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等8种中草药的体外抑菌试验

合集下载

金银花不同器官提取物抑菌作用研究

金银花不同器官提取物抑菌作用研究

金银花不同器官提取物抑菌作用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金银花不同器官提取物的抑菌作用及其抗菌机制。

通过对金银花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我们发现金银花花、叶、茎、根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花提取物对某些细菌的抑制效果较为明显,而叶、茎、根提取物则展现出不同的抗菌特性。

进一步研究表明,金银花不同器官提取物可能通过多种抗菌机制发挥作用,包括直接破坏细菌细胞壁和膜结构,影响细菌代谢等途径。

未来的研究将致力于深入探讨金银花不同器官提取物对细菌的抑制效果及其抗菌作用的分子机制,为金银花的抗菌应用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这些发现有望为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和抗感染药物的研发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金银花,抑菌作用,提取物,化学成分,细菌,抗菌机制,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茎,叶,花,根,效果,机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由于研究背景内容过长,超出了2000字的限制,我将为您输出大致的内容梗概:以上是对研究背景部分内容的概括,供您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金银花不同器官提取物的抑菌作用进行研究,探索其对细菌的抑制效果以及可能的抗菌机制。

金银花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和食品行业,其具有显著的抗菌作用。

金银花各器官之间的抑菌效果是否有差异,以及其抗菌机制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还有待深入探究。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验证金银花花、叶、茎和根提取物对常见细菌的抑制效果,解析其不同器官提取物的抗菌机制,为金银花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金银花的药用价值,为金银花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提供指导,促进金银花的应用和推广。

1.3 研究意义研究金银花不同器官提取物的抑菌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对于推动抗菌药物研发,应对抗生素抗药性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将对金银花不同器官提取物的抗菌效果进行深入探究,为临床治疗和药物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2. 正文2.1 金银花的化学成分金银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黄芩、黄连、乌梅、金银花、败酱草对产AmpC β-内酰胺酶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黄芩、黄连、乌梅、金银花、败酱草对产AmpC β-内酰胺酶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U irt . 妊 .Si zun 00 1 n ei v sy hi hag 50 1 ] a
【 bt c】 O j t e o n s a e nme b l cvyoSu lr a a ns e A sat r b cv e T v t tt t ioi ati tlibil s 0 Cps b es i i ei e h a i r a it f c eaa e e iG , ot ci n s g i n i
毒 . 萋. 毒基 垂 。
黄芩 、 连 、 梅 、 银花 、 酱草对产 A p 黄 乌 金 败 mC l一内酰胺 酶 细 菌 的体 外 抑 菌 作 用 ※ 3
刘 东梅 毕 建成 郄会 卿 焦 平 闫璞玲 孟志 明 00 1 ) 50 1
( 河北 省 中医院检 验科 , 河北 石 家庄
L n e p n aT u b a nasa i af i Fshw sd t t y M —H aa i t n m to .R sl h eu s o i r j o i h n ,P t i c b s o a i a e c d b e aa e i r o e l c ee g r l i e d eu s e r l d uo h tT st
由 产 A p 一内酰 胺 酶 细 菌 引起 的 感 染 。 m CB
黄芩 、 黄连 、 乌梅 可用于临床治 疗
【 关键词 】 中 药; 生物敏 感性试验; 草 微 革兰 阴 性杆菌 ; 一内酰胺酶类 ; p 黄芩; ; ; 黄连 乌梅 金银花 ; 败酱草 【 中图分类号 】 R22705R981 【 .1.; . 文献标识码 】 A 【 章编 号】 1 2 21( 0 ) — 64 0 8 7 文 0 — 692 80 05 — 2 0 0 6

金银花不同器官提取物抑菌作用研究

金银花不同器官提取物抑菌作用研究

金银花不同器官提取物抑菌作用研究
金银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抗菌、消炎、解毒等功效。

