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摩擦力练习(A)

合集下载

摩擦力的练习题

摩擦力的练习题

摩擦力的练习题摩擦力的练习题摩擦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力之一。

它存在于我们走路、开车、滑雪等各种活动中。

了解和掌握摩擦力的性质和计算方法对我们理解物理世界、解决实际问题非常重要。

下面我将给大家介绍一些有趣的摩擦力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摩擦力。

1. 一个物体以10 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运动,摩擦系数为0.2。

求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

解析:摩擦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摩擦力 = 摩擦系数× 物体所受的垂直力。

在这个问题中,物体所受的垂直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即物体的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

假设物体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物体所受的垂直力为mg。

因此,摩擦力的大小为0.2 × mg。

2. 一个力为20 N的物体放在倾斜角度为30°的斜面上,斜面的摩擦系数为0.3。

求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

解析:物体在斜面上的受力情况可以分解为平行于斜面和垂直于斜面的两个力。

平行于斜面的力是物体的重力分量,大小为mg sinθ,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g 为重力加速度,θ为斜面的倾斜角度。

垂直于斜面的力是物体所受的法向力,大小为mg cosθ。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为(a = F/m),其中F是平行于斜面的净力,即F = mg sinθ - μmg cosθ,μ为斜面的摩擦系数。

将F代入公式可得加速度。

3. 一个人用力推一个质量为10 kg的物体,物体在水平地面上运动。

已知人的推力为100 N,摩擦系数为0.4。

求物体的加速度和所需的推力。

解析:物体在水平地面上的受力情况可以分解为平行于地面和垂直于地面的两个力。

平行于地面的力是人的推力,大小为100 N。

垂直于地面的力是物体的重力,大小为mg,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在水平地面上的加速度为(a = F/m),其中F是平行于地面的净力,即F = 100 N - μmg,μ为地面的摩擦系数。

摩擦力习题(含详细答案)

摩擦力习题(含详细答案)

摩擦力基础知识:一名滑冰运动员滑到终点停止用力后,由于冰刀受到力,她会慢慢地停下来。

用手握住瓶子,瓶子不会从手中下落,因为瓶子除受重力外,还受到了向上的力,小刚骑自行车上学时发现停止用力蹬车后,车会慢慢地停下来,这是因为车受到了。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不光滑,两个接触的物体间有(挤压效果);在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动或相对趋势。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摩擦力大小的相关因素是:两接触面的和两接触面间的大小。

摩擦力是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是物体运动的力;也可能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是物体运动的阻力。

4 关于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间总有摩擦力B相对运动的物体间总有摩擦力作用C只要想到压紧并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间就有摩擦力D只有相互压紧并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粗糙物体间才有摩擦力的作用5假如没有摩擦,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A 钉入天花板的钉子将不碰自落B静止在水平公路上的汽车将无法启动C打开的鞋带不抽自松D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将很容易刹车6在公路上加速前行的自行车,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和后轮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分别是()A都向前C前轮向前后轮向后D前轮向后,后轮向前摩擦力的产生及应用:1对于摩擦力,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并相互挤压,且接触面不光滑,它们之间就一定产生摩擦力B运动的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的作用C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D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2 一本字典在下列情况下不会受到摩擦力的是()A静止放在斜面上B在水平桌面上被推动C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D静止被压在竖直墙壁上3下图是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有关此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7关于摩擦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 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C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D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8如图所示,一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请画出物体在上滑过程中所受的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

初中摩擦力练习题

初中摩擦力练习题

初中摩擦力练习题初中摩擦力练习题摩擦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物理现象之一。

它是由物体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引起的。

在初中物理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与摩擦力相关的练习题。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些有关初中摩擦力的练习题,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1. 一个物体以2 m/s²的加速度沿水平面运动,当施加在物体上的力为10 N时,计算物体的摩擦力。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

