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建模及整车转向操纵性能仿真_江浩斌
某中型商用车电动助力转向的建模与仿真

的转 向油 泵 ,所 以在一 定 程 度上 它 能 够 降低 燃 油 消耗 ,且 有利 于 环 保 ,并 且 为提 高 主 动安 全 性 提供 了可 能 ,是 一项
紧扣 现代 汽 车发展 主题 的高新技 术 。
电 动 助力 转 向的关 键 是 建立 与 目标 车型 相 适 应 的助 力 M A P 。 获取 此 M A P 的 途径 有 两 种 :一 种 是 通 过反 复 试 验标 定 的方 式 获取 ;一 种是 通 过 仿真 计 算 的 方式 获 取 。试 验 方
车辆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与平台的构建

车辆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与平台的构建江浩斌;潘公宇;杨晓峰;耿国庆【摘要】The Virtual Simulati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 of Vehicle Engineering in Jiangsu University aims to strengthen students'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knowledge of vehicle dynamics,guide the students to explore the innovation of vehicle safety and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and strengthen their abilities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It puts the accredited idea of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to practice,and establishes the advanced virtual-re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whichis guided by graduation requirements,covers the main vehicle engineering courses.Quick access for transform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to virtual experiment resources is built.The teaching center form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vanced,serial and expandable experimentmodules,multidisciplinary coordination,resources sharing and wide scopeof impact.Moreover,the teaching center provides new modes and ideas for practical teaching and the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in vehicle engineering.%江苏大学车辆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以夯实学生的车辆动力学专业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探索车辆安全和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强化学生的先进制造工程能力为宗旨,践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建立了以毕业要求为导向、涵盖车辆工程专业主干课程、虚实融合的先进实验教学体系,以及科研成果转化为虚拟实验资源的快速通道,形成了“实验模块先进、系列化、可拓展”“多学科协调参与、资源共享”“辐射范围广”等特点,为车辆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模式和理念.【期刊名称】《实验室研究与探索》【年(卷),期】2017(036)006【总页数】5页(P114-117,146)【关键词】虚拟仿真;教学体系;车辆工程【作者】江浩斌;潘公宇;杨晓峰;耿国庆【作者单位】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0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科专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1-4]。
基于整车多体模型的电动助力转向虚拟试验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lectronic Power Steering Sy stem ,EPS )是汽车电子化发展的成果之一,在各国汽车制造业中得到了普遍重视。
EPS 属于一种动力转向系统,比传统动力转向系统具有更高的可控性,能较好地解决汽车转向“轻”和“灵”的矛盾,因此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
对其进行性能仿真研究、建模及施加控制是两大关键问题[2]。
基于A DAMS 软件的虚拟样机技术,可把汽车视为一个由多个相互连接的、彼此能够相对运动的多体系统,其运动学及动力学仿真与以往通常用几个自由度的质量—阻尼刚体(振动)数学模型相比,计算描述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整车结构和整车性能,也比其他方法更为直接方便[3]。
由于EPS 控制运算法则的复杂性和整车模型的自由度过多这两个原因,造成仅仅使用一种软件进行基于整车的EPS 系统性能分析是比较困难的。
本文以某多功能商务车为对象,采用ADAM S/Car 建立整车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在M atlab 中建立EPS 控制系统,应用M ATLAB 与ADAM S 软件相联合,将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与整车模型相结合,采用时培成1,姜武华2(1.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机械系,芜湖241000;2.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学院,合肥230009)摘要:首先利用机械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ADAMS 建立某多功能商务车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其次在Matlab/S imulink 中设计了PID 控制的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并定义了与ADAMS/Car 环境下车辆模型的数据交换接口;最后将设计的控制器在ADAMS /Car 和Matlab/Simulink 环境下通过输入输出接口实现联合迭代仿真,不断修正控制参数直到得到满意的控制效果。
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和联合仿真的分析方法是正确的、有效的,为加快开发汽车EPS 系统的控制逻辑提供了理论参考。
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的μ分析与综合

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的μ分析与综合
陈龙;袁朝春;江浩斌
【期刊名称】《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7(028)006
【摘要】在建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设计中存在的参数摄动以及车辆行驶过程中路面高频、传感器测量噪声干扰的影响,在Matlab的μ分析与综合控制箱内,应用线性分式变换理论对模型中的参数摄动进行线性分式变换处理,并合理地选取系统中的相关权函数,构造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μ综合控制设计框架,采用D-K迭代算法求解了μ控制器.μ计算分析表明,所设计的μ控制器能够有效地抑制系统参数摄动及外界噪声干扰,与基于名义模型设计的H∞控制器相比,其闭环系统具有更好的性能鲁棒性和鲁棒稳定性.
