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山西省忻州一中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山西省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山西省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第一学期期末高一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如今,一个尚未来得及收入《汉语大辞典》的新词儿——“自媒体”大热,由此产生一大批“自媒体人”。

在中国古代,尽管没有自媒体一说,但以类似手段谋生的人并不鲜见。

在汉代,宫廷文学侍从官得到重视,朝廷往往向民间征招“笔杆子”,优秀的还给官当。

贾谊、司马相如、杨雄、东方朔、枚皋、张衡、蔡邕这些汉代词赋名家,当初都是这样的“笔杆子”。

可是,古代既没有稿费制,更无广告分成一说,玩自媒体靠什么获取报酬?靠“打赏”。

成语“一字千金”便因打赏而来。

首开打赏先河的是汉代,如汉代四川才子王褒便屡被打赏。

据《汉书·王褒传》,王褒文章文采飞扬,汉宣帝刘询听说后,将他征召入京,常将他和张子侨俩人带在身边,“所幸宫馆,辄为歌颂”。

但文章并不是白写的,汉宣帝会根据文章的质量进行打赏,即所谓“第其高下,以差赐帛。

唐代时,现代很流行的稿费制已出现,在打赏外,自媒体人又多了一条创收的渠道。

稿费在古代通称“润笔”。

在唐朝,不少文人已能获得很高的润笔。

如当时文化名人韩愈、李邕等通过为人撰写碑文便可拿到巨额稿费。

尤其是韩愈,他最擅长写墓志、碑文,高的话一篇碑文就能拿到“(黄)金数斤”,时人曾讥之为“谀墓金”。

看来,为了拿到润笔,韩愈在志文中未少用阿谀奉承之词。

其实,“谀墓受金”韩愈并非第一人,这一词最早使用在东汉末文人蔡邕的身上,由此可见,润笔早在汉代即已存在。

“写软文”被一些现代媒体人视为一种心照不宣的创收手段,殊不知古代文人早就开始玩这一套了,到明清时手法已颇老到。

所谓“软文”,就是根据对方需要而创作、发布的形象宣传、广告、美言性质的文章。

古代最早最出名的一篇“软文”,是出自汉代才子司马相如之手的《长门赋》。

司马相如本人也没有回避此事,他在序中如实交代:“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

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

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

山西省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山西省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一年级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题共150 分 , 时间 150 分钟。

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 36 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 3 小题, 9 分)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3 题。

宋词的文化品行从文化角度观察,宋词的光荣得力于其街市文化与士林文化相互影响的两重品行。

这一点,我们能够从词的又名下手加以商讨。

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前者是循其文体嬗变脉络而言,后者是就其形式扬名。

至于“曲子词”、“曲子”的又名,则重申其音乐属性。

从隋唐至宋,这一属性是造就词的两重文化品行的基础。

西域音乐在隋唐时代传入中土,并与汉族的传统音乐交融产生出与雅乐对峙的燕乐,燕乐即俗乐,词在早期就是与之相当的歌词,其街市文化的品行不问可知。

明俞彦《爱园词话》云: “诗亡,而后词作,故曰余也,非诗亡,所以歌唱诗者亡。

”此论也从音乐下手商讨词的产生。

反言之,词之所以能够继诗以后获取演唱者或许吟咏者的喜爱,又与其表现形式的灵巧多样密不可以分。

词打破了古近体诗较为整齐的句式,参之以变化参差,因此更适于倚声弦歌与抒怀达意。

作为配乐的歌词,词作者一定依据曲谱的乐律、节拍进行创作,才能用于演唱实践,于是“倚声”、“填词”等有关术语就应运而生了。

词的句法参差不齐,又有多种词牌可供创作时选择,因此在传达人们复杂秘密的内心世界时,它就有了诗所无可比较的灵巧性。

先人作文吟诗,常常正襟危坐,以表现“诗言志”的尊严,却独于倚声填词较少忌惮。

这就是“诗庄词媚”或“词为艳科”说之由来。

在反应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上,也许词不如诗;但若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词又有胜于诗的优胜性。