金银花的不同器官提取物对于抑制细菌生长具有一定的作用。

本文将对金银花的花、叶、茎的提取物的抑菌作用进行研究。

实验方法:选择新鲜金银花花、叶、茎分别进行提取。

首先将鲜花、叶、茎分别洗净并晾干,然后将其加入氯仿中进行浸泡。

浸泡时间为48小时,之后使用滴定管将器官中的提取液收集起来。

将收集到的提取液进行滤过,得到纯净的提取物。

接下来,使用琼脂平板法进行抑菌实验。

首先将琼脂平板分成不同的组,每组标记不同的提取物。

然后使用滴管将不同的提取物滴在琼脂平板上。

接种不同的细菌在每个提取物上,并分别进行培养。

观察每个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并通过清晰区域的大小来判断抑菌效果的强弱。

实验结果显示,金银花的花、叶、茎提取物对于不同的细菌都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花提取物对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强,茎提取物对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叶提取物对于链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作用最强。

而对于其他细菌,三者的抑菌效果相对较弱。

金银花的花、叶、茎提取物对于不同的细菌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且其抑菌效果和不同细菌的敏感性有关。

这一研究结果对于金银花的药用价值以及开发金银花相关产品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8种中草药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_向双云

8种中草药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_向双云
表3 稀释倍数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
10
8 种中草药对大肠杆菌的体外 MIC 测定结果 黄芩 + + ++ ++ +++ +++ ++++ ++++ ++++ ++++ ++++ 黄连 - - - + ++ ++ +++ ++++ ++++ ++++ ++++ 黄柏 + + ++ ++ +++ +++ ++++ ++++ ++++ ++++ ++++ 鱼腥草 穿心莲 五味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连翘 - + ++ +++ +++ ++++ ++++ ++++ ++++ ++++ ++++ 艾草 - - - - + + + ++ +++ ++++ ++++

金银花提取物抑菌活性的研究

金银花提取物抑菌活性的研究

金银花提取物抑菌活性的研究摘要目的:初步研究金银花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白菜黑斑病菌、杜鹃灰霉菌、南瓜白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等5种病菌的体外抑菌活性。

方法:分别用甲醇和丙酮对金银花进行提取,以抑菌圈法测定提取物对植物源病菌的抑菌作用。

结果:金银花的甲醇和丙酮提取物对供试的大肠杆菌、白菜黑斑病菌、杜鹃灰霉菌、南瓜白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结论:金银花提取物含有对供试菌体抑制作用的成分。

其中,金银花的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杜鹃灰霉菌、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效果很好,对白菜黑斑病菌的抑菌效果比较差。

关键词金银花;提取物;抑菌活性目录摘要 (1)1前言 (3)1.1物种资源 (3)1.2金银花的有效成分 (3)1.3金银花的药理作用 (4)1.4研究现状 (5)1.5病菌研究 (6)1.5.1大肠杆菌 (6)1.5.2白菜黑斑菌 (6)1.5.3杜鹃灰霉菌 (7)1.5.4南瓜白粉菌 (7)1.5.5番茄灰霉菌 (8)1.6研究目的与意义 (8)2材料与方法 (9)2.1试验材料 (9)2.1.1药品与试剂 (9)2.1.2菌种 (9)2.2主要仪器 (9)2.3实验方法 (10)2.3.1试验流程 (10)2.3.2金银花提取物的制备 (10)2.3.3培养基的制作 (10)2.3.3.1 PAD培养基 (10)2.3.3.2 LB培养基 (10)2.3.4菌种培养与纯化 (11)2.3.5金银花提取物抑菌实验 (11)3结果与分析 (12)3.1金银花提取物的抑菌效果 (12)4讨论 (13)参考文献 (15)金银花提取物抑菌活性的研究1前言利用野生植物治疗疾病是人们在长期与疾病斗争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

资源状况的记录在我国已经形成一整套的科学体系,各种著作有很详细的记载。

近年来随着合成与半合成抗菌素的增多和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已成为21世纪全球关注的热点。

中草药作为我国的优势国药,因其成分复杂,对人体毒副作用小,易于代谢,且不易产生耐药性,品种多,来源广泛且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金银花等8种中草药的体外抑菌试验

