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尽带黄金甲》影视赏析

合集下载

漫谈《满城尽带黄金甲》

漫谈《满城尽带黄金甲》

漫谈《满城尽带黄金甲》20XX年度,稳居票房第一的贺岁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已进入奥斯卡奖的待定范围。

这部影片到底是如何取得如此成果,待我一一道来。

一、追求人气众所周知,周杰伦是音乐界的一支独秀,其人气可见一斑,他受到众多年轻人的欢迎和热捧。

被评定为超级导演的张艺谋是一个聪明人,他找到娱乐圈与影视圈的交集,然后应运而生,他最大极限地启用了周杰伦。

这部影片的片尾曲《菊花台》由杰伦主唱;影片男二号的位置交给了杰伦;杰伦还为此部电影作了一首歌《黄金甲》;我们可以看到,当轮到杰伦出场时,他主宰镜头的时间特别长,他拼杀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都历历在目……从这个角度考虑,这部影片很大程度上利用了杰伦的人气而赢得票房。

继《十面埋伏》、《千里走单骑》以及《英雄》之后的张艺谋更加成熟,他邀请他的好搭档巩俐,让她扮演女主角;还有影视巨星周润发的压轴。

影迷们应该知道发哥的不同凡响,这部影片当属他演绎得最好,他把“王“的霸气与狠心表现得淋漓尽致。

张导演成就了这一票房高得骇人的古装片是毋须置疑的。

二、追求场景看过《无极》的人应该知道,《无极》是一部场景极其壮观的影片,而《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场景更为壮观。

电影的开场便是一座繁华的宫城,琳琅满目的装饰品以及身穿熠熠发光的黄金甲的士兵。

从片名中我们不难看出,“满城尽带”是多么的壮阔!而影片的开场就说明了这一点。

由表及里,从宫殿装饰和人的穿着上,无不充满金黄色,这专一的色彩的确给场面增添了不可或缺的内容,但它的真正意义何在?我还不明了。

整体洞悉此片,我有了浅薄的感觉:壮美的场景给这部影片带来了负面作用――场景过大,与情节的冲突和人物的发展衔接不紧,导致部分场景过于累赘,有一种为了照应片名而强加进影片的趋势。

我们可以形象地把这部电影比喻成一个原子,场景是原子的轮廓,而情节的发展是原子中微乎其微的原子核。

难道这是为了追求服装上的优势而刻意设计的吗?我看过这部影片的背景,《满城尽带黄金甲》就是由曹禺的《雷雨》改编而来。

从文化隐喻的角度看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

从文化隐喻的角度看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

从文化隐喻的角度看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作者:申文静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年第07期摘要:20世纪70年代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将语言、思维、文化和隐喻联系起来。

隐喻无论是作为修辞手段还是作为思维方式、文化载体,越来越受到语言研究和社会研究者的重视。

“隐喻不仅是语言修辞手段,而且更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概念体系,是以一种事物认识另一重事物的认知历程或构思方式,是人们在思想中对于不同事物特征建立联系的方式或机制”?譹?訛本文欲从文化隐喻的角度,从该电影的文化意象以及故事结构等方面解读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

关键词:隐喻;文化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0-0137-01一、隐喻(一)隐喻的概念维柯说“一切比喻从前被看做是作家们的巧妙发明,其实都是一切原始的诗民所必用的表现方式,原来都有完全本土的特征。

但是随着人类心智的进一步发展,原始民族的这些表现方式就变成比喻性的,人们就创造出一些词,能表示抽象形式,或包括各个分种的类,或把各部分联系到整体这里维柯指出其实比喻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思维方式。

正因为人具有这样的思维方式,人类的语言才有林林种种的隐喻方式。

通常本体和喻体之间存在共同性,对喻体的认识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本体的性质和特征。

比如说“生命就是一个充满荆棘的路”,生命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认识路的特征来认识生命,通过荆棘的特征来联想生命中坎坷不平。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讲,隐喻概念有三种实现形式,分别是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譺?訛所谓结构隐喻就是根据我们的生活体验,可以使本体和喻体之间系统对应,即,用于前者的概念同样可以用于后者。

比如上面的那个例子“生命是条路”,生命这一抽象概念被赋予了路的特征,在谈论生命的时候我们可以说,“XX走了”来表示生命的结束,可以说“坎坷的生命”等。

方位隐喻就是把原来用于表示空间概念的一些词语用来表示另外一组概念,如上和下的应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走下坡路。

