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_法理学期末考试单选题参考资料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法理学》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94)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法理学》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94)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法理学》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94)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心环节是()。
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2.我国《刑法》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其中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就是该规范的()。
A.假定部分B.处理部分C.制裁部分D.后果部分3.按照是否准许自主调整,可以把法律规范划分为()。
A.强行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B.命令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C.强行性规范与相对性规范D.命令性规范与逻辑性规范4.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法与道德总是一致的,不可能发生冲突B.法律与道德同属社会的上层建筑,关系密切C.法律与社会道德在本质方面和内容方面都是相同的D.法与各阶级的道德在实践中相互促进、相辅相成5.《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关于这个条文,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该条规定不属于法律原则B.该条规定是相对确定性规范C.该条规定属于授权性规范D.该条规定是调整性规范6.下列有关人权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人权是每个人所享有的权利,没有阶级性B.人权必须法律化才能获得更大程度的保障C.人权归根结底来源于国家的承认D.宪法基本权利体系等同于人权体系7.以下法发挥的职能中属于法的调整性职能的是()。
A.赔偿损失B.罚款C.法人登记D.追缴税款8.通过对法律条文的文字排列、语法结构、标点符号和上下文关系等方面的分析,来理解和阐明法律的含义的法律解释属于()。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法理学》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94)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法理学》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94〕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题2分,共20分〕1.《民法通那么》中的“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老实信誉”原那么是。
A.公理性原那么B.政策性原那么C.专门法律原那么D.自然公正原那么2.“公民”是。
A.法律渊B.法律标准C.法律原那么D.法律概念3.《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关于该条文的以下选项,错误的选项是。
A.该条规定属于命令性标准B.该条规定属于相对确定性标准C.该条规定属于受权性标准D.该条规定不属于法律原那么4.关于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的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法律解释不能独立于法律推理,有推理才有解释B.法律推理完全独立于解释,有推理未必需要解释C.司法过程中必须运用推理,也必然涉及到解释D.法律推理和法律解释都不受人的价值观影响5.关于法系问题的如下表述,错误的选项是。
A.法系的概念首先是西方法学家提出的B.法系是从形式特点及历史传统等方面对法制所做的划分C.法的阶级和社会本质不同,便不能归属于同一法系D.法系不等同于法律体系和法学体系6.出租车司机王某因送一个危重病人就医而闯红灯,受到交警处分。
有人认为,王某虽然涉嫌违法,但情有可原,不应予以处分。
这种意见的推理方式属于。
A.演绎推理B.归纳推理C.类比推理D.辩证推理7.王某窃听其邻居李某的隐私。
公安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分法》的规定对其罚款400元,拘留5日。
这种处分属于。
A.刑事制裁B.行政制裁C.经济制裁D.民事制裁8.中国特色社会法律体系主要包括根本的法律部门。
A.六个B.七个C.八个D.九个9.关于法律规那么的如下理解,错误的选项是。
国开(中央电大)法学专科《法理学》期末单项选择考试题库

国开(中央电大)法学专科《法理学》期末考试单项选择题库说明:内部考试资料,涵盖期末纸质考试试卷中80%以上的原题及答案。
10周岁以上的未成人以及不能完全辩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按照我国法律规定称为(A)。
A.限制行为能力人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叫做(C)。
C.法系按照法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及其体现的阶级意志对法所作的基本分类即是(C)。
C.法的历史类型按照法学分类,民法学属于(C)。
C.国内部门法学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观,关于法的起源的如下说法,正确的是(C)。
C.法律与国家是相伴随而产生的按照是否准许自主调整,可以把法律规范划分为(A)。
A.强行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保证社会主义法实施的方法是(C)。
C.说服教育和必要的强制相结合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是(D)。
D.学理解释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我国法律规定称为(B)。
B.无行为能力人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我国法律规定称为(B)。
B.无行为能力人不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式有(D)。
D.法的创制不属于正式解释的是(D)。
D.系统解释不在全国范围内生效的法律法规是(D)。
