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4.4.4输血和血型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4.4.4输血和血型 教学设计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人体的血量,何种情况需要输血;2.了解血型的发现,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并能认同同型输血原则。

(二)能力目标1.通过安排学生“小组进行血型匹配表演活动”和“小组扮演献血活动”来提高学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素质能力等;2.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的ABO血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献爱心”游戏,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2.通过丰富的献血场景图片,激发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树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教学重点1.ABO血型的类型;2.同型输血原则。

教学难点安全输血(血型匹配的关系)。

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采用课件以增大教学的直观性;2.利用自制教具——“输血关系模型”进行教学,帮助学生记忆“供血者血型必须与受血者血型相匹配”的各种关系。

3.课前将全班学生分成10个小组,或准备“小组进行血型匹配表演活动”或“小组扮演献血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教具——“输血关系模型”、学生表演活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血液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早在17世纪,就有人对大出血的病人进行输血抢救,有的病人输入血液以后,能够起死回生,但多数病人输入血液以后,却加快了死亡的速度。

这是为什么呢?要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我们就得要学习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播放医生抢救病人的视频。

(过渡语)通过观看视频以后,我们会在想,人体里究竟有多少血液呢?失去多少血液后,就必须输血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一个内容“一、血量与输血”。

探究新知一、血量与输血1.正常成年人血量:约4800毫升(占体重的7%-8%)2.一次失血1200—1500毫升,出现的症状:危及生命。

处置:及时输血。

3.一次失血800—1000毫升,出现的症状:头晕、心跳、眼发黑、出冷汗。

处置:考虑输血4.一次失血小于400毫升,出现的症状:一般不会有明显症状。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必备教案:第四单元 第四章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必备教案:第四单元 第四章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教材分析】通过本章第一节的学习||,学生知道了血液的重要性||。

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学生也都应该知道血量对生命与健康的重要性||,知道当人体出现大量失血就需要输血||。

那么||,失血量达到多少就需要输血呢?这就有必要了解血量与输血的关系||,因此本节首先介绍血量与输血||。

输血与血型密切相关||,要安全输血首先必须了解献血者与受血者的血型||,所以教材接着介绍的是血型||。

如何才能安全输血||,教材从ABO血型的角度作了简要的介绍||。

教材在“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另外||,教材在旁栏通过“小资料”介绍了心血管病以及心血管病危害的严重也说明了心血管医生这个职业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1.说出人体的血量与输血的关系||。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的原则||。

3.认同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 ABO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的原则||。

(2)认同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2.教学难点认同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课前准备】1.教师(1)制作多媒体课件||。

(2)准备模拟A、B、AB、O型四种血型的血和模拟标准A型、B型血清||。

(3)制作模拟A、B、AB、O型血献血者牌||,制作模拟A、B、AB、O型血受血者牌||。

2.学生1、上网查找“血型的发现”有关资料||。

2.准备“血液和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调查报告||。

【教学方法】探究性教学||。

【教学设计】【板书设计】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输血与血型【课后反思】通过前三节的学习||,学生已对“血液循环系统”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在此基血量与输血:成年人体内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血型血型的发现者;1900 年,奥地利科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安全输血:1.以输同型血为原则2.成分输血 ABO 血型:A 型、B 型,AB 型和O 型础上||,让学生学习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输血与血型”的内容||,可以帮助他们认同无偿献血制度||。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设计:4.4.4输血与血型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设计:4.4.4输血与血型
5.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血型的分类及输血的原则,掌握血型检测的基本方法。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准确判断血型,并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2.重点: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科学的情感态度。
3.讲解血型检测方法,包括显微镜观察、血清学试验等,为学生后续实验操作做好理论准备。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a.血型是如何遗传的?
b.输血时为什么要遵循同型输血原则?
c.如果血库中没有同型血,该怎么办?
2.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四)课堂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设计:4.4.4输血与血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输血的基本概念,掌握输血的原则和过程,了解血液的组成及其功能。
2.掌握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的基本知识,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能够判断输血时的血型选择。
3.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识别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提高观察与分辨能力。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案例和问题,让学生感受到血型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实物展示、多媒体课件等,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血型知识。
3.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血型检测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4.针对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教师应善于运用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b.如果血库中没有同型血,有哪些替代方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血型与输血》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血型与输血》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血型与输血》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人体的血量,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解释血型鉴定原理及过程,说明输血原则;3、举例说出无偿献血的有关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对血型鉴定的实验设计及实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实验动手能力;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及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形成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出示图片。

