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复习总结(药学类)
药物化学复习

名词解释:药物化学(medicinal chemistry):研究药物设计优化,药代学和药效学和新药的合成。
药效学(pharmacokinamics):研究药物和细胞相互作用机理。
药代学: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置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动态变化。
药物动力学:研究人体不同位点上药物随着时间变化的浓度变化关系。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并运用数学原理和方法阐述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一门学科。
药物(drug):能影响机体生理、生化和病理过程,用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
拮抗剂(antagonists):与受体结合后,不能诱导产生生物活性变化的构象变化的化合物。
激动剂(agonists):能够诱导受体构象变化而引起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竞争性拮抗剂(competitive antagonist):与相应激动剂相互竞争相同受体的拮抗剂。
翻译药物化学(medicinal chemistry)拮抗剂(antagonists)激动剂(agonists)抑制剂(inhibitor)受体(receptor)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药效学(pharmacokinamics)阿司匹林(aspirin)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s)先导化合物(Lead compounds)填空题第一章:药物化学介绍药物如何改变社会结构:①改善了生活质量②延长了平均寿命为什么药物化学面临更大的挑战①由于过度使用抗生素,细菌产生耐药性②由于预期寿命的增加,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等老年病开始流行。
③新出现的疾病,特别是由病毒引起④改善生活质量类药物的需求好药的标准:没有毒性或副作用;容易摄入;能发挥功效普遍接受的坏药:吗啡、酒精、尼古丁、海洛因药物与毒物阿司匹林对人体是药物,对细菌是毒物;高剂量或者长期使用,药物变成毒物。
医学药物学专业考试知识点总结

医学药物学专业考试知识点总结
1. 药物分类
- 化学成分分类:有机化合物药物、无机化合物药物、生物体
内产物药物等。
- 药物性质分类:生物碱药物、植物提取药物、抗生素药物等。
- 药理学分类: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作用于心血管系
统的药物、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等。
2. 药物代谢
- 药物经过肝脏代谢,变为活性代谢物或无效代谢物。
- 药物代谢可以通过肝脏酶催化的生物化学反应进行。
3. 药物吸收
- 药物吸收通常发生在胃肠道,但也可以通过其他部位进行。
- 药物吸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药物的溶解性、吸收面积等。
4. 药物分布
- 药物在体内通过血液分布到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 药物分布受到血液流动情况、血-脑屏障、脂溶性等因素的影响。
5. 药物消除
- 药物通过肾脏、肝脏等途径从体内排出。
- 药物消除的速度可以通过药物的半衰期来衡量。
6. 药物治疗
- 药物治疗是通过药物的作用来治疗疾病或缓解症状。
- 药物治疗应根据病情和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选择。
以上是医学药物学专业考试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药学药物化学与药理学重点知识

药学药物化学与药理学重点知识一、引言在现代医学领域中,药学药物化学与药理学是两个重要的学科。
药学药物化学主要关注药物的合成、纯化和分析等方面,而药理学则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对人体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药学药物化学与药理学中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二、药学药物化学知识点1. 药物分类药物可以根据其化学特性、作用机制和治疗疾病等方面进行分类。
常见的药物分类包括:麻醉药、抗生素、抗癌药物、抗高血压药物等。
不同类别的药物有着不同的特性和用途。
2. 药物合成药物的合成是药物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药物合成需要借助有机合成化学的知识和技术。
常见的合成方法包括碳链延长、环化反应、取代反应等。
药物合成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药物质量和疗效。
