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合集下载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17个目标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17个目标

一、引言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17个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是全球范围内的一项重要倡议,旨在促进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这17个目标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贫困、教育、卫生、环境、经济等,旨在解决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并为未来的可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17个目标,了解它们的重要性以及实施的意义。

二、目标一: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首先要提及的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第一个目标,即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

贫困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而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各国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通过改善教育、提高就业机会、加强社会保障等措施,可以逐步实现减少贫困的目标。

三、目标二: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饥饿问题是全球性的挑战,因此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第二个目标是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

解决饥饿问题需要改善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供给,同时也需要关注营养与饮食问题,确保所有人都能获得充足的营养。

四、目标三: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全民福祉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第三个目标是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全民福祉。

这需要加强基层医疗服务,推广健康知识,改善卫生条件,以及提供全民医疗保障,以实现健康和福祉的目标。

五、目标四:确保包容和公平的教育,促进学习机会教育是每个人都应该享有的权利,因此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第四个目标是确保包容和公平的教育,促进学习机会。

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改善师资队伍,以及促进教育平等,可以实现包容和公平的教育,促进全民教育机会。

六、目标五:实现性别平等,推动女性发展性别平等是全球性的发展目标,因此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第五个目标是实现性别平等,推动女性发展。

这需要改善女性教育、提高女性就业机会,加强对性别歧视的打击,并且保障女性权益。

七、目标六:确保干净的水和卫生条件干净的水和卫生条件对于人类健康至关重要,因此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第六个目标是确保干净的水和卫生条件。

联合国2023可持续发展目标

联合国2023可持续发展目标

联合国2023可持续发展目标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是联合国在2015年制定的一系列全球发展目标,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目标涵盖了消除贫困、保护地球、改善所有人的生活和未来等方面,是全球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SDGs共有17个目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消除贫困、饥饿和不平等(Zero Hunger and Good Health and Well-being),包括消除饥饿、提供优质教育、促进性别平等、保障健康和福祉等。

第二部分:实现可持续城市与社区(Decent Work and Economic Growth),包括促进就业机会、提高生产率、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等。

第三部分:保护地球和气候变化(Sustainable Cities and Communities,Climate Action)。

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物多样性、推动可再生能源等。

每个目标都设定了一系列具体的指标和时间表,以便评估进展情况和实现程度。

例如,第一个目标要求到2030年将全球饥饿人口减少至零,同时要确保所有人都能够获得营养丰富的饮食;第二个目标要求到2030年将全球失业率降至7.7%,并促进包容性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第三个目标要求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45%以上,同时要实现全球气候行动的协调和合作。

SDGs的实施需要全球各国政府、企业和公民共同努力。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来推动可持续发展,企业可以采取环保措施和社会责任行动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公民可以通过节约能源、减少浪费等方式来支持可持续发展。

总之,SDGs是全球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它们的实现将有助于解决当前面临的许多全球性挑战,并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U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目标1:在世界各地消除一切形式的贫穷
目标2: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和促进可持续农业
目标3:让不同年龄段的所有的人过上健康的生活,促进他们的安康
目标4:提供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
目标5:实现性别平等,增强所有妇女和女孩的权利
目标6:为所有人提供水和环境卫生并对其进行可持续管理
目标7:每个人都能获得价廉、可靠和可持续的现代化能源
目标8:促进持久、包容性和可持续经济增长,促进充分的生产性就业,促进人人有体面工作
目标9:建造有抵御灾害能力的基础设施、促进具有包容性的可持续工业化,推动创新
目标10:减少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不平等
目标11: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灾害能力的可持续城市和人类住区
目标12: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
目标13: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目标14:养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目标15:保护、恢复和促进可持续利用陆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地管理森林,防治荒漠化,制止和扭转土地退化,阻止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目标16:创建和平和包容的社会以促进可持续发展,让所有人都能诉诸司法,在各级建立有效、负责和包容的机构
目标17:加强执行手段,恢复可持续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的活力。

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案例

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案例

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案例目标1:无贫穷。

案例:印度的“全民金融包容计划”。

印度政府意识到大量贫困人口被排除在正规金融体系之外,于是推动让穷人也能开户。

很多贫困家庭以前只能依赖非正规且高风险的借贷方式,现在有了银行账户,可以获得正规的小额贷款创业。

有位叫拉吉的妇女,她生活在农村,以前想做点小生意但没钱,现在通过这个计划有了自己的小储蓄账户,借到一笔小额贷款开了个小杂货店,慢慢改善了家庭经济状况,摆脱了极度贫困的状态。

