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学第4章演示文稿1

合集下载

创新学概述第四章(花了好多天自己做的)PPT课件

创新学概述第四章(花了好多天自己做的)PPT课件
2020/3/24
田口玄一 享誉全球的 质量大师
34
4.1.4 面向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创新方法
1. 约束理论(TOC)
约束理论认为,对于任何一个系统来说, 如果它的投入/产出过程可以按环节或者阶 段进行划分,而且一个环节的产出依赖于 前面一个或多个环节的产出的话,那么, 这个系统最终的产出将受到系统内生产率 最低的环节的限制。
2020/3/24
27
4.1.3 面向产品研究与开发的创新方法
2、公理设计法
公理 1 (功能独立公理):必须保持功能需求 的独立性。
公理 2 (信息量最小原理):尽量使设计中 的信息量最小。
2020/3/24
28
4.1.3 面向产品研究与开发的创新方法
2020/3/24
29
4.1.3 面向产品研究与开发的创新方法



田口质量关
质量控制
信噪比 正交试验设计 线外质量控制
线内质量控制
2020/3/24
33
4.1.3 面向产品研究与开发的创新方法
田口方法的实施步骤:
a. 选定质量特性 b. 判定质量特性之理想功能 c. 列出所有影响此质量特性的因子 d. 定出信号因子的水平 e. 定出控制因子的水平 f. 定出干扰因子的水平,必要的话进行干扰试验 g. 选定正交表,安排试验计划 h. 执行试验,记录数据 i. 资料分析 j. 确认试验
2. 蓝海战略
1)蓝海战略的提出
2020/3/24
W.钱·金教授和勒妮·莫 博涅教授于2005年出版 的一本书《蓝海战略》。 书中将市场分为“红海” 与“蓝海”。
17
2020/3/24
18
2020/3/24

创造学原理和方法——广义创造学PPT模板

创造学原理和方法——广义创造学PPT模板

0 1
第一章创造学 导论
0 2
第二章创造性 活动
0 3
第三章创造性 活动的主体及 创造性人格
0 4
第四章主体的 创造力
0 5
第五章创造性 人才
0 6
第六章创造性 思维活动
上篇创造活动的一 般原理和方法
第七章创造性活动的规律 第八章创造性环境 第九章创造技法(一) 第十章创造技法(二)
上篇创造活动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第三节“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创新观
思考、讨论与 训练题
下篇创造活动的具体领域
第十二章制度创新活动
第一节制度创新导 论
第三节政治体制的 创新
第二节经济体制的 创新
思考、讨论与训练 题
下篇创造活动的具体领域
第十三章科学发现活动
a
第一节科 学发现活 动的基本
概念
b
第二节科 学发现活 动的规律
和问题
c
感谢聆听
第二节技术创新的 回顾和展望
第四节技术创新的 国家战略
思考、讨论与训练 题
下篇创造活动的具体领域
第十六章名牌产品创造活动
第一节名牌产品的 特征和定义
第三节名牌产品创 造活动的特征
第二节名牌产品的 评价
第四节启动名牌创 造工程
思考、讨论与训练 题
下篇创造活动 的具体领域
第十七章创造性教育活 动
第一节创造性教育 的特征和目标
第三节矛盾转化型 创造技法
第二节问题引导型 创造技法
思考、讨论与训练 题
上篇创造活动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第十章创造技法(二)
0 1
第一节系统分
析型创造技法
0 2
第二节系统综
合型创造技法

