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春节教案春节喜洋洋
幼儿园中班主题详案教案《喜气洋洋过新年》及教学反思(样例5)

幼儿园中班主题详案教案《喜气洋洋过新年》及教学反思(样例5)第一篇:幼儿园中班主题详案教案《喜气洋洋过新年》及教学反思《中班主题详案教案《喜气洋洋过新年》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主题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主题详案教案《喜气洋洋过新年》含反思!活动设计背景“过年” 是中华民族盛大的节日,也是孩子们期盼以久的日子,每到过年的时候,孩子们就欢欢喜喜的放鞭炮,穿上大人买的新衣服,吃着平时想吃又吃不到的东西。
其实过年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快乐和满足。
他们从家人亲友的团聚中感受亲情的温馨,他们在眼花缭乱的庙会中体验民族文化的悠远,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放松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的美好。
正是基于我对“新年” 的这种理解,我设计了《喜气洋洋过新年》这节课的时候,力求做到让孩子们感受过年的快乐,体会过年的热闹气氛。
活动目标1、幼儿能在制作礼物、送礼物的过程中,感受新年的欢乐气氛。
2、了解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和由来,加深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了解。
3、深刻对祖国的认识,知道我国是一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幼儿愿意与人大胆交往,体验与人合作的快乐。
教学难点:幼儿能向别人表达丰富的祝福语言。
活动准备1.气球若干。
2.做贺卡需要的材料和一些用来装饰的纸。
3.红包若干个。
4歌曲《过新年》《新年好》5.打击乐器若干。
活动过程一、导人师:“孩子们,你们喜欢过年吗?知道年的来历吗?过年是每个小朋友都盼望的事情,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大家了解新年的来历和意义吗?作为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大家又了解多少呢?”幼儿A:过年可以放鞭炮。
幼儿B:过年可以穿上漂亮的新衣服。
幼儿C:过年可以吃很多好吃的东西。
幼儿D:过年可以得到压岁钱。
教师总结:过新年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今天我们就来过一个欢欢喜喜的新年,但要小朋友亲自动手哦,我们自己给自己过一个热闹的新年。
幼儿园春节教案《春节喜洋洋》

幼儿园春节教案《春节喜洋洋》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春节文化,感受春节的热闹氛围。
2.学习跳舞《春节喜洋洋》,锻炼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和节奏感。
3.增强幼儿的中华文化自信心,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
教学内容
1.春节的由来以及中国的春节传统文化
2.舞蹈《春节喜洋洋》
教学准备
1.春联、窗花、红包等春节布置物。
2.舞蹈《春节喜洋洋》的音乐和教学视频。
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
老师介绍“春节”这个节日,让幼儿们了解春节由来、意义和传统文化,引导幼儿们对春节有所感知和认识。
第二步:了解春节文化
老师在教室里用“春”“福”等春节布置物点缀,带孩子感受春节的热闹氛围,同学们也可以自由发言分享家庭的春节习俗和传统食物等。
第三步:学习舞蹈《春节喜洋洋》
1.老师打开舞蹈教学视频并播放,带领幼儿们模仿。
2.一步步教导脚步动作、手部动作、转圈等,引导幼儿掌握舞蹈技巧。
3.教师加强课堂气氛,让幼儿们在舞蹈中体验春节的热闹与快乐。
第四步:练习与巩固
在教育视频指导下,老师分组让幼儿尝试自己跳,然后老师巡视指导,进行大型合唱练习加强团队协作。
第五步:总结
老师和幼儿们一起回忆和总结,分享学习舞蹈《春节喜洋洋》所获取到的收获。
教学结束
通过此次学习,幼儿们对春节的认识更加深入,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更深的感悟。
同时,学习跳舞《春节喜洋洋》不仅锻炼了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和节奏感,同时也增加了幼儿爱国情感,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024年幼儿园中班春节教案《春节喜洋洋

