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头的学问》阅读答案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七下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部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生疏.(shū) 商酌.(zhuó) 拖沓.(tà) 诲.人不倦.(huǐ juàn)B.草率.(shuài)晦涩..(huì sè)牵涉.(sè)自顾不暇.(xiá)C.恳.切(kěn)冗.长(rǒng)累赘.( zhuì)颠沛..流离(diān pèi)D. 譬.如(pì) 朦胧.(nóng)搀.合(chān)鞠躬..尽瘁(jū gō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繁碎慎重不屑不即不离B.躬行尊嘱拙作以身作则C.峰芒恢复效法付之一笑D.规矩生疏妥贴下里巴人3、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庆节来临之际,春华街道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召开了一次廉政教育会议,要求全街干部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正风肃纪,过好假期。
B.新春佳节,我们一家人津津乐道....地谈论着春晚的精彩节目,共享天伦。
C.对于外界的流言,他只是付之一笑....,毫不在意。
D.他一生勤勤恳恳,诲人不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才。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上,老师听取了广泛同学们的意见。
B. 作为一种新媒体,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C. 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
D. 市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
5.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呢?。
①想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就不能“空想”,必须去接近实际。
②当然要观察。
③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句话,这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
④怎样才能接近实际?⑤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有行动。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题10课内文言文阅读(解析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题练习——课内文言文阅读解析版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狐?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计山越。
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
归以告蒙母,母肃欲罚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命之。
鲁肃代周瑜,过蒙屯下,肃意觉轻蒙,或说肃曰:“吕将罕功名日显,不可以做意待也,君宜顾①之。
”遂往谐蒙。
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②曰:“临时施宜。
”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
肃于是越席就之,拊③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节选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有改动)(注)①顾:探望,拜访②造次:鲁莽,轻率。
③拊(fǔ):抚摩。
1.请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2)及.鲁肃过寻阳()(3)见.往事耳()(4)肃意尚轻.蒙()(5)以备不虞()(6)肃于是越席就.之()2.请给下面句子断句(2处)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探虎穴,安得虎子?答:(2)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
答:4.下列关于文言句中称谓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卿”在这里指君对臣的爱称。
B.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卿”在这里指朋友之间的爱称。
C.陈康肃公善射。
——“公”表示对男子的尊称。
D.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阿蒙”在这里是对别人的鄙视,不尊敬。
北京市崇文小学小学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崇文小学小学六年级小升初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1.根据读音写汉字(1)牪、容( )( ) 思( )术牪翻( )( )力记( )(2)牪、犹( )富( )忧( )牪机( )教( )比( )(3)牪、朝( )( )谷( )窄牪( )想闲( )( )疵2.下面各组加点字读音、释义和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牪A.机械.(jiè)晦暗莫名奇妙饶.有趣味(富足、多)牪B.依赖.(lài)辨斗千均一发用之不竭.(尽、用尽)牪C.围歼.战(qiān)梗概迫不急待万象更.新(改变、改换)牪D.锲.而不舍(qiè)振奋嫦娥奔月诲.人不倦(教导、劝说)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牪A.娇阳似火成群结队自愧弗如卧床不起牪B.见微知著优哉游哉不可思义怒气冲冲牪C.一视同仁死得其所零七八碎哄堂大笑牪D.雨雪霏霏弱小无力捶头丧气赴汤蹈火4.判断下面一段文字依次运用的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牪我们应当心胸开阔如海,应该乐于助人,与人为善,试想如果心眼比针尖还小,事事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怎么能与同学们相处得好呢?牪A.明喻夸张设问牪B.夸张暗喻反问牪C.明喻夸张反问牪D.夸张暗喻设问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牪A.他正在努力改进自己的缺点。
