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载体CaSO_4与CO的化学链循环试验研究
氧载体 化学链燃烧

氧载体化学链燃烧《氧载体化学链燃烧》一、绪论氧载体化学链燃烧(Oxygen-carrier-Chain Chemistry,OCC)燃烧部署了一系列复杂的反应,是最先进的燃烧技术之一,在增加可控燃烧的灵活性、提升燃烧效率、抑制有害气体的生成以及抗工况变化等方面发挥出巨大作用。
OCC燃烧有其独特的特点,其主要优势是燃烧温度和压力的控制、燃烧的可控性、增加的组件化以及抑制有害气体排放的能力。
本论文着重介绍其基本原理和系统的反应方程,以及燃烧过程中氧载体的作用机理。
二、氧载体(Oxygen Carrier)氧载体是一种含有氧的物质,具有吸收、转移、传递和解离氧的能力,在OCC燃烧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氧载体可以分为有机氧载体和非有机氧载体,有机氧载体具有自放氧特性,具有良好的可控性,非有机氧载体则不具有自放氧特性,仅仅是能转移氧气。
2.1有机氧载体有机氧载体是一种具有自放氧特性的化学物质,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在OCC燃烧中可以控制燃烧的温度和压力。
有机氧载体主要有氧含量高的有机酸(有机碱)、烯烃、烃类以及有机氧化物等。
其中,有机碱有着较高热解活性,不同于其他有机物的可燃性,被认为是OCC燃烧中氧载体的潜在应用。
有机碱具有自放氧特性,可以进行可控的自由热解反应。
可控的热解反应不仅可以控制燃烧温度和压力,而且可以用来抑制烟气有害成分的排放。
此外,有机碱还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可再生性,在OCC 燃烧过程中可占据核心地位。
2.2非有机氧载体非有机氧载体是一种不具有自放氧特性的物质,它仅仅具有转移氧气的能力,不能控制燃烧的温度和压力。
非有机氧载体主要有有机酸酯、碱金属氧化物、络合金属氧化物以及水溶性有机混合物等。
其中,有机酸酯具有良好的水溶解性,在OCC燃烧过程中容易被燃料气体所溶解,可以有效抑制烟气有害成分排放。
三、氧载体化学链燃烧原理OCC燃烧采用了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其原理如下:氧载体(有机氧载体或非有机氧载体)先在催化剂上发生化学反应,将碳氢化合物分解成碳单质和氢气;然后碳单质与氧载体(有机氧载体或非有机氧载体)发生可控的热解反应,从而将氧载体(有机氧载体或非有机氧载体)转化成二氧化碳、水以及其他有机废气。
化学链燃烧技术中载氧体的最新研究进展

化学链燃烧技术中载氧体的最新研究进展刘杨先,张 军,盛昌栋,张永春,袁士杰(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6)摘要:介绍了化学链燃烧(CLC)技术的基本概念,指出了其具有在燃烧过程中捕获高浓度CO 2,同时消除大气污染物(NO x )等优点。
载氧体的性能对其应用非常关键。
总结了该领域最近几年新开发的单金属氧化物、复合金属氧化物以及非金属氧化物载氧体的最新研究进展。
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固体燃料化学链燃烧技术及其合适的载氧体做了综述。
最后,对化学链燃烧技术中与载氧体相关的重点问题做了展望。
关键词:化学链燃烧;二氧化碳捕获;载氧体;复合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固体燃料中图分类号:TK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3-4320(2008)09-0027-06Advances in oxygen carriers in chemical looping combustion technologyLIU Yang xian ,Z HANG Jun,SHE NG Chang dong,Z HANG Yong chun,YU AN Shi jie(School of Energy &Environ ment,Southeast Universi ty,Nanjing 210096,China)Abstract :The basic concept of chemical looping combustion (CLC)is introduced,and its advantages which can lead both to capture of high concentraed carbon diox ide and simul taneous removal of atmospheric contaminants (NO x )are pointed ou t.The performance of oxygen carriers is the key to i ts application.The new research advances in oxygen carriers in several recent years,including single metal