2024年幼儿园中班春节教案《春节喜洋洋》一、教学目标1.了解春节的来历和习俗,知道春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
2.通过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1.春节的来历和习俗。
2.制作春节装饰品。
三、教学难点1.春节的来历和习俗的深入理解。
2.制作春节装饰品的技巧。
四、教学准备1.春节相关图片、视频。
2.制作春节装饰品的材料。
3.画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春节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谁知道这是什么节日?你们知道春节吗?”(二)春节来历和习俗讲解1.教师播放春节来历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春节的起源。
2.教师讲解春节的习俗,如: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拜年等。
3.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春节习俗。
(三)制作春节装饰品1.教师出示制作春节装饰品的材料,如:红色彩纸、剪刀、胶水等。
2.教师示范制作窗花、灯笼等装饰品的方法。
3.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制作完成后,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四)春节歌曲学唱1.教师播放《春节喜洋洋》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喜庆氛围。
2.教师教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3.学生分组唱,比一比哪个组唱得更好。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六、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作一道春节美食,并拍照留念。
2.学生向家长介绍春节的来历和习俗,增进亲子感情。
七、教学反思1.讲解春节习俗时,尽量使用生动的例子,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制作春节装饰品时,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进度,及时给予指导。
3.学唱歌曲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音准和节奏,确保歌曲的准确性。
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相信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会越来越好。
重难点补充:一、春节来历和习俗讲解重点:春节的习俗和来历。
难点:让学生深入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
对话示例: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春节要放鞭炮吗?”学生:“是为了吓跑年兽。
幼儿园中班春节教案春节喜洋洋

幼儿园中班春节教案春节喜洋洋1.教学目标:a.让幼儿了解春节的由来和习俗;b.培养幼儿的节日意识和团体合作精神;c.增强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教学准备:a.讲述春节的图片、春节音乐;b.红纸、颜料、剪刀、胶水、彩纸等美术材料;c.春联、福字、年画等春节装饰品。
3.教学活动:a.导入:i.讲述春节的由来和意义,引发幼儿的兴趣;ii. 播放春节音乐,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欢乐氛围。
b.感知:i.准备春节相关的图片,通过图片展示春节的习俗、风俗,引导幼儿观察、讨论;ii. 引导幼儿找出图片中的年贴、新衣、家庭团聚等元素,和幼儿一起分析这些元素的意义。
c.美术创作:i.让幼儿用红纸剪出鼠的形状,代表新年的开始;ii. 利用颜料和画笔,让幼儿为鼠的身体、眼睛等细节上色;iii. 帮助幼儿把鼠的剪贴成品贴在春联上,展示他们的作品。
d.团体合作:i.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制作一个放鞭炮的模型;ii. 教师指导幼儿用彩纸剪出鞭炮的形状,然后用胶水粘贴;iii. 帮助幼儿把鞭炮模型贴在大纸上,让每组幼儿合作完成一幅放鞭炮的大型画作。
e.教学总结:i.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提问他们对春节的理解;ii. 播放春节音乐,让幼儿欣赏春节的歌曲和舞蹈。
4.教学评价:a.观察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b.评价幼儿在小组合作中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c.评估幼儿对春节知识的掌握,包括春节的由来和习俗。
5.拓展活动:a.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和家人一起制作一个春节装饰品,比如贴春联、剪纸等;b.春节表演:组织幼儿表演春节相关的节目,如舞蹈、唱歌等;c.春节游园活动:组织幼儿去公园参观春节的庆祝活动,观看花灯、猜灯谜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能够了解春节的由来和习俗,培养了他们的节日意识和团体合作精神。
同时,通过美术创作和团体合作活动,也增强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拓展活动的设置,让幼儿能够在家庭和社区中继续与春节相关的活动,进一步深化对春节的理解和体验。
过年喜洋洋中班科学教案

