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吵教案教学文档

争吵教案教学文档
争吵教案教学文档

15争吵

【教学班级】三年级

【教学日期】2012年4月11日

【执教者】姚福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石匠、墨水、故意、诚心诚意、承认、缘故、愤怒、独自、戒尺、既然”等词语。

2、情感与态度

⑴、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⑵、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的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矛盾。

3、过程与方法

在阅读课文内容时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品读感悟中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2、难点: 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

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之间发生的矛盾。

【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童年的生活丰富多彩,它如一条小河不停地翻腾着浪花,而每一朵浪花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有时欢唱着优美的歌,有时倾诉着一丝烦恼。在一起共同生活学习的同学难免有磕磕碰碰,你与同学之间有争吵吗?都是怎么解决的?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说,然后向大家讲一讲。

今天我们来看意大利同学的——《争吵》(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分节指名读课文,正音、理解词语

石匠抄写墨水故意扛嫉妒缩回瞟承认缘故服侍愤怒独自戒尺不料既然哼

2、记忆生字

左右结构:抄缩扛缘愤既

上下结构:替墨骂毕

半包围结构:匠戒肩

独体字:承

3、指导书写

替:第一个夫字最后一笔由捺变为点

承:中间是三短横,不能多写也不能少写

戒:部首是戈,共7画

缘:右边笔顺第五笔是弯钩,共12画

既:要注意第7笔不是竖,而是竖折,部首是左边部分

4、检查预习、质疑解难

⑴简单介绍意大利

⑵师生合作,对课文内容质疑

①谁与谁争吵?他们为何争吵?

安利柯(课文中指“我“)与克莱蒂克莱蒂不小心弄脏了我的本子。

②争吵的结果怎样?(我和克莱蒂和好如初。)

四、总结:

学了这篇课文希望同学们能像课文中的克莱蒂学习,宽容同学珍视同学之间的友情,做一个知错就改的孩子

五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生字,初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二、理解内容

1、指名读第1—4自然段

(1)我和克莱蒂吵架的原因是什么?

(2)克莱蒂弄脏我的本子是故意的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我弄脏他的本子是为了什么?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我为什么要报复克莱蒂?(他得了奖我嫉妒他)

课文开头为什么说“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一般来说,别人做错了事道了歉就应该原谅他人,而我却想他的了奖有什么了不起的)

(3)从争吵的过程中看,我和克莱蒂是怎样的人?

(我嫉妒心很强克莱蒂却能够宽待他人)

2、默读课文5—8自认段在文中找出描述争吵之后我的心情的句子

(1)、投影仪出示描写我心情的句子

从这几句话中你有什么体会?(我的心里很矛盾)

⑵、我在争吵之后为什么会后悔?(我知道他不是故意的,我将他本子弄脏了是由于嫉妒他)

我为什么会不安呢?(听到他说在外面等自己,害怕他找我算账)

我为什么想到只是防御,绝不还手?(父亲对我的教育,我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情,又没有勇气主动承认,所以她找我时只能防御)

⑶、从争吵之后我的心理活动中,你对克莱蒂有怎样的了解?

3、分角色朗读第9—13自然段

(1)“挨”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会觉得“挨”(拖延、我觉得时间太慢了,表现了我犹豫、矛盾、不知如何面对克莱蒂的心理)(2)找出描写克莱蒂表情、神态的词语(微笑、温和)

这两个词语说明了什么?(他宽容、友爱待人)

为什么连说两次“再也不了”?(是因为我内心激动,克莱蒂并不是来与我算账的,而是要和我重归于好,我被他的宽容、友爱精神所感动,不愿失去这个好朋友而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4、齐读第14自然段

(1)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父亲对我的教育

(2)文中父亲对我的教育出现了几次?用“﹍”画出来

a 应该知错认错

b 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c 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出手去原谅他,而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

(3)读了这些话你懂得了什么?

(4)父亲除了教育我,还做了什么?(夺过戒尺,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

他希望我告别过去从此友好待人) 三、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1、学习了课文你喜欢文中的那个人物?为什么?

2、你想对文中的我说些什么,动笔写下来。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完成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安利柯 克莱蒂 }

本子

弄脏 →

争吵

我 骂→后悔

不安→防御

克莱蒂 嫉妒→火了

{

不小心→微笑 {

解释→瞟 悲哀→和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