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学易试题君之K三关2019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2.1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元素周期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2.1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元素周期

(3)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_减__弱__,非金属性逐渐 _增__强__。
3.元素周期律 (1)内容: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 (2)实质: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_原__子__核__外__电__子__排__布__周期性 变化的必然结果。
题组 1 考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及其应用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 ×) (2)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都纳的最多电子数不超过 8 个。( √ ) (4)原子核外各电子层容纳的电子数为 2n2 个。( × )
与酸或水反应置换出氢气由易到难: _N__a_>_M__g_>_A_l_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由强 到弱:N__a_O__H_>_M__g_(_O__H_)_2_>_A_l_(_O_H__)3____
金属性由强到 弱:
_N_a_>_M__g_>__A_l_
②硅、磷、硫、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
电子数与(n-1)层相同,当 n 为次外层时,其最多容纳的电子
数比(n-1)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多 10 个,则 n 层是( )
A.N 层
B.M 层
C.L 层
D.K 层
解析:选 B。当 n 为次外层时,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比(n-1)
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多 10 个,说明(n-1)层不是 K 层,则 n
层不是 L 层。当 n 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8,故(n
L 层都为 8 个电子的离子为
K+、Cl-等均有可能,
所以 C 项有可能;对 D 项来说,H 和 He 的核电荷数与最外

高中化学下册 1.2.1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同步检测考试题

高中化学下册 1.2.1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同步检测考试题

煌敦市安放阳光实验学校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典例1】下列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所表示的核外电子排布正确的是【思路】解答此题要注意以下两点:(1)电子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

(2)各电子层所能容纳的电子数目。

【自主解答】选C 。

A项不符合能量最低原理,该先排满K层再排L层,所以A项错误;B项不符合各层最多排2n2个电子,K层最多排2个e-,所以B项错;D项不符合最外层只能排8个电子,所以D项错误。

【变式训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子的能量越低,运动区域离核越远B.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即是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C.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排有8个电子D.当M层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布18个电子【解析】选B。

电子能量越低,运动区域离核越近,A错;电子的分层排布即是电子分层运动,B正确;稀有气体元素中He的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e-,C项错;M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只能排8个电子,D错。

【典例2】某同学在画某种元素的一种单核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时,忘记在圆圈内标出其质子数,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做出自己的判断。

(1)该微粒是中性微粒,这种微粒的符号是________。

(2)该微粒的盐溶液能使溴水褪色,并出现浑浊,这种微粒的符号是________ 。

(3)该微粒的氧化性很弱,得到1个电子后变为原子,原子的还原性很强,这种微粒的符号是________ 。

(4)该微粒的还原性很弱,失去1个电子后变为原子,原子的氧化性很强,这种微粒的符号是________ 。

【规范解答】由微粒结构示意图的各含义,可知该微粒共有3个电子层,共18个电子。

根据题意结合组成原子的各微粒之间的关系,可判断该微粒为中性时或分别带正负电荷时,原子核内质子的数值。

核外电子排布为2、8、8构型的单核微粒主要有:Ar、S2-、Cl-、K+、Ca2+。

(1)单核中性微粒为原子,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因此,此微粒为核电荷数为18的氩原子;(2)具有还原性能被溴水氧化的是硫离子;(3)氧化性很弱的+1价的是钾离子;(4)还原性很弱的-1价的是氯离子。

高一化学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专项复习

高一化学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专项复习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专项复习【学习目标】1.能用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2.能结合数据和实验事实(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认识元素周期律。

【学习重点】1.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2.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及其变化原因。

【知识回顾】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能量最低原理:核外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布在能量较_____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______个电子(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____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___个),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_____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个。

(4)电子层数数=最外层电子数=【问题探究】请写出Be Mg Ca三个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知识总结】1.同一主族,最外层电子数______,所以性质相似;但自上而下,电子层数________,原子半径越来越_____,核对外层电子的束缚能力越来越_____,所以失去电子的能力越来越_____,所以金属性越来越。