D.《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出租车司机王某因送一个危重病人就医而闯红灯,受到交警处罚。
有人认为,王某虽然涉嫌违法,但情有可原,不应予以处罚。
这种意见的推理方式属于(D)。
D.辩证推理摧毁旧法系是指(C)。
C.对旧法从本质上根本否定,不承认其法律效力大陆法系建立发展起来的基础是(C)。
C.罗马法大陆法系是以(B)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B.罗马法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由若干法律部门构成。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法律部门的是(B)。
B.国际法部门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不包括(C)。
C.某直辖市的自治条例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C)。
C.某直辖市的自治条例当今中国法的主要渊源是制定法。
在这里,“法的渊源”一词通常被理解为法的(B)。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法理学》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94)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法理学》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94)一、单项选择题1.习惯是一种()。
A.具体性调整B.规范性调整C.习惯性调整D.个别性调整2.以古罗马法为基础和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是()。
A.大陆法系B.英美法系C.中华法系D.社会主义法系3.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心环节是()。
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4.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A.一个国家B.一种社会性质C.两种制度D.两个地域范围5.社会主义法的人民性和阶级性得以统一的可靠政治保证是()。
A.共同的政治基础B.共同的经济基础C.共同的社会基础D.共同的公共生活规则6.我国法律规定,有权公布法律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B.国务院总理c.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D.全国政协主席7.在法律意识系统里,可以自发形成的是()。
A.社会法律意识B.法律思想体系C.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D.法律心理8.我国《刑法》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其中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就是该规范的()。
A.假定部分B.处理部分C.制裁部分D.后果部分9.在我国,狭义的法律是指()。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所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所制定的法律文件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D.全国人大常委会所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10.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我国法律规定称为()A.限制行为能力人B.无行为能力人C.有行为能力人D.法人11.有一法学流派认为,应当区分“书本上的法"与“行动中的法",强调“行动中的法”才是真正的法。
这一法学流派是()。
A.自然法学B.分析法学C.社会法学D.行为法学12.最早依法建立和维护人民主权和基本人权制度的法律是()。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法理学》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最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法理学? 2023-2024 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94〕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此中只有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题 2 分,共20 分〕
1 .有一法学流派认为,应当区分“书本上的法〞与“步履中的法〞,强调“步履中的法〞才是真正
的法。
这一法学流派是( ) 。
A.自然法学
B.阐发法学
C.社会法学
D.行为法学
2 .最早依法成立和维护人民主权和根本人权制度的法律是
( ) 。
A.奴隶制法
B.封建制法
C.本钱主义法
D.社会主义法
( ) 。
3 .按照是否准许自主调整,可以把法律标准划分为
A.强行性标准与任意性标准
B.命令性标准与任意性标准
C.强行性标准与相对性标准
D.命令性标准与逻辑性标准
4 .我国宪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
( ) 。
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关于这一规定,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 .该条是关于权利的规定,属于授权性规那么
B.该规定说明法律庇护人的自由,自由也应受到法律的限制
C .该条规定过于宽泛和抽象,并无实际作用
D .该规定只对违法者有警示作用,对守法公民那么没有作
用
5 。
我国?刑法?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成婚的,处 2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此中的“处 2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是该标准的( ) 。
A. 假定局部
B.处置局部
C.制裁局部
D.处分局部。
2031-203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法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94)

2031-203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法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94)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马克思曾说:“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那是法学家的幻想。
