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名胜古迹考察报告标准范本
历史遗迹调研报告

历史遗迹调研报告《古都遗迹调研报告》调研时间:2022年6月调研地点:中国古都西安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对中国古都西安的历史遗迹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了解其历史价值、文化意义以及保护现状,为遗迹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内容1. 古城墙:西安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其古城墙是中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代城垣之一,调研团队对其历史演变、保护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测量。
2. 秦始皇陵: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墓葬之一,我们对其现状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了解到了陵墓的最新保护措施。
3. 大雁塔:作为唐代代表性建筑,大雁塔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我们对其展览和保护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
4. 历史街区:调研团队还对西安的历史街区进行了考察,包括回民街、碑林、钟楼等地,了解了其历史背景和现状。
三、调研成果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对西安古都的历史遗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发现,虽然这些遗迹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但在实际保护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管理混乱、游客涌入、保护措施不力等。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政府和相关机构对这些遗迹保护工作的努力和投入。
我们认为,应加强遗迹的保护意识,加大保护力度,同时注重遗迹的合理利用,提高其历史文化价值的传承和发掘。
四、调研建议1. 制定更加严格的保护措施,保障历史遗迹的完整性和原真性。
2.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和文化素养。
3. 加强管理和监督,防止过度开发和商业化对遗迹的损害。
4. 推动历史遗迹的合理利用,以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吸引更多游客。
五、结语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对中国古都西安的历史遗迹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并为其保护和利用提出了建议和希望。
我们相信,在政府、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这些宝贵的历史遗迹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为后代留下更加丰厚的文化遗产。
寻访古迹实践报告范文

寻访古迹实践报告范文一、实践背景寻访古迹是一项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实践活动,通过前往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参观、探寻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遗址,可以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视野和感受。
本次实践活动,我们前往中国的山东省,寻访了历史悠久的孔庙和孔府。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其教导的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因此孔庙和孔府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之一。
二、实践过程我们的实践活动从早上开始,先来到了孔庙。
孔庙是供奉孔子的宫殿式建筑群,包括了上百间的大殿和楼阁,整个建筑群庄严肃穆,气势宏伟。
我们首先参观了大成殿,这是孔庙中最重要的建筑,也是孔子的正殿。
大成殿造型宏伟庄重,内部供奉着孔子的神像,正中摆放着装饰华丽的祭祀用品。
在大成殿前,许多游客正在虔诚地上香祭拜,表达对孔子的尊敬和敬意。
我们也跟着导游的引导,依次参拜了其他的殿宇和神庙。
在参观过程中,导游详细介绍了孔子的生平和儒家思想的内涵,使我们对孔子与儒家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下午,我们来到了孔府。
孔府是孔子后裔的居住地,也是一个典型的古代宅院。
孔府的建筑与传统的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相符,有庭院、房屋、书院等,并且保持着古朴的原貌。
在孔府内部,我们参观了孔子后人的住房和书院。
住房中的陈设、家具都是按照古代风格进行布置,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书院是孔子后人的学习和研究场所,内部墙壁上镶嵌着成排的书柜,展示着古代文献和典籍。
在这里,我们仿佛能够感受到古代学者的智慧和思考。
三、心得体会通过这次寻访古迹的实践活动,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对孔子及其儒家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孔子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他的儒家思想提倡“仁爱”、“忠诚”、“礼义”,这些价值观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东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亲身参观孔庙和孔府,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儒家思想所倡导的道德观念对整个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其次,我对中国传统建筑有了更深的认识。
