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钱钟书《围城》的艺术特色 毕业论文
浅论钱钟书的《围城》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拟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浅论钱钟书的《围城》学员: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2010级学号:*****指导教师:论文成绩:工作单位:石河子****学校浅论钱钟书《围城》摘要:《围城》是钱钟书的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长篇小说。
作品以留法回国的青年方鸿渐为中心,描绘了一群留学生和大学教授的生活、工作、婚姻恋爱等方面所遇到的矛盾和纠葛,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猥琐灵魂与灰色人生,色彩生动地描绘了中国病态社会中学术圈子里伪文化人的真实故事。
《围城》是一部具有很深的悲剧意味的讽刺小说,但又充满浓郁的喜剧色彩。
钱先生的创作根基是讽刺。
《围城》语言的独特性在于强烈的讽刺性。
讽刺技法也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比喻、议论、夸张等的运用,有时在简短的言语或词语中显露机峰;有时却在大段的叙述或描写中深藏着;而且文章还含有深意的象征。
本文将从人物形象、典型情节、语言艺术三方面来论述《围城》这部具有很深的悲剧意味的讽刺小说。
关键词:知识分子人物塑造艺术语言艺术典型情节提纲:《围城》是一部具有很深的悲剧意味的讽刺小说。
曾被美籍华人学者夏志清称为“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亦是最伟大的一部”。
其语言深得“文字游戏三昧”,而又绝非词浮意浅的游戏文字。
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钱钟书和他的《围城》。
一、介绍小说《围城》的故事梗概。
1、介绍作者钱钟书。
2、介绍故事梗概。
二、论述小说的人物和典型的故事情节。
1、小说的人物塑造艺术2、典型的情节与评价三、论述小说的语言艺术1、幽默的形象讽刺2、讽刺手法的多样性(1)比喻讽刺(2)微妙的心理讽刺3、蕴含深意的象征四、结语:杨绛所言《围城》的主要内涵是:“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人生的酸甜苦辣、千般滋味,均在《围城》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浅谈《围城》的艺术特点

浅谈《围城》的艺术特点
《围城》是当代中国作家钱钟书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47年开
始创作,1953年完成。
该小说以沪上知识分子贾平凹为主人公,通过叙
述他在与外界的关系中所遭遇的挫折和矛盾,揭示了围城的主题。
《围城》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洞察力享有很高的声誉,是中国现代文学中
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从主题、叙事方式、人物塑造等方面来探讨《围城》
的艺术特点。
其次,叙事方式独特。
《围城》采用了复杂的叙事技巧,既有第一人
称叙述,也有第三人称跳跃叙述。
小说采用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叙述方式,通过对比和对话,以及回忆和预示的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
叙事方式的灵活运用使小说具有了更强的感染力和张力,读者能够更
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人物内心的痛苦和纠结。
综上所述,《围城》作为一部优秀的小说,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
它
以围城为主题,探讨了人的自由意识和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采用了复杂
的叙事方式,使故事更加生动和张力十足;人物塑造鲜明,通过对人物的
描写和对话,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和立体;同时以讽刺的方式对社会和人
性进行了批判和反思。
《围城》是一部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小说,具有
