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螳螂捕食概括内容
《昆虫记》每章内容概括

《昆虫记》每章内容概括1、蝉和蚂蚁的寓言这则寓言故事讲述了,在冬天即将来临之前很多动物都为过冬做准备,一直懒惰的蝉不但不为自己过冬做准备,还笑话正在为过冬储备粮食的蚂蚁和其它动物们愚蠢。
当寒冷的冬天真的来临时,其他动物们安然过冬可那只懒惰的蝉因为没有粮食吃,在雪天寻食时被大雪淹埋死了。
2、蝉和蚂蚁蚂蚁和蝉一场秋雨过后,绿叶和青草都换了一身金黄色的衣服。
太阳出来了,蚂蚁兄弟们开始准备过冬的粮食,它们来到树下,将树上掉下来的果子收集起来,整整齐齐地摆在树下晒成干儿,然后一点点地运回家。
3、蝉出地洞蛴螬也就是蝉的幼虫]冲破外壳然后离开有纤维的枝条后,等到触须能够自由的摆动了。
腿部比较有劲,能伸缩自如,前面的爪子也能伸缩了。
然后它们便摇晃着掉了下来,它们很聪明,在树上时便找好了落下的地点,最后它们找好了地点,就马上开始工作,一刻也不耽误。
4、螳螂捕食猎物移动到螳螂的捕食范围内的时候,螳螂会有反应。
首先是头转到猎物的方向,紧紧盯住猎物。
之后前足(爪子)收紧,重心后移,视线不离猎物。
等到最佳时机,螳螂会以极快的速度将猎物捕获,将爪子刺刺进猎物身体,紧紧抓住,并啃食起来。
5、灰蝗虫蝗虫的的一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刚由卵孵出的幼虫没有翅,能够跳跃,叫做跳蝻。
跳蝻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因此又叫若虫。
若虫逐渐长大,当受到外骨骼的限制不能再长大时,就脱掉原来的外骨骼,这叫蜕皮。
6、绿蚂蚱蚱蜢是一大早在树的高处趁蝉歇息时发动袭击的,受袭的被活活地开膛的蝉猛然一惊,随即进攻者和被袭者扭成一团跌落下来。
7、郎格多克蝎朗格多克蝎,这种节肢动物习性蒙着神秘的色彩。
它的尾端有一个六节体,表面光滑,呈泡状,是制作并储存毒汁的小葫芦。
蝎的外表看上去好似水一般,但毒性极强,且毒腔终端是一个弯弯的螫针,色暗,尖利。
针尖上有一个小细孔,毒液就是从这里流到被蛰方身体中去的。
朗格多克蝎交配时也十分有趣。
人教版昆虫记章节概括

人教版昆虫记章节概括1、蝉和蚂蚁的寓言这则寓言故事讲述了,在冬天即将来临之前很多动物都为过冬做准备,一直懒惰的蝉不但不为自己过冬做准备,还笑话正在为过冬储备粮食的蚂蚁和其它动物们愚蠢。
当寒冷的冬天真的来临时,其他动物们安然过冬可那只懒惰的蝉因为没有粮食吃,在雪天寻食时被大雪掩埋了。
2、蝉和蚂蚁蚂蚁和蝉一场秋雨过后,绿叶和青草都换了一身金黄色的衣服。
太阳出来了,蚂蚁兄弟们开始准备过冬的粮食,它们来到树下,将树上掉下来的果子收集起来,整整齐齐地摆在树下晒成干儿,然后一点点地运回家。
3、蝉出地洞蛴螬也就是蝉的幼虫]冲破外壳然后离开有纤维的枝条后,等到触须能够自由的摆动了。
腿部比较有劲,能伸缩自如,前面的爪子也能伸缩了。
然后它们便摇晃着掉了下来,它们很聪明,在树上时便找好了落下的地点,最后它们找好了地点,就马上开始工作,一刻也不耽误。
4、螳螂捕食猎物移动到螳螂的捕食范围内的时候,螳螂会有反应。
首先是头转到猎物的方向,紧紧盯住猎物。
之后前足(爪子)收紧,重心后移,视线不离猎物。
等到最佳时机,螳螂会以极快的速度将猎物捕获,将爪子刺刺进猎物身体,紧紧抓住,并啃食起来。
5、灰蝗虫蝗虫的的一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刚由卵孵出的幼虫没有翅,能够跳跃,叫做跳蝻。
跳蝻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因此又叫若虫。
若虫逐渐长大,当受到外骨骼的限制不能再长大时,就脱掉原来的外骨骼,这叫蜕皮。
6、绿蚂蚱蚱蜢是一大早在树的高处趁蝉歇息时发动袭击的,受袭的被活活地开膛的蝉勐然一惊,随即进攻者和被袭者扭成一团跌落下来。
7、朗格多克蝎朗格多克蝎,这种节肢动物习性蒙着神秘的色彩。
它的尾端有一个六节体,表面光滑,呈泡状,是制作并储存毒汁的小葫芦。
蝎的外表看上去好似水一般,但毒性极强,且毒腔终端是一个弯弯的螫针,色暗,尖利。
针尖上有一个小细孔,毒液就是从这里流到被蛰方身体中去的。
朗格多克蝎交配时也十分有趣。
8、椎头螳螂金属笼子里,椎头螳螂的幼虫停在一个地方后姿势始终如一,毫不改变。
《昆虫记》每一章的概括