目标2:零饥饿。

案例:非洲的“马拉维粮食增产项目”。

马拉维这个国家以前粮食产量很低,好多人面临饥饿。

后来一些农业专家到当地推广新型农业技术,教农民使用耐旱的种子,合理灌溉和施肥。

有个叫卡姆祖的农民,他按照新方法种植玉米,结果产量比以前翻了一番还多。

他不仅自家够吃了,还能把多余的粮食拿到市场上去卖,这样整个社区的粮食供应都更充足了,朝着零饥饿迈进了一步。

目标3:良好健康与福祉。

案例:中国的“乡村医生计划”。

在中国的一些偏远乡村,医疗资源匮乏。

政府实施这个计划,培训当地村民成为乡村医生。

比如李医生,他就是在自己的村子里接受培训后上岗的。

他能给村民们做一些基本的医疗检查、治疗常见疾病,还会宣传健康知识。

以前村民们有点小毛病都要走很远的路去镇上的医院,现在李医生就在村里,大家能及时得到治疗,村民们的健康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

目标4:优质教育。

案例:古巴的教育体系。

古巴非常重视教育,不管多偏远的地方都有学校。

而且,教育是免费的,从小学到大学。

在一个小岛上的村庄,那里的孩子们都能在干净整洁的教室里上课,有专业的老师教他们。

孩子们不仅学习基础知识,还能学习音乐、美术等课程。

这种优质教育让古巴的国民素质普遍提高,很多孩子长大后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目标5:性别平等。

案例:北欧国家挪威的职场平等政策。

挪威的企业里,女性和男性享有平等的晋升机会、相同的薪酬待遇。

在一家科技公司里,以前高层几乎都是男性,后来公司规定招聘和晋升时必须考虑性别平衡。

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案例

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案例

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案例引言在现代社会,全球环境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气候变化、贫困、环境破坏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联合国于2015年制定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旨在促进全球各国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以几个具体案例为例,探讨这些目标的实践和实施情况,并评估其影响和成效。

一、消除贫困联合国的首要目标是消除贫困。

贫困是全球范围内最为紧迫的问题之一,影响着数亿人的生活。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国和国际组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比如,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通过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增长,从而大大减少了国内的贫困人口。

同时,国际援助机构也在一些最贫困的国家开展了帮扶项目,为当地居民提供食品和医疗援助。

二、零饥饿联合国的第二个目标是实现零饥饿。

目前,全球范围内仍然有大量的人口面临饥饿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国家和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比如,一些非洲国家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等方法,有效地减少了当地的饥饿问题。

同时,国际社会也加大了粮食援助力度,帮助一些贫困国家解决饥饿问题。

三、健康保健联合国的第三个目标是促进全民健康保健。

在当今社会,很多国家的健康保健制度仍然存在问题,许多人无法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国家和地区加大了对基本医疗设施的投入,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保障了居民的健康。

同时,国际社会也通过提供援助、培训医疗人员等方式,帮助一些贫困国家改善了健康保健制度。

四、优质教育联合国的第四个目标是推动优质教育普及。

教育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但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很多人无法享受到基本的教育服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国家和地区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提高了教育资源的配置和教育质量,确保了居民能够接受到优质的教育。

同时,国际社会也通过提供援助、建立学校等方式,帮助一些贫困国家改善了教育水平。

五、性别平等联合国的第五个目标是促进性别平等。

性别不平等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些特定地区的问题。

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的17项目标

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的17项目标

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的17项目标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的17项目标1. 介绍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是联合国成员国在2015年通过的一项重要协议,旨在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其中包括17个项目标,涵盖了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领域,旨在解决全球面临的各种挑战,促进全球各国共同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评估这17个项目标,并深入探讨它们的实施和未来发展。

2. 评估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在评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项目标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当下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贫富分化、社会不公等问题依然严重存在,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发达国家,也对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 17个项目标的细节分析接下来,让我们逐个分析这17个项目标。

项目标包括消除贫困、零饥饿、健康和福祉、优质教育、性别平等、清洁水和卫生设施、可负担清洁能源、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工业、创新和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

每个项目标都对全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将成为推动全球各国发展的指导方针。

4. 深入探讨在深入探讨这些项目标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它们的具体内容,还要考虑如何在现实中实施这些目标。