【总页数】4页(P473-476)
【作者】陈龙;袁朝春;江浩斌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江苏省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61.4
【相关文献】
1.电液集成式液压提升机的电液速度伺服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综合 [J], 彭佑多;余兵;高光辉;刘繁茂
2.模糊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分析与综合 [J], 吴忠强;许世范;岳东
3.一种改进的具有非理想网络状况的网络控制系统分析与综合方法 [J], 彭晨;田恩刚
4.考虑时延与丢包的网络控制系统分析与综合 [J], 陈刚;阳春华;朱红求
5.《网络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综合》书评 [J], 徐胜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液压动力转向器性能测试系统

液压动力转向器性能测试系统
尤田;姜涛;李会明;张桂林
【期刊名称】《机械工程师》
【年(卷),期】2015(000)004
【摘要】为了提高汽车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工作性能,文中建立了汽车液压动力转向器测试的试验系统,并介绍了对转向器性能测试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利用压力、扭矩、角度和温度传感器检测系统性能状况,通过数据采集卡将采集到的信息及时反馈工控机,并应用LabVIEW软件开发平台对数据进行分析。
实现了对转向器性能的在线检测,为新型液压动力转向产品的研发奠定基础。
【总页数】3页(P33-34,35)
【作者】尤田;姜涛;李会明;张桂林
【作者单位】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长春130022;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长春130022;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长春130022;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长春13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63.442
【相关文献】
1.循环球式液压动力转向器复合加载测试系统 [J], 杨文畅
2.汽车液压动力转向器测试系统 [J], 沈顺成;余敏
3.汽车液压动力转向器性能试验系统的加载方式探究 [J], 白雪峰
4.汽车液压动力转向器性能测试系统设计 [J], 钟绍俊;杨其华;张笑咏
5.汽车液压动力转向器测试系统的加载方法 [J], 何志锋;姜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汽车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仿真分析

等行车信息判断行车状态 , 对各执行机构输出相应 的 指令 , 控 制 电动 油泵输 出相 应 流 量 的油 液 以驱 动液 压
动力 缸 提供符 合行 车工 况 的转 向助力 。 当转 向盘 停止 转动 , 动 力缸 暂 时还能 继续 工作 , 导致 转 向齿 轮继 续转 动, 使扭 杆变 形减 小 , 直 到 恢 复 自由状 态 , 此 时 转 阀 回
( N J Z Y1 2 1 0 9 )
阀, 经回油管路流回储油罐 , 系统不工作 。
转 动 转 向盘 时 , 在 转 向操纵 力矩 和路 面 阻力矩 的
作者简介 : 谭心 ( 1 9 7 4 一) , 女, 山东文登 人 , 副教授 , 硕士, 主 要从事液压技术方 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
E H P S由机 械 装 置 、 液 压 装 置 和 电 气 装 置 三 部 分
组成 , 如图1 所示 。机械装置主要有转 向盘 、 转向轴 、
扭杆 、 齿 轮齿 条转 向器 和转 向拉 杆 。液 压 装 置 主 要有 油泵 、 储 油罐 、 液压管路、 单 向阀 、 限压 阀 、 转 阀和 液压 动力 缸 。 电气装 置 主要有 车速 传感 器 、 转矩传 感 器 、 电 子控 制 单 元 ( E C U) 和 直 流 伺 服 电 动 机 。其 中转 阀 阀 芯 的上 端 和 下 端 分 别 通 过 销 与转 向轴 和 转 向齿 轮 连 接, 转 阀 阀套 与转 向齿 轮 固结 为一体 。
到 中位 。
收稿 日期 : 2 0 1 2 - 0 7 - 0 9
汽车直线行驶时, 方向盘处于 中间位置 , 扭矩传感
器检 测不 到转 向盘 的操 纵 力矩 , 这时 E C U控 制 电动机 低速转动, 输 出的油液极少 , 几 乎 是 无 压 力 地 通 过 转
商用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建模及整车转向操纵性能仿真

