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中药材市场状况
2024年石斛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石斛市场发展现状一、引言石斛,又称兰花藤,是一种宝贵的中草药材。
其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流行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石斛市场逐渐兴起。
本文将探讨当前石斛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市场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二、石斛市场概况1. 市场规模近年来,石斛市场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石斛市场的价值已经超过XX亿元人民币。
尤其在中国,石斛市场占据了中草药市场的重要份额,年销售额已经达到XX亿元人民币。
2. 市场需求石斛作为一种药用植物,具有多种药效,例如滋阴润燥、清热解毒等。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中草药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此外,中医药石斛作为一种常用药材,在医疗机构和药店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三、石斛市场的发展方向1. 标准化种植为了保证石斛的药用品质,种植石斛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
标准化种植可以提高石斛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目前,已经有不少产地开始采用标准化种植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加强质量管控由于石斛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市场上存在一些劣质甚至假冒伪劣的产品。
这给石斛市场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加强质量管控,对石斛产品进行严格把关,可以维护市场秩序,保证消费者的权益。
3. 拓展市场渠道目前,石斛市场的主要销售渠道是中药材市场、医疗机构和药店。
然而,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线上销售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可以扩大石斛产品的市场覆盖范围,提高销售额。
四、石斛市场面临的挑战1. 价格波动石斛的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供需关系、天气条件等。
因此,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给种植户和经销商带来一定的风险。
2.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石斛市场规模的扩大,市场竞争也越发激烈。
一些地区的石斛种植量不断增加,导致市场供应过剩,价格竞争日益白热化。
3. 假冒伪劣产品由于石斛产品价格较高,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获利,会出现以次充好或者掺假的情况。
2024年中药材贸易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中药材贸易市场发展现状引言中药材贸易市场是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中药材交易的市场,它是中药产业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中药材作为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需求量一直保持较高水平。
中药材贸易市场的发展现状对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将介绍中药材贸易市场的发展现状,旨在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
中药材贸易市场概述中药材贸易市场广义上包含了中药材的采购、销售、分拣、仓储和物流等一系列环节。
中药材的来源一般包括自然野生与人工种植两种方式。
中药材市场主要分为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两大类型,其中批发市场以大宗交易为主,零售市场则面向终端消费者。
中药材贸易市场的发展对于保证中药材的供应充足、质量安全以及行业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材贸易市场的现状目前,中药材贸易市场总体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市场规模逐年增长: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兴起与传统文化的复兴,中药材贸易市场的规模逐年扩大。
近年来,中药材进出口额稳步增长,市场需求依然旺盛。
2.中药材贸易趋于规范化:随着国家对中药行业的政策规范和管理力度加大,中药材贸易市场向着规范化发展。
相关部门加强对中药材贸易市场的监管,对从业人员的从业资格和管理规范提出了严格要求。