《满城尽带黄金甲》影视赏析[技巧]

《满城尽带黄金甲》影视赏析[技巧]

《满城尽带黄金甲》影视赏析《满城尽带黄金甲》的上映在影视界引发了新一轮的狂潮,在海内外毁誉参半。

例如电影杂志《Screen Daily》对《黄金甲》的评论是:叹为观止。

它指出:“中国迄今最昂贵的电影终于完整呈现在银幕上。

影片拥有近来记忆中最富丽堂皇、奢侈到几乎不可思议的场景。

张艺谋这部耗资4500万美元的史诗巨片不仅仅只拥有美丽的面容,这也是一部肉欲与血腥的戏剧,充满着阴谋、背叛以及乱伦。

虽然《黄金甲》缺乏丰富的动作场面,不大可能再次受到喜爱《英雄》和《十面埋伏》里超凡武打的年轻人追捧,但是《黄金甲》仍将在全世界范围引起影评界和学院派人士的积极响应。

”再如美国《时代》杂志一则影评评论道:“这部电影相对来说是一部庄严华丽的歌剧,而不是肥皂剧。

爱情和死亡在电影中完美和谐地组合在一起,犹如灿烂的菊花一般。

”又如索尼杰出电影公司的董事长迈克·巴克表示:“我们感到《黄金甲》这部电影是张艺谋伟大事业的高峰。

这必定会是一部成功的商业大片。

”依我个人观点,这部大资金、大演员、大制作的影片不管是精美的构图、震撼的场面、还是富满东方色彩的功夫打斗和气氛营造,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本片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五代十国间,当时中原大乱,盛唐灭亡,群雄拥兵自立。

王以禁军都尉身份,领兵造反.自立为王。

为巩固权力,他赶走了前妻,迎娶梁国公主为后.从而得到梁王支持,稳定了政权。

前妻留下一子元祥,王与后又先后生下二子元杰、元成。

王虽对外谎称前妻已死,却对前妻始终不忘,在后宫立起画像,时时悼念。

而王与后的关系始终不好,后宫寂寞,终有一日后与大王子元祥通奸乱伦,王后又一直野心勃勃,被王发现其奸情后,一直逼迫她服用毒药,直到有天被元杰发现,元杰为了救母答应了她挥兵叛乱的请求,一场血雨腥风至此拉开帷幕。

这个故事展示了一场精彩的充满乱伦、无奈、背叛、阴险和情深意重的视觉盛宴。

这也正是人生的历程:欲望、希冀、深渊、挣扎和光明。

不难看出,王后是这场悲剧的最大的受害者,客观来看,她与元祥的乱伦完全被视作奸邪是不正确的,久锁深宫的女人除了压抑和孤独什么都得不到,人人都是有欲念的,而这种欲念在王独断专行的控制之下愈演愈烈,从她身上,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了本片的主旨:封建权力对于家庭的腐蚀和人性的扭曲。

满城尽带黄金甲观后分析

满城尽带黄金甲观后分析

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观后分析一、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剧情概述五代十国间。

中原大乱,盛唐灭亡.群雄拥兵自立。

王(周润发饰)以禁军都尉身份,领兵造反,自立为王。

为巩固权力,他逐前妻,迎娶梁国公主(巩俐饰)为后,从而得到梁王支持,稳定了政权。

前妻留下一子元祥(刘烨饰),王与后又先后生下二子元杰(周杰伦饰)、元成(秦俊杰饰)。

王东征西战国力渐盛。

立元祥为太子,封元杰为将军。

王对前妻始终不忘,后宫内立其画像,谎称前妻已死,时时悼念。

王与后的关系始终不好,后宫寂寞。

终有一日与大王子元祥通奸乱伦。

《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故事,开始于王登基二十五年后重阳节的前一天……大王发现太子竟然与他的继母「王后」乱伦,暗通款曲,於是令太医蒋亦儒在王后的汤药中下慢性毒药「西域草乌头」。