《昆虫记》每一章的概括(原创实用版)目录一、昆虫记的概述与创作背景二、昆虫记各章节内容概括1.第一章:蝉2.第二章:螳螂3.第三章:蜜蜂4.第四章:蚂蚁5.第五章:蝴蝶6.第六章:萤火虫7.第七章:甲虫8.第八章:蟋蟀9.第九章:蜻蜓第十章:蝉与蚂蚁正文【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让 - 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共十卷。
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
下面是对【昆虫记】各章节的概括:第一章:蝉法布尔对蝉的生活习性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包括蝉的蜕皮过程、食物来源以及它们在树枝上产卵的方式等。
第二章:螳螂螳螂以其独特的捕食方式著称,法布尔详细描绘了螳螂捕食蝗虫的过程,同时也介绍了螳螂的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
第三章:蜜蜂法布尔对蜜蜂的社会生活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包括蜜蜂的群体结构、分工和繁殖方式等,展现了蜜蜂高度的社会性和组织能力。
第四章:蚂蚁法布尔介绍了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社会组织结构,描述了蚂蚁如何通过分工合作来完成寻找食物和建设家园的任务。
第五章:蝴蝶蝴蝶以其美丽的外表和丰富的种类闻名,法布尔介绍了蝴蝶的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并描述了它们在花间飞舞的景象。
第六章:萤火虫萤火虫以其独特的发光能力吸引了法布尔的注意,他详细描绘了萤火虫的发光方式和生活习性。
第七章:甲虫甲虫是昆虫界中种类繁多的一类,法布尔介绍了甲虫的多样性,并详细描述了某些甲虫的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
第八章:蟋蟀法布尔对蟋蟀的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同时也描绘了蟋蟀在夜间活动的景象。
第九章:蜻蜓蜻蜓是一种常见的昆虫,法布尔介绍了蜻蜓的生活习性和捕食方式,并描述了它们在空中飞行的美丽景象。
昆虫记每章节内容概括简介

昆虫记每章节内容概括简介第一章:记录了推粪球的圣甲虫、捕食吉丁的节腹泥蜂以及黄翅飞蝗泥蜂有趣的生活习性、高超的本能。
第二章:记录了为黄地老虎幼虫做手术的毛刺砂泥蜂在荒石园中的生活状态。
第三章:记录了石蜂、蜂蛇、褶翅小蜂寄生行为等多方面昆虫的生活特性。
第四章:概括由产卵管剖腹产卵的寄生性蜂类这一行为的特异变化。
第五章:继续介绍关于寄生性膜翅的昆虫,重点讲了黑腹果蝇身上的一件怪事及一种名为三斑圆腹蜂的产卵情况。
第六章:介绍昆虫的变态,昆虫的变态分为不完全变态和完全变态两种,像蝶、蚊、蝇这样一步步变成成虫的叫完全变态;幼虫和成虫在外形及习性上差别不大的叫不完全变态。
第七章第八章:描述了昆虫的生活,如蜜蜂采食花粉和花蜜并酿造为蜂蜜;蝉是自然界中的歌手等等。
还介绍了关于昆虫本能的知识,如:蝉怎样建房子,蜜蜂怎样管理家务。
第九章:记录了小栗虫蜕皮的全过程。
第十章:描述了如蜜蜂、菖蒲喷洒气雾剂对付黄蜂和防线虫等行为。
第十一章:描述了昆虫学家利用气味诱引和捕捉小虫子的行为,重点讲述了研究者用这种方法来研究小虫子是否会飞和喜欢什么味道。
第十二章:记录了金步甲的生活习性以及作者所做的试验来了解其饮食习惯等生活习性。
同时记录了为增加营养和填饱肚子的红蚂蚁的大战。
第十三章:记录了天牛幼虫的有趣生活:一是在地下一般凿到树干筋脉相通,藏身休息;二是因力不敌天敌被迫迁徙;三是利用漏斗状细胸切叶齿为自己做帐篷。
第十四章:记录了螳螂利用心理战术扑捉蝗虫的情景。
详细讲述了螳螂如何利用心理战术进行攻击对方,并获得胜利的过程。
同时也提到了螳螂的寿命很短,只能活过一个春秋。
在这短短的生命中,螳螂还会进行交配,产卵,孵化,以及哺育后代等等一系列的事情。
因此,螳螂的生活节奏非常快,非常忙碌。
昆虫记三四章概括