3.中药材品质关注度提升:由于假冒伪劣药材的存在,人们对中药材的品质要求逐渐提高。
中药材贸易市场在保证供应的同时,也要提高品质监管水平,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安全。
4.中药材贸易市场国际化程度提升: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药材面临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中药材贸易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中药材被出口到世界各地。
中药材贸易市场的挑战与机遇中药材贸易市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与机遇。
其中,主要的挑战包括:1.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中药材的假冒伪劣问题一直存在,严重影响行业发展。
中药材贸易市场需要加强监管和品质控制,提高消费者对中药材的信任度。
2.中药材资源的稀缺性:随着大规模人工种植和环境破坏,一些珍稀中药材资源面临枯竭的风险。
国外中药产业发展现状

国外中药产业发展现状
中药产业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外也有一定的发展情况。
目前,国外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下:
1. 市场需求增长: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对中药的需求逐渐增加。
许多国家对传统医学的兴趣日益浓厚,中药作为一种传统疗法得到了更多关注。
2. 注册和法规:许多国家对中药的注册和法规进行了规范,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一些国家要求中药经过临床试验和证明其疗效,才能在市场上销售。
3. 中药研发和创新:国外一些研究机构和制药公司开始重视中药研发和创新。
他们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研究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学作用,并寻找新的应用领域。
4. 中药出口:中国的中药出口量逐年增加。
许多国家从中国进口中药材和中成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一些国家还将中药作为传统医学的一部分,进口中药保健品和药物。
5. 国际合作交流:中药产业的发展受益于国际间的合作交流。
中国与其他国家签署合作协议,开展中药研究和推广活动。
国外专家和学者也经常参加中药研讨会和学术会议,促进了国际上对中药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国外中药产业正逐渐发展壮大。
市场需求的增长、注册
和法规的规范、中药研发和创新、中药出口以及国际合作交流都为中药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挑战。
全球中药材市场状况

全球中药材市场状况一、东南亚及华裔市场该市场主要包括东南亚诸国及港、澳、台地区,占世界草药市场的26%。
新加坡的中医药有悠久历史和良好的群众基础。
有中医医疗机构30余家,中药店开设的中医诊室有1000余家。
该国卫生部成立了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了“新加坡中医团体协调委员会”,进—步加强中医药管理。
开设中医学院、中医师注册工作也在进行之中。
政府对含汞、铅、砷等重金属的中药或成药则明令严格控制,禁止销售黄连、黄柏、川乌等有毒药品。
进口的中药材多数是补药。
马来西亚经营中药的店铺约3000余家,有中医师工会会员800余人,多数开店兼诊病,以祖传药店为多。
马来西亚卫生部向来对中医十分关注和支持,但仍未接受中医师的注册,在那里甚至不注册也可行医。
政府对药物重金属含量有控制标准,对有毒品及濒危野生动物药品一律禁售。
泰国政府承认了中医药的合法地位,只给考试及格的中医师发临时执照。
早在1987年政府正式通过和批准了中草药议案。
有中药店800余家,多有坐常中医师诊病,也有许多私立中医院广泛应用中草药和针灸进行治病。
较大的中药批发商约为10家,中小型约为40家。
越南早提出东医与西医相结合,规模较大的中药店有近200家,中小药店更是遍布城乡。
现从我国出口到越南的中成药就有180种。
中药材种类繁多,品种齐全,无论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药应有尽有。
目前,我国共有16家药品生产企业获得在越南的经营许可证。
此外,在菲律宾、印尼、缅甸、柬埔寨等由于受亚裔、华裔文化的影响,中医药都有浓厚的民众信仰的基础。
二、日韩市场是我中草药出口稳步发展的市场。
也成为与我竞争国际草药市场的主要对手,采用“兼蓄并用,自成体系”的策略,约占世界草药市场的21%。
日本中草药市场的汉方制剂纳入医疗保险,近几年来汉方制剂生产每年以50%~60%的速度递增,处方用汉方药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年销售额已达15亿美元。
人均中药消费额为7.3美元,与日本人均医疗费412美元相比,仅占1.77%。
