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引流管巧妙固定法
妇科术后腹腔引流管的护理(修改1)

三、观察记录引流液
❖如何评估引流液的性质及量?
三、观察记录引流液
颜色
腹腔引流液的评估 性质 引流量 评估情况
黄色 淡血性
陈旧性血性 或血性
较清量 或含少 量絮状 物
粘稠
<200ml/2 4h
<50ml/h 或 <500ml/2 4h
正常
密切观察,监 测生命体征
四、保持引流管无菌
消毒隔离
A
引流袋更换
6-13于我院行宫腔镜下子宫粘膜下肌瘤电切 术+腹腔镜下肌瘤剔除,因肌瘤较多,手术时间较 长,术中出血约400ml,术中查HGB为77g/L,术后 留置腹腔引流管一条。
HGBg/L 术前 86 术 75
术1 63
腹腔引流量(ml)
输血
性质
21:10
21:40 7:00
10:00 14:30 16:00 7:00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番禺妇科 刘叠逸
2012.3
查房目的
1
腹腔引流管放置的目的
2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3
腹腔引流管的并发症
主要内容
1、病情介绍 2、留置腹腔引流管的要求 3、护理
4、并发症
病情介绍
患者唐**,女, 41岁 ,入院诊断:多发子宫 肌瘤,中度贫血。
既往史:2003年剖宫产术, 2010年因甲状腺 瘤行手术治疗,术后口服优甲乐100mg至今。
2、搬动病人或为病人翻身时,注意避免牵拉 引流管。
3、腹腔引流袋固定的位置应低于腹壁戳孔平
面,防止引流液逆流引起腹腔感染。 4、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留置引流管的作用和重
要性,防止病人自身疏忽使引流管脱落。
指导翻身 变动体位 定时挤压引流管
临床各类引流管的固定及规范管理

Education-教育
护士教育“四化”
引流管专科理论“普及化” 引流管专科护理操作“标准化” 引流管护理交班 “常规化” 引流管的异常情况上报“制度化”
护士教育: 常用固定工具-胶带使用注意事项:
皮肤处理
清洁皮肤皮脂,适当处理渗液、唾液 必要时去除毛发,避免刮除 确保皮肤充分干燥 使用皮肤保护措施:液体敷料
各类引流管道固定
鼻胃管的固定
用高举平台 法固定
不一样的剪裁 一样的效果
鼻胃管的固定方法
• “人”字型
裁剪胶带: a.“人”字型胶带:长7cm,宽2.5cm b.加固的胶带:长8cm,宽1.5cm
胃管的固定方法
鼻胃管的固定
• “R”型固定贴 白扁带固定 • 平台法二次固定
常见固定方法
双高举 平台法
将பைடு நூலகம்布贴在透明敷贴上,左右贴 合皮肤面积各为2cm*5cm,中 间平台处为1cm*5cm;
系带穿过小孔,绑在尿管分叉 处或尿管与尿袋连接处系活结。
尿管的固定
• 高举平台法
选择合适的位置, 运用高举平台法 对尿管进行黏贴 固定;
高举平台法:将3M 胶 布 裁 剪 成 长 89cm,宽2cm;
为固定更紧, 可采用双高 举平台法固 定尿管;
鼻胃管
鼻胆管
T管
腹腔引流管
空肠造瘘管
尿管
感谢聆听!
Accurately-精确
• 位置 • 刻度 • 颜色描述 • 量的评估 • 标识准确
Accurately-精确
引流液颜色对照卡
Accurately-精确 记对颜色
Accurately-精确
记 对 量
有冲管时: 引流液量=引流量-冲入量
引流管的固定

