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绪论怎么写

绪论怎么写引言绪论是学术论文的开篇之部,它在整个论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绪论的写作对于整个论文的质量和可读性具有重要影响。
一个好的绪论应该能够向读者说明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以及之前相关研究的现状和不足之处。
本文将介绍如何撰写一个有效的绪论,以及绪论的结构和内容。
一、研究背景绪论的第一部分应该介绍研究的背景。
研究背景可以包括对该领域的概述、对相关问题的描述和重要性,以及对该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回顾。
在这一部分,需要向读者明确研究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
此外,还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例子或数据来支持研究的背景和重要性。
二、研究问题和目的绪论的第二部分是研究问题和目的的描述。
这一部分要明确研究的目标是什么,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研究问题应该清晰明确,并且可以用一个句子或一段话来描述。
研究目的应该与研究问题相对应,可以阐述研究的目标、目的和预期结果。
三、前人研究综述绪论的第三部分是对前人研究的综述。
在这一部分,需要回顾已有的相关研究,包括其理论、方法、结果和不足之处。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部分应该对重要的前人研究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可以引用一些经典文献作为支持。
同时,还可以指出这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从而引出本研究的研究动机。
四、研究方法和设计绪论的第四部分是研究方法和设计的描述。
在这一部分,需要说明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
需要详细介绍并解释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并说明为什么选择这些方法,并给出相关的理论依据和文献支持。
同时,还可以说明研究的可行性和可行的限制。
五、研究预期结果绪论的最后一部分是研究预期结果的描述。
在这一部分,需要根据研究的目标和问题,阐述研究的预期结果。
需要明确的描述研究的预期结果,并说明其与研究问题之间的关系。
可以使用一些具体的例子或图表来说明预期结果的表达方式。
结论绪论在整个学术论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读者对整个论文的第一印象。
一个好的绪论应该能够向读者清晰明确地介绍研究的背景、问题和目的,回顾前人研究的现状和不足之处,并说明研究的方法和预期结果。
毕业论文绪论

毕业论文绪论在撰写毕业论文时,绪论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来讨论毕业论文的绪论内容:引言、研究背景和目的、以及研究方法。
引言:首先,引言部分应该包括一个引人入胜的开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使其对论文感兴趣。
可以通过提出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引用相关研究或者介绍背景故事来实现这一目的。
随后,引入研究主题,明确研究问题,并提出研究的目标和重要性。
研究背景和目的:在这一部分,需要对研究的背景和当前研究状况进行详细介绍。
可以包括相关理论或概念、相关研究的成果和局限性等。
还需要说明为什么对该研究领域感兴趣以及该研究领域的重要性。
在提出研究目的时,要明确指出此研究的目标是什么,并且解释其在理论或实践上的意义。
此外,还可以提出研究的研究问题或假设,并说明这些问题或假设在该领域中还未得到解答或验证。
如果需要,可以提出研究的假设,并在后续章节中进行验证。
研究方法:在绪论中,还需要对将用于研究的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这包括研究的范围和限制、研究的参与者或样本的选择方法以及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方法。
还需要说明所选方法的合理性,并解释这些方法如何帮助回答研究问题。
此外,还可以介绍研究工具或仪器,并描述其用途和操作过程。
若有必要,可以讨论所提出的研究方法的潜在局限性,即可能会对研究结果产生的影响。
结论:在绪论的最后一部分,可以简要总结前文所述,并提出预期结果。
同时强调本论文研究的重要性和研究目标的实现意义。
总之,绪论是毕业论文的开篇之作,旨在引导读者了解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并理解研究方法的选择与合理性。
准确、全面、清晰地介绍研究内容和目标,以确保读者对毕业论文的后续章节有充分的理解和期望。
绪论

绪论:绪论相当于论文的开头。
一般包括:为什么要写这篇论文,要解决什么问题,主要观点是什么;对本论文研究主题范围内已有文献的评述;说明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所采用的研究手段、方法、方式。
明确研究工作的界限和规模;概括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前言是刊在正文前,主要说明基本内容、编著(译)意图、成书过程、学术价值及著译者的介绍等。
可以由编写者自撰,也可以由他人撰写。
而绪论是在正文中,作为第一章开始的。
