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机械设备技术维护的基本概念资料
机械维修基础知识概述

机械维修基础知识概述摘要机械维修是维持机械设备正常运行的过程,涉及到多个知识领域。
本文将从机械工程基础、机械设备常见故障及其维修、维修工具及设备等方面,对机械维修的基础知识进行概述。
1. 机械工程基础1.1 机械工程概述机械工程是研究和应用物质变形的原理和方法,设计和制造机械装置的工程学科。
机械工程师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包括材料科学、力学、热力学、流体力学等方面。
1.2 机械设备组成和原理机械设备由多个部件组成,包括机床、传动装置、执行元件等。
了解机械设备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对于进行维修非常重要。
1.3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机械维修往往需要进行加工和修复,因此需要了解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包括加工方法、常见加工工艺、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等。
2. 机械设备常见故障及其维修2.1 电子故障电子故障是机械设备常见的故障之一,在维修过程中需要了解电路原理、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和维修等知识。
2.2 机械故障机械故障包括轴承损坏、轮齿磨损、丝杠螺母松动等。
了解机械设备常见故障的原因和维修方法是机械维修的基础。
2.3 液压故障液压系统在机械设备中广泛应用,因此了解液压故障的排查和维修方法非常重要。
2.4 气动故障气动系统也是机械设备常见的一个组成部分,了解气动故障的排查和维修方法可以提高维修效率。
3. 维修工具及设备3.1 常用手工工具维修工作中常使用的手工工具包括扳手、扳钳、螺丝刀等,了解常用手工工具的使用和维护可以提高维修效率。
3.2 电动工具电动工具在机械维修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电钻、角磨机等。
了解电动工具的使用和安全注意事项是进行维修工作的前提。
3.3 检测设备检测设备在维修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如温度计、压力表等。
了解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对于维修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结论本文对机械维修的基础知识进行了概述,涵盖了机械工程基础、机械设备常见故障及其维修、维修工具及设备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准备从事机械维修工作的人员来说,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将有助于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
机械行业机械设备维护标准

机械行业机械设备维护标准引言:机械设备作为各行各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其正常运行对于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一套科学可行的机械设备维护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机械设备维护的概念、原则和方法论以及常见的机械设备维护措施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规范机械设备的维护工作,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寿命。
1. 机械设备维护的概念与原则在日常生产运营中,机械设备维护是指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检修和维修,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性能的稳定。
机械设备维护具有以下原则:(1)预防性维护:预防性维护是指根据设备的运行状况和使用年限,提前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以防止设备发生故障或损坏。
(2)定期维护:定期维护是指按照一定的周期和要求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保养和维修。
通过定期维护,可以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修复,减少设备的故障率。
(3)维修记录:在进行机械设备的维护过程中,应当详细记录设备的维护情况,包括维修日期、维修人员、维护内容以及使用的工具和材料等。
以便对设备的维护情况进行追踪和分析,为后续维护工作提供参考。
2. 机械设备维护的方法与步骤机械设备的维护工作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与步骤进行,以确保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常见的机械设备维护方法与步骤包括:(1)外观检查:首先对机械设备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设备是否存在破损、锈蚀等情况。
