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市场调研报

合集下载

西安商圈分析报告

西安商圈分析报告

西安商圈分析报告一、概述本报告旨在对西安市的商圈进行分析,通过对商圈的地理位置、商业环境、消费人群和竞争对手等因素进行综合考察,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本报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西安市概况2.商圈地理位置3.商圈规模及商业环境4.消费人群特征5.竞争对手分析二、西安市概况西安是陕西省的省会,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西安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同时,西安也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质的商业环境。

三、商圈地理位置西安市的商圈主要分布在市中心和主要交通枢纽周边。

其中,钟楼、大雁塔、曲江和西安北站等地区的商圈最为繁华,这些地方不仅交通便利,还有着丰富的商业资源和高消费人群。

四、商圈规模及商业环境西安市的商圈规模较大,拥有众多的商业建筑和购物中心。

其中,曲江新区的大型购物中心较多,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购物和娱乐选择。

钟楼周边的商业区则以小型商铺和特色小吃闻名,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当地居民。

在商业环境方面,西安市的商圈经营环境较为良好。

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各类企业进驻商圈。

同时,商圈内的交通、停车等配套设施也相对完善,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

五、消费人群特征西安市的消费人群以年轻人和中产阶级为主导。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西安的消费观念也逐渐改变。

现在的年轻人更加注重品质和体验,他们愿意花钱去享受高品质的生活。

而中产阶级则更注重品牌和服务,他们对于购物体验和售后服务要求较高。

六、竞争对手分析西安市的商圈竞争激烈,各大品牌和企业都争相进驻商圈。

目前,商圈内的竞争对手主要包括大型购物中心、百货公司和特色商业街。

这些竞争对手在品牌和服务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对于新进入市场的企业来说,需要有差异化的竞争策略才能获得市场份额。

七、总结综上所述,西安市的商圈在地理位置、商业环境、消费人群和竞争对手等方面具备较好的发展潜力。

西安浐灞区域市场调研报告

西安浐灞区域市场调研报告

西安已不是西安,是中国西北五省第一生态园区,领秀北中国!
二、区域地产发展状况
2.1宏观环境发展
浐灞生态区作为近年来城东尤为引人注目的区域,以城市生态带、景 观带、旅游带、经济带的定位着力建设城市第三代新城,倡导“大水大 绿”、“城市绿肺”的浐灞生态区从规划之日起至今日来看,基础设施建 设迅速跟上,地产市场快速发展,环境治理卓有成效,现今的浐灞生态区 已经成为城东建设发展的新兴集中地。浐灞生态区居住圈就是依附于浐灞
绿地规划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8.8平米,绿化率47.69%,城市公共绿地1584.15公顷; 规划带状生态廊,面状生态湿地公园,网状生态绿廊
区域定位
4区——新型城区、生态区、商务区、景观区; 4带——生态带、景观带、旅游带、经济带。
2.2区域楼市发展
浐灞的发展潜力被外界所看好,区域项目市场反应强烈,带动了价格 的一路上升,而且区域新近进入的项目也越来越注重内外兼修,产品价值 的提高也进一步促使了价格的上升。 根据西安房地产信息网的相关数据统计,2008年浐灞板块在售项目的 平均销售单价达到3000 元/㎡以上,2009年上半年在售项目的平均销售单 价达到4000 元/㎡以上。中新浐灞半岛开盘价格3000元/㎡左右,09年上半 年最高达到4300元/㎡;水岸东方预售最低价格2500元/㎡,目前最新价格 是4500元/㎡;沁水新城1期的均价达到了3400元/㎡,2期的均价在4800元 /㎡左右。虽然这样的价格不能跟其他区域高价格相比,但是涨幅速度十分 迅速,同比去年增长了8%。随着各配套设施逐步建成使用、区域市政配套 进一步完善等等诸多利好因素刺激下,浐灞生态区的住宅价格还将会有进 一步的升高。
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让西安绿代表 中国红 —不只是浐灞的,更是中国的荣耀

2023年西安旅游行业客源市场洞察报告

2023年西安旅游行业客源市场洞察报告

2023年西安旅游行业客源市场洞察报告1. 概述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本报告旨在深入分析2023年西安旅游行业客源市场,为旅游企业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2. 研究方法本报告采用数据挖掘和市场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西安旅游客源市场进行深入分析。

数据来源于多个渠道,包括旅游统计数据、在线旅游平台、市场调研公司等。

3. 客源市场总体分析3.1 市场规模根据旅游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西安市接待游客量达到XX万人次,同比增长XX%。

