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寓言_周国平
《人生寓言》周国平原文

《人生寓言》周国平原文周国平的寓言两则,这一组人生寓言,讲述的都是人生哲理。
文中闪耀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光辉。
细细阅读,潜心体会文中蕴蓄的深意。
不妨任选其中一两则,谈谈自己的读后感。
《人生寓言》周国平原文白兔和月亮在众多的兔姐妹中,有一只白兔独具审美的慧心。
她爱大自然的美,尤爱皎洁的月色。
每天夜晚,她都来到林中草地,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
她不愧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
于是,诸神之王召见这只白兔,向她宣布了一个慷慨的决定:“万物均有所归属。
从今以后,月亮归属于你,因为你的赏月之才举世无双。
”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
可是,说也奇怪,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脑中只绷着一个念头:“这是我的月亮!”她牢牢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
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求他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落难的王子有一个王子,生性多愁善感,最听不得悲惨的故事。
每当左右向他禀告天灾人祸的消息,他就流着泪叹息道:“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可是,厄运终于落到了他的头上,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中,他的父王被杀,母后受辱自尽,他自己也被敌人掳去当了奴隶,受尽非人的折磨。
当他终于逃出虎口时,他已经成了残废,从此流落异国他乡,靠行乞度日。
我是在他行乞时遇到他的,见他相貌不凡,便向他打听身世。
听他说罢,我早已泪流满面,发出了他曾经有过的同样的叹息:“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谁知他正色道:“先生,请别说这话。
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
至于死,就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落难的王子撑着拐杖远去了。
有一天,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而我的耳边也响起了那熟悉的叹息:。
第八课人生寓言(节选)(周国平)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

第八课白兔和月亮一、整体把握这一则寓言,主题词就是“得失之患”。
首先必须把握的是,这种“得”,并非一般的“得”,试想白兔得到一把青草,会有这样的“得失之患”吗?小白兔得到月亮,固然是诸神之王慷慨赐予,但是她实在不配拥有,因此不能泰然拥有。
这就是说,不配拥有而拥有,就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
这样的拥有,看起来是好事,又何尝不是坏事?物的主人,其实也是物的奴隶,为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所奴役。
白兔和月亮处于两种不同的关系,决定了白兔呈现两种不同的心态,拥有月亮反而不是好事。
这一则寓言有两处转折。
诸神之王宣布月亮归属于白兔,是一个转折。
此前,白兔是心旷神怡地赏月;此后,却紧张不安心痛如割。
最后白兔请求诸神之王撤销决定,是又一个转折。
前一个转折,前后构成鲜明的对比,后一个转折给人留下一个启迪,寓意就是通过这样一个反复透露出来的。
二、问题研究1.这一则寓言提到人类,含有什么意味? 句子是这样说的:“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求他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换句话说,就是人类的慧心已泯。
慧心,原是佛教用语,指能够领悟佛理的心,现在泛指智慧。
白兔的慧心未泯,悟到拥有月亮并非好事,所以放弃了所有权。
人类慧心已泯,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是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既得利益的。
可见,这话对人类有讽刺意味。
2.照寓言这么说,难道一无所有、赤贫如洗才自在吗? 阅读就是应该同作者平等对话,应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但是,我们首先要充分理解课文内容。
寓言讲的是白兔拥有月亮,不是拥有一把青草什么的。
可见不是泛指拥有,只是指白兔之于月亮那样的拥有。
如果天空拥有月亮,天空就可以泰然拥有,不会如此紧张不安。
这则寓言也使我们明白,拥有显赫的权势或财富,拥有者是紧张不安的。
金銮殿龙座上的皇帝威风是威风,其实,他惟恐风吹草动,他是紧张不安的。
寓言告诉我们,如果某种拥有,带来的是无穷的得失之患,使人紧张不安,那还不如没有。
人生寓言

• 综合比较这两则寓言,说一说你的学习 体会。
总结:《白兔和月亮》
• 寓意:拥有巨大的利益(财富)会勾起无穷 的得失之患。
• 主题词:得失之患 结尾提到人类是寓言 的讽刺意义所在。
• 结构:欣赏—占有—放弃
总结《落难的王子》
整体感知
• 利用工具书掌握下列字词的含义。 风韵 窖 泯灭 厄运 皎洁 • 默读课文,粗略了解课文大意。复述两则
寓言的主要内容。 • 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停顿和重音。
• 有人认为,《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是与 其拥有,不如没有。”对此,你有没有 不同的意见?
