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仪HPCL使用中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合集下载

高效液相色谱仪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仪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仪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一、泵故障1. 故障现象:泵无法正常启动或启动后无法正常停止。

解决方法:检查泵头是否有污物堵塞,清除污物;检查泵头与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线是否接触良好,如有松动,重新插紧。

2. 故障现象:泵的流量不稳定或无法调节。

解决方法:检查泵头是否有污物堵塞,清除污物;检查泵头与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线是否接触良好,如有松动,重新插紧;检查泵头与柱塞之间的密封圈是否损坏,如损坏,更换密封圈。

二、流动相跑空1. 故障现象:流动相液位下降至最低液位以下,导致无法正常进样。

解决方法:检查流动相的储液瓶是否已空,如已空,重新更换储液瓶;检查流动相的流速设置是否正确,如不正确,重新设置流速;检查管路是否有泄漏点,如存在泄漏点,修复泄漏点。

2. 故障现象:流动相液位迅速下降,导致无法正常进样。

解决方法:检查废液瓶是否已满,如已满,倾倒废液;检查管路是否有堵塞或弯折,如有,更换管路或调整管路布局。

三、峰面积重复性差1. 故障现象:同一色谱条件下,每次运行同一色谱图时,峰面积重复性差。

解决方法:检查进样阀的切换次数是否过多,如过多,减少切换次数;检查进样针的清洗是否彻底,如不彻底,加强清洗;检查样品前处理的稳定性是否可靠,如不可靠,重新进行样品前处理。

2. 故障现象:不同色谱条件下,每次运行同一色谱图时,峰面积重复性差。

解决方法:检查流动相的组成是否恒定,如不恒定,重新配制流动相;检查色谱柱的稳定性是否可靠,如不可靠,更换色谱柱;检查检测器的波长是否准确,如不准确,重新调整波长。

四、峰丢失1. 故障现象:在色谱图中看不到预期的峰。

解决方法:检查进样针是否堵塞或断裂,如堵塞或断裂,更换进样针;检查进样阀的切换次数是否过多,如过多,减少切换次数;检查样品前处理是否可靠,如不可靠,重新进行样品前处理。

2. 故障现象:在流动相中添加了某种物质后,出现了预期之外的峰。

解决方法:检查流动相中添加的物质是否稳定,如不稳定,重新配制流动相;检查检测器的灵敏度是否足够高,如不够高,调整灵敏度;检查色谱柱的类型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更换色谱柱。

高效液相色谱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

高效液相色谱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

高效液相色谱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1.压力过高或过低-压力过高可能是由于柱堵塞或流动阻力增加所致。

解决方案包括更换柱、清洗柱或检查管路是否存在问题。

-压力过低可能是由于泵的磁力搅拌器不工作或进样器封堵所致。

解决方案包括检查泵的磁力搅拌器是否工作正常,清洗进样器。

2.峰形不对称-峰形不对称可能是由于进样量不均匀或柱温度过高所致。

解决方案包括确保进样量均匀和降低柱温度。

3.峰尾或前肩-峰尾可能是由于柱温度过高、流速过快或流动相pH值不合适所致。

解决方案包括降低柱温度、减慢流速或调整pH值。

-前肩可能是由于流动相中存在杂质或柱堵塞所致。

解决方案包括更换流动相或清洗柱。

4.杂峰或基线噪声-杂峰可能是由于样品纯度不高、固定相老化或试剂污染所致。

解决方案包括提高样品纯度、更换固定相或检查试剂是否污染。

-基线噪声可能是由于进样器密封不良、流动相气泡或电噪声所致。

解决方案包括检查进样器密封情况、减少流动相中的气泡或检查电子设备是否存在干扰。

5.柱寿命短-柱寿命短可能是由于样品预处理不彻底、柱收尾不当或流动相pH值不合适所致。

解决方案包括增加样品预处理步骤、正确收尾柱或选择合适的流动相pH值。

6.流量不稳定-流量不稳定可能是由于柱堵塞、进样器密封不良或流动相流速波动所致。

解决方案包括清洗柱、检查进样器密封情况或调整流动相流速稳定性。

7.进样量偏差-进样量偏差可能是由于进样器封堵、进样器针头磨损或进样器流速不稳定所致。

解决方案包括清洗进样器、更换进样器针头或调整进样器流速稳定性。

8.柱温度不稳定-柱温度不稳定可能是由于温控系统故障或环境温度变化所致。

解决方案包括检查温控系统是否工作正常或采取措施保持恒定环境温度。

这些是HPLC常见故障及其解决方案的例子。

在实际操作中,操作人员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诊断和解决故障,并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指南。