最新《创造学》第4章:创造实践篇

最新《创造学》第4章:创造实践篇
三、专利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简介
从专利发展的历史看,全世界实行专利制度最早的国家为英国 (1624年),其次为法国(1791年)、美国(1796年)、荷兰 (1817年)、俄国(1870年)、德国(1879年)、日本(1885 年),他们的发展速度都远远超过“四大文明古国”。
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的涵义评价标准
一、合理化建议的概念
所谓合理化建议是指“有关改进和完善企业、事业单位生产技术和经营 方面的办法和措施。”具本地讲,就是职工根据某项事物合理化的需要, 用意见或建议的形式表现出来,向单位提出的改进方案、方法等方面的 建议。
二、技术改进的概念和原则
(一)技术改进的含义和内容 (二)技术改进的原则
大学毕业生创业准备和创业能力
一、大学毕业生创业的知识准备
(一)专业知识的准备
(二)非专业知识的准备
(三)商业知识的准备 (四)法律知识的准备 1、知识产权的保护 2、工商汪册登记 3、税收法律 4、经济法律
二、大学毕业生创业能力
(一)开拓创新能力 (二)组织管理能力
与类型
二、技术发明一般过程
1、选择发明课题
选择技术发明课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需求是发明之母。 (2)要选择与自己的已有知识、条件、能力相适应的课题。 (3)选题要有科学性。
2、构思技术方案
(1)、要充分收集有关资料和信息,避免重复,防止“撞车”。 (2)应充分利用各种相关的创造技法进行构思,甚至需要创造新的 技法来帮助构思。构思的方案越多越好。 (3)长期酝酿的间隙可能产生灵感,要善于捕捉灵感。 (4)。要有坚强的毅力、锲而不舍的精神,忘我地追求,不达目的 决不罢休。
(三)著作权
著作权是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所享有的权利, 是用来保护表达或表现方式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在我国受法律保护的作品, 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 技术等作品: ①文学作品;②口述作品;③音乐、戏剧、曲艺、舞蹈作品;④ 美术、摄影作品;⑤电影、电视、录像作品;⑥工程设计、产品 设计图纸及其说明;⑦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⑧计算机软件; ⑨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创造学思想录》4PPT课件 图文

《创造学思想录》4PPT课件 图文

(六)从你的箱子里走出来 理解分析:
这一段谈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 缚。文中的“箱子”的意思就是文 中所说的“ 经训练而成的思维疆 界”,也就是说习惯性的思维束缚 是来自人类自身的“训练”。然后 举例证明,启发人们要换个角度去 思考问题
(七)看到画面之外 理解分析:
这一段是来自生活的感悟。创造者要 有远见,不要被眼前的表象所迷惑,要善于 发现潜在的机遇,要从眼前的事物看到发展 的趋向。
这个寓言深入浅出地道出了“创造” 二字的真谛。创造绝不是一般意义上 的摹仿、重复、循规蹈矩、似曾相识, 大多数人都能想到的绝不是好的创造, 实际上根本就谈不上创造。好的创造 必须是新奇的、惊人的、震撼的、实 效的。
死结就意味着根本无法打开,既
然上帝跟我们开个玩笑,那么,就必 须采取超乎寻常的非凡手段。亚历山 大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知能延伸
1.《创造学思想录》一文中还有哪些 段落所要说明的创造学思想是与“造就你 的规则”一段一致的?
2.“我创造,所以我生存。”学习中你 有哪些与众不同的想法?请你给我们谈一 谈可以吗?
所徐志摩曾说过:“一生中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记了自己,不求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见你。”我不知道自己是何等的幸运能在茫茫人海中与你相遇?我也不知道你的出现是恩赐还是劫?但总归要说声“谢谢你,谢谢你曾来过……” 还记得初相识时你那拘谨的样子,话不是很多只是坐在那里听我不停地说着各种不着边际的话。可能因为紧张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只知道乱七八糟的在说,而你只是静静地听着,偶尔插一两句。想想自己也不知道一个慢热甚至在不熟的人面前不苟言笑的我那天怎么会那么多话?后来才知道那就是你给的莫名的熟悉感和包容吧!

完整的创造学讲义

完整的创造学讲义

一几个基本概念:1 何谓创新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在经济活动中引入新的思想,方法,以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2 创新的五个方面1).引入一种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 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来源.5).实行一种新的组织方式.3创造是研究人类创造发明活动规律的科学。

创造学的研究对象:它以创造者、创造过程、创造力、创造原理、创造方法、创造条件、创造教育、创造评价等为主要研究领域,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历史、社会、教育、心理、哲学、思维、管理等门类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第一章创造性思维第一节创造性思维与再造性思维请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使用软木制成的瓶塞,同时适用于正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三种瓶口。

2.用一把直尺量出正方体木块对角尖间的距离。

对于问题1我们可有如下的思考。

第一,可将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瓶塞依次排列,组合成一个不规则的多面瓶塞。

第二,我们可做出一个在三个侧面分别可视为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三面体(如图1—1)作为瓶塞。