• 假如你是白兔,你会请求诸神之王“撤 销那个慷慨的决定”吗?
;资质办理 /banli/ 条仿佛金戈银丝,有一年把玩《秾芳诗帖》,看久了,越发觉得线条薄利,笔锋可以削水果,手不敢触。我看瘦金体,老想到春秋时候的尖首刀币。 《秾芳诗帖》,大字楷书长卷,每行二字,共二十行,清人陈邦彦曾题跋道:“此卷以画法作书,脱去笔墨畦 径,行间如幽兰丛竹,泠泠作风雨声。” 纤细,青郁,劲挺,有力,瘦金体之味差不多就是这样。不要说书法,宋人文章也涓涓始流一派文气,不像唐朝欣欣向荣、郁郁勃发。唐人写时间流逝无可奈何,“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宋人却是“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唐朝 人慷慨,宋朝人感慨。慨慷常常是壮士,感慨往往为道家,宋徽宗恰恰是道君皇帝。 中国艺术,道家的痕迹处处可见,阴阳为骨,无为是表。前些时日读《易经》,象曰:“风行水上,涣。”大意是水上见风,涟漪泛起,散而不乱,涣然而和,成自然之象。宋人书法,受老庄道家影响,大抵虚 静,瘦金体是异数。每见瘦金体,像在冬天的梅园游玩,老树新花,四周一望,虚室生白,全是一片吉祥。 有回在朋友画室玩,他
人生寓言 周国平

贪婪Βιβλιοθήκη 坚强• 当一个人镇定地承受着一个又一个 重大不幸时,他灵魂的美就闪耀出 来。这并不是因为他对此没有感觉, 而是因为他是一个具有高尚和英雄 人格的人。 ——亚里士多德
• 寓意: • 拥有巨大的 利益会勾起 无穷的得失 之患。
• 寓意: • 厄运能使脆 弱的人变得 坚强起来。
《活着》 余华
• 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 洗,穷困之中的福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 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 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 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 了聋哑人,儿子机灵活泼……然而,真正的悲剧 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每读一页,都让我们止不 住泪湿双眼,因为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 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 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人生寓言_周国平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疏解字词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慧心:原是佛教用语,指能够领悟佛理
的心,今泛指智慧。 风韵: 优美的姿态神情。
险象迭( dié )生:危险的情况一次又一 次地出现。
白兔和月亮
学习目标
• 正确理解寓言的含义。 • 正确把握对人生的态度,对待人生 的际遇。 • 感受优美的语言,模仿文章美的表 达。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用 原文回答。
“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 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的了——只要他不死。 至于死,就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厄运能使性格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那么是不是为了坚强起来就必须寻找厄 运? 不是。本文是说既然厄运已经落在 了自己头上就应该顽强的挑战厄运。也 许坏事能变成好事。
小组讨论: 说说你知道的在厄运中 成长的名人事例。
张海迪
• 张海迪自幼因患病高位截瘫,生活不能自理, 她苦闷过、傍徨过、绝望过,对此她也想到过自 杀了此一生,但是她在亲人的关怀帮助下树立了 生活的信心,在“保尔.柯察金”等英雄人物的激 励下• 桑兰,著名体操运动员,被誉为中国的“跳马王”。 但,这是在1998年7月21日之前,那是在美国纽约,第四 届友好运动会的体操赛场。只是一次赛前训练,只是一次 偶然,桑兰的一个没有做完的手翻转体动作,结束了她的 体操生涯,但她依然“著名”,甚至更为“著名”。让桑 兰“著名”的,是她的精神,她的毅力,是她永远灿烂的 微笑。
3. 人
生 寓 言
周国平
济宁市第十五中学
王皓轮
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2-1968年 就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分配到广西 深山老林中工作.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 研究生院,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 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员.1996年以怀 念夭折女儿为主题的《妞妞─一个父亲的 札记》一书而闻名,但其大量的作品还是以 哲理性思辩性为主,是一个很优秀的学者.