王国维曾就此论道:“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可以言,而不可以尽言诗之所能言。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他归纳出诗与词的不一样文体特点,确实很有看法。

词的文体特点与其音乐属性亲密有关,而其接受方式也有了两重选择的可能。

当其婉转于歌伎之口以娱悦听众时,听众成分的复杂化要求词的写作须向俚俗聚拢。

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一年级上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一年级上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一年级上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试卷副标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商周时期出土的鼎、尊、爵等食器文物,到园林寺庙等建筑艺术、唐诗宋词明清小品等文字艺术,再到围棋、投壶、蹴鞠等游艺活动,中华五千年的文化遗产 。

但是,一般来讲,古代中国主流文化的引领者和创造者,高端文化产品的使用者,大都是王侯贵族、文人士子等上流社会人士,而坐贾行商、市井细民等平头百姓,或是堆金积玉,或是 ,虽然也在创造着、享用着文化成果,却大都处于文化 状态,要等待承担文化使命的圣贤来“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

这与古代中国落后的物质生产条件和社会制度——。

而在当下中国,随着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人们有了对生活更高的要求。

国家提倡大力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希望为中华民族挖掘精神力量并明确发展方向;百姓想要为平凡的日常生活增添一些美感与意义,让日子过得更有滋有味。

这样上下同心戮力,一起将“文化创意”推到了时代前沿,也推到了巨大的产业链中。

如今,圣人教化天下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 )。

人们的喜好决定了市场,大众的认知影响着供需,我们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文化的继承者、参与者和创造者。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A .灿若繁星 一文不名 昏昧 息息相关 B .数不胜数 一文不值 昏昧 休戚相关 C .灿若繁星 一文不值 蒙昧 休戚相关 D .数不胜数 一文不名 蒙昧 息息相关试卷第2页,总12页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而在中国当下,随着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

B .而在当下中国,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

2020届忻州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届忻州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届忻州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感谢大人于心亮那一回,我去姥姥家,眼里噙着泪水,想哭。

路很远,虽然身后拖着的小影子默不作声地跟着我,可我还是很孤单。

口渴了,瞧见路边有个菜园子,菜园里种着水萝卜、西红柿,还有黄瓜。

我想进去摘个吃,脚都迈进菜园里了,可看看四周,想一想,又退了出来。

此时,来了个大叔,问我:“小孩,你怎么不摘了?”我说:“主人不在,我不能摘。

”大叔就笑了,说:“不碍事的,孩子,跟我来吧。

”没想到,大叔就是莱园的主人,他摘了一根黄瓜和一个西红柿给我。

我谢了大叔,一边吃一边走,心里充满了快乐。

因此,当一只小花狗追着咬我的时候,我也没气恼,而是从衣兜里掏出个饼干扔给它。

小花狗吃了饼干,朝我摇着尾巴,还跟上了我,撵也撵不走。

就这样,小花狗跟着我来到姥姥家我见到姥姥,扑进她怀里。

原打算哭的,可不知为什么,又哭不出来了。

姥姥抚摸着我的头,她看到了小花狗,问我:“你养的小狗?”我说:“路上捡的。

”姥姥说:“不是咱养的小狗,咱可不能要,回去的路上,要记着还给人家。

”我说:“要是找不到主人,怎么办?”姥姥说:“好好打听打听,肯定有主人。

”我一边逗小花狗玩儿,一边回答姥姥的问话,好脾气地说我妈挺好的,我爸挺好的,家里的老母猪也都挺好的,八只小母鸡也下蛋了,三只小燕子也孵出来了……姥姥给我烙了个葱花油饼,把我喂得饱饱的,把小花狗也喂得饱饱的。

