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案例--机械伤害事故[1]

合集下载

“4-19”机械伤害事故-事故案例-案例分析-机械伤害

“4-19”机械伤害事故-事故案例-案例分析-机械伤害

“4·19”机械伤害事故
事故案例-案例分析-机械伤害
“4·19”机械伤害事故“4·19”机械伤害事故
2000年4月19日,某石油机械制造公司石油构件厂二车间职工孙某在操作车床加工紧绳螺杆过程中,因操作失误,发生车床伤人事故,造成孙某死亡。

一、事故经过
4月19日14时15分,该公司石油构件厂二车间职工孙某(女,28岁)在操作6140车床加工紧绳螺杆过程中,因操作失误,不慎将套袖连同左侧胳膊卷入运转中的紧绳螺杆内,由于车床高速运转,卡盘将孙头部左侧击伤,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
1、孙某在高速旋转的车床运转过程中,精力不集中,操作失误,将套袖卷入车床;
2、事故发生后应急处理不及时,无人紧急切断电源,造成人员受伤过重导致伤亡。

三、事故教训
1、要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防止因工作精力不集中导致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
2、应加强岗位人员自救和互救技能教育培训,一旦发生设备伤人应立即切断电源,避免人员重复受到伤害。

1。

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SHENGCHAN ANQUA SHIGUDIANXIN GANLI编号: QG/LXL/AQ-02-2009版次:第一版编制:刘凡顺审核人:邓跃进批准人:付永忠时间:2009年5月6日一、机械伤害事故1、2002年12月23日,原三车间操作工人赵利刚,19岁,工作时站违规在2#上面把盖板踩翻(本应站在操作平台上),导致右脚踩进螺旋输送机内被旋转的绞龙叶片绞伤,造成右小脚以下被绞断的严重后果。

根据事故现场的调查和分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操作工人赵利刚违章作业,负主要责任;次要原因是螺旋输送机盖板未按规范固定。

整改措施是:①按规范固定螺旋输送机盖板;②在螺旋输送机和安全通道间设置安全防护栏杆;③在防护栏上挂设“禁止翻越”的安全警示标志。

2、2003年8月15日,成品车间(原三车间)操作工人卢志兵,18岁,在交班前的生产现场卫生工作时,违规翻越2#螺旋输送机和安全通道间设置的安全防护栏杆,跳上2#螺旋输送机,把盖板踩翻,导致右脚踩进螺旋输送机内被旋转的绞龙叶片绞断而不能拔出,因现场抢救不力,时间过长,流血过多,造成送医院后死亡的极严重后果。

根据事故现场的调查和分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操作工人卢志兵无视安全警示标志,违章翻越安全防护栏,负主要责任;次要原因是螺旋输送机盖板仍未按规范固定,成品车间承担管理责任。

整改措施是:①按规范固定螺旋输送机盖板;②加强员工(特别是青工)安全教育和培训;③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

3、2007年11月25日,磷酸分厂生产三班操作工人刘云,31岁,在调整球磨机输料皮带跑边时因违章操作,衣袖被运转皮带滚筒绞住,导致左手也被卷进皮带和滚筒之间,造成左上臂肱骨骨折,左手和左胸肌肉被挤伤的重伤事故。

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是操作工人刘云违章操作,未按劳保用品正确使用的安全规定,将衣袖袖口扣紧,负事故直接责任;磷酸分厂维修组对设备检修、维护保养不力,承担间接责任;磷酸分厂设备主管副厂长承担管理责任。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

事故情况:1、某厂一名铆工段工人范某在使用卷板机时,因看到见滚筒振动并发出声响,便去检查测听滚筒轴承和齿轮。

2、范某打开滚筒后部的大齿轮安全护罩,见齿轮是因为没有油才发出声响,便取来干油在转车时用毛刷蘸干油为齿轮抹油。

3、抹油时齿轮咬合处一下子将毛刷带进,范某措手不及右手也被带进至手腕处,范死命强拽将被绞碾粉碎的右手拽掉。

事故原因
范某思想麻痹,在转车情况下违章用毛刷为转动的大齿轮抹油,造成绞掉右手的重伤事故。

防范措施
1、安全工作规程明确规定:检修和保养转动机械设备,必须先撤电源,停机后方可进行检修或保养。

严禁在转机情况下靠近转动部位进行打油、擦拭、清扫等保养工作。

2、加强职工安全思想教育,克服习惯性违章行为。

安全事故案例--机械伤害事故word精品文档19页

安全事故案例--机械伤害事故word精品文档19页

弧光短路起大火 26人入黄泉一、事故概况及经过1991年11月22日,原皖北矿务局刘桥一矿,因低压侧接线端子的压接处紧固程度不够而产生电弧火花着火,燃及运输带和其他可燃物,致使井下作业人员26人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8万元。