用来交代自己的选题、论文的主攻方向、文献检索过程和情况(即前人这方面已经做了些什么)、自己的论文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或有所整理)、使用的研究方法、论文大致的结构,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关于论文的问题。
《绪论(课件)》课件

02
绪论的主要内容
绪论的背景和历史
绪论的起源
介绍绪论学科的起源和发展历程,阐述其 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和影响。
绪论的演变
分析绪论学科在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主要变 化和转折点,以及推动这些变化的因素。
绪论的现状
介绍绪论学科当前的研究热点和最新进展 ,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价值。
技术进步与应用
关注新技术、新方法在绪 论领域的应用,展望其在 未来可能带来的变革和影 响。
跨学科融合
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 融合对于绪论发展的重要 性,探讨多学科视角下的 研究新趋势。
对学习绪论的建议和期望
培养问题意识
鼓励学习者积极关注现实问题,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01
02
03
制定学习计划
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包 括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 学习目标,有助于提高学 习效率和效果。
注重理解
学习绪论时,应注重理解 基本概念用到实际情 境中,加深理解和记忆, 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习绪论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问题一
实践结果和讨论
结果
学生需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得出结论并撰写实验报告。
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结果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和经验,加深对绪论课程理论知识 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5
绪论的总结和展望
绪论的总结
绪论的定义与作用
绪论是学术著作的开头部分,用 于阐述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方法等,对于整篇论文起到引导
绪论内容抽象,难以理解。
解决方法
论文 绪论

论文绪论
绪论是整篇论文的开端,用以引出论文的主题和研究背景。
本文绪论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引言、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引言部分主要是引起读者的注意,提出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此处可以从一些具体的案例或问题入手,引发读者的兴趣,使其对论文主题产生好奇心。
例如,近年来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大气污染是其中一个严峻的问题,危害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因此,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的健康,深入研究大气污染成因和防治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接下来是研究背景部分,即对相关领域的现有研究进行综述,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的不足之处。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可以指出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动力和依据。
例如,目前大气污染研究主要集中在大气组分的检测和污染源的定位,而对于不同污染源的分析和对策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拟重点研究不同污染源的特征分析和防治措施,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最后是研究目的部分,明确本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研究目的应该明确、具体且可行,与论文主题紧密相关。
例如,本文旨在通过采集不同污染源的样品,使用先进的分析方法和技术,研究不同污染源的特征成分和排放规律,并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大气污染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综上所述,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包括引言、研究背景和研究目
的三个方面。
引言部分引起读者的兴趣,研究背景部分介绍相关领域的现有研究和问题,研究目的部分明确本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通过这三个部分的引出,读者可以对论文的主题和研究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后续内容的展开打下基础。