金银花等8种中草药的体外抑菌试验

金银花等8种中草药的体外抑菌试验曾健滢;何耀松;何春兰;林红英;张继东【期刊名称】《兽药与饲料添加剂》【年(卷),期】2008(13)1【摘要】采用平板打洞法、试管倍比稀释法分别测定了金银花、夏枯草、龙珠果、苡仁、半边莲、黄鹌菜、白花蛇舌草、马齿苋8种中草药对大肠杆菌K88、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葡萄球菌、沙门菌5种细菌的药物敏感性、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上述5种细菌对金银花呈中度敏感,其MIC和MBC均为1/80~1/10g/mL;龙珠果仅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其MIC和MBC均为1/10、1/80、1/10g/mL;苡仁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其MIC和MBC均分别为1/20和1/40g/mL.夏枯草仅对葡萄球菌有一定抑菌作用,半边莲仅对金色葡萄球菌有一定抑菌作用,而黄鹌菜、白花蛇舌草、马齿苋对上述5种细菌未见抑菌作用.【总页数】2页(P9-10)【作者】曾健滢;何耀松;何春兰;林红英;张继东【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广东,湛江,524088;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广东,湛江,524088;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广东,湛江,524088;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广东,湛江,524088;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广东,湛江,52408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3.7【相关文献】1.中药金银花流浸膏的制备及体外抑菌试验研究 [J], 杜传祥2.板蓝根、野菊花、金银花和甘草及复合提取液对鸡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J], 姜源明;俸祥仁;赵武;陆忠础3.金银花提取物的体外抑菌试验 [J], 阮武营;张俊婷;黄宗梅;刘守川4.金银花提取物对大肠杆菌体外抑菌试验 [J], 胡立磊;郭永刚;樊克锋5.板蓝根、野菊花、金银花和甘草及复合提取液对鸡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J], 姜源明;俸祥仁;赵武;陆忠础;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金银花不同器官提取物抑菌作用研究

金银花不同器官提取物抑菌作用研究

金银花不同器官提取物抑菌作用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金银花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抑菌作用。

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发现,金银花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

实验结果表明,金银花花、叶、茎和根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但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不同。

花提取物对细菌的抑制效果最显著,茎次之,而叶和根的抑菌作用较弱。

这表明金银花不同器官提取物对细菌的抑菌作用存在差异。

金银花在抗菌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其抗菌机制,并优化提取工艺,提高其抑菌效果,促进金银花在医药和保健品中的应用。

【关键词】金银花,抑菌作用,化学成分,器官提取物,细菌,抗菌领域,研究意义,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金银花,又名忍冬、吊灯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金银花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鞣质等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

随着抗生素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的问题日益严重,寻找新型天然植物抗菌剂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研究旨在对金银花不同器官提取物的抑菌作用进行系统研究,为金银花的药用价值提供更多科学依据,同时为开发金银花作为抗菌剂的新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深入探究金银花的抗菌作用机制,为未来从事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金银花不同器官提取物对细菌的抑菌作用,从而进一步揭示金银花在抗菌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

通过对金银花花、叶、茎和根提取物的抑菌作用进行研究,可以比较不同器官提取物的抗菌效果,为金银花的有效部位提取及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该研究也旨在深入了解金银花的化学成分,揭示对细菌的抑菌机制,为金银花及其提取物在药用、保健品等领域的开发和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通过本研究,将为金银花的资源开发和产业化利用提供实践基础,推动金银花的抗菌应用前景,促进金银花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金银花的药用及功能性价值,推动金银花产品的研发与创新,为黄金银花的产业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金银花是一种广泛用于中药领域的药用植物,其具有多种药用功效,其中包括抗菌作用。