2023年中药材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中药材行业市场调研报告根据对中国中药材行业的市场调研,以下是我们的报告:一、行业概述中药材是指从天然植物、动物、矿物等天然物质中提取的药物材料,是中药制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材行业对于中国的经济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全球市场的发展,中药材行业也越来越注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安全质量等方面的发展,这是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市场现状据统计,每年中国中药材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了数千亿的规模。
目前市面上流通的中药材种类繁多,但质量和安全问题一直是行业的难点。
近几年,随着人们对保健品和化妆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中药材行业在生产和销售方面的规范化越来越重要,管理也要进一步完善。
三、成长动力国家对中药材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对于鼓励创新、提高质量、加强安全方面也逐步加强。
此外,顾客对于中药的健康价值的关注也促进了行业的发展,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四、行业挑战当前,中药材行业面临着几个主要的挑战,包括:1. 中药材行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质量和安全问题仍然是行业的难点;2. 中药材的生产成本较高,需要通过提高技术来提高产出效率;3. 由于中药材市场价格波动大,很难实现风险控制;4. 面向全球市场的贸易壁垒限制了中药材出口的增长。
五、发展趋势中药材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以规范化和标准化为重点,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2. 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实现中药材生产的精准化和智能化;3. 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4. 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推动中药材出口的增长。
六、结论中药材行业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市场潜力巨大。
但同时,中药材行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很多。
为了实现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加强标准化、提高质量、加强安全管理,同时还需要推进技术创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国外中医药发展现状

国外中医药发展现状
中医药在国外的发展现状正面临着不少挑战和机遇。
在全球范围内,中医药逐渐被认可并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使用。
以下是国外中医药发展的一些重要趋势和进展。
1. 专业教育和研究:许多国外大学和医学院设立了中医药专业,提供相关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同时,一些研究机构和专科中心致力于中医药的研究,推动了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2. 中西医结合:越来越多的西方医生和患者开始接受中医药,并将其与传统的西方医学结合使用。
这种综合治疗的方法被证明在某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特别是在慢性疼痛、免疫系统失调和心理健康问题等方面。
3. 中药市场和出口: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不断增长。
许多国家开始进口中药材和制剂,同时也在当地生产和销售中成立了很多中药门诊和药房。
这为中药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4. 国际标准和监管:为了确保中医药的质量和安全性,一些国家已经制定了对中医药产品和服务的国际标准和监管机制。
这促使了中药产业的规范化发展,并有助于消除一些不法经营和信息混乱的问题。
5. 多元文化融合:在国外,中医药不仅受到亚洲裔移民的青睐,也得到了当地人的认可和喜爱。
一些国家开始将中医药纳入公共卫生体系,为民众提供更多的中医药服务和保健措施。
总的来说,国外中医药的发展正朝着更加多元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尽管仍然面临一些质量和形象方面的问题,但随着更多研究和实践的推动,中医药在国际医学领域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将会不断提升。
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中药材作为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资源。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中医药的认可度不断增加,中药材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中药材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中药材产业的现状、问题和对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药材产业的现状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中药材生产和消费国家,中药材市场规模庞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中药材市场年销售额超过千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额也逐年增长。