人民法院对机电队工人孙某某、电管队副队长苏某某、机械化队队长周某某分别以重大责任事故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

刘桥一矿掘进一区大班班前会上,机电队长布置孙某某当日下井65采区皮带机卷JD—25内齿轮绞车的80N开关,以待使用。

该队副队长告知孙该开关有一相漏电。

孙检修了80N开关,更换了该开关的零部件,但没有查明和排除故障的情况下,就让65采区变电所送电,孙按动按钮试车,由于检漏继电器未动作,导致开关短路,加之65采区下部变压所变压器未跳闸,短路电流冲击到变压器低压侧,因低压侧接线端子的压接处紧固程度不够而产生电弧火花,引起该处弧光短路,产生强大电流和高温,将低压侧绝缘瓷头炸碎,继而造成炸脱瓷头的低压侧接线柱接触变压器外壳,再次短路,使变压器油温和压力急骤上升、着火,燃及运输带和其他可燃物,形成猛烈火势,致使井下作业人员26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48万元。

二、事故原因分析1.擅自撤掉井下变电所主管人员。

1991年8月,被告人周某某擅自撤掉并下看管人员,机电科领导得知后,要求周重新派人看管,到事故发生时也没有派人看管。

2.违章作业。

副队长告知孙某某80N开关有一相漏电,孙没有按照电工寻找漏电故障的规定(用摇表摇测的方法)进行检查、没有查明和排除故障,只是更换一下开关便让送电是导致弧光的主要原因。

3.苏某某违反停产检修计划,对65采区下部变电所没有检修,留下重大隐患。

三、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党和政府对煤矿企业的安全工作非常重视,制定的规章制度比较多。

这些规章制度,都是根据煤矿的作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的。

规章制度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血的教训换来的,必须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做到人人、时时、处处按规章制度办事,防患于未然。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汇编一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汇编一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汇编一一、事故经过2006 年6 月15 日,某厂车工刘某与郭某谈起零件加工任务,抱怨自己的机床太陈旧,离合器不灵便,停车位稍有偏差主轴便会反转,跟维修工说了几次也没调合适。

郭某听了之后说“这有什么呀,我给你调。

”刘某半信半疑。

郭一只手拿螺丝刀拨压弹簧,另一只手扭可调瓦螺帽。

突然主轴飞转,将郭两手多指绞成粉碎性骨折。

二、原因分析郭某自恃是老师傅,懂机床结构,在不停车情况下冒险在离合器停止位置调整螺帽。

因身体紧靠床头箱,腿不小心碰到床体前离合器操纵杆,致使主轴瞬间转动,郭某两手被齿轮绞伤。

三、防范措施1、检修机床必须在撤掉电源箱刀闸在停机状态下方可进行,严禁开机时调整传动箱机件。

2、处理故障的维修应报由检修人员进行。

3、教育职工严格遵守机床安全操作规程,杜绝习惯性违章行为。

某货船航行于长江南京大厂码头段,船工张某在检查机器时发现一台位于甲板上的柴油机有故障,于是开始进行维修。

2、此时江面风比较大,张某身穿长衫风衣维修,风衣不慎被飞转的皮带轮卷住,将张的右腿绞进皮带轮,造成粉碎性骨折。

张某经手术抢救后高位截肢成了残疾人。

1、未断电停机便进行检修作业。

2、违章穿长衫风衣进行接触转动机器工作。

3、皮带轮无安全罩。

1、严格执行航务安全操作规定,检修设备必须靠岸或停船进行,检修必须停机撤电才可以进行。

2、工作时要正确穿戴防护服,操作转动机械严禁穿长衣长衫。

3、转动机器外露转动部分(如皮带轮、连轴器等)必须装有安全防护罩。

事故概况杭州市某单位2007 年3 月发生了一起电梯夹人致伤事故。

事故电梯为一台杂物电梯,型号为TWJ500/0.35,由有资质单位于2003 年安装,且该资质单位一直承担该电梯的维保工作。

事故经过大致如下:该单位使用人员在地下层楼处搬运货物进入轿厢内(厅门处于打开状态)时,电梯突然启动,搬运人员慌乱之中往外逃未果,致使严重夹伤。

事故现场勘查情况该电梯为杂物电梯,4 层4 站4 门。

事故案例1铅锌选矿厂机械伤害事故

事故案例1铅锌选矿厂机械伤害事故

铅锌选矿厂机械伤害事故发生时间:2009年1月18日事故地点:铅锌选矿厂事故性质:责任事故事故类别:机械伤害伤亡情况:死亡一人,轻伤一人一、事故经过2009年1月18日11点许,铅锌选矿厂因砂泵发生故障,磨浮车间主任王某(死者)组织设备维修人员更换砂泵。