师:图片上的这女士产下男婴后大出血。

众所周知:人体里流淌不息的血是生命的源泉。

一旦失血过多,就会有生命之忧,就需要通过输血来抢救。

师:前两天,我缝衣服时不小心手指被戳了一下,出了一点血。

请问我需要输血吗?请大家想一想,在什么情况才需要输血?请大家阅读材料,迅速找到答案。

2、师:失血过多的病人急需输血,但输血大有学问。

在一百多年前,欧洲战场上曾出现一件怪事:医生为了抢救失血过多的伤员,尝试为伤员输血。

有些伤员输血后转危为安,而更多的伤员却因此而加速死亡。

这件事使人们疑惑不解,也成了当时一个科学谜团。

后来,一位科学家揭开了血液和输血的奥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血型和输血》一课,来了解血型和输血的奥秘。

(引出课题)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合作实验1、幻灯片知识链接,兰德斯坦纳在1901年划分出ABO血型。

师:兰德斯坦纳是怎样发现不同的血型的呢?他是如何定义出人的四种血型的呢?兰德斯坦纳是怎样发现的?2、教师简单介绍血液的基本组成,强调血型主要和红细胞和血清有关。

介绍兰德斯坦纳发现红细胞凝集现象。

红细胞凝集反应对人有什么危害?(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借助自制教具引导学生回答系统定型的依据)师:红细胞表面的凝集原有2种,图中用不同的形状表示出来了。

两种凝集原是怎么划分出4种血型的呢?(凝集原A=A,凝集原B=B,凝集原AB=AB,无凝集原=O)师:血浆含有的2种物质,分别叫做什么?(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强调:抗A 的意思是让含有A的红细胞凝集起来而不能发挥作用。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必备教案: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必备教案: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学生根据课件展示要求进行实验,并报告实 验结果。 人体血量、失血量 与人的健康关系课 件展示 ( 2 分钟)
个健康成年人的血 量有多少? 展示人体血量、 失血 量与人健康的关系 课件。 我国从哪一年起, 实 行无偿献血制度?
血量与血型、无偿 学生认真观察思考 献血。
(3 分钟) 学生回答: 2019 年。 3、“献血常识” 问 1:献血有损健康吗?
浆中提取的某种成
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分,这就是我们所说
的能力,培养学生 4、“血液和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的“血液制品”。
的合作能力及语言 表达能力。
问 1.血液制品主要包括
答 白蛋白、 免疫
哪些?
球蛋白、 凝血
因子类别三
大类。
白蛋白: 大手
术、创伤、器
官移植、 大面
第6 页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举例说明血液制品
积烧伤等。
与人类生活有哪些关 系?
免疫球蛋白: 病毒性传染
病。 凝血因子类
别:整形外 科、血友病
等。
抢答赛 ( 6 分钟)
学生按原第一、二、三、四组抢答,并分组 记录得分情况,每题 5 分,答对一道题得 5 教师将抢答题作成
通过抢答激发学生 分,答错一道题扣 5 分,哪一组得分最多取 课件,逐一点击出
用。
别是什么?
血液的成分有如此
引入 分钟)
思考回答:
人因某种原因大量
输血(输同型血)。
失血该怎么办?
方案一: 若同学们回
答的是输同型血, 就
方案一:防止输血时发生凝集反应。
直接进入: 为什么要
输同型血?
方案二: 17 世纪时,
医生就曾尝试将动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第四节 输血和血型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第四节 输血和血型  教学设计

《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村分析:《输血与血型》是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最后一节内容。

教材通过前三节让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安排这一节《输血与血型》,并设置了“血液和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调查类活动。

可以看出本节内容是书本与生活、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的桥梁,是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很好的途径和契机。

2.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好奇、好动,对生活中接触到的关于“血型、输血”一知半解但又极感兴趣。