机床与液压
MACHI NE T 00L & HYDRAULI C S
Fe b . 2 01 3 V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3 8 8 1 . 2 0 1 3 . 0 3 . 0 2 9
关键词 :商用车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 供 油量 ; 扭杆 刚度 ; 操纵性能
中图分类号 :U 4 6 3 .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1— 3 8 8 1( 2 0 1 3 )3— 1 0 2— 4
Mo de l i n g f o r t he Hy dr a u l i c Po we r S t e e r i n g S y s t e m o f Co mm e r c i a l Ve hi c l e s a nd Ha n d l i ng Pe r f o r ma n c e Si mu l a t i O n f 0 l r t he W ho l e Ve h i c l e
J I ANG Ha o b i n, S HI Yi p e n g, G ENG Gu o q i n g, DO NG J i a y i n
( S c h o o l o f A u t o m o b i l e a n d T r a f f i c E n g i n e e r i n g ,J i a n g s u U n i v e r s i t y ,Z h e n j i a n g J i a n g s u 2 1 2 0 1 3 ,C h i n a )
商用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建模及整车转向操纵性能仿真
江浩斌 ,史益朋 ,耿 国庆 ,董 家寅
基于ARM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基于ARM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姜 平1,姜虎强2,巴文厂2(1.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安徽合肥 230009;2.兰州交通大学机电技术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70) 摘要:在阐述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及其控制器(EC U)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ARM S3C44B0X单片机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通过方向控制电路、H桥电机驱动电路和PW M脉宽调制技术实现对电机的控制。
研制的硬件控制器通过了有关的电气性能测试,对所设计的硬件系统进行了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证明了硬件系统设计的正确性。
关键词:EPS;ARM单片机;电机控制;扭矩传感器中图分类号:T M35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841(2007)10-0062-03Microprocessor Controlling of V ehicle Pow er Steering SystemJ I ANG Ping1,J I ANG Hu2qiang2,BA Wen2Chang2(1.School of Mech anical and Automotive E ngineering,H efei U niversity of T echnology,H efei230009,China;nzhou Jiaotong U niversity,Lanzhou730070,China)Abstract:An embedded EPS system was designed,with a ARM chip as the core of the system.E lectric power steering is a new power steering technology for vehicles.The power condition of a m otor in an autom obile EPS system can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road condition and autom obile condition.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ssential functions of EPS can be optimally with the proposed control system.and meets the request of electric power steering.K ey w ords:EPS;ARM microprocess or;electrical machinery control;torque sens or0 引言汽车助力转向系统经历了以机械助力转向、液压助力转向、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等为主流的阶段.