很高的艺术价值,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 学位论文

重庆市高教自考本科毕业论文(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指导教师姓名xxx 职称考生单位邮编409900 电话xxxxxxxxxxx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论文提交日期xxxxxxxx论文答辩日期xxxxzzz 主考单位20年月日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摘要:《围城》是一部幽默而辛辣的讽刺小说。
书中紧紧围绕主人公方鸿渐的生活,抓住其在爱情和事业中的“城内城外”的生活,并以此为描写主干,展开枝枝叶叶的描写。
在作品中,不仅有别出心裁的比喻,别具一格的讽刺,还有生动形象的夸张等等,钱老先生通过自己的独特视角将这些有机组合,描绘出一幅三,四十年代旧中国上层知识分子病态畸形生活的画卷。
同时也展示了《围城》的话语色彩,增强了文本魅力。
本文将从《围城》的语言特色、《围城》中辞格的运用、语言风格与语言魅力这三方面对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进行简单的浅论。
关键词:围城语言特色语言艺术一.《围城》的语言特色由于在文化背景和情境的不同,所选用的交流方式便会存在差异,常见的有书面语和口语的差异,地域文化,语种和语言习惯的差异,等等。
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便顺其自然的形成了语言特色。
《围城》作为一部描写正处抗战时期受现代文明冲击的高级知识分子生活的讽刺小说,在语言特色方面是独具特色的,文中惯用语的使用,成语的使用,无锡方言词的使用为作品添色不少。
惯用语和成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结构上的稳定性、意义上的整体性。
因此在使用时能大大提高语言的交际性能,能够言简义丰的表述内容,生动形象的描绘语意,增强读者对意境的感悟。
在《围城》中,惯用语和成语的呈现可谓是琳琅满目,我们跟随作者的笔伐如沐成语与惯用语的海洋,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对二者的运用如数家珍,给我们的不仅是读之回味无穷,还有思之意义深远。
(一)、在《围城》中,惯用语在小说中有以下作用:1、从语法上来讲,在文中了充当句子成分。
充当主语,例如:亏得做官的人栽筋斗...,宛如猫从高处掉下来,总能四脚着地,不致太狼狈。
论《围城》的艺术特色

浅析《围城》中的女性形象
摘要:<<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历来被人们所钟爱的文学经典作品,在《围城》中,钱钟书先生塑造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形象,这其中不乏有知识分子,名媛淑女,商贾政客。
在文中,作者生动形象的描绘出了这些人独特的性格特点。
本文主要针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前言
二、共性特征
(一)都受过高等教育
(二)都试图进行抗争
(三)都处于或最终要处于“围城”之中
三、个性特征
(一)雍容华贵、骄傲矜持之苏文纨
(二)清水出芙蓉之唐晓芙
(三)身陷围城之孙柔嘉
四、结束语
五、致谢。
论钱钟书《围城》的艺术特色

写对象灵魂的丑陋 , 戳穿和嘲笑对象在言行举
止上的虚假性。
所剩无几 , 而冷风偶 然一阵 , 依 旧为 了吹几片 小叶子使那么大的傻劲。虽然没有月亮 , 几株
笑道 : “ 我 不懂什么 年代 花纹 , 事情 忙 , 也没 工
夫翻书研究。可是我有 h u n c h ; 看见一件东西 , 忽然 w h a t d ’ y o u c a l l 灵机一 动 ,买来 准 O K。 他们古董掮客都佩 服我, 我常对他们说 : ‘ 不 用
民俗 、 掌故等诸方 面的知识 , 令人目 不 暇接 。 例 如: “ 方鸿渐 自信对她 的情谊 到此 为止, 好 比两
体丑态百 出 , 在他的笔下 , 社会 、 人生、 价值观 等都未能逃过 他敏锐的观 察力 。全 书语言机
是赤裸裸 的摆在 人们 面前 的 , 但鲍小姐也 并不 是一丝不挂 , 他又把她改 为“ 局部 真理” , 这 真 理和鲍小姐本 身是没什 么联 系的, 不清楚作 者
意图的还会误 以为是要 表达鲍小姐 的虚伪 。 ( 四) 博学 睿智性 。钱钟 书先生学贯 中西 , 知识渊博 。《 围城 》 中的比喻几乎 随处可见 , 同 时还融入科 学 、 文学 、 哲学、 历史 、 宗教、 艺术、
i 文 艺 评 论大 税
论钱钟书《 围城》 的艺术特色
陈 昙