孔庙和孔府的建筑既庄严肃穆又充满艺术美感,其特色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考古参观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参与到考古活动中来。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提高自己的历史文化素养,我们一行人于近日参观了某著名考古遗址。
以下是本次参观的总结报告。
二、参观背景某著名考古遗址位于我国某省份,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这里曾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遗留下大量的文物古迹。
此次参观,旨在让我们亲身体验考古发掘的过程,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同时了解我国考古事业的发展现状。
三、参观过程1. 参观准备在参观前,我们查阅了相关资料,对考古遗址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考古发掘成果有了初步了解。
同时,我们还准备了相机、笔记本等工具,以便记录下参观过程中的所见所闻。
2. 参观现场抵达考古遗址后,我们首先参观了遗址博物馆。
馆内陈列着丰富的文物,其中包括陶器、青铜器、玉器等。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我们了解了遗址的历史沿革、文化特点及考古发掘的重要成果。
3. 考古发掘现场随后,我们来到了考古发掘现场。
现场的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进行考古发掘工作。
我们观摩了考古发掘的全过程,包括清理地层、挖掘文物、记录数据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考古工作的艰辛与严谨。
4. 互动体验为了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考古工作,现场还设置了互动体验环节。
我们亲手体验了挖掘文物、清理地层等工作,感受到了考古工作的乐趣。
四、参观收获1. 增强了历史文化素养通过参观,我们对我国古代文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历史文化素养。
我们认识到,我国古代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 感受到考古工作的艰辛与严谨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亲眼目睹了考古发掘的全过程,深刻体会到了考古工作的艰辛与严谨。
这让我们更加敬佩考古工作者,为他们的辛勤付出点赞。
3. 传承文化遗产的责任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
通过此次参观,我们更加明确了这一使命,纷纷表示要将所学所得转化为实际行动,为我国考古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祖国名胜古迹考察报告

祖国名胜古迹考察报告一、前言在这个美好的春天,我们来到了祖国的名胜古迹,进行了一次踏青之旅。
这次考察的地点是我国的四大古都之一——南京市。
南京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六朝古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我们一行人深入了解和感受了南京这座城市的魅力,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本文将着重介绍我们的考察经历和所见所闻,以及对南京这座城市的评价和建议。
二、考察旅程第一天:中山陵我们一行人第一站来到了中山陵,这是一座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陵墓,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石质建筑群之一。
中山陵以严谨庄重的建筑和瑰丽的园林而著称于世。
我们在中山陵内漫步,欣赏着如画的园林景色,感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中山陵的建筑群中,我们还看到了一些珍贵文物和展品,比如孙中山先生的遗物和图片等等。
从中山陵出来,我们来到了南京市区,途中欣赏了沿路的美丽风景。
第二天:夫子庙第二天早上,我们来到了南京市中心的著名景点——夫子庙。
夫子庙是南京市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早在明朝时期就已经存在了。
在夫子庙内,我们欣赏了许多历史文化遗迹,比如明代建筑和文物等等。
夫子庙内还有各种文化气息浓厚的店铺,可以购买到很多传统文化商品。
下午,我们在夫子庙附近的秦淮河畔散步,欣赏风景、品尝当地美食、购买礼品。
第三天:明孝陵第三天我们来到了南京市东郊,考察的是明朝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明孝陵。
作为中国明朝世系皇帝建陵思想的具体体现,这里又以其庄严肃穆、布局严谨而著名于世。
在明孝陵,我们参观了望狱、太和殿、神道等历史建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宗庙建筑布局的严谨要求和丰富的象征意义。
三、对南京的评价和建议作为一座充满着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南京可以说是一个越来越受欢迎的旅游城市。
从我们这次考察的经历来看,南京既有古老的历史文化,又有现代的城市风貌,有大量的文化遗迹和名胜古迹,同时也有现代的商业和娱乐设施。