高效液相色谱仪故障排除指南

高效液相色谱仪故障排除指南

高效液相色谱仪故障排除指南高效液相色谱仪(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作为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可以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环境检测、食品科学等领域。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故障情况。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HPLC故障,并提供相应的排除方法。

一、进样器故障1. 进样器漏液若观察到进样口出现漏液现象,首先可以检查密封件是否完好,如若密封件损坏应及时更换。

若密封件完好,还可以检查进样器盖上是否存在污垢,若有,则可清洗并重新安装。

2. 进样器堵塞如果在进样过程中发现进样器堵塞,可以先使用无机溶液进行冲洗,以清除可能存在的样品残留物。

如果仍然无法解决堵塞问题,可以采取拆卸进样器进行彻底清洗的方法。

二、柱温箱故障1. 温度控制不稳定若柱温箱的温度控制不稳定,可能会导致分离信号的漂移,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这时,可以首先检查温度控制仪是否设置正确,如有必要,可以重新设置。

另外,也可以检查柱温箱是否存在漏气现象,若存在,应及时修复。

2. 柱温箱泄漏柱温箱泄漏可能会导致温度失控,因而影响分析结果。

检测到泄漏时,应首先检查柱温箱的密封性能,如有必要,可以更换密封圈,确保密封良好。

三、流动相泵故障1. 流量不稳定如果在使用流动相泵时,发现流量不稳定,可能是由于空气进入了系统,导致气泡形成。

这时,可以检查胶管连接是否松动,以及胶管中是否有积气现象。

如果检查后仍然无法解决问题,可以考虑更换胶管或检修流动相泵。

2. 压力异常如果HPLC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压力异常,可能是由于流动相泵的压力传感器出现问题。