3. 药物纯化药物纯化是指将药物中的杂质去除,使药物达到一定纯度的过程。
常用的纯化方法包括结晶、过滤、萃取等。
药物的纯化可以提高药物的纯度和疗效,降低药物对人体的毒副作用。
4. 药物分析药物分析是药物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药物分析的目的是确定药物的化学组成和浓度等参数。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色谱法、质谱法、光谱法等。
药物分析的结果可以用于质检、药物疗效评估和药物剂量确定等方面。
三、药理学知识点1. 药物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指药物与生物体内的目标结构发生反应,从而产生治疗效果的过程。
药物可以通过干扰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结构改变或刺激某些生理反应来发挥作用。
药物的作用机制对于合理使用药物和合理设计新药具有重要意义。
2. 药物代谢与排泄药物代谢与排泄是药物在体内被分解、转化和排出体外的过程。
药物代谢通常发生在肝脏中,代谢产物经尿液、粪便等方式排出体外。
药物代谢与排泄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和药物的药动学。
3.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一同使用时,互相影响药物的效果和毒副作用的现象。
药物相互作用可以是药物之间的增效作用、拮抗作用或不良反应增强等。
合理预防和管理药物相互作用对于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和疗效至关重要。
《药物化学》复习重点资料整理总结

《药物化学》复习重点资料整理总结名词解释:1.稳态血药浓度:以半衰期为给药间隔时间,连续恒量给药后,体内药量逐渐累积,给药4、5次后,血药浓度基本达到稳态水平。
2.药物:是指调节机体生理、生化和病理过程,用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物质。
3.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两个方面。
4.首关消除:有些口服药物在经胃肠壁及肝脏时,会被此处的酶代谢失活。
5.肝肠循环:有的药经胆汁排泄再经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由门静脉重新进入全身循环,这种在小肠、肝脏、胆汁间的循环称为肝肠循环。
6.治疗指数: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5a与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
7.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
8.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预先给予α受体阻断药能阻断肾上腺素激动α受体的缩血管作用,保留激动β受体的血管舒张作用,使升压作用翻转为降压作用。
9.耐受性: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需增加剂量才能发挥原有药效。
10.反跳现象:长期大剂量使用某药物后突然停药,导致原有病情再现或加重。
11.二重感染: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使得敏感菌被抑制,不敏感菌大量繁殖,引发新的感染。
模块-1、在机体方面,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有哪些?(填空题)年龄性别个体差异病理状态心里精神因素遗传因素2、“三致”反应致畸致癌致突变3、药物的二重作用包括什么?P5~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4、药物作用的主要类型包括哪些?P4-5兴奋作用和抑制作用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选择性作用和普遍作用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预防作用和治疗作用模块二1、药品贮存条件中阴凉处、凉暗处、冷处、常温的条件P28阴凉处:系指不超过20℃阴暗处:系指避光并不超过20℃冷处:系指2℃~10℃常温:系指10℃~30℃2、批准文号的代表字母和数字各自的含义,批号的含义P27字母:化学药品:H 中药:Z 保健:B 生物制品:S体外化学诊断试剂:T 药用辅:F 进口分包装药品:J数字第1、2位为原批准文号的来源代码,第3、4位为换发批准文号之后(公元年号)的后两位数字,第5~8位为顺序号批号的含义: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将同一次投料、同一生产工艺所生产的药品定为同一个批号。
药物化学期末复习

绪论1、药物化学(Medicinal Chemistry)是关于药物的发现、发展和确证,并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药物作用方式的一门学科。