相反,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
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二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人的恣意横行。
”这段话中所体现的法学基本原理是( )。
A.只有马克思主义法学才强调法律以社会为基础B.法律在本质上是社会共同体意志的体现C.法在本质上体现着社会的共同利益D.法律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2.亚里士多德曾经对正义作了一个著名的区分。
他将正义区分为( )。
A.程序正义与自然正义B.分配正义与矫正正义C.自然正义与社会正义D.制度正义与个人正义3.某市《禁止食用野生动物若干规定》第4条规定:“餐饮业经营者不得以禁止食用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名称、别称、图案制作招牌、菜谱招徕、诱导顾客”。
这一规范属于( )。
A.授权性规范B.任意性规范C.确定性规范D.逻辑性规范4.下列有关判例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判例法就是法院所作的法律解释B.判例法奉行“遵循先例”原则C.在大陆法系,判例法是一种基本的法律渊源D.我国最高法院通过案例指导制度引进了判例法制度5.区分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的标准是,看一定的后果( )。
A. 是否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B.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C.是否产生或变更法律关系D.是否有法律意义6.我国《刑法》第358条规定“组织他人卖淫或者强迫他人卖淫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法理学》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法理学》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94)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法形成的标志是()oA.监狱的出现B.国家的最终形成C.阶级的出现D.专门从事研究法律现象的法学家阶层的出现2.法律规定了所有权制度、分配制度、债权制度、税收制度、遗产制度等,国家根据这些制度分配社会财富,体现了法的()oA.确认性价值B.分配性价值C.衡量性价值D.保护价值3.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叫做()oA.法的历史类型B.法的体系C.法系D.法的渊源4.社会主义法的核心内容是()。
A.党的政策B.社会道德C.社会习惯D.乡规民约5.属于法律调整范围的是()。
A.血统关系B.父子关系C.爱情关系D.友谊关系6 .一国或一地区现行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是()。
B.法学体系C.立法体系D.法律部门7.以下属于执行调整性职能的法的适用是()。
A.取缔非法营业场所B.判处某一杀人犯死刑C.发给某一企业营业执照D.出示拘捕令8.在二般情况下,法律()。
A.溯及既往B.不溯及既往C.从旧兼从轻D.从新兼从轻9.不属于正式解释的是()o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行政解释D.系统解释10.构成法律关系主体的必要条件的是()oA.权利和义务B.法人和自然人c.物和行为D.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二至四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11.法的形成经历了这样的过程()oA.从个别调整发展为规范调整B.从自发调整发展为自觉调整C.从一般规范性调整发展到法调整D.从无强制性的规范调整发展为有强制性的规范调整12.社会调整的一般规律性有()oA.每一个社会都存在一定的社会调整,否则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后果B.社会调整的发展过程,一般是由自发到自觉,有个别到一般,由浑一到分化C.社会调整发展过程中,社会性的比重呈增长趋势D.社会调整分四个阶段,从宗教规范到习惯到法律再到习惯13.法律制度有无价值、价值大小,取决于()。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法理学》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94)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法理学》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94)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法理学》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94)盗传必究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有一法学流派认为,应当区分“书本上的法”与“行动中的法”,“行动中的法”才是真正的法。
该法学流派被称为()。
A.自然法学派B.分析法学派C.社会法学派D.综合法学派2.法律可以有力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社会和谐。
从法的价值来看,这主要体现了法的()。
A.确认性价值B.目的性价值C.法本身的价值D.认识性价值3.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从法律规范的分类看来,该法条属于()。
A.保护性规范B.相对确定性规范C授权性规范D.任意性规范4.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国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国家采取措施,保障消费者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关于该法条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条是对国家政策的规定,说明国家政策是法的一部分B.该条要求国家采取措施保护消费者权益,设置了国家义务C.该条规定过于宽泛和抽象,并无明确具体的作用D.该规定对违法经营者者有警示作用,对守法公民并元作用5.我国《刑法》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其中,“处拘役,并处罚金”,从规范的逻辑结构看,属于规范的()。
A.假定部分B.处理部分C.制裁部分D.处分部分6.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有多种方式。