第三,可将软木粉碎,再装入一木袋中,这个瓶塞也将满足要求。

在以上三种答案中,第一种答案是由已有的三种瓶塞组合而成的,这种思考属于再造性的;第二、第三种答案是较为新颖、独特的,这种思考是具有创造性的。

对于问题2,我们至少可以提出四种解法。

解1:选用直尺量出任一面上的对角线长及——条棱长,然后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运算即得所求。

解2:可将正方体的任一顶点A、与桌角(或书角)对齐,将A点的两边与桌角的两边沿对齐,然后沿一条桌沿翻动一次正方体,此时在正方体的前方位置上出现一个“虚木块”,我们可直接用直尺测出虚木块的对角尖长,它等于所求(如图1—2)。

解3:可用纸将木块包起,制成为一个正方体的木盒,然后,可将直尺伸入其内测量。

解4:可将木块夹持于墙角,在对角尖点的位置作出标记,可用绳标记出二标记点间的距离,再用直尺量出。

大学生创新创业 第4章 创业机会与创业风险

大学生创新创业 第4章 创业机会与创业风险

4.1.4 挖掘创意的方法
第4章 创业机会与创业风险 9
尽管创意的来源有多个方面,但要使创意成为一家新的风险企业的发展基础,仍然是 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创业者可以运用多种方法来帮助激发新的创意并加以测试。这些方 法包括集中小组法(Focus Group)、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和问题编目分析法 (Problem Inventory Analysis)。下面,主要介绍集中小组法和头脑风暴法。
我极少能看到机会,往往在我看到机会的时候,它已经不再是机 会了。
——马云(阿里巴巴创始人)
多数人的毛病是,当机会冲奔而来时,兀自闭着眼睛,而很少去 追求机会,甚至被机会绊倒, 也不去审视它。
——卡耐基(著名成功学大师)
4.2 创业机会的识别
第4章 创业机会与创业风险 14
创业分析4-2 梁伯强的指甲钳
1.集中小组法
集中小组方法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被广泛地使用。具体而言,集中小组法即由主持 人带领一群人聚在一起进行公开的、深入的讨论,用不局限于主持人提问的方式来征得与 会者的反应,主持人则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来集中该小组的讨论。一般来说,小组由8~ 14个参与者组成,每个成员都会接受其他小组成员的评论,以刺激其创造性地产生新产品 的创意。
4.1.2 挖掘创意的方法
2.头脑风暴法
第4章 创业机会与创业风险 10
头脑风暴法分为两种:一般性头脑风暴法和结构性头脑风暴法。
– 一般性头脑风暴法是以一个主题或目标为基准点来寻找创意的方法; – 结构性头脑风暴法是沿着某个产品的生产线、销售线、副产品线和服务线去构思创业点子的方
法。
一般性头脑风暴法
4.1.2 挖掘创意的方法
2.头脑风暴法

创造学第四讲zxppt课件

创造学第四讲zxppt课件
员…… 可能的方案6:用绳子将运动员固定在泳池壁上、墙壁上……
创新方法研究会 2010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应用金鱼法的案例
步骤五: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构想——方案汇总
课程导入
训练游泳运动员单方向、长距离游泳的小 型游泳池?
如何利用空气赚钱?
创新方法研究会 2010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什么是金鱼法?
金鱼法是从“幻想式问题”中区分现实和幻想的部分。
应用金鱼法的案例
结合可用资源对以下条件进行分析 1、运动员体型极小 游泳池泳道很长,相对而言显得运动员体型小
现实的部分 相对小
运动员体型极小? 异想天开的部分 体型极小
创新方法研究会 2010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实例:训练长距离游泳的小型游泳池
➢问题:要使训练有效,需要一个大型的游泳池,运动员可 进行长距离游泳训练。但同时,游泳池的占地面积和造价就 会相应地增加。用小型和造价低廉的游泳池怎样满足相同的 要求?
创新方法研究会 2010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应用金鱼法的案例
结合可用资源对以下条件进行分析