2、药物是对疾病具有预防、治疗和诊断作用或用以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
3、根据药物的来源和性质不同,可以分为中药或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和生物药物。
4、化学药物是一类既有药物的功效,同时又有确切的化学结构的物质。
5、药物化学的三个时期:以天然产物为主的发现时期、以合成药物为主的发展时期、药物分子设计时期。
6、1899年,阿司匹林上市,标志着药物化学学科的形成。
第一章:新药研究和开发概论1、新化学实体(New Chemical Entities)是指在以前的文献中没有报道过的新化合物。
而有可能成为药物的新化学实体则需要时能够以安全和有效的方法治疗疾病的新化合物。
2、通常新药的发现分为4个主要的阶段:靶分子的确定和选择、靶分子的优化、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先导化合物的优化。
3、药品质量的主要含义是:A、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B、药物的纯度。
4、药品质量标准中,有两个重要的指征:一是药物的纯度,即有效成分的含量;二是药物的杂质限度。
5、药物的商品名通常是针对药物的最终产品,即剂量和剂型已确定的含有一种或多种药物活性成分的药品。
含同样活性成分的同一药品,每个企业应有自己的商品名,不得冒用、顶替别人的药品商品名称。
6、药物的通用名:也称为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名称,通常是指有活性的药物物质,而不是最终产品,因此是药学研究人员和医务人员使用的共同名称,所以一个药物只有一个药品通用名,比商品名使用起来更为方便。
第二章:药物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目前新药设计的靶点集中在受体、酶、核酸、离子通道和基因等上。
2、先导化合物(Lead Compound):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具有一定生理活性的化学物质。
3、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方法和途径:a、从天然产物活性成分中发现先导化合物;b、通过分子生物学途径发现先导化合物;c、通过随机机遇发现先导化合物;d、从代谢产物中发现先导化合物;e、从临床药物的副作用或者老药新用途中发现新药;f、从药物合成中间体中发现先导化合物;g、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筛选寻找先导化合物。
药物化学重点药物化学结构及类型总结归纳

药物化学重点药物化学结构及类型总结归纳药物化学是药学学科的重要分支,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及其在体内的转化代谢过程。
药物化学的目标是寻找新的药物分子,改进已有药物的性质,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下面对药物化学的重点以及药物化学结构及类型进行总结归纳。
重点药物化学结构:1.天然药物结构:天然药物是从动植物、微生物或矿物中提取的具有治疗作用的化合物。
常见的天然药物结构包括植物碱、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等。
例如:华法林(Warfarin)是一种抗凝药物,其结构中含有香豆素环并有杂原子(柳树苷结构)。
2.合成药物结构:合成药物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制备出来的药物。
常见的合成药物结构包括芳香环、饱和环、杂环等。
例如:阿司匹林(Aspirin)是一种常用的非处方药,其结构中含有芳香环、酯基和醇基。
3.基础结构与活性团:药物分子的活性来自于其基础结构和活性团。
基础结构是药物分子的骨架,而活性团是具有特定活性的功能基团。
药物化学研究着重于发现和优化药物分子的基础结构和活性团,以提高药物的药效和选择性。
4.药物基团及键的导向作用:药物分子中的基团和键可以通过导向作用改变药物的性质和活性。
例如,引入取代基可以改变药物分子的溶解度、稳定性和活性。
导向作用是药物化学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指导了药物分子的设计、合成和改进。
药物化学的类型:1.pH敏感药物:pH敏感药物指的是药物的溶解度或释放行为受环境pH值的影响。
例如,肠溶片是一种常见的pH敏感药物,它只在肠道酸性环境下才能溶解释放药物。
2.离子对药物:离子对药物是指药物分子中含有正离子和负离子,它们之间通过离子键结合在一起。
离子对药物通常具有高溶解度和良好的生物利用度,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药物设计和合成。
3.靶向药物:靶向药物是指具有选择性作用于特定靶点的药物。
它们通常具有特定的结构特征,能够与靶点发生相互作用,并发挥治疗作用。
例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普利都巴(Imatinib)是一种靶向白血病细胞的药物,其结构能够与癌细胞的激酶结合,从而抑制细胞生长。
药学总结性知识点