我吃饱了,就去街上玩儿,撞上了村里最顽皮的几个小孩,他们很欺生。

这一次我有小花狗壮胆,见到那几个小孩对我不太友善,它就“汪汪汪”地叫着,跳着高儿来保护我。

那几个小孩没敢来欺负我,相反,他们还跟我交上了朋友。

我们在一块玩儿,他们说要去果园里偷桃子。

我摇摇头说不去。

他们说看果园的老头儿是个聋子,腿也瘸,肯定追不上我们……我依旧摇头说不去。

他们问:“你怕挨揍吗?”我说:“不怕。

精品解析: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精品解析: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2、苏教版必修1.必修2。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整个东方美学,从根源上看也是一种“生活美学”。

东方美学不仅是可“知悟”到的人生智慧,更是诉诸“践行”的现世传统。

西方美学曾经更关注艺术,东方美学却早已聚焦生活。

中国美学重“形”,日本美学重“色”,而韩国美学重“线”。

真正连纵起整个东方美学的内核乃为“生活”。

东方生活美学关注审美与生活之间所具有的“不即不离"的亲密关系,注重在日常生活中体味生活本身的美感。

中国的生活美学就可以代表东方传统,这种传统就是一种始終未断裂的生活传统。

中国古典美学作为最“原生态”的生活审美化传统,形成了一种忧乐圆融的中国人的生活艺术。

审美与生活的不即不离,就是一种既不接近亦不疏远的关联。

中国生活美学,就是强调审美与生活之间如此的关联,这里的“生活",乃是中国人自己的“生活”;这里的“美学”,也是中国化的“美学”。

生活乃是“生”与“活”的合一,生与活有别,生只是生物性的,动植物均有生,但只有人才能活。

每个人都要“生”。

皆在“活”。

在汉语的语境里面,“生”原初指出生、生命以及生生不息。

终极则指生命力与生命精神,但根基仍是“生存”。

“活”则指生命的状态,原意为活波泼地,最终指向了有趣味、有境界的“存在”。

明末清初著名西家石涛所说“因人操此蒙养生活之权”当中的“生活”,正是此义。

忻州市2019-2020年度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

忻州市2019-2020年度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

忻州市2019-2020年度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二下·桂林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从由猿进化成人,人便是作为社会群体而存在的。

很难设想,一个________、脱离了社会的人,能够长久地生活下去。

因此,从本质上说,人的概念是抽象、空泛的,人类的概念才是具体、鲜活的。

但是,人类无论是在_______的野蛮时代,或是在今天可以漫步火星,在太空遨游的高度文明的时代,还是在如同中世纪的经典作家所说“披上温情脉脉面纱”的漫漫长夜,人类中孤立的个人、家庭,甚至是一个小的群体、部落,面对_______的大自然、“人海阔,无日不风波”的社会,力量都是渺小的,这就需要别人的帮助,这就产生人与人的交往,从而出现了交谊。

我国古代的儒学信徒,曾经长期争论人性善恶的问题,这就是: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________聚讼纷纭。