过年喜洋洋中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农历新年的传统习俗。
2.认识与新年有关的物品和食物。
3.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图片或实物:红包、灯笼、对联、年画、鞭炮、汤圆等。
2.海报或课件:春节的习俗和传统、新年的物品和食物。
3.实验器材:小红包、盐、水、电饭煲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可使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一些与春节相关的物品,如红包、灯笼等,让学生猜一猜这些物品和春节有什么关系。
2.认知新年的传统习俗(15分钟)教师通过海报或课件向学生介绍春节的传统习俗,如舞狮、放鞭炮、贴对联等。
并和学生讨论他们在春节期间会做些什么。
3.认识春节的物品和食物(15分钟)教师继续使用海报或课件,让学生看图片猜一猜与春节有关的物品和食物是什么,并与学生一起欣赏这些物品和食物的图片。
4.观察红包的材质(20分钟)教师准备不同材质的红包,如纸质、塑料质、布质等,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观察和比较,然后以图文形式呈现自己的观察结果。
5.实验:水中的盐(3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将一些水放入不同的容器中,并在每个容器中加入不同数量的盐。
学生观察和记录不同条件下盐水的变化,让他们发现盐的作用。
6.实验:电饭煲煮汤圆(30分钟)教师让学生围坐在一起观察电饭煲煮汤圆的过程。
教师逐步操作,让学生观察汤圆在热水中的变化,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
7.总结与展示(1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整个上课内容,总结所学知识。
学生可上台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并与同学分享自己在实验中的发现。
四、教学拓展1.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可以与家人一起观察新年期间的各种物品和食物,并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如可以挑选一种比较特别的传统食物做一个简单的实验。
2.课外参观:学校可组织学生参观春节期间的庙会或花市,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五、教学评价1.观察记录:学生完成的观察记录内容是否准确和完整。
2.展示表达:学生在总结与展示环节的表现和自信程度。
幼儿园中班春节教案《春节喜洋洋

幼儿园中班春节教案《春节喜洋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我们的节日》章节中的“春节喜洋洋”主题活动。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春节的起源、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学习春节相关的儿歌、故事和手指游戏;制作简单的春节装饰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我国春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幼儿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春节的传统文化内涵,感受春节的喜庆氛围。
教学重点:学习春节相关儿歌、故事和手指游戏,制作简单的春节装饰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春节主题挂图、PPT、音箱、彩纸、剪刀、胶水、红绳等。
学具:幼儿用书、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春节主题歌曲,让幼儿感受春节的喜庆氛围,引导幼儿讨论春节的习俗。
2. 新课内容学习:(1)讲述《年的传说》故事,让幼儿了解春节的起源。
(2)学习春节相关儿歌《恭喜恭喜》,感受春节的喜庆氛围。
(3)开展“找红包”手指游戏,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实践操作:(1)发放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引导幼儿制作简单的春节装饰品(如窗花、灯笼等)。
(2)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作品。
(1)让幼儿分享自己制作的作品,培养幼儿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2)组织幼儿进行作品展示,共同欣赏,感受春节的喜庆氛围。
六、板书设计1. 春节的起源2. 春节习俗3. 春节儿歌《恭喜恭喜》4. 手指游戏“找红包”5. 制作春节装饰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和家人一起制作一份春节手抄报,内容包括春节习俗、儿歌、故事等。
答案:根据幼儿实际情况,鼓励幼儿发挥创意,和家人共同完成。
2. 作业题目:收集身边的废旧物品,制作一件具有春节氛围的环保手工作品。
答案: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引导幼儿关注环保,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儿歌、手指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春节的起源和习俗,激发了幼儿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
中班科学教案过年喜洋洋

中班科学教案过年喜洋洋教案名称:中班科学教案-过年喜洋洋一、教学目标:1. 认识和了解中国农历新年的传统习俗和文化。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培养学生对节日的喜爱和参与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1. PPT课件、过年喜洋洋图片及视频。
2. 生肖动物剪纸、福字剪纸、红包、灯笼等道具。
3. 提前准备好过年的小礼物,如糖果或小玩具。
三、教学过程:1. 热身启动:(5分钟)教师播放过年喜洋洋的音乐,引导学生跳舞、摇摆身体,让孩子感受到节日的欢乐氛围。
2. 导入新课:(10分钟)教师出示贴有生肖动物图片的卡片,让学生依次猜测是哪一种动物,并与学生一起说出对应的汉字。
然后,教师展示PPT,给学生讲解中国农历新年的由来和意义。
3. 学习新知:(15分钟)教师给每个学生分发生肖动物剪纸和红包,并用PPT或实物展示如何制作剪纸和包红包。
学生们跟着老师的指导一起动手制作,体验剪纸和包红包的乐趣。
4. 拓展活动:(20分钟)a. 福字寻宝:将福字剪纸藏在教室各个角落,让学生们找出来,并在黑板上组成“福”字,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b. 年俗摆放:学生们分成小组,根据图片提示将与过年有关的物品进行摆放,如灯笼、对联、鞭炮等,加深对过年习俗的理解。
c. 意义分享: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了解到的过年习俗的意义。
5. 进一步探索:(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关于中国农历新年的视频或图片,展示春节的盛大庆典、烟花爆竹、舞龙舞狮等活动。
通过观察和讨论,加深学生对过年的了解,并收集学生提问的问题,为下一次课做准备。
6. 总结回顾:(5分钟)教师简要复述本堂课的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并鼓励他们对过年的传统习俗保持兴趣和好奇心。
7. 课后延伸:(10分钟)给每个学生发放过年的小礼物,如糖果或小玩具,让他们在家里与家人分享过年的经历和学到的知识。
四、教学效果评估:1. 学生能够准确说出12个生肖动物的名称。
幼儿园中班春节教案春节喜洋洋