( 河南 艺术职业学院 河南 郑 州 4 5 0 0 0 4) 摘要 : 《 围城》 是钱钟 书先生唯一的一部 长篇 小说 , 利 用讽 刺、 幽默 、 比喻 、 等 手段 , 通 过书 中人物 生活的酸甜苦辣发 映 出了那一时期典型的儒 生
一
、
语言幽默讽刺
人聘请去大学任教 , 有 门当户对的“ 血统” 可以 嫁娶, 当然他们 也很 自 大 。他们不在 民族抗争
论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

论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论文关键词:围城语言特色讽刺辩证圆圈结构论文摘要:本文采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了经典著作《围城》的语言艺术特色,重点解析了以比喻反讽人物内心、映射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以入木三分的心理描写刻画人物;以辩证的语言结构形成“围城”语言上的独特张力。
1947年进入读者视野的《围城》,到了今日,“围城”的读者更多了,语词含义更丰富了,渗透、映射社会风物的机会更多了,对“围城”一词的解读业已百花齐放,变得纷呈异常——在新近的一个别出心裁的书单上:女人应读的30本书,《围城》赫然在列,由此可窥一斑。
走进《围城》,初时是被钱先生的幽默所吸引,那种充满着敏锐思维渝丰富联想的独特小说语言,一度读来,只觉既是天生妙语,让人忍俊不禁,又是警示恒言,催人深思。
以后,我又多次走进《围城》,并尝试从一个高而远的角度俯瞰它,方觉得《围城》无疑就是一座几近完美的、蕴藏东方智慧的、极具辩证主义的语言艺术大厦。
它在语言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斐然,而这座大厦的建造者钱钟书亦不愧为“语言大师”。
本文认为,新世纪新时期的读者,理应从多个角度解读《围城》,即为一己之见增加些含量,亦可为他人做些提供片言只语之能事,还可显示对钱先生的倍加尊敬,学来些他的精华也说不定。
本文从《围城》的语言艺术角度出发,浅析了《围城》在语言艺术上的诸多特点,在这个纷纭的选题上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围城》的语言艺术特点表现如下:1、睿智幽默的讽刺手法。
钱钟书创作《围城》的基调就是讽刺,在他的笔下,社会、人生、道德、伦理、价值观等都未能逃过他敏锐的观察力。
全书语言机智、俏皮、犀利、入木三分,这些都是钱钟书借讽刺手法的本来功能在《围城》里淋漓尽致发挥使然。
①、对人物的讽刺。
钱钟书对《围城》里的大多数人物进行了讽刺(唐晓芙这个人物除外),通过这些人物的言行举止和所见所闻所感对他们作了辛辣而无情的讽刺。
在《围城》里,钱钟书先生调用讽刺手法,极尽讽刺之能事,对人物的讽刺俨然已经达到了近乎残忍的地步,这得力于它通篇的一种评述性语言。
浅谈《围城》中的艺术特色

浅谈《围城》中的艺术特色《围城》是钱钟书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坛最负盛名的长篇力作之一。
曾多次出版和重新排版,也曾一度蜚声文坛,人气挺旺,获得广大读者的喜爱与好评。
一本好书经久不衰,能保持如此长久的生命力,这是非常难得的。
《围城》是怎样做到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走进了《围城》,发现了谜底——独特的艺术特色。
首先是高明的象征手法。
书名就象征着整个社会及其每个角落都是大大小小的“围城”,人生也不过是进出“围城”之间的挣扎。
在小说第三章中,由“哲学家”褚慎明和苏小姐的一段有趣的对话引出来的两个西方典故,就象征着主题。
褚明道:“关于Bertie结婚离婚的事,我也和他谈过。
他引一句英国话,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子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了结局。
”苏小姐道:“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
不过,不是说鸟笼,是说被围困的城堡fortresseassiegee,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这两个典故就象征着小说的主题,揭示了令人困惑的人生之谜,超越了国界,甚至也超越了历史。
以文中的主人公方鸿渐为例可以论证这一点,他一生处于“爱情”的围城和“事业”的围城之中。
在爱情方面,他在回上海的船上,稀里糊涂地与鲍小姐风流一夜,由此可见他的放纵与浮荡。
他回到上海,对自己不喜欢的苏文纨保持着“放碗不放筷”的态度,面对她的纠缠,黏黏糊糊,不能果断的拒绝,缺乏勇气,表现为优柔寡断、举棋不定。
对自己喜欢的唐晓芙,畏首畏尾、瞻前顾后,不敢大胆地放手去爱。