维修工作进行到下午6点时,砂泵泵体已更换完工,需进行皮带更换。

在跟换砂泵皮带时,王某和同事周某分别站在砂泵皮带轮的两侧负责更换皮带,现场还有多名技术及维修人员在协助工作,由于新皮带较紧,王某利用管子钳来撬皮带入位。

作业过程中由于砂泵房的水在不断上涨,影响检修施工,在场的黄某说:“水涨上来了,要开水泵”,便准备去开潜水泵。

当时刚进来几分钟的唐某正好站在启动控制柜的旁边,随手错误按下了砂泵的启动按钮(误认为砂泵的启动按钮是潜水泵的启动按钮),因砂泵突然启动,皮带轮转动,而管子钳插在皮带与皮带轮之间,导致砂泵的皮带断裂,插在皮带下的管子钳弹出,先擦过周某的头、手臂后击中王某的头部。

该事故导致王某头部开放性颅骨损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周某受轻伤。

二、原因分析直接原因:肇事者安全意识淡薄,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在未弄清潜水泵和砂泵的启动开关和确认现场作业人员安全状况的情况下,未征得现场检修领导同意擅自启动砂泵按钮,直接导致事故发生。

间接原因:检修人员违反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程,在没有采取可靠的断电措施的情况下进行砂泵检修,设备启动开关处没有悬挂“正在检修,禁止启动”警示标牌和明显的水泵、砂泵启动区分标识,开关启动监护缺位。

三、防范措施1、加强安全宣传及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熟悉了解本职工的安全知识,熟练掌握岗位安全技能。

2、加强现场安全监督管理,严格遵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从严从重罚治“三违”现象,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3、改善生产作业场所的安全环境,解决好砂泵房的积水问题,落实好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完善检修及生产作业的安全条件。

4、严格执行检修安全的相关管理办法和规定,设备检修必须作好断电保护,专人值守,悬挂警示标牌等相关的安全措施。

机械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机械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机械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机械安全事故是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的问题,对企业和员工的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本篇文章通过对一些典型的机械安全事故案例进行分析,以提高大家对机械安全问题的认识,并找出防止类似事故发生的措施。

案例一:机械伤害某工厂的一名工人在操作一台冲压机时,不慎将手卷入机器中,造成严重伤害。

经过调查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工人未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伸手进入危险区域。

2.冲压机缺少必要的防护装置,如防护栏、警示标志等。

3.工厂对员工的安全培训不足,导致员工对安全风险认识不足。

案例二:物体打击在某建筑工地上,一名工人在操作塔吊时,吊装的货物突然脱落,将地面上的一名工人击中,导致重伤。

事故原因分析如下:1.工人操作塔吊时,未对货物进行稳固,导致货物脱落。

2.塔吊的监控系统不完备,无法实时监控货物状态。

3.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缺乏对作业现场的安全监督。

案例三:触电事故一家电器生产厂家的员工在维修一台电动机时,未切断电源,直接进行维修,导致触电事故发生。

事故原因分析如下:1.员工在进行设备维修时,未按照操作规程切断电源。

2.企业对设备维修的安全管理不严格,未对员工进行充分的安全教育。

3.设备本身存在缺陷,如缺乏漏电保护装置等。

通过对以上三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防止机械安全事故发生的措施:1.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使员工熟练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2.企业应完善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护栏、警示标志、漏电保护装置等。

3.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作业现场的安全监督,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4.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以上是本文对机械安全事故案例的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我们要时刻警惕机械安全风险,确保企业和员工的安全。

案例四:火灾爆炸在某化工厂,由于操作人员未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搬运易燃物品时引发了火灾,火势蔓延导致爆炸事故。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汇编一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汇编一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汇编一1000字
1. 工人被机器碾压
在一家制造工厂,一名工人误入机器,被机器的钢铁部件碾压致死。

