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

【问题探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浅谈“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教育思想(一院林诗蓉,2013年9月21日)教育是什么?德国教育专家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活动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三者关系是动态的。
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里,认为教师是这三者中的关键要素,是教育过程的主导者,那么,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其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差别只在于其效果是春雨润物还是上行下效。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是大部分教育者的浪漫抱负,而教育是动态的、双向的实践活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人为本,已成为新的教育理念。
作为一名本科大学生,我从以下四个方面浅谈“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教育思想。
德育:以人为本,先育人再育才教育的目的在本质上首先是培养人。
人是一个整体,德、智、体、美不可分割,而德是方向,是人生发展的关键。
大学生既要—1—成才,又要成人,成人是成才的前提和前提。
如今的大学课堂,重视“制器”,而非“育人”,即重视知识传授,忽视思想、灵魂、智慧的培育和塑造。
校园里这样的现象并不罕见:思想政治教育成为课表上可有可无的安排,被学生贴上“枯燥乏味”、“讲大道理”的标签。
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惨淡的课堂出勤率令教育者费尽心思。
根本原因在于教师不了解学生想听什么。
大二时《毛邓三》的一位讲师不实行强制点名,而是以趣味横生课堂留住了学生。
她用一本名为“流动微博”的本子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将学生最想知道的问题在课堂上娓娓道来,加以启迪,激发出思想的火花。
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
”这位讲师的举动其实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不是流于形式地灌输道理,而是积极创造机会去点燃学生心灵的花苗,让灵魂燃烧。
教师是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读《什么是教育》薄薄的一本书,却因为作者深邃的思想而变得无比厚重。
什么是教育?我跟随着雅斯贝尔斯,步入他神圣哲学殿堂,在美的意蕴,朴素的的字里行间,探寻着教育的本质。
教育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什么是教育?有谁曾经回答过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涉足人类教育史的滔滔长河中追溯先贤与哲人的深刻领会:孔子:“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韩愈:“传业,授道,解惑。
”许慎在《说文解字》上面对教育有着这样的解释:“教者上所施,下所效”,“育者养子使做善也”。
要求长辈或教师对于学生要以身作则使他们知道做人的道理,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鲁迅:“教育就是要立人”。
儿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导和解放。
蔡元培:“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够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陶行知: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
黄全愈:教育“重要的不是往车上装货,而是向油箱注油。
”钟启泉:教育是奠定“学生发展”与“人格成长”的基础。
秦文君:“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
”马克思、恩格思:教育是促进“个人的独创的自由发展”。
康德:教育是由个体设计、自我选择、自我构建、自我评价的过程,是自我能力的发展,它体现着社会意志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自由地、审视严肃地共同探究的机理,不是“指令”,不是“替代”,更不是让茧中的幼碟曲意迎合或违心曲从。
爱因斯坦:“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
”斯宾塞说:“教育为未来生活之准备。
”加德纳:什么是教育?教育是让孩子体验发现世界是怎样一回事,教育者在其中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蒙台梭利: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
教育人的名言名句

教育人的名言名句
1.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
这句话强调了教育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通过教育,我们能够启发他人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潜能,传递知识和智慧,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2.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爱尔兰诗人叶芝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教师的职责是点燃学生内心的火种,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索,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3. “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能够继续教育自己。
”——美国教育家杜威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离开学校后继续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教育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获取知识,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美国教育家杜兰特
教育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通过学习,我们会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从而激发我们的求知欲,不断追求新的知识和真理。
5.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美国教育家杜威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未来的职业准备,更是为了塑造学生的品格和价值观,培养他们适应社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应该贯穿人的一生,与生活紧密相连。
这些名言名句都深刻地阐述了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提醒我们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培养人的过程。
希望这些名言名句能够激励我们不断反思教育的本质,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贡献力量。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
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句流传甚广的教育名言用形象、艺术、诗意的文字,道出了教育内在的逻辑关系。
行走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的校园里,感受到的恰恰就是这样一种自然之态。
教师依照自身的学科背景、导师引导、研修班目标,不断攀登属于自己的高峰。
在教师的“摇动”下,学生不断打开自己人生的每扇窗,解开生命的每种可能。
“一人一天地,一木一自然。
”这是八十中的教育观。
在校长田树林看来,人才的培养是充分尊重学生的生命天性,通过创造最适合他生长的环境,让他呈现自己最好的生命状态。
“从这个意义上看,校长的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营造出促进生命成长的和谐教育生态。
”
最初,作为一棵树,校长去摇动的是青年教师这棵树、这片树林。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对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说的话