毕业论文绪论怎样写

毕业论文绪论怎样写
论文的绪论部分是整篇毕业论文的开端,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部分。
良好的绪
论能够引导读者进入论文的研究主题,并明确阐述研究的目的、背景、意义等内容。
下面将介绍如何撰写一个优秀的毕业论文绪论。
1. 研究背景
首先要明确研究的背景,包括该领域的历史发展、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
挑战。
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综述,展示出该研究领域的重要性和研究的必要性。
2. 文献综述
在绪论中应该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介绍先前的研究成果、学术观
点和研究方法,展现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
同时,还要指出该领域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明确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是绪论部分的关键。
说明该研究对学术界和实际应
用的重要性,阐明本研究的价值所在,以及研究结果对学术和实践的贡献。
4. 研究方法
在绪论中还需要简要介绍研究的方法论,包括采用的研究方法、数据来源、研
究设计等内容。
阐明所选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5. 研究结构
最后,应该简要介绍毕业论文的整体结构和各章节内容安排,为读者提供全面
的概览,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评价研究的全貌。
绪论部分作为整篇毕业论文的开场白,具有引领和导向的作用。
只有撰写出清晰、简洁、有逻辑性的绪论,才能有效地引导读者进入研究主题,展示出论文的研究价值和贡献。
通过以上几点建议的参考,相信您将能够撰写出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绪论,为整篇论文的顺利完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毕业论文的绪论写什么

毕业论文的绪论写什么毕业论文的绪论写什么?在进行毕业论文写作之前,学生们通常都会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写好绪论。
绪论是整个论文的开篇之作,它不仅要引出研究的背景和问题,还要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因此,写好绪论对于整个论文的质量和价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绪论应该包含对研究背景和问题的介绍。
在这一部分,作者需要对所研究的领域进行概述,介绍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并指出当前的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通过对前人研究的回顾和总结,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研究背景,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本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次,绪论还应该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在这一部分,作者需要明确提出研究的目标和研究问题,并解释为什么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例如,研究可能是为了填补前人研究中的空白,或者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或者是为了验证某种理论。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需要清晰地表达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便读者能够理解和认同。
除了研究目的和意义,绪论还应该包含研究的范围和限制。
在这一部分,作者需要明确指出研究的范围和限制,以便读者能够了解研究的局限性和可行性。
例如,研究可能只涉及某个特定的地区或群体,或者只关注某个特定的因素或变量。
通过明确指出研究的范围和限制,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研究的局限性,并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和推广提出合理的期望。
此外,绪论还应该包含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在这一部分,作者需要明确描述研究的方法和步骤,以便读者能够了解研究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例如,研究可能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或者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或者采用混合研究方法。
