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民族学70年发展研究
全国期刊民族学、文化(社会)人类学研究论文索引(2022.03~2022.04)

广西民族研究2022年第3期(总第165期)(2022.03~2022.04)(本栏目特邀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塔娜博士主持)塔娜牛平全国期刊民族学、文化(社会)人类学研究论文索引一、民族问题与民族关系研究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统筹谋划和推进民族工作/田月梅,谢清松,钟和//黑龙江民族丛刊,-2021,(5).1~7边县合治:中国边境县治理的复合逻辑/夏文贵//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53~63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主题的战略高度把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张淑娟//广西民族研究,-2021,(6).36~45第三次民族大调查的回顾与展望/王延中,宁亚芳//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33~41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马丽,吴钧,秉浩//黑龙江民族丛刊,-2021,(5).8~14广西中越边境地区居民“五个认同”提升路径研究:语言与国家治理系列研究之四/刘金林,马静//广西民族研究,-2021,(6).91~99国家治理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基于国家认同的研究视角/高永久,邢艺譞//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19~27何以“图说中华民族共同体”:基于语图互文的研究/詹小美,骆红旭//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3).9~16红军长征过桂北时实施的民族政策及其当代启示/韦贵方,廖国一//广西民族研究,-2021,(6).11~18路学视野下文化线路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方伟洁,高源//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42~52论白人至上种族主义因素对国际秩序的影响/王伟//民族研究,-2021,(5).10~23论铸牢陆地边境民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徐黎丽,于洁茹//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5~14略论民族共同体的发展方向:兼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范可//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12~25美国“新种族平等”政策及其影响/戚凯//黑龙江民族丛刊,-2021,(5).41~47树立中华民族历史观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吕超,张仁来//黑龙江民族丛刊,-2021,(6).1~5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向心力之核的集体认同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马艳萍,韩智伟//黑龙江民族丛刊,-2021,(6).34~41西部地区旅游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张英,于沛鑫//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37~44行政区划调整与边疆治理效能研究:以广西钦廉地区1000年、650年、50年的变迁为观察视角/吕文利//云南社会科学,-2022,(1).11~18学习心理视域下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探析/林钧昌,张宏溧,赵民//黑龙江民族丛刊,-2021,(6).11~17学校教育与共同体建设:基于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实践的分析与探索/陈学金,巴战龙//广西民族研究,-2021,(6).46~55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崔景芳,任维德//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28~36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理论与政策的根本/吴鹏//贵州民族研究,-2022,(1).30~34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杨昌儒,祖力亚提·司马义,郝亚明等//贵州民族研究,-2022,(1).1~16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兴边富民行动研究:以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为例/相华//黑龙江民族丛刊,-2021,(5).33~40用高质量的民族工作践行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严庆//广西民族研究,-2021,(6).29~35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华民族”的百年论述及其话语发展/青觉//贵州民族研究,-2022,(1).18~23··189广西民族研究2022年第3期(总第165期)中国共产党探索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1921-1949)/崔晓麟,陈婷//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26~32中华民族共同体属性与建设途径探究/李大龙//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3).1~8中华民族共同体形象的百年回眸与思考/徐欣顺//贵州民族研究,-2022,(1).24~29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何谓与何为/蒋永发,任敏//广西民族研究,-2021,(6).64~72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构的心理学分析/李静//民族研究,-2021,(5).1~9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的元符号机制、挑战与路径/冯月季//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25~32“中华民族是一个”讨论背后的傅斯年与吴文藻/娄贵品//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30~41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划定原则及类型特点/曾明,龚婷,戴登云等//民族学刊,-2021,(7).1~8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中小学教育路径/袁同凯,冯朝亮//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3).41~48二、理论研究边疆人类学发凡:全球化时代边疆观的叙述与重构/何修良//广西民族研究,-2021,(6).109~116从涂尔干到戈夫曼:仪式与秩序观念的继承发展/王晴锋//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2,(1).100~107大历史与大传统:两种人类学的理念与实践/苏永前//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183~188当代中国人类学研究的三个层次和三个意义/张继焦,吴玥//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170~182道德信仰对道德行为的建构效用及其界域: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核心议题之一/金德楠//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3).27~32赓续百年目标:共同富裕的因由寻绎、意蕴索隐和路径构想/曹海军,梁赛//云南社会科学,-2022,(1).54~61话语重塑与概念流变:从中华民族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周俊华,徐勇//广西民族研究,-2021,(6).82~90环境伦理的代际维度:“人类世”中完善环境伦理责任的可能性/马成慧//云南社会科学,-2022,(1).70~77界与域的环境伦理思考:基于道家自然观之凭鉴/周国文,蔡昕佚//云南社会科学,-2022,(1).78~83抗争/张志培//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33~39冷与热:海外民族志研究中的历史感问题/龚浩群//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2,(1).74~82历史田野新方法:利用社交媒体外包“生牛贸易”口述史的一种尝试/刘芹利,杜博思//民俗研究,-2022,(2).24~34论博物民族志/彭兆荣,张颖//思想战线,-2022,(1).17~25民族走廊学说视野中的“西北走廊”研究反思/杨文笔//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2,(1).92~99倾听节日的声音:中国节日影像志口述实践与价值探索/刘广宇,王成莉//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75~81人类学对物的研究及新进展/沈俞均//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2,(1).83~91融贯中外:中国共产党国际话语权建构四维探析/单鑫,张放//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15~24“世界人类学”:抵抗中心霸权,跨国沟通合作,建构多元化格局:对巴西人类学家古斯塔沃·林斯·里贝罗的访谈/古斯塔沃·林斯·里贝罗,孙铭旋,陈茁//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89~94田野中的身体:作为身体实践的田野作业/彭牧//民俗研究,-2022,(2).14~23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李俊杰,马楠//民族研究,-2021,(6).1~11习近平关于依法治理民族事务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雷振扬,张顺林//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45~54新时代民族团结精神:建构与解析/沈向兴,周月,李娅婕,等//云南社会科学,-2022,(1).62~69新时代中国生态经济伦理的问题、误区与应对/张尹//云南社会科学,-2022,(1).84~90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哲学阐释/阮华容//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19~28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的边疆治理:历史经验、理论根基与现实路径/郭纹廷//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29~38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学阐释:基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分析维度/唐勇//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3).33~40三、社会、文化及其变迁被动中的主动:传统习俗与节日中的形式化/耿波//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3).77~84··190索引被面与哈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帛礼”认同与民俗实践/孙海芳//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50~57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路径研究:基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润村的案例/王万平,于明慧//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64~75变化逻辑下的文化跨越:一个人类学者村里村外的记录与反思/赵旭东//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1~11城镇化进程中的牧民群体及其有序返乡:内蒙古东部N 