下面各项中不属于其中的是()。
A.法律汇编B.法典编纂C.法规清理D.司法判例汇编7.关于司法过程中运用法律原则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项选择【法字打头】1. 法律调整是一种(B.规范性调整)。
2. 法的社会本质归根结底取决于(C. 经济基础的性质)。
3. 法律规范中关于该规范适用的条件的部分为法律规范的(A.假定)。
4. 法的创制的结果是(C.产生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规范)。
5. 法理学与部门法的关系是( A. 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6. 法的第三层本质是(C.法的内容决定于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7. 法制和法治是两个( B.不同)的概念。
8. 法的创制是( A.制定新的法律规范的活动)9. 法律、法规中关于该法何时开始生效的规定,属于(C.原则性规范)10. 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D.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11. 法律调整的对象是社会关系参加者的( A.意志行为)12. 法院依法对案件作出判决的行为属于(D.法的实施)13. 法形成的最终标志是(B.国家的形成)14. 法的体系的基本因素是( C.法律规范)15. 法是一种抽象的、一般的规定,它的对象是一般的人而不是特别的人,它是反复适用的,而不是仅适用一次。
法的这一属性属于(B.法的概括性)。
16. 法律编纂(C.是对内容进行变动的一种立法活动)。
17. 法学上,一般认为划分部门法的主要依据是(B.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方法)。
18. 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不包括(C.我们在分析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时,不但要根据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来判断,还要加上自己的主观判断)。
19. 法律程序的设计原则的确立应考虑( A.应限定其数量的多少,不能使法律程序过于泛滥 )。
20. 法律移植和法律继承的前提是(A.法律变革)。
21. 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都有程度不同的联系,其中与(A.经济)的联系是最根本的联系。
22. 法形成的标志是(B. 国家的最终形成)。
23. 法律规定了所有权制度、分配制度、债权制度、税收制度、遗产制度等,国家根据这些制度分配社会财富,体现了法的(B分配性价值 )24. 法的第三层本质是(C.法的内容决定于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
25. 法制和法治是两个(B.不同)的概念。
26. 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不包括(D.法律后果 )。
27. 法律调整是一种(B.规范性调整)28. 法律文化的的载体是(B.法律现实 )。
29. 法和国家产生的过程是(C.同一历史过程)30. 法作为法所固有的、满足主体法律需要的价值是(C.法律价值 )31. 法理学与部门法的关系是(A. 一般与特殊)的关系32. 法的社会本质归根结底取决于(C.经济基础的性质)33. 法律规范中关于该规范适用的条件的部分为法律规范的(A.假定)34. 法律意识的对象是(C法律现象 )【下列打头】1. 下列属于法的适用的有(D.法院冻结某一公司的银行帐户)。
2. 下列对法律作用、法律目的及其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C.法律功能的实现当然包括法律目的的实现,因此功能与目的实际是一个范畴)。
3. 下列对法律解释规则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本世纪以来,随着法治的不断发展,在法律实践中法律解释的作用愈发重要,对法律解释应该大力提倡,没有必要进行任何约束 )。
4. 下列有关法律的形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法律的形式仅仅指法的效力形式)。
5. 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C.我国长期以来受儒家“重利轻义”的影响,人们的追求正义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受到严重压抑和扭曲,现在我国的立法应当承认并保障人们的正义感,从而鼓励人们为精神文明奋斗)。
6.下列对法的作用、法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B.法的作用是法具有生命力的内在依据,也是法的功能的基础或前提,如果没有法的作用,就不可能有法的功能)。
7.下列对监督程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我国在监督程序立法方面已经日趋完善,许多问题均有法可依,一部专门的《监督法》也于2000年顺利出台)。
8. 下列不属于法律解释具体方法的是(C.学理解释)。
9. 下列对法律产生的社会政治背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法律的产生与阶级和阶级矛盾的发展紧密相连,但它与国家的产生却是两个不同的历史过程)。
10. 下列有关关叛例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B判例法奉行“遵循先例”原则)11. 下列关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发展特点的表述中,不正解的是(D政策依然是主要的社会调整方式)1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正式法律渊源的是(D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案例)13. 下列哪些不能作为法律调整的对象:( C.自然过程)14. 下列属于法的适用的有(D.法院冻结某一公司的银行帐户 )【我字打头】1. 我国《刑法》规定,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告诉的才处理。
这一规定属于(D.任意性规范)。
2.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体系的主导法律部门是(A.宪法部分)3. 我国法律监督的主导和核心是( C.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4. 我国宪法第5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其中“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就是该法律规范结构的(C.处理部分)5.我国《刑法》第三百五十八条规定“组织他人卖淫或者强迫他人卖淫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某地检察机关在办理一起涉嫌组织同性恋卖淫案时,将法律规定的“他人”理解为既指女性,也包括男性。