oxides,multiplex metal oxides,non metal oxides are given.A review of p romising solid fuels chemical looping combustion technology and appropriate oxygen carr iers is done.At last,some i mportant aspects related to oxygen carriers in the chemical looping combustion technology are pu t forward.Key w ords :chemical looping combustion (C LC);CO 2capture;oxygen carriers;multiplex metal oxides;nonmetal ox ides;solid fuels收稿日期:2008-05-2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国际合作项目(50721140649);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0502)作者简介:刘杨先(1984-),男,硕士生;张军(1963-),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电厂污染控制,li uyangxi an1984@ 。
2021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下学期4月第二次调研考试(二模) 化学

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21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2021.4 本试卷共10页,21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上述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Co 59 Se 79 Bi 209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
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A.NH4Cl溶液用作除锈剂B.还原铁粉用作抗氧化剂C.NaHCO3用作糕点膨松剂D.干冰用作Na着火时的灭火剂2.NH4ClO4可用作火箭燃料,其分解反应为2NH4ClO4∆==N2↑+Cl2↑+2O2↑+4H2O。
下列有关该反应中各微粒的描述错误的是A.NH4ClO4为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B.N2的电子式为N::NC.Cl原子的M电子层有7个电子D.16O2分子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之比为1:13.铅霜(醋酸铅),又称为“铅糖”,其古代制法为“以铅杂水银十五分之一,合炼作片,置醋瓮中,密封,经久成霜。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铅糖”有甜味,可充当食品甜味剂B.“瓮”为铁质容器C.“经久成霜”是结晶的过程D.该制法以铅作正极,汞作负极,发生电化学腐蚀4.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错误的是A.SiO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B.碘酒、水玻璃均为混合物C.糖类、蛋白质均为高分子化合物D.NaCl晶体、HCl气体均为电解质5.下列与实验相关的操作或方案正确的是6.异烟肼是一种抗结核药物的主要成分,可通过以下路线合成。
CaSO4的复合载氧体制备及其反应特性

CaSO4的复合载氧体制备及其反应特性郭庆杰;田红景;刘永卓【期刊名称】《太原理工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41)005【摘要】利用浸渍法制备出载氧性能较好及价格低廉的复合型CaSO4载氧体,同时研究其固体燃料化学链燃烧特性.在综合热分析仪中研究复合型载氧体同H2和CO等气体燃料和煤焦固体燃料的反应性能,发现浸渍有微量Fe2O3和NiO的CaSO4复合型栽氧体同气体、固体燃料的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时间大大缩短,Fe2O3改善载氧体的反应性能方面优于NiO.SEM照片显示复合型载氧体同固体燃料高温下反应前后颗粒形态发生较大变化,并出现颗粒聚团.XRD分析表明循环反应后浸渍的Ni以Ni3S2形式出现,而浸渍的Fe以Fe3O4化舍物的形式存在,CaSO4的还原产物只有CaS.加入CaCO3颗粒后,大大改善了复合CaSO4栽氧体的循环性能.