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合集下载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

【问题探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浅谈“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教育思想(一院林诗蓉,2013年9月21日)教育是什么?德国教育专家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活动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三者关系是动态的。

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里,认为教师是这三者中的关键要素,是教育过程的主导者,那么,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其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差别只在于其效果是春雨润物还是上行下效。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是大部分教育者的浪漫抱负,而教育是动态的、双向的实践活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人为本,已成为新的教育理念。

作为一名本科大学生,我从以下四个方面浅谈“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教育思想。

德育:以人为本,先育人再育才教育的目的在本质上首先是培养人。

人是一个整体,德、智、体、美不可分割,而德是方向,是人生发展的关键。

大学生既要—1—成才,又要成人,成人是成才的前提和前提。

如今的大学课堂,重视“制器”,而非“育人”,即重视知识传授,忽视思想、灵魂、智慧的培育和塑造。

校园里这样的现象并不罕见:思想政治教育成为课表上可有可无的安排,被学生贴上“枯燥乏味”、“讲大道理”的标签。

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惨淡的课堂出勤率令教育者费尽心思。

根本原因在于教师不了解学生想听什么。

大二时《毛邓三》的一位讲师不实行强制点名,而是以趣味横生课堂留住了学生。

她用一本名为“流动微博”的本子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将学生最想知道的问题在课堂上娓娓道来,加以启迪,激发出思想的火花。

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

”这位讲师的举动其实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不是流于形式地灌输道理,而是积极创造机会去点燃学生心灵的花苗,让灵魂燃烧。

教师是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教师是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读《什么是教育》薄薄的一本书,却因为作者深邃的思想而变得无比厚重。

什么是教育?我跟随着雅斯贝尔斯,步入他神圣哲学殿堂,在美的意蕴,朴素的的字里行间,探寻着教育的本质。

教育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什么是教育?有谁曾经回答过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涉足人类教育史的滔滔长河中追溯先贤与哲人的深刻领会:孔子:“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韩愈:“传业,授道,解惑。

”许慎在《说文解字》上面对教育有着这样的解释:“教者上所施,下所效”,“育者养子使做善也”。

要求长辈或教师对于学生要以身作则使他们知道做人的道理,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鲁迅:“教育就是要立人”。

儿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导和解放。

蔡元培:“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够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陶行知: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

黄全愈:教育“重要的不是往车上装货,而是向油箱注油。

”钟启泉:教育是奠定“学生发展”与“人格成长”的基础。

秦文君:“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

”马克思、恩格思:教育是促进“个人的独创的自由发展”。

康德:教育是由个体设计、自我选择、自我构建、自我评价的过程,是自我能力的发展,它体现着社会意志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自由地、审视严肃地共同探究的机理,不是“指令”,不是“替代”,更不是让茧中的幼碟曲意迎合或违心曲从。

爱因斯坦:“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

”斯宾塞说:“教育为未来生活之准备。

”加德纳:什么是教育?教育是让孩子体验发现世界是怎样一回事,教育者在其中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蒙台梭利: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内容摘录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内容摘录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内容摘录
1. 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启发另一个灵魂。

——《德米安》
2. 没有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斯宾塞
3. 人的影响远超过其它因素。

一个人的作用,对于所教学生的每一门学科,应该比那些教材本身更感兴趣。

——赫尔岑
4.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和指导者,而不是教师。

——柏拉图
5. 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成为完美的人,而在于帮助他们成为能够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问题的答案的人。

——杜威
6.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夸美纽斯
7. 教师的作用是让学生在自己的语言中成为话务员,而不是听众。

——布卢姆
8. 在教育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智力,还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和伦理观念,培养学生的健康和精神状态。

——苏霍姆林斯基
9. 教育的本质就是自我教育。

——苏格拉底
10. 教育不是填鸭子式的灌输,而是启发式教学。

喜欢的教育格言

喜欢的教育格言

喜欢的教育格言1.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就像老师耐心引导我们,如同树与树的互动,云与云的推动呀!比如老师给我讲题,一点一点启发我,不就是这样吗?2.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这多像那些无私奉献的老师们呀!想想我们的老师,不就是全心全意为我们付出,却从不求回报吗?3.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不就是说家长要以身作则嘛!就像我爸,他要求我诚实,他自己首先就做到,我自然就会跟着学啦!4. “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

”这话说得太对啦!就好像我们也需要玩耍放松的时间呀,不然怎么能学好呢?5.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老师们的鼓励真的好重要呀!像我那次比赛前很紧张,老师的鼓励就让我充满力量,这不就是激励唤醒嘛!6.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这不是就是让我们能自由自在地去探索嘛!就像我们去参加户外活动,那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呀!7. “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呀,就像我们班同学各有各的优点,可不是都得一个样嘛!8. “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这多像我们应该发展自己的个性呀!难道都要变成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吗?9.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

”家长和老师做榜样可比光嘴上说有用多啦!比如看到大人有礼貌,我们也会跟着学呀!10. “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

”教育真的可以像艺术一样美好呀!想想那些有趣的课堂,不就是艺术般的体验吗?我觉得这些教育格言都特别有道理,它们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的意义和方法,也让我们更加珍惜那些给予我们良好教育的人呀!。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对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说的话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对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说的话