嘎查的实地研究/伊丽娜//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2,(1).57~63川甘青滇四省涉藏州县“块状”治理的“情境有效性”研究:基于公共服务评价的考察/陈井安,刘伟//民族研究,-2021,(5).35~51从“九龙治水”到“一龙治水”?:水环境跨部门协同治理的审视与反思/颜海娜,刘泽森//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43~56从蒙太奇到马赛克:纪录电影《烟火人间》的影像实验与表述流变/熊迅//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82~88从人域契约到自然契约:生态损害赔偿法理要义之证成与功能拓展/刘洪岩,杨海舟//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1~16大运河视觉形象的建构与当代阐释/张娜//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3).68~76对口支援促进边疆民族地区治理创新的途径及其优化/朱光喜//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2,(1).41~49俄罗斯华人新移民跨国经营与适应方式:以莫斯科华商新移民为中心/于涛//民族研究,-2021,(6).41~53非遗研学旅行的小剧场空间与角色互动模式研究:以贵州民族村寨为例/龚娜,戎阳//贵州民族研究,-2022,(1).98~103古为今用:民国时期的考察摄影与民族国家的视觉建构/梁君健//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66~74广西北部湾向海产业发展与对外贸易实证研究/麻昌港,施悦//黑龙江民族丛刊,-2021,(6).58~6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制度的宪法逻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视角/王理万//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3).49~58国家在场与认同转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普洱澜沧拜年仪式现代转化分析/廖林燕//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42~49黑龙江省边境民族地区引人留人问题研究/于光妍//黑龙江民族丛刊,-2021,(5).29~32呼伦贝尔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调查研究/刘晓春,乌日乌特//民族研究,-2021,(5).52~66基于OBE 理念的教学督导方法体系在民族职业院校的构建/袁晓初,孙志楠//黑龙江民族丛刊,-2021,(6).151~155晋陕豫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郭永平,行晓荣//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58~65景观与历史:民族地区旅游景观建构的人类学分析:基于四川松岗“天街”的田野调查/翟淑平//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51~57科学实证与历史想象:20世纪前期“南岭走廊”的瑶人研究:以徐益棠、杨成志、费孝通的比较为中心/赖景执//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40~50昆明-曼谷国际公路影响下泰国城镇清孔的社会变迁/张楠//民族研究,-2021,(5).74~88扩展机会:传统旅游村落相对贫困治理新思路/李军,吴海涛//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81~89历史性城镇景观(HUL )数字化保护与满族传统文化传承研究:以沈阳盛京皇城为例/林春水//黑龙江民族丛刊,-2021,(5).135~139论长征时期贵州红色文化遗产的形成、遗产类型及遗产体系建构/黄诚,雷方俊//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1~30论壮族娅王信仰文化的实质与价值/黄金东//广西民族研究,-2021,(6).117~125民间艺术团体与民族文化的适应性发展:以鄂伦春自治旗莫日根民间艺术团为个案/孙晓晨,祁慧军//黑龙江民族丛刊,-2021,(5).123~128民族民间视觉文化的共享性与文化认同/季中扬//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3).59~67民族血缘交融:贵州省族际通婚研究:基于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张丽美//贵州民族研究,-2022,(1).109~114民族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引导着力点/李大健,张政,毛婷//黑龙江民族丛刊,-2021,(6).145~150内源式发展: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基于四川T 县的实地调研/卢飞//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118~128企业人类学“四层次分析法”视角下稻香村集团的电子商务发展/杨丽,张继焦//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47~70人类学视域下乡村振兴的审美逻辑与艺术实践/徐晓慧//广西民族研究,-2021,(6).100~108三江源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研究:以青海省曲麻莱县野生动物保护为中心/徐君,陈蕴//民族研究,-2021,(6).27~40··191广西民族研究2022年第3期(总第165期)市场、商号与口岸:近代青藏高原东缘麝香的贸易流通/王海兵//思想战线,-2022,(1).42~51数字乡村建设的国家逻辑/邢振江//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58~68完善广西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因素分配法的思考: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为例/谭洁//广西民族研究,-2021,(6).19~28微信民族志的剧场性与真实性/李清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58~65乡村治理视野下少数民族习惯法碑刻文献整理与研究:以广西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为分析样本/郭剑平,朱健香//广西民族研究,-2021,(6).1~10新时代“彝语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究/曲木伍各,阿牛木支,邓明英//民族学刊,-2021,(7).48~55医养结合何以助力健康扶贫?:基于青海省H 州G 县的实践/申喜连,王玲//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76~88遗产旅游与文化认同的模型建构与实践策略:基于互动仪式链的视角/余召臣//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3).34~42以苏丹之名:印尼特尔纳特岛社会秩序的象征建构/童莹,王晓//民族研究,-2021,(6).54~66意义、情感与认同:疫情纪录片的生命叙事研究/张卓,李晨//云南社会科学,-2022,(1).180~186游牧的想象与演绎:对内蒙古一敖包祭祀仪式的深描/孟根达来,陆益龙//民俗研究,-2022,(2).35~46中古士族在近世:对中国宗族实践的新思考/杜靖//思想战线,-2022,(1).26~41中国旅游产业的演化与后疫情时代的发展转型/舒伯阳,徐其涛//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73~80中国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成效与基本经验/宁亚芳//民族研究,-2021,(6).12~26中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发展的时空演化及空间关联格局/董文静,王昌森,张震//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3).23~33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符号互动与认同建构:以“马”符号的格雷马斯方阵演进为例/彭佳,陈艳花//广西民族研究,-2021,(6).73~8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及其传播研究/田海林//贵州民族研究,-2022,(1).35~40祖先信仰变迁与海南黎汉民族文化交融/谷宇//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3).17~22四、研究动态、综述与书评从“以事象为中心”的田野作业到网络民族志:当代神话研究方法探索30年/杨利慧//民俗研究,-2022,(2).5~132021年第五届西藏智库国际论坛综述/刘欢,秦永章//民族研究,-2021,(5).136~1382021年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会年会综述/白钰,吴本健,马潇骁//民族研究,-2021,(6).128~130安东尼·史密斯族群—象征主义理论发展评析/林林,赖海榕//民族研究,-2021,(5).67~73传统掩护下的变革暗流:《棕榈、酒与见证者》导读/付来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95~100第七届民族研究青年论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演进与当代建设”会议综述/肖超宇//民族研究,-2021,(6).125~127第十一届全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学研讨会暨第十五届全国民族理论研究生学术研讨会综述/郝天宇,李如彪,韩国祥//民族研究,-2021,(5).134~135国际史诗学术格局中的中国史诗研究进路和走势/朝戈金//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101~108基于可视化分析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研究综述/黄月玲,刘梓汐//广西民族研究,-2021,(6).172~18070年来我国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历程、模式和中国经验/朱为鸿,胡炳仙,胡绮轩//民族学刊,-2021,(7).30~38民族学与文化学期刊评价专家委员会换届与期刊建设研讨会综述/马骍,翟晓华//民族研究,-2021,(5).132~133人类学时间研究的新动向:《未来人类学》述评/木粲成//民族研究,-2021,(5).124~129推荐一部特色村寨保护必备的佳作:《完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政策研究:基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调查》评介/曹大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3).189新时代学术期刊与民族理论动态研讨会综述/刘海涛,吴曼//民族研究,-2021,(5).130~131新世纪以来的共同富裕研究回顾/王正攀//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3).223~229中国民族学学会高层论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新时代中国民族学发展及协同创新研讨会综述/毛帅//民族研究,-2021,(6).117~120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21):现代民族国家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国际会议综述/张继焦,刘仕刚,钟媛婷//民族研究,-2021,(6).121~124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理论问题的百年探索与创新/王珏,赵心愚//民族学刊,-2021,(7).23~29【责任编辑:农世杰】··192。
科研处认定核心期刊目录

新版《漳州师范学院重要学术期刊目录》一.社科类核心期刊1.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二.科技类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简称CSCD)三.国家一级期刊目录具体目录如下:一.社科类核心期刊1.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8版)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心理学、宗教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研究2.毛泽东思想研究3.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哲学l.哲学研究2.哲学动态3.中国哲学史4.自然辨证法研究5.道德与文明6.现代哲学7.自然辩证法通讯8.周易研究9.伦理学研究10.孔子研究心理学1.心理学报2.心理科学3.心理发展与教育4.心理科学进展5.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宗教学l.世界宗教研究 2.宗教学研究二语言、文学、艺术语言学1.中国语文2.外语教学与研究3.中国翻译4.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5.现代外语6.方言7.外语界8.当代语言学9.世界汉语教学10.语言教学与研究11.语言文字应用12.外语与外语教学13.外语教学14.语言研究15.民族语文16.汉语学习17.外语学刊18.语言科学19.古汉语研究文学 l.文学评论2.外国文学评论 3.文学遗产 4.当代作家评论 5.文艺理论研究 6.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7.文艺研究8.外国文学研究9.文艺争鸣10.红楼梦学刊11.中国比较文学12.鲁迅研究月刊13.外国文学14.小说评论15.民族文学研究16.文艺理论与批评17.明清小说研究18.国外文学艺术学1.音乐研究2.中央音乐学院学报3.中国音乐4.人民音乐5.电影艺术6.中国音乐学7.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8.当代电影9.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0.美术研究11.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2.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13.民族艺术三历史、考古、人文地理历史学l.历史研究2.近代史研究3.中国史研究4.史学月刊5.世界历史6.清史研究7.史学理论研究8.抗日战争研究9.史林10.中国农史11.史学史研究12.民国档案13.历史档案14.安徽史学15.中国边疆史地研究考古学1.考古2.文物3.考古学报4.考古与文物5. 华夏考古6.中原文物7.敦煌研究人文地理1.人文地理2.经济地理3.城市规划4.城市规划学刊5.中国历史地理论丛6.旅游学刊7.城市问题8.地域研究与开发四政治、法律政治学1.世界经济与政治2.