但是,我们也发现南京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寻访古迹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古迹,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古迹的魅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行人于2021年暑期开展了寻访古迹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古迹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保护现状,从而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激发我们对历史的热爱。
二、实践活动概况1. 活动时间:2021年7月10日至7月20日2. 活动地点:陕西省西安市、陕西省咸阳市、河南省洛阳市3. 参与人员:来自全国各地的10名大学生4. 活动内容:参观古迹、采访专家、实地考察、撰写报告三、实践活动过程1. 西安(1)兵马俑:我们首先来到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兵马俑坑,了解了秦始皇帝陵的规模和布局。
同时,我们还采访了相关专家,对兵马俑的制作工艺、历史背景进行了深入了解。
(2)大雁塔:随后,我们来到了唐代著名的佛教圣地——大雁塔。
在大雁塔内,我们参观了佛教文化展览,了解了佛教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玄奘法师纪念馆,对玄奘法师西天取经的壮举表示敬佩。
2. 咸阳(1)乾陵:我们来到了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合葬陵——乾陵。
在乾陵景区,我们参观了昭陵六骏、石刻群等历史遗迹,感受到了唐代帝王的雄伟气势。
(2)咸阳古城墙:我们还参观了咸阳古城墙,了解了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发展。
在古城墙上,我们还采访了当地居民,了解了古城墙的历史变迁。
3. 洛阳(1)龙门石窟:我们来到了著名的龙门石窟,参观了奉先寺、潜溪寺等石窟群。
在石窟内,我们欣赏了精美的佛教造像,了解了佛教艺术在我国的发展。
(2)白马寺:作为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在我国佛教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白马寺,我们参观了塔林、钟鼓楼等建筑,了解了佛教文化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
四、实践活动总结1. 增强了文化自信:通过实地考察,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我国古迹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保护现状,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历史基地考察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考察背景为了深入了解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近日,我们组织了一次历史基地考察活动。
本次考察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参观历史基地,感受历史的厚重与魅力,激发同学们对历史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二、考察内容1. 参观地点:我国某著名历史基地2. 考察内容:(1)了解基地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2)参观基地内的文物古迹,感受历史文化的传承;(3)聆听历史讲解,了解相关历史事件;(4)参与互动体验活动,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三、考察过程1. 考察前,我们组织了座谈会,邀请历史专家对基地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进行了详细介绍,为考察活动奠定了基础。
2. 考察过程中,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仔细观察文物古迹,积极参与互动体验活动,充分感受到了历史的魅力。
3. 考察结束后,我们进行了总结交流,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四、考察成果1. 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通过考察,同学们对我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2. 提升了历史素养。
同学们在考察过程中,学习了历史知识,了解了历史事件,提升了自身的历史素养。
3. 培养了爱国主义精神。
在参观历史基地的过程中,同学们深切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培养了爱国主义精神。
4. 增进了团队协作能力。
在考察过程中,同学们相互帮助、共同学习,增进了团队协作能力。
五、考察总结1. 考察活动组织严密,取得了圆满成功。
2. 同学们积极参与,收获颇丰。
3.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继续关注历史,传承历史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4. 希望学校能继续组织此类活动,让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汲取智慧,砥砺前行。
报告人:XXX日期:XXXX年XX月XX日第2篇一、考察背景为深入挖掘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历史责任感,我们一行人于近期对某历史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
此次考察旨在了解历史基地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以及其在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方面的作用。
名胜古迹的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名胜古迹,作为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名胜古迹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我们组织了一次名胜古迹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本次实践活动的详细报告。