调查发现,这台机器的保护装置已经失效,工厂方面没有及时升级
和维护设备。

2. 某公司工人手指被机器夹住
一名工人在操作机器时,手指被机器夹住。

经过紧急处理,手指得
以保留,但留下了严重的伤疤。

调查发现,这台机器的安全装置并
不齐全,工人也没有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3. 建筑工人受困于倒塌的机器
在一次建筑工地上,一台起重机倒塌,导致多名工人受伤。

其中一
名工人被机器压在废墟之下,经过消防队的紧急抢救,工人成功获救。

事故的原因是使用的起重机超载,且机器年久失修。

4. 公交车司机误踩油门,车辆失控
在一辆公交车上,司机误操作踩了油门,导致车辆失控,最终撞上
了一辆停在路边的机器。

机器被撞倒,压伤数名路人。

调查发现,
这辆公交车的电子辅助系统已经老化,司机没有接受足够的驾驶培训。

5. 林业工人被挂机器割伤
在一场森林采伐中,一名林业工人被挂机器割伤。

事故发生的原因
是使用的机器锋利度不够,导致锋利的锯齿部分割伤工人身体。

此外,工人也没有佩戴必要的防护设备。

总结:机械伤害事故经常发生在工厂、建筑工地、道路和森林等环境,一旦出现非常严重的后果,往往造成不必要的生命、财产损失。

为了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加强设备监管和维护,提
高工人的操作规范,及时更新陈旧的机器和设备,佩戴必要的个人
防护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弧光短路起大火 26人入黄泉一、事故概况及经过1991年11月22日,原皖北矿务局刘桥一矿,因低压侧接线端子的压接处紧固程度不够而产生电弧火花着火,燃及运输带和其他可燃物,致使井下作业人员26人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8万元。

人民法院对机电队工人孙某某、电管队副队长苏某某、机械化队队长周某某分别以重大责任事故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

刘桥一矿掘进一区大班班前会上,机电队长布置孙某某当日下井65采区皮带机卷JD—25内齿轮绞车的80N开关,以待使用。

该队副队长告知孙该开关有一相漏电。

孙检修了80N开关,更换了该开关的零部件,但没有查明和排除故障的情况下,就让65采区变电所送电,孙按动按钮试车,由于检漏继电器未动作,导致开关短路,加之65采区下部变压所变压器未跳闸,短路电流冲击到变压器低压侧,因低压侧接线端子的压接处紧固程度不够而产生电弧火花,引起该处弧光短路,产生强大电流和高温,将低压侧绝缘瓷头炸碎,继而造成炸脱瓷头的低压侧接线柱接触变压器外壳,再次短路,使变压器油温和压力急骤上升、着火,燃及运输带和其他可燃物,形成猛烈火势,致使井下作业人员26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48万元。

二、事故原因分析1.擅自撤掉井下变电所主管人员。

1991年8月,被告人周某某擅自撤掉并下看管人员,机电科领导得知后,要求周重新派人看管,到事故发生时也没有派人看管。

2.违章作业。

副队长告知孙某某80N开关有一相漏电,孙没有按照电工寻找漏电故障的规定(用摇表摇测的方法)进行检查、没有查明和排除故障,只是更换一下开关便让送电是导致弧光的主要原因。

3.苏某某违反停产检修计划,对65采区下部变电所没有检修,留下重大隐患。

三、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党和政府对煤矿企业的安全工作非常重视,制定的规章制度比较多。

这些规章制度,都是根据煤矿的作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的。

规章制度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血的教训换来的,必须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做到人人、时时、处处按规章制度办事,防患于未然。

擅自上机操作伤害自己一、事故经过2000年11月28日,河南省某化肥厂机修车间,1号Z35摇臂钻床因全厂设备检修,加工备件较多,工作量大,人员又少,工段长派女青工宋某到钻床协助主操作工干活,往长3m直径75x 3.5不锈钢管上钻直径50的圆孔。

28日10时许,宋某在主操师傅上厕所的情况下,独自开床,并由手动进刀改用自动进刀,钢管是半圆弧形,切削角矩力大,产生反向上冲力,由于工具夹(虎钳)紧固钢管不牢,当孔钻到2/3时,钢管迅速向上移动而脱离虎钳,造成钻头和钢管一起作360度高速转动,钢管先将现场一长靠背椅打翻,再打击宋某臀部并使其跌倒,宋某头部被撞伤破裂出血,缝合5针,骨盆严重损伤。

二、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发生后,厂领导高度重视,对事故责任者送医院进行治疗,厂安委会组织安环处、劳资处、机修车间,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对现场工作环境进行查看,召开事故分析会,查清事故责任、原因。