昆虫记三四章概括
摘要:
一、昆虫记三四章的内容概括
1.蚂蚁的生活习性
2.蝉的幼虫蜕皮现象
3.蜜蜂的筑巢和采蜜习性
4.螳螂的捕食习性和繁殖方式
正文:
《昆虫记》三四章主要描述了蚂蚁、蝉、蜜蜂和螳螂的生活习性和特殊行为。
首先,作者详细介绍了蚂蚁的生活习性。
蚂蚁是非常勤劳的昆虫,它们喜欢群居,善于寻找食物。
蚂蚁通过分泌信息素来传递信息,指引同伴找到食物来源。
此外,蚂蚁还会饲养蚜虫,以获取它们的蜜汁作为食物。
其次,作者讲述了蝉的幼虫蜕皮现象。
蝉的幼虫会在地下度过漫长的岁月,经过多次蜕皮,最终成为成虫。
当蝉觉得时机成熟时,它们会爬上树干,蜕去外壳,变成拥有翅膀的成虫。
这时,蝉会通过高声鸣叫来吸引配偶,进行繁殖。
接下来,作者描绘了蜜蜂的筑巢和采蜜习性。
蜜蜂是一种社会性昆虫,它们分工明确,共同维护蜂巢。
蜜蜂会采集花粉和蜜,用以酿蜜和繁殖。
蜜蜂还具有独特的舞蹈能力,通过跳舞向同伴传递食物来源的信息。
最后,作者讲述了螳螂的捕食习性和繁殖方式。
螳螂是一种捕食性昆虫,
它们善于利用拟态来捕食猎物。
螳螂的前肢强壮有力,能够捕捉并固定猎物。
在繁殖方面,螳螂雄性会在交配后立刻死去,而雌性螳螂则会产卵,继续生活。
昆虫记1—25章内容概括

昆虫记1—25章内容概括《昆虫记》1-25章内容概括如下:第一章:记录了推粪球的圣甲虫、捕食吉丁的节腹泥蜂以及黄翅飞蝗泥蜂有趣的生活习性、高超的本能。
第二章:记录了为黄地老虎幼虫做手术的毛刺砂泥蜂在荒石园中的生活状态。
第三章:记录了石蜂、蜂虻、褶翅小蜂寄生行为和进食方式。
第四章:记录了长腹蜂、切叶蜂、采脂蜂、天牛在本能的驱使下所展现出的捕食和筑巢的特性。
第五章:记录了胡蜂所搭建的六角形蜂房,以及它的计算和测量技能。
第六章:记录了蜜蜂的生物学特性和采蜜过程,以及蜜蜂在寻找和储存食物方面的本能。
第七章:记录了蚂蚁的劳动分工和社会结构,以及它们在寻找食物和建立家园方面的能力。
第八章:记录了白蚁的建筑才能和它们在建筑过程中的思考方式。
第九章:记录了象鼻虫的生活习性和本能,以及它们在寻找食物和避免天敌方面的智慧。
第十章:记录了金步甲的婚俗和捕食方法,以及它们在保护自己家园方面的勇气。
第十一章:记录了松毛虫的集体行动和它们在寻找食物和建立家园方面的能力。
第十二章:记录了蜘蛛的捕食方法和本能,以及它们在编织蜘蛛网和保护自己家园方面的技巧。
第十三章:记录了螳螂的捕食方法和本能,以及它们在保护自己家园方面的勇气。
第十四章:记录了寄生蝇的寄生行为和本能,以及它们在寻找宿主和产卵方面的能力。
第十五章:记录了寄生性黄蜂的生活习性和本能,以及它们在寻找宿主和产卵方面的技巧。
第十六章:记录了天牛的生活习性和本能,以及它们在寻找配偶和建立家园方面的能力。
第十七章:记录了小头蚊的生活习性和本能,以及它们在寻找食物和建立家园方面的能力。
第十八章:记录了寄蝇的生活习性和本能,以及它们在寻找宿主和产卵方面的技巧。
第十九章:记录了麻蝇的生活习性和本能,以及它们在寻找食物和建立家园方面的能力。
第二十章:记录了金蝇的生活习性和本能,以及它们在寻找食物和建立家园方面的能力。
第二十一章:记录了卷叶象的生活习性和本能,以及它们在寻找食物和建立家园方面的能力。
昆虫记螳螂捕食概括内容