在消除贫困这一目标下,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减少全球贫困人口数量,如何确保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以及如何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类似地,在清洁水和卫生设施这一项目标下,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改善全球清洁水资源的利用,如何提高人们的卫生意识,以及如何加强全球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这17个项目标,我认为它们不仅仅是一纸文件上的承诺,更是全球各国共同努力的目标。

实施这些项目标需要全球各国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我们也需要关注项目标的实际执行情况,监督各国的落实情况,并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

6. 总结与回顾在本文的我希望通过对这17个项目标的评估和探讨,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的17项目标

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的17项目标

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的17项目标在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各国共同面对的挑战和目标。

为了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进程,联合国在2015年正式通过了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并确定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旨在在2030年前实现全球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这17个项目标不仅涉及到减贫、零饥饿、健康、教育等人的基本权利,还包括了气候变化、生态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本文将从浅入深,从宏观到微观探讨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的17项目标,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这一重要议题。

一、没有贫困 (No Poverty)让我们来看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的第一个项目标,即“没有贫困”。

贫困是全球面临的一大社会问题,数以亿计的人每天都在为了温饱而奔波。

解决贫困问题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协作和共同努力,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或区的事务。

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政府需采取有效的扶贫政策,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帮助与支持,使他们融入社会大家庭。

二、零饥饿 (Zero Hunger)我们来关注第二个项目标,“零饥饿”。

粮食安全是全球性问题,很多区的人们仍然面临饥饿的困境。

除了努力增加粮食产量和改善粮食质量,我们还需要关注粮食的公平分配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实现零饥饿的目标。

三、健康与福祉 (Good Health and Well-being)第三个项目标是“健康与福祉”。

保障人们的健康权益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医疗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效率外,还需要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积极参与健康管理。

四、优质教育 (Quality Education)第四个项目标是“优质教育”。

教育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优质教育又是保障人力资源优质供给的重要手段。

在实现优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教育的公平与普及,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以减少教育资源的差距。

五、性别平等 (Gender Equality)第五个项目标是“性别平等”。

联合国十七项可持续发展目标

联合国十七项可持续发展目标

联合国十七项可持续发展目标
联合国十七项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在2015年9月25日的联合国峰会上通过的,旨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

这些目标包括:
1. 消除贫困:消除所有形式的贫困和不平等。

2. 零饥饿: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 良好健康福祉:确保人们能够健康地生活,并提供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4. 优质教育:为每个人提供平等、包容性和优质的教育。

5. 性别平等:消除性别歧视,确保男女平等权利和机会。

6. 清洁水和卫生设施:为所有人提供清洁的饮用水和卫生设施。

7. 可再生能源:推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和普及,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8. 良好工作和经济增长:促进可持续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

9. 工业、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工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技术创新。

10. 减少不平等:减少社会内部的不平等现象,包括收入和资源分配不平等。

11. 可持续城市和社区:构建宜居城市和社区,促进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均衡发展。

12. 负责任的消费和生产:推动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包括减少浪费以及节约资源。

13. 气候行动: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和其影响。

14. 海洋保护:保护海洋、海岸线和海洋资源,防止污染和过度开采。

15. 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包括土地和海洋生态系统。

16. 和平、公正与强大机构:促进和平、公正和包容性社会,并加强国家机构能力。

17. 合作伙伴关系:加强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是联合国制定的17个全球发展目标,在千年发展目标到期之后继续指导2015-2030年的全球发展工作。

2015年9月25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在纽约总部召开,联合国193个成员国将在峰会上正式通过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

可持续发展目标旨在从2015年到2030年间以综合方式彻底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转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概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是一系列新的发展目标,将在千年发展目标到期之后继续指导2015-2030年的全球发展工作。

2015年9月25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即将在纽约总部召开,联合国193个成员国将在峰会上正式通过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

可持续发展目标旨在从2015年到2030年间以综合方式彻底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转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目标将指导2015年至2030年的全球发展政策和资金使用。

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了历史性的承诺:首要目标是在世界每一个角落永远消除贫困。

千年目标2015年是千年发展目标的收官之年。

2000年9月,世界各国通过为期15年的千年发展目标,团结协作,应对贫困问题。

自那以来,联合国发展集团一直致力于落实八大千年发展目标。

千年发展目标设立了明确的具体目标,促使人们关注贫困问题并调动资金用于减贫。

在2000年到2015年中,超过6亿人摆脱了贫困。

千年发展目标还动员了政治意愿,提高公众意识,关注发展问题,支持落实以人类发展为重点的议程,规模空前。

千年发展目标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中国在实现减贫目标等多项千年发展目标上发挥了了重要作用。