王后每日晕眩,察觉了药物有毒,但为了不引起大王的怀疑而照吃不误。

但王后急思报复,说服二王子元杰在重阳节赏花日,领后宫禁军谋反,篡夺王位。

太子与王后欢好同时,还和蒋太医之女蒋婵偷情,而蒋太医的妻子就是大王失踪多年的前妻「原配夫人」。

故太子偷情的其实是太子同母异父的妹妹,虽然太子不知情。

在重阳节时,蒋婵与其母被大王追杀,被王后设法领至公廷,王后在此时揭发真相「蒋婵是太子的妹妹,蒋婵之母就是大王的元配」,蒋婵疯狂奔出禁宫,其母追出,一同遇害。

二王子起兵攻打宫廷,全军击退埋伏于城门的警卫军,并砍断了放置在菊花台前的黄龙旗,企图一举攻入皇宫。

由於太子事先告诉了大王王后的谋反之意,大王以大量的盾牌与弓箭手伏兵平定叛乱。

宫中三王子元成见乱趁机夺权,动手刺死太子,并率领数名武士逼宫,要胁大王下诏禅让王位给他,而所有武士反被大王暗中埋伏的特种部队以飞刀砍死。

大王痛斥三王子的叛逆,并亲手用自己的金腰带将其鞭刑打死。

风波过后,数万名宦官则快速进行宫殿内部的复原工作。

按法律,王子谋反将遭处「车裂」极刑,而大王决定不处罚二王子,但逼迫二王子每天负责伺候王后服用毒药。

二王子不堪于逼迫自己亲身母亲服用毒药,举刀自刎而亡,王后则极度伤心而大声哀号,并打翻了溅有二王子鲜血的药。

《满城尽带黄金甲》色彩分析

《满城尽带黄金甲》色彩分析

这两幅画面中是满皇宫 的黄色的菊花,菊花贯 穿着全片,重阳节前, 广场上铺满了黄色的菊 花,满眼黄色似绒毛地 毯。这些是为重阳而准 备的,黄色象征着财富 和权利,是骄傲的色彩。 黄色也常用来警告危险 或提醒注意,为后来的 阴谋与反叛铺下了伏笔。
剧中,王后的服装都是金黄色或红色的,只有这时 候穿着黑色的衣服,两位人物黑色的衣服也与背景 形成鲜明的对比。代表着她内心对皇室无比的恨意 与她心里邪恶的念头。黑色给人的感觉是沉默、高 深莫测,邪恶。表示神秘、悲哀。象征着死亡。
这个场景是众人在迎驾,凸显了中间的金 黄。两边都是暗灰色的。形成明显的对比。 表现出皇权的尊贵,至高无上。
这是剧中杰王子与王的镜头,画面中王穿着 金黄铠甲,而杰王子穿着银色铠甲。代表着 君臣关系,地位的差别。
这个画面是三兄弟的谈话,画面中老 大与老三都穿着金黄的衣服,只有老 二穿着黑色为主的衣服,黑色暗含着 凶险阴谋,暗示他以后的反叛行为。
以上六幅图分别是绣着菊花的纱巾被鲜血浸 染。杰王子大战后满身是血。兵变很快被平 息,清扫残菊,冲洗被血浸染的场地,重新 摆上菊花,铺上地毯,一切恢复原样。锣声 响起,重阳节到,漆红宫门、朱红地毯、深 暗红墙,一幅安乐祥和的宫廷节日图。前后 形成强烈的反差,给人一种异样的感觉。表 现出了在这个封闭的宫廷里只有权力而没有 真情,在金黄中透出的猩红也在暗示和平背 后的血腥,光彩背后的黑暗。
此时王后穿着的服装师红色的。红色意味 着强烈、动荡与狂乱。向观众表达出王后 这个人物的特定性格,更能反衬出她那华 丽外表下的内心的无比痛苦。
这是王派人暗杀太医全家的场面,整个画面 是暗黑色,代表着凶险与死亡
这两幅画面是杰王子带 领的黄金军与王的银色 护卫军在城墙和广场上 决战。银色与黄色形成 强烈对比。此时并不是 王的军队是金黄色,而 是让反叛军队穿着金黄 色,表明了杰王子要战 取皇权的目的,黄金军 是攻的一方,王却是被 攻的一方。