政治学研究3.现代国际关系4.国际问题研究5.欧洲研究 6.美国研究7.国家行政学院学报8.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9.当代亚太10.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1.理论前沿12.国际论坛13.国际观察14.求是15.国际政治研究16.拉丁美洲研究17.日本学刊18.教学与研究19.新视野20.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1.太平洋学报22.东南亚研究23.中共党史研究24.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5.西亚非洲26.社会主义研究27.台湾研究28.党的文献法学1.法学研究2.中国法学3.中外法学资料4.法学5.法商研究6.政法论坛7.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8.法学评论9.现代法学10.法制与社会发展11.比较法研究12.法学家13.环球法律评论14.行政法学研究15.知识产权16.政治与法律17.法学论坛18.法学杂志19.中国刑事法杂志五经济经济学理论1.经济研究2.经济学动态3.经济社会体制比较4.经济评论5.经济学家6.当代经济研究7.经济科学8.南开经济研究9.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0.当代经济科学世界各国经济(含各国经济史、经济地理)l.世界经济2.国际经济评论3.世界经济研究4.现代日本经济5.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6.国际经济合作7.外国经济与管理8.亚太经济中国经济1.中国工业经济2.中国经济史研究3.改革4.宏观经济研究5.上海经济研究 6.中国经济问题7.经济体制改革8.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9.经济纵横10.开发研究11.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经济计划与管理1.管理世界 2.南开管理评论 3.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4.经济管理 5.经济与管理研究农业经济l.中国农村经济2.农业经济问题3.中国农村观察4.中国土地科学贸易经济l.国际贸易问题2.财贸经济3.商业经济与管理4.国际经贸探索5.商业研究 6.国际商务研究(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报) 7.消费经济8.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9.广东商学院学报10.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财政、金 1.金融研究2.国际金融研究3.会计研究4. 财经研究5.金融论坛 6.财政融研究7.税务研究8.财经问题研究9.证券市场导报10.当代财经11.保险研究12.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3.财经理论与实践14.投资研究15.财经科学16.广东金融学院学报17.新金融18.中国金融19.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六社会学、人口学、民族学社会学 1. 社会学研究2.青年研究3. 妇女研究论丛4.当代青年研究 5.中国青年研究人口学 1.人口研究2.中国人口科学3.人口与经济4.人口学刊5.人口与发展民族学 1.民族研究2.广西民族研究3.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西北民族研究 5.世界民族 6.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8.回族研究9.贵州民族研究七管理学、统计学管理学 1.科学学研究2.科研管理3.中国软科学4.中国管理科学5.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6.管理科学学报7.研究与发展管理8.中国行政管理9.中国科技论坛10.科学管理研究11.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2.科技进步与对策13.管理工程学报14.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半月刊)15.科学对社会的影响16.软科学统计学 1.统计研究 2.统计与信息论坛3.数理统计与管理八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l.中国图书馆学报2.图书情报工作3.情报学报4.大学图书馆学报5.图书馆论坛6.图书馆7.图书馆杂志8.情报资料工作9.图书情报知识10.图书馆建设11.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2.情报科学13.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4.情报理论与实践15.档案学通讯l6.档案学研究九新闻与传播、教育、体育新闻学与传播学1.编辑学报2.中国科技期刊研究3.新闻与传播研究4.国际新闻界5.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6.新闻大学G64 高等教育1.教育研究2.高等教育研究3.北京大学教育评论4.比较教育研究5.教育发展研究6.学位与研究生教育7.课程.教材.教法8.中国特殊教育9.全球教育展望10.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1.教育理论与实践12.教育与经济13.教育研究与实验14. 外国教育研究15.江苏高教16.中国教育学刊17.教育科学体育 1.体育科学2.体育与科学3.中国体育科技4.北京体育大学学报5.体育学刊6.成都体育学院学报7.上海体育学院学报8.武汉体育学院学报9.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0.沈阳体育学院学报十环境科学环境科学 1.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环境保护3.资源科学十一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1.中国社会科学2.中国人民大学学报3.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学术月刊5.学术研究6.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8.江海学刊9.社会科学战线10.文史哲11.国外社会科学12.江苏社会科学13.社会科学14.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15.浙江社会科学16.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7.河北学刊18.社会科学研究19.浙江学刊20.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1.天津社会科学 22.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3.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4.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5.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6.江汉论坛 27.求是学刊 28.学术界 29.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0.人文杂志 31.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2.求索33.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4.南京社会科学 35.思想战线 36.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7.社会科学辑刊 38.中州学刊 39.江南社会科学 40.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41.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2.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3.学习与探索44.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5.广东社会科学46.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7.开放时代48.学海49.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50.甘肃社会科学51.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2.学术交流53.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54.东岳论丛55.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56.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57.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8.探索与争鸣59.河南社会科学60.东南学术61.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2.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3.齐鲁学刊64.学术论坛65.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6.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7.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8.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9.宁夏社会科学70.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1.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2.湖南社会科学73.云南社会科学74.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5.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76.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7.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8.湖北社会科学79.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0.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1.新疆社会科学2.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2010-2011 年)目录管理学(26 种)排序刊名地区1 管理世界北京2 中国软科学北京3 科研管理北京4 科学学研究北京5 南开管理评论天津6 管理科学学报天津7 外国经济与管理上海8 研究与发展管理上海9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天津10 中国管理科学北京11 管理工程学报浙江12 管理科学黑龙江13 管理评论北京14 科学管理研究内蒙古15 预测安徽16 中国行政管理北京17 管理学报湖北18 公共管理学报黑龙江19 中国科技论坛北京20 软科学四川21 科技进步与对策湖北22 经济体制改革四川23 经济管理北京24 管理现代化北京25 宏观经济管理北京26 华东经济管理安徽经济学(72 种)排序刊名地区1 经济研究北京2 中国工业经济北京3 世界经济北京4 金融研究北京5 会计研究北京6 经济科学北京7 中国农村经济北京8 国际经济评论北京9 中国农村观察北京10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北京11 财经研究上海12 农业经济问题北京13 国际金融研究北京14 财贸经济北京15 南开经济研究天津16 世界经济研究上海17 世界经济文汇上海18 经济学家四川19 经济学动态北京20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北京21 经济评论湖北22 改革重庆23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北京24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福建25 国际贸易问题北京26 当代经济科学陕西27 财经科学四川28 审计研究北京29 财经问题研究辽宁30 国际贸易北京31 宏观经济研究北京32 当代财经江西33 中国土地科学北京34 农业技术经济北京35 上海经济研究上海36 产业经济研究江苏37 财贸研究安徽38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江苏39 财经理论与实践湖南40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北京41 中国农史江苏42 现代日本经济吉林43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山西44 商业经济与管理浙江45 税务研究北京4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湖北47 当代经济研究吉林48 财经论丛浙江49 经济纵横吉林50 经济问题探索云南51 经济与管理研究北京52 证券市场导报广东53 中国经济史研究北京54 城市问题北京55 国际经贸探索广东56 金融论坛北京57 南方经济广东58 财政研究北京59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广东60 经济经纬河南61 国际经济合作北京62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江西63 现代经济探讨江苏64 科技与经济江苏65 经济问题山西66 亚太经济福建67 中国经济问题福建68 城市发展研究北京69 农村经济四川70 上海金融上海71 审计与经济研究江苏72 