简介编辑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引流管胆道等都有应用。
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
在病人应用引流管时,要注意护理。
2注意事项编辑⑴保持引流管管道通畅,随时注意观察,不要受压和扭曲,折转成角,以免影响引流。
还要注意引流管的固定,避免移位、脱出。
⑵应用引流管时,要注意引流瓶的位置不能高于病人插管口的平面。
搬动病人时,应先夹住引流管;引流液超过瓶体一半时,即应倾倒,以防因液面这高所致的逆流污染。
⑶注意保持各种引流管与伤口或粘膜接触部位的洁净,以防感染。
⑷做好引流颜色、性状及量的记录,并及时报告医生引流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聚积的脓血或其他液体到处体外的技术管滑脱防范措施1、妥善固定各类导管,长度和位置适宜,防止管道牵拉滑脱。
2、保持各类导管通畅,避免管道扭曲、折叠、受压。
3、严密观察各类导管引流液的色、质、量。
加强巡视,发生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处理,并做好护理记录。
4、在管道护理中应遵守无菌原则,防止发生医源性管道感染。
5、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安全指导工作,使其充分了解预防导管滑脱的重要意义。
详细告知病人及家属各类导管使用的注意事项,遵医嘱使用镇静剂。
6、对意识障碍、烦躁等不合作的病人,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并向家属作好解释工作。
7、对各类导管按要求作管道刻度、进出管的标识。
8、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导管滑脱的危险因素。
对存在导管滑脱发生的危险,责任护士应立即向护士长汇报,根据危险因素尽早采取预防措施,加强巡视,及时了解病情,并做好交接班及护理记录。
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加强导管固定。
9、护士长负责每日督查各项预防护理措施的落实和记录情况。
(二)导管滑脱报告管理制度1、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导管滑脱的紧急处理预案。
当发生导管滑脱时,要本着患者安全第一的原则,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或将损害降至最低。
引流管的护理和固定方法

胃管固定法: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引流袋使用的注意事项
• 1. 临床医生按照患者具体情况选用合适规格的引流袋。 • 2. 去除包装后,先将引流管上保护帽拔出,用引流管接头与导
尿管体外接头链接,将引流袋上端的吊带或绑带固定,即可使用。 • 3. 注意观察引流袋的液面,及时更换引流袋或是排液。 • 4. 引流袋需由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医师操作。 • 5. 使用时必须遵守医院的医护规范和引流袋使用说明书。 • 6. 本品一次性使用,切勿重复使用 • 7. 包装破损,请勿使用 • 8. 注意包装袋上的消毒失效期,超过期限禁止使用 • 9. 本品用后请勿随意丢弃,按国家医用垃圾处理法规统一处理。
• 3. 妥善固定,防止脱出。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适宜的长度,嘱患者翻 身活动时避免引流管脱出。
• 4. 保持有效引流。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折叠,经常给予离心方向挤 捏,保持引流通畅,防止阻塞。
• 5. 做好病情观察及记录。
• 6. 及时发现与积极预防处理与引流管相关的并发症。
• 7. 做好拔管后处理,拔管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引流管口周围皮 肤及伤口的护理
小讲课
引流袋的护理和 固定方法
普外科 杨蓉 2019.07.11
• 常用的引流 袋为一次性引流 袋,是手术之后 身体内部或局部 手术深处的渗血、 积液等需要用管 道引出,引流管 末端接的一个专 门盛引流出来液 体的透明塑料袋。
引流袋的护理
• 1. 遵循无菌技术原则、标准预防原则。
• 2. 告知患者及家属放置引流的目的、放置位置,需停留的时间、引流期 间的注意事项及自我观察技巧等,取得患者的配合。
临床各类引流管的固定及规范管理