此时,应检查压力传感器是否损坏,如有必要,可以进行维修或更换。

四、检测器故障1. 检测器信号异常如果在分析过程中,检测器的信号异常,可能是由于光源出现故障导致。

这时,可以检查光源是否正常工作,如有必要,可以更换光源。

另外,也可以尝试调整检测器的增益或灵敏度,以改善信号异常问题。

高效液相色谱使用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使用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使用常见问题症状:(一)保留时间变化可能的原因 : 解决方法1.柱温变化: 柱恒温2.等度与梯度间未能充分平衡 : 至少用10倍柱体积的流动相平衡柱3.缓冲液容量不够 : 用>25mmol/L的缓冲液4.柱污染 : 每天冲洗柱5.柱内条件变化 : 稳定进样条件,调节流动相6.柱快达到寿命 : 采用保护柱(二)保留时间缩短可能的原因 : 解决方法1.流速增加 : 检查泵,重新设定流速2.样品超载 : 降低样品量3.键合相流失 : 流动相PH值保持在3~7.5检查柱的方向4.流动相组成变化 : 防止流动相蒸发或沉淀5.温度增加 : 柱恒温(三)保留时间延长可能的原因: 解决方法1.流速下降 : 管路泄漏,更换泵密封圈,排除泵内气泡2.硅胶柱上活性点变化 : 用流动相改性剂,如加三乙胺,或采用碱至钝化柱3.键合相流失 : 同前(二)34.流动相组成变化 : 同前(二)45.温度降低 : 同前(二)5(四)出现肩峰或分叉可能的原因: 解决方法1.样品体积过大 : 用流动相配样,总的样品体积小于第一峰的15%2.样品溶剂过强 : 采用较弱的样品溶剂3.柱塌陷或形成短路通道 : 更换色谱柱,采用较弱腐蚀性条件4.柱内烧结不锈钢失效 : 更换烧结不锈钢,加在线过滤器,过滤样品5.进样器损坏 : 更换进样器转子(五)鬼峰可能的原因: 解决方法1.进样阀残余峰 : 每次用后用强溶剂清洗阀,改进阀和样品的清洗2.样品中未知物 : 处理样品3.柱未平衡 : 重新平衡柱,用流动相作样品溶剂 (尤其是离子对色谱)4.三氟乙酸(TFA)氧化(肽谱) : 每天新配,用抗氧化剂5.水污染(反相) : 通过变化平衡时间检查水质量,用HPLC级的水(六)基线噪声可能的原因: 解决方法1.气泡(尖锐峰) : 流动相脱气,加柱后背压2.污染(随机噪声) : 清洗柱,净化样品,用HPLC级试剂3.检测器灯连续噪声 : 更换氘灯4.电干扰(偶然噪声) : 采用稳压电源,检查干扰的来源(如水浴等)5.检测器中有气泡 : 流动相脱气,加柱后背压(七)峰拖尾可能的原因: 解决方法1.柱超载 : 降低样品量,增加柱直径采用较高容量的固定相2.峰干扰 : 清洁样品,调整流动相3.硅羟基作用加三乙胺,用碱致钝化柱增加缓冲液或盐的浓度降低流动相PH值,钝化样品4.同前(四)4 : 同前(四)45.同前(四)3 5. : 同前(四)36.死体积或柱外体积过大 : 连接点降至最低,对所有连接点作合适调整,尽可能采用细内径的连接管7.柱效下降 : 用较低腐蚀条件,更换柱,采用保护柱(八)峰展宽可能的原因: 解决方法1.进样体积过大 : 同(四)12.在进样阀中造成峰扩展 : 进样前后排出气泡以降低扩散3.数据系统采样速率太慢 : 设定速率应是每峰大于10点4.检测器时间常数过大 : 设定时间常数为感兴趣第一峰半宽的10%5.流动相粘度过高 : 增加柱温,采用低粘度流动相6.检测池体积过大 : 用小体积池,卸下热交换器7.保留时间过长 : 等度洗脱时增加溶剂含量也可用梯度洗脱8.柱外体积过大 : 将连接管径和连接管长度降至最小9.样品过载 : 进小浓度小体积样品液相色谱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HPLC灵敏度不够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1、样品量不足,解决办法为增加样品量2、样品未从柱子中流出。

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8  2005.05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陈莲 高洪 肖啸(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 HPLC)技术是近3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高效快速分离分析技术。

它既能用于微量组分的分析测定,又能用于大量的制备分离,手段灵活多样,其应用范围已超过其它各种分离方法,尤其在生化医药样品的分析分离、食品卫生安全检验等方面更能充分发挥它的特长,为推动这些领域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液相色谱在使用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影响分析结果的小问题,如果使用人员了解了常见问题及其成因和相关解决方法,能做到早预防勤维护,使分析结果保持较好的稳定性与较高的精确性。

1 液相色谱仪系统液相色谱仪主要由贮液瓶、泵、进样器、色谱柱、柱温箱、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对于整个系统而言,色谱柱、泵和检测器是核心部件同时也是容易出事故的主要部件。

2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2.1 针对柱压问题柱压变化是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过程中需要密切注意的指标,柱压的稳定与色谱图峰形的好坏、柱效高低、分离效果及保留时间等密切相关。

所谓柱压稳定并不是指压力值稳定于一个恒定值而是指压力波动范围在50PSI(针对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之间。

压力过高、过低及波动较大都属于柱压问题,但柱压的高低与色谱柱的种类、品牌、液相系统本身及使用的流动种类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梯度洗脱进柱压的平稳缓慢的变化是允许的。

一般而言,柱压变化最先考虑的是柱子,在排除柱子因素后再考虑其它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常见柱压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见表1)。