药学总结性知识点一、药学的基本概念药学(Pharmacy)是一门研究药物及其应用、起源、性质、配方、制备、与疾病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与动物和人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科学。
药学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药理学、药剂学、生物制药学、药物分析学、药物化学等多个专业领域。
二、药物的分类1.按照作用机理分类:药物可以按照其作用机理分为激动剂、拮抗剂、激素类、抗生素等。
2.按照药用途分类:药物可以按照其药用途分为抗菌药物、止痛药、抗病毒药、抗肿瘤药等。
3.按照化学结构分类:药物可以按照其化学结构分为药物类(如β-阻滞剂、ACEI抑制剂)、化学结构类(如各种醚类、酮类)、天然药物类等。
三、药物的药效学药效学是药学中的重要分支学科,研究的是药物分子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并导致生物效应的科学。
药物的药效学包括作用机理、作用部位、作用时间、作用强度等方面的内容。
四、药物的代谢和排泄1.药物的代谢:药物在机体内的代谢作用主要发生在肝脏中,通过一系列酶系统的作用,药物的毒性可以大大降低。
2.药物的排泄:药物的排泄主要是通过肾脏排泄和肠道排泄,其中肾脏排泄为主要途径,尿液中的药物浓度可以反映药物的代谢情况。
五、药物的剂型和制剂药剂学是药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如何将药物制备成适合病人使用的药剂。
根据其性状和用途,药剂可以分为固体制剂、液体制剂、气雾剂、晶体制剂等。
六、药物的质量控制药物的质量控制是药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括对药物原材料、中间体、成品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和检测,确保药物符合规定的标准。
七、药学的临床应用药学在临床应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涉及到药物的选择、剂量、使用方法、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对于临床医生来说都是十分关键的。
八、药物的开发与监管药物的开发与监管是药学的重要领域之一,它包括药物的研发、临床试验、上市审批、药物安全监测等方面,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
九、药学的发展趋势与挑战药学领域的研究与发展一直在不断进行,经过多年的努力,药学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药物化学专业知识点总结

药物化学专业知识点总结一、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药物是指能够在生物体内起特定药理活性,并能够预防、治疗、诊断和改善疾病的化合物。
药物化学是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性质及其合成途径的科学。
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 药物的化学结构与性质:药物的化学结构决定了其生物活性和药理效应,药物的理化性质决定了其药代动力学特征。
2. 药物的合成研究:药物的合成方法研究是药物化学的核心内容。
合成药物的目标是简捷、经济且高产率,具有可控性和可重复性。
3. 药物的作用机制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研究是药物化学和药理学的交叉领域。
药物的作用机制包括药物与靶分子的结合、生物途径的调控等。
二、药物分类根据药品的疗效、化学结构和用途,药物可以分为很多类。
根据药物的用途,药物可以分为:1. 治疗药物:用于治疗疾病的化合物,如抗生素、抗癌药、抗感染剂等。
2. 预防药物:用于预防疾病的化合物,如疫苗、预防性抗生素等。
3. 诊断用药:用于帮助诊断疾病的化合物,如放射性核素、造影剂等。
4. 应急药品:用于急救和紧急情况下的药物,如止血剂、解热镇痛药等。
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药物可以分为:1. 有机化合物药物:由有机化合物合成的药物,包括多种结构类型的化合物。
2. 无机化合物药物:由无机化合物合成的药物,如氧化铁、氧化亚铁等。
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可以分为:1. 靶向药物:通过作用于特定的生物靶标来发挥药理效应的药物。
2. 非靶向药物:通过影响生物系统其他组成部分的功能来发挥药理效应的药物。
三、药物合成药物的合成方法是药物化学的核心内容。
药物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1. 有机合成:有机合成是药物合成的基础,包括常见的反应类型如亲核-亲电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等。
