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细胞呼吸 第1课时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1课件:4.3.1 细胞呼吸产生能量和有氧呼吸的过程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1课件:4.3.1 细胞呼吸产生能量和有氧呼吸的过程
第三节 细胞呼吸
第一课时 细胞呼吸产生能量和有氧呼吸的 过程
学习目标 1.分析细胞呼吸和有机燃料燃烧产生能量过程的不同,理解
细胞呼吸的本质。 2. 概 述 有 氧 呼 吸 的 三 个 阶 段 , 写 出 有 氧 呼 吸 的 反 应 式 ( 重 难
点) 。
|基础知识|
一、细胞呼吸产生能量 1.意义 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_细__胞__呼__吸__提供。 2.发生场所 _活__细___胞__内_。 3.反应物 __糖__类__、__脂__质__和__蛋__白__质___等有机物。 4. 产 物 二__氧__化__碳__和__水___ 或 不 彻底 的 __氧__化__产__物_ , 且伴 随 着
_能__量___的释放。
5.特点 _温__和__ 条 件 下 , 有 机 物 被 酶 催 化 而 _氧__化__分__解__ , 能 量 _逐__步__释__放__,无剧烈的_发__光__发__热__现象。
二、有氧呼吸 1.条件 _有__氧___环境、多种特定的_酶___。 2.过程
3.反应式
_C_6_H__12_O_6_+__6_O__2+__6_H__2O__―__酶―__→__6_C_O__2+__1_2_H__2O__+__能__量_。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2021/11/102021/11/102021/11/1011/10/2021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察 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11/102021/11/10November 10, 2021 8 、 普 通 的 教 师 告 诉 学 生 做 什 么 , 称 职 的 教 师 向 学 生 解 释 怎 么 做 , 出 色 的 教 师 示 范 给 学 生 , 最 优 秀 的 教 师 激 励 学 生 。 2021/11/102021/11/102021/11/102021/11/10

细胞呼吸(第1课时)高中生物

细胞呼吸(第1课时)高中生物
细胞呼吸
有糖机类物 在酵细母胞菌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 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或H2其O他或产酒物精,释 放出能量并生成ATP。
提出 作出 设计 进行 分析结果 表达 进一步 问题 假设 实验 实验 得出结论 交流 探究
课外拓展
1.酵母菌有氧呼吸O2消耗与CO2生成量的大小关系?
2.酵母菌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中CO2生成量的大小关系?
提出 作出 设计 进行 问题 假设 实验 实验 小组讨论设计方案并完成实验装置的连接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10%NaOH溶液 H2O2溶液 澄清石灰水
FeCl
石蜡油 重铬酸钾溶液 酵母菌培养液
创新材料1
创新材料2
注意事项
1.量(相同且适宜) (1)创新材料1
有氧条件:H2O2溶液+FeCl3溶液/注空气 无氧条件:石蜡油/抽真空 (2)创新材料2 有氧条件:NaOH溶液抽空气(注射器竖直向上)
件 现象
现象 结论 现象
结论
有 变浑浊/ 氧 程度明显
无 变浑浊/ 氧 程度不明显
由蓝变绿再 有氧条件产生 不变
变黄/较快 的CO2比无氧 灰绿色
产生的多
由蓝变绿再

变黄/较慢
灰绿色
有氧条件不 产生酒精, 无氧条件产 生酒精
提出 作出 设计 进行 分析结果 表达 问题 假设 实验 实验 得出结论 交流
第五章 第3节 细胞呼吸
A瓶接触氧气 16mL
B瓶隔绝空气 4mL
C瓶空白对照 0mL
提出 作出 问题 假设
1.酵母菌在不同的条件下产生气体一样多吗? 2.酵母菌在什么条件下产生酒精?
3. ……
提出 作出 设计 问题 假设 实验

高中生物5.3.1细胞呼吸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高中生物5.3.1细胞呼吸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细胞呼吸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1.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直接能源物质、最终能源物质各是什么?2.把光能转化为高等动物肌肉收缩的机械能需要经历那些过程?二、细胞呼吸与实验在前面的内容中,我们学习了ATP,ATP高能磷酸键断裂会释放什么?〔能量〕而能量的主要来源就是呼吸作用,由于呼吸作用就在细胞内进行,因此也叫细胞呼吸。

注意:呼吸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呼吸就是你吸气出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体内的有机物被氧气氧化的过程,发生很多的化学反响。