在苏小姐的挑拨之后,自己当着唐晓芙的面又不敢去向她解释原由,可见他的懦弱,殊不知唐晓芙是多么希望他能够鼓起勇气去解释与辩驳,一段感情因为他的懦弱,就这样擦肩而过、滑落指间。
后来,他来到重庆三闾大学执教,与孙柔嘉两厢情愿结为夫妻,照理说他应该逃出了爱情的“围城”。
相反,事与愿违,婆媳、妯娌间的种种矛盾,使夫妻反目,弄到几乎离婚的地步,再次陷入“围城”之中。
论钱钟书《围城》的艺术特色

论钱钟书《围城》的艺术特色精微谐趣犀利劲捷俯拾皆是――论钱钟书《围城》的艺术特色湖南省桂东县城关二完小郭建东内容摘要:《围城》是“五四”以后新文学中的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是一部以旧中国中上层知识分子病态畸形生活为描写对象的幽默而辛辣的讽刺小说。
其平易的笔触,貌似嬉戏的描写中充满丰富、形象、生动、令人叫绝的精辟比喻;各种巧妙的反语、双关、谐音、对仗、警句格言,以及古今中外的等,信手拈来;独特的象征,蕴含着深刻的社会人生哲学;幽默的笔触、漫画式的笔法针砭时弊,描摹人生,调侃众相,把特定场合下各色男女描绘得形神毕肖,讽刺得琳璃尽致。
被誉为现代的《儒林外史》。
关键词:比喻、象征、漫画、调侃、心理讽刺“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的鸟想进去,笼子里的鸟想出来”“结婚仿佛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是钱钟书对“围城”一词极具艺术性地阐述。
作品以浓郁的嘲讽性语言,把幽默、风趣的语句运用于恣意汪洋的比喻中,描写了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创作了极具讽刺意味的艺术风格。
有人说它是部通俗爱情小说,有人把它誉为现代《儒林外史》,也有人把它看作是一首言近旨远的讽喻诗。
在笔者看来,它堪为一部构思巧妙、意蕴深远的文学艺术宝典。
《围城》构思匠意独创,笔意汪洋恣肆,文字云蒸霞蔚。
这些,都得意于他在修辞手法上的巧妙运用。
钱钟书先生是位学贯中西的学者,他将传统的修辞方法,与外文中的修辞式样珠联璧合。
在《围城》中,比喻、双关、象征层出不穷,比拟、讽喻、夸张应有尽有,使得该书具有诗一般的审美特征,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
归纳起来,《围城》的艺术风味具有下列特色:一、新巧奇崛,幽默犀利的比喻。
比喻是《围城》获得成功的第一要素,诙谐、幽默、新奇的比喻涉笔成趣,脱口而出。
据人统计,在《围城》的23万字中所用的比喻就有数百之多。
堪称妙喻联篇。
例如:他写行人雨天在泥泞的路上鞋底上厚厚的泥巴,就逗趣说那“抵得贪官刮地皮”;说旅店里卖不出的变色变质的半生红烧肉,“像红人倒运,又冷又黑”,讽刺得既锋利又贴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钱钟书《围城》的艺术特色毕业论文论钱钟书《围城》的艺术特色目录引言.......................................................................................... (1)一、多元化的幽默讽刺……………………………………………………… … 1(一)对人物出场的形象进行刻意的讽刺。
…………………………………… 1(二)从人物语言描写上进行幽默讽刺………………………………………… 2二、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 3(一) 借鉴描写技巧,深入分析心理。
………………………………………… 3(二) 透视人物言行,探索内心世界………………………………………… 4(三) 描写人物虚荣心,揭示人性特征……………………………………………… 5三、新颖独特的比喻手法……………………………………………………… 5(一)比喻新颖独特……………………………………………………………… 5(二)比喻的趣味性…………………………………………………………… 6(三)比喻形式多样化…………………………………………………………… 6(四)讽刺性比喻的运用…………………………………………………… 6(五)比喻中的多种修辞手法………………………………………………… 6四、意寓深远的象征……………………………………………………………… 7(一)婚姻比喻意义的“围城” ………………………………………… 7(二)文化象征意义的“围城” ……………………………………………… 7结束语………………………………………………………………………… 8参考文献…………………………………………………………………… 9致谢………………………………………………………………………… 9 论钱钟书《围城》的艺术特色摘要: 当代著名作家钱钟书的《围城》在当今文坛上享有新《儒林外史》的美誉。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去阐述《围城》的艺术特色。