随着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最后期限益临近, 国际社会正处于建立2015年后开发框架的关键时刻。

自2000年《联合国千年宣言》公布千年发展目标以来,尽管发展成绩斐然,但区域之间的发展并不平衡,并且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仍然阻碍着发展工作的进程。

可持续发展2015年是关键的转折点——千年发展目标计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启动之年。

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即将在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通过,旨在转向可持续发展道路,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

中国高度重视此次峰会,并将从各方面推动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质进展。

2014年6月3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与中国外交部合作主办了2015年后发展进程研讨会。

研讨会讨论了千年发展目标的实施状况及正在进行中的新议程设定过程。

2015年7月24日,中国政府和联合国驻华系统合作撰写的《中国实施千年发展目标报告(2000- 2015年)》正式发布。

同日,开发署驻华代表处和外交部共同主办了2015年后发展议程国际会议,讨论了新议程的议题,并着重探讨中国将在2015年后发展峰会及可持续发展目标实施中发挥的作用。

对于数百万人来说,发展目标仍未实现——在消除饥饿、取得全面性别平等、改善医疗服务和基础教育上,我们要完成最后的攻坚。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必须让世界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承接千年发展目标,不把任何人排除在发展之外。

具体内容消除贫困在世界各地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

1990年以来,极端贫困率下降了一半。

成绩虽然显著,但在发展中地区有五分之一的人仍旧生活在每天1.25美元贫困线以下,千百万人每日收入勉强高于这个水平,还有许多人有返贫的风险。

贫困不仅是缺乏收入和资源导致难以维持生计,还表现为饥饿和营养不良、无法充分获得教育和其他基本公共服务、受社会歧视和排斥以及无法参与决策。

经济增长必须具有包容性,才能提供可持续的就业并促进公平。

人类在彻底消除贫困方面仍面临严峻挑战:1. 有12亿人仍处于极端贫困状态2. 在发展中地区有五分之一的人仍旧生活在每天1.25美元以下3. 每日生活标准在1.25美元以下的人绝大多数生活在两个地区:东南亚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4. 高贫困率常见于脆弱和受冲突影响的小国5. 世界上五岁以下的儿童中,有四分之一的身高低于其年龄段的正常值6. 2013年,每天有3200名儿童由于战乱要逃离家园寻求庇护消除饥饿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和促进可持续农业。

现在是重新思考我们如何种植、共享和消费粮食的时候了。

如果方法得当,农业、林业和渔业可以为所有人提供营养的食物,并创造体面收入,同时支持以人为本的农村发展和环境保护。

目前,土壤、淡水、海洋、森林和生物多样性正在迅速退化。

气候变化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增加干旱和洪水一类的灾害风险。

许多农村妇女和男人单靠自己的土地已经入不敷出,迫使他们迁移到城市寻找机会。

如果要为今天9.25亿饥饿人口和预计到2050年新增加的20亿人口提供营养,全球粮食和农业系统必须作出深刻的改变。

粮食和农业部门提供了发展中的关键解决方案,这也是消除饥饿和贫困的重点。

全球饥饿人口现状:·世界上有8.05亿人,即地球人口的九分之一食不果腹,无法享受健康、活跃的生活·世界上绝大多数的饥饿人口生活在发展中国家,那里有13.5%的人营养不足·亚洲是饥饿人口最多的大洲,占全球总数的三分之二。

近年来南亚所占比重已经下降,但西亚的比重略有上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饥饿现象(占人口比重)最普遍的地区,有四分之一的人营养不足·营养不良导致的死亡占五岁以下儿童死亡总数的近一半(45%),达每年310万人·世界上有四分之一的儿童发育不良。

在发展中国家这个比例可升至三分之一·在发展中世界,有6600万的小学学龄儿童饿着肚子去上学,仅非洲就有2300万食品安全现状:·农业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雇主,为目前全球40%的人口提供生计。

农业是农村贫困家庭的收入和就业机会的最大来源。

· 全球约有5亿个小农场,大部分实行旱作,提供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食品消费的80%。

投资于小农妇女和男人是增加对最贫穷国家粮食安全和营养,以及为本地和全球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途径。