同理,得到电子的能力越来越,非金属性越来越。

2.同一周期,从左往右,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吸引力越来越,所以是电子能力越来越,金属性越来越,而得电子能力越来越,非金属性越来越。

3.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由元素原子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的。

4.金属性强弱的判断:(1)活动性顺序表(2)与水或酸置换氢气越容易,金属性越;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越。

5.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1)与氢气反应越容易,非金属性越;(2)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3)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

【直击真题】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Cl B.Na+的结构示意图:A.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1817C.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Cl−的结构示意图:(2018学测)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课件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课件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1.2 第1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元素周期律 课件-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化 学必修 二(共42 张PPT)
-8-
1.2 第1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元素周期律 课件-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化 学必修 二(共42 张PPT)
第1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元素周期律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1.核电荷数小于或等于18的元素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
层电子总数一半的元素种类有( )
A.1种 B.2种 C.3种D.4种
解析:在1~18号元素中,符合题给要求的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依
次为2、1和2、8、5,即Li和P两种元素。
答案:B
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Na>Si>Cl
-2-
第1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元素周期律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知识铺垫Biblioteka 新知预习自主测试1.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名称分别是钠、镁、铝、 硅、磷、硫、氯。
2.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序数等于该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主 族元素族序数等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同一主族自上而下,金属 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1.2 第1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元素周期律 课件-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化 学必修 二(共42 张PPT)
-11-
1.2 第1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元素周期律 课件-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化 学必修 二(共42 张PPT)
第1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元素周期律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第1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元素周期律

高一化学必修2 专题一第三单元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高一化学必修2 专题一第三单元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高一化学必修2 专题一第三单元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我思我学】想一想:有关原子结构的基础知识?写一写:画出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议一议:总结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一般规律?练一练:画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同步导学】一、评价要点1.认识:原子结构示意图。

2.知道: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运用: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一般规律解题。

二、方法指引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的含义电子层(从里向外依次为K层、L层、M层)各电子层排布的电子数核电荷数2.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依能量的不同分层排布,其主要规律是:(1)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超过32个。

三、典型例题例1 某元素(核电荷数小于20)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a(1<a<4)倍,则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 ( )A. 2aB. 8a +2C. 2a +10D. 2a +2[分析] 本题考查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答题时按电子层数分析讨论。

当该原子核外有三或四个电子层时,则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a(8a>8),显然不符合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当该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时,则最外层电子数为2a(2a<8),则符合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所以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a+2,即核内的质子数为2a+2。

[答案] D例2今有A、B、C、D四种元素,其中A元素是1826年一位法国青年科学家发现的。

他在研究海水制盐时,往剩余的副产物苦卤中通入氯气后发现溶液颜色变深,若进一步提取,可得一种红棕色液体,有刺鼻的气味。

B、C、D的原子核外电子层均不超过3个。

D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正好等于C原子核内质子数的2倍,而它们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恰好相等。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律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律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的。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而质子的数量决定了原子的元素。

原子核外的电子以不同的方式排布,这种排布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元素周期律描述了元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是化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是描述电子在原子中的位置和能量分布的方式。

根据量子力学理论,电子存在于不同的能级上,每个能级可以容纳一定数量的电子。

根据波尔模型,原子的外层电子称为价电子,也是化学反应中参与原子间相互作用的电子。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可以通过倒易电子构型的方式来表示。

倒易电子构型表示了一个元素最外层电子的分布情况。

在倒易电子构型中,外层电子被表示为和最接近核心的壳层相同的能级。

例如,石墨的原子核是由6个质子和6个中子组成的,其倒易电子构型为1s²2s²2p²。

这意味着石墨的最外层电子是在2p轨道上的。

在倒易电子构型中,电子的分布遵循普遍原则、泡利不相容原理和阜居规则。

普遍原则指出,电子首先填充能量最低的轨道。

泡利不相容原理指出,一个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并且这两个电子的自旋方向必须相反。