价格理论与实践北京马克思主义(12 种)排序刊名地区1 教学与研究北京2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北京3 马克思主义研究北京4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上海5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北京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北京7 国外理论动态北京8 科学社会主义北京9 社会主义研究湖北10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山东11 高校理论战线北京12 理论视野北京哲学(12 种)排序刊名地区1 哲学研究北京2 自然辩证法研究北京3 哲学动态北京4 世界哲学北京5 自然辩证法通讯北京6 现代哲学广东7 伦理学研究湖南8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山西9 中国哲学史北京10 道德与文明天津11 孔子研究山东12 周易研究山东宗教学(3 种)排序刊名地区1 世界宗教研究北京2 宗教学研究四川3 中国宗教北京语言学(22 种)排序刊名地区1 外语教学与研究北京2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上海3 当代语言学北京4 外语界上海5 中国语文北京6 现代外语广东7 中国翻译北京8 世界汉语教学北京9 语言教学与研究北京10 外语电化教学上海11 方言北京12 外语与外语教学辽宁13 语言科学江苏14 中国外语北京15 外语学刊黑龙江16 外语教学陕西17 语言文字应用北京18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河南19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广东20 外语研究江苏21 汉语学习吉林22 民族语文北京外国文学(6 种)排序刊名地区1 外国文学评论北京2 外国文学北京3 外国文学研究湖北4 国外文学北京5 当代外国文学江苏6 外国文学动态北京中国文学(15 种)排序刊名地区1 文学评论北京2 文艺争鸣吉林3 文艺理论研究上海4 当代作家评论辽宁5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北京6 中国比较文学上海7 文学遗产北京8 南方文坛广西9 文艺理论与批评北京10 鲁迅研究月刊北京11 小说评论陕西12 新文学史料北京13 明清小说研究江苏14 民族文学研究北京15 当代文坛四川艺术学(19 种)排序刊名地区1 音乐研究北京2 文艺研究北京3 中国音乐学北京4 中国音乐北京5 民族艺术广西6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北京7 电影艺术北京8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上海9 当代电影北京10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湖北11 人民音乐北京12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江苏13 民族艺术研究云南14 中国电视北京15 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四川16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陕西17 戏剧艺术上海18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北京19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浙江历史学(26 种)排序刊名地区1 历史研究北京2 近代史研究北京3 中国史研究北京4 清史研究北京5 史林上海6 史学月刊河南7 史学理论研究北京8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陕西9 当代中国史研究北京10 史学集刊吉林11 抗日战争研究北京12 世界历史北京13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北京14 安徽史学安徽15 中华文史论丛上海16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北京17 文史北京18 民国档案江苏19 历史档案北京20 西域研究新疆21 历史教学天津22 史学史研究北京23 文献北京24 东南文化江苏25 历史教学问题上海26 中国地方志北京考古学(7 种)排序刊名地区1 文物北京2 考古学报北京3 考古北京4 考古与文物陕西5 敦煌研究甘肃6 华夏考古河南7 敦煌学辑刊甘肃政治学(39 种)排序刊名地区1 世界经济与政治北京2 美国研究北京3 欧洲研究北京4 国际政治研究北京5 现代国际关系北京6 青年研究北京7 政治学研究北京8 中共党史研究北京9 国际观察上海10 当代亚太北京11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北京12 求是北京13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北京14 东北亚论坛吉林15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北京16 国际问题研究北京17 南洋问题研究福建18 国际论坛北京19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江苏20 日本学刊北京21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上海22 理论探讨黑龙江23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北京24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北京25 新视野北京26 妇女研究论丛北京27 党史研究与教学福建28 党的文献北京29 求实江西30 南亚研究北京31 德国研究上海32 中国青年研究北京33 台湾研究集刊福建34 理论与改革四川35 太平洋学报北京36 南亚研究季刊四川37 东南亚研究广东38 探索重庆39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北京法学(21 种)排序刊名地区1 法学研究北京2 中国法学北京3 法商研究湖北4 政法论坛北京5 中外法学北京6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陕西7 现代法学重庆8 法学上海9 法学评论湖北10 法制与社会发展吉林11 环球法律评论北京12 比较法研究北京13 行政法学研究北京14 知识产权北京15 法学杂志北京16 法学论坛山东17 法学家北京18 当代法学吉林19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上海20 政治与法律上海21 中国刑事法杂志北京社会学(9 种)排序刊名地区1 社会学研究北京2 中国人口科学北京3 人口研究北京4 人口与经济北京5 人口学刊吉林6 社会上海7 人口与发展北京8 南方人口广东9 西北人口甘肃民族学(13 种)排序刊名地区1 民族研究北京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四川3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京4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湖北5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广西6 中国藏学北京7 世界民族北京8 西北民族研究甘肃9 广西民族研究广西10 贵州民族研究贵州11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云南12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宁夏13 民俗研究山东新闻学与传播学(15 种)排序刊名地区1 编辑学报北京2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北京3 新闻与传播研究北京4 国际新闻界北京5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北京6 新闻大学上海7 编辑之友山西8 新闻记者上海9 出版科学湖北10 当代传播新疆11 出版发行研究北京12 科技与出版北京13 中国出版北京14 编辑学刊上海15 中国编辑北京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20 种)排序刊名地区1 中国图书馆学报北京2 情报学报北京3 大学图书馆学报北京4 图书情报工作北京5 图书情报知识湖北6 情报理论与实践北京7 国家图书馆学刊北京8 图书馆建设黑龙江9 图书馆湖南10 情报科学吉林11 图书馆论坛广东12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北京13 情报资料工作北京14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天津15 情报杂志陕西16 图书馆杂志上海17 图书与情报甘肃18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宁夏19 档案学通讯北京20 档案学研究北京教育学(37 种)排序刊名地区1 教育研究北京2 高等教育研究湖北3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北京4 电化教育研究甘肃5 中国电化教育北京6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北京7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上海8 比较教育研究北京9 教育与经济湖北10 教师教育研究北京11 开放教育研究上海12 教育发展研究上海13 教育研究与实验湖北14 教育学报北京15 中国高等教育北京16 教育科学辽宁17 外国教育研究吉林18 中国高教研究北京19 课程·教材·教法北京20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湖北21 全球教育展望上海22 复旦教育论坛上海23 高教探索广东24 现代大学教育湖南25 现代教育技术北京26 江苏高教江苏27 中国教育学刊北京28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北京29 中国大学教学北京30 中国特殊教育北京31 远程教育杂志浙江32 高教发展与评估湖北33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北京34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北京35 现代远距离教育黑龙江36 大学教育科学湖南37 教育与现代化安徽体育学(10 种)排序刊名地区1 体育科学北京2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上海3 中国体育科技北京4 体育与科学江苏5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北京6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天津7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陕西8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湖北9 体育学刊广东10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四川统计学(4 种)排序刊名地区1 统计研究北京2 数理统计与管理北京3 统计与决策湖北4 统计与信息论坛陕西心理学(7 种)排序刊名地区1 心理学报北京2 心理科学进展北京3 心理发展与教育北京4 心理科学上海5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湖南6 心理与行为研究天津7 应用心理学浙江综合性社会科学(50 种)排序刊名地区1 中国社会科学北京2 学术月刊上海3 开放时代广东4 国外社会科学北京5 天津社会科学天津6 东疆学刊吉林7 浙江社会科学浙江8 社会科学上海9 读书北京10 浙江学刊浙江11 南京社会科学江苏12 社会科学研究四川13 学术研究广东14 文史哲山东15 求索湖南16 东南学术福建17 江海学刊江苏18 江苏社会科学江苏19 思想战线云南20 学习与探索黑龙江21 甘肃社会科学甘肃22 河北学刊河北23 社会科学战线吉林24 人文杂志陕西25 学海江苏26 江汉论坛湖北27 江西社会科学江西28 广东社会科学广东29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福建30 中州学刊河南3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北京32 东岳论丛山东33 北京社会科学北京34 内蒙古社会科学内蒙古35 学术界安徽36 云南社会科学云南37 探索与争鸣上海38 山东社会科学山东39 社会科学辑刊辽宁40 学术论坛广西41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北京42 学术探索云南43 中国文化研究北京44 社会科学家广西45 河南社会科学河南46 贵州社会科学贵州47 晋阳学刊山西48 宁夏社会科学宁夏49 新疆社会科学新疆50 青海社会科学青海人文、经济地理(7 种)排序刊名地区1 旅游学刊北京2 经济地理湖南3 城市规划北京4 城市规划学刊上海5 人文地理陕西6 旅游科学上海7 地域研究与开发河南环境科学(5 种)排序刊名地区1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山东2 资源科学北京3 环境保护北京4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湖北5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内蒙古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70 