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 简单的立体图形
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

锥
五棱锥。。。
圆锥
球
球
练一练
下面的物体分别是由哪些几何体组成的?
圆柱和圆锥
两个圆锥
棱锥和长方体
1
2
3
4
5
6
按面的曲或平划分:
(3)(4)(5)是一类,组成它们的面中至少有一个 是——曲—的; (1)(2)(6)一类,组成它们的各面都是—平—的.
练习:将下列几何体分类,并说明理由
(1)(2)(3) (4)(5) (6) (7)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生活第一中节 的立体图形(一)
欣赏图片
下列图片中有哪些你熟悉的几何体呢?
球
圆
圆 柱
锥
正方体
长
圆柱 棱柱
方
体
你 记 住 了 吗?
圆锥
圆柱
球
圆
锥 圆柱
圆锥
常见的几何体
正方体
长方体
棱柱
圆柱
棱锥
圆锥
球
特别提示 正方体和长方体是特殊的棱柱
棱柱有直棱柱和斜棱柱。
本书只讨 论直棱柱 简称棱柱
球有一个侧面,是曲的。 球来自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
1 圆柱与圆锥的相同与不同
相同点:底面都是圆,侧面都是曲面 不同点:(1)圆柱有两个大小相同的底面,而圆锥只有一个底面
(2)圆柱没有顶点, 而圆锥有一个顶点
2 棱柱与圆柱的相同与不同
相同点:都有上、下两个底面,都有侧面 不同点:(1)棱柱的底面是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多边形,
直棱柱
斜棱柱
几何体的有关特征
长方体
长方体共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平面 每个面是长方形
正方体
正方体共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平面 , 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美术学习简单的立体造型(三年级)

美术学习简单的立体造型(三年级)美术是一门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学科,通过学习美术,我们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和空间想象力。
在三年级的美术学习中,立体造型是一个简单而有趣的主题,它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空间和形状的关系,培养他们的手工能力和美感。
本文将介绍几种简单的立体造型技巧,以供三年级的孩子们学习和体验。
一、纸张折叠纸张折叠是最简单的立体造型方法之一。
通过将纸张折叠成各种形状和角度,孩子们可以制作出各种有趣的立体造型作品。
首先,准备一些不同颜色和大小的纸张,然后教导孩子们如何进行基本的折纸操作,例如折叠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
接着,引导孩子们使用这些基本形状进行组合,创造出各种立体物体,如纸飞机、纸袋等。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可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塑料泥塑造塑料泥是一种非常适合儿童使用的材料,它柔软易塑,可以用来制作各种立体造型作品。
为了开始塑造,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颜色明亮的塑料泥,将其揉搓成球形。
然后,我们可以教导孩子们使用双手将球形塑料泥压扁,再用手指和工具雕刻出各种形状和细节。
例如,他们可以制作动物、植物、水果等立体作品,通过感知和模仿真实事物,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三、废旧材料拼贴废旧材料拼贴是一个可以培养孩子们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有趣活动。
通过使用废纸、纽扣、饼干盒等材料,孩子们可以创作出各种有趣的立体拼贴作品。
首先,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例如动物、风景等。
然后,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将废旧材料剪成适当形状和尺寸,再用胶水或胶带将它们粘贴在一起。
这样,孩子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来了解形状和空间关系,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和手工能力。
四、膨胀材料雕塑膨胀材料是一种可以在烤箱中膨胀成立体形状的特殊材料。
孩子们可以用膨胀材料制作各种成品。
首先,准备一些膨胀材料和彩色笔。
然后,让孩子们用彩色笔在膨胀材料上进行绘画,创作出自己喜欢的形状和图案。
接下来,将绘画好的膨胀材料放入预热好的烤箱中,按照说明书上的温度和时间进行膨胀。
星星的立体折法

星星的立体折法
星星的立体折法是一种对纸张进行折叠的技巧,可以将平面的纸张折叠成立体的星星形状。
这种折法要求精确的折痕和对称性,需要细心和耐心。
首先,需要一个正方形的纸张。
将纸张折叠成一个三角形,然后再将其折叠成一个小三角形。