二、实践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名胜古迹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名胜古迹的保护工作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因此,开展名胜古迹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三、实践目的1. 了解名胜古迹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2. 增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3. 掌握名胜古迹保护的基本方法和技巧;4.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实践内容1. 名胜古迹实地考察我们选取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名胜古迹进行实地考察,如故宫、长城、秦始皇兵马俑等。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详细了解了这些名胜古迹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文化内涵以及保护现状。
2. 名胜古迹保护知识讲座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座,使我们了解名胜古迹保护的基本知识,包括保护原则、保护方法、保护技术等。
3. 名胜古迹保护实践活动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我们参与了名胜古迹的清洁、修复和保护工作,亲身感受了保护工作的艰辛和重要性。
五、实践成果1. 深入了解名胜古迹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提高了我们的文化素养;2. 增强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认识到保护名胜古迹的重要性;3. 掌握了名胜古迹保护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为今后的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4. 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
六、实践体会1. 名胜古迹是历史的见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保护名胜古迹,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和文化;2. 名胜古迹保护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从自身做起,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古迹游览的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古迹游览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首选。
古迹作为历史的见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能够让我们领略到古人的智慧与匠心,还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
本报告旨在总结古迹游览的经验与收获,为今后古迹游览提供参考。
二、游览目的1. 了解我国古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2. 体验古迹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和艺术魅力;3. 增强对我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4. 提高个人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三、游览路线及景点1. 路线:本次古迹游览路线包括北京、西安、洛阳、杭州等地;2. 景点:故宫、兵马俑、龙门石窟、西湖、雷峰塔等。
四、游览过程及心得1. 北京故宫游览故宫,让我们领略了明清两代的皇家气派。
故宫建筑宏伟壮观,布局严谨,每一处都透露出古人的智慧。
在游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故宫的历史变迁,感受到了古代皇权的威严。
同时,我们还参观了故宫博物院,欣赏了众多珍贵文物,对我国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心得:故宫是我国古代建筑的典范,游览故宫,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古人的智慧与匠心。
2. 西安兵马俑兵马俑是我国古代墓葬文化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在参观兵马俑的过程中,我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秦朝。
兵马俑的形象栩栩如生,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通过参观兵马俑,我们了解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对我国古代军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心得:兵马俑是我国古代墓葬文化的瑰宝,游览兵马俑,让我们领略到了古人的军事智慧。
3. 洛阳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是我国石刻艺术的瑰宝,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