事实上,()。

人类的绝大多数,都是善良的,乐于助人的,这是人类得以交往、结成友谊的共同基础。

汉朝人有诗曰:“采葵莫伤根,伤根葵不生。

结交莫羞贫,羞贫交不成。

”反映了人们对不论贫富、真挚友谊的向往。

(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深居简出茹毛饮血波澜壮阔各执一词B . 离群索居刀耕火种波澜壮阔各抒己见C . 深居简出刀耕火种波谲云诡各抒己见D . 离群索居茹毛饮血波谲云诡各执一词(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或是在如同经典作家所说“披上温情脉脉面纱”的中世纪的漫漫长夜,还是在今天可以登上月球、在太空遨游的高度文明的时代B . 或是在如同中世纪的经典作家所说“披上温情脉脉面纱”的漫漫长夜,还是在今天可以漫步火星、在太空遨游的高度文明的时代C . 或是在今天可以登上月球、在太空遨游的高度文明的时代,还是在如同经典作家所说“披上温情脉脉面纱”的中世纪的漫漫长夜D . 或是在今天可以漫步火星、在太空遨游的高度文明的时代,还是在如同经典作家所说中世纪的“披上温情脉脉面纱”的漫漫长夜(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人类的本质应当是性恶的,因为后天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更好地说明了性恶的人类是会发生变化的B . 人类的本质应当是善良的,至于后天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固然也是重要的,但毕竟是第二位内因素C . 人类的本质应当是善良的,因为后天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充分说明了人类在环境变化过程中也会产生性恶的情况D . 人类的本质应当是善良的,而最关键的是后天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完全能够改变人的性格,显得更为重要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7高一下·新余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忻州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忻州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忻州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 . 双瞳撞击一幢楼满怀憧憬鬼影幢幢B . 差错误差开小差差强人意差可告慰C . 搅动皎洁抬轿子彰明较著矫枉过正D . 机械泄密卸包袱浑身解数沆瀣一气2. (2分) (2019高一上·双鸭山期末)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白公姥(lǎo)百舸(gě)凄宛青青子衿B . 彷徨(huáng)氾南(fán)瞋目蓊蓊郁郁C . 袅娜(niǎo)潭柘寺(tuò)窒息总角之晏D . 守拙(zhuó)象弭(mǐ)一掾灼灼其华3. (2分)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用词的规范性,引用古文或名言名句应当准确。

但有人往往为了追求文章通俗易懂,而随意________成语和引文,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②美国校园枪杀案引起当地民众的强烈抗议,愤怒情绪迅速扩散到全国,甚至美国总统奥巴马都表态________调查此案。

③“咦!怎么没收到?”高松年直跳起来,假惊异的表情做得________,比方鸿渐的真惊惶自然得多。

A . 篡改敦促栩栩如生B . 窜改敦促惟妙惟肖C . 篡改催促栩栩如生D . 窜改催促惟妙惟肖4. (2分) (2017高一下·四川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实行手机实名登记制后,能否真正做到既可识别用户的真实身份,又可保障用户的个人隐私,是对各个运营商业务能力的考验。

B . “两会”代表们期盼卫生部门尽快制定措施,尽量减少药品流通环节和药品价格,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病”。

C . 公安部制定《姓名条例》,主要作用是为了规范公民使用姓名、取名、和改名。

D . 针对市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经营惨淡的问题,有关人士建议,中心应当与学校合作办航模、海模等各种兴趣班,激发孩子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二上·铜陵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人擅长在石头上进行书法创作,取___________的材料气质,达到永存文字的理想。

石头取材方便、质地坚硬、体量巨大、保存容易、镌刻困难、端正严肃、____________等特性,让石头上的书法与其他材料上的书法,早早有所区别。

()但秉承的文明理念,拥有的核心价值始终保持一致,就是代表仪式与权力。

金属出现时,正是文字发展成熟的关键期,在如此珍贵的材料上铸造文字,与当时使用文字的重要地位相匹配。

先秦的金文,甚至更久远的甲骨文,它们一些基本特点,包括书写方式、表达内容,以及实际功用和精神赋予,都被后来石头上的书法所继承。

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唯一的书写形式。

摩崖是中国人创造的、体量最大的书法,选址多在断崖峭壁之上。

因此其内容与形式,必须与所处环境____________,既突出周围景观地貌的主题,起到点题作用,又隐身于大山大水之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石文”兴起的初期,正是纸张发明的时候。

其后,石头上的书法与纸张上的书法交织前行,聪明的中国人充分利用石头与纸张不同的载体特性,,各自发挥长处,共同建构中国文字、文化与文明的摩天大厦。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许多不同的样式被创造性地发明了。

B . 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被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用的样式。