【总页数】5页(P572-576)【作者】郭庆杰;田红景;刘永卓【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266042;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266042;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266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546【相关文献】1.CaSO4-CuO-Ben载氧体煤化学链燃烧反应特性 [J], 杨勤勤;张云鹏;刘永卓;郭庆杰2.钙基复合载氧体的制备及反应性能 [J], 郗艳荣;刘永卓;郭庆杰;程煜;田红景3.铁基复合载氧体煤化学链气化反应特性及机理 [J], 程煜;刘永卓;田红景;郭庆杰4.煤化学链燃烧中CaSO4/膨润土复合载氧体的反应特性 [J], 贾伟华;刘永卓;胡修德;杨明明;郭庆杰5.NiFeAlO4载氧体制备及煤化学链燃烧反应特性 [J], 王九占;魏泽华;荆洁颖;李文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具有核壳结构的CaSO复合氧载体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具有核壳结构的CaSO复合氧载体制备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0d756ffb59eef8c75fbfb3fb.png)
专利名称:具有核壳结构的CaSO复合氧载体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王保文,赵海波,郑瑛,柳朝晖,郑楚光
申请号:CN201110030439.5
申请日:20110126
公开号:CN102154051A
公开日:
20110817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CaSO复合氧载体制备方法,将由金属硝酸盐和有机物构成的混合溶液与由CaSO和醇构成的悬浮液混合,加热条件下搅拌得到粘稠的溶胶,依次对溶胶干燥、点火、烧结,得到以CaSO为核、活性金属氧化物为壳的复合氧载体。
该氧载体不仅具有高氧容量、反应活性和抗烧结性能,而且原料广泛、成本低廉,制备过程快速高效,耗能少,便于工业化批量生产,用于化学链燃烧技术非常合适,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申请人:华中科技大学
地址: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代理人:李智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硫酸钙 载氧体

硫酸钙载氧体
硫酸钙是一种常见的无机物质,它也被称为硫酸钙氧化物。
它的化学式为CaSO4,是由钙、硫酸根和氧原子组成的典型的金属超氧化物。
硫酸钙载氧体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而受到很多研究者的关注,因此它在环境科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硫酸钙载氧体具有多种特性,如具有较高的粘度、延展性和可塑性,并且有很强的耐腐蚀性。
此外,它还具有高的比表面积、高的反应活性和较低的密度。
由于硫酸钙载氧体的这些独特的特性,它在环境保护、水处理、污染控制、化学分离及各种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硫酸钙载氧体具有多项环境保护功能,其中包括水质净化、污染控制和改善地下水环境等。
在水质净化方面,由于其高的反应活性和较低的密度,硫酸钙载氧体可以有效地吸附有机物,从而净化水质。
此外,它还可以抑制有毒物质的生长。
在污染控制方面,硫酸钙载氧体可以有效地催化氯代烃的氧化反应,从而降低废水的污染程度。
此外,硫酸钙载氧体还可以有效地改善地下水环境,减少地下水中氮、磷和重金属的污染。
硫酸钙载氧体还具有一些化学分离与分析功能。
它可以吸附和分离气体,如二氧化碳和甲烷等,从而实现气体的分析和分离。
此外,硫酸钙载氧体还可以有效地催化有机物质氧化反应,从而实现有机物质的有效分离和分析。
硫酸钙载氧体是一种重要的无机物质,它具有多种物理和化学性
能,并在环境科学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有效地改善水质、污染控制、改善地下水等。
此外,它还可以有效地实现气体和有机物质的分离和分析。
因此,硫酸钙载氧体具有重要的环境保护价值,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
化学链燃烧技术的研究进展综述

化学链燃烧技术的研究进展综述王金星; 孙宇航【期刊名称】《《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9(046)005【总页数】11页(P100-110)【关键词】化学链燃烧; 反应器; 氧载体; 污染物; 研究进展【作者】王金星; 孙宇航【作者单位】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北京 100084; 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160 引言随着人们对能源的依赖性逐渐增强,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导致了很多环境问题,尤其是CO2气体的排放引起了更为广泛的关注[1]。