接着,将小三角形的左上角和右下角向中心线折叠,形成一个菱形。
将菱形的顶部折叠向下,使其与底部对齐,并将两侧的小三角形向外展开,形成两个小三角形的三角形。
将这些小三角形向内折叠,然后将其下面的三角形向上折叠,形成一个小菱形。
将小菱形的两侧向内折叠,形成一个四边形。
最后,将四边形的两侧向上折叠,形成一个三角形。
将这些三角形的角向内折叠,形成一个立体的星星。
通过多次练习和尝试,可以掌握星星的立体折法,并创造出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星星。
这种折法不仅可以用于装饰,还可以用于教育和娱乐。
- 1 -。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课件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相对,平 面图形是二维的,只存在于平 面上。
立体图形存在于三维空间中, 具有长、宽、高三个维度。
立体图形的分类
正方体
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每个面都是矩形,所 有的棱长都相等。
长方体
六个面都是矩形,所 有的棱长都相等。
圆柱体
由两个平行且相等的 圆面和一个曲面组成 ,曲面是围绕这两个 圆面的线旋转形成的 。
家庭用品:冰箱、洗衣机、电视等
冰箱
冰箱是一个长方体,具有六个面 、十二条棱和八个顶点。它的主 要功能是保持食品的新鲜,通过
制冷技术实现。
洗衣机
洗衣机是一个长方体,通常有一个 圆形顶盖。它通过旋转和洗涤来清 洁衣物,减轻人们的家务负担。
电视
电视是一个长方体,通常有一个矩 形屏幕。它用于播放视频和音频信 号,为人们提供娱乐和信息。
立体图形的对称性
对称轴
有些立体图形具有对称性,可以通过 对称轴进行对称。
对称面
有些立体图形具有对称面,可以通过 对称面进行对称。
立体图形的稳定性
稳定性分析
稳定性是立体图形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稳定的能力。
稳定性比较
不同立体图形的稳定性不同,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立体图形的特点来分析其稳定性。
05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实例
、香甜。
06
立体图形的发展与未来展 望
历史演变:古代至现代的立体图形发展
古代立体图形
古代文明中,立体图形主要用于建筑、雕塑和工艺品制作,如埃 及金字塔、希腊雕塑等。
文艺复兴时期
随着科学和艺术的结合,立体图形在绘画和雕塑中得到广泛应用, 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和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
现代立体图形
纸艺
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体有_____(_2_) ___,球体有___(4_)__,三棱柱是____(_6_) __(填序号).
图3
四.拓中悟
认识点、线、面
1、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
2、点:地图上的城市, 几何体上的顶点;
线:地图上的公路、铁路、 河流,几何体上的棱;
面:水面,黑板面,球的 表面,水桶的侧面。
四.拓中悟
(2)圆柱没有顶点, 而圆锥有一个顶点
2 棱柱与圆柱的相同与不同
相同点: 都有上、下两个底面,都有侧面 不同点:(1)棱柱的底面是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多边形,
圆柱的底面是圆 (2)棱柱的侧面是长方形,圆柱的侧面是曲面 (3)棱柱有顶点,圆柱没有顶点
探索几何体的特性:
几何体
底面
圆柱
圆锥
棱柱
棱锥
侧面 顶点
第一章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第一节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
一、启中入
一.启中入
一.启中入
二.读中思
常见的几何体
正方体
长方体
棱柱
圆柱
棱锥
圆锥
球
返回
棱柱、棱锥的命名是按底面的边数来命名的。
三棱柱
四棱柱
五棱柱
六棱柱
三棱锥
四棱锥
五棱锥
六棱锥
二.读中思
认识一下:六棱柱的顶点、侧棱、侧底面 。
二.读中思
几何体的分类
三棱柱
棱柱
四棱柱
柱
五棱柱。。。
圆柱
三棱锥
棱锥
四棱锥
锥
五棱锥。。。
圆锥
球
球
二.读中思
1
2
3
4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7
1
2
3
4
5
6
7
按是否含有顶点划分: (1)(2)(5)(6)(7)是一类,它们中至少有一个顶点 (3)(4)一类,它们中没有顶点
柱锥球图形的分类
柱体类
锥体类
球体类
柱 体
——两底完全相同,且互相平行
棱柱体
圆柱体
柱锥球图形的分类
棱柱体 柱体类 圆柱体
三棱柱 四棱柱 五棱柱 …
锥体类
球体类
棱柱命名是按底面的边数来命名的:
圆柱
圆柱特征:侧面是曲面,没有棱,上下底面是圆形。
棱柱和圆柱统称 柱体
议一议:找出棱柱和圆柱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由两个相同大小的平面图形构成上下两底。
不同点:圆柱侧面为曲面,棱柱都由平面构成。
金字塔又可以联想 到什么立体图形呢?