目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是汽车工程领域的热门课题之一,研究的主要内容为EPS系统的控制规则和硬件控制器的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式中 : J lg 为转向螺杆的等效转动惯量 , kg · m ; B lg 为转向螺杆的黏性阻尼系数 , N · m / ( rad / s ) ; F 为 转向螺杆的轴向工作载荷 , N; L 为转向螺杆力中心 距 ,m。 2. 1. 3 转向螺母 - 摇臂轴齿扇模型 转向螺母与摇臂轴齿扇之间的运动为齿扇齿条传 , 动 转向螺母相当于齿条 ,其运动微分方程为 : ¨ lm + B lm x lm = F + F a - F cs m lm x ( 3) 式中 : m lm 为转向螺母的质量 , kg; x lm 为转向螺母的 位移 ,m; B lm 为助力缸的阻尼系数 , N · s / m; F a 为 液压系统提供的助力 ,N; F cs 为传递到摇臂轴齿扇上 的力 ,N。 2. 1. 4 摇臂轴齿扇 - 摇臂轴输出端模型 运动微分方程为 : ¨ cs + B cs θ cs = F cs r cs - T P J cs θ ( 4)
车 HPS 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
1
循环球式 HPS 转向系统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循环球式 HPS 系统结构如图 1 所示 , 主要包括 转向盘 、转向轴 、循环球式转向器总成 、液压泵 、 转 向车轮等 。
图1
循环球式 HPS 系统结构示意图
中重型商用车 HPS 系统通常采用转阀作为液压
收稿日期: 2012 - 01 - 09 基金项目: 江苏省属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 ( 11KJA580001 ) ; 江苏省道路载运工具新技术应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 BM2008206003 ) mail: shen871022@ 126. com。 作者简介: 江浩斌,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通信作者: 史益朋,E-
第3 期
江浩斌 等: 商用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建模及整车转向操纵性能仿真
· 103·
控制阀 ,在发动机驱动下 , 液压泵从储油罐中吸出 液压油向转阀供油 。 汽车直线行驶时 , 转阀处于中 位 ,此时活塞液压缸两端压力保持平衡 ,油液通过转 阀直接流回储油罐 。当汽车转向时 ,驾驶员给方向盘 输入转向力矩 ,在弹性扭杆作用下 , 转向轴 ( 阀芯 ) 与螺杆轴 ( 阀套 ) 产生相对夹角 , 转阀阀口一侧油 路渐开 ,另一侧油路渐闭 ,液压缸两端产生压差 ,从 而推动活塞移动 ,实现助力转向 。
根据薄壁小孔的流量公式 ,有: Qi = Cd Ai 槡 2 Δp i / ρ ( 6) 式中: Q s 为转阀的进油流量 ; Q i ( i = 1 ,2 ,3 ,4 ) 为流经阀口 i 的 流 量; Q L1 、 Q L2 分 别 为 动 力 缸 的 进 、 出油流量 ; A i 为第 i 个阀口的节流面积 ; Δp i 为第 i 个阀口两侧的压力差 ; ρ 为液压油的密度 。 阀芯与阀套的预开间隙结构如图 3 所示 。
2 式中 : J cs 为齿扇的等效转动惯量 , kg · m ; θ cs 为齿 扇 的 转 角 , rad ; B cs 为 齿 扇 的 黏 性 阻 尼 系 数 , N·m / ( rad / s) ; r cs 为 齿 扇 的 节 圆 半 径 , m; T P 为 转 向阻力等效到摇臂轴上的力矩 ,N·m。
Modeling for the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of Commercial Vehicles and Handling Performance Simulation for the Whole Vehicle
JIANG Haobin,SHI Yipeng,GENG Guoqing,DONG Jiayin ( School of Automobile and Traffic Engineering,Jiangsu University,Zhenjiang Jiangsu 212013 ,China)
· 104·
外泄漏及油液可压缩性有 : a / 4 + C i ( p1 - p2 ) Q L1 = Q L2 = πd2 x
机床与液压 表1 仿真模型中的主要参数
第 41 卷
( 11 )
江浩斌,史益朋,耿国庆,董家寅