这一解释属于(C字面解释)6. 我国法律规定,有权公布法律的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
7. 我国《刑法》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 2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其中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就是该规范的(C.制裁部分 )。
8. 我国宪法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规定属于(C. 原则性规范)9. 我国法律规定,检察解释权由(D.最高人民检察院)行使。
【在字打头】1. 在我国的立法体制下,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是(B本行政区内文化及公共事业建设)2. 在法律意识系统里,可以自发形成的是(D. 法律心理 )3. 在我国,狭义的法律是指(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所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
4. 在一般情况下,法律(B不溯及既往 )。
5. 在我国,法律案的通过是指(D立法机关中法定多数人对法律案表示正式同意,从而使法律案成为法律)6. 在我国,法典编纂(D.是一种法的创制活动)7. 在法律的要素中占主导地位的是(C.法律规则)。
8. 在法律发展的早期,最主要的法律渊源是( C.习惯法)。
【社字打头】1. 社会主义法的人民性和阶级性得以统一的可靠政治保证是(A. 共同的政治基础 )。
2. 社会主义法的核心内容是(A. 党的政策)。
3. 社会主义法产生的根本前提是(D无产阶级取得政权 )。
4. 社会主义法同社会主义道德具有共同点,表现在(C.指导思想相同)。
【一字打头】1. 一国两制的前提是(A 一个国家 )。
2. 一国或一地区现行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是(A. 法的体系)。
3. 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法律制度的总称为(A. 法制)。
【马克思】1. 马克思主义法学产生于(D.19世纪40年代)。
2. 马克思曾说:“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那是法学家的幻想,相反,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的物质生产力方式所产生的利益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人的恣意横行”。
这段话中所体现的法学基本原理是(D 法律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不字打头】1.不满10 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我国法律规定称为(B. 无行为能力人)2.不属于正式解释的是(D. 系统解释)。
3.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是(D.学理解释 )4.不在全国范围内生效的法律是(D.《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
5.不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式有(D.法的创制 )【凡字打头】1. “凡法律所不允许的,都是禁止的”的原则适用于(A.一般禁止型)的法律调整。
2. 凡是能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情况,在法学上称为(C.法律事实)。
3. "凡法律所不禁止的,都是允许的"原则适用于(A一般允许型)的法律调整。
【以字打头】1.以古罗马法为基础和以19 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是(A. 大陆法系 )。
2.以下属于执行调整性职能的法的适用是(C 发给某一企业营业执照)。
3.以下法发挥的职能中属于法的调整性职能的是(C 法人登记 )。
4.以下关于利益决定着法的形成和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法能促进一定利益的形成和发展)。
5.以下关于法与利益的说法不正确的(D. 法对利益的形成、发展有被动的反作用)6.以下关于法律意识的分类正确的是(C.根据法律意识的主体不同可以划分为个人法律意识、群体法律意识和社会法律意识 )。
7.以下属于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是(C.基本法律)【实字打头】1.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心环节是(B.有法必依)。
2.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是(A.有法可依)【根据打头】1. 根据一定的目标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称之为(C.法律部门)。
2. 根据法学的分类,属于国内部门法学的是(C. 劳动法)。
【针对打头】1. 针对不特定对象而作出的、具有普遍法律效力的行为是( C.抽象行为)。
2. 针对某一类主体、某一类情况而使用一般行为规则进行的重复性的调整是(B.规范性调整)【现代打头】1. 现代社会,衡量良法与恶法的标准是( A.道德 )。
2. 现代法治国家普遍推行的法律职业者培养模式是( C.一体化 )。
【按照打头】1.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叫做(C. 法系 )。
2.按照法学分类,民法学属于(C.国内部门法学)1.按照法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及其体现的阶级意志对法所作的基本分类即是(C 法的历史类型)。
1. 构成法律关系主体的必要条件的是(D. 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1. 自由与纪律在法律上体现为(A.权利与义务)1. 英美法系是以(D.英国法)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1. 保证社会主义法实施的方法是( C. 说服教育和必要的强制相结合)。
1. 违法行为是指(C. 一切具有社会危害性的有过错的不合法的行为)。
1. 大陆法系建立发展起来的基础是(C.罗马法 )。
1. 作为专门的法学术语,法的渊源这一概念在法学研究中有其因有的特定含义,是指(C.法律效力的来源)1. 对我国法律的对象效力范围具体表现表述正确的是( B.在中国领域外原则上仍适用中国法律,但当中国法律与其居住国法律相冲突时,应区别不同情况而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