对于燃烧后捕集CO2,从烟气中分离CO2将大大增加电厂的发电成本。
富氧燃烧技术是一种燃烧中捕集CO2的方式,通过烟气中水蒸汽的冷凝即可获得较高浓度的CO2。
因此,与传统的燃烧方式相比,富氧燃烧技术使分离CO2得到了简化,但是就现有的技术来看,从空气中分离氧气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2]。
在1994年,化学链燃烧技术用于捕集CO2作为一种新的燃烧方式被提出了,其原理如图1所示[3]。
从图中可以发现,利用化学链燃烧技术不需要用气体间的分离便可实现燃料的燃烧和CO2的分离,可视为在燃烧中分离CO2的改进技术。
因此,从节能的角度来讲,化学链燃烧技术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燃烧方式。
具体的技术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化学链燃烧技术原理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chemical looping combustion technology燃料反应器中氧载体处于氧化态的活性组分MeyOx与燃料进行以下反应[4, 5]:(1)空气反应器中氧载体处于还原态的活性组分MeyOx-1与O2进行以下反应:(2)化学链燃烧技术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具有内分离CO2的特点,进而不需要外加分离装置进行CO2捕集[6];(2)分步燃烧过程实现了能量梯级利用;(3)避免了燃料型NOx的产生,由于燃烧温度较低减少了热力型NOx的产生[7]。
氧载体 化学链燃烧

氧载体化学链燃烧
氧载体化学链燃烧是一种新型的高效能燃烧技术,它将氧气与载体材料结合,形成一种新型的燃烧方法,能够在保证高能效的同时,实现环保的燃烧过程。
氧载体化学链燃烧的原理是利用载体材料与氧气进行反应,产生高温、高压气体,然后将这些气体引导到燃烧室中进行燃烧。
这种燃烧方式能够将燃料完全燃烧,减少燃料的浪费,同时减少大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
氧载体化学链燃烧技术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效能。
由于氧载体化学链燃烧技术能够将燃料完全燃烧,因此能够提高燃烧效率,节省能源。
2.环保性强。
氧载体化学链燃烧技术能够减少大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较小。
3.稳定性好。
氧载体化学链燃烧技术能够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稳定运行,不易出现燃烧失控的现象。
4.适用范围广。
氧载体化学链燃烧技术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燃料,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等。
氧载体化学链燃烧技术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工业生产、
交通运输、农业生产等。
在工业生产中,氧载体化学链燃烧技术可以用于燃烧各种废弃物和污染物,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节省能源成本。
在交通运输中,氧载体化学链燃烧技术可以用于发动机燃烧,提高燃烧效率,减少尾气排放。
在农业生产中,氧载体化学链燃烧技术可以用于燃烧农作物的秸秆和粪便等有机物,减少土地污染,同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氧载体化学链燃烧技术是一种高效能、环保性强、稳定性好、适用范围广的新型燃烧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氧载体化学链燃烧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
能
动
力
工
程
JOURNAL OF ENGI NEER ING FOR THERMAL ENERGY AND POWER
Vo. l 25, No . 5 Sep . , 2010
文章编号: 1001- 2060( 2010)05- 0534- 05
氧载体 CaSO4 与 CO 的化学链循环试验研究
表 2 气体分析仪的测量范围和 分辨率
组分 SO 2 CO 2 CO CH 4 O2 测量范围 /% 0~ 0 . 5 0~ 100 0~ 100 0~ 100 0~ 25 分辨率 /% 0. 000 1 1 1 1 1