八种中草药对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八种中草药对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八种中草药对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王雄;赵志光;邵爱华;吴润【摘要】本试验就民间草药中筛选出的具有一定抗菌作用的8种中草药,进行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测试,采用机械榨取、煎煮方法提取其有效成分,先以琼脂扩散试验法筛选具有明显抑菌作用的草药,再用试管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对大肠杆菌、肠道沙门菌、痢疾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猪链球菌的抑菌圈,连根韭菜均大于16.6 mm,韭菜叶、韭菜根均大于9.1 mm,茉莉花茶均大于8.3 mm;艾叶对痢疾志贺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分别为8.9 mm和11.9 mm,苦瓜对痢疾志贺菌的抑菌圈为8.6 mm,其余几种草药均无明显的抑菌作用;连根韭菜对各菌的MIC,培养12 h时分别为1:8、1:8、1:8、1:16、1:32和1:16,培养24 h时分别为1:4、1:4、1:4、1:8、1:8和1:8;研究证实连根韭菜、韭菜根、韭菜叶和茉莉花茶对上述细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尤以连根韭菜的抑菌效果更佳.【期刊名称】《甘肃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45)002【总页数】5页(P25-29)【关键词】中草药;常见病原菌;抑菌作用;体外试验【作者】王雄;赵志光;邵爱华;吴润【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70;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2.5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理念的认识不断深入和化学合成药物存在的问题不断显现,使中草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3].中国中草药资源极为丰富,国内现已利用一些先进的提取与合成技术并结合中医给药机理,开发出多种中成药,弥补了西药在治疗疾病过程中会对人体所产生一定副作用的缺陷[4-5].然而,一些虽具有良好治疗效果的中草药由于提取技术复杂,资源分布单一,价格昂贵等因素而制约其批量生产.同时,国内外对中草药活性成分及中医药理作用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使得中药制剂的研发更加漫长[8].因此,开发替代抗生素的低毒或无毒副作用、安全高效的抗微生物中草药已引起广大科研人员的关注.本研究通过在甘肃兰州、甘肃武威、吉林双辽等地的走访,针对民间偏方单味治疗腹泻和化脓性疾病的入药和未入药的中草药进行调查,筛选金银花、蒲公英、艾叶、马勃、茄子叶、韭菜、苦瓜和茉莉花茶等8种中草药进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猪链球菌等常见病原菌的抑菌试验,旨在筛选出具有较好抑菌效果的中草药,为今后研发出效果显著、价格低廉、无药物残留等副作用的新型抗菌药物或食品防腐剂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1.1.1 药材与菌种供试中草药新鲜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艾叶(Artemisia argyi)、连根韭菜(Allium tuberosum)、茄子叶(Solanum melongena)采自甘肃农业大学种植区及其周边蔬菜种植区;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购自兰州市安宁区桃海蔬菜市场;马勃(Lasiosphaera fenzlii)采自甘肃省古浪县古丰乡,茉莉花茶为湖南猴王茶叶有限公司(B00784260)产品.供试大肠杆菌、肠道沙门菌、痢疾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猪链球菌均由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兽医微生物学实验室提供.1.1.2 主要试剂蛋白胨、牛肉膏、琼脂粉、NaCl、等均为国产分析纯.1.2 试验方法1.2.1 菌种活化将保存的各试验菌种接种于适宜的琼脂斜面培养基上使其活化,试验前接种于6 mL普通肉汤培养基中,37℃培养24 h后,取100 μ L菌液扩培于4.5 mL肉汤培养基中,37℃培养12 h后备用.1.2.2 药液制备参照文献[9]中的方法制备各测试中草药的药液.茉莉花茶和马勃采用煎煮法,称取茉莉花茶和马勃各10 g,分别加水150 mL,煮沸后文火煎煮15 min,分别过滤取药液后进行水浴浓缩至生药含量1 g◦mL-1;其他草药采用机械破碎法,将采集的各新鲜草药用流水冲洗去除泥沙,自然晾干表面水分,分别称取各草药60 g,榨汁取药液,将药液于10 000 r◦min-1高速离心30 min,吸取上清液.取各制备药液少许,分别接种需氧培养基和厌氧培养基做无菌检验.1.2.3 最佳涂布浓度的确定用普通肉汤培养基进行各活化菌液10-1~10-5的10倍递增稀释,取各稀释度菌液100 μ L涂布琼脂平板,各稀释浓度做3个重复,置37℃培养12 h后观察菌苔生长状况,并确定各菌的最佳涂布浓度.1.2.4 抑菌试验参照文献[10]进行各中草药的琼脂扩散抑菌试验.