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合集下载

第五章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高中生物必修一人教版

第五章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高中生物必修一人教版
富含脂肪,脂肪中C、 含量较高,脂肪氧化分解消耗的氧气较多,为满足油料作物种子萌发时对氧气的需求,播种时宜浅播

D
柑橘用塑料袋密封保存
可减少水分散失,同时提供低氧环境,降低呼吸速率,起到保鲜作用

知识点5 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例5-9 豌豆种子进行细胞呼吸时所释放的氢能将无色的氯化三苯四氮唑 还原为红色的三苯甲胺。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其 释放速率和 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解析】列表分析逐项解疑惑
选项
分析
判断
A
分析题图中曲线Ⅰ和Ⅱ的变化趋势,刚通入,当浓度为 时,曲线Ⅰ随浓度增加而下降,据此推出,曲线Ⅰ表示 的产生量,曲线Ⅱ表示的消耗量。浓度为 时,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占 ,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多以热能形式散失,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占 ,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储存在酒精中,综合来看,此时呼吸作用消耗的葡萄糖的能量大多储存在酒精中
例3-6 (2024·四川成都开学考)如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
A.若发生图中所示的呼吸作用过程,则个体必须生活在无氧环境中B.葡萄糖 丙酮酸 乳酸分解途径仅存在于动物细胞中C.酶1、酶2、酶3都位于细胞质基质中D.葡萄糖 丙酮酸仅存在于无氧呼吸过程中
【解析】抓题图关键信息,找突破口
破伤风芽孢杆菌为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细胞中无线粒体,而图示为真核细胞有氧呼吸部分过程,D错误。
例2-5 (2024·北京海淀区模拟)新生无毛哺乳动物体内存在一种含有大量线粒体的褐色脂肪组织,线粒体内膜含有蛋白质 ,其不影响组织细胞对氧气的利用,但能抑制呼吸过程中转化为。据此推测当蛋白质 发挥作用时( )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0 mol 全部 有氧呼吸
【规律总结】若某一不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为有氧呼吸
和产酒精的无氧呼吸:

C6H12O6 + 6O2 + 6H2O
6CO2 + 12H2O + 能量
C6H12O6 酶 2C2H5OH(酒精) + 2CO2 + 少量能量
有氧呼吸的强度: ➢ O2的吸收量 = 有氧呼吸CO2的释放量
2. 无O2的吸收有CO2 的释放,则呼吸方式为 产酒精的无氧呼吸
3. 既有O2的吸收也有CO2 的释放,且O2吸收量 = CO2释放量,则呼吸方
式为
只进行有氧呼吸或
有氧呼吸与产乳酸的无氧呼吸同时进行
4. 既有O2的吸收也有CO2 的释放,且O2吸收量< CO2释放量,则呼吸
方式为
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产酒精的无氧呼吸
3. 丙酮酸在哪里产生,在哪里被分解?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基质
4. [ H ]产生的具体场所是?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
【课堂练习】
1. 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转移的途径是
( D)
A.葡萄糖→丙酮酸→水 B.葡萄糖→丙酮酸→氧 C.葡萄糖→氧→水 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C6H12O6 酶 2C2H5OH(酒精) + 2CO2 + 少量能量
1 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物质的量 = 6 O2的吸收量
1 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物质的量 = 2 CO2的释放量
当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CO2释放量相等时,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
是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 1 3
【课堂总结】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 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且生成ATP的过程。同时,细胞呼吸还是生物 体代谢的枢纽。

《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19必修1

《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19必修1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掌握细胞呼吸的原理和过程,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掌握探究细胞呼吸的方法,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细胞呼吸与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关系,树立科学的生命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细胞呼吸的过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细胞呼吸的过程,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和相关实验器材。

2. 准备与细胞呼吸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案例。

3. 安排实验观察时间,确保学生能够观察到清晰的实验现象。

4. 准备相关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细胞呼吸的原理和过程,掌握细胞呼吸的应用,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细胞呼吸的知识。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与细胞呼吸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呼吸的重要性,以及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讲解细胞呼吸的原理:通过实验和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细胞呼吸的过程,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和区别。