金字塔可以得到
棱锥
棱锥特征:侧面是三角形,有明显的棱,底面是多边形。
1、将下图中的几何体进行 分类,并说明理由.
2、下 列物体可 以近似地 看成是由 什么几何 体组成的?
1、常见的几何体 2、几何体的特征 3、几何体的分类
三棱柱 棱柱体 柱体类
(两底完全相同, 且互相平行)
四柱体 五棱柱
…
圆柱体 棱锥体
锥体类
(只有一个底面)
三棱锥 四棱锥 五棱锥
…
圆锥体 球体
(由曲面构成)
球体类
(台体类)
(两底形状相同,大小不等,互相平行)
1
2
3
4
5
6
7
按“柱锥球”划分:(1)(2)(4)(7)是柱体 (5) (6)是锥体 (3)是球体
你是这样想的吗?
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演示文稿

连一连
第十八页,共28页。
下列图形能折叠成什么图形?
圆柱体
第十九页,共28页。
圆锥
五棱柱
四棱锥
1cm 1.5cm
下面图形按虚线折叠成 一个封闭的立体图形, 它的形状像什么?
门 1.5cm
2cm 1cm
2cm
门 天窗 天窗
门
门 1.5cm
第二十页,共28页。
4cm
把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条棱剪开,展 开成平面图形,你能得到哪些平面图形? 请与同伴进行交流。
第八页,共28页。
圆台
球体
你认为设计制作一个包装盒需 要了解什么? 要包装的物体的形状、大小; 它展开后的形状、大小;
材料、美术设计等等。
第九页,共28页。
许多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 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适 当的剪开,就可以展开成 平面图形.这就是立体图
形的平面展开图.
第十页,共28页。
长方体的平面展开图
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演示文稿
第一页,共28页。
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第二页,共28页。
常见平面图形:
三角形
正方形
长方形
第三页,共28页。
平行四边形
菱形
圆形
第四页,共28页。
扇形
圆环
椭圆形
常见立体图形:
正方体
第五页,共28页。
长方体
圆柱体
第六页,共28页。
圆锥体
四棱锥
第七页,共28页。
三棱柱
三棱台
(3)
(2) (4)
这些图案分别在正 方体的哪个面上?
第二十四页,共28页。
你能找出 符合要求 的展开图 吗?