创造学

创造学

制作需要的工具:
1 常用的废纸壳
3 各种颜色的彩纸 2 剪刀、双面胶、小刀
4 常用的纸壳
2019/10/9
6
发明的优点和效果
优点:
1、容易方便:当你想一些小物件的时 候你可以很方便的、很快的拿出曲别 针、橡皮差等等小物件。
2、固定清晰:当你想拿一些笔时,可 以拿在内侧已经固定好了的笔。因为 在内侧可以更方便地固定住笔,那么 笔就不会杂乱无章的放在一起。
《创造学》发明创造设计
多功能笔筒
网上各种创意笔筒实例:
网上各种创意笔筒实例高高的笔筒里 找一个曲别针、橡皮差 等等小物件, 想必是很 难的。
怎么办?
解决问题
为了能够在高高的 笔筒里找一个小物 件,于是设计这款 笔筒,就像在高高 的笔筒边旁边设计 一些空间用于放小 物件。
设计简图(或模型实物照片)
笔筒的里面:
放满笔的正面:
放满笔的里面:
图4 2019/10/9
图5
图6
10
答辩结束!!!
2019/10/9
7
发明的优点和效果(续)
3、方便易拿:有时候笔筒会很重很大, 但是这款 笔筒很轻很小巧,自然也就很 好用了。
4、价格便宜: 体积小,重量轻,可以方便 放并且生活价值高
效果:
实用轻便
2019/10/9
8
设计简图(或模型实物照片)
笔筒的后面:
笔筒的里面:
图3 2019/10/9
图2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无线耳机的组合 案例】
• 电视给千家万户带来最新的信息、视听享受和无 穷的欢乐,但是也给许多家庭带来烦恼:电视伴 音往往使孩子无法静心学习,使老人无法入睡, 甚至由于兴趣不同引起夫妻反目。于是有人发明 了无线耳机。只要把发射器装在音频输出插孔上, 把电视声音关掉,头戴无线耳机,就能清晰地听 到电视伴音,完全不影响别人。但是,由于购买 时每套无线耳机总是一个发射机配一副耳机,一 般三口之家如一人要学习或睡觉,另两人中就只 有一人能利用耳机看电视,如果再买一套将多出 一个发射机造成浪费。 • 广东某厂家就推出一个发射机配两付无线耳机的 包装,使销售量大大增加。
【案例】磁化杯的发明 案例】
• 杯子是日常生活用品,其基本用途就是用来盛水、 饮水。那么杯子能革新吗?一位工程师用主体附加 法发明了磁化杯,在杯底及杯盖上各加一块磁铁, 当旋转杯盖时,两磁块产生相对运动,使磁场发 生变化,经磁化处理过的水,其溶解度和溶解氧 均有所提高。这种微小的物理变化,造成水与其 他物质的浸润性和渗透性加强。当人饮用磁化水 后,有利于体内各循环系统障碍物的溶解和排出, 促成人体新陈代谢,从而具有保健功能。 • 磁化杯的发明人在申请专利后,利用一万元贷款、 10平方米的“厂房”办起哈尔滨磁化器厂,工厂 迅速发展终于成为全国闻名的企业。
6. 现象组合
• 现象组合:是把某些自然现象或物理、化学现象 进行组合,从而创造出新产品、新方法以及发现 新的原理。 • 例如:日本磁半导体的发明就是将霍尔效应与磁 阻效应两个物理效应组合后研制的,目前广范应 用于无接触电位器、无接触开关等。
【案例】消除人体结石的新方法 案例】
• 德国科学家结合了两种现象,发明了一种不用手 术清除肾结石的方法。一个现象是:如果水中两 个电极进行高压放电,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可以击 碎坚硬的宝石;另一现象是:在椭圆球面上的一 个焦点发出声波经过反射后在另一焦点汇集。 • 利用这两种现象,科学家设计了一个水槽,让患 者躺在其中,使其胆石处于椭圆球的一个焦点上, 在另一个焦点上设置电极。经过几分钟的放电, 冲击波通过人体就可以把大部分结石击碎。
《创造学与创新能力开发》 创造学与创新能力开发》
段卫民 北师大珠海分校工程技术学院
第四章 创造实践中 总结出来的,开展创造活动普遍适用的, 程序化、规范化的方法与技法。 创造技法的分类: 1.组合法 3.设问法 2.类比法 4.列举法
创造技法实施后的设想处理