阜居规则指出,当填充轨道时,电子会尽量选择不同的轨道来填充,以最小化库伦排斥力。

元素周期律是根据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将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表格。

最早的元素周期表是由门捷列夫于1869年提出的。

现代元素周期表按照亨利·莫西里夫在1913年提出的核电荷排列。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的增加顺序列出了所有已知元素。

原子序数是指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也是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核电荷。

元素周期表的每一行称为一个周期,原子序数在周期内逐渐增加。

元素周期表的每一列称为一个组,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相似的性质分布在同一组中。

元素周期表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这些规律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最著名的周期性性质是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考点训练题及解析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考点训练题及解析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考点1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目标方向]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电子层的表示方法及能量变化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1)能量最低原则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按照由里向外的顺序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电子层里。

(2)分层排布原则①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

②最外层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③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镁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氯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

4.常见“10电子”“18电子”的微粒 (1)常见“10电子”的微粒(2)常见“18电子”的微粒(3)10e -、18e -粒子间的转化①10e -粒子间的转化:如NH +4+OH -=====△NH 3↑+H 2O②18e -粒子间的转化:Cl 2+H 2S===S ↓+2HCl 、Cl 2+S 2-===S ↓+2Cl -③10e -与18e -粒子间的转化:HS -+OH -===S 2-+H 2O 、2F 2+2H 2O===4HF +O 2↑1.已知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试回答:(1)当x -y =10时,该粒子为___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2)当y =8时,阳离子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现有X 、Y 、Z 三种元素,其中X 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Y 原子L 层电子数是K 层电子数的2倍;X 与Z 形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为ZX 3,每个分子内有10个电子。

则Z 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X 分别与Y 、Z 形成的化合物中,具有5个原子核的微粒的符号为________。

二、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律(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元素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1)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必然结果。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律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律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律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原子的结构。

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心,质子的电荷为正,中子的电荷为中性。

电子则围绕原子核的轨道上运动,电子的电荷为负。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描述了电子如何分布在原子的不同能级(轨道)上。

根据能级理论,电子可以处于不同的能级和亚能级上。

其中,第一能级最靠近原子核,能级数越高,离原子核越远。

每个能级最多容纳2n^2个电子,其中n为能级数。

例如,第一能级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能级最多容纳8个电子。

根据电子能级的规律,我们可以了解到元素周期表的排布方式。

元素周期表是将化学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的增序排列的表格。

元素周期表可以分为周期和族两个方向。

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是指元素周期性质的变化规律。

周期表中的每一个周期代表着一个能级。

在同一个周期中,元素的最外层电子壳的能级相同,受到的核吸引力相近,因此具有类似的化学性质。

元素周期表的周期依次为K、L、M、N、O等,对应着原子的能级。

元素周期表的族是指元素的主族和次族。

主族元素是指位于周期表左边的元素,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壳填满的电子数都相同。

例如,第一族(碱金属)的元素最外层电子壳只填满了一个电子,第二族(碱土金属)的元素最外层电子壳填满了两个电子。

次族元素是指位于周期表右边的元素,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次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壳填满的电子数也相同。

例如,第十六族(卤族)的元素最外层电子壳填满了六个电子。

元素周期表的排列方式和周期性质的变化规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周期性:在元素周期表中,各周期的化学性质有规律地变化。

例如,金属元素通常位于周期表左侧,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而非金属元素通常位于周期表右侧,具有较差的导电性。

2.原子半径:随着周期数的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这是因为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电子对原子核的屏蔽作用增强,电子云的尺寸增大。

3.电离能:随着周期数的增加,元素的电离能逐渐增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1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在多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

能量低的,通常在离核______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______的区域运动。

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又叫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其关系如下: 电子层
1(K)
2(L) 3(M) 4(N) 5(O) 6(P)
7(Q) 离核远近
近→远 能量高低
低→高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3.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
(1)原子(离子)结构的表示方法,如下所示:
(2)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而离子结构示意图中,二者不相等。

如:
Na +____________ Cl −____________。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小于核电荷数。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大于核电荷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