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SCR和SNCR烟气脱硝技术的分析比较

合集下载

SNCR与SCR脱硝技术比较

SNCR与SCR脱硝技术比较

SNCR与SCR脱硝技术比较作者:孙少波来源:《科技风》2019年第13期摘要:超低排放中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氮氧化物,目前在电力行业应用较为广泛的主要有三种方案分别是SCR、SNCR和SCRSNCR联用。

这三种方案都能达到较高的脱除效率,且各有优势和劣势,本文将先分别介绍这三种方案的主要特点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其中将着重介绍应用较广的SCR技术存在的催化剂中毒问题。

关键词:超低排放;脱硝;催化剂1概述国家2011年颁布《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随后又提出超低排放的技术。

这种技术指的是,采用多种污染物高效协同脱除,使得火电厂燃煤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完全符合燃气机组排放限值,即: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不超过10mgNm3、35mgNm3、50mgNm3。

超低排放中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氮氧化物,目前在电力行业应用较为广泛的主要有三种方案分别是SCR、SNCR和SCRSNCR联用。

这三种方案都能达到较高的脱除效率,且各有优势和劣势,本文将先分别介绍这三种方案的主要特点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2SNCR2.1SNCR脱硝原理SNCR全称为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这种方法不使用催化剂,利用锅炉炉膛的温度,在850至1100℃的温度范围内将氮氧化物NOx还原成为N2和H2O。

使用NH3作为还原剂时反应机理为:在温度合适时:4NH3+4NO+O2=4N2+6H2O;但当温度不适合时,就会发生副反应:4NH3+5O2=4NO+6H2O;而使用尿素为还原剂时反应方程为:2NO+2CO(NH2)2+O2=4N2+2CO2+2H20。

2.2SNCR的工作流程SNCR系统烟气脱硝过程是由下面四个基本过程完成:(1)接收和存储还原剂;(2)还原剂的计量输出、与水混合稀释;(3)在锅炉合适位置注入稀释后的还原剂;(4)还原剂与烟气混合进行脱硝反应。

2.3SNCR优势与劣势SNCR脱硝效率对大型燃煤机组可达25%~40%,对小型机组可达80%。

SCR、SNCR、PNCR、臭氧脱硝技术比对

SCR、SNCR、PNCR、臭氧脱硝技术比对

SCR、SNCR、PNCR、臭氧脱硝技术比对目前烟气脱硝技术可分为干法和湿法两大类,其中干法脱硝中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技术是市场应用最广(约占60%烟气脱硝市场)、技术最成熟的脱硝技术。

其原理是向烟气中喷氨或尿素等含有NOx
、N2O5
传统烟气脱硫脱硝工艺更适应环保日益严格的要求,通过特殊工艺控制脱硝反应过程,使碱液吸收反应的产物以固体形式存在,实现了气态污染物(氮氧化
物)的固化处理,不产生二次污染。

采用臭氧的高级氧化技术不仅对NOX具有良好的脱除效果,而且对烟气中的其他有害污染物,比如重金属汞也有一定的去除能力;在低温下进行氧化
吸收等脱硝过程,有利于锅炉的能源回收利用,降低工程施工难度。

利用国内现有较为成熟的湿法脱硫工艺并加以改进,使脱硫脱硝同时进行。

低温脱硝技术是今后脱硝技术的发展方向。

二、SCR(选择性催化还原)、SNCR(非选择性催化还原)两种技术
1、SCR主要应用在大型锅炉等的烟气处理,脱硝率可达80%以上,但投
1、喷嘴下方水冷壁腐蚀严重。

2、空预器、过热器、省煤器积灰严重,影响锅炉对锅炉影响较大较小出力,
降低热效率
3、灰斗积灰渣严重。

4、影响布袋除尘器除尘效果,降低布袋使用寿命。

PNCR法避免了以上缺点。

SNCR法脱硝率一般30%-50%,并随运行时间加长降低;达不3mg/Nm以下排放标准;PNCR法脱硝率一般80%-90%,由于采用高分子材料不受运行时
间影响脱硝率。

烟气脱硝SCR和SNCR工艺对比分析(成本,运行成本,优缺点)

烟气脱硝SCR和SNCR工艺对比分析(成本,运行成本,优缺点)