种)排序刊名地区1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北京2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京3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海5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江苏6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吉林7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8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天津9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湖北10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广东11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浙江12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福建13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甘肃14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湖南15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京16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17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18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四川19 求是学刊黑龙江20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陕西21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吉林22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23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江苏24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湖北25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南26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苏27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陕西29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重庆30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天津31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湖南32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北33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34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东35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南36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37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苏38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甘肃39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福建40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41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陕西42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北43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西44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云南45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东46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东47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湖北48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广东49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重庆50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南51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辽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地区繁荣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9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科研热词 民族地区 抗战时期 四川 发展 马具 青铜马 青铜文化 隋唐 钉齿 金融服务业 重要途径 重庆 都市农业 邓小平 遏制中国 边疆民族地区 软实力 跨海通道 说唱文艺 诗文 诉讼契约 西部开发 西咸一体化 西周早期 苗族鼓舞 艺术特点 美国主导 羊毛市场 经济带 粮食 积极作用 科学发展 种植结构 社会学研究 社会和谐 硬实力 甘宁青 现状 湘西地区 清末民国时期 法定优惠 民族文化 民族平等 民族学研究 民族和谐 民国西安 民国时期 欧盟 森林涵养水源 杨维桢 景宁模式 新农村建设
推荐指数 4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24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中国工业经济 南开管理评论
管理科学 管理评论 产业经济研究 软科学
预测 经济与管理研究 工业工程与管理 工业技术经济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企业经济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管理现代化 工业工程 建筑经济
F59 旅游学刊 旅游科学
F7 国际贸易问题 国际经贸探索
财贸经济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D9
中国法学 法学研究 中外法学
法学 法律科学 法学家 清华法学 法商研究 当代法学 政治与法律 现代法学 法学评论 政法论坛 比较法研究 法制与社会发展 环球法律评论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法学论坛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法学杂志 东方法学 行政法学研究 法律适用(改名为:法律适用.理论应用) 中国刑事法杂志 政法论丛 河北法学
A/K,Z
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学术月刊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社会科学 南京社会科学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探索与争鸣
34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5
广东社会科学
36
贵州社会科学
37
中州学刊
38
江苏社会科学
39
江汉论坛
40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41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2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3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4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0年致力于民族学研究的学者——西南民族大学陈宗祥先生专访

作者简介:陈宗祥(1919-),男,汉族,浙江宁波人,民盟盟员,民族学家,我国最早介绍、研究《格萨尔》史诗的学者之一。
1940年毕业于辅仁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兼学历史专业,1942年12月肄业于辅仁大学研究生院人类学部。
1953年4月随四川大学民族组并入西南民族学院研究室。
1987年任宗教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89年初退休。
历任辅仁大学、华西协和大学边疆研究所、西南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助教、讲师、副教授。
覃影,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历史地理;张强,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历史文献学。
四川成都610041图12012年3月26日陈宗祥先生亲自审校访谈稿(张强摄于成都玉林村陈先生寓舍)前记:2012年1月15日,我们受《民族学刊》“西南民族研究院成立10周年”纪念专栏之托,到玉林村拜访了老一辈民族学家陈宗祥先生。
陈老思维活跃,说话中气十足,全然不像一位即将93岁的老人。
几天前陈老刚刚出院,卧病在床,仍为我们作了两个小时的解答。
2012年3月14日晚七时,我们再次来到玉林村陈老住宅续访。
老人已对第一次整理的访谈录作了认真校改,并针对原先所提的问题,手写补充了李安宅、任乃强先生传授藏学的有关情况。
2012年3月19日上午11时,我们再次拜访陈先生,庆贺老人93岁的生日。
陈先生这次扼要谈了对青年的盼望,我们也从谈话中了解到他有两次凉山彝族调查的经历,有两大工第三卷程要做,基本理清老人一生的重要经历。
2012年3月26日上午10点半,我们对陈先生进行第四次访谈。
陈先生和他的二女儿陈小珍老师已将二次校稿准备好,陈先生给了我们一张明代《松潘边图》、他的《明季<松潘边图>初探》论文复印件、论著目录一份、《古蜀建筑史研究》大纲一份、两幅插图(附本文)和对访谈提问的手写答复稿。
陈先生在这次谈话中主要讲述了对古蜀国研究的看法,以及他与建筑工程师江道元先生的合作,这对古蜀史的研究将相得益彰,并再次强调对外国学者有民族学“伽利略”的提法持否定意见。
民族学、人类学书目

民族学、人类学书目————————————————————————————————作者:————————————————————————————————日期:ﻩ民族学、人类学书目《人类学词典》吴泽霖总纂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 Q98-61/6031《贵州苗夷社会研究》吴泽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K281.6-53/6031《吴泽霖民族研究文集》吴泽霖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 C91-52/6031/ 1#1《美国人对黑人、犹太人和东方人的态度》吴泽霖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D 771.2/6031《图腾艺术史》岑家梧上海:学林出版社,1986 J110.9/2234《中国原始社会史稿》岑家梧北京:民族出版社,1984 K21/2234#1《西南民族文化論叢》岑家梧广州:岭南大学西南社会经济研究所,1949 K280.7/2234《岑家梧民族研究文集》岑家梧北京:民族出版社,1992 K28-53/2234《严学宭民族研究文集》严学宭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 C912.5/1093《决策和管理:在民族院校的实践与体会》白瑞西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G647/2611《民族高校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教程》韦思顼主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 G641-53/5061《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陈达云, 郑长德编著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F127.8/7431《民族院校学科建设战略研究》陈达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G758.4/7431 《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创新研究》陈达云等编著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G759.2/7431《以人为本人尽其才:西南民族大学学分制改革与探索论丛》罗布江村,陈达云,曾明主编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G758.4-53/6043《中南民族大学校史》,陈达云、雷召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邓小平民族理论研究》彭英明主编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 A849.164/4246《学步文集:民族理论与民族历史若干问题探研》彭英明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C95/4246《从原始群到民族:人们共同体通论》彭英明, 徐杰舜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 C912.5/4246/ 1《土家族文化通志新编》彭英明主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K287.3/4246《新编民族理论与民族问题教程》彭英明主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 D 633/4246《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彭英明主编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 C912.5/4246《民族新论》徐杰舜, 