2. 天然产物全合成:大部分天然药物都具有复杂的结构,需要进行全合成来得到纯品,这对有机合成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合成方法研究:随着有机合成方法学的发展,药物化学家在研究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合成方法,用于合成更加复杂的分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第一节 镇静催眠药③本品与中枢苯二氮卓受体结合而发挥安定、镇静、催眠、肌肉松弛及抗惊厥作用。
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神经官能症酒石酸唑吡坦 主要的镇静催眠药 第二节 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 ①②③治疗癫痫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的主要用药,对小发作无效 卡马西平 ①②③治疗癫痫大发作和综合性局灶性发作 卤加比治疗癫痫 化学名】N,N-二甲基-2-氯-10H-吩噻嗪-10-丙胺盐酸盐(冬眠灵) ③治疗精神分裂症 、躁狂症,大剂量可应用于镇吐、强化麻醉及人工冬眠 氟哌啶醇 治疗精神分裂症 、躁狂症 氯氮平 治疗多种类型精神分裂症 第四节 抗抑郁药盐酸丙咪嗪 治疗内源性抑郁症、反应性抑郁症及更年期抑郁症、小儿遗尿 ;盐酸氟西汀 治抑郁症 第五节 镇痛药吗啡 ①N H②【结构特点】(1) 为含有部分氢化菲核的由五个环并合的刚性分子。
(2) 分子中有五个手性中心(5R ,6S ,9R ,13S 和14R),共16种光学异构体。
天然吗啡为左旋体。
(3) B/C 环呈顺式,C/D 环呈反式,C/E 环呈顺式。
(4) C-5、C-6、C-14上的氢均与乙胺链呈顺势;C-4、C-5的氧桥与C-9、C-13的乙胺链呈反式。
(5) 整个分子呈T 型。
③产生镇痛、镇咳、镇静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抑制剧烈疼痛,亦可用于麻醉前给药③本品为阿片受体激动剂,镇痛效果强于吗啡、杜冷丁,其左旋体的作用=右旋体的20倍。
用作镇痛药,用于创伤、癌症剧痛及术后镇痛,并有显著镇咳作用。
主要用于海洛因成瘾的戒除治疗喷他佐辛 镇痛为吗啡的三分之一 第六节 中枢兴奋药咖啡因 用于中枢性呼吸衰竭、循环衰竭、神经衰弱和精神抑制吡拉西坦 可改善轻度及中度老年痴呆者的认知能力,但对重度痴呆者无效。
还可用于脑外伤所致记忆障碍及弱智儿童第三章 外周神经系统药物 第一节 拟胆碱药一 胆碱受体激动剂氯贝胆碱 用于手术后腹气胀、尿潴留以及其他原因所致的胃肠道或膀胱功能异常 毛果芸香碱临床用其硝酸盐或盐酸盐制成滴眼液,用于治疗原发性青光眼 ③供口服。
甲硫酸新斯的明供注射用。
为经典的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临床上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和术后腹气胀及尿潴留,并可作为肌松药过量中毒的解毒剂。
大剂量时可引起的恶心、呕吐、腹泻、流泪、流涎等副作用可用阿托品对抗。
盐酸多奈哌齐 治疗AD 症,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有改善作用,对血管性痴呆患者也有显著疗效第二节 抗胆碱药一 M 受体拮抗剂硫酸阿托品 用于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抗心律失常,抗休克,临床用于治疗各种内脏绞痛,麻醉前给药,盗汗,心动过缓及多种感染中毒性休克。
眼科用于治疗睫状肌炎症及散瞳,还用于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解救溴丙胺太林 对胃肠道平滑肌有选择性,用于胃与十二指肠溃疡、胃肠痉挛和妊娠呕吐,可减少胃液分泌 哌仑西平 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消化性溃疡药 二 N 受体拮抗剂笨磺阿曲库铵 肌松泮库溴铵 肌松药,静注适用于各类手术、气管插管术、破伤风及惊厥时的肌肉松弛③用于过敏性休克、心脏骤停和支气管哮喘的急救,还可制止鼻黏膜和牙龈出血。
与局部麻醉药合用可减少其毒副作用,可减少手术部位的出血盐酸麻黄碱 可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和治疗轻症支气管哮喘。
但对重症和急性支气管哮喘发作效果较差。
也可治鼻塞。
还可防治局麻药硬膜外、蛛网膜下腔麻醉和某些药物如氯丙嗪引起的低血压。
可缓解荨麻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引起的皮肤瘙痒沙丁胺醇 治疗支气管哮喘,哮喘型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患者的支气管痉挛 ③ 用于过敏性鼻炎,皮肤黏膜的过敏,荨麻疹,血管舒张性鼻炎,枯草热,接触性皮炎以及药物和食物引起的过敏性疾病氯雷他定 用于减轻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及治疗荨麻疹和过敏性关节炎;盐酸西替利嗪 抗过敏药 咪唑斯汀 可以治疗过敏性鼻炎和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第五节 局部麻醉药化学名:4-氨基苯甲酸-2-(二乙氨基)乙酯盐酸盐为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局麻药,用于浸润麻醉、阻滞麻醉、腰麻、硬膜外麻醉和局部封闭疗法。