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2)润滑维护: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润滑,以减少磨损和摩擦,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
因此,定期对设备进行润滑,注意选择合适的润滑剂和润滑方式。
(3)紧固固定:机械设备在运行中,可能会出现零部件松动或脱落的情况,因此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紧固固定。
特别是一些易松动的紧固零部件,如螺丝、螺钉等,要经常检查并加以固定。
(4)清洁维护:机械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会积累一定的灰尘、油污等杂质。
这些杂质可能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维护。
机械维修基础知识概述

第二讲:维修常用的工、夹、量具
一、维修工具分类: 划线工具、锉削工具、锯割工具、铲刮工具、研磨工具、校直及折弯工 具、常用拆装工具等(活动扳手、呆扳手、拉马……)
二、夹具分类: 专用夹具、非专用夹具
三、量具分类: 普通量具、精密量具、专用量具等
2
四、常用工、夹、量具的使用简介: 1、划线工具、锉刀、锯弓、铲刀、刮刀、拉马、扭力扳手等的使用 2、虎钳、钻夹头、V型铁的使用 3、游标卡尺、外经千分尺、内径千分尺、内外卡、厚薄规、水平仪等的 使用和读量
5
第五讲:零部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效和极限状态理论
一、零部件失效理论简介: 1、零部件失效分类:主要分为——变形、断裂、损伤 2、按载荷分类断裂中,一次性加载断裂与疲劳断裂的区分 3、金属腐蚀按其机理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4、气蚀的产生机理
二、极限技术状态简介: 1、机械设备完好标准的主要内容 2、零部件维修更换的原则(需考虑的因素——精度含维修周期、功能及 效率、安全性及强度、经济性分析等)
7
三、清洗: 1、拆卸前的清洗 2、拆卸后零部件的清洗:①油污的清洗——常用的清洗溶剂、苛性钠 的清洗方法; ②清除水垢——常用方法;③清除积碳——常用方法;④ 除锈和清除漆层的常用方法 四、检验: 1、检验的主要内容——零部件的几何精度、隐蔽缺陷、静动平衡等10 项内容 2、检验的常用方法——感觉检验法、测量工具和仪器检验法
机械维修基础知识概述
第一讲:设备管理常识简介
一、我们进行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和管理的目的: 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降低设备使用和维修成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二、如何回答:一台设备的使用寿命到底有多长? 三、设备使用、管理中的“三好”、“四会”的具体内容和作用:
《机械设备维护概念》PPT课件

(2) 振 动 分 析 : 旋 转 机 械 由 于 种 种 原 因 , 会 发 生 各 种 振 动 现 象 。 所 以 机 器 内 部之异常就以振动之症状表露于外部,以简易之诊断推测劣化或故障之前兆。
(3) 持 续 故 障 点 分 析 : 高 频 率 故 障 点 之 重 点 对 策 , 针 对 其 结 构 进 行 改 良 分 析 或 零 件 寿 命 延 长 之 技 术 分 析 。 ( TS 主 审 核 员 许 先 生 推 荐 使 用 )
对劣化状态进行观测、在真正需要维护的必要时候实施维护,就是状态基准(监视)维护(
C
B
M
:
condition-based
maintenance)
随着对设备的状况进行定量的把握和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提高,最近有从根据时间进行点检 ・検査和修理过渡到以设备的状态为基准进行判断和对策上来了。
h
16
(5) 预知维护
因 此 在 维 护 方 式 里 决 定 设 备 的 Life Cycle 的 各 个 时 点 的 最 适 的 方 式 是 很 重 要 的 设备设置时点(也就是设备购入时)所决定的持续使用的方法有很大可能会变得不适合。
h
17
以上资料根据TS标准要求、结合相关质量/设备管理网站上搜索 到的资料作成,供各设备管理人员参考、
以 时 间 为 基 准 的 就 叫 做 时 间 基 准 维 护 ( T B M : time-based maintenance ) 或 是 叫 做 计 划 维 护 。 考虑维护方式时的一些思路,在状态经时计测的含义还没有明确时,不适宜用状态基准维护(所谓经时計
測就是对随着时间的经过和推移还导致的磨损的测定) 。
设备维护保养
相关ISO基本知识
机械设备维护必备知识

机械设备维护必备知识
一、机械设备维护的重要性
机械设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家用电器、汽车还是工业设备,都需要定期维护以确保其正
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机械设备维护不仅可以减少故障和损坏的
发生,还可以提高设备的效率和性能,从而节省时间和成本。