牪B.我整理并收集了相关资料。
牪C.同学们争先恐后地陆续来到操场。
牪D.泰山是我国五大名山之一。
6.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
()牪A.马身上没有辔头,铵镫,缰绳,头上却有一穗迎风飘动的璎珞,尾巴末梢还打了一个结。
牪B.开始人们称这件古代艺术品为“青铜奔马”,又有叫“马踏飞燕”的。
牪C.我久久地站在那里,发愣,发痴,发呆。
牪D.问阿爸,他摇摇头挥起了鞭稍。
7.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牪A.《水浒传》中英雄好汉众多,他们分别有着代表各自特色的绰号,如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黑旋风鲁智深、花和尚李逵等。
牪B.雨果,19 世纪苏联浪漫主义运动领袖,1831 年创作了小说《巴黎圣母院》。
推荐2019高考语文下期第二周练习1含解析

2019高考语文(下期)第二周练习(1)李仕才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浙江平湖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通过炉火纯青....的手艺,在西瓜上雕出精美的图案,通过点亮内置电灯泡的“西瓜灯”,表达对中国奥运健儿的祝福。
②党的十九大要求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追求尽善尽美固然没有错,但如果不从细节入手,进而形成一种追求精确的素养,那么,往往就是子虚乌有....。
③当前,国际社会对国际体系的现状众说纷纭,说多极、单极和无极的都有;对许多重点、热点问题的看法莫衷一是....,同一个问题往往有不同的解读。
④近年来,娱乐界掀起了一波复古风潮,有香港女星身着刺绣密度达99%的“褂中之皇”出嫁,裙褂上龙飞凤舞....,美丽动人。
⑤可燃冰的开发利用就像一柄“双刃剑”,需要人类谨慎对待。
从这个角度而言,可燃冰的开采利用绝对不可轻而易举....,而要慎之又慎。
⑥“他们二位最感染人的,也是我最欣赏的,就是作品中的人文色彩与人文精神。
”谈到自己最喜欢的两位画家,李昆武的崇拜之情溢于言表....。
A.①④⑥ B.①③⑥C.②③⑤ D.②④⑤解析:B [炉火纯青,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句中修饰“手艺”,正确。
子虚乌有,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
句中是说“不从细节入手,进而形成一种追求精确的素养”所导致的结果,错误。
莫衷一是,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正确。
龙飞凤舞,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句中形容裙褂上的景象,对象不当。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省事。
句中说“不可轻而易举”错误,误理解为“轻举妄动”。
溢于言表,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首届“书香之家”颁奖典礼,是设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举行的,当场揭晓了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企业、书香社区等获奖名单。
提升卷-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前必刷卷(浙江杭州专用)(全解全析)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七年级语文·全解全析1【答案】①孺②斓【解析】孺,小孩子,幼儿,注意偏旁为“子”;斓,形声字,从文,从阑(lán),阑亦声。
2.【答案】(1)B (2)A【解析】注音。
亘,易误读,正确读音为:gèn;锲,易误读,正确音为:qiè。
3.【答案】D【解析】A.鞠躬尽瘁: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句中形容有志之士为中华民族的觉醒而竭尽心力。
使用正确;B.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句中形容有志之士有恒心,有毅力。
使用正确.C.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句中称赞默默付出的平凡人。
使用正确;D.锋芒毕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
多指人好表现自己。
与句意不符,使用不恰当;故选D。
4.【答案】A【解析】(排列时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首先要抓住前句中的“怪脾气”,找出第一句是③;③中的“花”过渡到①中的“这花”怎么样;第④句也是写“花”的,紧跟在第①句的后面;第②句是由第④句中花的白色而做的比喻。
)5 .【答案】示例:天下、国、家是密不可分的,三者紧密联系。
只有天下和国家和乐,家庭才能更加幸福。
每个人都要为国家和天下安定尽到自己的责任。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理解。
“天下”、“国”、“家”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从孟子的话可知,家对国很重要,国对天下很重要。
从范仲淹和顾炎武的话来看,要为天下和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才能让家更幸福。
据此作答即可。