〕〔1〕酵母菌大家都听过,它可以干嘛呢?它能够将糯米发酵制成我们常喝的甜酒。

由于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因此我们可以用它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A.提出问题:酒精和CO2是酵母菌在什么条件产生的〔有氧?无氧?〕B.作出假设C.设计实验D.进行实验E.得出结论问:想一想,你会如何设计这个实验呢?这个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分别是?〔2〕讲解实验问:1、如何检测因变量〔CO2和酒精〕?2、如何控制自变量〔有氧和无氧〕?〔澄清的石灰水、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下与酒精发生反响:橙色→灰绿色〕问: 有氧和无氧条件下CO2和酒精产生的量的多少如何判断?〔讲解结果〕三、有氧呼吸:〔1〕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2〕线粒体在细胞质中的分布情况?〔3〕内膜折叠形成嵴,有什么作用?〔4〕线粒体的哪些部位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5〕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是什么?〔6〕有氧呼吸的化学反响式?2.阅读教材P93—94三个自然段的内容并完成表格的填写4.思考:〔1〕产生CO2的阶段__(2)产生H2O的阶段__(3)氧气参与的阶段__(4)产生ATP的阶段____(5)产生ATP最多的阶段__(6)三个阶段的酶是否一样_______5.总结有氧呼吸中C、H、O的来龙去脉及有氧呼吸中能量的转化值板书细胞呼吸一、根本概念1.细胞呼吸2.有氧呼吸二、有氧呼吸过程总过程:第一阶段:葡萄糖的初步分解〔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丙酮酸彻底分解〔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H]的氧化〔线粒体内膜〕。

第5章 第3节 第1课时 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

第5章 第3节 第1课时 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

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第1课时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知识框架一、细胞呼吸的方式1.细胞呼吸的概念:细胞呼吸主要是指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等有机物在活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或分解为一些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且伴随着能量释放的过程。

细胞呼吸的类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2.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对比实验,没有对照组,只有实验组)(1)实验材料:酵母菌单细胞真菌,兼性厌氧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可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以葡萄糖为底物,通过检测产物,可以判断酵母菌呼吸方式。

(2)实验装置①有氧条件下装置,如甲图(盛NaOH的锥形瓶作用:洗除空气中的CO2)②无氧条件下装置,如乙图。

(3)产物检测检测产物试剂现象CO2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混浊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酒精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橙色变灰绿色(4)实验结论①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②产物⎩⎪⎨⎪⎧ 有氧条件: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

无氧条件:产生酒精,还产生少量的二氧化碳。

二、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 的过程。

1.主要场所——线粒体(1) 线粒体中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线粒体内膜和线粒体基质。

(2)线粒体的功能: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3)真核细胞中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蛔虫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线粒体不是进行有氧呼吸必需的结构,如蓝细菌(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2.有氧呼吸过程(1)总化学反应式:C 6H 12O 6+6H 2O +6O 2――→酶6CO 2+12H 2O +能量。

(2)三个阶段注意: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需要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和[H]后,丙酮酸才能在线粒体中进一步分解。

(3)氧原子变化(4)能量转化。

2019细胞呼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19细胞呼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细胞呼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细胞呼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细胞呼吸”是苏教版新课程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四章第三节内容。

本节内容介绍了普遍存在于生物体中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以及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呼吸作用,让学生了解细胞呼吸的本质是通过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维持细胞的正常生活。

关于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可以先让学生分析相关的图片资料,说明这些事例中所应用的细胞呼吸的原理,再让学生联想其他的实例,进行讨论和交流,从而认识到细胞呼吸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运输、ATP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本节内容分2课时,下面为第1课时内容。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识记细胞呼吸的概念和类型。

②理解有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和图解,各阶段区别和联系。

③掌握有氧呼吸物质和能量变化。

(2)能力目标:在本内容的课堂教学中,突出图解与表格相结合,让学生学会用图表结合的方法来描述生物体中的生命现象,强化图文转化和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尝试概念的推导式,探索式教学,学会理解和分析概念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求同存异,进一步理解发生在细胞内的这些生物化学反应,是生命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也是生命物质的特殊性所在。

同时更是发生在生物体细胞内的有规律的化学变化,正确运用发展的、运动的观点来认识生命的存在。

3、学情分析:对于生物体的呼吸作用,学生并不陌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呼吸作用的本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并且通过高中生物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细胞能源物质和直接能源物质等生物学知识,但是,有机物是怎样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这一过程与有机物在生物体外的燃烧有什么不同(后者也是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这一过程必须要有氧的参与吗?在无氧条件下能不能进行?这些问题学生并不清楚,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设新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第三节 第一课时 细胞呼吸