二、机械设备维护的基本知识
1. 定期清洁和润滑: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积累灰尘和杂质,如果不及时清洁,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定期给机械设备
加注适量的润滑油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减少摩擦和磨损,延长设
备的使用寿命。
2. 注意安全操作:在进行机械设备维护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操作。
确保设备处于停机状态并断开电源,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同时,使用正确的工具和方法进行维护,不要强行操作或修理,以免造成
更大的损坏。
3. 定期检查和保养: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的各个部件和连接件是
否松动或磨损,及时进行更换和修理。
同时,保持设备的整洁和通风,避免灰尘和湿气对设备造成损害。
4. 学习和培训:对于一些复杂的机械设备,建议接受相关的培
训和学习,了解设备的结构和原理,掌握正确的维护方法和技巧。
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设备,减少故障和损坏的发生。
三、结语
机械设备维护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
只有定期清洁和润滑、注意安全操作、定期检查和保养,以及学习
和培训等措施结合起来,才能确保机械设备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工作。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机械设备维护的必备知识,保护好自己的设备,
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机械设备修理基础知识

部分部件解体;修复基准件;更换或修复全部不合格的零件;
修理、调整机械设备的电气系统;修复机械设备的附件以及翻
新外观等。大修的目的是全面消除修前存在的缺陷,恢复机械
设备的规定精度和性能。由机修车间和技术部门共同承担。
2
项修
3
项目修理(简称项修)根据机械设备的实际技术状态,对状态劣
化已达不到生产工艺要求的项目,按实际需要进行针对性的修
哪些修理作业需委托外企业协作。
三、确定设备修理方案
修理前应切实掌握设备技术状况,制定经济合理、切实可行修理方案。
按产品工艺要求和精度标准能否满 足生产需要。
对关键零、部件,企业技术水 平和条件能否胜任。
为缩短时间,哪些采用新部件比修 复原有零件更经济。
对多发性重复故障部位,分析改进 设计。
对基础件,在本企业或其它 企业实现的可能性和经济性。
理。项修时,一般要进行部分拆卸、检查,更换或修复失效的
零件,必要时对基准件进行局部修理和校正坐标从而恢复所修
部分的性能和精度。项修的工作量视实际情况而定。
3、小修
工作量最小的一种计划修理。主要针对日常抽检和 定期检查发现的问题,拆卸有关的零、部件,进行检查、 调整、更换或修复,以恢复机械设备的正常功能。一般在 生产现场进行,由车间维修工人负责执行
3、修后验收
按有关规定的精度标准项目或修前拟定的精度项目,进行各项精 度检验和试验,如几何精度检验、空运转试验、载荷试验和工作精度 检验等,全面检查衡量所修理设备的质量、精度和工作性能的恢复情 况。
修理后,应记录对原技术资料的修改情况和修理中的经验教训, 做好修理后工作小结,与原始资料一起归档,以备下次修理时参考.
(2)修理技术文件的编制
机械设备维护

机械设备维护概述:在各行业中,机械设备的运行是保证生产和工作正常运转的关键。
机械设备维护的规范与标准对于延长设备寿命、提高设备效率、降低维修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维护策略、维护计划、维护流程和维护记录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维护策略维护策略是机械设备维护工作的基础,它包括预防性维护、修复性维护和改进性维护三种策略。
预防性维护是指依据设备的设计寿命、工作环境和负荷状态,及时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和更换关键部件,以防止设备出现故障并减少停机时间。
修复性维护是指在设备发生故障时采取的紧急修复措施,目的是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减少生产停工时间。
改进性维护是指根据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改进的需求,进行设备结构和性能的优化升级,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二、维护计划为了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至关重要。
维护计划应包括设备的维护周期、维护内容和维护方法等。
维护周期是指根据设备特性和使用情况确定的定期维护时间间隔,例如每月、每季度或每年进行一次维护。
维护内容是指对设备进行的具体维护工作,涵盖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更换磨损部件等。