催化剂还原剂系统压力损

反应剂喷射位置SO2/SO3 氧化
SCR 使用(成份主为
TiO2,V2O5,WO3)
尿素或NH3
增大
多选择于省煤器与SCR
反应器间烟道内会
SNCR不使用尿素或NH3无通常炉膛内喷射
不会
NH3 逃逸
除NOX温度NOx脱除效率投资成本NOx脱除运行成本除NOX终产物
<3ppm
300~400℃80~95 %~250元/kw~2分 /kwh氮气和水
5~10ppm
950~1050℃30~50%~50元/kw~0.3分 /kwh 氮气、CO2和

SCR和SNCR的区别
下游设备造成影响
对空气预热器影响燃料的影响锅炉的影响
造成空预器堵塞
催化剂中的V、Mn、Fe等多
种金属会对SO2 的氧化起催
化作用,SO2/SO3氧化率较
高,而NH3 与SO3 易形成
NH4HSO4 造成堵塞或腐蚀
高灰分会磨耗催化
剂,碱金属氧化物
会使催化剂钝化
受省煤器出口烟气
温度的影响
无不会造成堵塞或腐蚀无影响
受炉膛内烟气流速
、温度分布及NOx分
布的影响
区别
预留空间设备占地面积安装设备检修、维护
需要大(需增加大型催化
剂反应器和供氨或尿
素系统)
时间长麻烦
不需要小( 锅炉无需增加催
化剂反应器)时间短简单。

最新SCR、SNCR、SNCR4.0脱硝技术优缺点

最新SCR、SNCR、SNCR4.0脱硝技术优缺点

SCR、SNCR、SNCR4.0脱硝技术对比现今烟气脱硝技术可分为干法和湿法两大类,其中干法脱硝中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技术是市场应用最广(约占60%烟气脱硝市场)、技术最成熟的脱硝技术。

SCR脱硝技术即选择性催化剂还原法,是向催化剂上游的烟气中喷入氨气或其它合适的还原剂、利用催化剂将烟气中的NOX转化为氮气和水。

SNCR脱硝技术即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是一种不用催化剂,在850~1100℃的温度范围内,将含氨基的还原剂(如氨水,尿素溶液等)喷入炉内,将烟气中的NOx还原脱除,生成氮气和水的清洁脱硝技术。

SNCR和SCR脱硝技术相比较的优缺点:1.SCR使用催化剂,SNCR不使用催化剂。

2.SNCR参加反应的还原剂除了可以使用氨以外,还可以用尿素。

而SCR烟气温度比较低,尿素必须制成氨后才能喷入烟气中。

3.SNCR因为没有催化剂,对温度要求严格,温度过低,NOx转化率低;温度过高,NH3则容易被氧化为NOx,抵消了NH3的脱除效率;一方面,降低了脱硝效率,另外一方面,增加了还原剂的用量和成本。

4.SNCR由于反应温度窗的缘故,反应时间以及喷氨点的设置以及切换受锅炉炉膛和/或受热面布置的限制。

5.为了满足反应温度的要求,喷氨控制的要求很高。

喷氨控制成了SNCR的技术关键,也是限制SNCR脱硝效率和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的最大障碍。

6.SNCR氨的泄漏量大,不仅污染大气,而且在燃烧含硫燃料时,由于有(NH4)2SO4形成,会使空气预热器堵塞。

,而SCR控制在2~5ppm。

7.SNCR由于反应温度窗以及漏氨的限制,脱硝效率较一般为30~50%,对于大型电站锅炉,脱硝效率一般低于40%。

而SCR的脱硝效率在技术上几乎没有上限,只是从性价比上考虑,国外一般性能保证值为90%。

8.SCR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部分SO2会转化成SO3,而SNCR没有这个问题。

SNCR4.0泰北氨基复合脱硝设备是一种新型脱硝技术,它的工作原理是在炉膛内喷入固体脱硝还原剂,该还原剂在炉中迅速分解,与烟气中的二氧化氮反应生成氮气和水,不与烟气中的氧气发生作用。

烟气脱硝技术方案的对比

烟气脱硝技术方案的对比

烟气脱硝技术方案的对比烟气脱硝技术是治理大气污染的关键措施之一,能够有效降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排放,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目前,烟气脱硝技术主要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两种方法。