在游览龙门石窟的过程中,我们欣赏到了众多精美的佛像和壁画,感受到了古代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龙门石窟的历史悠久,艺术价值极高,游览龙门石窟,让我们对我国佛教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心得:龙门石窟是我国石刻艺术的典范,游览龙门石窟,让我们领略到了古代佛教文化的魅力。
4. 杭州西湖西湖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被誉为“人间天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告编号:LX-FS-A68641 祖国名胜古迹考察报告标准范本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祖国名胜古迹考察报告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XX年9月6日,湛江师范美术学院08书法班20名同学在班主任李永老师与乔志强博士的带领下外出专业学术考察。
历时3个星期的考察活动,踏遍祖国大好河山,寻访祖国名胜古迹,我们一路高歌,横跨五省(湖北,陕西,河南,山东,浙江),访六市(襄樊,西安,洛阳,曲阜,泰安,杭州)。
为的是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书法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同学们的艺术审美眼光,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发扬光大,将书法这个古老的传统艺术继承和创新!每年的金秋九月,我院的书法班都会由老师带队外出考察,这是书法班的传统,也是每位同学增长见识,提高个人素质的好机会!我们会继承这个传统,将书法艺术发光发热!具体考察:第一站:襄樊地点:米公祠9月6日,我们师生22人在湛江火车站乘坐1474次列车向湖北襄樊首站出发。
我们坐了28个小时的绿皮硬座火车,条件相当艰苦,对大多数没有坐过火车的同学来说可是一次考验!尽管路途艰辛,但也阻止不了我们的步伐!我们住宿是火车站旁廉价的招待所,吃的是便宜菜饭,买的是团体票,出门坐公车!同学们一路高歌,互相帮助与配合,一切都那么和谐愉快!9月8号我们参观了著名的米公祠!米芾,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字元章,号襄阳居士。
米公祠,原名米家庵,始建于元,扩建于明,后改名米公祠。
自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始,先后由米芾第十八代孙米瓒、十九代孙米爵、二十代孙米澎重建;清同治四年(1865年)再建。
祠内有纪念性建筑拜殿、宝晋斋、仰高堂等。
并珍藏有清雍正八年(1730年)由其后裔摹刻的米芾手书法巾45碣,其它碑刻145碣。
《米公祠及其石刻》1956年被公布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XX年05月25日,米公祠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米公祠位于襄樊市樊城西南汉水之滨的米公祠,原名米家庵,是为纪念中国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而修建的祠宇。
祠内亭台廊榭错落有致,五百年银杏巍峨参天。
画廊里陈列着米苏黄蔡遗墨石刻100多块,其书法艺术韵味生动,炉火纯青。
米公祠可谓一座巨大的艺术宝库。
第二站:西安地点: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秦始皇兵马俑、西安博物院等地9月8日晚我们从襄樊火车站乘坐k628班次火车去往西安。
9月9日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了西安,在西安美术学院附近找了旅馆安顿!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多、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9月10日,我们一早出发,参观了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陕西西安的一座国家级综合性历史类大型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以其丰富的文物藏品成为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殿堂,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
西安自古帝王都,历史上先后有周、秦、汉、唐等十三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地上地下文物非常丰富。
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后,集中珍藏陕西地区出土的珍贵文物37万余件。
9月11日,参观碑林。
碑林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文化艺术宝库。
其创始者为北宋名臣吕大忠(陕西蓝田人),时任陕西转运副使。
碑林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石刻的集中点之一,也是历代名家书法艺术荟萃之地。
“碑林”由于碑林丛立如林,蔚为壮观而得名。
碑林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已它独特的收藏而成为中外驰名的艺术瑰宝。
西安碑林现收藏有自汉代至今的碑石、墓志近3000件,展出1089件,收藏碑石、墓志的数量为全国之最,且藏品时代系列完整,时间跨度达XX多年。
这里碑石如林,篆、隶、楷、行、草各体俱备,名家荟萃,精品林立,令人惊叹不已。
9月12日,我们参观了西安博物院。
西安博物院是陕西省西安市的一座集博物馆、名胜古迹、城市园林为一体的博物馆。
XX年对外开放。
以展示的珍贵文物,唐代千年古塔、悠扬的雁塔晨钟、秀丽的园林景观而闻名。
西安博物院以著名唐代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雁塔为中心,整体按文物鉴赏、旅游观光、综合服务三大功能区设计,形成集博物馆、名胜古迹、城市公园为一体的历史文化休闲场所。
9月13日,参观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县城以东的骊山脚下。
据秦始皇陵兵马俑史书记载:秦始皇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