第三节 第一课时 细胞呼吸

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酵母菌
一种单细胞的真菌(真核生物),在有氧和 酵母菌: 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
实际上人们几乎天天都在享受着酵母 菌的好处。你能举例吗?
我们每天吃的面包和馒头就是有酵母菌的参与 制成的;我们喝的啤酒,也离不开酵母菌的贡献。
探 究:
1 提 出 问 题
2 做 出 假 设
1 .单细胞动物的呼吸现象和呼吸作用
细胞内
O2
O2
+
糖 类
CO2 CO2 + 水 + 能 量
气体交换(现象) 呼吸 呼吸作用(本质)
2 高等动物的呼吸现象和呼吸作用 细胞内
呼吸器官 血液循环
O2
O2
+
糖 类
CO2
呼吸器官
血液循环
CO2+ 水 +
能量
呼吸运动(现象) 气体运输
呼吸作用(本质)
呼吸
探究
酵母菌会将瓶中的 氧气消耗完

取酵母菌培养液的 (6)如果乙装置可以产生酒精,如何检测 滤液 。在生活中有那些应 用: 可用来检测汽车司机是否喝了酒 。
2.实验过程反思:
气泵
有氧呼吸装置
NaOH溶液Biblioteka 气泵酵母菌液 澄清石灰水溶液
改进
NaOH溶液 澄清石灰水溶液 酵母菌液 澄清石灰水溶液

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2)C瓶和E瓶加入的试剂是 ,其作用是
(3)图中装置有无错误之处,如果有请在相应的图中加以改正。
检测C02 的产生 。
(4)经过A瓶的处理,可能还不能保证进入B瓶的气体中不含有二氧化碳,如何处理就 可以知道进入B瓶的气体中肯定不含有二氧化碳了? (5)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E瓶,为什么 ?

第5章 第3节 第1课时 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的过程

第5章 第3节 第1课时 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的过程

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1课时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学习目标 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学会控制和检测实验变量。

2.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3.概述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

素养要求 1.生命观念:线粒体的结构特点与其作为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相适应。

2.科学探究:学会判断特定生物细胞呼吸方式的方法。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方式1.细胞呼吸的概念(1)发生场所:生活状态的细胞内。

(2)分解底物:生物体内的有机物。

(3)呼吸产物:CO2或其他产物(因呼吸类型而异)。

(4)反应类型:氧化分解。

(5)能量变化:有机物中化学能释放,生成A TP。

2.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1)实验原理①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

②CO2和酒精的检测检测产物所用试剂现象CO2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酒精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橙色变成灰绿色(2)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3)实验步骤⎩⎪⎨⎪⎧ ①酵母菌培养液的配制 ↓②检测CO 2的产生↓③检测酒精的产生(4)实验结论: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大量的CO 2和水,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产物有酒精,同时也产生少量的CO 2。

归纳总结 (1)实验变量的分析探究课题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变量控制 通入空气、保证O 2的充分供应 先将锥形瓶内的O 2消耗完,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无关变量控制空气先通入NaOH 溶液中,除去CO 2 排除有氧呼吸的干扰 自变量O 2的有无 因变量酵母菌的呼吸产物,即产生CO 2的多少、酒精的有无 无关变量温度、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总量等(2)对比实验和对照实验对比实验是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

对比实验不设对照组,均为实验组(或互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是对照实验的一种特殊形式,即相当于“相互对照实验”。

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一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第1课时-示范教案

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一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第1课时-示范教案

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第1课时)◆教学目标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4.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教学难点】1.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

2.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把葡萄酿成美酒的过程中,要归功于酵母菌。

在利用酵母菌生产葡萄酒时,需要密封发酵。

但是在培养酵母菌用作饲料添加剂时,要给培养基通气。

都是培养酵母菌,为什么有的需要通气,有的却需要密封呢?二、讲授新课(一)细胞呼吸的概念呼吸作用的实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因此也叫细胞呼吸。

(二)细胞呼吸的方式细胞呼吸是否都需要氧?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是否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呢?我们一起设计实验来探究吧。

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课前准备】(1)材料:酵母菌细胞(2)探究的基本步骤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果—推知结论实验原理:酒精的检测:重铬酸钾(橙色)+ 酒精→ 灰绿色(酸性条件)CO2的检测: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能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颜色由蓝→绿→黄;CO2产生量的多少可以根据石灰水的混浊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来判断。