讲了螳螂的“美好”名声、优雅外形、残忍习性、较好饲养、螳螂猎食、螳螂产
卵、螳螂出生等方面的内容,重点介绍了其捕食过程和残忍习性。
⑴捕食:猎物移动到螳螂的捕食范围内的时候,螳螂会有反应。
首先是头转到猎物的方向,紧紧盯住猎物。
之后前足(爪子)收紧,重心后移,视线不离猎物。
等到最佳时机,螳螂会以极快的速度将猎物捕获,将爪子刺刺进猎物身体,紧紧抓住,并
啃食起来。
⑵残忍习性:专吃活食,昆虫界和平居民的老虎。
力大无穷,嗜肉成性,凶神恶煞的刽子手。
雌螳螂肚子有卵里,越发残忍反常。
雌螳螂间互相挑衅,撕咬,甚至吃掉对方。
结婚交配完的当天,或第二天,一口口吃掉。
七次求婚一只雌螳螂竟然接受了七次求婚,七次吃掉了雄螳螂。
昆虫记八年级上册 1-29章概括主要内容

昆虫记八年级上册 1-29章概括主要内容《昆虫记》是瑞士作家哥赫斯特·冯·埃舍的作品,该作品共分为29章,概括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作者介绍他家的花园,以及花园中各种昆虫的活动,引发了他对昆虫生活的兴趣。
第二章:描述了一只前胸镀有铜的甲虫,这只甲虫每天都在花园中努力寻找食物。
第三章:讲述蜜蜂工蜂如何采集花蜜,并通过舞蹈的形式向同伴传递信息。
第四章:以蝴蝶为主角,展示了它们的生活方式和幼虫的食物选择。
第五章:讲述了蝗虫大群吞噬农田的场景,揭示了昆虫对农业的威胁。
第六章:介绍了蚂蚁的社会结构和劳动分工,以及它们如何以化学信号进行交流。
第七章:讲述了蚂蚁战争的场景,蚁群展开激烈的争斗。
第八章:观察了一只米粒虫,揭示了它的细微动作和其它昆虫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九章:描述了一个昆虫聚会,各种昆虫互相沟通、互相帮助,构成了一个动态的社会。
第十章:以日本产的斑蝶为例,解释了昆虫的迁徙行为。
第十一章:描绘了夏季草地上的一幕,各种昆虫争夺食物,生与死的斗争在此上演。
第十二章:介绍了黄蜂的生活方式及其对人类的威胁。
第十三章:以姬蜂为主角,讲述了它的生活和家族关系。
第十四章:讲述了一只螳螂的狩猎经历,以及它如何捕捉猎物。
第十五章:说明了昆虫对人类生活的积极作用,如花粉传播、蚕丝的制作等。
第十六章:以蚜虫为例,解释了昆虫繁殖的过程。
第十七章:描绘了田地中的一片虫害,阐述了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以及如何应对虫害的方法。
第十八章:以蜈蚣为主角,展示了它的狩猎技巧和生活习性。
第十九章:描述了蚊子的生态特点及嗜血的行为,以及蚊子传播疾病的危害。
第二十章:介绍了家蚕的生活习性以及它如何被人类利用。
第二十一章:描绘了蜻蜓的狩猎过程,以及它们独特的飞行方式。
第二十二章:讲述了蛾子的生活和如何找到配偶。
第二十三章:以萤火虫为主角,阐述了它们发光的原理以及它们的交流方式。
第二十四章:介绍了一种水生昆虫水蚤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虫记》内容简介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
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益书。
中文版的《昆虫记》以忠实于法文原著整体风貌及表达特色为选择原则,让中国读者首次领略《昆虫记》的真实面目。
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
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
法布尔拥有“哲学家一般的思,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
在本书中,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曰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
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本书的问世被看作动物心理学的诞生。
《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
人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
蛛”“黄蜂”“蝎子”“象鼻虫”在内,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
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
《昆虫记》的确是一个奇迹,是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
这样一个奇迹,在人类即将迈进新世纪大门、地球即将迎来生态学时代的紧要关头,也许会为我们提供更珍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