所以,我们可以使用公式F = m × a 来计算摩擦力。

已知力为10 N,加速度为2 m/s²,所以摩擦力为10 N。

2. 一个物体以5 m/s²的加速度沿水平面运动,当施加在物体上的力为20 N时,计算物体的质量。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

所以,我们可以使用公式F = m × a 来计算物体的质量。

已知力为20 N,加速度为5m/s²,所以物体的质量为4 kg。

3. 一个物体质量为10 kg,施加在它上面的力为50 N,计算物体的加速度。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

所以,我们可以使用公式F = m × a 来计算物体的加速度。

已知质量为10 kg,力为50 N,所以物体的加速度为5 m/s²。

4. 一个物体质量为5 kg,施加在它上面的力为30 N,计算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解析:在这个问题中,我们需要考虑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

所以,我们可以使用公式 F = m × a 来计算物体的加速度。

已知质量为5 kg,力为30 N,所以物体的加速度为6 m/s²。

由于物体沿水平面运动,所以摩擦力与施加在物体上的力相等,即摩擦力为30 N。

5. 一个物体质量为8 kg,施加在它上面的力为40 N,如果摩擦力为20 N,计算物体的加速度。

摩擦力练习题(练习)

摩擦力练习题(练习)

摩擦力练习题(练习)1. 题目在一个水平桌面上,有一个3kg的木块。

木块被一根斜靠在墙上的绳子牵引,绳子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

木块受到沿水平方向的8N的恒定摩擦力,斜绳的强度是多少?2. 解答2.1 分析根据题目的描述,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木块的质量:m = 3kg- 恒定摩擦力的大小:F_f = 8N- 斜绳与水平面的夹角:θ = 30°需要求解斜绳的强度。

2.2 解答步骤步骤1: 分解力将斜绳的作用力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分力。

- 斜绳水平方向上的分力为F_x = F * cosθ- 斜绳竖直方向上的分力为F_y = F * sinθ步骤2: 受力分析根据题目的描述,木块受到以下几个力的作用:- 重力:F_g = m * g,其中 g 是重力加速度,约为9.8 m/s²- 摩擦力:F_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木块在x轴和y轴上受到的合力分别为0。

- 水平方向:F_x - F_f = 0- 竖直方向:F_y - F_g = 0步骤3: 求解斜绳的强度将F_x和F_y的表达式代入受力分析的方程中,可以得到:- F * cosθ - F_f = 0- F * sinθ - m * g = 0根据以上两个方程,可以解得:- F = F_f / cosθ- F = m * g / sinθ将题目中已知的数据代入上述方程,即可求解斜绳的强度。

2.3 计算根据步骤3中的方程,代入已知数据计算斜绳的强度:- F = F_f / cosθ = 8N / cos30° = 9.23N2.4 结论根据计算结果,斜绳的强度为9.23N。

因此,斜绳的强度为9.23N。

注意:以上计算结果仅供参考,具体计算时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核实。

摩擦力经典习题有答案

摩擦力经典习题有答案

摩擦力经典习题有答案作为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摩擦力经常是习题中的重点之一。

在学习物理学的过程中,掌握摩擦力的重要意义和经典的习题形式,是打好物理学基础的必经之路。

本文将介绍摩擦力经典习题,并带有答案供读者参考。

1. 平面上的摩擦力问题这是物理学中经典的摩擦力习题,大多出现在基础课程中。

这种问题涉及到物体在平面上的运动,需要求解物体的加速度和摩擦力。

举例来说,A和B两个物体放在平面上,A物体的质量为m1,B物体的质量为m2,物体A受到一个水平方向的力F。

两个物体之间有摩擦力,如果该力的系数为μ,求物体的加速度和摩擦力。

解答:首先写出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F=m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力的关系。

针对x轴上的运动,我们得到:F-Ff=(m1+m2)a其中,Ff表示物体的摩擦力。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因为物体没有竖直方向的受力,所以竖直速度为常数。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对于两个接触的物体,它们之间的摩擦力会互相取消。