无论是哪种方法,都需要清晰地描述其操作步骤和数据分析方法,以便读者能够理解和评估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最后,绪论还应该包含研究的预期结果和可能的影响。
在这一部分,作者需要明确指出研究的预期结果和可能的影响,以便读者能够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和推广提出合理的期望。
例如,研究可能预期得出某种结论或发现某种规律,或者可能对某个领域的理论或实践产生某种影响。
绪论

绪论一般作为第一章,是毕业论文主体的开端。
绪论应包括:毕业论文的背景及目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课题的研究方法;论文的构成及研究内容等。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总结,是整篇论文的归宿。
要求精炼、准确地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或新的见解及其意义和作用,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其实对于绪论和结论,其实是相互照应的。
结论要单独作为一章来写,但不可以加章号,比如不可以这样:“第七章结论”。
一般学校要求写论文都会提供相应的模板,比如字体大小,字体,页眉页脚等具体规定。
ABS的发展历史ABS的作用ABS可在汽车制动时根据车轮的运动养成自动调节车轮的制动压力,防止车轮抱死,其实质就是使传统的制动过程变为瞬间的控制过程,即在制动时使车轮与地面达到“抱而不死,死而不抱”的状态,其目的是使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达到最大,同时又可以避免后轮侧滑和前轮丧失转向能力,以使汽车取得最佳的制动效能。
因此,ABS具有以下优点:缩短制动距离。
ABS能保证汽车在雨后、冰雪及泥泞路面上获得较高的制动效能,防止汽车侧滑甩尾(松散的沙土和积雪很深的路面除外);保持汽车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32692549保持汽车制动时的转向稳定性;减少汽车制动时轮胎的磨损。
ABS能防止轮胎在制动过程中产生剧烈的拖痕,提高轮胎使用寿命;减少驾驶员的疲劳强度(特别是汽车制动时的紧张情绪)。
鉴于防抱制动系统(ABS)具有如上的优越性,所以该系统的装车率逐年上升。
ABS技术是英国人霍纳摩尔1920年研制发明并申请专利,早在20世纪30年代,ABS就已经在铁路机车的制动系统中应用,目的是防止车化在制动过程中抱死,导致车轮与钢轨局部急剧摩擦而过早损坏。
1936年德国博世公司取得了ABS专利权。
它是由装在车轮上的电磁式转速传感器和控制液压的电磁阀组成,使用开关方法对制动压力进行控制。
20世纪40年代末期,为了缩短飞机着陆时的滑行距离、防止车轮在制动时跑偏、甩尾和轮胎剧烈磨耗,飞机制动系统开始采用ABS,并很快成为飞机的标准装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纽约——世贸中心:2550人o撞击世贸大楼的两驾飞机上的乘客及机组人员:343人o华盛顿——五角大楼:125人o撞击五角大楼的飞机上的乘客及机组人员:64人o宾夕法尼亚——坠毁飞机上的乘客及机组人员:44人o总计——3126人。
o北楼,被撞后103分钟倒塌:92层以上1360人全部遇难,91层以下72人死亡;o南楼,被撞后56分钟倒塌:78层以上有597人,4人逃生;78层以下2人遇难。
o飞机的强烈撞击时钢结构的防护层发生了松动,致使部分钢构件外露;o经过近30年的使用,钢构件保护层材料的防火性能可能已经有所减弱,从而使其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o剩余燃料油,造成流淌“油火”,直接灼烧钢构件;o由于撞击楼内的消防设施失效,尤其是自喷系统无法启动,不能对钢构件实行冷却保护。
o张树平主编. 建筑防火设计,2007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Code of design on building fire protection andprevention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6Code for fire protection design of tallbuildingso期末考试成绩,占75%;o实验成绩,占20%;o课堂表现、作业成绩和测验,占5%。
第1章: 绪论第2章:建筑总平面防火设计第3章:建筑平面防火设计第4章:建筑耐火等级与耐火设计第5章:中庭和地下建筑的防火设计第6章:安全疏散设计第7章: 建筑内部装修防火设计第8章:建筑防排烟设计第9章: 建筑消防设备第10章: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技术基础第11章:智能建筑防火设计第12章: 建筑防火设计实例1.1 建筑火灾的基本知识1.2 建筑火灾烟气及其流动规律1.3生产和贮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1.4 建筑防火基本概念1.1 建筑火灾的基本知识o1.1.1 火灾及其危害o1.1.2 建筑火灾发生的原因o1.1.3 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o1.1.4 火灾荷载与火灾参数o火灾:是一种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现象。
o火灾种类?oo Fire: an uncontrolled chemical reaction producing light and energy sufficient to damage the skino由于人们的思想麻痹,用火不慎,不遵守操作规程或机械、电气设备不良,安装不当而引起的火灾;o由于自燃的、化学的或生物的作用而引起自燃起火;o纵火。