维护方法是指具体的维护操作和技术要求,例如清洗设备时要求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工具,更换磨损部件时要选择合适的替换品。
三、维护流程机械设备的维护流程应遵循以下步骤:检查、保养、更换、记录和报告。
检查是指对设备进行全面的外观检查和功能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保养是指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清洁、润滑和紧固等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更换是指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维护计划,对磨损严重的部件进行更换,防止设备故障。
记录是指将设备维护的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包括维护时间、维护内容、维护人员等,以便后续查询和分析。
报告是指将设备维护情况及时向相关责任人汇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四、维护记录维护记录是机械设备维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记录、分析和追溯的功能。
维护记录应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维护的时间和内容、维护人员等。
机械维护知识点总结

机械维护知识点总结机械维护是指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保养、维修和故障排除,以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
机械维护是企业生产经营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机械维护的相关知识点。
一、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1. 定期清洁:定期清洁机械设备的表面和内部,清除积尘、杂物和油渍,保持设备的卫生和外观。
2. 润滑维护:根据机械设备的需要,定期对轴承、齿轮、传动件等部位进行润滑维护,以减少摩擦、延长零件寿命。
3. 调整检查:对机械设备的各个部位进行调整、检查,确保各部位的运转精度和灵活性。
4. 定期更换易损件:定期更换机械设备的易损件,包括密封件、滤清器、防尘罩等,以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
5. 保障安全: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如安全防护罩、急停按钮等是否完好有效,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6. 清理液压系统:定期清理液压系统中的杂质,定期更换液压油,保持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
二、机械设备的维修1. 机械设备的故障排除:及时对机械设备出现的故障进行诊断,找出故障原因并及时排除。
2. 零部件更换:对机械设备损坏的零部件进行更换,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
3. 轴承润滑:对轴承进行润滑,并及时更换损坏的轴承,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
4. 传动部件检修:定期检修机械设备的传动部件,包括齿轮、链条等,确保传动部件的正常运转。
5. 电气元件检修:对机械设备的电气元件进行定期检修,确保电气元件的正常运转。
6. 液压系统维护:对机械设备的液压系统进行维护,包括更换液压油、清理液压系统、更换密封件等,确保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
三、机械设备的保养计划1. 制定保养计划:根据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护要求,制定详细的保养计划,确定保养周期、保养内容和保养方法。
2. 保养记录:对机械设备的保养情况进行记录,包括保养时间、保养内容、保养人员等,确保机械设备的保养工作得到及时、全面的记录。
3. 保养检查:定期对机械设备的保养情况进行检查,包括保养质量、保养周期等,确保保养计划的有效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零件严重磨损后,将降低机器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使机器提早报废。磨损 也并非全都是有害的,工程上常利用磨损的原理来减小零件表面的粗糙度,如 磨削、研磨、抛光、跑合等。
11
2020/9/18
1 机械设备技术维护的基本概念
1.1 机器的磨损规律
腐蚀磨损
1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20/9/18
1 机械设备技术维护的基本概念
1.1 机器的磨损规律
磨损及其过程 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磨损时期-正常磨损时期-事故磨损时期
17
2020/9/18
1 机械设备技术维护的基本概念 1.1 机器的磨损规律
磨损的典型曲线
分为三段O1A、AB、BC 三段斜率不同; 说明曲线