6.【答案】①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②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③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字斗芳菲。
④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⑤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解析】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文章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注意“琴、袖、漫、菲、柝、涟”等字词的书写。
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微之《小题精做》13(第01季) 含解析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1.(2017届宁夏石嘴山市高三第二次模拟)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丹尼尔从小就与水晶、玻璃做伴,其父亲经营着一家水晶切割下,丹尼尔的宝石打磨功力也逐渐增强。
小作坊,耳鬓厮磨....②就日本名古屋市长关于“南点大屠杀”事件的危言危行,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支持南京市做出暂停与名古屋市官方交往的决定.③从文章风格看,《庄子》奇幻,《孟子》雄辩,《荀子》浑厚,.《韩非子》峻峭,实在是各有千秋....④优秀的诗文作品淸新自然,不落言筌,用朴实的语言、平常的....事物创造出似浅而实深的意境,使读者在平淡的语句中体味作者的深意.⑤风骨不仅是文艺批评的一个标准,也代表着文艺作品的品质,但遗憾的是,近些年来,风骨不再成为多数作家的自觉追求,风骨之说颇有些大音希声。
....⑥因变法而步步高升的李定、舒亶们,当然容不得异己之卢,一介文人苏东坡在御史们的拷问下,受尽凌辱,斯文扫地.....A.③④⑥B.①②④C.①③⑤D.②⑤⑥【答案】A2.(2017届河南省濮阳市高三第三次模拟)填入下列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男性①偏爱动物性脂肪,②这会使肾脏超负荷运转,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③是“瘦肉”,其中肉眼看不见的隐性脂肪也占28%. ④,建议男性学会清淡饮食, ⑤是减少动物性油脂和总的烹调油数量。
粗粮、坚果、植物油中都含有维生素E.能预防胆固醇堵塞血管,所以男士们应多吃这类食物,⑥是燕麦,它含有丰富的可溶纤维素,可通过清理胆固醇来保护心脏和血管.①②③④⑤⑥A特别因为尤其故而尽管虽然B往往但是即便因此特别尤其C常常虽然尽管可是也就特别【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联词的运用.“瘦肉”,表示假设,“建议男性学会清淡饮食”是对前面叙述的总结,“减少动物性油脂和总的烹调油数量”应该是强调,“是燕麦",突出强调等,综合B项合适。
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常州市教育学会学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2017届高三语文2017.01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四百多年里,它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得自在坦荡。
(史铁生《我与地坛》)A.剥落耀眼玉砌雕栏生长B.剥蚀炫耀玉砌雕栏茂盛C。
剥蚀炫耀雕栏玉砌生长D.剥落炫目雕栏玉砌茂盛答案:B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CA.应对考场写作这样的特定任务,一个人写作水平的高低既取决于思维的敏捷深刻,更取决于丰厚的阅读积累和对生活的深切体悟。
B.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加上签证的便捷,使得出境旅游成为许多中国公民度假时的首选,自助游得到年轻人的青睐。
C.除非一个国家愿意放弃互联网商业带来的巨大红利,彻底禁止智能手机的应用,否则它就不可能真正地回避新媒体传播所带来的问题。
D.精确快捷是卫星手机导航风行的重要原因,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告诉你在地图中所在的位置,并在所在位置和目的地之间选择最佳路线。
答案:C3.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D乐观与悲观的“观”字,代表一种对世界和人生的总看法,也代表决定行为的方向和做人的态度的根本看法。
①假如看法错误,行为自然也随之错误。
假如见解正确,行为必然也趋于正轨。
②这其中当然包含有知识和见解的成分。
③这种看法普通多叫做“直观”或“洞见”。
④一个人的任何行为,都是以知识为主宰,以见解为指导。
⑤观与行或知与行是永远合一而不能分的。
A ①③②⑤④B①⑤③②④C.③①②④⑤D.③②④①⑤答案:D4.下面的歌词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足(3分)AA.夜空中最亮的星/请照亮我前行/我祈祷拥有一颗透明的心灵/和会流泪的眼睛/给我再去相信的勇气(《夜空中最亮的星》)B.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重重的壳裹着轻轻地仰望(《蜗牛》)C.如果你愿意一层一层一层地剥开我的心/你会鼻酸你会流泪/只要你能听到我看到我的全心全意(《洋葱》)D.想逃离你布下的陷阱/却陷入了另一个困境/我没有决定输赢的勇气/也没有逃脱的幸运(《棋子》)答案:A5.在言谈书写中恰当地赞美对方,除了能给对方留下良好印象,也有助于达成交际目的。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内阅读和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内阅读和知识点梳理【课内阅读】一、阅读《童年的水墨画》重点段落,回答问题。
江上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你拨我溅笑哈哈。
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对银牙。
1、选词填空。