(1)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宋某违反了原化学工业部安全生产《禁令》第八项“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工具不擅自动用”的规定。

因为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职工,都要使用设备和工具作为劳动的手段,设备、工具在使用过程中本身和环境条件都可能发生变化,不分管或不在自己分管时间内,可能对设备性能变化不清楚,擅自动用极易导致事故。

(2)宋某参加工作时间较短,缺乏钻床工作经验,对钻床安全操作规程不熟:①“应用手动进刀,不该改用自动进刀”;②工件与钢管紧固螺栓方位不对,工件未将钢管夹紧;③宋某工作中安全观念淡薄,自我防范意识不强。

三、事故防范措施(1)本着对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厂安委会和机修车间及时组织职工,进行事故案例现场教育。

(2)钻床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能安全培训,掌握一定操作技能,并通过安全考试,持有特种工《安全作业证》才能上机操作。

(3)工件与工具夹应用扳手或专用工具紧固牢,严格按照钻床安全操作规程办事,切莫只对表面操作程序简单了解就上机操作。

(4)工段长在派人更换岗位工种时,首先交代本岗安全操作注意事项,特别是参加工作较短的青工。

深圳市葵涌镇致丽工艺制品厂“11.19”特大火灾事故一、事故概况及经过1993年11月19日中午,深圳市龙岗区葵涌镇致丽工艺制品厂发生特大火灾事故,死亡84人(其中女82人,男2人),重伤20人,轻伤25人,烧毁厂房1600平方米和一批原料、设备等,直接经济损失2600000余元。

11月19日13时25分,外资企业致丽工艺制品厂(以下简称致丽厂)厂房一楼东北侧仓库布料堆垛突然起火,火势顺着风向朝厂房东南和西侧迅速蔓延。

13时40分镇消防队接到报警,立即出动消防车2辆,消防队员及应急分队民兵21人,5分钟后到达事故现场进行扑救。

市消防支队先后调集12个中队20部消防车参加灭火。

驻葵涌镇的解放军也调动200多名官兵,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现场灭火救人。

由于风大火猛,厂房外面无消防栓,消防车要到1公里以外取水,给扑救工作增加了很大困难。

经过奋勇扑救,火势于14时45分得到控制,16时20分被扑灭。

二、事故原因分析经事故现场勘查及现场残留物取样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电线短路引燃仓库中的可燃物而蔓延成灾。

由于可燃物在燃烧时产生有毒气体,而厂房的疏散通道不畅通,工作场所人员密度大,平时没有进行消防教育和演练,致使大量职工不能及时从火场撤出而中毒窒息,造成重大伤亡。

致丽厂的厂房是一栋3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建筑面积2166平方米。

一楼是裁床车间兼仓库,库房用木板和铁栏栅间隔而成。

库内装有裱海棉、哲士布等可燃物堆放高达2米。

通过库房顶部并伸出库房搭在铁栏栅上的电线没有套管绝缘。

总电闸上用两根2.5毫米粗的铜丝代替保险丝。

二楼是手缝和包装车间,西头有办公室;厕所被改作厨房,放有两瓶液化气。

三楼是衣车车间。

该厂实行封闭式管理。

两个楼梯,东边一个用铁栏栅隔开,与厂房不相通;西边的楼梯平台上堆放了杂物。

楼下四个大门有两个被封死,一个被铁栏栅隔在车间之外。

职工上下班只能从西南方向的大门出入,通过一条用铁栅围成的只有0.8米宽的狭窄通道并打卡。

全部窗户安装了铁栏杆加铁丝网。

起火初期,火势不大,部分职工试图拧开消防栓和使用灭火器扑救,但因不懂操作方法而未能见效。

在一楼东南角敞开式的货物提升机的烟囱效应作用下,火势迅速蔓延到二楼,波及三楼。

一楼的职工全部逃出。

正在二楼的厂长黄某不组织工人疏散,自己打开窗户爬绳子逃命。

二、三楼近300名职工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慌乱下楼逃生。

对着楼梯口的西北门被封死,职工下到楼梯口要拐弯通过打卡通道才能从西南门逃出。

由于路窄人多,互相拥挤,浓烟烈火,视线不清,加上燃烧的化纤物散发出大量有毒气体,许多职工被毒气熏倒在楼梯口附近,造成重大伤亡。

致丽厂违章安装电器设备,电源开关没有使用保险丝,电线没有套管绝缘,并在电源线下堆放大量可燃物,致使电线短路时所产生的高温熔珠喷溅到下方的货堆上,引燃了裱海棉、哲士布等可燃物品。