(1)
(2)
小学数学竞赛三十七 简单的立体图形

三十七简单的立体图形在我们生活的空间中有许多物体,如果把它们画在纸平面上就叫作立体图形.立体图形千差万别,形态各异,甚至有的非常复杂.下面我们只研究图37-1中的几种简单的立体图形,它们的名称就列在图的下面.图37-1也许有的同学会好奇地问,世界上有那么多物体,为什么只研究这几种呢?我们的回答是:(1)这几种立体图较简单,便于研究;(2)日常生活中很多物体的形状都为这几种图形,如书本、各种柜子、电冰箱为长方体,瓶子、桶、各种笔杆为圆柱体,……;(3)当把这几种立体图形研究好了后,就可以解决许多复杂立体图形的问题了.因为那些复杂图形大多是由这几种简单图形组合起来的.顺便指出:即使是这几种“简单”立体图形,其性质也是很复杂的.本节讨论的只是如何从平面看立体、立体计数,巧算面积、体积等简单内容.与解决平面图形问题不同的是,解决立体图形的问题不能仅靠直观,而是需要较丰富的想象力.请同学们张开思维和想象的翅膀吧!问题37.1用平面图37-2可以围成怎样的几何体?试从图37-3中选出这个几何体.分析因为由图37-2围成了立体图后,虽位置发生了一定变化,但有一个正方形和4个三角形这点是不变的,故应选(3).问题37.1所反映的思路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比如用白铁皮作成一个物体(如水桶、烟筒帽或机器零件等),要按图纸把铁皮剪成一定形状,再做成物体.相反地,为了计算一个物体的表面积,要把物体的表面沿边沿剪开,展在平面上去计算.这就表明:把平面图形和空间图形相互转化是研究立体图形的有效手段.有时为了深入地了解一个物体的全貌,我们要从各个角度对物体进行观察.准确地说,就是从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向对物体进行观察,渐渐地,人们发现,只要从前、上、右三个方向观察就能达到全面了解事物的目的.从每一个方向观察都会看到一个形状(平面图形),我们分别把它们叫前视图、上视图和右视图.把三个视图中取二个或三个组成的图形组分别叫二视图或三视图.问题 37.2图37-4是由前、上视图构成的二视图.试从图37-5中选出和它对应的立体图形来.分析因为图(1)的上视图为圆和圆中一点;图(2)的前视图为圆而不是矩形;图(3)的上视图为圆环,故应选(4).从问题37.2可见,对于不太复杂的立体图,只需要二视图就足以了解它的全貌了.这自然提出了一个问题,是否所有物体都能用二视图去认识呢?答案是否定的.问题 37.3图37-6中的两个立体图形是两个相同的长方体分别挖去一个长方体洞和一个圆柱洞而得到的.问能否用二视图去认识它们?若不能,请画出各自的三视图.图37-6分析不妨取前、上二视图来考察,发现图37-6中两个立体图的二视图都是图37-7(3),故不能用二视图去认识它们.它们的三视图分别如图37-7(1)、(2)所示.图37-7用三视图去认识立体图形,实际上也是把立体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即把平面图形在头脑中“立起来”).这再一次表明了:把平面问题与空间问题相互转化,确实是研究立体图形的重要思想方法.问题 37.4图37-8是一个正方体,如果它的每个面划分为16个相同的正方形,那么它共划分为多少个长方体?多少个正方体?图37-8分析因为底ABCD的两条边AD、AB上各有4条单线段,由第七节问面上每一个固定的长方形,给它配一个高(即配AE方向上的一条线段)就得到一个长方体.而AE上有10条线段,故图中共有100×10=1000个长方体.若把每个小正方体的体积视作1,那么对图中所含的正方体,其体积显然只能为1、8、27、64.下面以体积为标准分类计数.1类:体积为1的正方体共有43个.2类:体积为8的正方体共有33个.〔事实上,在底面ABCD上,面积为4(长=宽=2)的正方形共有32个,而AE上长为 2的线段有 3条.故体积为 8的正方体共有32×3=33个.〕同样可以得到:3类:体积为27的正方体有23个.4类:体积为64的正方体有13个.即所有正方体共13+23+33+43=100个.显然,本问题是问题7.8向立体空间的推广,你能把这个结论作进一步的推广吗?问题37.5(1)长、宽、高分别为m、n、h个单位的长方体切成全为单位体积的正方体,组成m×n×h的立方体网.问此网中含有多少个长方体?(2)在n×n×n的立方体网中,含有多少个正方体?问题37.6一个正方体形状的木块,棱长1米.沿水平方向将它锯成3片,每片又锯成4长条,每条又锯成5小块,共得到大大小小的长方体60块,如图37-9.这60块长方体表面积的和是多少平方米?图37-9分析按常规思路,应将60个木块拿来逐个求表面积,然后再累加起来即得其解.