按无菌操作规程,吸取最佳涂菌浓度的菌液100 μ L涂布于普通琼脂平板,置温箱中37℃培养1 h后在培养基上等距离打孔,孔径6 mm,每孔加入对应标号的无菌药液100 μ L,37℃培养12 h后观察并测量其抑菌圈直径.各药液对每种试验菌均做3个重复,取抑菌圈直径平均值.1.2.5 最小抑菌浓度测定对筛选出的具有明显抑菌效果的药液,参照文献[11-12]的方法采用试管倍比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按无菌操作规程,以灭菌普通肉汤培养基为稀释液,分别取4 mL普通肉汤培养基进行药液的1∶2、1∶4、1∶8……1∶256倍比稀释,各稀释倍比药液培养基分别加入100 μ L菌液,设置空白普通肉汤培养基和空白菌液对照,37℃下培养12 h、24 h后分别观察细菌的生长状况,并确定其最小抑菌浓度.各药液对每种试验菌均做3次重复.2 结果与分析2.1 最佳涂布浓度根据不同稀释度细菌在琼脂平板上的生长状况,选择生长菌苔呈薄膜状、均匀布满平板表面的试验菌最高稀释度为该菌的最佳涂布浓度.由表1可见,确定大肠杆菌、肠道沙门菌、痢疾志贺菌的最佳涂布浓度为原始活化菌液的10-1,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猪链球菌的最佳涂布浓度为原始活化菌液的10-2.2.2 抑菌试验结果8种中草药提取液对常见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如表2所示.新鲜连根韭菜、韭菜根和韭菜叶榨汁对6种常见病原菌的抑菌效果显著,连根韭菜的抑菌圈直径均大于16.6 mm,韭菜叶、韭菜根的抑菌圈直径均大于9.1 mm,具有潜在的广谱抗菌活性;茉莉花茶水煎药液也有一定的广谱抑菌性,但效果较韭菜榨汁次之,抑菌圈均大于8.3 mm.此外,艾叶榨汁仅对痢疾志贺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苦瓜榨汁明显对痢疾志贺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新鲜金银花、蒲公英、茄子叶榨汁和马勃水煎药液对6种试验菌均无明显抑制作用.表1 不同稀释度下各菌在琼脂平板上的生长情况Tab.1 The growth state of each bacterium in different diluted concentration on the agar plate注:﹟表示菌苔较厚、重叠长满平板;+++表示菌苔呈薄膜状、均匀布满平板;++表示菌苔、菌落呈分散生长;+表示只有很少菌落生长;-表示没有细菌生长.细菌名称最高稀释度10-110-210-310-410-5大肠杆菌E.coli+++++++++肠道沙门菌S.enterica++++++++++痢疾志贺菌S.dysenteriae++++++++-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猪链球菌S.suis﹟++++++++表2 8种中草药对常见病原菌的抑菌作用Tab.2 The bacteriostasis of 8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on common pathogenic bacteria注:-表示无抑菌作用.细菌名称抑菌圈直径/mm金银花蒲公英马勃艾叶茄子叶苦瓜连根韭菜韭菜根韭菜叶茉莉花茶大肠杆菌E.coli------19.29.39.18.7肠道沙门菌S.enterica------16.614.112.28.3痢疾志贺菌Sh.dysenteriae---8.9-8.626.711.011.811.4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11.9--33.011.511.523.1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17.015.710.39.8猪链球菌S.suis------19.512.812.69.72.3 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结果选择抑菌作用最强和广谱性最好的草药—连根韭菜,测定其榨汁对6种常见病原菌的MIC,结果如表3所示,对大肠杆菌、肠道沙门菌、痢疾志贺菌培养12 h时提取液稀释浓度为1∶8、培养24 h时提取液释稀浓度为1∶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猪链球菌培养12 h时提取液释稀浓度为1∶16、培养24 h时提取液释稀浓度为1∶8,对铜绿假单胞菌培养12 h时提取液释稀浓度为1∶32、培养24 h时提取液释稀浓度为1∶8.结果表明,连根韭菜对各试验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MIC有所差异,抑制效力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猪链球菌>大肠杆菌、肠道沙门菌和痢疾志贺菌,对3种肠杆菌的抑制效力基本一致.表3 连根韭菜对常见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Tab.3 The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of the rooted leek on common pathogenic bacteria注:+表示培养12 h后细菌生长良好;-表示培养12 h后细菌未生长;(+)表示培养24 h后细菌生长良好;(-)表示培养24 h后细菌未生长.