同时,介绍细胞呼吸的能量转换机制。

3. 讲解细胞呼吸的应用:通过实例讲解细胞呼吸在农业生产、运动训练、食品保存等方面的应用。

同时,介绍细胞呼吸在健康生活中的应用,如合理饮食、控制运动量等。

4. 学生实验:让学生亲自进行简单的细胞呼吸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细胞呼吸原理和过程的理解。

实验材料包括酵母菌、葡萄糖溶液、澄清石灰水、无水乙醇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细胞呼吸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以及如何运用细胞呼吸的知识来改善生活质量。

6. 总结与延伸: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呼吸的未来发展方向。

同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细胞呼吸的知识。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搜集更多与细胞呼吸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并在下节课进行分享。

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2019版)教案

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2019版)教案

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2019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

2.了解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3.掌握细胞呼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了解细胞呼吸的能量转化过程及其应用。

二、教学重点1.细胞呼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细胞呼吸的能量转化过程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1.细胞呼吸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内容1. 细胞呼吸的概念细胞呼吸是指生物体内的细胞通过氧气与有机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能量,并将产生的能量转化为ATP分子的过程。

2. 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细胞呼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1 糖解作用糖解作用也称为糖分解作用,是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有氧呼吸的第一步。

其中,葡萄糖被分解为两个分子的三碳糖(丙酮酸和磷酸甘油酸)。

在这个过程中,糖分子中的部分能量会被释放,并且一部分能量将被储存在NADH和FADH2分子中。

2.2 肯德尔循环肯德尔循环也称为三羧酸循环,是细胞呼吸的第二步。

在这个过程中,丙酮酸和磷酸甘油酸进入线粒体的内质网,被氧气氧化。

在此过程中,它们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产生大量的ATP。

2.3 氧化磷酸作用氧化磷酸作用也称为氧化磷酸化作用,是有氧呼吸的最后一步。

在线粒体的内质网上,氧气参与反应,将NADH和FADH2转化为ATP。

在此过程中,三个分子的ADP通过与线粒体中的磷酸酯化为三个分子的ATP。

3. 细胞呼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细胞呼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 ATP4. 细胞呼吸的能量转化过程及其应用在细胞呼吸过程中,糖分子被氧气氧化,产生大量的ATP能量。

这些能量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并传递到食物链中的不同生物,从而维持生态平衡。

此外,细胞呼吸的能量也可以被应用到许多实际场景中,如发电、发动机等。

五、教学方法1.授课法。

2.板书法。

六、教学评估1.作业评估。

2.课堂交互评估。

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1)

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1)
除掉葡萄糖对结果的影响?适当延长反应时间
3.培养液需要煮沸冷却后再接种酵母菌,煮沸的目的是?
除去其他杂菌
一、细胞呼吸的方式
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4.进行实验
检测酒精
5.得出结论 6.交流讨论
有氧 无氧
3.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条件及产物分别是怎样的? 有氧→大量的CO2和水→有氧呼吸 无氧→少量的CO2和酒精→无氧呼吸
水的分解和合成分别发生在第二和第三阶段。 产生二氧化碳的阶段是第二阶,段场所为线粒体。基质
练一练
两个阶段都有产生:[H]
7 [H] O2
45
2
3 H2O 6
葡萄糖 丙酮酸
CO2
4 H2O
1 能量 三个阶段都有产生:能量
二、有氧呼吸
细胞在_氧___的参与下,通过_多__种__酶__的催化作用,把_葡__萄__糖__等 有机物_彻__底__氧__化__分__解__,产生_C_O__2_和_H__2O__,释放_能__量___,生成 _大__量__A_T_P__的过程。
二、有氧呼吸
对于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

氧 呼 A组 细胞质基质







B组
线粒体
量 葡



C组 细胞匀浆
➢A细胞质基质可以分解葡萄糖; ➢B线粒体不能直接分解葡萄糖; ➢C线粒体促进了葡萄糖的分解。
二、有氧呼吸
①细胞质基质
有 氧 呼 吸 第 一 阶 段
NAD+
二、有氧呼吸
【例2】把酵母菌破碎后,离心处理为只含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 上清液和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两部分,与处理过的酵母菌 培养液分别放入甲、乙、丙3个试管中,并向这3个试管内同时滴入 等量、等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在有氧条件下,最终能通过细胞呼吸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二)(原卷版)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二)(原卷版)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二)第三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考点1:细胞呼吸的方式1.细胞呼吸(1)概念: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产生ATP的过程。