满城尽带黄金甲 的 结构分析

满城尽带黄金甲 的 结构分析

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结构分析(该片是张艺谋自《英雄》以来又一卖座的大型武侠商业片,此片虽不能和张艺谋导演的《秋菊打官司》、《活着》、《红高粱》、《英雄》相提并论,但相对于张艺谋执导的《十面埋伏》、《金陵十三钗》、《山楂树之恋》等作品其艺术表达力还是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鄙人就此献丑稍作分析。

)《满城尽带黄金甲》(后称《黄金甲》)是张艺谋在2006年执导上映的古装商业大片,将曹禺的话剧《雷雨》的剧情框架移植于中国五代十国混乱年代的后唐,通过对剧中各个人物的生动刻画,场景设置的精致细腻,剧情随着矛盾的不断凸显,揭示出封建王朝强权压迫,教条桎梏对于人性的扼杀。

整个影片采用戏剧式的电影结构,各个矛盾冲突和按照时间顺序逐一展开,是典型的好莱坞式的剧情结构,可按照时间轴划分出各个主要的剧情段落。

整个电影的意念结构如同建房修楼由下往上,由外及里。

我将从各个象征和形式分析加以概括。

中国的第五代导演是具有开拓性的一代导演,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影片削弱了故事性,影像表意大于情节表意,构图、光影、色彩、音响等电影元素的作用被极大地强化了,以刻意追求的具有象征意味和表现意味的影像,赋予影片超越故事本身的丰富而深刻的审美意蕴。

其中最具代表的当属陈凯歌导演于1984拍摄的《黄土地》,其摄影师正是张艺谋。

尽管《黄金甲》的故事性还是影片的主要表意手段,但不容忽视的是影片中具有象征性的实物,场景以及剪辑手段。

击梆与击柝:影片一开始在一阵急促敲击声中开始,随着敲击的节奏宫女们依次严苛执行起床更衣洗漱等动作,竟没有一丝人声。

导演采用了一组平行蒙太奇将镜头切换至一支策马扬鞭的军队,两者相互辉映暗示出宗法体制下的人如机器。

影片多描绘了打更的太监击柝的场景,一是随打更太监进行场景转换刻画皇宫的恢弘绚丽,另一方面,打更声如铃声一般是各项进程的提示器,各环节井然按照打更声展开,是命令的传达者。

高台方桌:大王于王子皇后相聚于高台之上,依次按序就坐,大王此时讲到的天圆地方以成“规矩”,与桌子相得益彰。

浅析《满城尽带黄金甲》服饰文化的运用

浅析《满城尽带黄金甲》服饰文化的运用

浅析《满城尽带黄金甲》服饰文化的运用
《满城尽带黄金甲》是一部经典的古装剧,其中服饰文化的运用也是非常出色的。

首先,《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服饰色彩鲜艳夺目,给人以华丽的视觉冲击。

比如,主角苏菲的服装,采用了紫色、绿色、红色等颜色,给人以浓郁的古典气息,让人眼前一亮。

此外,服装的设计也非常精致,比如苏菲的服装上有精美的花纹,给人以极其精致的感觉。

其次,《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服饰文化还体现在服装的细节上。

比如,苏菲的服装上有
精美的饰品,如黄金甲、珠宝等,这些饰品都是古代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体现出古
代服装的华丽和精致。

此外,服装的细节也体现了古代服装的特点,比如苏菲的服装上有
精美的褶皱,这些褶皱都是古代服装的特色之一,可以体现出古代服装的精致和优雅。

总之,《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服饰文化运用非常出色,既体现了古代服装的华丽和精致,又体现了古代服装的特色,让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服装文化。

止战之殇——《满城尽带黄金甲》赏析_1

止战之殇——《满城尽带黄金甲》赏析_1

止战之殇——《满城尽带黄金甲》赏析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满城尽带黄金甲》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规矩的故事。