中药材产业已经成为了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中药材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方面,中药材的生产技术不断提高,种植、采摘、加工等环节得到了有效管理和规范化。
另一方面,中药材的质量安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相关监管措施逐渐完善。
二、中药材产业面临的问题尽管中药材产业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中药材资源面临着严重的过度开发和滥采滥挖问题。
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一些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甚至有些濒临灭绝。
这对于中药材产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其次,中药材质量安全问题引发了社会关注。
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利润,采用劣质原料或添加非法添加剂,导致中药材质量不合格甚至有毒有害。
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损害了整个中药材产业的形象和信誉。
另外,中药材市场存在着价格波动大、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由于市场缺乏统一的价格指导和信息公开透明,导致市场供需失衡,价格波动较大。
同时,消费者对于中药材的认知度不高,缺乏有效的信息渠道,容易被不良商家误导。
三、中药材产业发展对策针对中药材产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促进其健康发展。
首先,加强对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加强对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建立健全的资源管理制度和保护机制。
同时,加强对中药材种植、采摘、加工等环节的监管,推广优质种植技术和规范化生产模式。
其次,加强中药材质量安全监管。
2024年丹参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丹参市场分析现状概述丹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具有抗血栓形成、抗炎、抗菌等药理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随着中医药的逐渐兴起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丹参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
市场规模据统计,全球丹参市场在2019年达到了150亿美元。
然而,丹参市场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预计到2025年,全球丹参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0%以上。
市场驱动因素1.健康意识增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关注度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天然草药来改善自身健康状况。
丹参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其独特的功效备受关注,成为消费者的青睐。
2.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心脑血管疾病是现代社会常见疾病之一,而丹参正是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
随着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不断增加,丹参市场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
3.政府政策支持:为了推广中医药的发展和应用,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中药材的种植和使用。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丹参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市场竞争格局丹参市场竞争激烈,目前主要的竞争者包括制药公司、中药材种植企业以及保健品公司。
这些竞争者通过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创新研发以及市场推广等手段来争夺市场份额。