背景资料:酵母菌:单细胞真菌,真核生物,有细胞壁和液泡。

营养条件好时可进行出芽生殖(无性生殖);营养条件不好时可通过减数分裂进行有性生殖,故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

酵母菌电镜照片酵母菌结构模式图【具体实施过程】(1)提出问题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气体是CO2吗?酒精和CO2是酵母菌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2)作出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产生CO2。

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和CO2。

(3)设计实验➢明确实验目的,科学设计实验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呼吸作用与物质的燃烧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物质氧化分解过程:都能产生CO2等产物,并且 都释放能量。 2.呼吸作用能够像燃料在体外燃烧那么快吗? 不能。否则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会迅速而彻底的氧化分 解,能量会迅速的全部释放出来,细胞的基本结构也 就会遭到彻底的破坏。
3.在无氧条件下,细胞还能够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吗? 能。但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比有氧呼吸要少许多。
1、为什么选用酵母菌作实验材料,而不选用小白鼠? 答: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 厌氧菌,便于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2、怎样控制有氧和无氧的条件? 有氧条件:向盛有酵母菌和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A瓶) 中通入空气;无氧条件:密封盛有酵母菌和葡萄糖溶 液的锥形瓶(B瓶) 3、如何鉴定产物中有酒精产生?如何检测汽车司机是否 喝了酒? 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可与酒精发生化学 反应,变成灰绿色。 具体做法:让司机呼出的气体直接接触到用硫酸 处理过的重铬酸钾,如果呼出的气体中含有酒精, 重铬酸钾会变成灰绿色的硫酸铬. 4、怎样鉴定有无CO2产生?如何比较CO2产生的多少?
答:耗尽瓶中O2.这样才能说明B瓶中产生的CO2是酵母 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的。
实验现象与结论
装置A 实验现象 装置B
石灰水先变浑浊,加 石灰水后变浑浊,加 入橙色重铬酸钾溶液, 入橙色重铬酸钾溶液, 溶液由橙色变成灰绿 溶液不变色 色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 呼吸; 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 量的CO2和水; 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 精和少量的CO2。
总结 细胞呼吸的概念: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 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的过 程。
二、细胞呼吸的方式: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讨论:
1、我们吃的面包和馒头为什么比较松软?这与酵母菌 有什么关系?酵母菌发挥这种作用需要什么条件呢? 2、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它是酵母菌在什么条件下产 生的呢?
单细胞真菌 兼性厌氧菌
提出问题
酒精和CO2是酵母菌在什么条件产生的(有氧?无氧?)
作出
CO2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明确实验目的,科学设计实验
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设置对比实验
橙色的重铬酸钾(K2Cr 根据实验需要,理清实验步骤 2O7)溶液, 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 1、配制培养液 变成灰绿色.
第三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1课时
高一生物组
18世纪,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发现物质燃烧时 需氧气,并把呼吸作用比作“缓慢燃烧过程”。 后来人们发现呼吸作用的实质是有机物氧化分解, 并释放能量。 讨论: 1.呼吸作用与物质的燃烧有什么共同点? 2.呼吸作用能够像燃料在体外燃烧那么快吗? 3.在无氧条件下,细胞还能够通过呼吸作用释放 能量吗?
答: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也可用溴麝香草酚 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进行检测,可根据石灰水变浑 浊的程度和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黄的时间长短来 判断产生CO2的多少。 5、什么叫对比实验? 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 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 验叫对比实验。 6、为什么空气通入A瓶前要先通入NaOH溶液? 答:除去空气中的CO2.这样才能说明A瓶中的CO2是酵 母菌产生的。 7、为什么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 清石灰水的锥形瓶?
2、控制好有氧、无氧环境
3、科学检测因变量
4、控制好无关变量
CO2:澄清石灰水、溴麝香草酚蓝 酒精:重铬酸钾
通气
思考: 1、为什么选用酵母菌作实验材料,而不选用小 白鼠? 2、怎样控制有氧和无氧的条件? 3、如何鉴定产物中有酒精产生?如何检测汽车 司机是否喝了酒? 4、怎样鉴定有无CO2产生?如何比较CO2产生的 多少? 5、什么叫对比实验? 6、为什么空气通入A瓶前要先通入NaOH溶液? 7、为什么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联通 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
实验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