彭英明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D633/2842《京族简史》徐杰舜,王瑞莲,李然等,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中国民族院校发展史》唐纪南, 张京泽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G758.4/0024《中国少数民族英烈传》哈经雄主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K820/6824 《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学》哈经雄主编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 G750/6824 《民族学人类学论坛》雷振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C95-53/1055《中国特色民族政策的完善与创新研究》雷振扬等著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D633.0/1055《中国民族自治地方发展评估报告》雷振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D633.2/1055《中国乡镇政权建设与社会发展》雷振扬, 唐鸣著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4 D625/1055《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研究》雷振扬邹静:民族出版社,2002 D668/1055《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绩效评价与制度创新》雷振扬, 成艾华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F812.7/1055《马克思主义管理学》雷振扬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 D053/1055《民族美学》彭修银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B83/4228/ 1《中央与地方关系: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研究》戴小明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9 F812.7/4396《民族法制问题探索》戴小明等著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D922.154/4396《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宪政分析》戴小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D921.114/4396《公共财政与宪政:民族地区公共财政法制研究》戴小明等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你社2009D922.204/4396《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研究》徐柏才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C955.2/2844《民族院校管理与改革研究》徐柏才等著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6G759.2-53/2844《南湖听涛:中南民族大学人文启思录》徐柏才, 黄宗贵主编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11 C53/2844《我的民大情怀》黄宗贵主编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11 I217.1/4435《多元一体的客家文化》吴永章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K281.1/6030《中国土司制度渊源与发展史》吴永章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 K28/6030《中国南方民族文化源流史》吴永章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 K28/6030/ 1《畲族与瑶苗比较研究》吴永章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2 K288.3/6030《瑶族史》吴永章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K285.1/6030#1《黎族史》吴永章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 K288.1/6030《湖北民族史》吴永章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 K280.63/6030#1《鄂西民族地区发展史》吴永章,田敏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K280.63/6030/ 1 《中南民族关系史》吴永章主编北京:民族出版社,1992 K289/6030《民族研究文集》吴永章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K28-53/6030《中国南方民族史志要籍题解》吴永章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 K28-7/6030 《南方民族史论文选集》中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编,1984K289-53/5047#1《土家族文化史》段超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K287.3/7747《保家卫国:少数民族反侵略.求解放斗争(上)》段超编著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 K28/7747《元代民族经济史》李幹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F129.47/4048/ 1《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论》李鸿然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4 I207.9/4032《民族文学的腾飞.上,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论丛》何联华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 I207.9/2112《中西部民族历史文化论丛》张雄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3 K28/1240#1《文明奇葩: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成就》章绍嗣编著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 K28/0026《瑶族研究论文集》胡起望,华祖根,吴永明编中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1985 K 285.1/4740/ 1《太平天国时期苗彝回各族人民大起义》答振益编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1 K254.43/8858《中南地区回族史》答振益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K281.3/8858/ 1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诗词曲评注》陈书龙主编武汉:武汉出版社,1989I207.9/7454《中国少数民族诗歌史》祝注先主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I207.209/3632《中国古代民族诗论》祝注先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 I207.22/3632《都市族群与族群关系: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文集》许宪隆主编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C912.81-53/3837《民族文化发展与保护研究》许宪隆主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G03-53/3837《传承与重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史论集》许宪隆主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K28-53/3837《血浓于水:少数民族的中华情结》许宪隆编著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 K28/3837《三代人与三个时代的对话:近现代陕甘宁青回族家族社会研究》许宪隆著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K281.3/3837《日月同辉:民族文化积淀与发展》许宪隆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K28/3837/ 1《整合的魅力:少数民族上层人物与近代民族地区社会转型》许宪隆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1 C951/3837《诸马军阀集团与西北穆斯林社会》许宪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K294/3837《土家族土司兴亡史》田敏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K287.3/6088《浪淘英雄——三峡纤夫的文化阐释》田敏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苗族瑶族与长江文化》田敏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土家族简史》(修订版) 田敏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武陵酉水毕兹卡——土家族家庭实录》田敏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民族地区文化传承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田敏李俊杰主编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南方民族研究论丛》孙秋云, 柏贵喜, 田敏主编民族出版社,2001K280.0/4007#2《民族地区开发史论集》李吉和, 田敏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F129-53/4042《水族简史》(修订)李吉和,雷学华等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通史》李吉和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K280.4/4710/ 2《先秦至隋唐时期西北少数民族迁徙研究》李吉和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K280.4/4042《敦煌汉文吐蕃史料辑校》第一辑杨富学, 李吉和辑校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 K289/4739《四-六世纪内迁胡人家族制度研究》柏贵喜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K280.0/4654《救亡图存:少数民族反侵略、求解放斗争(下)》柏贵喜编著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 K28/4654《转型与发展》柏贵喜民族出版社,2001 F127.8/4254《新中国民族教育理论概论》孟立军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6 G759.2/1703《论中国民族教育》孟立军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 G759.2-53/1703/ 1《历史性跨越:民族教育超常规发展与民族地区发展研究》孟立军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 G759.2/1703/ 1《湖北民族教育发展战略研究》黄汉江, 孟立军大连: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1990 G750/4433/ 1《嬗变·互动·重构:土家族文化现象研究》孟立军, 向柏松, 官汉蒙著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 K287.3/1703#1《新世纪的创新教育:民族院校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孟立军, 涂智君主编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 G759.2/1703/ 2《民族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孟立军等著宁南:广西民族出版社,2006 G759.2-53/1703《中国民族院校发展中的文化转型》蔡琼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9 G758.4/4410《制度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张跃平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F127/1261/ 1 《金融支持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张跃平, 