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

合集下载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1、下列环节中 , 不属于”做中学”活动的基本环节是()A、设置情境B、采集样本C、记录信息并得出结论D、提出问题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教师在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A、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促进者、参与者、反思者、研究者B、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促进者、组织者、反思者、研究者C、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促进者、引导者、反思者、研究者D、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研究者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3、下列评价中 , 不属于对学前儿童发展评价的是()A、学前儿童科学知识、经验的评价B、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C、学前儿童科学方法及能力的评价D、学前儿童科学情感和态度的评价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4、下列科学活动中 , 属于偶发性科学活动的是()A、制作玩具B、制作昆虫标本C、观察蚂蚁搬家D、观察大雾天气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A、活动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B、目的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C、形象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D、启发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6、确定材料选择的原则是()A、生活性、探索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层次性B、生活性、活动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层次性C、生活性、探索性、启发性、丰富性、层次性D、安全性、生活性、探索性、可操作性、丰富性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7、各年龄阶段进行比较性观察时要求有所不同 , 5-6 岁年龄班的要求是()A、比较物体明显的不同点B、比较物体的不同点C、比较物体的相同点D、比较物体的不同点和相同点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8、下列主要内容中 , 不属于以季节为主线选编的内容是()A、季节B、常见动物C、风土人情D、常见植物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9、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分类目标的是()A、科学知识教育目标B、科学能力、方法教育目标C、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D、科学教育活动目标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0、提出儿童概念发展理论的是()A、加涅B、皮亚杰C、维果茨基D、布鲁姆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1、组织开展幼儿园生命教育活动时应遵循体验性原则、人文性原则和 ____原则。

2022年4月自学考试0039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2022年4月自学考试0039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202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一命题考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卷课程代码0039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观察、实验、深思、想象、预言等获取知识的手段属于(B)A、科学知识B、科学活动与过程C、科学态度D、科学精神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定位于(B)A、数学推理B、数学认知C、数学计算D、数学运算3、学前儿童探索学习模式的四个层次依次是(A)A、认识模式描述模式扩展模式创造模式B、描述模式认识模式扩展模式创造模式C、扩展模式描述模式认识模式创造模式D、认识模式描述模式创造模式扩展模式4、实验前儿童知道如何进行实验与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操作努力获取预定的答案,评价标准是儿童的实验结果与预定答案的接近程度,这指的是(D)A、应用型实验B、创新型实验C、探索性实验D、验证性实验5、在家庭中,家长通过引导幼儿认识食品外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来帮助幼儿积累数的经验,这种教育方式属于(B)A、数学教育活动B、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综合教育C、游戏D、利用文学、艺术形式的数学教育6、下列属于3-4岁儿童计数与基数认知能力教有目标的是(B)A、能通过数数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B、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C、能用简单的记录表、统计图等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D、初步感知并知道10以内相邻两数的多“1”和少“1”的关系7、幼儿学习数的组成一般始于(C)A、3岁半B、4岁半C、5岁半D、6岁半8、幼儿举握加减运算的有力工具和必要基础是(B)A、数字卡片B、口述应用题C、聪明的头脑D、高水平的带养人9、5-6岁幼儿量的比较与排序能力的教育目标应定位于(A)A、感知体验量的守恒B、尝试用比较的方法区别并说出大小、长短、高矮差别明显的两个物体C、能通过积极探索尝试,按物体量的差异进行5个以内物体的正、逆排序D、能按照物体的外部特征或量的差异进行3个物体的正排序10、下列须通过间接测量得到的量是(A)A、体积B、体重C、长度D、时长11、时间具有的特点不包括(B)A、流动性B、可逆性C、周期性D、抽象性12、下列属于3-4岁儿童几何形体发展目标的是(D)A、引导幼儿主动观察各种形状的物体,在感知观察活动中获得快乐B、能在日常生活中,从周围的环境寻找出与图形相似的物体C、初步感知、理解图形之间的简单关系D、在经常的活动中逐步引导幼儿理解并掌握有关词语13、关于学前儿童图形认知发展的年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A、3-4岁的幼儿对平面图形能够进行配对,具有较好的配对能力B、3-4岁的幼儿都能做到正确识别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C、4-5岁的幼儿能感知、理解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D、5-6岁的幼儿还不能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14、下列属于4-5岁幼儿空间方位教育目标的是(B)A、引导幼儿感知、体验物体的简单空间关系和邻近关系B、引导幼儿从多种空间方位去感知、观察物体的上下、前后C、引导幼儿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方位D、辨别各种画面中物体的空间方位15、下列有关空间方位的表述不是以客体为中心来表述的是(A)A、自己的前面B、桌子的上面C、椅子的下面D、箱子的左面16、生物的简单行为包括其运动方式和(C)A、生物的身体构造B、生物的基本需求C、生物满足自身需求的方式D、生物的生命多样性17、多肉植物有200多种,桃花有多种颜色,海棠花有多种形态,这体现了生物的(B)A、周期性B、变化性与多样性C、相互依存性D、复杂性18、大班活动“花的一生”的核心经验是(B)A、花的结构特征B、花的生命周期C、花的运动方式D、花的生长需求19、下列物体或材料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A、酒精挥发B、铁生锈C、食物发霉D、液化气燃烧20、地球上出现昼与夜的现象是因为(A)A、地球自转B、太阳自转C、地球围着太阳公转D、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003901804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