周国平《人生寓言》阅读理解

周国平《人生寓言》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生寓言周国平一、哲学家和他的妻子哲学家爱流浪,他的妻子爱定居。
不过,她更爱丈夫,所以毫无怨言地跟随哲学家浪迹天涯。
每到一地,找到了临时住所,她就立刻精心布置,仿佛这是一个永久的家。
“住这里是暂时的,凑合过吧!”哲学家不以为然地说。
她朝丈夫笑笑,并不停下手中的活。
不多会儿,哲学家已经舒坦地把身子埋进妻子刚安放停当的沙发里,吸着烟,沉思严肃的人生问题了。
我忍不住打断哲学家的沉思,说道:“尊敬的先生,别想了,凑合过吧,因为你在这世界上的居住也是暂时的!”可是,哲学家的妻子此刻正幸福地望着丈夫,心里想:“他多么伟大呵……”二、从一而终的女子我听见许多人埋怨自己的人生,那口气就像埋怨死都不肯离婚的结发妻子。
他们埋怨命运的捉弄,错误的结合,失败的努力。
如果可以,他们宁肯和别人交换人生。
在他们的眼里,人生也是别人的好。
我想起巴尔扎克笔下的一个女演员的话:“人生是件衣裳,脏了就洗洗,破了就补补,你好歹得穿上它!”我说得稍微文雅些:人生是个对我们从一而终的女子,我们不妨尽自己的力量打扮她,塑造她,但是,不管她终于成个什么样子,我们好歹得爱她!三、幸福的西绪弗斯西绪弗斯被罚推巨石上山,每次快到山顶,巨石就滚回山脚,他不得不重新开始这徒劳的苦役。
听说他悲观沮丧到了极点。
可是,有一天,我遇见正在下山的西绪弗斯,却发现他吹着口哨,迈着轻盈的步伐,一脸无忧无虑的神情。
我生平最怕见到大不幸的人,譬如说身患绝症的人,或刚死了亲人的人,因为对他们的不幸,我既不能有所表示,怕犯忌,又不能无所表示,怕显得我没心没肺。
所以,看见西绪弗斯迎面走来,尽管不是传说的那副凄苦模样,深知他的不幸身世的我仍感到局促不安。
没想到西绪弗斯先开口了,他举起手,对我喊道:“喂,你瞧,我逮了一只多漂亮的蝴蝶!”我望着他渐渐远逝的背影,不禁思忖:总有些事情是宙斯的神威鞭长莫及的,那是一些太细小的事情,在那里便有了西绪弗斯(和我们整个人类)的幸福。
周国平人生寓言份

周国平人生寓言(7)份周国平人生寓言 1《告别遗体的队伍》讲的是生与死的问题。
读完这则寓言,我想起很多以前读过的相关内容。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尽管他在20岁生日那天因腿疾住进医院从此再也没能离开轮椅,尽管他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在一座衰败的园子里思考__的问题,尽管后来他又饱受尿毒症的折磨,可他依然选择活着,用写作充盈着他的生命,这恐怕是他对命运给他开的一系列残酷玩笑的最好答复。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而__却是每个人必然的结局,既然如此,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正如朱自清在《匆匆》中所说:“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也将赤裸裸的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毕淑敏说:“人生本没有什么意义,我们活着就是为了给人生寻找意义。
”古人倡导立德立功立言,但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即便做到了,又能怎样呢?“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连英雄也不过是一朵终将被历史长河冲刷殆尽的浪花而已,何况你我这样的普通人?可是,即便如此,我们依然要活着,要好好活着。
因为等待__的过程是漫长而焦灼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在等待的同时做点什么,哪怕是织毛衣、拉家常,只有这样,生命才是快乐的,有意义的。
周国平人生寓言 2“人生就是一个从一而终的女人”这个比喻真是奇特。
“从一而终”向我们传递了作者坚不可摧的信念。
当时,作者有了一个女儿,出生不久便被诊断患有绝症,注定夭折。
我不知道面对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周国平是以怎样难言的心情写下这些人生寓言的',我只想说:向周国平致敬,向从一而终哲学致敬。
周国平人生寓言 3从哲学层面来说,人生是虚无的,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可以因此而抛弃生命。
__是对生命的亵渎,不管为了什么,都是不可原谅的,因为只要活着,就__。
失恋了,可以再去寻找新的爱人;理想破灭了,可以播种新的理想;被诬陷了,可以寻找澄清事实的机会。
只要活着,一切皆有可能。
所以,请珍惜生命。
人生寓言周国平

人生寓言周国平人生寓言周国平周国平是中国学者、作家,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较早研究尼采的学者。
关于他的人生寓言,一起来看看学习一下吧!1、幸福的西绪福斯西绪福斯被罚推巨石上山,每次快到山顶,巨石就滚回山脚,他不得不重新开始这徒劳的苦役。
听说他悲观沮丧到了极点。
可是,有一天,我遇见正在下山的西绪福斯,却发现他吹着口哨,迈着轻盈的步伐,一脸无忧无虑的神情。
我生平最怕见到大不幸的人,譬如说身患绝症的人,或刚死了亲人的人,因为对他们的不幸,我既不能有所表示,怕犯忌,又不能无所表示,怕显得我没心没肺。
所以,看见西绪福斯迎面走来,尽管不是传说的那副凄苦模样,深知他的不幸身世的我仍感到局促不安。
没想到西绪福斯先开口了,他举起手,对我喊道:“喂,你瞧,我逮了一只多漂亮的蝴蝶!”我望着他渐渐远逝的背影,不禁思忖:总有些事情是宙斯的神威鞭长莫及的,那是一些太细小的事情,在那里便有了西绪福斯(和我们整个人类)的幸福。