1 . 0 ? 0. 000 1 101 325 950 20 0 . 2 30~ 40 950 合成空气 0 . 2 20~ 30 99 . 9 0 . 8
硫酸钙晶体 ( CaSO 4 # 2H 2 O ) 取样质量 / g 反应压力 / Pa 还原反应温度 /e 还原反应气体体积浓度 ( CO ) /% 还原气体流速 /L # m in还原反应持续时间 /m in 氧化反应温度 /e 氧化反应气体 空气流速 / L# m in1 1
的通气时间为 5 m in , 空气的通气时间为 25 m in ( 氧 载体氧化阶段 ) 。图中分别标示了 CO 、 CO 2、 O2、 SO 2 的浓度变化。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50676038) 璐 ( 1982- ), 女 , 山东临沂人 , 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助教 .
第 5期
张
璐 , 等: 氧载体 CaSO4 与 CO 的化学链循环试验研究
# 535#
图 1 固定床反应器示意图
表 1 氧 载体 CaS O 4 与 CO 反应的实验条件
[ 3]
究了 CaS O4 与 CO /空气在 950 e 下 的循 环反应 性 。 在反 应 过程中记录分析反应后生成的 尾气成分 , 收集反应后的 固体 并进 行 了 XRD、FSEM 等 表 征 分 析 , 得 出 结 论 : 950 e 时 CaSO4 与 CO 还原反应阶 段主 要生 成 CaS , 只生 成极 少量 的 Ca O, 并且没有出现碳沉积现象 ; SO2 气体主要是在氧化 反应 初始阶段生成的 , 当氧气体积浓度为 4% 时 , S O 2 体积浓 度最 高可达到 0. 5% 。 表征分 析表明 , C aSO4 具有 很好 的机械 性 能、 抗团聚和抗烧结能力 , 但持 续循环能力不强 。 关 键 词 : 化 学链 燃 烧 ; 固 定床 反 应 器 ; CaSO4; 碳 沉积 ; S O2 释放 中图分类号 : O6431 2 文献标识码 : A
[ 1~ 2]
。在试 验条件 的设定
上 , 从获得较高浓度 CO2 的角度出发 , 还原反应阶 段以 CO 2 浓度达到最大值时便认为反应结束 , 停止 通入燃气, 开始进行氧化反应。 本研究主要在固定床反应器中, 研究 CaSO 4 氧 载体与 CO 在 950 e 下的反应性能。试验研究从氧
收稿日期 : 2009 - 09- 21 ; 作者简介 : 张 修订日期 : 2010- 03- 30
, 在燃料反应器中主要反应为 : 43 . 9 kJ/mol ( 1)
1 1 CaSO4 y CaS + CO2 4 4
除了以上 主要 反应外 , 在一 定的 反应 条件 下 CaSO4 与 CO 还可能发生式 ( 2) 反应, 产生 SO2: CO + CaSO4 y CaO + CO2 + SO2 + 218. 5 kJ/mol ( 2)
氧化反应持续时间 /m in 惰性气体体积浓度 ( N2 ) /% 惰性气体流速 /L # m in
- 1
2 氧载体 CaSO4 循环反应后机理分析
2 . 1 循环反应后尾气分析 CaSO 4 与 CO 反应后的尾气成分由武汉四方光 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 GASBOARD 系列煤气成分 分析仪和烟气分析仪进行数据记录、 分析。然后再 利用软件 Origin 7 . 5 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 绘制 成图。 GASBOARD 系列煤气成分 分析仪可以分析 CO2、 CO、 O2、 H 2 和 CH 4 5 种 气体的浓度变化, 烟气 分析仪可以分 析 NO、 SO2 的浓度变化。试验过程 中 , 只需关注 CO2、 CO、 O2 以及 SO2 的浓度随反应时 间的变化。气体分析仪有 30 s 左右的延迟时间 , 已 计算在内。煤气成分分析仪和烟气分析仪的测量范 围和分辨率如表 2 所示。 图 2( a) 和 ( b)分别表示了氧载体 CaSO4 与 CO 1 次和 3次循环反应后的尾气情况。其中 CO 的通 气时间为 30 m in (氧载体还原阶段 ), 中间惰性气体
图 2 氧载体 CaSO4 与 能
动
力
工
程
2010年
从图 2( a) 可以看出 , 在还原反应初始阶段, CO2 浓度迅速增加, 在反应 6 m in 后 CO2 达到最高峰 , 在 随后的 25 m in 内缓慢减少。说明 CaSO 4 在反应初 始阶段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 然后由于生成的 CaS 附着在 CaSO4 颗 粒 表面 , 阻 碍了 CO 燃 料气 体与 CaSO 4 氧载体颗粒的接触, 反应受到抑制, 反应进程 及反应速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在氧化反应阶段 , 没有检测到 CO2 气体, 说明还原反应阶段没有碳沉 积现象 , SO 2 的浓度也是在 5 m in 内就达到顶峰 , 随 后缓慢减少。