003901804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课程代码:00390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种植活动,错误的做法是A.组织幼儿参与管理B.与幼儿讨论关于种植的问题C.种植活动不需要做记录D.培养幼儿的互助与合作精神2.教师在创设和管理自然角时应该A.亲自收集各种物品B.自己管理自然角C.按季节变化及时更换D.让儿童自行观察,不要加以指导3.幼儿园主题活动具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围绕一个主题所进行的活动,短则几天,长则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这体现了主题活动的A.延续性B.综合性C.生成性D.开放性4.下列属于实施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的是A.儿童提高学习成绩的需要B.幼儿园工作安排的需要C.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D.家长的需要5.教师让儿童到室外休息、自由活动,结果教师发现有些孩子围在一起捉小虫子,这时教师的态度是A.深入了解,积极鼓励与引导B.干预、制止,甚至是训斥C.不予理睬D.以后不再安排儿童到室外休息与自由活动6.下列不适合农村儿童开展的科学活动是A.认识昆虫B.认识土壤C.认识各种各样的电梯D.观察玉米7.激发和发展儿童探索周围世界、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儿童热爱大自然、关心保护自然和环境的积极情感、态度和行为,培养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自信心等良好个性品质,这是儿童科学教育的A.知识目标B.动作技能目标C.情感个性目标D.个人目标8.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时间是有明确规定的,大班的时间是A.30~35分钟B.20—25分钟C.10~15分钟D.15~25分钟9.以下活动适合开展集体教学的是A.观察露珠B.观察梨子C.观察月亮的变化D.观察流星10.下面属于开放性问题的是A.这是什么颜色的? B.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蝴蝶?C.你喜不喜欢蝴蝶? D.它叫什么?11.科学的核心在于A.科学知识B.科学探究C.科学态度D.科学精神12.一般来说,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这一目标更适合于幼儿园A.托班幼儿B.小班幼儿C.中班幼儿D.大班幼儿13.让幼儿感知各种天气现象(如阴、雨、晴),属于的科学教育内容是A.生命科学B.物质科学C.地球和空间科学D.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4.运用眼、耳、口、鼻等感官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的科学教育方法是A.测量B.科学实验C.观察D.分类15.科学探究和科学游戏的共同之处在于A.都是幼儿和物质材料直接的相互作用过程B.都是为了巩固已有认识C.都以同化占主导D.都带有明确的问题16.儿童占主导的思维特点是A.抽象思维B.发散思维C.具体形象思维D.动作思维17.儿童学习内容与学习过程建立联系的桥梁是A.学习品质B.学习习惯C.丰富的知识D.科学精神18.下列不属于科学素养所包含的核心要素的是A.对科学技术的理解B.对科学、技术、社会三者关系的理解C.科学理论知识的掌握D.运用科学技术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19.“幼儿在感知和经验的表象的基础上,对同类事物的外在的、明显的共同特征的概括,是一种概括化的表象。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一、观察力与判断能力类题目1. 下面哪个物体是生的?A. 椅子B. 花瓶C. 花答案:C2. 下面哪个动物是“飞”的?A. 虫子B. 大象C. 鸟答案:C3. 下面哪个形状是“圆”的?A. 正方形B. 矩形C. 圆形答案:C4. 下面哪个水果是“红色”的?A. 香蕉B. 草莓C. 橙子答案:B5. 下面哪张图片是“夜晚”的?图片选择:(插入两张图片,一张日出,一张星空)答案:星空图片二、操作类题目1. 请将下面的颜色按照从浅到深的顺序排列。

