.观察流体在管内流动的两种不同流型。

2.测定临界雷诺数。

二、基本原理流体流动有两种不同型态,即层流(滞流)和湍流(紊流)。

流体作层流流动时,其流体质点作直线运动,且互相干行;湍流时质点紊乱地向各个方向作不规则的运动,但流体的主体向某一方向流动。

雷诺准数是判断流动型态的准数,若流体在圆管内流动,则雷诺准数可用下式表示:μρdu =Re式中,Re ——雷诺准数,无因次; d ——管子内径,mm ; u ——流体流速,m /s ; ρ——流体密度,kg /m3; μ——流体粘度;Pa·s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二氧化碳吸收与解吸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见图四)
图四二氧化碳吸收与解吸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
1- CO2流量计;2- CO2瓶减压阀;3- CO2钢瓶;4-吸收用空气流量计;5- 吸收用气泵;6、8-喷头; 7、19- 水箱放水阀;9- 解吸塔;10- 解吸塔塔底取样阀;11- 解吸液储槽;12、15- U型管液柱压强计;13- 吸收液流量计;14-解吸液液泵;16- 吸收液储槽;17- 吸收塔;18- 吸收塔塔底取样阀;20- 解吸液流量计;21- 吸收液液泵;22-空气流量计;23- 空气旁通阀;24- 风机
2.离心泵性能测定流程示意图见图一、仪表面板示意图见图二:
图一离心泵性能测定流程示意图
1-水箱;2-泵入口真空表控制阀;3-离心泵;4-流量调节阀;5-泵出口压力表控制阀;6-泵入口真空表;7-泵出口压力表;8-涡轮流量计;9-灌泵入口; 10-灌水控制阀门;11-排水阀;12-底阀
图二设备面板示意图
四、实验装置的基本情况
1.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如图一所示):
图-1 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
1-调速器;2-电动搅拌器;3、5、6、7、9、16-阀门;4-虑浆槽;8-压力表;10-泥浆泵;11-后滤液入口阀;12-前滤液入口阀;13-后滤液出口阀;14-前滤液出口阀; 15-滤液槽; 17-过滤机组;18-压紧装置;19-反洗水箱;
1.实验设备流程图(如图一所示):
图一精馏实验装置流程图
1-储料罐;2-进料泵;3-放料阀;4-料液循环阀;5-直接进料阀;6-间接进料阀;7-流量计;8-高位槽;9-玻璃观察段;10-精馏塔;11-塔釜取样阀;12-釜液放空阀;13-塔顶冷凝器;14回流比控制器;15-塔顶取样阀;16-塔顶液回收罐;17-放空阀;18-塔釜出料阀;19-塔釜储料罐;20-塔釜冷凝器;21-第六块板进料阀;22-第七块板进料阀;23-第八块板进料阀;T1-T12-温度测点
3.洞道式干燥器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见图一)
图一洞道式干燥器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
1-废气排出阀;2-废气循环阀;3-空气进气阀;4-洞道干燥器;5-风机;6-干燥物料;7-重量传感器;8-干球温度计;9-孔板流量计;10-湿球温度计;11-空气进口温度计;12-加热器;13-干球温度显示控制仪表;14-湿球温度显示仪表;15-进口温度显示仪表;16-流量压差显示仪表;17-重量显示仪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