代入已知的量,我们可以解出物体的加速度和摩擦力。

加速度表示物体在x轴上所受合力对物体的影响。

2. 滑块摩擦力问题这种问题实际上也属于平面上的摩擦力问题的一种,只是模型相对更为简单。

例如,一个滑块贴在一个相对光滑的斜面上,坡度为α,滑块的质量为m,地面的摩擦力系数为μ,问滑块从斜面上滑落所需的最小坡度是多少?解答:我们可以先判定滑块与斜面的竖直方向上的力是否平衡。

如果这两个力的合力为0,那么该滑块一定要保持在斜面上。

根据另一个角度开展活动,对于沿着斜面方向的力要另行计算。

对于滑块,与斜面相间的力有重力Fg,沿着斜面平行于地面的力Fx,以及纵向的摩擦力Ff。

我们假设当前滑块在极限状态下,Ff=Ffmax,可以把问题带到极限状态计算斜度,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问题。

在这种状态下,可以应用以下的公式:tanθ=μ;θ=arctan(μ);其中,θ为当前状态下的滑坡斜度,μ为地面的摩擦力系数。

3. 垂直于地面的高度问题除了平面上的运动问题,还有一类与物体高度有关的问题。

摩擦力经典习题有答案

摩擦力经典习题有答案

摩擦力习题一.选择题(共24小题)1.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重5N的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当拉力增大为1.8N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木块受的摩擦力为1.8N B。