下面将对这两种技术方案进行对比分析。

首先是SCR技术,它使用催化剂将氨气(NH3)和烟气中的NOx进行催化反应,生成无害的氮气和水。

SCR技术具有高脱硝效率、广泛适用性和成熟的工艺流程等优点。

其污染物排放浓度可在10毫克/立方米以下,脱硝效率可达90%以上。

此外,SCR技术在高温烟气环境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适用于火电厂、炉窑等大规模烟气脱硝场合。

但SCR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该技术需要额外添加氨气作为还原剂,增加了运行成本。

其次,SCR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受到积灰、硫酸盐腐蚀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换,增加了设备运行的复杂性和费用。

此外,SCR技术对烟气中的氧气含量和温度要求较高,如果不满足要求,会影响脱硝效率。

另一种技术方案是SNCR技术,它通过直接添加氨水(NH4OH)或尿素溶液到烟气中,使其中的NOx在高温下发生非催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

SNCR技术具有投入成本低、操作简便的特点。

它适用于小型燃煤锅炉、工业炉窑等场合,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脱硝效果。

然而,SNCR技术也存在问题。

首先,其脱硝效率相对较低,通常在40%至70%之间,无法达到SCR技术的高水平。

其次,SNCR技术对烟气温度的要求较高,一定范围内的温度变化会影响脱硝效率。

此外,SNCR技术对氨水或尿素的溶液浓度、喷射位置和喷射方式等参数也有一定要求,需要认真调节和管理。

综上所述,SCR技术和SNCR技术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烟气脱硝场合。

对于大型火电厂、炉窑等高温烟气场合,SCR技术具有脱硝效率高、稳定性好的优点,但运行成本较高,需要额外添加氨气和定期维护催化剂。

而对于小型燃煤锅炉、工业炉窑等低温烟气场合,SNCR技术具有投入成本低、操作简便的优点,但脱硝效率相对较低。

烟气SCR脱硝与SNCR脱硝技术比较

烟气SCR脱硝与SNCR脱硝技术比较

烟气SCR脱硝与SNCR脱硝技术比较锅炉燃用低热值高灰分燃料,尾部灰浓度远高于煤粉锅炉,会造成SCR反应器催化剂磨损严重、使用寿命降低,将使运行费用增加较大;省煤器后烟温较煤粉炉低,设计310℃左右为SCR脱硝反应的温度下限,不利于SCR反应器提高脱硝效率;由于催化剂的加入会将SO2氧化为SO3并与逃逸氨反应生成硫酸氨和硫酸氢铵,易造成空预器积灰堵塞和腐蚀且系统阻力增加较大,影响机组运行安全。

鉴于以上因素,不考虑采用SCR或者SNCR+SCR联合脱硝工艺。

脱硝工艺的选择:烟气脱硝技术比较(福建地区)SNCR适用于CFB机组,首先其炉膛出口温度一般在850——1000℃区间内,在SNCR工艺高效“温度窗”内;其次燃烧后烟气分三股分别经过分离器,在分离器内剧烈混合且停留时间超过1.5秒,为SNCR工艺提供了天然的优良反应器;最后由于CFB燃烧技术是一种低NOX燃烧技术,CFB锅炉出口NOX浓度较低,再通过SNCR工艺,可确保出口浓度达到环保要求;此外SNCR工艺投资和运行费用都低于SCR工艺,工业试验和国外运行经验均表明SNCR系统用于CFB锅炉,设计合理可达50%以上脱硝效率,氨逃逸可低于8ppm。

综合比较认为:采用SNCR脱硝技术,对该项目锅炉效率、排烟温度、锅炉受热面以及锅炉下游设备造成腐蚀的影响均较小,不影响机组运行的安全,不需要进行针对性设备改造。

SNCR脱硝技术与SCR脱硝技术相比,具有工程实施较为简单易行,投资及运行成本低,占地面积少,建设工期短,氮氧化物排放可达到环保要求。

根据满足布置要求,投资成本经济合理,本工程推荐采用SNCR 工艺。

2、SNCR脱硝系统还原剂的选择:SNCR脱硝系统还原剂有液氨、氨水、尿素三种。

1)液氨:优点:喷入炉膛后会迅速挥发成气体,不会造成炉内受热面湿壁、腐蚀;缺点:氨气有毒、可燃、可爆,储存的安全防护要求高,需相关消防安全部门审批才能大量储存、使用;采用液氨的SNCR相对而言系统比较复杂,初期投资费用高,运行维护费用高,管道损失大,液氨泄漏事故频繁发生,从安全方面考虑,建议不采用液氨作为还原剂;2)氨水:优点:喷射刚性、穿透力比氨气喷射高;缺点:氨水恶臭、挥发性和腐蚀性强,有一定的操作安全要求,由于含大量的稀释水,储存、输送系统复杂;3)尿素:采取一般的工业、农业用尿素作为还原剂,其含氮量在46%以上,其运输、储存、输送都无需特殊的安全防护措施。