尿管的固定
• 大“Ⅰ”固定法
大腿外侧大I字型
下腹部大I字型
尿管的固定
• 绳结法
将3M胶布对折后以折痕 中段下半格用剪刀对穿 出两个孔;
准备一条有胶布长度两 倍以上系带;并将系带 从中心部穿过,并将加 压胶布对折;
绳结法
尿管的固定
给予尿管一定的缓冲空间,选择合适的皮肤 (平整,避开瘢痕、皮疹、脱皮、红斑等,病 人腿上毛发过多时予备皮)并贴上3M透明敷贴;
引流管安全护理四个维度
Smoothly 通畅
Accurately 精确
Fastness 牢固
Education 教育
Smoothly-通畅
管腔内通常 无扭曲、打折、受压 留意开关环节
Smoothly-通畅
•尽可能粗的引流管、引 流袋和排放口 •护士交班和巡视病房时 挤压引流管 •需要时医生用生理盐水 冲管或调节引流管位置
将胶布贴在透明敷贴上,左右贴 合皮肤面积各为2cm*5cm,中 间平台处为1cm*5cm;
系带穿过小孔,绑在尿管分叉 处或尿管与尿袋连接处系活结。
尿管的固定
• 高举平台法
选择合适的位置, 运用高举平台法 对尿管进行黏贴 固定;
高举平台法:将3M 胶 布 裁 剪 成 长 89cm,宽2cm;
为固定更紧, 可采用双高 举平台法固 定尿管;
各类引流管道固定
鼻胃管的固定
用高举平台 法固定
不一样的剪裁 一样的效果
鼻胃管的固定方法
• “人”字型
裁剪胶带: a.“人”字型胶带:长7cm,宽2.5cm b.加固的胶带:长8cm,宽1.5cm
胃管的固定方法
鼻胃管的固定
• “R”型固定贴 白扁带固定 • 平台法二次固定
腹部手术引流管的放置及护理 2

腹部手术常见引流管
(二)腹腔引流管
膈下引流管:用于胃肠穿孔修补术后 盆腔引流管:直肠癌手术,阑尾炎手术
结肠旁沟引流管:肠道手术、弥漫性腹膜炎; 十二指肠手术十二指肠外伤无论行憩室化手术还是 改良憩室化手 术或是行空肠十二指肠吻合十二指肠周围均应放置引流管
引流管放置位置应低于需引流的位置
❖如何护理腹腔引流管?
腹腔引流管的要求
4
引流管可透视出引 流液的颜色及性质。
3
引流管有一定韧性,弯
2
曲时不易打折、断裂,
不易变质;
引流管材质:软硬适中,太软 管壁易粘贴在一起,太硬则容 易损伤组织,管腔大小适中、 内壁光滑、不易堵塞
腹腔引流管分类
根据引流目的不同腹腔引流可分为
预防性腹腔引流:则指在未发生疾病或潜在发生疾病的 情况下预防性地放置腹腔引流管,通过引流液性质以达 到监测观察及早期发现。 治疗性腹腔引流:指在疾病状态下腹腔出现积血、积液、 积脓等情况,需要通过通畅引流以达到消除局部聚集, 治疗疾病的目的。
1、引流失败:
引流管堵塞 引流不畅 不引流
原因 分析
2 引流失败原因:
引流管扭曲、受压 引流管堵塞 观察不到位,处于“自行自流” 状态
二、保持引流通畅
A、注意患者体位
尽量取与引流管同侧卧位,并使引流管处于 身体较低或最低位置。使引流液充分流出。
护理 措施
B、防止引流管弯曲、打折
绑腹带时应避开引流管,固定时尽量留出
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腹腔出血
引流量突然增多,颜色鲜红。应及时通知 医生,加快输液速度,遵医嘱应用止血药 物;输入血或血浆补充血容量 ; 一旦诊 断为腹腔活动性大出血,应该积极行手术 止血。
引流液由淡红或淡黄的清亮液变为黄褐色或 白色、粉红色粘稠液体或脓性液体;患者出 现发热,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升 高。应及时留取引流液,作细菌培养及药敏, 选择抗生素治疗。
引流管的固定和护理

1
管道的分类
2
目 录
引流管的目的和 作用
3
常见的引流管道
4
管道的护理与固 定方法
5
常见问题与处理
引流 管的 分类
各
缺
腹
口
T
腔
引
胸
型
(
盆 腔 )
尿 管
胃 肠 减 压
流 管 ( 阴
腔
、
闭 式 引
U 形
脑 室 引 流
引
管
道
流
引
管
流
引
管
流
管
流
管
管
)
引流管的目的
是将伤口内或腔隙中分泌物、血液、脓液 渗出、消化液等,通过引流管引出液体。
Education - 教育
1
引流管 专科理论“普及化”
2 引流管 专科护理操作“标准化”
3
引流管 护理交班“常规化”
4 引流管的 异常情况上报“制度化”
1
清洁皮肤皮脂,适当处理渗液、唾液
2
必要时去除毛发,避免刮除
3
常用固定工具--胶带使用注意事项
皮肤处理
4
确保皮肤充分干燥 使用皮肤保护措施:液体敷料
教育
Smoothly - 通畅
管腔内通畅 无扭曲、打折、受压 留意开关环节
尽可能粗的引流管、引流袋和排放口 护士交班和巡视病房时挤压引流管
Acculritely - 精确
引流液颜色对照卡
位置 刻度 颜色描述 量的评估 标识准确
Acculritely - 精确
有冲管时: 引流液量=引流量-冲入量
一·预防泌尿道感染
1:保持尿道口清洁,
两种胸腹腔引流管固定方法的比较