细菌名称提取液稀释浓度1∶21∶41∶81∶161∶321∶641∶1281∶256大肠杆菌E.coli-(-)-(-)-(+)+(+)+(+)+(+)+(+)+(+)肠道沙门菌S.enterica-(-)-(-)-(+)+(+)+(+)+(+)+(+)+(+)痢疾志贺菌Sh.dysenteriae-(-)-(-)-(+)+(+)+(+)+(+)+(+)+(+)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猪链球菌S.suis-(-)-(-)-(-)-(+)+(+)+(+)+(+)+(+)3 讨论进行药物琼脂扩散抑菌试验时,试验菌菌苔生长浓厚或稀疏直接影响抑菌结果的判定.因此,在试验前先要进行各试验菌的活化培养,以求得生长势能和活菌数基本一致的幼龄菌.在培养基、培养温度、时间和接种量等均相同的条件下,选取细菌菌苔呈薄膜状、均匀铺满平板的该菌最高稀释度为其最佳涂板浓度.经抑菌试验反复验证,平行试验间的抑菌圈直径相差在0.5~1.5 mm以内,试验重复性好.确定最佳涂菌浓度,对于检测药物未知抑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可以对一些抑菌效力相差不大的药物之间进行抑菌效力强弱的比较,提供科学的抑菌效果判定依据.药物体外抑菌试验,细菌培养时间对抑菌效果的判定至关重要.因此,本试验将体外抑菌及最小抑菌浓度测定观察时间设为12 h与24 h[13],与体内给药时间同步,以便为药液继续进行体内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测定提供参照.连根韭菜榨汁对6种试验菌12 h与24 h时的MIC随培养时间延长均呈2倍递增趋势,这可能与培养时间延长而药效成倍降低或一定浓度药液抑制细菌数的临界值有关.本试验发现,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培养24 h时提高了4倍,明显大于对其他细菌的2倍,这也暗示了不同细菌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不同,或存在一定浓度药液抑制菌数临界值的现象,对此有待从连根韭菜榨汁的稳定性、最小杀菌浓度(MBC)等的测试中予以证实.艾叶、金银花、蒲公英、苦瓜及马勃都具一定的抑菌作用,且效果较好[14-16].本研究中金银花、蒲公英、马勃对6种细菌均无抑制作用,艾叶仅对痢疾志贺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苦瓜只对痢疾志贺菌有抑菌作用.表明在同种条件下,本试验采用新鲜植物榨汁中药效成分浓度较低,而相关研究以风干中草药煎剂浓缩至相当于原药1 g◦mL-1浓度药液进行试验,故有明显的抑菌效果.马勃的抗菌活性、抗菌谱广和抗菌效力与其种属相关[15].用茄秧、茄根、茄蒂治疗仔猪白痢、牛马口舌肿烂、母猪乳房炎等家畜疾病在民间验方中多有应用,但未见其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本试验未能观察到茄子叶榨汁对6种细菌的抑制作用,而民间走访得知其对腹泻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分析认为,茄子叶榨汁中药效成分浓度低或者茄子秧、根、蒂等对腹泻病、细菌性感染的治疗作用可能另有原因,对此需作进一步探讨.茶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以及口腔常见致病菌等有明显的抑菌作用,而对酵母菌、霉菌无明显抑制作用,其抑菌有效成分是茶多酚,茶叶品种不同其抑菌效果存在差异[17].本试验也证实茉莉花茶具有广谱抑菌作用,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最为显著.韭菜在中医理论中具有温中,下气,补虚,调和脏腑,益阳,止泻化脓等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韭菜提取物具有杀虫抗菌、抗突变、抗氧化、温肾助阳等多种生物学功能作用[18].韭菜对食源性微生物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可作为防腐剂添加于食物之中,其抗菌活性具有很好的稳定性[19-22].本试验也证实韭菜榨汁对大肠杆菌、肠道沙门菌、痢疾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猪链球菌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并发现连根韭菜的抑菌效果高于韭菜叶和韭菜根,可见叶和根所含有效成分具有协同相长作用.国内尚未见韭菜抗动物病原菌作用的相关研究,应继续对韭菜有效抑菌成分及其稳定性等进行研究,可为开发新型抗菌类药物药源植物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1] 狄永厚.中药与西药之我见[J].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药版),2008,5(5):31[2] 刘天强,何健东,庄剑彬.中医药在预防抗生素滥用及其引起病症中的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2008,4(5):87-89[3] 应永飞.滥用兽药是自毁养殖“长城”—畜禽产品的兽药残留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中国动物保健,2008,(109):21-26[4] 高薇薇,佟建民.中国中草药资源的科学利用与开发[J].饲料广角,2001,(21):29-31[5] 王昌利,范少敏,白吉庆.中药有效群体及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24(6):60-61[6] 申维玺,陈飞松.是什么因素阻碍了中医药理论的现代化和国际化[J].中国基础科学,2005,(1):33-36[7] 陈晓青,蒋新宇.中草药成分分离分析技术与方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8] 史秋梅,沈萍,汤生玲.抗菌中草药筛选试验方法研究[J].