其中,国内游客量占主导地位,达到XX 万人次,国际游客量达到XX万人次。

3.2 客源结构从客源结构来看,本报告将重点分析国内客源市场。

根据在线旅游平台和市场调研数据,我们将对不同年龄段、性别、地域等因素进行深入剖析。

3.3 消费特征本报告将从旅游消费的角度,对游客在西安的消费行为和偏好进行分析。

主要分析指标包括旅游花费、消费结构、消费热点等。

4. 客源市场细分分析4.1 年龄结构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我们将对不同年龄段的游客进行细分,分析其旅游需求和消费特征。

例如,年轻人可能更偏好于文化体验和夜游活动,而家庭游客可能更注重亲子活动和景区体验。

4.2 地域分布本报告将对游客的地域分布进行分析,以了解不同地区游客对西安旅游的偏好。

例如,北方游客可能更感兴趣于历史文化和冬日旅游,而南方游客可能更偏好于美食和夏日旅游。

4.3 消费偏好根据在线旅游平台和市场调研数据,我们将对游客的消费偏好进行分析。

例如,部分游客可能更偏好于高端旅游和精品酒店,而另一部分游客可能更注重性价比和青年旅社。

5. 市场机会与挑战5.1 市场机会根据客源市场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市场机会。

例如,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复苏,国内游客量有望持续增长。

此外,一些新兴旅游产品和景区的开发,也可能吸引更多游客。

5.2 市场挑战然而,西安旅游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激烈的市场竞争可能导致价格战,影响旅游质量和品牌形象。

西安市场沙石调研报告

西安市场沙石调研报告

西安市场沙石调研报告西安市场沙石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西安市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城市,经济发展较为快速。

作为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沙石在建筑行业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西安市场沙石行业的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为相关企业提供市场参考和战略决策依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了消费者对于沙石的需求情况、满意度以及购买行为。

同时,我们还对西安市的砂石供应商进行了实地走访,了解了他们的产品特点、销售情况以及面临的挑战。

三、市场现状分析1.消费需求: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显示,西安市场对于沙石的需求量很大。

沙石主要用于建筑工程的基础设施、道路建设和房屋建筑等方面。

随着城市的持续发展,沙石需求将会继续增加。

2.竞争格局:目前西安市场沙石行业存在多家供应商竞争,市场竞争激烈。

一些大型企业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具有价格优势和市场份额的竞争优势。

此外,一些小型砂石供应商也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定份额。

3.行业发展趋势:随着西安市经济的增长,沙石行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城市的扩大和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对于沙石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

同时,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也将带动行业的快速发展。

四、市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1.价格波动: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供应商之间的价格竞争较为剧烈,导致价格波动不定。

这给供应商带来了一定的经营风险。

2.环境保护压力:沙石开采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政府对于环保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沙石供应商面临着环保压力。

3.市场准入门槛:由于沙石行业的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市场准入门槛相对较高。

一些小型供应商难以进入市场,导致行业内竞争不够充分。

五、市场发展建议1.加强技术创新:沙石行业应该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通过引进新技术和设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2.加强合作和联盟建设:面对市场竞争的压力,沙石供应商可以通过合作和联盟建设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降低成本,提高市场份额。

西安市场调研报告

西安市场调研报告

西安市场调研报告西安市场调研报告一、市场概况西安市位于中国中部,是陕西省省会。

西安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同时,西安市也是陕西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一个重要的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

二、市场规模及趋势根据市场调研数据,西安市的消费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流入西安市的速度加快,促使市场规模的增长。

尤其是房地产、汽车、住宿和餐饮等消费领域,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三、市场竞争及前景西安市的市场竞争激烈,不仅有本地企业的竞争,还有外地企业的进入。

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中小企业,市场份额分散。

但是,随着西安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前景依然广阔。

尤其是一些新兴行业和新兴服务领域,有望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四、消费习惯及需求根据调研数据,西安市的消费习惯和需求有以下几个特点:1. 健康消费:由于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消费,如有机食品、健身、养生等领域。

2. 旅游消费:西安市是一个旅游胜地,吸引大量游客来访。

因此,旅游消费在市场中占有很大的份额,如酒店、餐饮、旅行社等行业。

3. 电子商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西安市的电子商务市场逐渐发展壮大,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在网上购物。

五、市场推广策略针对西安市场调研结果,可以采取以下市场推广策略:1. 加强品牌宣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的影响力非常重要。

通过加强品牌宣传,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吸引更多消费者。

2. 开展促销活动:促销活动是提高销量的有效手段。

可以根据西安市场的消费习惯和需求,设计针对性的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3. 加强线上渠道:西安市的电子商务市场发展迅速,企业可以通过建设线上渠道,扩大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