兵马俑,泥塑的世界,在这里,可感受到那个久远王朝的历史气息,其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等等,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凝结成了一点,于是有了这两千多年后的神秘魅力。
仔细观察,它们按品字型布局,根据发掘的先后,分别命名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
仔细地注视着这方俑坑,两千多年的沧桑,依然保存了当年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个性,8000多件陶俑,一万多件古兵器在这里先后被发现和挖掘。
看着这些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的俑人,基本上都在1.9米左右,高大魁梧,我不得不赞叹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是他们凝固了历史,鲜活了生命,把深厚的文化和精湛的艺术宏伟壮丽地再现于千年之后,通过古典写实主义的手法,创造了泥塑艺术的辉煌篇章,填补了中国艺术领域的空白。
在西安逗留了五天,每天的行程都满满的,参观古都名胜古迹的同时,也品尝了当地的美食,领略到这里的风土人情。
白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西安的名胜古迹,晚上同学三五成群各自活动。
记忆最深的就是夜晚的大雁塔,每晚都有音乐喷泉,十分美丽!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迹,是古城西安的象征。
因此,西安市徽中央所绘制的便是这座著名古塔。
还有西安最热闹的回民街,回民街作为饮食集中的街区而出名,这里现在虽然被当作了针对外地游客的旅游点,但其实当地居民一直把这里当做吃小吃、逛街休闲的主要场所,尤其是夏天的夜市上在此吃饭纳凉消磨时间的市民的更多。
其实整个“回坊”地区都是饭馆林立,各种各样的清真食肆与摊点密密麻麻连成一片,其中不乏当地人最认可的老字号小店。
“回坊”地区除了北院门、大学习巷、西羊市外,还包括大皮院、东羊市、北广济街、桥梓口等一大片区域,老西安把这一带叫做“坊上”,在坊上可以探寻最平民最真实的西安生活。
不过后几个地方要从回民街向深处走得远些,不容易找到,外地游客相对很少。
这座城市给我的感觉既古老又现代,充满活力与文明的美丽城市!第三站:洛阳目的:参观龙门石窟9月14日,告别西安我们踏上开往河南洛阳的火车,似乎同学们对西安的印象都很好,甚至有点不舍离去!旅途还在继续,向下一个目的地进发!西安到洛阳坐火车只需5个小时,14号傍晚就到洛阳了。
在火车站附近找了旅馆安顿下来,第二天就去龙门石窟!9月15日,我们坐车到了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南郊12公里处的伊河两岸。
经过自北魏至北宋400余年的开凿,至今仍存有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多在伊水西岸。
数量之多位于中国各大石窟之首。
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龙门石窟也是书法艺术史的宝藏。
著名的书法精品龙门二十品,是后代碑拓鉴赏家从龙门石窟众多的石刻造像题记中精选出来的书法极品。
这些碑刻不仅记录了发愿人造像的动机、目的,还为石窟考古分期断代提供了依据。
清代学者康有为曾大力提倡整个社会书写要用魏碑体,还称赞魏碑有十美,如:笔法跳跃,结构天成,血肉丰美等。
时值今日,魏碑体还作为标语、装潢用字广泛使用。
由此可见,二十品在书法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龙门石窟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但它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时尚。
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因此,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龙门石窟十分壮观,大大小小的石像非常宏伟,震撼了游客的每双眼睛!第四站:孔子故里曲阜地点:参观孔庙孔林孔府9月15日晚,我们在洛阳火车站坐车去山东兖州,第二天早上6点到了兖州,再从兖州做汽车到曲阜。
由于长途跋涉,我们在曲阜找到旅舍已经是上午了,同学们都很疲劳,所以16号修整一天,17号参观孔府!9月17日上午,我们参观了孔府。
孔府也称圣府,是孔子的后代子孙们居住的地方,历史上,孔子的后代继承人都被称之为"衍圣公"。
孔府是孔庙的西邻,规模相当宏大,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
孔府建筑原有170多座,560余间,现存152座,480间,其中大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内宅门、前上房、迎恩门、家庙等是明代建筑,其他均为清。
代建筑。
古建筑面积现存12740平方米。
孔府中亦收藏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和艺术品。
如:著名画家周之冕、高其佩、郑板桥的绘画作品;著名书法家董其昌、文征明的书法手迹;宋、元、明各时期的雕版印刷珍品、善本书籍,以及精致的玉雕、木雕、陶瓷、青铜器等工艺品等,供游人参观鉴赏。
其中最著者为“商周十器”,也称“十供”,原为宫廷所藏青铜礼器,清高宗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赏赐孔府。
曲阜是一座非常有特色的城市,城市的绿化,交通及文明建设都做的非常好!称为“东方圣城”一点不为之过,重要的是这个城市没有高楼大厦,就连交通车也不多,依旧保留着古代的建筑,十分具有当地特征!有名的孔庙,孔府,孔林!都是值得人们一览之地,还有当地的孔府菜在我国的饮食文化中享有很高的声誉!第五站:泰安地点:参观岱庙爬泰山观摩泰山石刻9月17日下午在曲阜汽车站坐汽车去往泰安,下午到达泰安,并在火车站附近找到旅舍!9月18日参观岱庙。
岱庙坐落于山东省泰安市区北,泰山的南麓,俗称“东岳庙”。
它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为道教神府,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
庙城堞高筑,庙貌巍峨,宫阙重叠,气象万千。
岱庙创建于汉代,至唐时已殿阁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