中国家禽,2004,8(1):45-47[9] 李铁汉.瑞香狼毒有效成分分离鉴定及其抗菌、灭虱活性测定[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04[10] Werner B,Schumann U B,Krebs A,et al.Rapid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of antibiotics[J].Journal of Microbiological Methods.2009,7:85-89[11] 何绍雄.时间药理学与时间治疗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2] 李少基,陈武,陈足金.12种中草药的体外抑菌试验[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4,(1):41-42[13] 孙菊英,郭朝晖.十种马勃体外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药材,1994,17(4):37-38[14] Takemoto D J,Dunford C,Murray M.The cytotoxic and cytostatic effects of the bitter melon(Momordica charantia)on humanlymphocytes[J].Toxicon,1982,20(3):593-599[15] 刘秀河,赵祥忠.茶叶提取物抗菌效果的研究[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2000,14(1):59-63[16] 刘建涛,赵利,苏伟,等.韭菜中生物活性成分及其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技,2006,(8):67-70[17] M au J,Chen C,Hsieh P.Antimicrobial effect of extracts from Chinese chive,cinnamon,and corni fructus[J].J Agric Food Chem,2001,49(1):183-188[18] Seo K I,Moon Y H,Choi S U.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S-methyl methane thiosulfinate and S-methyl-2-propene-1-thiosulfinate from Chinese chive toward Escherichia coli O157[J].Biosci Biotechnol Biochem,2001,65(4):966-968[19] Rattanachaikunsopon P,Phumkhachorn P.Diallyl sulfide content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gainst foodborne pathogenic bacteria ofchives(Allium schoenoprasum)[J].Biosci Biotechnol Biochem,2008,72(11):2987-2991[20] Jorge A P,Fuentes V,Correa M T.Volatile Constituents of Chinese Chive(Allium tuberosum Rottl ex Sprengel)and Rakkyo(Allium chinense)[J].J Agric Food Chem,2001,49:1328-13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仅对 葡 萄球 菌 有 一 定 抑 菌 作 用 , 边 莲 仅 对 金 色 葡 萄 球 菌有 一定 抑 菌作 用 , 黄 鹌 菜 、 花蛇 舌 草 、 半 而 白 马齿 苋 对 上 述 5
种细 菌 未 见 抑 菌作 用 。
关键 词 中草 药
体 外 抑 菌试 验
最 小 抑 菌 浓 度
文 章 编 号 :0 7 9 5 ( 0 8 0 — 0 9 0 1o — 17 2o ) 10 0 — 2
1 . 试 验 菌 株 2
管 中 , 次倍 比稀 释 至 第 7管 , 匀 后 自第 7管 弃 依 混 去 1mL 。此 时 , 中药液 含 量 比依 次为 11 ,/0 管 /0 1 , 2
1 0 1 0 110 1 2 ,/4 , 8管不加 药物 为对 / ,/ ,/6 ,/ 0 1 0 第 4 8 3 6
室 提 供并 鉴 定 。将上 述 菌种 接种 于 营养 肉汤 中 , 置 于3 7℃恒 温培 养箱 中培养 2 , 4h 4℃保 存备 用 。
13 培 养 基 制 备 .
营养 肉汤 、 营养 琼脂 按常 规方 法制 备 .2 1 1℃高
压灭 菌备 用 。
1 . 供 试 中 药 药 物 敏 感 性 测 定 4
3 7℃恒温 箱 中培养 2 , 4h 观察 结果 。抑 菌 圈直径 小 于 1 m 为耐 药 ,0 1 0m 1~ 5mm为 中度 敏感 ,大于 1 5 m 为高度 敏感 。 m
1 最 小 抑 茵 浓 度 ( I ) 最 小 杀 菌 浓 度 ( C) . 5 MC 和 MB
维普资讯
兽 药 与饲料 添加剂 20 年第 1卷第 , 08 3 嬲
金 银 花 等 8种 中草 药 的体 外 抑 菌试 验
曾健 滢 ,何 耀 松 , 春 兰 , 红 英 ,张继 东 何) 2 0 8
医药 公 司 。分 别 称 取 上 述 9种 中 草药 1 ,加 水 0g
1 0 2 0m 0 ~ 0 L浸 泡 1h 煮 沸 3 i , 纱 布过 滤后 . 0mn 用
采用 试 管 两 倍 稀 释 法 测 定对 供 试 菌 敏 感 药 物
的 MI 。 即取无菌 试管 8支 , 1 C 第 管加 1 L营养 .m 8