· 自1990年以来,约75%的农作物多样性已从农田里消失。

更好地利用农作物多样性可以促进更多的营养膳食,增强农业社区的生计和更有抗灾能力及可持续的农业系统。

·全球有13亿人没有电用,他们大部分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

能源贫困在许多地区是对减少饥饿和确保世界可以生产足够的粮食来满足未来需求的根本性障碍。

良好健康与福祉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各年龄段人群的福祉。

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各年龄段所有人的福祉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各国在增加预期寿命和减少导致母婴死亡的常见病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

在加强提供清洁用水和卫生设施、消除疟疾、肺结核、骨髓灰质炎和艾滋病毒(艾滋病)的传播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

但是,还需要加倍努力,以根除一系列疾病,解决多种顽固和新出现的健康问题。

儿童健康现状:·虽然人口增长了,但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从1990年的1270万下降到2013年的630万,每天儿童死亡人数减少了17000 ·2000年以来,麻疹疫苗已经挽救了1400多万人的生命·尽管全球在降低儿童死亡率方面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进步,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亚在儿童死亡方面所占比例正在上升。

每5个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就有4个发生在这两个地区·出生在贫穷家庭的儿童5岁之前死亡的机率几乎是出身在富裕家庭儿童的两倍·如果母亲接受过教育——即使是仅接受过初等教育,其孩子比没有接受过教育的母亲的孩子更容易存活下来产妇保健现状:·1990年至2013年间,产妇死亡率下降了45%·在东亚、北非和南亚,产妇死亡率下降了近三分之二·在发展中地区,产妇死亡率仍是发达地区的14倍·更多女性接受产前护理。

在发展中地区,产前护理覆盖率从1990年的65%上升到2012年的83%·发展中地区只有半数的孕妇获得了推荐的护理次数·青少年生育率在大多数发展中地区出现下降,但进展速度有所放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避孕药具使用量大幅增加,2000年代增加更多·越来越多妇女的计划生育需求正在被慢慢满足,但是需求增长的速度很快与艾滋病毒/艾滋病和其他疾病作斗争:·2012年970万人接受了挽救生命的艾滋病毒/艾滋病药物治疗·大部分地区新的艾滋病毒感染人数正在下降·2001年至2012年每100名成年人(15至49岁)中新的艾滋病毒感染人数下降了44%·每小时有50位年轻女性感染HIV病毒·年轻人对于艾滋病毒知识的掌握水平及安全套使用率仍然较低·2000年至2012年间,由于大幅扩大的疟疾干预措施,全球疟疾死亡率下降了42%·自2000年以来的十年中,避免了330万因疟疾导致的死亡,挽救了300万婴幼儿的生命·得益于更多资金协助,越来越多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儿童能够在驱虫蚊帐内睡觉·1995年至2012年间,肺结核治疗挽救了约2200万人的生命。

优质教育确保包容、公平的优质教育,促进全民享有终身学习机会。

获得高质量的教育是改善人民生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各国在增加各级教育机会、提高入学率尤其是女童入学率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基本的读写算技能大幅提高,但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更大的步伐,来实现普及教育的目标。

比如,世界在初级教育阶段已经实现了男女平等,但在所有教育阶段都实现这个目标的国家很少。

优质教育面临的挑战:·发展中地区的小学入学率,小学教育适龄儿童失学人数为5800万·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一半以上的儿童还没有上学·在小学阶段辍学的儿童中,有50%生活在受冲突影响的地区·世界上有7.81亿成年人和1.26亿青少年缺乏基本的读写算技能,其中60%为女性性别平等实现性别平等,为所有妇女、女童赋权。

虽然各国依据千年发展目标在性别平等方面取得了进步(包括初级教育中的男女平等),但世界各地的妇女和女童依然在遭受歧视和暴力。

性别平等不仅是一项基本人权,也是世界和平、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基础。

让妇女和女童获得教育、保健、体面工作并参与政治经济决策,将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造福整个社会和人类。

性别平等工作现状:·在南亚,1990年小学阶段男女生入学比例为100:74。

2012年,男女生入学比例实现平衡·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洋洲和西亚,女童进入中小学依然面临诸多障碍·在北非,非农业部门的有偿就业中,妇女占五分之一以下·在46个国家,目前妇女在议会中至少一院的席位占到30%以上[7]清洁饮水与卫生设施人人享有清洁饮水及用水是我们所希望生活的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