C . 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

D . 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被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许多不同的样式被创造性地发明了。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亘古不灭朴素无华息息相关扬长避短B . 亘古不灭朴素无华休戚相关相得益彰C . 亘古不变质朴无华息息相关扬长避短D . 亘古不变质朴无华休戚相关相得益彰(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青铜文明在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之后,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山西省忻州一中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整个东方美学,从根源上看也是一种“生活美学”。

东方美学不仅是可“知悟”到的人生智慧,更是诉诸“践行”的现世传统。

西方美学曾经更关注艺术,东方美学却早已聚焦生活。

中国美学重“形”,日本美学重“色”,而韩国美学重“线”。

真正连纵起整个东方美学的内核乃为“生活”。

东方生活美学关注审美与生活之间所具有的“不即不离“的亲密关系,注重在日常生活中体味生活本身的美感。

中国的生活美学就可以代表东方传统,这种传统就是一种始終未断裂的生活传统。

中国古典美学作为最“原生态”的生活审美化传统,形成了一种忧乐圆融的中国人的生活艺术。

审美与生活的不即不离,就是一种既不接近亦不疏远的关联。

中国生活美学,就是强调审美与生活之间如此的关联,这里的“生活“,乃是中国人自己的“生活”;这里的“美学”,也是中国化的“美学”。

生活乃是“生”与“活”的合一,生与活有别,生只是生物性的,动植物均有生,但只有人才能活。

每个人都要“生”。

皆在“活”。

在汉语的语境里面,“生”原初指出生、生命以及生生不息。

终极则指生命力与生命精神,但根基仍是“生存”。

“活”则指生命的状态,原意为活波泼地,最终指向了有趣味、有境界的“存在”。

明末清初著名西家石涛所说“因人操此蒙养生活之权”当中的“生活”,正是此义。

中国人所理解与践行之“生活“,所言说的就是鸢飞鱼跃那般的存在,有着鲜活的内涵与践履途径。

人们不仅要“过”生活,要“活着”而且要“享受”生活,要“生存”。

按照法国哲人列维纳斯的主张,在西方世界,对古人来说,存在指的是“事物”,对现代人来说,存在指的是“最内在的主体性”;对当今的人们来说,存在指的则是“生活”,也就是一种与自身、与事物的直接私密关系。

人们不仅过日子,而且还在“经验“着他们的生活。

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是始终不离于感性的,列维纳斯还说过,所有的享受都是“生存的方式”,但与此同时,也是一种“感性”存在。

“美学”这个词原本就是感性的意思,美学作为学科之本意就是“感性学”。

但在中国,却将“感学”之维度拓展开来,从而将之上升到“觉学”之境,而这“感”与“觉”两面恰构成“不即不离”之微妙关联。

因此,中国的“美学”,就不仅是西学的感性之学,而且更是一种感性之智。

“生活美学”之所以指向了“幸福”的生活,是因为,过生活就是享有生活,并去寻求生活的幸福与幸福的生活。

幸福本身,就是一个美学问题,而非伦理问题。

由古至今的中国人,皆善于从生活的各个层级当中来发现“生活之美”,去享受“生活之乐”。

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就在于将“过生活”过成了“享有生活”。

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的美学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得以生长,它本然就是一种活生生的“生活美学”。

在这个意义上,东方生活美学不囿于西方的感性之学,而更是感性之智,生活美学恰恰关乎“幸福”的追求,并致力于让人们的生活过得美好。

“生活美学”恰是一种研究幸福之学,也是一种实现幸福之道。

(摘编自刘悦笛《生活美学:为生活立“美之心”》,《光明日报》2019年7月15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美学的生活审美化传统,形成了一种中国人的忧乐圆融的生活艺术。

B.东方美学与西方美学关注对象不同,前者聚焦生活,而后者更关注艺术。

C.作者认为,存在对古人来说是“事物”,对现代人来说是“最内在的主体性”。

D.生活美学关注“幸福”的追求,为生活立“美之心”。

致力于让生活过得美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主体采用了层进式结构,层层推进,清晰地阐明了东方生活美学的内涵。