教育(jiàoyù)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tuī dòng)另一朵云,一个灵魂(línɡ hún)唤醒另一个灵魂。

——卡尔•雅斯贝尔斯孩子上学了,这是多么令人兴奋而又期待的事啊!在我们(wǒ men)眼中很平常的一件事,对孩子而言,却是平生的第一次。

看着父母领着孩子走进新学校,内心或兴奋、或紧张、或新奇、或恐惧……为什么?因为孩子有太多的未知与不解,陌生与茫然。

此时的父母最需要扮演好一个“引路人”的角色,陪伴孩子开始一段新的成长历程。

怎么去做一个称职的父母呢?一、父母对自身(zìshēn)角色认识每一个父母,当孩子一生下来,自觉或不自觉地就对自己的孩子寄予了很高的期许。

然而,通常父母会希望有一个既乖巧懂事、又聪明能干的孩子,却疏于反问自己如何做一个好的“父亲”和“母亲”。

怎样认识自身的角色呢?1、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父亲与母亲同样重要。

2、即使父母工作再忙,也应拨出时间陪孩子,教导孩子。

3、父母应关注孩子身心两方面的成长,共同找出适合孩子的管教方式并保持一致性。

4、重视父母本身的“身教”。

父母怎样做,孩子就会怎么学。

二、认识自己的孩子孩子还小的时候,家长一定很关心他是不是该长牙了、走路了、说话了。

现在,孩子入学,家长又开始关心他的发展是不是能跟上别人?其实,每个孩子并不完全是一样的,好比有些人十个月就会走路,有些人却要慢到一岁半。

只要孩子总体看起来健康正常,就不必因一、二项的差异而过分忧心。

小学一二年级阶段儿童发展的一般特征有哪些呢?提供以下供家长参考:1、生长缓慢而稳定。

2、女孩比男孩早熟。

3、易感染疾病。

4、因过剩的精力,很少有静止的时候。

5、爱赛跑、跳高、跳绳、做模型、玩游戏。

6、会好奇地提出许多问题要求父母或老师回答。

7、注意力短暂,对于长时间要求注意力的活动易显出坐立不安。

8、爱画画及色彩,可以独自游戏或工作。

我愿做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

我愿做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
这时 她吞 吞吐 吐 ,我说是感情 的问题 吗?她羞涩 地点点头 ,
交 心 。虽 然 现在 分班 了 ,可 是每 逢节 日我都 会 收到 他 的祝
福 。看着那些 短信 ,心里 暖暖 的。老公 笑我 你就这么 容易满 足 。我说 你 怎么 能体 会得 了当老 师享 受 学生 的 祝福 时 的喜
走。
去年冬天 没有下雪 ,但 寒冷 的味道依然 让同学们 想蜷 缩 我 回到家 吃完早 点 ,想着他也 没吃孩子 楼下站着 ,就给 在教 室里 。这 天早 操 ,莉莉 没有来 ,也没有请假 ,我 就去 了 他也拿 了一个 肉夹馍 。没 想到就我 这一 个小 小的举动竟然 解 教室 ,她正趴 在桌子上 睡觉 。我 叫醒 了她 ,把她请下 了楼 , 决 了我头疼 已久的 问题 。他变 了!我后来反 思 ,有爱 心就能
《②一 E . M A . L : y x 。 H 9 9 @ 2 6 . c a M
让她 跟我一起 跑 ,我给 她讲 我上高 中时候 的一些事情 。 比如 早 操 , 自习等 等 。也 许她 觉得 有 同感 ,给 了我 一个 甜甜 的 笑 。我觉得这 是一个好 机会 ,于是 开始 了 “ 蓄谋 已久 ”的谈 话 。我告诉 了她我 眼中的她有那 么多的优点 ,是一个 很讨 人 喜欢 的女生 。她有些飘 飘然了 ,第 一次 向我 打开 了话 匣子 。 说老 师我真 的有那么 多优点吗 ?可 是我 为什 么总是觉 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己 没有 别人优 秀?这些 天我很厌烦学 习 ,甚至 不想上学 了。我 不想 上操就是 因为不 想上学 。听完她 的这一 番话 ,我 内心打 了个 颤栗 ,幸亏我今天找她谈 话了。 上完操 ,我让她 陪我在操场再 跑两 圈。我告诉她 ,人求 上进很好 ,但 是不 能一 己之短 比他人之 长 ,这样会挫 伤 自己 的锐气 。人的一生 目标要 明确 ,怎能半 途而废? 何况 像你我 这样 的农村孩 子 ,考 取好 的大 她听后也 很受 触动 。我 趁热打 铁 ,又问 ,我看你 这些天精力 不集 中还 有没有其 他的原 因?