两种胸腔引流管固定方法的比较摘要目的探讨两种胸腔引流管固定方法的效果方法按置管的先后顺序将225例放置胸腔引流管的患者分为对照组113例和实验组1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胸腔引流管固定方,实验组采用改良胸腔引流管固定方法,记录两组患者胸腔引流管意外滑脱情况。
结果对照组胸腔引流管意外滑脱13例,实验组意外滑脱1例,χ2=11.08,P〈 0.01。
结论改良胸腔引流管的固定方法固定效果优于常规胸腔引流管固定方法。
恶性胸腔积液是肿瘤等重病常见的并发症,对其的良好处理有助于减轻病人的气喘和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1]。
我科常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引流术,长期留置,避免反复穿刺引起的并发症。
同时,导管可置于积液底部,使引流更加彻底,避免短时间大量引流的风险,保证足够的引流量[2-3]。
妥善固定引流管,增进病人舒适,减少感染在临床有重要意义。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3条胶带固定法来固定胸腔引流管。
使用3条胶带固定法导管常因病人出汗或穿脱衣服时牵拉而发生意外滑管,而多数的意外滑管管均需要再次留置胸腔引流管,这不但增加病人的痛苦,也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和医疗成本。
我科2011年1月—2013年3月对胸腔引流管固定方法进行改良,并与常规固定方法作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225例,男121例,女104例;年龄38-79岁,胃癌62例,结肠癌58例,直肠癌67例,肺癌16例;患者意识清楚,无感知觉障碍。
按置管先后顺序将22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112例和实验组11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状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5) 。
1.2 固定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3M透明敷贴覆盖穿刺点并用3条胶带固定导管远端于皮肤。
实验组:采用将导管刻度向外, 呈一小竖S 型弯曲, 3M透明敷贴以穿刺点为中心覆盖固定,再用一张3M透明敷贴交叉覆盖在上面,透明敷贴下缘与引流管垂直处贴一条5厘米长的胶布,再用一条胶布蝶型交叉固定引流管,在其上面与引流管垂直方向再覆盖贴一条5厘米的胶布固定,在敷贴下缘距引流管3厘米处再用3厘米宽的胶布包裹导管后再贴于患者皮肤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橡皮筋的用法
改良后的优点
1
2
减少了腹腔引流 管活动范围,减轻 疼痛,有利于充分 引流
防止腹腔引 流管的脱用
有利于患者户 外活动,防止 肠粘连发生, 适用用各种引 流管
材料
1 橡皮筋大小一样两根 2 别针一枚
3 4 5
材料
之前患者引流管固定方法
缺点:
1.引流管过长,活动 不便。 2、重力的原因,活动 时患者有疼痛感。 3、引流管多为橡胶管, 反复更换容易松动, 造成引流管与引流袋 脱落。
改良后的引流管固定方法
方法:1、选用
两根有弹性的橡 皮筋,分别从引 流管的穿出,拉 紧。2、一根皮筋 固定于引流管与 引流袋的衔接处, 另一根固定于引 流袋的长管上。3、 别针固定于腹带 或衣服上。
外科腹腔引流管巧妙固定方 法
急救中心 十九病区 陈玉婷
简介
胃肠手术术后患者均带有腹腔引流 管,因我院腹腔引流管均为硅胶管,长度 40~60cm,术后缝合后遗留体外约20~ 40cm,加大了引流管活动范围,对术后患 者翻身、活动时带来很多不便,现对我 科胃肠术后带有引流管实施此方法效 果显著、经济实用,具体方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