SCR和SNCR脱硝技术

SCR和SNCR脱硝技术

SCR和SNCR脱硝技术SCR脱硝技术SCR装置运行原理如下:氨气作为脱硝剂被喷入高温烟气脱硝装置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烟气中NOx 分解成为N2和H2O,其反应公式如下:催化剂4NO + 4NH3 +O2 →4N2 + 6H2O催化剂NO +NO2 + 2NH3 →2N2 + 3H2O一般通过使用适当的催化剂,上述反应可以在200 ℃~450 ℃的温度范围内有效进行, 在NH3 /NO = 1的情况下,可以达到80~90%的脱硝效率。

烟气中的NOx 浓度通常是低的,但是烟气的体积相对很大,因此用在SCR装置的催化剂一定是高性能。

因此用在这种条件下的催化剂一定满足燃煤锅炉高可靠性运行的要求。

烟气脱硝技术特点SCR脱硝技术以其脱除效率高,适应当前环保要求而得到电力行业高度重视和广泛的应用。

在环保要求严格的发达国家例如德国,日本,美国,加拿大,荷兰,奥地利,瑞典,丹麦等国SCR脱硝技术已经是应用最多、最成熟的技术之一。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 SCR脱硝技术必然会成为我国火力电站燃煤锅炉主要的脱硝技术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图1为SCR烟气脱硝系统典型工艺流程简图。

SCR脱硝系统一般组成图1为SCR烟气脱硝系统典型工艺流程简图, SCR系统一般由氨的储存系统、氨与空气混合系统、氨气喷入系统、反应器系统、省煤器旁路、SCR旁路、检测控制系统等组成。

液氨从液氨槽车由卸料压缩机送人液氨储槽,再经过蒸发槽蒸发为氨气后通过氨缓冲槽和输送管道进人锅炉区,通过与空气均匀混合后由分布导阀进入SCR反应器内部反应, SCR反应器设置于空气预热器前,氨气在SCR 反应器的上方,通过一种特殊的喷雾装置和烟气均匀分布混合,混合后烟气通过反应器内催化剂层进行还原反应。

SCR系统设计技术参数主要有反应器入口NOx 浓度、反应温度、反应器内空间速度或还原剂的停留时间、NH3 /NOx 摩尔比、NH3 的逃逸量、SCR系统的脱硝效率等。

SCR与SNCR脱硝技术

SCR与SNCR脱硝技术

SCR和SNCR脱硝技术SCR脱硝技术SCR装置运行原理如下:氨气作为脱硝剂被喷入高温烟气脱硝装置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烟气中NOx 分解成为N2和H2O,其反应公式如下:催化剂4NO + 4NH3 +O2 →4N2 + 6H2O催化剂NO +NO2 + 2NH3 →2N2 + 3H2O一般通过使用适当的催化剂,上述反应可以在200 ℃~450 ℃的温度范围内有效进行, 在NH3 /NO = 1的情况下,可以达到80~90%的脱硝效率。

烟气中的NOx 浓度通常是低的,但是烟气的体积相对很大,因此用在SCR装置的催化剂一定是高性能。

因此用在这种条件下的催化剂一定满足燃煤锅炉高可靠性运行的要求。

烟气脱硝技术特点SCR脱硝技术以其脱除效率高,适应当前环保要求而得到电力行业高度重视和广泛的应用。

在环保要求严格的发达国家例如德国,日本,美国,加拿大,荷兰,奥地利,瑞典,丹麦等国SCR脱硝技术已经是应用最多、最成熟的技术之一。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 SCR脱硝技术必然会成为我国火力电站燃煤锅炉主要的脱硝技术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图1为SCR烟气脱硝系统典型工艺流程简图。

SCR脱硝系统一般组成图1为SCR烟气脱硝系统典型工艺流程简图, SCR系统一般由氨的储存系统、氨与空气混合系统、氨气喷入系统、反应器系统、省煤器旁路、SCR旁路、检测控制系统等组成。