教育的细节摘抄及感悟

教育的细节摘抄及感悟

教育的细节摘抄:
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

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向人传递生命的气息。

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感悟: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在教育上尤为重要。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举动或一句简单的话语,都可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教育者需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能传递出积极、正面的信息。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习惯和思维方式。

教育者需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和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育需要耐心和爱心。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不同的性格、兴趣和天赋。

教育者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用适合他们的方式来引导和教育他们,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潜能。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教育者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同时,教育者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需求,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挑战,成长为自信、独立、有责任感的人。

【每日一荐】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每日一荐】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每⽇⼀荐】教育的本质是:⼀棵树摇动另⼀棵树,⼀朵云推动另⼀朵云,⼀个灵魂唤醒另⼀个灵魂
朋友们,⼤家早上好!昨天,为⼤家推荐的是和青年有关的名⾔,今天,为⼤家推荐和教育有关的名⾔。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著名⼩说家、诺贝尔⽂学奖得主莫⾔先⽣说:
教育的本质是:⼀棵树摇动另⼀棵树,⼀朵云推动另⼀朵云,⼀个灵魂唤醒另⼀个灵魂。

这话说得真漂亮,⼜真有道理啊!莫⾔先⽣是在谈⽂学与⾃然科学的关系时说这番话的。

莫⾔先⽣认为,与⾃然科学相⽐,⽂学似乎没有什么实实在在的⽤处,但是,⽂学能够影响⼈的思想,塑造⼈的灵魂,所以,⽂学是最⽆⽤也是最有⽤的。

教育也是如此,教育应该是潜移默化中的影响,是对灵魂的唤醒,对精神的塑造。

反观我们的现实,教育,在很⼤程度上是缺少这种“⽆⽤”性的,我们的学校,已经越来越变为⽣产会做题的“产品”的“车间”,⽽教育⼀旦成了流⽔线上的⽣产,那么,就注定偏离了它的本质,其“产品”也多为精致的利⼰主义者就不⾜为奇了。

在⽇常⼝语交际中,我们可以引⽤这句话,引出⾃⼰对教育的看法以及主张,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反省对⼦⼥的教育,做没做到“⼀棵树摇动另⼀棵树,⼀朵云推动另⼀朵云,⼀个灵魂唤醒另⼀个灵魂”。

张嘴就来演讲⼒训练营杭州班第5期
5⽉6、7⽇在浙江⼤学开课;
张嘴就来演讲⼒训练营295期,
5⽉28⽇—30⽇在复旦⼤学开课!
演讲⼒训练专家⽂若河⽼师授课,
3天学会演讲,练就⼀副好⼝才,轻松闯职场!
微信回复:⼿机号+期数,即可报名。

也可以拨打:400-645-1230 报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作者:李良旭
来源:《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2019年第02期
“轩朗,请你做件事,可以吗?”“李老师,什么事?”正要走出教室的韩轩朗听到我和他说话,停下了脚步,转身向我走来。

韩轩朗同学的作文写得特别棒,他的作文常常被我当作范文给同学们讲解,对同学很有启发。

听轩朗的父亲讲,轩朗从小就喜欢阅读,现在每天还坚持阅读两个小时,这为他写好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常对学生们说,要想写好作文,离不开阅读,这对提高自己的视野和鉴赏能力,会有很大帮助。

只是轩朗的身体有些弱,缺少锻炼。

这样的体质势必会影响到以后繁重、紧张的学习。

我为韩轩朗欣喜中,又升起丝丝担忧。

我将他胸前的红领巾整理了下,说道:“王扉光的作文写得一直不理想,我讲了许多,对他产生的效果并不明显。

你能帮帮他吗?从你的角度,把你写好作文的经验和体会讲给他听,对他也许会有所帮助和提高!”
韩轩朗腼腆地一笑,说:“嗯,那我试试吧!”
放学了,我招呼正要离开座位的王扉光。

王扉光抱着一只篮球过来了。

我说道:“扉光,你体育很好,下次打球、跑步,喊下韓轩朗,让他和你在一起多锻炼下,让他也像你一样强壮起来!”
王扉光高兴地答应了,还即兴将篮球在手指上快速地旋转起来。

看着那旋转的篮球,我开始了美好的憧憬。

王扉光是体育委员,体育成绩非常好,浑身充满了活力,在他的身边,有不少这样体育成绩非常好的同学,他们跑步、投掷、打球……样样拿得出手。

班上几十名学生,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各自不同的闪光点,那些闪光点,如果播撒开来,在更多的同学身上闪烁,这是多么美丽的事。

我常常思考着这个问题。

几天后,我欣喜地看到这样一幕情景:教室里,韩轩朗在给王扉光讲如何写好作文,他们的周围围着不少人,全都听得津津有味;操场上,王扉光不时将球传给韩轩朗,韩轩朗过人、投篮,一气呵成。

场边,响起阵阵喝彩声和掌声。

我为学生们身上一点一滴的变化,感到无比高兴。

这种潜移默化地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互相鼓励,不仅增进了友谊,也提高了学习成绩,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看着孩子们那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棵棵树,那些树,随风摇曳,枝叶之间互相碰撞、摩擦,就像在互相抚慰、呢喃。

恍惚间,那些树幻化成一个个孩子,那些孩子就像那一棵棵树,当一棵树摇动,轻轻地摇动了另一棵树。

这一棵棵树摇动起来,顿时产生了令人震撼的风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