2.2 针对保留时间漂移的问题保留时间的改变是很多液相色谱仪使用者常碰到的问题,包括了保留时间的延长或缩短。

它的产生与很多因素有关,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见表2)。

图1 液相色谱仪工作系统及流程2005.05 9更换新的色谱柱。

高效液相色谱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

高效液相色谱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

清洗柱或更换柱 清洗六通阀 清晰检测器
管路污染
冲洗
流动相中含有稳定剂 或稳定剂变化
使用无防腐溶剂
8.保留时间变 化
现象
保留时 间不重 复
判断
系统不问或未达 到平衡
室温波动大
柱被污染 溶剂配比不合适 进样体积太大或 样品浓度太高
故障排除
分析之前应有足够的时间 使系统平衡 使用柱温箱、将系统置于 恒温、空气对流小的环境 冲洗柱或更换柱 调节溶剂配比
检测器内有气泡
用甲醇或其他强极性的溶剂 冲洗流通池
用强极性的溶剂清洗系统
清洗检测器,在检测器后面 安装背景压力调节器
检测器灯能量不足
更换灯
12.规则基线 噪音
现象
规则基 线噪音
判断
故障排除
流动相、检测 器或泵内有气 泡
流动相脱气,冲洗系统除去检 测器或泵内的空气
室温不稳
稳定环境温度。使用柱温箱、 将系统置于恒温、空气对流小 的环境

洗脱物

注射器脏
故障排除
用标准品对照、检查样品处理过程, 换新样品
增加分析时间或梯度洗脱、提高流 速、如问题仍存在,两次进样间用 强溶剂冲洗色谱柱
清洗注射器、冲洗进样口
现象
判断
故障排除
流动相被污染
清洗溶剂贮液瓶、清洗溶剂入 口过滤器、使用HPLC级试剂
色谱图 出现鬼 峰
柱被污染 六通阀污染 检测器污染
峰变 宽
环境温度变化 漏夜
使用柱温箱 检查漏夜的位置并维修
出现两个或多个未被完 全分离的物质的峰
选择其它色谱条件以改善分 离效果
检测器时间常数太大
使用较小的时间常数
4.峰分叉

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中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中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中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1 高效液相色谱仪系统液相色谱仪主要由贮液瓶、泵、进样器、柱子、柱温箱、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对于整个系统而言,柱子、泵和检测器是核心部件同时也是易出问题的主要部位。

2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高效液相作为一种高精密仪器,如果在使用过程中不按照正确操作的话,就容易导致一些问题。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柱压问题、漂移问题、峰型异常问题。

2.1 柱压问题柱压问题是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过程中需要密切注意的地方,柱压的稳定与色谱图峰形的好坏、柱效、分离效果及保留时间等密切相关。

所谓柱压稳定并不是指压力值稳定于一个恒定值而是指压力波动范围在50PSI(3.3 Bar)之间(在使用梯度洗脱时,柱压平稳缓慢的变化是允许的)。

压力过高、过低都属于柱压问题。

2.1.1 压力过高这是高效液相在使用中最常见的问题,指的是压力突然升高,一般都是由于流路中有堵塞的原因。

此时,我们应该分段进行检查。

(1).首先断开真空泵的入口处,此时PEEK管里充满液体,使PEEK管低于溶剂瓶,看液体是否自由滴下,如果液体不滴或缓慢滴下,则是溶剂过滤头堵塞。

处理方法:用30%的硝酸浸泡半个小时,在用超纯水冲洗干净。

如果液体自由滴下,溶剂过滤头正常,在检查;(2).打开Purge阀,使流动相不经过柱子,如果压力没有明显下降,则是过滤白头堵塞。

处理方法:将过滤白头取出,用10%的异丙醇超声半个小时。

如果压力降至100PSI (6.7 Bar)以下,过滤白头正常,在检查;(3).把色谱柱出口端取下,如果压力不下降,则是柱子堵塞。

处理方法:如果是缓冲盐堵塞,则用95%的水冲至压力正常。

如果是一些强保留的物质导致堵塞,则要用比现在流动相更强的流动相冲至压力正常。

假如按上面的方法长时间冲洗压力都不下降,则可考虑将柱子的进出口反过来接在仪器上,用流动相冲洗柱子。

这时,如果柱压仍不下降,只有换柱子入口筛板,但一旦操作不甚,很容易造成柱效下降,所以尽量少用。

高效液相色谱使用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高效液相色谱使用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高效液相色谱使用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
析技术。

在使用HPLC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问题及对策:
1. 峰形不对称或分离不良:可能是由于柱问题引起的。