但这样做太繁琐,何况各木块的厚薄宽窄都不尽相同,也无法知道其值.故按这种思路计算不但复杂,简直就不可能.下面我们从另一角度去考虑:因为每一次锯下去,都得到两个面,它们的面积与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相等.又所有长方形的面都是这样锯成或由原表面构成的.这样只要数一数一共锯了多少次,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解分类:1类:共6个表面,每个面1平方米,故表面积共6平方米.2类:数一数便知共锯了2+3+4=9(次),故9×2=18(平方米).因此60块长方体表面积共6+18=24(平方米).同学们,你知道能轻松地解答此题用的是什么思想方法吗?原来,这便是在“奇妙的圆”一节已经用过的“整体观念”.上面我们已几次尝到用整体观念解题的甜头,打整体战比打局部战容易.同样地在解决问题时,用了整体观念有时能出奇制胜.问题37.7图37-10中这堆积木是由16块棱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体堆成的,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分析由于这堆积木排列得不整齐,计算它的表面积比较麻烦.思路1按层分类,分成三类,再按层点数.(略)思路2先求出16块正方体的总表面积,再减去重叠面积的2倍.用这种思路要数重叠面的个数,虽也可行,但由于受“许多地方看不见”的限制,对想象力要求较高,且很难做到准确无误.下面的思路更为简捷.图37-10思路3朝前、朝后、朝左、朝右、朝上、朝下六个方向分别统计(即按面所朝的方向分成六类),然后再求和.若注意到“相对”的两个方向面数相同,则只需统计三个方向的面就行了.如图:积木朝上、朝前、朝右的正方形分别有9、7、9个,故其表面有(9+7+9)×2=50个正方形,表面积为50×4=200(平方厘米).问题37.8如图37-11,有三个正方体木箱,大小一样,质量相同.甲箱内装了一个大铁球;乙箱内装了大小相同的27个中铁球;丙箱内装了64个大小相同的小铁球.若这三个箱内的铁球与铁球、铁球与箱壁都贴挤得很紧,问究竟哪一个箱子重?图37-11分析我们完全可以找出三个箱内大、中、小球半径的关系,求出各箱内球的体积,再乘以铁的密度去分别求三箱内球的重量.但本题也可用聪明的办法求解:因为乙箱内的球是三个一排,所以甲箱内大球的直径是乙箱内中球直径的3倍,因此大球的体积是中球的27倍(为什么?),但甲箱内球的个数却丙两箱球的重量相等、故三箱球的重量都相等.问题37.9(1)在图37-11的三个箱子中空气的体积有何关系?(2)在问题 37.8中若还有一个丁箱,每排放 n个小球,这时甲箱与丁箱中球的重量关系如何?不难发现问题37.8~37.9是问题34.5~34.7向空间的推广.练习 371.图37-12中四个二视图分别表示什么立体图形?试从图37-13中挑出相应的立体图形.图37-12图37-132.若将图37-8所示的正方体的表面都涂满红色,并且在它的每个面上均匀地切上3刀,结果得到 64个小正方体,且切面都是无色的.问:(1)小立方体三面涂红色的有几块?(2)二面涂红色的有几块?(3)一面涂红色的有几块?(4)每一面都无色的又有几块?3.有一个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如图37-14所示.如果把它锯成棱长是2厘米的正方体若干块,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4.有两个茶杯如图37-15所示.第一个的底直径是4厘米,高3厘米;第二个的底直径是3厘米,高4厘米.问两个茶杯哪个装的水多?5.把一个篮球的直径增加1米,再把地球的直径也增加1米,问哪个球的体积增加得多些?练习37答案(2)13+23+…+n3(个).问题 37.9(1)三箱中空气体积也相等.(2)仍然相等.事实上,这时大球的直径是小球的n倍,大球的重量是每个小球的n3倍,而大球的个数正好是小球个数的1.(1)、(2)、(3)、(4)的立体图形依次分别是(3)、(4)、(1)、(2).2.(1)8块(2)24块(3)24块(4)8块3.432平方厘米.4.第一个茶杯的容积是第二个的4/3倍.5.地球的体积增加得多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十七简单的立体图形
在我们生活的空间中有许多物体,如果把它们画在纸平面上就叫作立体图形.立体图形千差万别,形态各异,甚至有的非常复杂.下面我们只研究图37-1中的几种简单的立体图形,它们的名称就列在图的下面.