液氨从液氨槽车由卸料压缩机送人液氨储槽,再经过蒸发槽蒸发为氨气后通过氨缓冲槽和输送管道进人锅炉区,通过与空气均匀混合后由分布导阀进入SCR反应器内部反应, SCR反应器设置于空气预热器前,氨气在SCR 反应器的上方,通过一种特殊的喷雾装置和烟气均匀分布混合,混合后烟气通过反应器内催化剂层进行还原反应。

SCR系统设计技术参数主要有反应器入口NOx 浓度、反应温度、反应器内空间速度或还原剂的停留时间、NH3 /NOx 摩尔比、NH3 的逃逸量、SCR系统的脱硝效率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电厂SCR和SNCR烟气脱硝技术的分析比较中电国华北京热电分公司杨东华摘要:为满足日趋严格的环保要求,国华电力公司从去年开始陆续在国华浙能宁海电厂、国华太仓电厂、国华台山电厂和北京热电分公司先后上马烟气脱硝工程。

这些脱硝工程分别采用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SNCR技术,这两种技术作为国际脱硝广泛应用的主流技术,在系统技术原理、设计要求、技术关键、反应塔布置及其催化剂特性、氨逃逸及其对空气预热器的影响等方面各有其优缺点,本文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比较。

引言在火电机组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中氮氧化物是最近二十多年中受到极大关注的一种污染物。

科学己经证明氮氧化物在酸雨的形成和对臭氧层的破坏中所起的作用。

世界上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对氮氧化物的排放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标准。

在我国,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中近70%来自于煤炭的直接燃烧。

电力工业是我国的燃煤大户,电力工业的发展,又将导致NO X排放量越来越大。

如果不加强控制,NO X对我国大气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后果将越来越严重。

国华电力公司作为神华集团下属重要的电力企业,其大部分电厂都属于燃煤火电厂,不可避免的都是地方上排放氮氧化物的主要源头。

从2004年开始,公司就将治理NO X排放作为公司发展重点进行了整体规划,先后在国华浙能宁海电厂、国华太仓电厂、国华台山电厂和北京热电分公司上马了烟气脱硝项目,成为国内第一批治理NO X 排放的电力企业。

1、目前国际上脱硝的主要技术手段目前,国际上通常采用的降低NO X的污染主要有两类措施。

一是控制燃烧过程中NO X的生成,即低NO X燃烧技术;一是对生成的NO X 进行处理即烟气脱硝技术。

低NO X燃烧技术是降低燃煤NO X排放量的较经济的技术措施,由于它相对简单,而且一次性投入成本低,所以它的应用最广泛。

它主要包含:空气分级燃烧、燃料分级燃烧、烟气再循环和使用低NO X燃烧器等四种方式来降低NO X的排放量。

虽然低NO X燃烧技术可降低NO X排放30%-50%左右,但各种低氮燃烧技术均涉及炉膛燃烧的安全问题或效率问题,故技术存在局限。

关于烟气脱硝技术,主要有气相反应法、液体吸收法、吸附法、液膜法、微生物法等几类,其中气相反应法又包括电子束照射法和脉冲电晕等离子体法、选择性催化还原法选择性非催化性还原法和炽热碳还原法、低温常压等离子体分解法等三类。

在众多烟气处理技术中,液体吸收法的脱硝效率低,净化效果差;吸附法虽然脱硝效率高,但是吸附量小,设备过于庞大,再生频繁,应用也不广泛;液膜法、微生物法是两个新型的技术,还有待发展;脉冲电晕法可以同时进行脱硫脱硝,但是,还有一些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如如何实现高压脉冲电源的大功率、窄脉冲、长寿命等问题;电子束法脱硝技术也可以同时脱硫脱硝,但是,此技术能耗较高,并且有待实际工程应用检验。

目前脱硝最为成熟的技术是SCR技术和SNCR技术,在美国1998年颁布的NOxSIP法令时, FPA预计将安装75GW的SCR系统,至今大约己经安装大约60GW以上。

2002年日本共有折合总容量大约23.1GW的SCR系统,在欧洲大部分的大型电站都采用SCR技术。

而SNCR技术1974年在日本首次投入商业应用,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大约有300套SNCR装置应用于电站锅炉、工业锅炉、市政垃圾焚烧炉和其它燃烧装置。