可以尝试更换柱,确保柱的性能良好,
并尽量避免超出柱的最大推荐压力。

2. 峰形峭度低:这可能意味着分离不充分。

可以尝试调整流动相的组成、pH值或流速来改善
分离。

3. 噪音较大:可能是由于进样器或检测器的问题引起的。

可以检查进样器和检测器的状态,并
确保它们正常运行。

4. 色谱柱寿命较短:这可能是由于样品中的杂质或试剂导致的。

可以尝试优化样品的准备方法,如前处理或过滤样品,以减少对柱的损害。

5. 流动相配制错误:这可能导致峰错位或分离不良。

可以仔细检查流动相的配制方法和溶剂的
纯度,确保配制正确。

6. 峰定量不准确:可能是由于进样量不准确或方法参数设置不合适引起的。

可以检查进样量的
准确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仪器参数。

7. 泵压过高:可能是由于管路堵塞或柱封堵引起的。

可以检查管路是否通畅,并根据需要更换
柱或清洗柱。

8. 柱渗漏:可能是由于柱端部密封不良或柱老化引起的。

可以检查柱端部的密封情况,并确保
柱处于良好状态。

针对以上问题,及时检查、调整和维护HPLC设备,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复或更换,可以提
高HPLC分析的效果和结果的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效液相色谱仪HPCL使用中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1 高效液相色谱仪系统
液相色谱仪主要由贮液瓶、泵、进样器、柱子、柱温箱、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对于整个系统而言,柱子、泵和检测器是核心部件同时也是易出问题的主要部位。

2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高效液相作为一种高精密仪器,如果在使用过程中不按照正确操作的话,就容易导致一些问题。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柱压问题、漂移问题、峰型异常问题。

2.1 柱压问题柱压问题是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过程中需要密切注意的地方,柱压的稳定与色谱图峰形的好坏、柱效、分离效果及保留时间等密切相关。

所谓柱压稳定并不是指压力值稳定于一个恒定值而是指压力波动范围在50PSI(
3.3 Bar)之间(在使用梯度洗脱时,柱压平稳缓慢的变化是允许的)。

压力过高、过低都属于柱压问题。

2.1.1 压力过高这是高效液相在使用中最常见的问题,指的是压力突然升高,一般都是由于流路中有堵塞的原因。

此时,我们应该分段进行检查。

(1).首先断开真空泵的入口处,此时PEEK管里充满液体,使PEEK管低于溶剂瓶,看液体是否自由滴下,如果液体不滴或缓慢滴下,则是溶剂过滤头堵塞。

处理方法:用30%的硝酸浸泡半个小时,在用超纯水冲洗干净。

如果液体自由滴下,溶剂过滤头正常,在检查;
(2).打开Purge阀,使流动相不经过柱子,如果压力没有明显下降,则是过滤白头堵塞。

处理方法:将过滤白头取出,用10%的异丙醇超声半个小时。

如果压力降至100PSI (6.7 Bar)以下,过滤白头正常,在检查;
(3).把色谱柱出口端取下,如果压力不下降,则是柱子堵塞。

处理方法:如果是缓冲盐堵塞,则用95%的水冲至压力正常。

如果是一些强保留的物质导致堵塞,则要用比现在流动相更强的流动相冲至压力正常。

假如按上面的方法长时间冲洗压力都不下降,则可考虑将柱子的进出口反过来接在仪器上,用流动相冲洗柱子。

这时,如果柱压仍不下降,只有换柱子入口筛板,但一旦操作不甚,很容易造成柱效下降,所以尽量少用。

2.1.1 压力过低压力过低的现象一般是由于系统泄漏,处理方法:寻找各个接口处,特别是色谱柱两端的接口,把泄漏的地方旋紧即可。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泵里进了空气,但此时表现的往往是压力不稳,忽高忽低,更严重一点会导致泵无法吸上液体。

处理方法:打开Purge阀,用3~5ml/min的流速冲洗,如果不行,则要用专用针筒在排空阀处借住外力将气泡吸出。

2.2.漂移问题主要包括基线漂移和保留时间漂移。

2.2.1基线漂移一般说来,机器刚起动时,基线容易漂移,大概要半个小时的平衡时间,如果你用了缓冲溶液或缓冲盐,还有就是在低波长下(220nm)平衡时间相对会比较长,但如果你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基线漂移,则你要考虑下面的原因:
1、柱温波动。