图37-1
也许有的同学会好奇地问,世界上有那么多物体,为什么只研究这几种呢?我们的回答是:(1)这几种立体图较简单,便于研究;(2)日常生活中很多物体的形状都为这几种图形,如书本、各种柜子、电冰箱为长方体,瓶子、桶、各种笔杆为圆柱体,……;(3)当把这几种立体图形研究好了后,就可以解决许多复杂立体图形的问题了.因为那些复杂图形大多是由这几种简单图形组合起来的.
顺便指出:即使是这几种“简单”立体图形,其性质也是很复杂的.本节讨论的只是如何从平面看立体、立体计数,巧算面积、体积等简单内容.
与解决平面图形问题不同的是,解决立体图形的问题不能仅靠直观,而是需要较丰富的想象力.请同学们张开思维和想象的翅膀吧!
问题37.1用平面图37-2可以围成怎样的几何体?试从图37-3中选出这个几何体.
分析因为由图37-2围成了立体图后,虽位置发生了一定变化,但有一个正方形和4个三角形这点是不变的,故应选(3).
问题37.1所反映的思路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比如用白铁皮作成一个物体(如水桶、烟筒帽或机器零件等),要按图纸把铁皮剪成一定形状,再做成物体.相反地,为了计算一个物体的表面积,要把物体的表面沿边沿剪开,展在平面上去计算.这就表明:把平面图形和空间图形相互转化是研究立体图形的有效手段.
有时为了深入地了解一个物体的全貌,我们要从各个角度对物体进行观察.准确地说,就是从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向对物体进行观察,渐渐地,人们发现,只要从前、上、右三个方向观察就能达到全面了解事物的目的.从每一个方向观察都会看到一个形状(平面图形),我们分别把它们叫前视图、上视图和右视图.把三个视图中取二个或三个组成的图形组分别叫二视图或三视图.
问题37.2图37-4是由前、上视图构成的二视图.试从图37-5中选出和它对应的立体图形来.
分析因为图(1)的上视图为圆和圆中一点;图(2)的前视图为圆而不是矩形;图(3)的上视图为圆环,故应选(4).
从问题37.2可见,对于不太复杂的立体图,只需要二视图就足以了解它的全貌了.这自然提出了一个问题,是否所有物体都能用二视图去认识呢?答案是否定的.
问题37.3图37-6中的两个立体图形是两个相同的长方体分别挖去一个长方体洞和一个圆柱洞而得到的.问能否用二视图去认识它们?若不能,请画出各自的三视图.
图37-6
分析不妨取前、上二视图来考察,发现图37-6中两个立体图的二视图都是图37-7(3),故不能用二视图去认识它们.
它们的三视图分别如图37-7(1)、(2)所示.
图37-7
用三视图去认识立体图形,实际上也是把立体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即把平面图形在头脑中“立起来”).这再一次表明了:把平面问题与空间问题相互转化,确实是研究立体图形的重要思想方法.
问题37.4图37-8是一个正方体,如果它的每个面划分为16个相同的正方形,那么它共划分为多少个长方体?多少个正方体?
图37-8
分析因为底ABCD的两条边AD、AB上各有4条单线段,由第七节问
面上每一个固定的长方形,给它配一个高(即配AE方向上的一条线段)就得到一个长方体.而AE上有10条线段,故图中共有100×10=1000个长方体.
若把每个小正方体的体积视作1,那么对图中所含的正方体,其体积显然只能为1、8、27、64.下面以体积为标准分类计数.
1类:体积为1的正方体共有43个.
2类:体积为8的正方体共有33个.〔事实上,在底面ABCD上,面积为4(长=宽=2)的正方形共有32个,而AE上长为2的线段有3条.故体积为8的正方体共有32×3=33个.〕
同样可以得到:
3类:体积为27的正方体有23个.
4类:体积为64的正方体有13个.
即所有正方体共13+23+33+43=100个.
显然,本问题是问题7.8向立体空间的推广,你能把这个结论作进一步的推广吗?
问题37.5(1)长、宽、高分别为m、n、h个单位的长方体切成全为单位体积的正方体,组成m×n×h的立方体网.问此网中含有多少个长方体?