红色、绿色、蓝色、橙色答案:绿色、橙色、红色、蓝色2. 请将下面的水果按照字母顺序排列。

苹果、香蕉、橙子、葡萄答案:橙子、苹果、葡萄、香蕉3. 请将下面的数字从大到小排列。

5、2、8、1、7答案:8、7、5、2、1三、实验类题目1. 实验名称:水果沉浮实验实验材料:苹果、橙子、葡萄、香蕉实验步骤:1) 将苹果、橙子、葡萄、香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

2) 观察水果的行为,记录下结果。

实验结论:苹果和橙子会沉入水中,葡萄和香蕉会浮在水面上。

2. 实验名称:颜色混合实验实验材料:红色颜料、蓝色颜料、黄色颜料、透明容器实验步骤:1) 将红色颜料滴入容器A中。

2) 将蓝色颜料滴入容器B中。

3) 将黄色颜料滴入容器C中。

实验结论:当红色颜料和黄色颜料混合时,得到橙色;当蓝色颜料和黄色颜料混合时,得到绿色。

四、问答类题目1. 什么是太阳?答:太阳是位于太阳系中心的恒星,是地球周围的一颗星球,给予地球光和热的来源。

2. 为什么会下雨?答:下雨是由于水蒸气在大气中凝结形成云,当云中的水滴聚集到一定大小时,就会因为重力的作用而下落到地面,形成降水。

3. 为什么夜晚会有星星?答:夜晚能看见星星是因为白天时太阳发出的光被大气层散射,而夜晚没有太阳的光干扰,人们能够看到更多的星星。

五、判断类题目1. 火是冷的。

判断:错误2. 鱼是能飞的动物。

判断:错误3. 鸡能生蛋。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卷5套含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卷5套含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测试试卷一一、单项选择(每题3分,共30分)1. 以下对“科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B. 科学是一种过程与方法C. 科学是一种实践意义D. 科学是一种精神、态度和价值体系2. 科学精神的核心是()。

A. 发展B. 求真C. 务实D. 验证3.《纲要》中关于科学领域的发展目标不包括以下哪一点?()A. 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B. 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C. 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D. 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4.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选择了当地盛产的竹子作为幼儿观察认识的对象,并用实物向幼儿展示了各种竹制品,这体现了科学教育内容选择中的()原则。

A. 科学性和启蒙性B. 广泛性和代表性C. 地方性和季节性D. 先进性和民族性5. 以下不属于集体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的是()。

A. 活动具有预定性B. 每个幼儿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C. 教师是活动的主体D. 活动受时间和空间限制6. 下面哪个选项不适宜作为集体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A. 动物的外观特征B. 观察露水C. 蔬菜和水果D. 实验:水的净化7.以下不属于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特点的是()。

A.学习材料由教师统一提供,并保证每个幼儿的操作机会B.幼儿主动发起,自主参与C.强调幼儿的动手操作D.以材料为主要学习载体8.以下不属于自然角活动的主要科学教育价值的是()。

A.培养幼儿亲近自然的积极情感B.培养幼儿相互关爱的情感C.培养幼儿关爱生命的情感D.培养幼儿科学的严谨态度和责任感9. 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的特点( )。

A.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B.个别性、潜移默化性、开放性、灵活性C. 亲密性、开放性、潜移默化性、灵活性D.潜移默化性、联系性、随机性、灵活性10. 关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各种评价中,较多采用非正式评价的是( )A.诊断性评价B.课程评价C.终结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二、简答(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游戏中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特点。