4. 优化客户服务: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增加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消费者的口碑宣传。

六、市场风险及对策在西安市场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

西安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西安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西安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西安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一、市场概况
西安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

随着中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西安房地产市场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2019年以来,西安房地产
市场整体呈现出稳中有升的趋势,房价持续上涨,成交量逐渐增加。

其中,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区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所带动的城市周边地区房地产市场表现尤为突出。

二、市场分析
1. 房价趋势:西安市区内的房价整体呈现出上涨趋势,特别是内环以内的核心区域房价涨幅更为明显。

而城市周边的房价也在持续上涨,尤其是新城镇化规划较好的地区。

2. 成交量:2019年以来,西安房地产市场整体成交量逐渐增加,尤其是随着政府推动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产业升级,成交量明显提升。

3. 供需关系:目前西安房地产市场的供应量与需求量基本平衡,市场整体供应充足,但是随着房价上涨,部分购房需求未能得到满足。

三、市场前景
根据西安市政府发布的规划和政策,未来一段时间内,西安房地产市场将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

政府将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产业升级,加大对经济大区的扶持力度,这将进一步带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同时,随着西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
也将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流入,增加对房地产市场的需求。

综上所述,西安房地产市场将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对于投资者来说,西安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和投资潜力。

但同时也需要对市场风险有所警惕,关注政策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投资决策。

西安市场调查报告

西安市场调查报告

西安市场调查报告西安市场调查报告一、引言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旅游资源,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西安市场的发展现状和消费者需求,为企业制定合适的市场策略提供参考。

二、西安市场概况1. 经济发展:西安作为陕西省的省会城市,拥有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和发达的经济。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西安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跨国公司进驻。

2. 人口结构:西安市人口众多,具有较为年轻的人口结构,年轻人群体占据了较大比例。

这也意味着西安市场对于时尚、娱乐、科技等方面的需求较为旺盛。

3. 旅游业:西安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而闻名,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如酒店、餐饮、纪念品等。

三、西安市场调查结果1. 餐饮行业:调查显示,西安市场对于美食的需求量大,尤其是传统的陕西美食备受欢迎。

然而,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提高,有机食品和健康餐饮市场也逐渐兴起。

2. 电子产品:西安市场对于电子产品的需求量大,尤其是智能手机、电脑和家电等产品。

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的性能和品质,同时也关注产品的价格和售后服务。

3. 时尚与美容:西安市场对时尚和美容的需求也不容忽视。

随着年轻人群体的增加,对于时尚潮流和个性化的追求也在不断增长。

化妆品、服装、饰品等行业也有着较大的市场空间。

4. 教育培训:西安市场的教育培训行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由于西安市的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和家长前来就读。

因此,辅导班、培训机构等教育培训机构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四、市场发展趋势1. 互联网+: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西安市场也逐渐进入了互联网+时代。

电商、在线教育、共享经济等新兴行业正在迅速崛起,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2. 绿色环保:消费者对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逐渐增强,对于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企业应积极响应绿色环保理念,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2024年西安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西安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西安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西安房地产市场进行综合调研,分析市场现状和趋势,评估市场潜力及风险,为投资者和相关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

报告内容包括市场概况、供需情况、价格走势、政策环境等方面的分析,总计约1500字。

2. 市场概况西安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投资环境。

近年来,西安房地产市场持续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目光。

目前,西安房地产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包括住宅、商业地产、写字楼等多种类型。

3. 供需情况3.1 房地产供给根据调研数据,西安房地产供应相对充足。

近年来,房地产商纷纷进驻西安,在城市各个区域推出了多个楼盘项目。

其中,住宅项目供应占主要份额,商业地产及写字楼项目也有相应增长。

3.2 房地产需求西安市房地产需求持续稳定增长。

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入加速了房地产需求的增加。

而随着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对高品质住宅和商业地产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4. 价格走势一线城市楼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西安房地产价格相对稳定。

报告数据显示,近年来,西安房地产价格整体呈缓慢上涨趋势。

然而,不同区域和地段的价格差异较大,部分热点区域的房价上涨幅度较高。

5. 政策环境由于房地产市场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进行调控。

调控政策的实施对市场产生了积极影响,保障了市场稳定和健康发展。

政府加大土地供应、调整房地产开发政策等措施密切关注着市场走势。

6. 市场潜力与风险6.1 市场潜力西安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吸引力,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流入。