陈全功,余为丽著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F832.7/126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以武陵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州县为例》李俊杰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F127/4024/ 1《道教与土家族文化》邓红蕾北京:民族出版社,200 K287.3/1724《中国民族地区发展问题调研报告》阎占定,姚上海, 崔榕等著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 F127.8-53/3723《中国共产党民族法制建设史研究》李资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D922.154/4033《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史》李资源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D633/4033《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研究》李资源等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G122/4033《中国近现代少数民族革命史要》李资源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 K28/4033《文明的呼唤: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研究》李资源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B82/4033《思考与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李资源, 李腊生主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G641-53/4033《中国民族院校特色研究》杨胜才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G759.2/4774《民族院校教学研究》杨胜才等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6 G759.2-53/4774《土家族民间信仰与文化》向柏松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K892.373/2744《中国水崇拜》向柏松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B933/2744《吉祥民俗》向柏松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K892/4228#3《传统民间信仰与现代生活》向柏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B933/2744/ 1 《仫佬族简史》(修订) 向柏松,魏红钢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中国南方各民族民间剪纸研究》何红一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J528.1/2121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小说的审美特色研究》杨彬,田美丽,莎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当代湖北民族作家文学研究》吴道毅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 I207.9/6030/ 1 《南方民族作家文学创作论》吴道毅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I207.9/6030《民族经济学》李忠斌等编著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 F063.6/4050《民族教育投资与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研究》李忠斌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G759.2/4050《信息化与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研究》李忠斌等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F327.8/4050《民族经济发展新论》李忠斌编著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F127.8/4050 《科技进步与土家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李忠斌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K287.3/4050《土家族地区经济发展探索与思考》田孟清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F127.8/6013 《图腾柱文化象征论》马晓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B933/1760《湘鄂渝黔边特色旅游区建设研究》张英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F592.7/1244 《民族地区特色农业发展论》沈道权等著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F327.8/3434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论》沈道权, 柏振忠主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F127.8-53/3434《土家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研究》沈道权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F323.89/3434 《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集》钟孺乾主编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6J121/8514《土家族民间美术》(第2版) 罗彬,辛艺华著湖北美术出版社,2011 J528/0042/ -2《文化变迁中的苗绣》周乙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J523.6/7717《中国少数民族文献探研》李杰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天人同娱:长江流域的岁时节令》雷学华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 K892.18/1092《中国民族流变史》韦东超, 王瑞莲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C51/1731#9《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论集》韦东超, 闫天灵主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K28-53/5044《社会变迁与学科发展:台湾民族学人类学简史》哈正利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C 95/6812《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哈正利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 K281.3/6812《沧海桑田:少数民族对祖国各地的开发》赵庆伟编著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 K28/4402《高山族简史》(修订) 王萌,李安辉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种族、性别与身份认同: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托尼·莫里森小说创作研究》唐红梅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I712.074/0024《黎族简史》刘卫国,潘红刚,丁兰等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人类学的中国大师》陈其斌等主编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女书文化研究》李庆福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H123/4003《永州女书》李庆福, 冯广艺, 邵则遂主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0 H123/4003/ 1《布依族简史》(修订) 李庆福许宪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女书习俗》谢明尧李庆福等主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H123/3465 《瑶族审美文化》李庆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传承与固守:当代散杂居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研究》沈再新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2 K281.3/3410《<万历武功录>研究:以蒙古人物传记为中心》孟凡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K281.2/1771《毛南族简史》(修订) 张世保,孟凡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汉族移民与近代内蒙古社会变迁研究》闫天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民族政策过程实证研究》龚志祥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演变》孙东方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人类学、民族学名著A《安达曼岛民》,拉德克利夫-布朗著,梁粤译《阿赞德人的巫术、神喻和魔法》,埃文斯-普里查德著,覃俐俐译B《白银资本》,弗兰克著,刘北成译《部落社会的政治、法律与仪式》马克斯•格拉克曼《不等价交换:围绕财富的劳动与消费》, 罗红光《边政学发凡》,吴文藻C《城市的适应——迁移者的就业与创业》,张继焦《超越传统——生活方式转型取向》,王玉波、瞿明安D《大转型》(1944) 卡尔•波兰尼《地方性知识》,克利福德·格尔兹著,王海龙译《东非酋长》奥德丽•艾•理查兹《东北亚的萨满教——韩中日俄蒙萨满教比较研究》,色音G《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马歇尔•葛兰言H《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王明珂J《金枝精要——巫术与宗教之研究》,弗雷泽著刘魁立译《菊花与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本尼迪克特著,孙志民译《阶序人》,迪蒙著 ,王志明译,台北,远流,《洁净与危险》,玛丽·道格拉斯著,黄剑波译《结构人类学》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嫉妒的制陶女》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江村经济》,费孝通《金翼》,林耀华K《科学的文化理论》,马林诺夫斯基著,黄剑波等译L《论个体主义》,迪蒙著,谷方译《历史之岛》,马歇尔·萨林斯著,蓝达居译《礼物》,马塞尔·莫斯著,汲喆译《两性社会学》布劳尼斯娄•马林诺夫斯基《历史的隐喻与神话的现实》马歇尔•萨林斯《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阎云翔《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黄树民《炉山黑苗的生活》(1940),吴泽霖M《缅甸高地的政治制度》,埃德蒙-利奇(台湾繁体字复印本)《斯瓦巴坦人的政治过程——一个社会人类学研究的范例》,弗里德里克·巴特著,黄健生译《面具之道》,列维-斯特劳斯著,张祖建译《民族-国家与暴力》,安东尼-吉登斯著《木材之流动: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的市场、权力与社会》,张应强《妈祖信仰与汉人社会》,林美容《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郑振满N《努尔人——对尼罗河畔一个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埃文斯-普里查德著,赵旭东等译《尼加拉:十九世纪巴厘剧场国家》,克利福德·格尔兹著,赵丙祥译《南美洲的魔鬼与商品拜物教》(1980) 迈克•陶西格O《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埃里克·沃尔夫著,赵丙祥译《权力与公正——乡土社会的纠纷解决与权威多元》,赵旭东P《盘村瑶族》,胡起旺、范宏贵Q《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贾雷德-戴蒙德著R《人类学与现代生活》,弗朗兹·博厄斯著,刘莎等译《人类学的四大传统》(挪威)巴特等著,高丙中等译《人类学与当今人类问题》约翰·博德利《人类史》,格拉弗顿•埃利奥特•史密斯著,李申译《人与文化》,克拉克·威斯勒著《人类学与现代生活》(1928) 弗朗兹•博厄斯《人与森林: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尹绍亭S《萨摩亚人的成年——为西方文明所做的原始人类的青年心理研究》,马格丽特·米德著,周晓虹等译《生态扩张主义:欧洲900——1900年的生态扩张》,克罗斯比著,许友民译《时间与他者》(1983),约翰内斯•费边T《图腾艺术史》,岑家梧《土著如何思考》(1910)吕西安•列维-布留尔W《文化与实践理性》,马歇尔·萨林斯著,赵丙祥译《文化模式》,本尼迪克特著,王炜译《文化的解释》,克利福德·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译《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莱斯利•怀特著,曹柳青等译《文化唯物主义》,马文·哈里斯著,张海洋等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杜赞齐,王福明译《文化树》(1955)拉尔夫•林顿《文化适应与文化制衡:基于人类文化生态的思考》,罗康隆《巫术的一般理论》(1902)马塞尔•莫斯X《西太平洋的航海者》,马林诺夫斯基著,梁永佳等译《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维克多·特纳著《戏剧、场景及隐喻:人类社会的象征性行为》,维克多·特纳著《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睿人译《湘西苗族调查报告》,凌纯声、芮逸夫《现代艺术人类学》,何明《现代种族》(1932),吴泽霖Y《原始思维》,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分类》,途尔干、莫斯著,汲喆译《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阿尔福雷德•拉德克利夫-布朗著,黄剑波译《原始文化》,泰勒著《野性的思维》,列维-斯特劳斯著,李幼蒸译《忧郁的热带》,列维-斯特劳斯著,王志明译《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维克多·特纳著,黄剑波译《原始人的法》(1954) 亚当森•霍贝尔《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于建嵘《语言与民族》,戴庆厦《瑶族史》,吴永章Z《宗教生活的基本形态》,爱弥尔·涂尔干著,渠东等译《制度如何思考》(1986) 玛丽•道格拉斯《中国乡村都市化》,周大鸣《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年),杨念群《族群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马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费孝通书目由民社学院民族学教研室老师列出,田敏院长、哈正利副院长审定。