王的规矩王是一个讲究“规矩”的男人。

从影片一开始他就对二王子元杰说:“你想要的,是我给的,但不能抢。

”然后在刀光剑影,火星四射的比武中,证明自己说话的正确性。

就连他吃饭的桌子都是方圆搭配的图案。

王是一个喜欢制定“规矩”的男人。

比如他给王后定的规矩是“有病就得吃药。

”因为他认为王后“有病”,所以王后喝了二十几年的药。

影片中药是男权对女性的精神压迫。

王得意于他所制定的规矩,因为这些规矩让他得到了一切他想要的东西。

但不可避免的是,所有人都坏了“规矩”。

规矩就好像一扇透明的玻璃,之前以为不存在或不以为然,等到坏了规矩是,才遍体鳞伤。

太子元祥与王后的乱伦,二王子元杰的起兵反叛,三王子元成杀太子逼王传位。

一切规矩,都乱了。

王面对发生的一切,很是受伤。

在规矩中,如果在某个地方,走过了头,就会超出界限而落到不道德的境地,自取灭亡。

当王的疲惫之躯置于太医特制的蒸汽药浴之中,他一下子变衰老了,这便是制定规矩的筹码。

当他拿着腰带抽打已经死了的三王子的尸体时,透露出野兽般的杀气,他愤怒的眼神给我们传来一个信息――我不给,你不能抢,即使你是我的儿子。

可是当杰王子在他面前自杀时,他才真正意识到他的规矩毁了他的家庭,脆弱的灵魂袒露无疑。

但在别人眼里看来王依然是那个盛气凌人的王,依旧可以骄傲地说:“我不给的,你不能抢。

”王后的规矩王后所承受的规矩之重,就逼着她要破坏规矩,然而代价是她的性命。

每次放到王后喝药的镜头,我总是不寒而立。

她每天按时、按量吃药,在浓妆艳抹的背后,看到更多的是一个女人的脆弱与痛楚。

而宫女机械式的伺候则体现了王后的无奈与悲哀,这是封建文化对女性的折磨。

王后是一个时代女性的缩影。

反抗是沉默。

坚定规矩,还是打破规矩,这是王后面临的选择。

二十五年喝药的痛苦给了她一个启示:挑战规矩,不成功便成仁。

虽然她知道这次凶多吉少,但还是依然行动,用一万士兵去完成依次声势浩大的行为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城尽带黄金甲》影视赏析
《满城尽带黄金甲》的上映在影视界引发了新一轮的狂潮,在海内外毁誉参半。

例如电影杂志《Screen Daily》对《黄金甲》的评论是:叹为观止。

它指出:“中国迄今最昂贵的电影终于完整呈现在银幕上。

影片拥有近来记忆中最富丽堂皇、奢侈到几乎不可思议的场景。

张艺谋这部耗资4500万美元的史诗巨片不仅仅只拥有美丽的面容,这也是一部肉欲与血腥的戏剧,充满着阴谋、背叛以及乱伦。

虽然《黄金甲》缺乏丰富的动作场面,不大可能再次受到喜爱《英雄》和《十面埋伏》里超凡武打的年轻人追捧,但是《黄金甲》仍将在全世界范围引起影评界和学院派人士的积极响应。

”再如美国《时代》杂志一则影评评论道:“这部电影相对来说是一部庄严华丽的歌剧,而不是肥皂剧。

爱情和死亡在电影中完美和谐地组合在一起,犹如灿烂的菊花一般。

”又如索尼杰出电影公司的董事长迈克·巴克表示:“我们感到《黄金甲》这部电影是张艺谋伟大事业的高峰。

这必定会是一部成功的商业大片。


依我个人观点,这部大资金、大演员、大制作的影片不管是精美的构图、震撼的场面、还是富满东方色彩的功夫打斗和气氛营造,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本片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五代十国间,当时中原大乱,盛唐灭亡,群雄拥兵自立。

王以禁军都尉身份,领兵造反.自立为王。

为巩固权力,他赶走了前妻,迎娶梁国公主为后.从而得到梁王支持,稳定了政权。

前妻留下一子元祥,王与后又先后生下二子元杰、元成。

王虽对外谎称前妻已死,却对前妻始终不忘,在后宫立起画像,时时悼念。

而王与后的关系始终不好,后宫寂寞,终有一日后与大王子元祥通奸乱伦,王后又一直野心勃勃,被王发现其奸情后,一直逼迫她服用毒药,直到有天被元杰发现,元杰为了救母答应了她挥兵叛乱的请求,一场血雨腥风至此拉开帷幕。

这个故事展示了一场精彩的充满乱伦、无奈、背叛、阴险和情深意重的视觉盛宴。

这也正是人生的历程:欲望、希冀、深渊、挣扎和光明。

不难看出,王后是这场悲剧的最大的受害者,客观来看,她与元祥的乱伦完全被视作奸邪是不正确的,久锁深宫的女人除了压抑和孤独什么都得不到,人人都是有欲念的,而这种欲念在王独断专行的控制之下愈演愈烈,从她身上,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了本片的主旨:封建权力对于家庭的腐蚀和人性的扭曲。