B.开头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证明了整个东方美学从根源上也是一种“生活美学”。

C.文中引用明末清初著名画家石涛的名言,是为了阐释“‘活’则指生命的状态”。

D.文中多处运用了因果分析法,或先果后因,或先因后果,分析准确,论述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汉语的语境里,“生”和“活”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所不同的概念。

,B.审美与生活“不即不离”,审美注重体味生活,生活也强化了审美方式。

C.中国的“美学”拓展了学科维度,不仅是感性之学,更是一种感性之智。

D.中国人善于从生活的各个层级中发现“生活之美“,并享受“生活之乐”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智能手环是一种穿线式智能设备。

智能手环运动监测功能通过重力加速传感器实现。

重力传感器已是一种很成热的技术,手机也罕有应用,比如现在智能手机的屏幕翻转功能,就是通过传感器来实现的。

传感器通过判断人运动的动作得到一些基础教据,再结合用户之前输入的个人身体体征的基本信息,根据一些特定算法,得到针对个人的个性化监测数据,诸如运动步数、距离以及消耗的卡路里等,从而判断运动的频率和强度。

由于每个人运动随个人身体体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因而用户在使用手环进行监测前需要在APP中录入自己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信息,信息自动同步到手环中,通过传感器监测运动动作,经过特定算法最终实现运动监测的功能。

睡眠监测也通过相同的传感器技术实现。

人的睡眠接照脑电波信号可分为五个阶段:入睡期、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快速动眼期。

在不同的阶段人的脑电波可以迅速改变,有意思的是,重力加速传感器并不具备直接探测脑电波的功能,所以它是将人在眼中动作的幅度和频率作为衡量睡眠的标准,来判断睡眠处于哪个阶段,手环的智能闹钟功能,会在快速动眼期将用户唤醒,因为在快速动眼期睡眠者会出现与清醒时相似的高频低幅的脑波,比较容易喚醒,如果此唤时醒,睡眠者会感到神清气爽,有一个很好的睡眠效果。

(摘编自沈丹(智能手环是如何进行数据传输的》)材料二:智能手环主体一般采用医用橡胶材质,天然无毒,外观设计高档时尚、大方,不仅具有运动健康秘书的功能,还具有时尚装饰的功能,有流线花环,颜色也是多样,这种设计风格对于习惯佩戴首饰的用户而言,颇具有诱惑力。

手环的设计风格堪称百搭。

而且、别看小小手环个头不大,功能还是很强大的,比如它可以说是一款高档的计步器,具有普通计步器的一般计步,测量距离、卡路里、脂肪等功能,同时还具有睡眠监测、高档防水、蓝牙4.0数据传输、疲劳提醒等特殊功能。

智能手环内置低功耗蓝牙4.0模块,可以与平板、PC客户端进行接,可以随时随地设置身高、体重、步幅等信息和上传运动数据。

另外,智能手环还具备社交网络分享功能,比如用户可以将睡眠质量、饮食情况和锻炼情况以及心情记录等通过绑定微博等社交网络进行分享。

在使用时间上,由于智能手环内部内置了一颗锂聚合物电池,续航时间可达10天,续航能力还是很强的。

(摘编自《智能手环有哪些特点及特性》)材料三:几年前,智能手环作为可穿戴设备进入大众視野,以实现健康管理、运动监测、手机交互等功能为目标被炒得火热。

功能看似高端,门槛实则低,一时间市场内涌现了大量可穿数设各厂商。

然而近年全球可穿戴行业态已显,智能手环炒作红利期已退湖。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可穿戴设备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在2016年第三季度,全球可穿戴市场出现疲软态势,整体销量为2300万只,仅仅保持了3.1%的微弱增长,出货量则为270万只,较2015年同期的560万只下降了51.6%.预计2018年我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在400亿元左右。