潜水打水仗第一句和第二句写的是孩子们()的情景,第三句写的是孩子们()的情景。
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填一填。
(1)第一句用“刚下水的鸭群”来比喻_______的孩子们,表现了孩子们的_____心情。
(2)第三句用“水葫芦”喻指一个______的孩子,表现了这个孩子的________。
3、理解,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1)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孩子一定是不会潜水,呛着水了。
()(2)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孩子的机灵以及潜水时高兴的心情。
()(3)我们可以体会到孩子这时候显得很紧张,因为他怕有危险。
()4、针对“水葫芦”中的双引号的作用理解正确的是()A.表示否定。
B.表示引用别人的话。
C.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或特定的词语。
【参考答案】1、打水仗潜水2、戏水快乐会水本领强3、×√×4、C二、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林中松树刚洗过澡一身___________,松针上一串串雨珠___________ 。
①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
②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1、把“明明亮亮、清清爽爽”填入文中横线上。
2、画线句①中把___________比作斗笠,画线句②中把斗笠比作___________。
3、画线句①和句②中的“斗笠”含义一样吗?分别指什么?【参考答案】1、清清爽爽明明亮亮2、蘑菇蘑菇3、不一样句①中的“斗笠”指小蘑菇的伞面像一顶斗笠,句②中的“斗笠”指戴着斗笠的孩子们。
三、课内阅读。
溪边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_______一样平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梳头的学问》阅读答案
梳头的学问
①每天梳头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
为什么古人总是说要天天梳头?因为梳头实际上就是在梳经络。
②您看头的侧面全是胆经,有20多个穴位,您都不用找,就这么一梳,哪块有点疼,就证明哪块有阻塞,您就反复地揉它,不知道那个穴位叫什么名字没关系。
因为您一梳头,胆经上的20多个穴位就全部“一网打尽”了。
③开始杭头的时候,您会发现,长期头痛或者胆囊不好、有乳腺增生这些胆经阻塞方面问题的人,头上一定有相应的阻滞点。
经络是连着的,下面有堵的地方,它上面也堵。
所以您这么一梳,就会发觉某处有疼的地方,用大拇指一点一操,会发现里面还有一些结节、疙瘩之类的东西,这时,您一定要把这个东西揉开了。
④每天杭头多少次为好呢?坚持每天300次就非常好了。
有人说我有的是时间,梳3000次怎么样?那当然更好。
头不怕多梳,您就记住,多梳头好处大了。
头为诸阳之会,所有的气血都是奔着头上来的,头就怕堵住了,一堵住什么心血管疾病、脑梗塞之类的问题就全来了。
您把头多梳梳,头部一清爽,这些问题就基本解决了。
所以梳头是能消百病的妙法。
⑤有人说:“我不敢梳头,因为头发本来就少,还老掉。
”我说:“越是这样的人,越得多梳。
为什么?,您别怕掉头发,因为,凡是用手指头一梳就掉的头发,它根本就是在头上面浮搁着呢!您不动它,睡觉起来后也是一床,您不如干脆先给它弄下来就完了,剩下的头发就个个都是精英了。
这就跟种花似的,您得把那些枯叶剪下去,别让它也跟着一块吸收营养,最后剩下的那些才是茁壮的。
”
⑥还有人说:“我也不敢梳头,我一梳头就白花花的跟下雪似的,全是头皮屑,没法梳。
”他觉得越梳头皮屑越多。
其实,如果能坚持每天梳头至少300次,连着梳1周,您再梳的时候就会发现已经没什么“雪花”了,而且梳完以后会看到满手都是油污污的。
这说明您把堵塞在毛孔上的这些黑油(中医讲的湿气、痰浊)给梳出来了,这样当然就不长头皮屑了。
⑦梳头不但可以治疗脱发和头皮屑,还具有保健作用。
当头发浓密起来后,就证明您的气血越来越足,肝肾的功能提高了。
另外,有的时候我们想补补肝、补补肾,但有时直接补不到,效力达不到这个地方,怎么办呢?“诸病于内,必形于外”,人体的里面和外面是有通路的。
谁是它的通路?头部就是它的通路。
您经常杭梳头,就跟肝肾通上了。
人不可能头发很浓密而肝肾却很弱,这是绝不可能的。
头发浓密了,肝肾的功能也就提高了,这是一体的两面,只要提高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提高了。
⑧梳头时,除了头两侧,正面也要全梳。
头的正面是膀胱经,是专门抵御风寒的。
有的人经常容易感冒,就是风寒老进来的原因。
您把膀胱经多梳梳,就不容易感冒了。
还有的人总觉得头晕,脑供血不足,什么原因?是督脉堵塞住了。
督脉这条中间线,下至尾骨,与肾经相通,上行巅顶百会穴,如果时时保持通畅的话,您就会越梳越精神。
17.第②段中“因为您一梳头,胆经上的20多个穴位就全部‘一网打尽’了”这句话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18.第⑥段和第⑧段中画线处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各自的作用是什么?(4分)
19.梳头有哪些学问?请联系全文,分点概括。
(4分)
20.下列说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梳头实际上是在梳经络,头的侧面全是胆经,有很多穴位,一梳头,哪块疼就证明哪块有阻塞。
B.头是诸阳之会,如果堵住,心血管疾病、脑梗塞之类的问题就都来了,多梳头就能够完全解决。
C.坚持每天梳头至少300次,连着梳头1周,把湿气、痰浊给梳出来,就能治疗老掉发的毛病。
D.依据“诸病于内,必形于外”的理论,一个人如果头发稀疏就证明他的肝肾功能非常虚弱。
参考答案:语文网
17.(4分)不能。
①这句话说明了梳头能把胆经上的穴位全部梳到;②句中的“一网打尽”,比喻新颖,生动形象。
(观点1分,内容2分,表达1分)18.(4分)第⑥段:打比方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第⑧段:举例子具体明确,说服力强。
(方法各1分,作用各1分)
19.(4分)①梳头是梳经络;②梳头能够发现病症;③头要多梳全梳;④梳头具有保健作用。
(每点1分)
20.(3分)A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