这是火灾的直接原因。

该厂在车间内设置仓库,用可燃物(木板)作隔墙,致使仓库内着火后迅速烧过隔墙燃向仓库外,加之厂方没有对职工进行安全防火教育,职工自救能力差,厂长又只顾自行逃命,没有组织灭火,因而未能在起火初期将火扑灭。

这是火灾迅速蔓延扩大的主要原因。

该厂违反防火规定,封闭厂房楼梯的安全出口,在疏散通道堆放货物,车间员工密度过大,火灾时无法迅速撤离现场,滞留在厂房内的员工吸入有毒烟气窒息致死。

这是火灾中造成重大伤亡的主要原因。

致丽厂于1993年11月19日发生的特大火灾,是厂方一连串违章行为所造成的一起特别重大的责任事故。

三、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1.致丽厂无视国家安全生产法规,雇用无证电工,电线电器安装不符合安全要求,长期超负荷用电;厂房与仓库混用,在电源线下堆放大量可燃物品;堵塞消防通道,车间人员密度过大,没有建立防火安全制度和义务消防队。

违反消防管理条例,接到火险隐患整改通知书后,只作了部分整改。

在重大隐患没有消除的情况下,采取行贿等不正当手段获取整改合格证。

厂领导在发生火灾时没有组织指挥工人灭火和有秩序地撤离,只顾自己逃命。

该厂名义上是来料加工,实际是由港商劳某租用葵涌村厂房办的独资企业,由劳某掌握生产管理大权。

黄厂长是协助劳某管理工厂,由司法部门追究劳某、黄厂长的刑事责任。

2.葵涌镇政府的责任。

镇政府对致丽厂的整改工作督促检查不力,市消防局对该厂进行防火检查,了解火险隐患,镇政府有人陪同,但没有严格要求该厂整改。

“8·5”特大爆炸事故后,深圳市委、市政府再次部署全市检查,提出明确具体要求,镇政府没有认真落实。

镇长曾某授意镇经济发展总公司向整治小组行贿说情,要求整治小组给22家没有改好的工厂发整改合格证。

由司法部门追究镇长曾某的刑事责任,对镇经济发展总公司有关人员也将作出处理。

3.市消防部门派往葵涌镇的整治小组有关人员的责任。

整治小组成员吴某、李某、陆某在检查致丽厂的火险隐患中,虽发了整改通知书,但督促整改不力。

整治小组一些成员收受镇经济发展总公司和致丽厂的金钱后,放弃原则,在尚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情况下,仍发给合格证。

由市检察机关立案侦查,依法处理。

抱省事心理违章作业不幸挤压身亡2001年1月28日,四川省某磷矿化工厂磷铵车间磷酸工段化工一班操作工王某,在对磷酸工段盘式过滤机辅料情况检查时,致发生盘式过滤机翻盘叉及翻盘滚轮、导轨立柱、导轨挤压、辗压伤害事故,致王某左腰部、后背部挤压伤、双腿大腿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经抢救无效死亡。

1.事故经过2001年1月28日0时30分,确铵车间化工一班值长陈某、班长秦某、尹某、王某等人值夜班,交接班后,各自到岗位上班。

陈某、秦某俩人工作职责之一包括到磷酸工段巡查,尹某系盘式过滤机岗位操作工,王某系磷酸工段中控岗位操作工,其职责包括对过滤机进行巡查。

5时30分,厂调度室通知工业用水紧张,磷酸工段因缺水停车。

7时40分,陈某、尹某、王某3人在磷酸工段三楼(事发地楼层)疏通盘式过滤机冲盘水管,处理完毕后,7时45分左右系统正式开车,陈某离开三楼去其它岗位巡查,尹某在调冲水量及角度后到絮凝剂加料平台(距二楼楼面高差3m)观察絮凝剂流量大小,尹某当时看到王某在三楼过滤机热水桶位置处。

经过一分多钟,尹某突然听见过滤机处发生惨烈的叫声,急忙跑下平台楼到操作室关掉过滤机主机电源,然后跑出操作室看见王某倒挂在过滤机导轨上。

尹某急忙呼叫值长陈某和几个工人,一齐紧急施救。

当时现场情况是:王某面部向上倒挂在盘过导轨上,双手在轨外倒垂,双脚在导轨(固定设施)和平台(转动设备,已停机)之间的空档(200mm)内下垂,大腿卡在翻盘叉(随平台转动设备)与导轨之间,已明显骨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