2、SCR技术的原理介绍和技术经济分析2.1 SCR烟气脱硝技术原理燃煤电厂锅炉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系统采用氨(NH3)作为还原介质,主要由供氨与喷氨系统,催化剂(反应塔)、烟气管道与控制系统等组成。

如图1所示,SCR反应塔通常布置在锅炉省煤器出口与空气预热器入口之间,离开锅炉省煤器的热烟气在进入SCR反应塔前,在远离SCR反应塔的上游烟道中喷入氨(NH3),使氨与烟气充分均匀混合后进入反应塔。

氨在反应塔中催化剂的作用下,在有氧气的条件下选择性地与烟气中的NOX(主要为NO和少量的NO2)发生化学反应,将NOX转换成无害的氮气(N2)和水蒸气(H2O)。

SCR反应塔中的主反应过程为:4NO+4NH3+O2=4N2+6H2O 2NO2+4NH3+O2=3N2+6H2O 该反应过程为放热化学反应,由于SCR入口烟气中的NO X浓度一般为烟气体积流量0.05%~0.01%,还原NO X的放热反应所释放的热量相对较小。

选择性反应意味着不应发生氨和二氧化硫的氧化反应过程。

然而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烟气中的一小部分SO2会被氧化为SO3,其氧化程度通常用SO2/SO3转化率表示。

图1 SCR烟气脱硝系统流程图在有水的条件下,SCR中未参与反应的氨会与烟气中的SO3反应生成硫酸氢氨NH4HSO4和硫酸氨(NH4)2SO4等一些不希望产生的副产品。

其副反应过程为:2SO2+1/2O2=2SO3 2NH3+SO3+H2O=(NH4)2SO4NH3+SO3+H2O=NH4HSO42.2 工程示例浙江国华宁海发电厂工程4号机组(1×600MW),采用的是日本BHK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技术,根据工程合同要求:在设计煤种及校核煤种、锅炉最大工况(BMCR)、处理100%烟气量条件下脱硝效率不小于80%。

同时脱硝装置在性能考核试验时(首次通烟气后六个月内)要满足:NOx脱除率不小于83%;氨的逃逸率不大于3ppm;SO2/SO3转化率小于1%;从脱硝系统入口到出口之间的系统压力损失不大于(1000)Pa (设计煤种,100%BMCR工况,并考虑所有附加催化剂层投运后增加的阻力)。

这些要求对于我国首批引进SCR脱硝技术来说,都是相对较高的。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日本的BHK公司对脱硝工程采取了很多优化设计。

分别包括:2.2.1 脱硝系统优化设计脱硝效率主要取决于催化剂特性(反应活性、结构类型、使用寿命等)、SCR反应塔入口烟气参数分布(烟气温度、烟气流速、NO2浓度与飞灰浓度、 NH3/NO2摩尔比等)、SCR反应塔设计(空塔速度—烟气在反应塔空间内停留时间的尺度、烟气流速、催化剂层数)等因素。

图2为SCR脱硝效率和氨逃逸与NH3/NO2摩尔比的关系曲线。

图2 SCR脱硝效率和氨逃逸与NH3/NO2摩尔比的关系曲线为了使SCR脱硝效率达到最高,同时使氨逃逸量控制在最低水平,其技术关键是如何精确控制与调节SCR反应塔入口烟气中NH3/NO2摩尔比的分布、烟气速度分布以及烟气温度分布这3个重要参数。

要使SCR系统实现优化运行,则要求SCR反应塔顶部入口截面上的烟气速度分布最大允许偏差为10%-15%,烟气温度分布最大允许偏差为10-15℃,NH3/NO2摩尔比分布的最大允许偏差为5%-10%。

对此,BHK公司通过数据库软件模拟了实际运行工况,提供了NH3/NO x摩尔比不超过0.812时随烟气中氮氧化物含量变化的NO x脱除率修正曲线,SO2/SO3的转换率随烟温、催化剂入口的SO2浓度以及锅炉负荷等因素变化的函数曲线。

同时BHK公司按照锅炉设计烟气流量参数进行了电脑模拟,并制作了比例为1:15的流场模型(模型根据图纸设计加装了均流板)进行了流场试验,确保将烟气速度分布最大允许偏差控制在15%以内。

2.2.2 关于SCR反应塔的布置SCR反应塔布置通常为:高温侧高飞灰烟气段布置、高温侧低飞灰烟气段布置(布置在高温电除尘器后)和低温侧低飞灰尾部烟气段布置(布置在脱硫出口)三种。