从图 2( b) 中还可以发现 , 随着循环次 数的增加, 每次循环反应持续的时间逐渐减少 , 到第 三次循环时还原反应只持续了 10 m in 左右的时间 , 氧化反应更是在 5 m in 内就结束了。可见 , 随着循 环次数的增加, 氧载体的活性逐渐降低, CaSO4 已经 逐渐转变成 CaO。 通过对氧载体循环反应后尾气成分分析可以发 现 , CaSO4 与 CO 还原反应阶段主要生成 CO2 气体 , 而且无碳沉积现象。 SO2 气体是在氧化反应阶段生 成的, 浓度最高可达到 0 . 5% 左右。因此 , 可以推断 出 SO 2 的释放主要是由于固 - 固反应和在氧化初始 阶段 CaS部分氧化反应 : 3CaSO4 + CaS y 4CaO + 4SO 2 CaS+ 3 /2O2 y CaO+ SO 2 过程中 SO2 的释放主要在氧化反应阶段。 2 . 2 氧载体 CaSO4 反应后表征分析 2 . 2 . 1 循环反应的物相组成测定 (XRD) 氧载体的物相组成由荷兰帕纳科公司 PAN alyt2 ica l B. V 生产的 XcPert PRO 型 X 射线衍射仪测定 , 扫描范围是 2H= 10~ 85b 。然后再用 MD I jade 5 . 0 软件处理 X 衍射分析得到的数据。通过 XRD 分析 以及 Jade 5 . 0 软件绘图, 氧载体 CaSO4 与 CO 循环 反应后的物相组成如图 3所示。 由图 3( a)可得, CaSO4 与 CO 发生一次还原反 应后, 固相中主要是 CaS 相, 同时出现 少量的 CaO 相 , 还有少量未反应 的 CaSO4; CaSO4 与 CO 发生 3 次循环反应后, 由图 3( b) 可以发现, 固体产物中主 要是 CaO 相 , 还存在极少量的 CaSO4 相。 CaSO 4 在 多次循环反应后由于反应式 ( 3) 和式 ( 4) 的发生大 部分转化成 CaO, 样品已基本不具备再循环能力。 通过氧载体循环反应后的 XRD 分析可以得出 , CaSO 4 作为化学链燃烧的氧载体虽然具有很好的反 应性, 但 持续循 环性 能不 是很 好。在 氧化温 度为 950 e 情况下, 只坚持了 3 次还原 2 氧化循环。 图 4 CaSO 4 与 CO /空气进行 3 次循环反应 前后的 FSEM 照片 氧载体的微观形貌由荷兰 FE I公司生产的 S iri2 on 200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观测分析。图 4 为氧载体 CaSO4 循环反应前后的微观形貌, 其中图 ( 3) ( 4) 图 3 氧载体 CaSO4 与 CO 循环反应后 的物相组成 XRD 分析 2 . 2 . 2 循环反应前后的形貌分析 ( FSEM )
张 璐 , 朱义成
1 2
( 1. 华中科 技大学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 湖北 武汉 430074; 2 . 山东建筑大学 热能工程学院 , 山东 济南 250101)
摘
要 : 以非金属 CaSO4 作为氧载体 , 在固定床反应器上 , 研
载体的性能的角度出发, 还原过程以不再有 CO2 生 成作 为结束 标志 , 保证 氧载体 CaSO4 能 够完 全反 应。 CaSO4 氧载体与 CO 的反应在 950 e 下是平行 竞争反应 CO +
集中 在金 属 氧化 物 上, 与 金属 氧 载体 相比 , 每个 CaSO 4 分子含有 4 个氧原子 , 具有更高的氧交换效 率。同时, 在还原反应过程中将会形成更为丰富的 孔隙结构, 这样的孔隙结构无疑对还原产物 CaS的 氧化过程是极为有利 的。而非金属 氧载体价格便 宜 , 不会发生二次污染 , 更适合化学链燃烧技术的工 业推广。因此 , 本 研究 以非 金属 CaSO4 作为 氧载 体 , 对其性能进行机理研究。 宋启磊等人以 CO 和 H 2 等气体的混合气为燃 料在串行流化床反应器上对 CaSO 4 氧载体的性能 进行了一系列试 验研究
可见, 以 CaSO4 作为氧载体的化学链燃烧反应
第 5期
张
璐 , 等: 氧载体 CaSO4 与 CO 的化学链循环试验研究
# 537#
( a) 、 ( c) 为样品 CaSO4 # 2 H 2 O 反应前的微观形貌 , 图 ( b) 、 ( d) 为氧载体 CaSO4 与 CO 进行 3 次循环反 应后的微观形貌。由图 ( a)和 ( b) 的比较可以发现 , 反应前的氧载体颗粒为长条状 , 表面平滑致密 ; 3 次 循环反应后颗粒依然为长条状 , 少量出现断裂 , 颗粒 间没有出现团聚现象。由图 ( c) 与 ( d) 的比较可以 明显发现, 3 次循环反应后, 颗粒表面由反应前的平 整致密变得疏松多孔, 这有助于 CO 扩散到颗粒内 部进行反应 , 有利于循环反应的进行 , 但却容易让氧 载体颗粒发生断裂, 影响氧载体的寿命。 从氧载体循环反 应后的表征分 析, 可 以发现 , CaSO 4 氧载体具有很好的抗团聚和抗烧结能力。 2 . 3 循环过程中转化率计算 根据测得的 CO 2 和 SO2 气体的浓度 , 还可以计 算循环反应还原过程中 CaSO4 的转 化率和氧化过 程中 CaS 的氧化率。根据 Cho 和 M attisson 等人给 出氧载体还原反应、 氧 化反应的转化 率计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