木块受的摩擦力为1.2NC.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D.木块的运动速度逐渐减小2.自行车在我国是很普及的代步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上来看,它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对其认识错误的是()A.在路上行驶时自行车和地面的摩擦越小越好B.自行车的刹车闸是一个省力杠杆C.在车外胎、把手塑料套、脚蹬上都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D.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轴承以减小摩擦4.小猴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时,他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上和f下”那么它们的关系是()A.f上向上,f下向下,且f上=f下B.f上向下,f下向上,且f上>f下C.f上向上,f下向上,且f上=f下D.f上向上,f下向下,且f上>f下5.如图所示,小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端是一长木板,实验时,他以F=12N的拉力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左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则木块A受到木板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分别为()A.12N,水平向左 B.12N,水平向右C.5N,水平向左 D.5N,水平向右6.如图所示,物块A的重力GA =20N,物块B的重力GB=10N,水平推力F作用在A上,A与竖直墙面接触,A和B均静止,则墙面受到的摩擦力()A.大小为20N,方向向上 B.大小为20N,方向向下C.大小为30N,方向向上 D.大小为30N,方向向下7.如图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体,在水平方向力F1和F2作用下,两者以共同速度v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F1=3N,F2=2N,那么物体B的上、下表面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A.3N,1N B.2N,1N C.2N,3N D.3N,2N8.如图所示,用水平拉力F拉上表面粗糙程度各处相同的物体A,使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当物体B静止不动时,与水平绳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关于该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重)()A.B对A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B.A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B所受摩擦力与水平拉力F的合力D.弹簧测力计对B的拉力小于A对B的摩擦力9.水平桌面上平放着一个长方体木块,木块各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该木块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1;以较大速度匀速拉动该木块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2;把该木块侧放在水平桌面并匀速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3.则弹簧测力计三次示数的大小关系为()A.F1<F2<F3B.F1>F2>F3C.F1=F2>F3D.F1=F2=F310.如图所示,一个木块A放在长木板B上,弹簧秤一端接A,另一端固定在墙壁上,长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恒力F作用下,长木板B以速度υ匀速运动,水平弹簧秤的示数为T,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B.长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TC.若长木板以2υ的速度运动时,长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FD.若用2F的力作用在长木板上,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仍等于T11.如图所示,三位同学用同一组器材进行了下面三项操作:甲同学用水平方向的力拉木块A在长木板B上匀速运动;乙同学用水平方向的力拉木块A在B上加速运动;丙同学用水平方向的力拉B,使AB一起匀速运动.三位同学的操作中A与B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f甲、f乙、f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0C.f甲=f丙<f乙D.f甲<f乙,f丙=012.如图所示,小成的书桌上放着一本字典,字典的一部分悬空在桌面以外,小成发现后将字典水平向右缓慢地推回桌面内,在这个推动的过程中字典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A.F、p不变,f变大 B.F、f不变,p变大C.F变小,p、f变大 D.F、f不变,p变小13.如图所示,物块A、B叠放在固定的斜面C上,若A、B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A、B保持相对静止),设A、B间的摩擦力为F1,BC间的摩擦力为F2,则()A.F1≠0,F2=0 B.F1≠0,F2≠0C.F1=0,F2=0 D.F1=0,F2≠014.在水平台面上放一物体,现用一水平推力F把物体推向台边(如图),至物体在台边翻倒的过程中,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A.逐渐减小到零B.保持不变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保持不变15.质量均为m的四块相同的砖放在两块平板之间,用力压紧使之保持静止,如下图所示.则第2、3两块砖之间的摩擦力为()A.0 B.mg C.2mg D.3mg16.如图所示,重叠在一起的A、B、C三个重物,当B物体受到10N的水平拉力作用后,三个物体一起在水平面上向右的匀速直线运动,关于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不正确的是()A.A对B无摩擦力 B.C对B的摩擦力为10N,方向向左C.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为10N,方向向右D.C对水平面的摩擦力为10N,方向向右17.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担提起四块砖.设每块砖重为G,当砖被提起后处于静止时,第二块砖左右两面受到的摩擦力是()A.左右两面分别受到大小为0.5G的向上的摩擦力B.左面受到向上的大小为G的摩擦力,右面受到向下的摩擦力为零C.左面受到向上的大小为2G的摩擦力,右面受到向下的大小为G的摩擦力D.左面受到向上的大小为G的摩擦力,右面受到向下的大小为2G的摩擦力18.有人想水平地夹住一叠书,他用手在这叠书的两端施加的水平压力F=200N,如图所示,如每本书的质量为1.0kg,手与书之间的可以达到的最大摩擦力是80N,书与书之间的可以达到的最大的摩擦力为60N,则此人最多能夹住多少本书(g取10N/kg)()A.20 B.16 C.14 D.1220.如图所示,一长方体木块,置于同一粗糙水平面上,甲图木块竖放,乙图木块平放,丙图木块平放并在其上加一重物.在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匀速拉动长方体所需的水平力分别为F甲、F乙、F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D.F甲=F乙<F丙21.如图所示,有两个相同的梯形物体,它们在力的作用下,以下列四种方式沿相同的水平面运动,下列对不同情况下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比较,正确的是()A.f丙>f甲=f丁>f乙B.f乙>f丙>f丁>f甲C.f乙>f丁>f甲>f丙D.f乙>f甲=f丁>f丙23.一个上、下底材料相同,质量相同的两圆台型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如下图放置,若匀速将物体拉动的水平力大小为Fa 和Fb,则()A.Fa >FbB.Fa<FbC.Fa=FbD.不知速度,无法判断24.如图是某同学放在水平课桌上的一摞书,下列关于取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缓慢将甲书水平抽出需要的力大于缓慢将乙书水平取出需要的力B.缓慢将甲书水平抽出需要的力等于缓慢将乙书水平取出需要的力C.非常迅速地将甲书或乙书水平抽出,它们上面的书都会倒D.非常迅速地将甲书或乙书水平抽出,它们上面的书都不会倒二.填空题(共3小题)26.如图,水平传送带正将高邮“珠光”大米从车间运送到粮仓.重500N的一袋大米静止放到传送带上,米袋先在传送带上滑动,稍后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米袋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重力的0.5倍.米袋在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 N,方向向_________ ,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 N.三.解答题(共3小题)28.物体所受重力是100N,当如图对它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30N的压力将它压在竖直墙面上处于静止,此时它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_ N,方向_________ ;当将它放在水平桌面用40N的水平力向西拉它时,它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_ N,方向_________ .29.小明上完体育课后,从学校小卖部买了一瓶饮料.当他紧紧用手握住竖直的饮料瓶不动,如图所示,则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_________ ,大小___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瓶的重力.拧瓶盖时,他发现瓶盖侧面有一条条竖纹,用物理知识分析瓶盖上竖纹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 .拧开瓶盖,将塑料吸管插人瓶中,能把饮料吸进口中,这是利用了_________ .30.如图所示,A、B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1kg和0.5kg,A与水平桌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为2N.现在A上施加水平向左的拉力F,则能使A、B保持静止的拉力F为_________ N(取g=10N/kg).(F为取值范围)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5BACCC 6--10DABDD 11--15BDBBA 16--20CBCCD 21-25DACD 251.5N 不变26.250 N 右 0 N27.10 N 左 28.100 N 竖直向上 40 N 水平向东 29.竖直向上等于增大摩擦力大气压30.3~7 N。