这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潜力。

与此同时,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也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6.2 市场风险尽管西安房地产市场持续增长,市场风险依然存在。

一方面,市场竞争激烈,房地产商投资增加,可能导致市场供应过剩;另一方面,不断变化的宏观政策以及利率等因素的影响,也对市场产生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市市场调研报告目录第一部分:西安城市环境总体调研一、西安概述二、西安的政治环境三、西安的经济环境四、西安的社会环境五、城市规划及发展趋势研究第二部分:西安市房地产市场调研一、西安房地产市场宏观环境分析1.西安市总体房地产市场发展概况2.西安市房地产板块的划分3.板块基本特征4.供应量现状分析5.西安房地产总体价格分析二、西安房地产消费市场调研分析1.房地产主力消费层群体构成分析2.主力消费层的区域构成分析3.消费意向调研4.市场消费力的特征总结5.市场消费力的发展趋势五、地块SWOT分析1.项目地块的优势2.劣势分析3.威胁点分析4.机会点分析第三部分:产品定位及可行性分析第一部分:西安城市环境总体调研一、西安概述西安位于关中平原北临渭河,地处我国中、西两大经济地域结合部,是西北各省通往西南、中原及华东的门户与交通枢纽。

西安辖九区四县,市区面积1066平方公里,市区人口400万,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在全国经济总体布局上具有承东启西、东联西进的重要战略地位。

作为六大古都之首,西安悠久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使其成为我国著名的旅游中心城市。

同时,西安自建国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国防工业基地、科技研究基地和高等教育基地,其综合科技实力在全国排名第三位。

高新技术与旅游是其城市的两大支柱性产业。

二、西安的政治环境1.政府的办事效率和作风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影响城市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在内在因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领导班子管理水平和作风,这关系到普通市民对于政府的信赖程度以及投资者对城市未来发展的信心——曲江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高速高质的招商。

西安市近几年的发展情况充分表明了政府对于西安城市建设和改造的决心以及为提升城市竞争力所做的努力。

同时通过这几年的建设,积累了一定经验,对今后城市的发展极为有利。

2.政策法规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国家将继续重点扶持房地产业,采用优惠政策,优化市场环境,进一步激活西部的房地产市场。

西安市政府根据国家相关的政策及文件精神,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秩序的治理、整顿和引导,表现为:1 加大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立法力度;2 加强土地储备管理;3 物业管理立法;4 加大住房公积金管理透明度;5 购房契税减半激活楼市;6 加强规划管理。

三、西安的经济环境1.西安在全国经济网络中的经济地位西安市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网络模式“三纵三横”主体骨架中的二级经济增长级,陇海兰新经济带上最大的经济增长点、关中经济区的中心。

因此西安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上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地位,是中国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和西部地区最具发展带动作用的城市之一。

2.西安近年经济状况市生产总值(GDP)3241.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5%,增速与上年持平,高于全国4.2个百分点,与全省持平。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0.06亿元,同比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1409.53亿元,增长18.0%;第三产业增加值1691.90亿元,增长12.5%。

(1)农业生产平稳增长,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全年粮食总产量221.65万吨,单产356.5公斤/亩,粮食总产、单产双双创历史最好水平,粮食总产量连续七年稳定在180万吨以上。

蔬菜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全年蔬菜产量253.10万吨,同比增长4.4%;水果产量129万吨,同比增长7.8%。

畜牧业保持平稳增长。

全年生猪、牛、羊和家禽出栏数分别为135.96万头、7.63万头、22.91万只和1088.02万只,同比分别增长6.4%、6.0%、4.0%和5.9%。

肉类总产量13.65万吨,增长8.2%;奶类产量63.37万吨,增长2.5%;蛋类产量12.38万吨,增长6.1%。

(2)工业生产快中趋稳,企业效益稳步好转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65.09亿元,同比增长19.7%。

2010年以来,工业生产呈现高位起步,增幅逐月回落,幅度收窄趋稳的运行态势。

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1%,上半年同比增长24.6%,增幅回落7.5个百分点,1-11月同比增长19.8%,增幅较上半年回落4.8个百分点,累计增速回落幅度连续四个月维持在1个百分点以内,增幅快中趋稳。

重工业增速快于轻工业。

全年规模以上重工业完成增加值659.65亿元,同比增长21.9%,轻工业完成增加值205.44亿元,增长13.2%,重工业增速快于轻工业8.7个百分点。

在工业36个大类行业中,增加值实现增长的行业为35个,其中增长较快的有: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36.4%,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32.6%,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8.8%,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6.8%。