一、作者用讽刺性的幽默贯穿全文,描写人物形象。
二、作者大胆借鉴西方心理描写技巧,透过人物言行举止,描写作品中各种人物的虚荣心理三方面把人物塑造的有血有肉。
三、新颖独特、形象生动又带趣味性的比喻处处见风芒;中间还运用讽刺性的比喻进行评点的技巧,四、生动风趣。
《围城》不仅是作为婚姻比喻意义的“围,而且也是文化象征意义的“围城”城” 。
关键词:《围城》幽默讽刺;比喻;心理描写;象征; ; 当代著名作家钱钟书的《围城》是一篇quot五四quot以后新文学中的—部批判现实主义杰作它不仅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它的文学艺术成也是十分突出的。
在当今文坛上就有新《儒林外史》的美誉它继承了《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宝贵传统,同时又有其独特的、“他的…痴气? 崭新的创造。
如杨绛女士所言: ,使《围城》更富于真实性和戏剧性。
他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都”包涵在《围城》之中。
1作家以幽默、辛辣的笔法讽刺时态弊端。
语言风趣幽默妙趣横生。
人物形象丰富、生动令人赞叹的精辟比喻机智的反语、双关、谐音、对仗、警句格言古今中外的典故等纷至沓来。
采用独特的象征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生哲理;以漫画式的笔法讽刺时弊描摹人物世态调侃quot芸芸众生quot 神形惟妙惟肖地描绘出各色男女在特定的场合下的所思所想传达出人物瞬间所萌发的情思与微妙的心理情绪。
下面就《围城》的艺术特色作一分析: 一、多元化的幽默讽刺讽刺艺术一直是《围城》的一大亮点,本文对人物形象的描写淋漓尽致。
幽默风趣的语言特色,语言自然流畅生动活泼。
(一)对人物出场的形象进行刻意的讽刺《围城》中对每个出场的人物进行形象描写时,对其进行一番讽刺的、刻意的运用。
此类描写手法含蓄,令人形神毕露。
例如出场一次的“哲学家”褚慎明,他的名气是靠同外国著名哲学家通信和会面猎取来的。
当他沾沾自喜吹嘘他同罗素会面的对话时,其实是在揭露自己的空虚和无聊,每位读者可以轻易的看出。
再如三闾校长高年松,自称是一位研究生物的老科学家,但我们却看不到他的科学家风范其实是一位心术不正的学界官僚,他本身就是那所黑暗腐败的大学的化,其实也是一位好色贪杯玩弄权术的学界文痞。
还有身。
自称诗人的“曹元朗”韩学愈从美国的爱尔兰骗子那里买了子虚乌有的“克莱登”博士文凭,骗取了大学教授的头衔,还让他的白俄妻子冒充美国国籍,以便到英文外语系任英语教授。
为了杜绝后患,他勾结陆子潇,教唆学生蓄意搞垮方鸿渐,勾勒出了一个厚颜无耻,奸诈恶毒的人。
像这样的事例,在《围城》中随处可见。
在作家的笔下化作一幅幅讽刺性的漫画,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会体验到并享受阅读的快乐。
(二)从人物语言描写上进行幽默讽刺《围城》中运用文言文,英文词对人物形象也进行了讽刺。
钱钟书是个博学者,他有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和精深的英文知识,因而他用文言文和英文词语进行讽刺,使他的小说达到了很好的讽刺人物效果。
如:张吉民接待方鸿渐时所说的一段话: “ Hello~Doctor 方,好久不见~” “ Sure~have a look see~”““Sure~值不少钱呢,Pleny of dough。
并且这些东西不比书画。
买书画买了假的,一文不值,只等于 Waste paer。
磁器假的,至少还可以盛菜盛饭。
我有时请外国 Friends吃饭,那就用那个康熙窑… …油底蓝五彩?大盘做Salad dish,他们都觉得古色古香,菜的味道也有点 Old-time。
” 2在这里,作者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张先生那种崇洋媚外的丑态,讽刺了他善于卖弄自己,炫耀自己的走狗身份。
通过引用洋泾浜英语,没有使张吉民成为一个陈旧的象征性人物,而是成为一个生活在上海大都会的,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买办。
这一段话的妙处,不在于张吉民是个妙人或者他的浅薄难于识破,而在于只用很经济的笔墨,无需另加评语便把这种浅薄准确地展示了出来。
无怪乎钱钟书在前面曾用绝妙的比喻提醒过读者留意这段话,这一比喻就是:“他说话里嵌的英文字,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妆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
” “ 直接借用外国字,模仿美国人读音,惟妙惟肖,也许鼻音学得过火了,不像美国人,而像伤风塞鼻子的中国人。