市场前景丹参市场在未来几年内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随着中医药的进一步推广和消费者对中药的认可度提高,丹参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增长高潮。
同时,科技的进步也为丹参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为市场带来新的机遇。
总结丹参市场目前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健康意识增强、心脑血管疾病高发以及政府政策支持是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
然而,市场竞争也非常激烈,竞争者需要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总体来说,丹参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值得关注和投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中药材市场状况一、东南亚及华裔市场该市场主要包括东南亚诸国及港、澳、台地区,占世界草药市场的26%。
新加坡的中医药有悠久历史和良好的群众基础。
有中医医疗机构30余家,中药店开设的中医诊室有1000余家。
该国卫生部成立了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了“新加坡中医团体协调委员会”,进—步加强中医药管理。
开设中医学院、中医师注册工作也在进行之中。
政府对含汞、铅、砷等重金属的中药或成药则明令严格控制,禁止销售黄连、黄柏、川乌等有毒药品。
进口的中药材多数是补药。
马来西亚经营中药的店铺约3000余家,有中医师工会会员800余人,多数开店兼诊病,以祖传药店为多。
马来西亚卫生部向来对中医十分关注和支持,但仍未接受中医师的注册,在那里甚至不注册也可行医。
政府对药物重金属含量有控制标准,对有毒品及濒危野生动物药品一律禁售。
泰国政府承认了中医药的合法地位,只给考试及格的中医师发临时执照。
早在1987年政府正式通过和批准了中草药议案。
有中药店800余家,多有坐常中医师诊病,也有许多私立中医院广泛应用中草药和针灸进行治病。
较大的中药批发商约为10家,中小型约为40家。
越南早提出东医与西医相结合,规模较大的中药店有近200家,中小药店更是遍布城乡。
现从我国出口到越南的中成药就有180种。
中药材种类繁多,品种齐全,无论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药应有尽有。
目前,我国共有16家药品生产企业获得在越南的经营许可证。
此外,在菲律宾、印尼、缅甸、柬埔寨等由于受亚裔、华裔文化的影响,中医药都有浓厚的民众信仰的基础。
二、日韩市场是我中草药出口稳步发展的市场。
也成为与我竞争国际草药市场的主要对手,采用“兼蓄并用,自成体系”的策略,约占世界草药市场的21%。
日本中草药市场的汉方制剂纳入医疗保险,近几年来汉方制剂生产每年以50%~60%的速度递增,处方用汉方药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年销售额已达15亿美元。
人均中药消费额为7.3美元,与日本人均医疗费412美元相比,仅占1.77%。
目前日本有60多家汉方制剂生产企业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日本从中国进口的中药材以甘草、野山参和圆参为主。
进口较多的中成药有蜂王精、银翘片、银翘丸、六神丸等。
日本厚生省批准生产的汉方药仅限于张仲景的210种经方,其中147种批准为“医疗用医药品”,可以在医院中使用,其余63种为“一般用医药品”,只能在药店柜台销售。
目前用药开发重点,主要在难治病、心脏病、癌症和老年病方面。
韩国对我国中医中药可算是情有独钟,中医药与当地医药相互结合,形成了当地的传统医药学,古代称之为“东医”。
1980年韩国政府颁布法令,统称为“韩医”。
韩国政府保健卫生部允许东、西方两种医药均可享受到医疗保险。
1969年韩国保健卫生部规定11种古典医籍上的处方可由药厂生产而无须做临床等各种试验,其中有4种即是我国古典文献:《景岳全书》、《医学入门》、《寿世保元》、《本草纲目》。
韩国目前共有56个成方制剂、68个单方制剂作为药品进入健康保险。
上世纪80年代末,共建成中药厂80个,占全部中西药厂总数的22.2%。
自1992年以来,已逐步实施了中药制剂生产的GMP标准,目前估计韩国中药市场已达10亿美元以上。
我国对韩出口的中药材种类逐年增加,目前接近300种,其中甘草、桂皮、半夏、茯苓、黄芩、红花、远志等出口金额较大,如甘草的年对韩出口额高达400万美元左右。
三、西方草药市场主要包括西欧和北美各国的草药市场。
为了进一步加强在欧洲范围内的植物药标准化,以及加强对植物药的研究,德国、法国、比利时、瑞士、英国的植物疗法协会现已联合成立了欧洲植物疗法联合会,并以德国药典内的药用植物专题资料,作为欧洲药典的依据。
北美的草药市场是大部分的植物药在保健品商店、药房、超市和邮购商店中出现,但只能作为食品或营养补充剂出售。
美国早在20世纪初期,植物药就与化学合成药物同被列入美国药典。
不少美国医药人员和民众开始认识并信服中医药的疗效,美国是我中药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
目前,美国将植物药列为饮食补充剂进行管理。
与欧盟各国的管制相比较,美国对植物药的控制在西方是较为宽松的。
美国FDA不再要求中草药是所谓纯而又纯的“单体纯品”,而可以是“安全、有效、可控”的“混合物”。
1998年白宫成立了补充与替代医学中心,白宫补充与替代医学政策委员会2002年向布什总统、参众两院递了最终报告,将中医列为替代医学保健系统之一。
FDA在网上公布美国《植物药研究指导原则》,并在世界范围征求意见。
美国一部分保险公司正在计划对中草药的开发和研究投入庞大资金。