采用 平 板 打洞 法 、 管 倍 比稀 释 法 分 别 测 定 了金 银 花 、 枯 草 、 试 夏 龙珠 果 、 仁 、 边 莲 、 鹌 菜 、 花 蛇 苡 半 黄 白
舌 草 、 齿 苋 8种 中草 药 对 大 肠 杆 菌 K 8 大 肠埃 希 菌 、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 萄 球 菌 、 门 菌 5种 细 菌 的药 物 敏 感 性 、 马 8、 金 葡 沙 最 小 抑 菌 浓 度 ( I 和 最 小 杀 菌 浓 度 ( C 。结 果 显 示 , 述 5种 细 菌 对 金银 花 呈 中 度 敏 感 , MI M C) MB ) 上 其 C和 MB C均 为 18 ~ / / ; 珠 果 仅 对 大 肠 埃 希 菌 、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 门菌 有 一 定 抑 制 作 用 , M C和 MB /0 11 g 0 mL 龙 金 沙 其 I C均 为 1 0 1 0 / 、/ 、 1 8 11 / L 苡仁 仅 对 金 黄 色 葡萄 球 菌 和 沙 门 菌 有一 定 抑 制 作 用 , MI /0gm ; 其 C和 M C均分 别为 1 0和 1 0gm 。夏 枯 草 B / 2 / / L 4
测 定
抑 菌效果 测 定 , 以期 为 增加 抗 菌 中草 药种类 和 临床 应用 提供依 据 。
1 材 料 和 方 法
11 供 试 药 物 .
金 银 花 、 枯 草 、 珠 果 、 仁 、 边 莲 、 鹌 夏 龙 苡 半 黄
菜、 白花蛇 舌 草 、 齿苋 、 连均 购 自广东 省湛 江 市 马 黄
中 图分 类 号 :8 3 ¥5 . 7
文 献 标 识 码 : B
随着 畜 牧业 的发 展 , 生 素 、 成 抗 菌 药 物 的 抗 合
大量 使用 和 滥用 造成 的药物 残 留 、 药性 以及 动物 抗 性食 品安全 问题越 来越 受到人 们 的重 视 。随着 广大 中兽 医工 作者 对 中草 药 药理 活性 研究 的逐 渐 深 入 , 通 过分子 生 物学 等高科 技 手段,利 用 中草 药防 治畜 禽 疾 病 、 决 抗 生素 残 留和抗 药性 问题 已成 为兽 医 解 药 理学研 究 热点 之一 E3 l] -。本试验 以大肠 杆菌 K8 、 8 大肠埃 希 菌 、 黄色 葡萄 球菌 、 萄球 菌 、 门杆 菌 金 葡 沙 为供 试菌 株 ,采用 平 板 打洞法 和试 管 倍 比稀 释法 , 以黄连 为对 照 , 广东 产 金银 花等 8种 中草 药进 行 对
肉汤 . 2 8管各 加 1m 第 ~ L营养 肉汤 : 以无 菌操 作 吸 取 已稀 释 好 的药物 02m . L混匀 后 吸取 1m L人 第 2
取 药液 , 渣 再 加 水 10 2 0mL 煎 煮 3 i , 药 0 ~ 0 , 0 m n 过 滤取 药 液 。合 并 2次 药 液 再过 滤 ,煎 煮浓 缩 至 1 0 mL 使 药液 中生 药含 量为 1 ] L , m 。高压灭 菌 , g 4℃保 存 备用 。
采用 平 皿 打洞 法 , 即用灭 菌棉 签 蘸 取 供 试 菌
液, 均匀涂 布 于营养 琼 脂平板 上 . 用直 径 6m 的琼 m 脂 打 孔器 均 匀 打 孔 , 板 6孔 . 除孔 内琼 脂 并 适 每 去
当 封 闭孔底 。将 供试 药液加 于孔 中 , 以满 而不 溢 为 宜并 作好 标记 。 4℃冰箱 中作用 1h后取 出 , 于 置 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