2、诗人的花园诗人想到人生的虚无,就痛不欲生。
他决定自杀。
他来到一片空旷的野地里,给自己挖了一个坟。
他看这坟太光秃,便在周围种上树木和花草。
种啊种,他渐渐迷上了园艺,醉心于培育各种珍贵树木和奇花异草,他的成就也终于遐迩闻名,吸引来一批又一批的游人。
有一天,诗人听见一个小女孩问她的妈妈:“妈妈,这是什么呀?”妈妈回答:“我不知道,你问这位叔叔吧。
”小女孩的小手指着诗人从前挖的那个坟坑。
诗人脸红了。
他想了想,说:“小姑娘,这是叔叔特意为你挖的树坑,你喜欢什么,叔叔就种什么。
”小女孩和她的妈妈都高兴地笑了。
我知道诗人在说谎,不过,这一回,我原谅了他。
3、抉择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
事后,人们议论纷纷。
有的说他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
有的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不能死而复活。
我听了人们的议论,也感到疑惑难决:如果只能救活一人,究竟应该救妻子呢,还是救孩子?于是我去拜访那个农民,问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生寓言(节选)》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寓言,归纳寓意
2.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探究课文,理解寓意
2.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
教学手段:
朗读探究表演写作
教学时数: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经常会看到许多短小的故事,里面的主人公可能是人、狼、羊、神等等,这些故事情节往往很简单,但结尾总是给人一些启示。
比如《农夫和蛇》、《狼和小羊》等等。
大家都看过吗?这些文章是什么体裁呢?其实这就是寓言。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两则寓言,看看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二.题解:
1.关于寓言:
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
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
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素材多起源于民间传说。
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3.作者简介:
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
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进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
主要著作有《苏联当代哲学》(合著)《尼采:在世界的转折点上》《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忧伤的情欲》《只有一个人生》《今天我活着》《爱与孤独》等,译著有《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偶像的黄昏》《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等。
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等,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
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
4.题解:
本文两则寓言均是谈论人生哲理的寓言。
三.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并释词:
审美:欣赏、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
皎.洁(jiǎo):(月亮)明亮而洁白。
无忧无虑:没有忧愁。
心旷.神怡(kuàng):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风韵:优美的姿态神情。
嬉.戏(xī):游戏,玩耍。
慧心:原是佛教用语,指能领悟真理的心。
今泛指智慧。
慷慨
..(kāng kǎi):不吝惜。
举世无双:全世界没有第2个。
闲适:清闲安逸。
心痛如割:形容心里痛苦的样子。
险象迭生:危险的现象不断出现。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撤销:取消。
多愁善感:形容人感情脆弱,容易发愁或感伤。
禀.告(bǐng):旧时称向上级或长辈告诉事情。
厄.运(è):不幸的遭遇。
突如其来:突然发生。
异国他乡:外乡,外地(就做客的人而言)。
行乞.(qǐ):向人乞讨。
正色:用严肃或严厉的神色。
落难:遭遇灾难,陷人困境。
流落:穷困潦倒,漂泊外地。
2.口述故事情节:
提示:人物、事件、结果
四.课文探究:
朗读《白兔和月亮》,探讨下列问题:
1.概括课文内容:
白兔拥有月亮又放弃月亮拥有权的故事。
2.拥有月亮前后白兔的心理有和变化?