摩擦力计算练习题

摩擦力计算练习题

摩擦力计算练习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物理学的世界中,摩擦力是一个经常遇到且十分重要的概念。

它在许多情况下影响着物体的运动状态和相互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来深入理解和掌握摩擦力的计算。

练习题一一个质量为 5kg 的物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

现在用一个水平方向的力 F 去拉这个物体,要使物体匀速运动,力 F 的大小应该是多少?首先,我们要知道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 F 和摩擦力 f 的作用。

因为物体匀速运动,所以拉力 F 与摩擦力 f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摩擦力的计算公式为:f =μN,其中μ 是动摩擦因数,N 是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在这个例子中,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N 等于物体的重力 G,即 N =G = mg,其中 m 是物体的质量,g 是重力加速度(取 98m/s²)。

所以,N = 5×98 = 49N。

摩擦力 f = 02×49 = 98N。

因此,拉力 F 的大小也应该是 98N。

练习题二一个物体放在斜面上,斜面的倾角为 30°,物体的质量为 3kg,动摩擦因数为 03。

若要使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运动,需要施加一个多大的力?首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物体受到重力 G、斜面的支持力 N、摩擦力 f 和施加的拉力 F。

重力 G 可以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分力 G₁和垂直斜面向下的分力G₂。

G₁=mgsinθ,G₂=mgcosθ,其中θ是斜面的倾角。

G₁= 3×98×sin30°= 147N,G₂= 3×98×cos30°= 2545N。

支持力 N = G₂= 2545N。

摩擦力 f =μN =03×2545 ≈ 764N。

因为物体匀速向上运动,所以拉力 F = G₁+ f = 147 + 764 =2234N。

练习题三在一个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 8kg 的箱子,用一个与水平方向成 37°角的力 F 去拉它,使它以加速度 a = 1m/s²向右运动。

完整版)初中物理摩擦力练习及答案

完整版)初中物理摩擦力练习及答案

完整版)初中物理摩擦力练习及答案初二物理摩擦力练及答案一、填空题1.下列各种摩擦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机器运转时,各部件之间的摩擦,属于有益摩擦的是拔河比赛时,手与绳之间的摩擦。

2.让世人瞩目的我国首条磁悬浮列车线路在上海建成。

科学家们利用磁悬浮使得列车与导轨脱离接触,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力,从而提高车速。

3.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它们接触的面上会产生一种摩擦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4.实验室中研究滑动摩擦时,是用弹簧秤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示数直接表示摩擦力的大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条件,这时弹簧秤的示数与摩擦力的大小相等,因而间接知道了摩擦力的大小。