22941/16.010993/7.72373/1.77342/5.18117/5.710075/7.06130/4.343883/30.63180/21.91432342005年13001/10.68592/7.01417/1.27449/6.19001/7.410168/8.37083/5.833558/27.53193/26.11222022000年不明原因其它(总起数/比例%)自燃(总起数/比例%)放火(总起数/比例%)玩火(总起数/比例%)吸烟(总起数/比例%)违反安全规定生活用火不慎电气(总起数/比例%)火灾原因总起数年度沈阳商业城火灾p建筑高度:34.8m, 总建筑面积69189m2;地上6层,地下2层。
一层:经营食品、百货、交电等;二层:经营鞋帽、金银首饰等;三层:经营纺织品;四层:经营服装五层:精品市场六层:一部分经营家具和办公用品,其余闲置。
地下一层为停车场;地下二层为商品库房。
沈阳商业城火灾p直接财产损失:5519.2万元p火灾原因:纵火嫌疑p教训:1.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下违章开业;2.消防安全责任不明确,管理比较混乱;3. 消防设施没有发挥作用:自动喷水、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庭建筑设计、防火卷帘;4.值班值宿制度松弛;5.消防部门未能做到严格执法。
o1.1.3.1 典型条件的房间内的家具燃烧o1.1.3.2 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o1.1.3.3 建筑火灾的蔓延烧o1. 初期增长阶段(Growth stage):o2. 轰燃(Flashover):o3. 迅猛增长阶段(Fully developed fire):o4. 衰减阶段(Decay period)建筑火灾发展过程曲线当局部燃烧形成之后,由于受可燃物的燃料性质、分布情况、通风情况、起火点位置和散热条件等的影响燃烧发展一般比较缓慢,并会出现下列情况之一:o熄灭o阴燃o有焰燃烧o1)定义:是建筑火灾发展过程中特有的现象。
指房间内的局部燃烧向全室性火灾过渡的现象。
o2)发生的必要条件:1.顶棚下烟气的温度为400-600℃;2.房间地面有20kw/m2的辐射热通量;3.可燃物的燃烧速度超过40kg/s。
o3)轰燃的主要机理o4)影响轰燃的因素影响轰燃的因素:与建筑物及其容纳物品的燃烧性能、起火点的位置、内装修材料的厚度、开口条件、材料的含水率有关。
o室内温度高达1100℃左右;o房间的顶棚以及墙壁的抹灰层因高温作用发生剥离;混凝土预制楼板、梁、柱等构件也会发生爆裂剥落的破坏现象,甚至发生断裂破坏;o铝制品的窗框被融化,钢窗整体向内弯曲,污水保护的防火卷帘也向热一侧弯曲。
阶段(Decay period)o火灾荷载消耗80%时;o火灾温度降低到最高温度的80%时;o 1. 建筑火灾的传播方式:1)火焰蔓延;2)热传导;3)热对流;4)热辐射。
o 2. 建筑火灾的蔓延途径:1)火灾在水平方向的蔓延;2)火灾通过竖井蔓延;3)火灾通过空调系统管道蔓延;4)火灾由窗口向上层蔓延。
Phenomena in a room fire growthEXPERIMENTAL MODELLING OF FLAME EXHAUSTReal fireFire in medium-scaleexperimental boxFire in small-scaleexperimental boxo1. 固定可燃物与容载可燃物o2. 火灾荷载o3. 火灾持续时间o4. 火灾温度的测算o固定可燃物:指墙壁、顶棚、楼板等建筑基本构件和装修材料以及门窗、固定家具等。
o容载可燃物:指建筑物内容纳的家具、寝具、衣物、书籍、机具、用具等各种临时性可燃物品。
o等效可燃物:将实际存在的各种可燃物,按照发热量相等的原则,换算为木材的重量,称为等效可燃物。
o火灾荷载:单位面积上的等效可燃物量称为火灾荷载。
40 1.883710i i i G H Q q H A A==×∑∑(Kg/m 2)式中:q-火灾荷载,kg/m 2。
G i -各种可燃物的重量,kg. H i -可燃物的单位发热量,KJ/kg 。
H 0-木材的单位发热量,KJ/kg 。
A-火灾分区的建筑面积,m 2。
∑Q i -火灾分区内可燃物的总的发热量o定义:指火灾区间从火灾形成到火灾衰减所持续的时间。
式中:A F -火灾房间的地板面积A W -火灾房间的开口的面积q-火灾荷载F d -火灾持续时间参数11(min)()603305.5 5.5F F d W W qA qA t qF h A A ==•=F d W A F A =某宾馆标准间客房长x 宽x 高=5x4x2.8m ,其内容纳的可燃物及其发热量为:1. 固定火灾荷载:=1.5kg/m 2441417.38 1.67441015.64 1.6744101.88371045q ××+××=×××1.6744x1041.6744x10417.3815.64厚度厚度壁纸涂料固定可燃物 1.8837x104 4.3534x104 2.0930x10428.9832.4018.00木材泡沫塑料纤维大沙发1.8837x10413.62木材写字台 1.8837x1044.3534x1041.8837x104113.4050.0427.90木材泡沫塑料纤维单人床(2)容载可燃物单位发热量(kJ/kg )可燃物量(kg )材料品名分类2:容载火灾荷载q 2:41.883710(113.4013.6228.987.62)iQ=××+++∑444.353410(50.0432.40) 2.09310(27.918.00)+××++××+4757.334510kJ =×22420.1/1.88371045i Qq kg m==×××∑3:全部火灾荷载q:已知:求例一中客房发生火灾的持续时间,窗户:宽x高=2x1m ;门:宽x高=1x21.求A F:2.求22045mAF=×=iWiWHAHA∑=83.4221112=××+××=:W A21.62016.26min5.5 4.835.5FWqAtA×===×3. 求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