解决方法:控制好柱子和流动相的温度,检查是否有打开的窗户或空调对着柱温箱。

2、流通池被污染或有气体。

解决方法:用甲醇或其他强极性溶剂冲洗流通池(最好断开柱子)。

如有需要,可以用1N的硝酸(不要用盐酸)。

3、紫外灯能量不足。

解决方法:更换新的紫外灯
4、流动相污染、变质或由低品质溶剂配成。

解决方法:检查流动相的组成,使用高品质的化学试剂及HPLC级的溶剂。

5、样品中有强保留的物质(高K’值)以馒头峰样被洗脱出,从而表现出一个逐步升高的基线。

解决方法:使用保护柱,如有必要,在进样之间。

在分析过程中,定期用强溶剂冲洗柱子。

6、检测器没有设定在最大吸收波长处。

解决方法:将波长调整至最大吸收波长处
7、流动相的PH值没有调节好。

解决方法:加适量的酸或碱调至最佳PH值
2.2.2保留时间漂移保留时间重现是液相性能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同一种东西,两次的保留时间相差不要超过15s,超过了半分钟可看做保留时间漂移,就无法进行定性,你要考虑以下原因:1、温控不当。

解决方法:调好柱温,检查是否有打开的窗户或空调对着柱温箱。

2、流动相比例变化。

解决方法:检查四元泵的比例阀是否有故障
3、色谱柱没有平衡。

解决方法:在每一次运行之前给予足够的时间
平衡色谱柱
4、流速变化。

解决方法:重新设定流速
5、泵中有气泡。

解决方法:、从泵中除去气泡
2.3 峰型异常问题峰型问题是液相的主要问题,在做液相过程中,我们就是要变换不同的条件来改善不好的峰型,对于各种各样的异常峰,要区别对待,从主要问题出发,一个一个加以解决。

1、色谱图中未出峰。

解决方法:系统未进样或样品分解;泵未输液或流动相使用不正确;检测器设置不正确;针对以上情况成因作相应调整即可。

2、一个峰或几个峰是负峰。

解决方法:流动相吸收本底高;进样过程中进入空气;样品组分的吸收低于流动相。

3、所有峰均为负峰。

解决方法:信号电缆接反或检测器输出极性设置颠倒;光学装置尚未达到平衡。

4、所有峰均为宽峰。

解决方法:系统未达到平衡;溶解样品的溶剂极性比流动相差很多;色谱柱尺寸及类型选择不正确;色谱柱或保护柱被污染或柱效降低;温度变化造成的影响。


5、所出峰比预想的小。

解决方法:样品黏度过大;进样品故障或进样体积误差;检测器设置不正确.定量环体积不正确;检测池污染;检测器灯出现问题。

6、出现双峰或肩峰。

解决方法:进样量过大;样品浓度过高;保护柱或色谱柱柱头堵塞;保护拄或色谱柱污染或失效;柱塌陷或形成短通道。

7、前伸峰。

解决方法:进样量或样品浓度高;溶解样品的溶剂较流动相极性强;保护柱或色谱柱污染或失效。

8、拖尾峰。

解决方法:柱超载,降低样品量;增加柱直径采用较高容量的固定相;峰干扰,对样品进行清洁过滤;调整流动相;硅羟基作用,加入三乙胺,用碱致钝化柱增加缓冲液或盐的浓度降低流动相pH值;柱内烧结不锈钢失效,更换烧结不锈钢;加在线过滤器,对样品进行过滤;死体积或柱外体积过大,将连接点降至最低;尽可能使用内径较细的连接管;柱效下降,更换柱子;采用保护柱,对柱子进行再生。

9、出现平头峰。

解决方法:检测器设置不正确;进样体积太大或样品浓度太高。

10、出现鬼峰。

解决方法:进样阀残余峰,在每次进完样后用充足的时间来平衡和清洗系统;样品中存在未知物,改进样品的预处理;流动相污染,更换新流动相,尽可能现配现用,隔夜的流动相再次使用时要过滤;尽可能使用HPLC级试剂;流路中有小的气泡,打开Purge 阀,加大流速排除。

3 结语
以上内容只是对液相色谱中出现的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故障排除时要遵守以下原则:一次只改变一个因素,确定假定因素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如果通过更换组件来排查故障时要注意将拆下的完好组件装回原位,避免浪费;这是成功进行故障排除的关键。

总之,在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时一定要注意样品的前处理与仪器的正确操作和保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