5.在压力和接触面相同的情况下,滑动摩擦比静摩擦小得多,用滑动摩擦来代替静摩擦可以减小摩擦。

在移动笨重物体时,人们常在重物下垫上滚木,这是因为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

6.汽车轮胎上和鞋底上都有花纹,这是为了使摩擦系数增大,起到增加摩擦力的作用。

7.冬天,汽车在松花江的冰面上行驶时,轮胎上经常缠上防滑链,这是采用的办法来增加摩擦力的。

8.一个质量是10 kg的物体,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0 N,物体受到的拉力是20 N,水平面对它的支持力是100 N,如果将该物体用绳吊起来,绳对物体的拉力是100 N。

9.重为100 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静摩擦力的最大值,如果用30 N的力沿水平向右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30 N,方向与所拉的方向相反。

10.观察一辆自行车,在它行驶时,有些地方的摩擦是有益的,有些地方的摩擦是有害的。

分别举出自行车一个“有益”和“有害”摩擦的实例,并说明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有益”摩擦:刹车器与车轮之间的摩擦,增大摩擦的方法可以通过调整刹车器的松紧程度来增加摩擦力。

有害”摩擦: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减小摩擦的方法可以通过使用光滑的轮胎或者减少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来减小摩擦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3摩擦力练习(A)
1.写出下列各种摩擦的名称:
(1)皮带传送机运煤时,煤块与皮带之间的摩擦是_______________;
(2)洗筷子时.抹布和筷子之间的摩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一)
2.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已于2003年元旦在我国上海投入运行.磁悬浮列车的速度约是普通列车的三到四倍,原因是利用了磁极间相互作用的原理,使列车能在轨道上“浮”起来,从而大大减小列车与轨道间的__________.气垫船是采用__________的技术制成的交通工具,简单地说,其原理就是船体与水面间形成__________,使船体悬浮在水面上,从而大大地减小船体航行时的阻力.(题型三)
3.图8-11中,A、B是两只质量相同的旅行箱,________箱容易被推动,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二)
4.说明下列情况中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或减小摩擦的:
(1)在结冰的公路上撒砂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冬天,为了防止打滑而在轮子上缠上铁链子____________________;
(3)轮胎上刻有花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机器上润滑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轴承两圈之间装有滚珠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三)5.缝纫机脚踏旁的大轮是通过皮带与轮子的__________来带动机头
上的小轮转动,当皮带与轮子之间打滑时,可以用拉紧皮带的办法来克服.这是利用_______的方法来增大¬¬_____.(题型三)
6.下列措施中可以减小摩擦的是()(题型三)
A.鞋底上制有凹凸的花纹B.铁轨要铺在枕木上
C.自行车刹车时,闸皮紧压在车圈上D.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安装滚动轴承
7.下列事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题型三)
A.给自行车的轴加润滑油B.在自行车的把套上做出凹、凸花纹
C.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加装滚动轴承D.磁悬浮列车行驶时,车身悬在空中
8.如果世界上不存在一切摩擦,那么下列哪种现象不会发生( ) (题型一)
A.饭将从我们嘴里滑掉B.人将寸步难行
C.不能用螺钉螺母固定工件D.物体将漂浮在空中
9.下列几种现象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题型三)A.刷牙时,牙刷与牙齿之间的摩擦
B.“神舟5号”载人飞船升空时,飞船与空气的摩擦
C.自行车刹车时,刹车皮与轮圈之间的摩擦
D.手拿物体时,手与物体之间的摩擦
10.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做了以下三个实验:实验一:用弹簧测力计拖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运动
实验二:用弹簧测力计拖动木块在垫有棉布的水平木板上运动
实验三:用弹簧测力计拖动放有砝码的木块在水平木板上运动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问题:(题型二)
(1)拖动木块应做什么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实验一、二为什么要用同一木块,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实验一、三为什么要用同一水平木板?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