• 应用创造技法的直接结果是产生大量设想,往往包含创造 性设想。然而,以产生的设想是否能变成具有社会效益和 经济效益的成果,关键在于能否对设想进行适当处理。 • 设想处理的步骤: 一般性设想:指内容一般化、无新意的普通设想,包括 重复性(别人已提出过的)设想。对于一般性设想要舍弃。 实用性设想:指在当前的科学、技术、经济条件下具有 实用价值,可以立即实施或有可能尽快实施的设想。实用 性设想要实施。 奇特性设想:指构思新颖奇特,可能在当前的科学、技 术、经济条件下无法实现或脱离现实可能性的设想。先储 存,待条件具备再开发为实用性设想。
组合就是创造
• “组合”在辞海中解释为“组织成整体”;在数学中“组 合”是从m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n个成一组,即成为一个组 合;创造学中组合型创造技法,是指利用创造性思维将已 知的若干事物合并成一个新的事物,使其在性能和服务功 能等方面发生变化,以产生出新的价值。 • 人类的许多创造成果来源于组合。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说: “组织得好的石头能成为建筑,组织得好的词汇能成为漂 亮文章,组织得好的想象和激情能成为优美的诗篇。”事 实上,任何美术作品都是色彩和图案的组合,任何音乐也 都是若干音符的组合,任何一部电影都是大量的镜头的有 机组合。同样,发明创造也离不开现有技术、材料的组合。
【案例】世界首台自动洗澡机问世 案例】
• 世界首台自动洗澡机由日本美容器材和化 妆品制造商AVANT所开发,机内装有13个喷 嘴,可自动喷出温水,发出红外线和暖风, 并有洗净露、沐浴泡沫和润肤乳,除脸部 和头发外,全身上下均可清洗,全程18分 钟,收费1000日元。公司总共花了两年时 间、100万美元才制造了10台,当时售价相 当于5 辆轿车价格。
•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运算速度达到每秒数 十亿次乃至成百上千亿次的超级计算机越来越显 示巨大的威力,特别是气象预报、股市行情预测 等。但是,超级计算机价格十分昂贵。 • 日本科学家北野红明领导的一个科研小组利用同 物组合法把33台个人电脑连接起来,使用美国阿 尔贡国家实验室开发的并行计算用的操作系统, 构成运算能力可与超级计算机相匹敌的廉价超级 并行计算机,其运算速度可达每秒68亿次。
4.1 组合法
• 组合法:是指从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或产 品中抽取合适的要素重新组织,构成新的 事物或新的产品的创造技法。 • 即将多个独立的技术要素(现象、原理、 材料、工艺、方法、物品、零部件等)进 行重新组合,以获得新产品、新材料、新 工艺等,或使原有产品的功能更全面、工 艺更先进。 • 如橡皮和铅笔的组合,有了带橡皮的铅笔。 火箭和飞机的组合,产生了航天飞机。
【案例】电子黑板的产生 案例】
• 电子黑板是由日本电气工业株式会社的几 个 “臭皮匠” 集思广益而产生的。他们 的思路是:“在讲习会或其他会议上,听 讲者总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对着黑板抄笔记, 真麻烦。不如把黑板和复印机组合在一起 就好了……”于是,他们就将两者组合起来, 发明了 “电子黑板”。这种黑板上写的内 容,只要按一下右方的电钮,便全部复印 成一页页,发给听讲者作为笔记,方便极 了。难怪很快风靡全日本,成为畅销产品。
7. 重组组合
• 重组组合:又称为分解组合法。是指在事 物的不同层次上分解原来的组合,然后再 根据新的目的进行重新组合。 • 特点:在同一事物上进行,不增加新事物, 主要是改变事物各组成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 如儿童玩具 “变形金刚”;分体组合家具; “万能自行车” 等。
重组组合
• 重组组合能引起事物属性的变化。 例如,在电影剪辑技术中,如果把镜头的次序改 变,很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请看以下三个镜头: ①一个人在笑;②枪口对准了他;③他一脸恐惧 按上述顺序放映,观众看到的将是一个懦夫 的形象。 如果将三个镜头重组,按照②、③、①的顺 序放映,观众得到却是有人在开一场玩笑的印象。 如果按照③、②、①的顺序重组,观众看到 的将是一个面对枪口哈哈大笑的勇士。