但是书本上的内容又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因此在课前应布置学生收集与本节课教学有关的知识、内容,课堂上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充分的展示与交流。

重点:模拟实验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难点:模拟实验抗原和抗体及输血关系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列举ABO血型的类型。

(2)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同血型和血量的关系。

2.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的ABO血型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2)激发学生关注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确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七年级生物下册4.4.4输血与血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4.4.4输血与血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4.4.4输血与血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第一篇:七年级生物下册 4.4.4 输血与血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第四节输血与血型【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观察相关素材,能够列举ABO血型的类型。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观察相关素材,能够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血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输血的原则;认同我国无偿献血制度。

【教学难点】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输血的原则。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PPT课件、相关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学内容】(一)情景导入师:前不久从报纸上看到这样的一份报道,某地发生一起车祸,多人受伤,其中两人由于失血过多,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

思考,为什么失血过多人会死亡,血液对人有什么作用?生:血液对人体很重要,担负着人体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各种物质的运输。

如果失血过多,各种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影响,甚至不能正常进行。

师:对于那些失血过多的伤者,可以采取的针对性的紧急救治措施应该怎样,可以减少人员死亡?生:输血师:在这一过程中,是有血就可以输,还是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生:要注意血型师:本节我们就这方面内容作进一步了解。

(二)血型与输血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学习讨论和交流。

师:结合讨论题,请同学们谈谈你们的认识和看法。

生:人类的血型有四种类型:A型、B型、AB型、O型,血型是遗传决定的,也是可以遗传的。

(血型的发现)生:人类的血型是由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在1900年发现的。

但是兰德斯坦纳最初的发现只提到三种类型,没有AB型,后来人们又发现了第四种血型。

直到1928年,全世界的血型名称才被统一。

生:兰德斯坦纳最初发现血型只有三种,后人在此基础上,又提出新的认识。

我们认为前人提出的观点并不一定就是十分完美的,可能存在着不完善,甚至是错误的,后人应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师:很好,我们在学习和继承前人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中,既要尊重科学,但又不能迷信科学,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要敢于怀疑,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输血与血型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输血与血型优秀教学案例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意识,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索血型的奥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关注生活的意识。在教学评价方面,我将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以期提高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思考输血时为什么要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不同血型之间输血会发生什么反应?
2.让学生探讨如何正确处理紧急输血情况?如何避免凝集反应的发生?
3.思考输血并非越多越好,那么如何根据病人的实际需要进行输血?
(三)小组合作
1.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共同探讨血型的奥秘,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2.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检测血型,分享检测结果,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小组讨论如何正确处理紧急输血情况,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让学生反思本节课所学知识,总结输血的原则、血型的检测方法和输血反应的处理方法。
2.让学生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2.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检测血型,分享检测结果,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小组讨论如何将血型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如家庭成员的血型匹配等。
(四)总结归纳
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包括输血的原则、血型的检测方法和输血反应的处理方法。
2.强调输血并非越多越好,要根据病人的实际需要进行。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输血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续表)
探究点一安全输血
[情景展示]
[问题探究]安全输血要注意什么?什么是成分输血?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1.同型输血
当一个人大量失血而危及生命时,最有效的抢救方法是输血。

但如果处置不当,很可能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灾难。

因此,安全输血非常重要。

安全输血的时候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但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缓慢地输入少量的O型血;AB型血的人,除可输入O型血外,也可缓慢地输入少量的A型或B型血(如下表)。

但在大量输血时,仍需遵循同型输血原则。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了同型血的人可以相互输血外,O型血可输给其他血型的受血者,AB型血的人可接受其他血型的血。

如果异型血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

因此,异型血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能用,并且量要少、速度要慢。

2.成分输血
临床上某些病人只是因为血液中缺乏某些成分而需要输血时,有时不需要输入全血,只需进行成分输血,即根据病人的需要,以“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选择性地输入某一成分,从而大大提高了病人输血的效果,降低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避免了大量的血液浪费。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二无偿献血
[情景展示]
[问题探究]无偿献血会影响身体健康吗?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从2019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
血。

实践证明,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不超过体内血量的10%(约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与血细胞在短期内会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因此,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作为一个健康的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为挽救他人的生命奉献爱心。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