真正随着热潮成长起来的智能手环企业少之又少,早期进入市场的品牌如今的经营状况也很惨淡。

种种迹象都表明智能手环遇冷是行业的现状,我们需要思考智能手环在脱离炒作红利期后,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了它的降温。

目前来看,智能手环的需求依然存在,也非纯概念炒作,并且在万物互联的时代,智能手环作为能随身携带的电子设备其实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虽然野蛮生长的红利期已过,但是寻找到智能手环的刚需,依然能成为它下一次热潮的引爆点。

(摘编自沙水《智能手环春天已过,未来出路在何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手环的智能闹钟功能工作原理主要是根据睡眠中动作的幅度和频率来实现的,在探测到出现高频低幅的脑波时唤醒睡眠者。

B.在手环进行监测前在APP中录入自己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信息,目的是通过个性化数据来判断运动的频率和强度。

C.智能手环可以随时随地上传运动数据,也可以通过绑定微博等社交网络端分享睡眠质量、饮食情况和锻炼情况等。

D.几年前,智能手环被炒得火热,由于门槛低,市场内涌现了大量可穿戴设备厂商,如今智能手环炒作热潮已退。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智能手环内置低功耗蓝牙4.0模块,可以与平板、PC客户端进行连接;内置了一颗锂聚合物电池,续航时间可达10天。

B.目前重力传感器已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技术,智能手环通过使用这一技术来判断人运动的动作,得到一些基础数据。

C.从材料三可知,2015年是智能穿戴设备野蛮生长的红利期,此后虽然市场规模还处在增长中,但增速已放缓。

D.智能手环虽遭遇到发展困难,但目前智能手环已找到市场的刚需,在这万物互联的时代,正在成为下一次热潮的引爆点。

(3)根据材料,请用三句话分别概括每则材料的主要内容,每句话不超过20字。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又见荷塘月色吴兆民①今儿晚上,我终于来到清华园的荷塘,可是来迟了,已不见满塘的荷花荷叶。

但月光很好,依然能伴我追寻当年朱自清的足迹,也不能不说是非常惬意的事。

②荷塘边随风飘拂的杨柳,有好些一定目睹过朱自清的身影,那情意眷眷的样子就是对故人的怀念吧。

昏黄的路灯把柳影映射到荷塘里,让人觉着塘中漂动着簇簇水草。

我的身影则在这水草上滑过。

今晚虽不是满月,但它的清辉似乎不减当年,把眼前的荷塘尽情倾洒。

③荷塘上虽然不见了荷花,但让人分明感到是有荷花的。

因为朱自清已将它牢牢根植于人们的头脑里:我已从想象中活生生移植其上。

看吧,这满塘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的不是荷花吗?那层层叠叠铺展在那里的不是荷叶吗?月光正像当时那样流泻在荷花荷叶上。

微风在那里吹拂,依然将那清新的荷香弥散。

④前面是石拱桥了。

站在桥边向荷塘对面望去,近春园中那些大大小小的树木蓊蓊郁郁,白杨树最为高大。

它的身影连同高处丛生的灌木都被月光切割在塘水中,显得黝黑而错落。

⑤我沿着塘边昔日的小煤屑路向前。

几盏温和的路灯紧贴荷塘小路亮着,倒映水里的显出一束束昏黄,把荷塘小路照得分明。

左边是一列高高土坡,上面是密植的森森柏树,黑压压一路绵延。

荷塘那边,月亮透过摆动着的高大树枝不时瞟我一眼。

⑥眼前的莲桥把狭长的荷塘分成两半,稀疏的残荷漂浮在荷塘上,令我心生几许凄凉。

走过莲桥,拐过小弯,我走进了近春园遗址深处,置身高高的白杨树下,眼前一片开阔地平展展的,月光轻洒,充满空灵,草坪黑青黑青,上面有不少落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