乙酰胺盐酸盐一水合物盐酸利多卡因化学名:2-(二乙氨基)-N-( 2,6-二甲基苯基)第四章循环系统药物③用于心绞痛、窦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及颤动等室上性心动过速,也可用于房性或室性早搏及高血压等病的治疗支端供血。
也可用于冻疮的治疗盐酸地尔硫卓可用于轻、中度高血压。
对劳累型心绞痛及冠脉痉挛引起的变异型心绞痛在内的各种缺血性心脏病均有效。
也有减缓心率的作用第三节钠、钾通道阻滞剂一钠通道阻滞剂硫酸奎尼丁治疗心房颤动、阵发性心动过速和心房扑动用于各种室性心率失常,如过早搏动、心动过速,尤其是洋地黄中毒、心肌梗死或心脏手术所引起者盐酸美西律③治疗心绞痛和抗心律失常,可用于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心律失常。
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第四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高血压患者的治疗 2.慢性心功不全(可口服)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①【化学名】2-丁基-4-氯-1-[[2’-(1H-四唑-5-基)③抗高血压第五节NO供体药物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第六节强心药地高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房颤及心率不齐第七节调血脂药一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洛伐他汀①②③降低Ⅱa和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以胆固醇升高为主)及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二影响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代谢药物吉非贝齐对血浆TG(甘油三酯)明显增高和伴有HDL(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或LDL(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类型的高脂血症疗效最好第八节抗血栓药氯吡格雷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及外周血管病华法林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及人工心脏瓣膜手术等发生的血栓栓塞性疾病第九节其他心血管系统药物一作用于α肾上腺素受体的药物二作用于血管平滑肌药物和作用于交感神经末梢药物利血平抗高血压第五章消化系统药物盐酸雷尼替丁①②③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良性胃溃疡、术后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唑③能使十二指肠溃疡较快愈合第二节止吐药昂丹司琼用于对抗癌症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引起的呕吐,以及手术后的呕吐盐酸地芬尼多抗晕和镇吐,可用于运动病马来酸硫乙拉嗪治疗全身麻醉或眩晕所致的恶心和呕吐第三节促动力药西沙必利胃食管反流,慢性功能性、非溃疡性消化不良、胃轻瘫及便秘甲氧氯普胺可改善糖尿病性胃轻瘫和特发性胃轻瘫的胃排空速率。
对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亦有效。
对反流病效果不佳。
大剂量时可作止吐药多潘立酮促进胃动力胃排空及止吐。
对反流病效果不佳第四节肝胆疾病辅助治疗药物一 肝病辅助治疗药联苯双酯 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促进干蛋白质合成,减轻肝细胞损伤,促进肝损伤的修复,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水飞蓟宾 改善肝功能,稳定肝细胞膜的作用。
适用于急、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肝中毒等 二 胆病辅助治疗药熊去氧胆酸 增加胆汁分泌使胆汁变稀。
促进脂肪消化吸收。
治疗胆囊及胆道功能失调、胆道感染、胆结石 第六章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③1.解热镇痛:对感冒发热可使体温降到正常。
对轻中度的体表疼痛,尤其是炎性疼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月经痛和术后创口痛等有明显镇痛作用 2.抗炎抗风湿:治疗风湿或类风湿关节炎 3.抗血栓形成:血栓形成与血小板有关对乙酰氨基酚 ①②③用于感冒发热、神经痛、肌肉痛及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或过敏的患者无抗炎抗风湿作用第二节 非甾体抗炎药羟布宗 可用于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尤其以急性进展期疗效较好。