同类组合
• 任何事物都可以同类组合,其关键是选择 哪些事物进行组合能产生新的价值。 • 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一是在我们周围,哪些事物是处于单 独状态使用的? 这需要观察; 二是原来单独使用的事物组合后能否 产生新的意义和新的需求? 这需要思考; 三是组合能否实现?怎样实现? 这需 要想象
【案例】个人电脑组合成超级计算机 案例】
【案例】碳纤维增强混凝土 案例】
• 现代建筑业对混凝土要求越来越高,不仅 要求强度高,还要求质轻、流动性好、扩 散性强以及成形后表面质量优。如何选择 附加物来实现上述附加目的? • 日本有两家公司采用以合成聚合物为基本 原料的碳纤维,共同开发出碳纤维增强型 混凝土(CFRC),若与1%~2%的砂浆混 合,则抗张强度与挠度将增加2~5倍,用 CFRC制隔墙,比普通混凝土薄1/2~1/3 重量轻1/2~1/3,还加快了施工速度。
5. 技术原理与技术手段组合
• 把已有的技术原理和技术手段结合起来,创造出 新产品。 • 例如:弗兰克.怀特把喷气推进理论与燃气轮机组 组合,发明了喷气式发动机;英国生物学家艾伦. 克鲁克把衍射原理与电子显微镜组合在一起,发 明了晶体电子显微镜;西北工业大学教师熊小伟, 把中医的经络理论与现代电子技术结合,发明了 “速效止痛治疗仪”,被誉为“魔针”。再如电 子降压仪、频谱治疗仪等产品。
【案例】手套的分解 案例】
• 手套是非常简单的生活用品,将手套再分解能得 到什么呢?江苏镇江的一位工程师心血来潮,把普 通的薄型白手套的指套部分剪去,再在手套的背 面印上五笔字型的指法和字根规则,成为专利产 品 “电脑上机手套”。这样,初学者戴上手套上 机就十分方便,忘记了规则看一下手套的背面立 即可知。 • 西安有一位大学教师与其相反,把手套的指套部 分分解出来,成为单独的产品——卫生指套,用 无菌塑料薄膜做成的指套附在食品包装中,在食 用前将指套套上手指,以防手指上的细菌污染食 品,特别适合旅行时使用,也获得了专利。
• 在一定意义上,组合就是创造。
【案例】记者发明了坦克 案例】
• 20世纪初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有一名叫斯文顿的英国 记者随军去前线采访。他亲眼看见英法联军向德军的阵地 发动攻击时,牢牢守着阵地的德国士兵用密集的排枪将进 攻的英法士兵成片地扫倒。斯文顿非常痛心。他清醒看到, 肉体是挡不住子弹的。冥思苦想之后,他向指挥官们建议 用铁皮将“福斯特公司”生产的履带式拖拉机“包装”起 来,留出适当的枪眼让士兵射击,然后让士兵们乘坐它冲 向敌军。他的建议很快被采纳。履带式拖拉机穿上盔甲之 后径直冲向敌人,英法士兵的伤亡大大减少。德国人望车 披靡,兵败如山倒,坦克为英法联军战胜德军立下汗马功 劳,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有影响的发明。 • 点评:显然,坦克就是履带拖拉机与枪炮的组合。
组合法的分类
• 常用的组合法有: 1.同类组合 3.原件组合 7.重组组合 9.形态分析法 2.材料组合 4.方法组合 8.综合 10.信息交合法
5.技术原理与手段组合 6.现象组合
1. 同类组合
• 同类组合:将若干相同或相近事物的组合, 又称同物组合。 • 组合目的:在保持事物原有功能或原有意 义的前提下,通过数量的增加来弥补功能 的不足或产生新的功能。 • 同类组合往往具有对称性,如:双体船、 双人自行车、发射人造卫星的多级火箭、 400个易拉罐组成的救生筏等。
3. 元件组合
• 元件组合:元件是具有某种功能的器件或物品。 元件组合是把具有相互独立功能的两种或两种以 上的东西以适当的方式结为一体的方法。 • 组合目的:使组合后的事物具有多种功能。 • 在现代创新发明中,元件组合占有很大的比重。 如:“随身听”、复读机、音乐卡、音乐玩具, 具有收音机、电视机、万用表、计算器功能的手 表,带微型电扇的太阳帽等。机电一体化、微生 物电子技术、纳米技术、信息技术等都是元件组 合的产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