幼儿园中班春节教案春节喜洋洋授课目标:1.了解春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
2.听说能力:能够听懂老师讲述的春节故事,能够模仿说出春节的一些常用词汇。
3.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结合图画和模仿动作,表达关于春节的祝福语。
4.动手能力:能够利用简单的材料制作简单的春节装饰品。
授课时间:3课时(每课时40分钟)教学准备:1.教具:图片、课件、春联、红包、过年的装饰品等。
2.教材:春节故事绘本、《开心乐园》第二册P16-20、《快乐童话村》第二册P14-16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兴趣引导)(5分钟)教师出示寓言故事绘本封面《开心乐园》,呈现春节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情景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图片展示春节的喜庆场面,学生观察图片,体验春节的气氛,了解春节的由来。
3.教学(15分钟)教师讲述《开心乐园》P16-17小故事《小小饺子馆》并配以课件展示,学生通过听故事,了解春节期间要吃饺子的习俗,并鼓励学生模仿老师说出小故事中的一些关键词汇。
4.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位“小厨师”,其他学生模仿“小厨师”的动作,大家一起做饺子相互品尝,在欢乐中加深对春节习俗的认识。
5.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学生跟读总结内容。
第二课时1.情景呈现(5分钟)教师出示红包,请学生观察红包的形状和颜色,并问学生他们对红包的了解及用途。
2.教学(15分钟)教师引入《快乐童话村》P14小故事《红包》,让学生通过听故事了解红包的由来和含义,并学习红包的使用礼仪。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红包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3.操练(10分钟)教师邀请一位学生来表演发红包的过程,在过程中,教师指导其他学生应该怎样接纳红包,学生进行模仿操练。
4.探究(5分钟)教师分发红包模板,并提供相关材料,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红包。
5.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学生跟读总结内容。
第三课时1.情景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春节的装饰物,如剪纸、窗花、对联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春节教案春
节喜洋洋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幼儿园中班春节教案:春节喜洋洋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体验节日的快乐。
2、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3、让幼儿知道“春节”是农历新年,了解春节的一些习俗。
活动准备:
1、布置新年的环境。
民间乐曲《喜洋洋》等录音带。
2、搜集各种有关“年”的材料丰富活动区
3、请家长配合,带幼儿一起购买年货,观察节日期间周围环境的变化,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过程:
1、播放民间乐曲《喜洋洋》,启发幼儿随意自由舞蹈,感受欢乐的情绪。
2、请幼儿说说周围环境的变化。
(评改:告诉幼儿元旦是公历新年,我国还有一个农历新年叫春节。
)
3、听故事《年的故事》
4、师生讨论:我国人民过春节有哪些习俗?
老师小节:我国人民过春节的习俗有:全家团圆、吃水饺、贴春联、放鞭炮、拜年、舞狮玩龙等
5、让幼儿说说自己和家人是怎么样过春节的。
6、教师总结:“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人们的主要活动有哪些。
结束部分:
提出要求:燃放鞭炮、焰火和游戏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鼓励幼儿春节时学做“小主人”,帮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走亲访友要有礼貌。
教后记:
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体验了节日的快乐,知道了“春节”是农历新年,了解了春节的一些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