企业效益稳步好转。

2010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28.1,同比提高25.9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37.7%和26.9%。

亏损企业明显减少、亏损总额显著下降。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比2009年同期下降了4.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的亏损总额同比下降46.3%,降幅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

(3)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房地产市场理性回调投资在2009年高增长的基础上,呈现高位运行、逐月稳增的走势。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50.56亿元,同比增长30.0%,较上年回落1.2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5.2%。

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101.06亿元,增长31.0%,回落1.5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6.2%。

分所有制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1329.86亿元,同比增长42.5%;集体经济投资233.54亿元,增长14.6%;非公有制经济投资1537.66亿元,增长24.9%。

分产业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39.82亿元,同比增长62.8%;第二产业投资559.53亿元,增长16.0%,其中,工业投资501.78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投资2501.71亿元,增长34.4%。

房地产市场理性回调。

为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国家连续出台“国十条”、“国五条”等房地产市场调控新政,全市房地产市场出现理性回调,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842.34亿元,同比增长21.0%,较上年回落7.9个百分点。

商品房销售面积1587.8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6.4%,回落36.6个百分点。

(4)消费市场持续旺盛,汽车类商品销售活跃“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及“以旧换新”等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政策的深入推进,有效带动商品销售,保持了消费平稳增长。

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1.04亿元,同比增长18.9%,较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5.8%。

分地域看,城镇实现零售额1544.16亿元,同比增长19.2%;农村零售额66.88亿元,增长11.9%。

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431.23亿元,同比增长19.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79.81亿元,增长15.0%。

分类别看,汽车、石油及制品、建筑及装潢材料、家具及金银珠宝等大宗商品是2010年市场销售的热点商品,全年这五类商品实现零售额达520.47亿元,同比增长37.8%,对零售总额的贡献率达到55.8%,其中汽车类商品的贡献率达到30.4%,成为拉动零售额增长的主力。

(5)旅游市场接待量稳步增加,国际旅游高速增长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05.18亿元,同比增长36.4%,较上年提高14.3个百分点。

从国内旅游看,全年接待国内游客突破5000万人次,达到5201万人次,同比增长34.7%,较上年提高12.7个百分点。

从国际旅游看,全年接待境外旅游者84.18万人次,同比增长25.1%,较上年提高18.6个百分点。

实现旅游外汇收入5.3亿美元,增长35.8%,提高27.2个百分点。

(6)出口保持高速增长,利用外资稳步提升全市进出口总额高速增长,累计增速除6月外,其余各月均在40%以上,高于历史同期水平。

出口各月累计增速均在55%以上,其中,10月份出口增速达71.1%,创历史新高。

全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03.82亿美元,同比增长43.2%,较上年提高40.3个百分点,其中,进口50.65亿美元,同比增长29.2%,较上年回落23.2个百分点;出口53.17亿美元,由2009年的下降25.5%转为增长59.5%。

全年外商直接投资项目82个,由上年的下降35%转为增长26.2%,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5.67亿美元,同比增长28.5%,较上年提高22.3个百分点。

(7)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在稳增长、促就业、建立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增长机制、加大社会保障力度等政策带动下,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44元,较上年增长17.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3.3%。

农村居民收入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政府补贴力度加大和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加、价格上涨的共同作用下快速增长,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750元,较上年增长23.5%,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8.0%。

(8)财政收支较快增长,信贷投放逐步收紧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41.80亿元,增长33.3%,同比提高8.7个百分点,其中,工商税收收入181.12亿元,同比增长33.5%,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74.9%。

四大主体税种增长良好,全年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10.3%,营业税增长39.8%,企业所得税增长35.9%,个人所得税增长28.8%。

财政支出迅速增长。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71.53亿元,同比增长34.2%。

财政促增长、重民生的支出力度不断增强,全年交通运输支出增长59.9%,医疗卫生支出增长50.0%,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44.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41.5%,教育支出增长35.3%。

201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6482.28亿元,比年初增加1001.94亿元,同比少增499.56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8933.23亿元,比年初增加1263.03亿元,同比少增521.43亿元。

(9)市场物价持续上涨,食品价格涨幅高居首位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5%。

居民消费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中,食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居住、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烟酒及用品等六大类价格上涨,衣着、交通和通信类价格略有下降。

食品价格上涨是拉动CPI上涨的首要因素,全年食品价格上涨7.0%,拉动价格总水平上升2.3个百分点。

从各月运行走势看,上半年各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基本控制在3%以内,7月份以后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上涨,11月份上涨5.9%,创下28个月来新高,12月份涨幅有所回落,上涨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