(2)在n×n×n的立方体网中,含有多少个正方体?
问题37.6一个正方体形状的木块,棱长1米.沿水平方向将它锯成3片,每片又锯成4长条,每条又锯成5小块,共得到大大小小的长方体60块,如图37-9.这60块长方体表面积的和是多少平方米?
图37-9
分析按常规思路,应将60个木块拿来逐个求表面积,然后再累加起来即得其解.但这样做太繁琐,何况各木块的厚薄宽窄都不尽相同,也无法知道其值.故按这种思路计算不但复杂,简直就不可能.
下面我们从另一角度去考虑:
因为每一次锯下去,都得到两个面,它们的面积与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相等.又所有长方形的面都是这样锯成或由原表面构成的.这样只要数一数一共锯了多少次,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解分类:1类:共6个表面,每个面1平方米,故表面积共6平方米.
2类:数一数便知共锯了2+3+4=9(次),故9×2=18(平方米).
因此60块长方体表面积共
6+18=24(平方米).
同学们,你知道能轻松地解答此题用的是什么思想方法吗?原来,这便是在“奇妙的圆”一节已经用过的“整体观念”.
上面我们已几次尝到用整体观念解题的甜头,打整体战比打局部战容易.同样地在解决问题时,用了整体观念有时能出奇制胜.
问题37.7图37-10中这堆积木是由16块棱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体堆成的,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分析由于这堆积木排列得不整齐,计算它的表面积比较麻烦.
思路1按层分类,分成三类,再按层点数.(略)
思路2先求出16块正方体的总表面积,再减去重叠面积的2倍.用这种思路要数重叠面的个数,虽也可行,但由于受“许多地方看不见”的限制,对想象力要求较高,且很难做到准确无误.下面的思路更为简捷.
图37-10
思路3朝前、朝后、朝左、朝右、朝上、朝下六个方向分别统计(即按面所朝的方向分成六类),然后再求和.若注意到“相对”的两个方向面数相同,则只需统计三个方向的面就行了.如图:积木朝上、朝前、朝右的正方形分别有9、7、9个,故其表面有(9+7+9)×2=50个正方形,表面积为
50×4=200(平方厘米).
问题37.8如图37-11,有三个正方体木箱,大小一样,质量相同.甲箱内装了一个大铁球;乙箱内装了大小相同的27个中铁球;丙箱内装了64个大小相同的小铁球.若这三个箱内的铁球与铁球、铁球与箱壁都贴挤得很紧,问究竟哪一个箱子重?
图37-11
分析我们完全可以找出三个箱内大、中、小球半径的关系,求出各箱内球的体积,再乘以铁的密度去分别求三箱内球的重量.但本题也可用聪明的办法求解:
因为乙箱内的球是三个一排,所以甲箱内大球的直径是乙箱内中球直径的3倍,因此大球的体积是中球的27倍(为什么?),但甲箱内球的个数却
丙两箱球的重量相等、故三箱球的重量都相等.
问题37.9(1)在图37-11的三个箱子中空气的体积有何关系?(2)在问题37.8中若还有一个丁箱,每排放n个小球,这时甲箱与丁箱中球的重量关系如何?
不难发现问题37.8~37.9是问题34.5~34.7向空间的推广.
练习37
1.图37-12中四个二视图分别表示什么立体图形?试从图37-13中挑出相应的立体图形.
图37-12
图37-13
2.若将图37-8所示的正方体的表面都涂满红色,并且在它的每个面上均匀地切上3刀,结果得到64个小正方体,且切面都是无色的.问:(1)小立方体三面涂红色的有几块?(2)二面涂红色的有几块?(3)一面涂红色的有几块?(4)每一面都无色的又有几块?
3.有一个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如图37-14所示.如果把它锯成棱长是2厘米的正方体若干块,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
4.有两个茶杯如图37-15所示.第一个的底直径是4厘米,高3厘米;第二个的底直径是3厘米,高4厘米.问两个茶杯哪个装的水多?
5.把一个篮球的直径增加1米,再把地球的直径也增加1米,问哪个球的体积增加得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