(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镇江 212013 )
摘要: 为了分析商用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 HPS) 主要参数对整车转向操纵性能的影响 , 建立了 HPS 机械子系统、 液 压子系统和整车三自由度转向动力学模型 , 基于 MATLAB / Simulink 建立 HPS 系统及整车转向操纵性仿真模型 。 以装有 GY80 型液压助力转向器的商用车为例 ,仿真分析 HPS 系统供油量和扭杆刚度对方向盘阶跃输入工况的整车横摆角速度 、 侧向加速度、车身侧倾角和侧倾角速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考虑车身侧倾角稳态值以及响应速率等因素 , 适度增大 HPS 系 统供油量和扭杆刚度可以改善转向灵敏性 ,若过度增大供油量和扭杆刚度 ,则转向行驶稳定性及乘坐舒适性变差 。 关键词: 商用车;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供油量; 扭杆刚度; 操纵性能 中图分类号: U463.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 3881 ( 2013 ) 3 - 102 - 4
近年来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 ,汽车上广泛 使用各类助力转向系统 。乘用车负载较小 ,对速度性 能要求较高 ,通常采用齿轮齿条式 EPS 以及 EHPS 转 向系统 ; 而由于前轮载荷较大 、电机功率以及加工工 艺方面的因素制约 , 商用车通常采用循环球式 HPS 系统提供助力 。目前研究人员针对乘用车齿轮齿条式 电动 助 力 转 向 系 统 ( EPS ) 、 电 控 液 压 转 向 系 统 ( EHPS) 的动态特性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1 - 6], 而针 对商用车循环球式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 HPS ) 的研究 甚少 ,并且在建模过程中较少考虑转向系统与整车之 [5 ] 间的联系 ,主要采用二自由度汽车动力学模型 来分 析整车的转向运动特性 。 文中在建立 HPS 机械子系统和液压子系统数学 模型及整车线性三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 ,基于 MATLAB / Simulink 进行整车转向性能仿真 ,对影响车 辆转向性能的 HPS 主要参数进行定量分析 , 为商用
2. 1
2. 1. 1
HPS 机械子系统模型
转向盘 - 转向螺杆轴模型 , “转向盘 - 转向轴 ” 的 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运动微分方程为 : ¨ d + Bc θ d + k2 ( θ d - θ lg ) = T d Js θ ( 1)
{
图2
转阀等效模型工作原理图
Q s = Q1 + Q2 Q1 - Q4 = Q L1 Q3 - Q2 = Q L2 ( 5)
2013 年 2 月 第 41 卷 第 3 期
机床与液压
MACHINE TOOL & HYDRAULICS
Feb. 2013 Vol. 41 No. 3
DOI: 10. 3969 / j. issn. 1001 - 3881. 2013. 03. 029
商用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建模及整车转向操纵性能仿真
2
图3
短切口阀口结构示意图
当 - W 2 / R ≤ θ1 - θ2 < ( W 1 + W 2 ) / R 时 : A 1 = W 1 L 1 + W 2 L 2 + L 2 R ( θ1 - θ2 )
( 7)
当 - ( W 1 + W 2 ) / R < θ1 - θ2 < - W 2 / R 时 : A 1 = W 1 L 1 + W 2 L 1 + L 1 R ( θ1 - θ2 ) ( 8) 当 - ( W 1 + W 2 ) / R < θ1 - θ2 ≤ W 2 / R 时 : A 2 = W 1 L 1 + W 2 L 2 - L 2 R ( θ1 - θ2 ) 当 W 2 / R < θ1 - θ2 < ( W 1 + W 2 ) / R 时 : A 2 = W 1 L 1 + W 2 L 1 - L 12 式中 : J s 为转向盘 - 转向柱等效转动惯量 , kg · m ; θ d 为 转 向 盘 转 角 , rad; B c 为 黏 性 阻 尼 系 数 , N·m / ( rad / s) ; k2 为 扭 杆 的 刚 度 系 数 , N · m / rad ; θ lg 为转向螺杆转角 , rad; T d 为驾驶员作用在转向盘 上的转矩 ,N· m。 2. 1. 2 螺杆轴 - 转向螺母模型 由于转向螺杆 - 转向螺母之间是螺旋传动 ,其运 动微分方程为 : ¨ lg + B lg θ lg = K ( θ d - θ lg ) - FL J lg θ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