2020年10月全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10月全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课程代码:00390、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关于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技术以认识自然为目的C.技术是创造新发明的过程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对象是(A.0~6岁儿童C.3~6岁儿童B.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的问题D.技术是对科学的应用B.2~6岁儿童D.4~6岁儿童3.一般来说,儿童学科学的自我中心状态最明显的时期是在()A.小班B.中班C.大班D.学前班4.下列关于科学方法和技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测量技能是将信息系统化、概括化的能力B.思考技能是加工已有信息、获得结论的能力C.实验技能是形成并验证结论的能力D.表达技能是交流信息和结论的能力5.学前儿童的初级科学概念就其概括水平来说,处于()A.动作经验水平B.表象水平C.抽象水平D.符号水平6.一般来说,“帮助儿童了解各种感官在感知中的作用,学习正确使用感官感知的方法”,这一目标适合于()A.小班B.小班和中班C.中班D.大班7.在“沉浮”的活动中,学前儿童在教师指导下能够获得的科学探索结果是()A.物体沉浮的现象B.物体沉浮的原因C.浮力的概念D.比重的概念8.在儿童科学探索过程中,无目的地摆弄物体的行为出现在()A.“瞎忙”阶段B.“探究”阶段C.“领悟”阶段D.“发现”阶段9.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幼儿园教育比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更重要B.大自然、大社会是儿童学科学的好场所,因此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比幼儿园教育更重要C.儿童上了幼儿园以后,家庭中的科学教育就不再重要了D.幼儿园教育应该在各种教育力量的整合中居于主导地位10.下列内容中便于学前儿童直接探索的是()A.太阳的结构B.太阳能发光、发热C.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关系D.太阳黑子11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启蒙性是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A.要体现文学性和艺术性B.不必拘泥于科学的事实C.要用儿童化的语言解释科学的道理D.要让儿童通过具体的经验获得对科学知识的粗浅理解12 .最适合在冬季进行的科学教育内容是观察()A.鹅卵石B.小草的萌发C.各种形状的树叶D.雾和霜13 .幼儿园正规性科学活动材料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A.材料和目标的关系B.材料的结构C.材料的数量D.材料的来源14 .下列关于正规性科学活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正规性科学活动不是完全由教师设计、计划和组织的B.正规性科学活动的学习形式以小组学习为主C.在正规性科学活动中,教师一般要为儿童提供人手一套的材料D.正规性科学活动注重的是儿童的记忆而不是理解15 .下列属于封闭性问题的是()A.“你发现了什么?”C.“你有什么办法?”16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运用最多的方法是(A.科学游戏C.科学实验17 .下列有关学前儿童科学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验的内容应为儿童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B.实验的设备和条件应达到实验室的标准C.实验的结果应是已有的科学结论D.实验的操作应简单,且具有游戏性18 .下列动物中,不适合在自然角饲养的是(A.猫B.小白鼠19 .分析教育环境的各个维度中,反映儿童和环境互动程度的维度是()A.简单一一复杂B.开放一一封闭C.冷硬一一柔和D.干预一一隐退20 .带领儿童参观科学博物馆,这一做法是利用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A.信息资源B.材料资源 B.“它是什么样的? D.“它们一样吗?” ) B.分类和测量 D.观察法 )C.蚕D.金鱼C.人力资源D.组织资源21.教师在创设和管理活动室自然角时应该()A.亲自收集各种物品B.自己管理自然角C.按季节变化及时更换物品D.让儿童自行观察,不要加以指导22.在完成某个阶段的教育活动之后进行的评价为()A.改进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23.关于问卷调查法优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简便易行B.获得的信息深入、细致C.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D.便于进行量化的统计分析24.儿童认为石头沉到水里是因为它“不勇敢”,说明儿童学科学具有()A.好奇的特点B.好探索的特点C.自我中心的特点D.好动的特点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科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社会B. 数学C. 大自然D. 历史2. 下面哪个是动物的特征?A. 能进行光合作用B. 能进行有性繁殖C. 能进行自我思考D. 能进行无根吸收3. 下面哪个是关于植物的说法?A. 植物通常没有叶子B. 植物通过呼吸取得能量C.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D. 植物能活动并寻找食物...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鱼属于_______。

2. 人体的骨架由_____组成。

3. 植物通过_______吸收养分。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太阳是地球的卫星。

2.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

3. 食物可以直接转化为能量。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什么是科学?2. 请解释光合作用的过程。

3. 举例说明不同动物的特征。

五、实践题(共30分)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根据观察结果,回答以下问题:1. 植物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生长得更好还是在光照不足的条件下生长得更好?为什么?2. 你认为光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为什么?六、综合题(共30分)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1. 你为什么觉得学习科学对于学前儿童的教育重要?2. 你认为如何设计科学教育课程可以更好地提高学前儿童的科学知识和兴趣?以上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试题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儿童在趣味中学习科学知识。