(2)呼吸作用的实质:。

2.【探究实践】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1)实验材料:酵母菌①生物类型:(真核生物)②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型③呼吸类型:(2)实验原理(3)实验思路:分别给酵母菌提供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一段时间后检测其产物是否含或。

(4)分析变量①自变量: 。

②因变量: 。

③无关变量: 。

(5)实验步骤①配制酵母菌培养液(酵母菌+葡萄糖溶液)②检测CO2产生的多少的装置如图所示。

③检测酒精的产生:从A、B中各取2 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编号为1、2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0.5 mL溶有0.1 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振荡并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6)实验结果(7)实验结论①酵母菌在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②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还产生少量。

考点2:有氧呼吸1.概念:细胞在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释放,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2.反应的主要场所:。

(1)线粒体内膜的某些部位向线粒体的内腔折叠形成嵴,嵴使。

(2)线粒体的内膜上和基质中含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

3.有氧呼吸过程①第一阶段:场所:物质变化:产能情况:②第二阶段:场所:物质变化:产能情况:③第三阶段:场所:物质变化:产能情况:4.总反应:(1)物质变化:有机物(葡萄糖)→ 无机物(CO2+H2O)(2)能量变化: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考点3:无氧呼吸1.概念(1)定义:在没有参与的情况下,葡萄糖等有机物经过不完全分解,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

(2)实质:细胞内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2.过程(1)第一阶段:葡萄糖的分解(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①场所:细胞质基质②反应:③实例:酵母菌、大多数高等植物(2)第二阶段:丙酮酸的不完全分解①场所:②反应:a.b.③实例:人和动物细胞,乳酸菌,某些植物的特殊器官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酶 C6H12O6
2C2H5OH(酒精)+2CO2 +少量能量
例:大多数植物细胞、酵母菌
04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04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温度、氧气、二氧化碳、水 温度
C6H12O6 +6H2O +6O2 酶 6CO2 +12H2O+能量
04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 氧气
04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03 无氧呼吸
细胞在没有氧气参与的情况下,葡萄糖等有 机物经过不完全分解,释放少量能量,生成 少量ATP的过程。
场所:细胞质基质
Hale Waihona Puke 03 无氧呼吸①C6H12O6 酶 2C3H4O3 +4 [H] + 少量能量

② 2C3H4O3 + 4 [H]
2C3H6O3(乳酸)
乳酸发酵总反应式:
C6H12O6 酶 2C3H6O(3 乳酸)+少量能量
1. 氧气
松土透气
低温低氧
04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 氧气
破伤风杆菌
有氧运动
04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 氧气
04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 氧气
A C
B
①O2浓度=0时,只进行无氧呼吸 ②0<O2浓度<10%时,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B点总呼吸强度最低,释放CO2量最少,有机物消耗最少,利于储存粮食、水果。 ③O2浓度≥10%时,只进行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消失点
D
酵母菌培养液:( 酵母菌 + 5%葡萄糖溶液)
煮沸冷却 ,杀死其他微生物及除去溶解氧
01 细胞呼吸的方式
观察现象 提出问题

必修一 第五章 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必修一 第五章 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1、呼吸作用的实质是什么?呼吸作用的实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因此也叫细胞呼吸。

2、培养酵母菌为什么有的需要通气,有的却需要密封?通气可以给酵母菌提供呼吸需要的氧气,利于酵母菌进行旺盛的细胞分裂,密封则是避免空气进入,便于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产生酒精。

3、为什么通气有利于酵母菌大量繁殖?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分解营养物质所释放的能量多,这些能量可以为酵母菌细胞进行物质代谢和细胞分裂提供充足的动力。