明确:
拥有月亮以前:白兔独具审美的慧心,她爱大自然的美,尤爱皎洁的月色,无忧无虑地嬉戏,心旷神怡地赏月,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
拥有月亮以后:闲适心情一扫而光,牢牢盯着月亮,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
3. 为什么会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
讨论并归纳:因为白兔在拥有月亮之前,对月亮抱着发现美、欣赏美的审美态度,所以她的心情是闲适的;在拥有月亮之后,在她的眼里,月亮不再是大自然的美景,而是她的私有财产,她必须占有它,不让她的财产遭到侵犯和损害,对月亮抱着功利的态度,所以她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4. 白兔为什么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讨论并归纳:因为白兔从她前后不同的情感体验中悟出一个道理,拥有巨大的财富并非好事,反而使她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令她紧张不安,失去了生活的乐趣,所以她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放弃对月亮的所有权。
5.归纳寓意:
拥有巨大的财富并非好事,反而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
6. 探究质疑:文中提到“人类”,含有什么意味?
讨论并归纳:我们的主人公白兔慧心未泯,悟到拥有月亮并非好事,所以放弃了所有权。
而人类则相反,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既得利益,贪得无厌,如一些贪官,接收了别人的巨额贿赂,心惊胆战,惶惶不可终日,最终被举报,获得判刑坐牢的下场。
可见,这话对人类有讽刺意味。
五.课外延伸:
白兔放弃月亮的拥有权后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呢?想象一下,口述它之后的生活。
六.布置预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白兔拥有月亮本是好事,但事与愿违,最后只好放弃月亮。
看来好事也会变成坏事,那坏事是是不是也会变成好事呢?你可别不信,还真有这样的事哦!一起去看看《落难的王子》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二.朗读课文:
1.概括课文内容:
写王子落难后边坚强的故事。
2.探究问题:
(1).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后来为什么能够顽强地面对厄运?
讨论并归纳: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遭遇厄运后历尽苦难的磨练,性格坚强起来了,所以能够顽强地面对厄运。
(2).落难之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规律吗?没有遭遇过厄运的人应该怎样培养坚韧的意志?
讨论并归纳:说“才能”,意味着只有遭遇厄运,才能战胜脆弱,别无他法了,这个规律不能成立。
要培养坚韧的意志,必须自觉地寻找艰苦,在艰苦的条件下刻苦的磨炼,比如,登山、长跑,并非厄运,但是需要坚韧的意志,是可以锻炼人的。
(3)归纳寓意:
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三.探究质疑:
这则寓言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
(1)用第一人称,“我”是落难王子的同时代人,亲眼见过王子,还有一段对话,似乎不是编造的故事,而是亲身见闻。
(2)人物事件的极端设计。
人物,是一个极端脆弱的人,拟定一个多愁善感的王子;厄运也往极端方面去编,国破家亡,又当奴隶,终成残废,行乞度日。
通过落难王子之口,说出厄运使人坚强的道理。
(3)“天哪,太可怕了……”反复三遍,第一次出自王子之口,第二次出自“我”之口,第三次是在“我”耳边响起,重复半截,略去半截,耐人寻味,厄运一旦落到自己头上怎么办,有王子的经历在前,这样的故事又好像在不断重复,对人很有启发。
四.表演:
《白兔与月亮》
《落难的王子》
五.小结:
两则寓言,一则写好事变成了坏事;一则写坏事变成了好事。
人生道路上,大大小小的好事、坏事是经常遇到的,怎样对待好事,怎样对待坏事,两则寓言很有启发性
六.编写一则寓言:
要求:
1.寓意要深刻、具有时代意义
2.表达要清楚、情节要简单而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