高温侧高飞灰烟气段布置直接安装在省煤器出口与空气预热器入口之间,即布置在空气预热器与静电除尘器之前,这种方案的主要特点是烟气经过省煤器后进入SCR反应塔时的温度通常为300-430℃,适合于大多数催化剂所要求的工作温度,这种方案烟气在进入SCR反应塔前不需要采用气一气加热器对其进行再加热,因而投资费用与运行费用较低。

出于各方面综合考虑,最后宁海电厂选取了此种布置方案(见图3)但是,由于离开锅炉省煤器的烟气中的全部飞灰和SO2等要全部流过催化剂,SCR入口烟气中飞灰浓度较高(20-30 g/m3),飞灰颗粒粗大(15-25 μm),而且SO2含量较高。

催化剂表面的微孔易被飞灰颗粒及副反应产物硫酸氢氨堵塞,飞灰中的微量元素化合物尤其是气态As2O3等会引起催化剂中毒,催化剂表面受粗大飞灰颗粒的冲刷也易被磨损等因素,针对这些问题,在宁海脱硝项目主要采取了加装声波吹灰、脱硝入口和出口设置灰斗等方法来有效缓解飞灰覆盖催化剂和堵塞催化剂气孔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在催化剂的选取上,考虑到飞灰堵塞的问题,选取了间隙较大的板式催化剂。

图3 高温侧高飞灰烟气段布置图BHK公司的板式催化剂采用金属网架或钢板作为基体支撑材料,制作成波纹板或平板结构,以氧化钛TiO2为基体,加入氧化钒V2O5氧化钨WO3活性组分,均匀分布在性个催化剂表面,将几层波纹板或波纹板与平板相互交错布置在一起。

而国际上另一种主流催化剂为蜂窝式催化剂,它是将氧化钛粉TiO2与其他活性组分以及陶瓷原料以均相方式结合在整个催化剂结构中,按照一定配比混合、搓揉均匀后形成模压原料,采用模压工艺挤压成型为蜂窝状单元,最后组装成标准规格的催化剂模块。

两种催化剂外型如图4所示。

图4 平板式与蜂窝式催化剂单元与模块化结构2.2.3 氨逃逸及其对下游设备运行性能的影响SCR反应塔出口烟气中未参与反应的氨(NH3)称为氨逃逸。

氨逃逸量一般随NH3/NO2摩尔比的增大与催化剂的活性降低而增大。

因此,氨逃逸量的多少可反映出SCR系统运行性能的好坏及催化剂活性降低的程度。

在很多情况下,可依据氨逃逸量确定是否需要添加或更换SCR反应塔中的催化剂。

SCR系统日常运行中监测氨逃逸量的经济实用方法是对飞灰氨含量进行测试分析。

氨逃逸会导致生成硫酸氨盐造成催化剂与空气预热器沾污积灰与堵塞腐蚀,烟气阻力损失增大;飞灰中的氨含量增大,影响飞灰质量;FGD脱硫废水及空气预热器清洗水的氨含量增大。

硫酸铵盐的生成取决于NH3/NO2摩尔比、烟气温度与SO3浓度以及所使用的催化剂成分。

烟气中SO3的生成量取决于2个因素:锅炉燃烧形成的SO2以及SCR反应塔中S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氧化形成的SO3。

因此在宁海项目SCR设计中严格要求SO3转化率小于1%。

同时对于硫酸铵盐造成的堵塞问题,宁海电厂使用声波吹灰器进行定时自动清洗。

2.3 SCR工艺的经济性分析SCR技术是国际上目前脱硝效率最高、最为成熟、最具实力的技术,全世界应用脱硝装置的燃煤电厂中,它的占有率高达70%。

但是该技术也具有一定的缺点,比如投资成本、运行成本较高;催化剂活性、寿命不够长,价格较贵等问题。

以宁海电厂项目为例,它的初期投资高达100元/kW以上,基本上接近国内同类型机组脱硫的价格。

而且在以后的运行中,仅以催化剂的更换为例:宁海电厂初次安装 2 层催化剂,当催化剂运行3-4年后,其反应活性将降低到新催化剂的80%左右,氨逃逸也相应增大,这时需要在备用层空间添加一层新的催化剂,在运行7-8年后开始更换初次安装的第1层,运行约10年后才开始更换初次安装的第2层催化剂,而催化剂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