4、在蜜蜂发酵时,酵母菌将有机物转化为酒精对它自身有什么意义?密封发酵时,酵母菌将有机物转化为酒精的同时,能为自己的生命活动提供少量能量。

5、醋酸杆菌,乳酸菌,酵母菌,易化作用类型分别是什么?异化作用类型即分解作用类型,是根据它分解有机物时是否需要氧气来划分。

醋酸杆菌是好氧菌,乳酸菌是厌氧菌,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

6、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中,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的作用是什么?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什么?氢氧化钠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测产物中是否产生了二氧化碳。

7、怎样鉴定有无酒精产生?注意事项是什么?由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因此可以用来检测酒精的产生。

注意:由于葡萄糖也能与酸性重铬酸钾反应发生颜色变化,因此应将酵母菌的培养时间适当延长,以耗尽溶液中的葡萄糖。

8、检测酒精时所用的酸是浓硫酸还是浓盐酸?是浓硫酸。

浓盐酸容易挥发,不能用。

浓硫酸有腐蚀性,向试管中滴加浓硫酸时要缓慢、小心。

9、怎样鉴定有无二氧化碳产生?如何比较二氧化碳产生的多少?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根据石灰水浑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的二氧化碳的产生情况。

10、给酵母菌培养的好氧装置提供氧气时,为什么要让空气间歇性的依次通过三个锥形瓶?若连续通入空气,会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未来得及与氢氧化钠反应吸收就直接进入酵母菌培养液中,导致试验结果不准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细胞呼吸的方式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通气可以给酵母菌提供呼吸需要的氧气,利于酵母菌进行旺盛的细胞分裂;密 封则是避免空气进入,便于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产生酒精。

【学习目标】 通过阅读课本P90内容,描述酵母菌的结构与特点 通过阅读课本P90-91内容,归纳出实验步骤和结论方程式
第三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13张PPT)
第三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13张PPT)
( (12) )配 检制 测__C__O__酵2__母____菌_产培__生养_液_,__装__置__如_图所示: 设计实验 (3)检验酒精的产生:自A、B中各取2 mL滤液 分 0.5别m注L溶入有编0号.1为g重1、铬2酸的钾两的支_试__管浓__中硫_酸_→_溶_分_液_别__滴__加___→ 振荡并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CO2(大量) C2H5OH
第三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13张PPT)
第三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13张PPT)
发展素养
科学探究
对比实验是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
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对比实验不设对
照组,均为实验组(或互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是对照实验的一
橙色变 ____灰__绿_色_____
第三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13张PPT)
第三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13张PPT)
2.实验步骤 提出问题:酵母菌使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是在有氧还是
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 胞呼吸的产物是什么? 作出假设:针对上述问题,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如酵母菌可用于酿酒、发面等)作出合理的假设
第三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13张PPT)
第三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13张PPT)
且(甲1)中甲__、混_浊_乙_程_两度__装大_且_置_快_中__澄__清__的石灰水__都_变__混_浊______, 实验现象(2)2号试管中溶液由橙色变成___灰__绿_色______,1号
试管___不__变_色______
导学案(展)的内容 向全班同学提出你经讨论过后仍存在的疑惑,其他
同学解答、补充、纠错。
第三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13张PPT)
第三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13张PPT)
展的相关问题答案
第三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13张PPT)
第三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13张PPT)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实验原理:
有氧条件下:葡萄糖 酵母菌
无氧条件下:葡萄糖
CO2+H2O +能量 酒精+H2O+能量
第三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13张PPT)
第三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13张PPT)
产物的检测 产物 CO2 酒精
试剂 澄清石灰水 溴麝香草酚蓝溶液
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现象 变__混_浊___ 蓝→___绿___→黄
种特殊形式,即相当于“相互对照实验”。
探究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设置多组不同梯度的温度,该
实验的对照类型是什么?
提示:相互对照实验。
第三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13张PPT)

13分钟
10分钟边看课本边填学案 剩余3分钟研读问题一
要求:对课本边阅读边圈画

5分钟
小组讨论:导学案疑难及问题一
要求:小组长为主发言人,组织组内同学快速 进行答案纠对,交流疑难问题
第三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13张PPT)
展 积极主动、简练准确、声音洪亮!
我展示、我补充、我质疑、我纠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