目前,分布在全美的中医院校已达46所。
德国早在1961年在第一部药品法令中正式列入植物药。
1976年第二部药品法令包括植物药都要通过特定专委会评审。
1978年卫生部内设专门负责审查植物药的E委员会,审查修订近400条草药及复方制剂的标准条款。
德国是在西欧国家中使用中草药最多的国家,占了德国和欧盟70%的市场,服用中草药的德国人超过58%。
在德国的任何一家药店里都可以买到中草药。
德国的银杏制剂年销售额已超过1亿美元。
用甘草、穿山甲、知母、茯苓等中药制成的止喘药和用大蒜、山楂、芦丁制成的青春活力片等在欧盟国家中的年销售额已达22亿美元。
目前,德国有7万家药店,20%无处方亦可出售。
医疗保险在魁茨汀示范医院植物药已纳人体系之中。
法国是欧共体第二大草药市场。
1952年法国医学科学院承认针灸疗法是一种医疗行为。
1985年法国卫生部成立“针刺治疗诸问题研究委员会”。
已决定将中医学教育纳入高等医学院校课程中去。
法国最大的草药制造商是阿科菲阿麦公司。
市场上有23000家药店,其中有一万多家药店是草药与天然药物的主要销售渠道。
在法国草药市场上有印度、中国、非洲、德国和本国的草药。
最受欢迎的是用于减肥、催眠、治疗紧张、循环及消化系统疾病、疼痛、便秘和治疗风湿病的草药。
中草药已于1999年列入国家医疗保险。
英国草药市场值估计为6500万英镑,是欧共体第三大草药市场,整个市场值可达亿英镑,包括人参、大蒜、食品添加剂和顺势疗法药物。
已有175年历史的波特斯公司有很高声誉,产品多达150种,除6种外,余均获产品许可证。
在英国增长最快的是保护心脏健康的鱼油,其增长率为33%。
其他增长较快的产品有月见草油、止痛药、止咳药、治疗风湿痛及皮肤病的药物。
英国有药店1200多家,以布茨药店影响最大,是中药销售的主渠道。
英国医生处方使用草药可享有补贴。
与欧洲其他市场一样,草药与天然药物制品主要用于缓泻剂、感冒和咳嗽用药、胃药和镇静剂等。
现在在英国城市的社区医院里,大部分采用各种草药制成的药物来治病。
英国有100万人患耳鸣症,用银杏制剂收到较好效果。
澳大利亚每年至少有280万人次看中医,由于中医药的广泛应用,中草药的进口量自1992年以来已增长了4倍,并逐渐成为澳洲医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悉尼和墨尔本等大都市,目前分别有2000多名中医师开业行医,其他州首府如布里斯班、阿得雷德和帕斯也都有数百名中医师。
各地都成立了中医学会,也有全国性的组织澳大利亚全国中医针灸学会联合会。
澳大利亚每年中医医疗保健的营业额达到8400万澳元。
维多利亚州率先于2000年5月完成了中医立法,是西方第一个对中医药立法的国家,使之拥有与西医一样的法律地位。
澳大利亚也是第一个在正规大学设立中医本科教育工作的国家,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创办中医教育已有10年历史。
此外,加拿大、意大利、荷兰、罗马尼亚、波兰、奥地利、保加利亚、俄罗斯及前苏联各国、阿根廷、墨西哥等西方国家的政府和民众对西方草药、中医药越来越广泛重视。
特别是在拉美地区33个国家中与中国建交的19个国家,资源丰富,地域辽阔,是中医药的潜在大市场。
四、非洲、阿拉伯市场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多批医疗队的派遣,中医药和当地草药治病的热潮正在形成,是一个正在崛起的中草药国际市场。
我国的一般药品、保健品如六神丸、牛黄解毒丸、红花油、清凉油、风油精、十滴水、花粉制剂、风湿膏以及六味地黄丸、藿香正气丸市场需求量较大。
此外,一些芳香除臭、消炎镇痛的产品,如空气清新剂和保健沐浴剂更受欢迎。
坦桑尼亚较受欢迎的中成药为有治疟平喘、减肥美容、强壮止痛功能的药物,如青蒿琥酯片、平喘膏、红花油、麝香风湿膏、减肥茶、六味地黄丸、全鹿丸、金鸡虎丸、止咳糖浆、五子衍宗丸、十滴水、藿香正气水、冰硼散等。
这些药品质量可靠、价格便宜,受到青睐。
政府每年从中国进口的中药将近100万美元,但由于贫穷,中药食品、滋补品难销售。
莫桑比克地处南部非洲,中国针灸疗法在那里取得很好的疗效,被称为“神奇的中国针灸医术”。
头针、耳针治疗偏瘫,体针加拨罐治疗腰腿疼痛,体针治疗高血压、性功能不全症,电针治疗胃下垂、神经性头痛、失眠以及一些运动神经性疾病皆取得了很好疗效。
近年来,又利用中草药,中成药治疗哮喘、肝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性病获得良效。
目前在中药店里有中药出售。
南非政府于2002年2月22日发布了为期6个月的中成药注册登记通告,准许其进入南非市场,这在世界各国尚属首次,目前我已有100多家企业的300多个品种的中成药利用这个机会进行申请登记,取得合法进入南非补充药物市场的机会。
但目前,市场开发力度不够。
多数非洲国家卫生事业较为落后,是正在崛起的中草药国际市场。
1960年以来,中国援非医疗队活跃在坦桑尼亚、赞比亚、莫桑比克、扎伊尔、马里、几内亚比绍等国,不少人了解中医中药与针灸,为中医药在非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阿拉伯地区早在上世纪50~60年代,中国援外医疗队就把中医药带到了中东地区,在中东地区,保健、强壮、减肥、美容的中成药很受欢迎。
治疗中东地区的高发病、传染性肝炎、糖尿病、高血压等病症的中成药也很畅消。
中东地区大小药店咳嗽糖浆、正红花油、清凉油、风油精等中成药到处有售,售价高出国内许多倍,但产品大多来自港台、东南亚、日、韩甚至欧美国家。
我国产品打入该市场有巨大开发潜力,但必须在剂型改造、装璜和广告宣传上下功夫,才能占份额。
目前,21个阿拉伯国家中,几乎都开设了数量不等的中医诊所和中草药店。
1988年,阿联酋成立了中国中医药治疗中心,沙特、阿曼、也门相继商讨引进中医药专家。
阿拉伯市场国家政府间的合作刚刚起步,多头办医药,较难理顺。
但阿拉伯世界也将会出现一个应用中医药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