口述民族志影片的创作实践与反思——以影像志《龙州史话》为观照

Creative Practice and Reflectionof the Oral
Ethnographic Film:On the Image Records
of“Longzhou History”
作者: 卢芳芳[1]
作者机构: [1]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北京100081
出版物刊名: 贵州民族研究
页码: 140-145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11期
主题词: 社会记忆;影视人类学;民族政策实践
摘要:如何通过口述影像志展现民族地区的民族政策实践与社会发展?影像志《龙州史话——口述四川平武民族工作及社会发展》尝试以影视人类学作品进行学术回应。
通过口述平武县少数民族社会发展这一微观选样,为社会行动的口述影像志本身属于“口述史”的操演,通过身势、表情、语调、场景的“合谋”等非文本口述优势,生动地传达寓意,重构社会记忆,展现平武县民族政策实践及70年来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具有学术与实践的双重意义。
70年来我国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历程、模式和中国经验

70年来我国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历程、模式和中国经验作者:朱为鸿胡炳仙胡绮轩来源:《民族学刊》2021年第07期[摘要]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从实际出发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高级人才而设立的高等教育特色形式。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预科教育在改革中前行,在发展中改革,经历了初步发展、停滞发展、自主发展、多元发展等四个阶段,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
创新了集中办学、以预为主的广西模式,分散办学、“预本衔接”的内蒙古模式,以补为主、重视语言的新疆模式。
民族预科教育形成了可资借鉴的中国经验,多元化培养模式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成功实践,成为造就少数民族高级人才的金色桥梁。
[关键词]民族预科教育;改革发展历程;多元模式;中国经验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21)07-0030-09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鲜明特色之一[1],也是从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为民族地区培养合格大学生而设立的高等教育特殊形式,是保证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特殊有效措施,在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2]。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领导和关心下,民族预科教育经过不断改革和发展,形成了包括招生、课程与教材、学生管理、教学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等在内的一系列规范化办学制度,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的办学体系,构成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
一、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民族预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程根据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在不同时期改革与发展的特征,我们将民族预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分为四个阶段:(一)民族预科教育的初步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是中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初步探索期,也是民族预科教育的初步发展期。
民族预科肇始于1908年满蒙高等学堂,该学堂开了民族预科教育之先河[3]。
但新中国民族预科教育的红色基因来自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教育模式”,即中国共产党人自己探索出来的符合中国实际和中国共产党人教育理念的模式[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0YearsDevelopmentofEthnologyinSichuan
WANGuo
(InstituteofSouthwestMinzu,SouthwestMinzu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041,China)
Abstract:ThepaperreviewsthedevelopmentcourseandconstructionpracticeofethnologyresearchinSichuansincethefounding 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70yearsago.Itexhibitsthe70yearsofgloriousachievementsofethnologicalstudyinSichuanby displayinghumanresources,keyprojects,socialservicesanddisciplineconstructioninSouthwestMinzuUniversity,SichuanUniversity, SichuanAcademyofSocialSciences,andSichuanInstituteofNationalities.
(二)近代中国民族学 民族学作为“西学”之一,于 19世纪末 20世纪 初传入中国。1917年,北京大学就开设了民族学课 程;1920年以后,有 10余所高校和中央研究院相继 设立民族学系或研究所。1934年,中国民族学学会 成立,标志着民族学已成为中国学界一个独立的学 科。国际民族学学界有两大理论体系,一是占据着 主流地位的欧美民族学学派,另一个是有明显差别 的苏联苏维埃民族学学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 前,中国的民族学研究主要采用欧美的各种理论和 方法,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历史学派和功能学派。与 西方学界以异域、异民族为主要研究对象不同,中国 学界是以本国研究为主,既包括中国各地的汉族也 包括各边疆地区和各少数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中 国的边疆与民族危机推动民族学界加强了对边疆和 少数民族的研究,从此,重视对边疆和少数民族的研 究就成为中国民族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到 1940年, 经过多年本土化的努力,中国的民族学已发展成为 国际学界一支初具特色、引人瞩目的力量。在学科 理论和研究方法方面都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 点,对学科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1]23。
引用格式:万果.四川民族学 70年发展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8(5):52-57.
第 5期
万果:四川民族学 70年发展研究
53
开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大规模开拓海外殖民 地,出于对这些殖民地的各民族、部落等不同人群在 政治上统治、经济上掠夺、文化上认同的需要,产生 了一批学者专门研究殖民地的“异民族”和“初民社 会”的社 会、文 化 等 状 况。 经 过 几 百 年 研 究 成 果 和 资料的积累,到 19世纪中叶,在西方国家就形成了 比较规范的研究方法,归纳出一些能够对各种人类 社会现象进行解释的理论,于是,民族学作为一个独 立的学科就应运而生了。所以,民族学作为一个国 际性的 学 科,至 今 已 经 有 一 个 半 世 纪 以 上 的 历 史[1]23。
第 38卷第 5期
西 华 大 学 学 报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2019年 9月
Vol.38,No.5
JournalofXihuaUniversity(Philosophy& SocialSciences)
Sep.2019
四川民族学 70年发展研究
万 果
(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 四川成都 610041)
摘 要:文章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年以来,四川民族学的发展历程和建设实践。通过梳理西南民族 大学、四川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民族研究所等代表单位在人才队伍、重点工作、服务社会、学科建设等方 面取得的成绩,展示四川民族学 70年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
关键词:四川哲学社会科学;民族学;民族问题研究;发展历程;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505(2019)05-0052-06 doi:10.19642/j.issn.1672-8505.2019.05.006
Keywords: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inSichuan;ethnology;studiesofethnicissues;developmenthistory;disciplinecon struction
一、民族学学科发展概述
(一)民族学起源 民族学 (Ethnology),作 为 一 门 独 立 的 学 科,产 生于 19世纪中叶的欧洲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民 族学”一词主要应用于欧洲大陆的德国、法国、俄罗 斯等,在美国 和 英 国 被 称 为 “文 化 人 类 学 ”(Culture Anthropology)或 “社 会 人 类 学”(SocialAnthropolo gy)。从研究领域看,以上三种称呼都是研究不同民 族、人群的学科,重点是研究不同民族、人群的社会 与文化;研究方法也基本相同;从研究的理论上看, 尽管各国学者分别创建出了一些不同学派,但这些
学派都属于同一学科理论:以上三种称呼实际上是 同一学科[1]23。
Ethnology(民 族 学)一 词 源 于 希 腊 文,其 词 根 (ethnos)本意是“民族”“族群”“人群”的意思,与英 文的 nation或 people相当。这个词根加了一个后缀 (logy),这个后缀含义与英文 account相当,意为“说 明”“叙 述 ”,也 可 引 申 为 “学 问 ”“学 科 ”或 “学”[2][3]。词根加后缀,合 起 来 就 是 “民 族 学 ”“族 群学”或“人群学”的意思。这个词于 20世纪 20年 代被翻 译 为 汉 文———“民 族 学 ”。 民 族 学 的 产 生 与 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开拓有密切关系。公元 15世纪
收稿日期:2019-07-05 基金项目:2019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四川省民族学学科 70年发展研究”(SC19ZD25)。 作者简介:万果(1962—),男,藏族,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院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西南民族大学民族
学一级学科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民族学、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