请同学们认真思考每道题目,并准确填写答案。

祝各位同学取得好成绩!。

1月全国自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解析

1月全国自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课程代码:00390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5分,共30分)1.学前儿童科学实验的种类一般有教师演示实验及()。

A.儿童操作实验B.家长操作实验C.实验室实验D.野外实验2.把游戏运用于学前儿童的科学教育活动中,这种做法是()。

A.不合适的B.合适的C.说不清楚的D.完全错误的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观察法一般可分为个别物体和现象观察、比较观察以及()。

A.实验观察B.长期系统观察C.分类观察D.测量观察4.教师让儿童到室外休息、自由活动,结果教师发现有些孩子围在一起捉小虫子,这时教师的态度是()。

A.深入了解,积极鼓励与引导B.干预、制止,甚至是训斥C.不予理睬D.以后不再安排儿童到室外休息与自由活动5.教师进行某个主题教学之前,有必要了解儿童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种教育评价就具有()。

A.诊断的作用B.鉴定的作用C.改进的作用D.区别的作用6.儿童运用自身感知器官,主动地和周围的物质世界相互作用,通过感知、操作、思考和交流,探索发现和理解周围世界中的事物和现象,这是指()。

A.学前儿童的科学活动B.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原则C.学前儿童家庭教育D.学前儿童认知活动7.在我们的日常语言中,“科学技术”常常是作为一个概念使用,这就是说()。

A.科学与技术是同一个概念B.科学与技术既有区别,又是相互联系的C.科学与技术是没有共同之处的D.科学与技术是不可能相互渗透的8.关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过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它实质上是学前儿童在教师不同程度指导下的科学探索过程B.它是儿童自己的科学探索过程C.它是依赖于教师单方面的“教”的过程D.它不同于儿童自发的科学探索过程9.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首要要求是()。

A.科学性与启蒙性B.广泛性和代表性1C.地方性和季节性D.时代性和民族性1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自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
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4分)
1.下列关于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技术以改造自然为目的
B.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的问题
C.技术是对科学的总结
D.技术是将理论应用到实践的过程
2.在儿童学科学的诸要素中,儿童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认识和情绪倾向是( )。

A.探索态度 B.探索对象 C.探索过程 D.探索结果
3.下列不属于教师科技素养内涵的是( )。

A.掌握丰富的科技知识
B.能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
C.能尊重儿童
D.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科学技术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儿童能说出“溶解”一词语,表明儿童已形成“溶解”概念
B.儿童不能说出“溶解”这一词语,表明儿童对溶解的认识还停留在经济水平上
C.儿童能用“化掉了”来表示见到的各种溶解现象,表明儿童已形成了初级科学概念
D.儿童会用’化掉了”来表示见到的各种溶解现明,表明儿童对溶解的认识还停留在经验水平上
5.学前儿童发展的需要是制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 )。

A.哲学依据
B.心理依据
C.
学科依据 D.社会依据
6.一般来说,“形成四季的初步概念”这一目标适合于( )。

A.小班
B.中班
C.中班和大班
D.大班
7.下列不属于儿童科学教育结果的是( )。

A.儿童经过科学探索过程学到的知识
B.儿童在科学探索过程中提出的疑问和问题
C.儿童在科学探索过程中产生的情绪体验
D.教师告诉儿童的科学概念
8.下列影响儿童科学探索的内部因素中,不稳定的因素是( )。

A.认知能力
B.知识经验
C.个性
D.情绪
9.下列关于集体教学活动优越性的表述中,错
误的是( )。

A.集体活动的学习效率较高
B.在集体活动中,教师的间接指导较多
C.集体活动有着集中学习的气氛和紧凑的时间安排
D.集体活动为儿童提供了同伴间相互学习、启发的机会
10.下列关于“鸟”的教育内容中,不适合学前儿童学习的是( )。

A.让儿童认识各种各样的鸟
B.向儿童讲解鸟类飞翔的原理
C.引导儿童了解鸟类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
D.引导儿童了解不同鸟类和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
11.在下列天气现象中,适合学前儿童学习的内容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