这也正是该影片的成功之处。

另外,本片的许多细节之处:为王后送药的宫人训练有素:一人端药、一人端漱口水、一人端空盏接王后吐出的水、最后一人执丝巾为王后拭口。

进退动作速率一致,不急不徐却有节奏上的压迫,带动喝药人保持一样的频率。

就一个喝药还有更多的细节信息来展现,每日固定的时辰,更夫报时后,必是王后喝药的时间,分毫不差。

既体现了皇家的奢华,又体现了王后喝药的身不由己。

王后的被逼无奈被高昂的唱腔推动着,哪怕血流成河也不走样,荒诞中透露着冷酷,无论发生山崩地裂,时间也不会停留。

这些细节部分给观众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整部影片就像泥沼,越挣扎越深陷。

片头时播放的这样一个片段就让我触目惊心:王将身旁侍卫的剑拔出鞘,坐卧不动的跟元杰比武,最后元杰耗尽气力还是败于下风,王说:“天地万物,朕赐给你,才是你的,朕不给,你不能抢。

”这为后来元成的逼王退位埋下了伏笔,王毫不犹豫的刺向元杰,用坚硬的腰带将他打的体无完肤,全然不顾血浓于水的父子之情,相反,场面充斥着为争夺权力和地位的血腥与残忍。

对于影片中的人物分析,王是一个“讲规矩”的男人,能
坚守规矩的男人,心理上都是骄傲的男人.骄傲的男人更多寂寞,寂寞是骄傲的代价。

谁也搞不清是王撑起那一身黄金战甲,还是战甲本身支撑着王的身躯。

脱掉战甲后的王,把自己疲惫之躯置于蒋太医特制的蒸汽药浴之中.那时他只是一个无助的老男人,这就是骄傲的代价。

从另一面看,他也是个有情怀的男人,不然不会25年始终如一的守着一幅画像,而当那个他朝思暮想的女人出现时,他却选择了杀她,结局的确令人出乎意料,但也许只有这种方式才能继续他的爱情。

本片另外一个主人公王后,她应该是一个浪漫的女人,因为即便是政变这样血腥的杀戳行为,她也要给每一个叛军将士亲自绣上一条金菊图案的白丝巾。

这场注定失败的兵变,对王后而言不过是生命中第一次像菊花般开放罢了,那只是一场流血的仪式。

当一万人被大王的军队歼灭殆尽,广场上的血水又被数万朵黄菊覆盖着,菊花似乎多了些灵魂。

她的灵魂似乎也在这片片盛开的菊花中得到了放逐。

大王子元祥从小失去母亲,也许缺少母爱的男人容易爱上年长的女人,他深陷在与王后的激情中,但他天性懦弱,为了迎合父王便将母后起兵谋反的计划如实告知了王,导致了后来的万人大军血染菊花。

他的一生短暂,他曾和蒋太医的女儿蒋婵暧昧不清,后来发现蒋婵竟是自己同母异父的妹妹!这是多么讽刺的笑话!二王子元杰不仅是家庭中的另类,更是那个时代的另类,他起兵造反的理由就是为了让母后摆脱饮毒药的痛苦,而他的武艺又是王子中最好的一个,王几次给予他重新审时度势的机会,意欲立他为太子,他却为了母后完成了最后一个美丽的疯狂,这种以生命为代价的付出着实令人惋惜。

三王子元成没经历过战争、爱情,可他的心里却生长着黑暗与邪恶,他迫切的想得到存在感,因而冲动的举剑谋反,却在父王的皮带下葬送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本片中鲜明的人物性格打造了一个个震撼的片段,恢弘的气势,强大的视觉冲击力集合这些精彩的片段组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视觉盛宴。

然而皇宫里的金红翠绿、红墙绿瓦即使再过奢华,在权利地位的争夺面前都脆弱的不堪一击,华丽的背后隐藏着千疮百孔的伤痕。

影片的最后,元杰的自刎成为整部影片的点睛之笔,在利欲熏心的年代,他用血肉之躯捍卫了亲情,在每一个人都失去的时候,他,却得到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