较大剂量可促进尿酸排出,可用于治疗急性痛风甲芬那酸 可用于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吲哚美辛抗炎镇痛。
可用于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还可用于恶性肿瘤引起③可用于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也可用于一般解热镇痛萘普生 有较强的抗炎抗风湿和解热镇痛作用。
适用于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及急性痛风等。
对三叉神经痛、头痛也有较好的疗效双氯芬酸钠 解热,镇痛,抗炎吡罗昔康 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多种疼痛塞来昔布治疗急性或慢性期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和体症 第七章 抗肿瘤药 第一节 生物烷化剂③抗瘤谱广,主要治疗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卵巢癌、小细胞肺癌、神经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软组织肉瘤以及急性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卡莫司汀 脑瘤、转移性脑瘤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恶性淋巴瘤白消安 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显著,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病变及急性白血病无效 顺铂 睾丸癌 、卵巢癌 、肺癌 、鼻咽癌 、淋巴癌 、膀胱癌 第二节 抗代谢药物③广谱抗肿瘤,是目前治疗消化道癌症(胃癌、结肠癌、食管癌、肝癌、胰腺癌等)的主要药物。
也常用于治疗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绒毛膜上皮癌、膀胱癌等盐酸阿糖胞苷 治疗成人急性粒细胞或单核细胞白血病的有效药物巯嘌呤 对儿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疗效好 大剂量对绒毛上皮癌有一定疗效 甲氨蝶呤 儿童急性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癌、成骨肉瘤 第三节 抗肿瘤抗生素放线菌素D 对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睾丸癌、淋巴瘤、肾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及神经母细胞瘤等有较好疗效盐酸博来霉素 对鳞状上皮细胞癌、宫颈癌和脑癌都有效盐酸多柔比星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乳腺癌,肺癌,多发性骨髓瘤,软组织肉瘤及骨肉瘤 盐酸米托蒽醌 治疗晚期乳腺癌、非何杰金氏病淋巴瘤和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 第四节 抗肿瘤的植物药有效成分及其衍生物羟基喜树碱 肠癌、肝癌、白血病 硫酸长春碱 淋巴瘤、绒毛膜上皮癌、睾丸肿瘤 紫杉醇 卵巢癌、乳腺癌、大肠癌 第八章 抗生素第一节 β-内酰胺抗生素 一 青霉素类青霉素钠 ①(2S,5R,6R)-3,3-二甲基-6-(2-苯乙酰氨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钠盐②O③主要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所引起的全身或严重的局部感染。
1.链球菌感染 2.脑膜炎奈瑟菌和其他敏感菌引起的脑膜炎 3.螺旋体引起的钩端螺旋体病、梅毒、回归热等治疗梅毒时除早期轻症者外应用大剂量 4.革兰阳性杆菌引起的破伤风、白喉、炭疽病等。
也可用于伤寒的治疗。
常与胃酸分泌抑制药(雷尼替丁)合用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等二 头孢菌素类血症和脑膜炎。
尤可用于婴幼儿脑膜炎三 非经典的β-内酰胺抗生素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 克拉维酸钾 抗菌 ;氨曲南 抗敏感菌引起的感染 第二节 四环素类抗生素 四环素 抗菌 第三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第四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①②③抗敏感菌引起的感染。
是白喉带菌者、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所致婴儿肺炎及结肠炎、百日咳、弯曲杆菌所致败血症或肠炎及军团病的首选药泰利霉素 抗敏感菌引起的感染 第九章 化学治疗药第一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吡哌酸敏感性革兰阴性菌和葡萄球菌所致的尿道、肠道及耳道感染基水杨酸钠合用,减少耐药性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