教育(jiàoyù)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tuī dòng)另一朵云,一个灵魂(línɡ hún)唤醒另一个灵魂。
——卡尔•雅斯贝尔斯孩子上学了,这是多么令人兴奋而又期待的事啊!在我们(wǒ men)眼中很平常的一件事,对孩子而言,却是平生的第一次。
看着父母领着孩子走进新学校,内心或兴奋、或紧张、或新奇、或恐惧……为什么?因为孩子有太多的未知与不解,陌生与茫然。
此时的父母最需要扮演好一个“引路人”的角色,陪伴孩子开始一段新的成长历程。
怎么去做一个称职的父母呢?一、父母对自身(zìshēn)角色认识每一个父母,当孩子一生下来,自觉或不自觉地就对自己的孩子寄予了很高的期许。
然而,通常父母会希望有一个既乖巧懂事、又聪明能干的孩子,却疏于反问自己如何做一个好的“父亲”和“母亲”。
怎样认识自身的角色呢?1、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父亲与母亲同样重要。
2、即使父母工作再忙,也应拨出时间陪孩子,教导孩子。
3、父母应关注孩子身心两方面的成长,共同找出适合孩子的管教方式并保持一致性。
4、重视父母本身的“身教”。
父母怎样做,孩子就会怎么学。
二、认识自己的孩子孩子还小的时候,家长一定很关心他是不是该长牙了、走路了、说话了。
现在,孩子入学,家长又开始关心他的发展是不是能跟上别人?其实,每个孩子并不完全是一样的,好比有些人十个月就会走路,有些人却要慢到一岁半。
只要孩子总体看起来健康正常,就不必因一、二项的差异而过分忧心。
小学一二年级阶段儿童发展的一般特征有哪些呢?提供以下供家长参考:1、生长缓慢而稳定。
2、女孩比男孩早熟。
3、易感染疾病。
4、因过剩的精力,很少有静止的时候。
5、爱赛跑、跳高、跳绳、做模型、玩游戏。
6、会好奇地提出许多问题要求父母或老师回答。
7、注意力短暂,对于长时间要求注意力的活动易显出坐立不安。
8、爱画画及色彩,可以独自游戏或工作。
西部计划教育名言

西部计划教育名言1.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雅斯贝尔斯在西部计划中,每一位投身教育的志愿者都是那棵摇动的树、那朵推动的云、那个唤醒的灵魂!2.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这不正是参与西部计划的教育工作者的真实写照吗?一心为了西部的孩子们,毫无保留!3.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叶芝西部计划的教育就是要点燃孩子们心中那把追求知识、改变命运的火!4.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西部计划让教育在更广阔的天地中进行,给孩子们自由成长的空间!5.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西部计划中的教育者们,努力教孩子们追求真理,让他们成为真诚善良的人!6. “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
”——赫尔巴特西部计划的教育就是一场伟大的艺术创作,塑造着孩子们的未来!7.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西部计划就是要激发孩子们自我教育的力量!8. “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
”——陶行知西部计划的教育,就是在为实现公平、美好的社会贡献力量啊!9. “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
”——哈钦斯在西部,让孩子们拥有自我教育的能力,是多么重要!10.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第斯多惠西部计划的老师们,用激励唤醒孩子们的无限可能!11. “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
”——苏霍姆林斯基参与西部计划的教育者,先自我成长,再去引领孩子们!12. “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杜兰特西部计划的教育,让孩子们和教育者一起不断发现未知!13.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教育的细节摘抄及感悟

教育的细节摘抄:
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
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向人传递生命的气息。
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感悟: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在教育上尤为重要。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举动或一句简单的话语,都可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教育者需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能传递出积极、正面的信息。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习惯和思维方式。
教育者需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和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育需要耐心和爱心。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不同的性格、兴趣和天赋。
教育者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用适合他们的方式来引导和教育他们,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潜能。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教育者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同时,教育者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需求,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挑战,成长为自信、独立、有责任感的人。
【每日一荐】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每⽇⼀荐】教育的本质是:⼀棵树摇动另⼀棵树,⼀朵云推动另⼀朵云,⼀个灵魂唤醒另⼀个灵魂
朋友们,⼤家早上好!昨天,为⼤家推荐的是和青年有关的名⾔,今天,为⼤家推荐和教育有关的名⾔。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著名⼩说家、诺贝尔⽂学奖得主莫⾔先⽣说:
教育的本质是:⼀棵树摇动另⼀棵树,⼀朵云推动另⼀朵云,⼀个灵魂唤醒另⼀个灵魂。
这话说得真漂亮,⼜真有道理啊!莫⾔先⽣是在谈⽂学与⾃然科学的关系时说这番话的。
莫⾔先⽣认为,与⾃然科学相⽐,⽂学似乎没有什么实实在在的⽤处,但是,⽂学能够影响⼈的思想,塑造⼈的灵魂,所以,⽂学是最⽆⽤也是最有⽤的。
教育也是如此,教育应该是潜移默化中的影响,是对灵魂的唤醒,对精神的塑造。
反观我们的现实,教育,在很⼤程度上是缺少这种“⽆⽤”性的,我们的学校,已经越来越变为⽣产会做题的“产品”的“车间”,⽽教育⼀旦成了流⽔线上的⽣产,那么,就注定偏离了它的本质,其“产品”也多为精致的利⼰主义者就不⾜为奇了。
在⽇常⼝语交际中,我们可以引⽤这句话,引出⾃⼰对教育的看法以及主张,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反省对⼦⼥的教育,做没做到“⼀棵树摇动另⼀棵树,⼀朵云推动另⼀朵云,⼀个灵魂唤醒另⼀个灵魂”。
张嘴就来演讲⼒训练营杭州班第5期
5⽉6、7⽇在浙江⼤学开课;
张嘴就来演讲⼒训练营295期,
5⽉28⽇—30⽇在复旦⼤学开课!
演讲⼒训练专家⽂若河⽼师授课,
3天学会演讲,练就⼀副好⼝才,轻松闯职场!
微信回复:⼿机号+期数,即可报名。
也可以拨打:400-645-1230 报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心灵震撼另一个心灵。
”而班主任就是一个点灯人,为孩子点亮很多盏灯,让他们优秀、优雅、完美地长大,同时,又让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点灯人,点亮我们整个家园。
因为只有一朵小草花的时候,无论他开得多么美丽,他也是孤单的,寂寞的,而一片花的海,就会让人找到春天,让人感受到欣欣向荣。
把爱传递,把快乐传递,让我们的班集体成为一片爱的海吧!因为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