磨损曲线
18
2020/9/18
1 机械设备技术维护的基本概念 1.1 机器的磨损规律
粘着磨损
13
2020/9/18
1 机械设备技术维护的基本概念
1.1 机器的磨损规律
磨损的分类
发生区域:气缸套与活塞环、曲轴与轴瓦、轮齿啮合表面等。 预防措施:合理选用配对材料(选择异种金属),采用表面处理(如表面热 处理、喷镀、化学处理等),限制摩擦表面的温度,控制压强及采用含有油 性极压添加剂的润滑剂等。
3
2020/9/18
1 机械设备技术维护的基本概念
1.1 机器的磨损规律
摩擦磨损
各类机器在工作时,其各零件相对运动的接触部分都存在着摩擦,摩擦是机 器运转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物理现象。摩擦不仅消耗能量,而且使零件发生磨 损,甚至导致零件失效。据统计,世界上1/3—1/2的能源消耗在摩擦上, 而各种机械零件因磨损失效的也占全部失效零件的一半以上。磨损是摩擦的
结果 。
4
2020/9/18
1 机械设备技术维护的基本概念
1.1 机器的磨损规律
摩擦及其分类
在外力作用下,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运动或有运动趋势时,两物体接触面 间产生的阻碍物体运动的切向阻力称为摩擦力。这种在两物体接触区产生阻 碍运动井消耗能量的现象,称为摩擦。
摩擦会造成能量损耗和零件磨损,在一般情况下是有害的,因此应尽量减少摩擦。
磨损的分类
按照磨损的机理以及零件表面磨损状态的不同,一般工况下把磨损分为磨粒 磨损、粘着磨损、疲劳磨损、腐蚀磨损等。
磨粒磨损: 由于摩擦表面上的硬质突出物
或从外部进入摩擦表面的硬质颗 粒,对摩擦表面起到切削或刮擦 作用,从而引起表层材料脱落的 现象,称为磨粒磨损 。
磨粒磨损
12
2020/9/18
1 机械设备技术维护的基本概念
7
2020/9/18
1 机械设备技术维护的基本概念
1.1 机器的磨损规律
摩擦及其分类
边界摩擦 两摩擦表面被吸附在表面的边界膜(油膜厚度小于1μm)隔开,使其处于干
摩擦与液体摩擦之间的状态,这种摩擦称为边界摩擦。
8
2020/9/18
1 机械设备技术维护的基本概念
1.1 机器的磨损规律
摩擦及其分类
液体摩擦 两摩擦表面不直接接触,被油膜(油膜厚度一般在1.5——2μm以上)隔开的
摩擦称为液体摩擦。
9
2020/9/18
1 机械设备技术维护的基本概念
1.1 机器的磨损规律
摩擦及其分类
混合摩擦 在实践中有很多摩擦副处于干摩擦、液体摩擦与边界摩擦的混合状态,称
为混合摩擦。
10
2020/9/18
1 机械设备技术维护的基本概念
1.1 机器的磨损规律
磨损及其过程
运动副之间的摩擦将导致零件表面材料的逐渐损失,这种现象称为磨损。单 位时间内材料的磨损量称为磨损率。磨损量可以用体积、质量或厚度来衡量
内蒙古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第一章 机械设备技术维护的基本概念
授课者:刘云峰
内蒙古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ngineering
2020/9/18
1
1 机械设备技术维护的基本概念
疲劳磨损
15
2020/9/18
1 机械设备技术维护的基本概念
1.1 机器的磨损规律
磨损的分类
腐蚀磨损: 在摩擦过程中,摩擦面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而产生物质损
失的现象,称为腐蚀磨损。腐蚀磨损可分为氧化磨损、特殊介质腐蚀磨损、 气蚀磨损等。腐蚀也可以在没有摩擦的条件下形成,这种情况常发生于钢铁 类零件,如化工管道、泵类零件、柴油机缸套等。
1.1 机器的磨损规律
磨损的分类
粘着磨损:当摩擦副受到较大正压力作用时,由于表面不平,其顶峰接触点 受到高压力作用而产生弹、塑性变形,附在摩擦表面的吸附膜破裂、温升后 使金屑的顶峰塑性面牢固地粘着并熔焊在一起,形成冷焊结点。在两摩擦表 面相对滑动时,材料便从一个表面转移到另一个表面,成为表面凸起,促使 摩擦表面进一步磨损。这种由于粘着作用引起的磨损,称为粘着磨损。
粘着磨损
14
2020/9/18
1 机械设备技术维护的基本概念
1.1 机器的磨损规律
磨损的分类
疲劳磨损(点蚀):两摩擦表面为点或线接触时,由于局部的弹性变形形成 了小的接触区。这些小的接触区形成的摩擦副如果受变化接触应力的作用, 则在其反复作用下,表层将产生裂纹。随着裂纹的扩展与相互连接.表层金 属脱落,形成许多月牙形的浅坑.这种现象称为疲劳磨损,也称点蚀 。
5
2020/9/18
1 机械设备技术维护的基本概念
1.1 机器的磨损规律
摩擦及其分类
根据摩擦副表面间的润滑状态将摩擦状态分为四种:干摩擦、液体摩擦、边 界摩擦和混合摩擦(如图所示)。
6
2020/9/18
1 机械设备技术维护的基本概念
1.1 机器的磨损规律
摩擦及其分类
干摩擦: 如果两物体的滑动表面为无任何润滑剂或保护膜的纯金属,这两个物体直接 接触时的摩擦称为干摩擦,如图所示。干摩擦状态产生较大的摩擦功耗及严 重的磨损,因此应严禁出现这种摩擦。
目录
➢1.1 机器的磨损规律 ➢1.2 零件常见损坏类型及相应措施
2
2020/9/18
1 机械设备技术维护的基本概念
含义 内容 意义
含义: 为了保持设备的正常技术状态,最大可能的延长其使用寿 命所采取的各项技术措施;
内容: 日常保养(预防故障)+及时维修(排除故障)
意义: 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减少停工损失和维修费用 、降低 产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