他说“ very well”二字,声音活像小洋狗在咕噜--vurry wull。
” 3 这段描写作者大量运用了英文,生动形象描画出张先生那种“外国的月亮特别圆”的丑态,生动有趣地表现了他的可憎形象极具讽刺性。
正如方鸿渐认为的,他说的英文好比牙缝里嵌的肉屑大大地调动了读者的主观情绪。
钱钟书先生除了英文知识很好外,他接受过良好的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有着丰富文言文功底。
在《围城》中,钱先生灵活地运用了文言词语对人物进行刻画与讽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文言词语是指文言文中所使用的词语,在古代曾经作为基本词语来用,但在现代文学中一般少用。
然而,在现代汉语中有意恰当使用文言词语能更好的突现人物性格,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如写到方遯翁时,就有下面一段话: “女人留洋得了博士,只要洋人取要她,否则男人至少是双料博士,鸿渐,我这话没说错罢,这跟…嫁女必须胜吾家,,娶妇必须不若吾家? 一个道理” 4 这里的“嫁女必须胜吾家,娶妇不若吾家”是一句文言文,作者通过这一句话就讽刺了方遯翁的男尊女卑的思想,也讽刺了他卖弄学问的本质。
又如《围城》中方遯翁劝戒儿子方鸿渐的一封家书中如此写道:“ 吾不惜重资,命汝千里负笈,汝埋头攻读之不暇,而有余闲照镜耶,……吾不图汝甫离膝下,已濡恶习,可叹可恨。
当是汝校男女同学,汝睹色起意,见异思迁;汝托词悲秋,吾如汝实为怀春,难逃老夫洞鉴也。
” 5方遯翁文如其人:喜欢用典、自矜、偏狭、保守、迂腐。
通过家书,使得方遯翁这个满口“之乎者也”的行将退出历史舞台却又不死心不息的封建遗老形象跃然于纸上。
就讽刺了方遯翁的男尊女卑的思想,也讽刺了他卖弄学问的本质。
成功地勾画出了方遯翁般的身居二十世纪思想还是遗老的乡绅们的空虚和矫揉造作。
讽刺语言诙谐幽默,尖锐泼辣。
《围城》中的语言独具特色,无处不闪烁着幽默、智慧的火花。
除了英文词和文言文的运用外,幽默讽刺可以说在《围城》中贯穿始终,无论是叙述还是评论,都在真实的基础上不作空泛的指责,在讽刺可笑的人和事中让人悟出深刻的道理。
如对学国文要出洋深造的分析其它学科“都是从外国灌输进来的,早已洋气可掬,只要国文是土货国产,还需要外国招牌,方可维持地位”。
这里的“洋气可掬”和“外国招牌”,语言尖锐泼辣,对于新学科的内涵,一些留学观念,再没有比这样的讽刺更彻底的了,方鸿渐从爱尔兰人手中买到廉价的假文凭后,回信反劝这个骗子改邪归正,爱尔兰人“气得咒骂个不停,喝了酒,红着眼要找中国人打架”,书中戏言这是“中国自有外交或订商约以来唯一的胜利”6用喜剧性的语言发出悲剧性的感叹,讽刺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贫穷落后导致外交的失败。
又如方鸿渐同赵辛楣斗口,书中写道:“方鸿渐也许像这几天报上战事消息所说的…保持实力, ? 7 作战略上的撤退。
”“保持实力,作战略上的撤退”这句话本来是国民党报纸为自己在日寇进攻面前狼狈逃窜所挂的遮羞布,这里通过人物的口点出,就为读者撩开了这块遮羞布,暴露出里面的肮脏东西,巧妙地揭露了国民党的反动政策。
像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可以说《围城》的语言处处是幽默,时时有讽刺。
二、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 (一)借鉴西方心理描写技巧,深入分析心理。
作家善于用敏锐的眼光,尖锐的笔法去刻画人物心理。
《围城》中的讽刺幽默大胆借鉴西方心理描写的技巧,对人物的心理进行细腻的观察和分析,深层次地进行艺术挖掘。
如:当唐晓芙知道方鸿渐初次见面后的大谈女权是为了引自己对她的注意时,心中一阵窃喜。
接着方鸿渐又请唐晓芙吃饭,唐晓芙因和表姐赌气而去和方鸿渐共进晚餐,这时唐晓芙对方鸿渐已经有了好感。
后来她留下了自己的家庭住址,写出了少女初恋的心理。
尔后又答应方鸿渐去自己府上拜访,以及两人到后来恨不能时时刻刻见面了,可以看出唐晓芙这时对方鸿渐已经有了爱意。
到最后在方鸿渐没有接受苏文纨的爱后,苏文纨在唐晓芙面前对方鸿渐以前的行为进行了添油加醋下,唐晓芙愤然地在方鸿渐面前指出他以前的糟糕行为后这时方鸿渐无地自容。
唐晓芙觉得自己过分,鼻子酸了。
方鸿渐在雨中伤心地回家,唐晓芙担心方鸿渐会出事,在雨后出门打电话到周家询问。
接着引起一场误会,唐晓芙又气又恨。
直到最后方鸿渐把以前所有的信寄还给了唐晓芙,唐晓芙对自己的冲动后悔,又觉得自己不应该完全听信表姐,心中放不下方鸿渐。
在这样的情况下,唐晓芙生病了好几天。
作者在文中没有对唐晓芙这个人进行反面的批判,而是细致入微的,深层次的把一个少女的初恋的心理写得非常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